川农《中国文学批评史(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合集下载

川农《比较文学概论(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川农《比较文学概论(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川农《比较文学概论(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

A. 维耶曼B. 韦勒克C. 歌德D. 但丁正确答案:2. 1930年,()在梵·第根等的协助下创建巴黎大学的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院,使巴黎成了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

A. 戴克斯特B. 阿扎尔C. 韦斯坦因D. 巴尔登斯伯格正确答案:3. 前苏联比较文学的代表人物日尔蒙斯把比较文学称为()A. 比较文艺学B. 比较类型学C. 历史-比较文艺学D. 比较历史学正确答案:4. “平行回现论”是由俄国比较文学先驱()提出的A. 马雅可夫斯基B. 维谢洛夫斯基C. 日尔蒙斯基D. 别林斯基正确答案:5. 古罗马时期,()的《埃涅阿斯纪》是对荷马史诗的模仿。

A. 贺拉斯B. 普卢塔克C. 维吉尔D. 昆提利安正确答案:6. ()将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在欧洲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A. 狄德罗B. 卢梭C. 伏尔泰D. 莎士比亚正确答案:7. 德国著名神话学派学者库恩建立了()A. 太阳神话说B. 月亮神话说C. 宗教神话说D. 雷雨神话说正确答案:8. ()学者奠定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最早提出关于比较文学定义的看法。

A. 美国B. 法国C. 德国D. 中国正确答案:9. 主题学是从19世纪初期德国()中衍生出来的。

A. 神话学B. 民俗学C. 文艺学D. 文学正确答案:10. 1958年韦勒克在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届年会宣读的论文()被看着美国学派挑战性的宣言。

A. 《比较文学的危机》B. 《比较文学的概念》C. 《比较的基础》D. 《比较文学的名称和实质》正确答案:11. 法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学者是()A. 巴尔登斯伯格B. 布吕纳季耶C. 戴克斯特D. 卡雷正确答案:12. 1963年()在他著名的《比较不是理由》中首次提出“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的设想。

(完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1)资料

(完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1)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儒家思想)。

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的是(道家思想)。

3.中国文学批评史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意境说)。

4.《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5.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三、填空题:1.1927年,_陈中凡_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形成。

2.1996 年10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单位在陕西师范大学首次召开“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

四、简答题3.简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表现形态。

(1)散见于子书中的文学批评;(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4)评点;(5)散见于诗、词、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的文学批评;(6)专门性的论著;(7)诗选和批注;(8)诗纪事及词纪事五、论述题1.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哪些?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

“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四川农业大学《文学概论(本科)》17年9月作业考核 (资料)

四川农业大学《文学概论(本科)》17年9月作业考核 (资料)

《文学概论(本科)》17年9月作业考核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情节,又称故事情节,是()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构成要素之一。

A. 叙事性B. 抒情性C. 故事性2. 文学的思维方式以()为主。

A. 形象思维B. 抽象思维C. 灵感思维3. 别林斯基所说的“熟悉的陌生人”即()A. 文学形象B. 艺术形象C. 文学典型4. 文学的本质作用(即总体作用)是()。

A. 认识作用B. 审美作用C. 教育作用5. ()是产生于读者和作品之间的一种精神现象。

A. 共鸣B. 想象C. 联系6. 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体现在()中。

A. 形象B. 对象C. 作品7. 概括是指在具体中进行概括,能表现出人及社会生活的()。

A. 现象B. 本质C. 某些本质8. 艺术传达是应用物质手段把艺术构思所得的()客观化、物化,使之更为明朗化、不自定化、完善化,成为文学作品的过程。

A. 艺术形象B. 艺术意象C. 艺术对象9. 文学理论从()中概括总结出关于文学现象的一般的普遍原理,说明和解释文学现象中各种复杂关系特性的理论学说。

A. 文学现象B. 作品C. 文学形象10. 散文的所谓“神不散”是指每篇散文都有一贯的()意气、中心、线索等。

A. 内容B. 形式C. 题旨11. 艺术真实是指社会中客观存在的()。

A. 人B. 事C. 实际事实12. 毛泽东提出的发展艺术的方法为()。

A. 百家争鸣B. 百花齐放C. 推陈出新13. 文学用()来反映生活。

A. 语言B. 典型C. 形象14. 主题以()为基础,并在其确定和提炼中形成。

A. 素材B. 题材C. 形象15. 文学作品的主题通过()来表现。

A. 艺术形象B. 人物形象C. 人物行动16. 文学离不开情感,但这种情感是高级情感最主要的是()。

A. 理智情感B. 道德情感C. 审美情感17. 在诗歌艺术中,直接陈述事实的表现手法是()。

A. 比B. 赋C. 兴18. 列宁制定了文学的()原则。

中国文学批评史习题及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习题及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习题及答案(中文考研远离尘嚣)一、名词解释:1.思无邪2.兴观群怨3.文质论4.以意逆志5.知人论世6.知言养气7.得意忘言8.“虚静”和“物化”说9.“三表法”10.“发愤著书”11.《毛诗序》12.文气说13.诗缘情而绮靡14.风骨15.六观16.应感17.《体性》18.《情采》19.文以明道20.不平则鸣21.气盛言宜22.含英咀华,闳中肆外23.点铁成金24.夺胎换骨25.竟陵派26.肌理说27.理、事、情28.《南词叙录》29.童心说30.“脂评”31.《艺概》32.《饮冰室诗话》33.古雅说:二、简答题:1.简述荀子文论的特色。

2.简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两句的理论内涵。

3.简述先秦两汉文论的历史影响。

4.简述《周易》对古代文论的影响。

5.简述《典论·论文》的产生背景。

6.《典论·论文》主要涉及了哪些方面的文学理论?7.“文学的自觉时代”有哪些表现?8.简述曹丕文体论的主要内容。

9.简述曹丕文学批评论的主要内容。

10.简述陆机《文赋》的主要内容。

11.陆机是如何论述文学创作中的构思与想象的关系的?12.陆机认为文学创作应注意那四个问题?13.陆机认为文学创作应防止那五种弊病?14.陆机是如何论述文体与风格的关系的?15.简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16.简述刘勰文体论的主要内容。

17.钟嵘《诗品》的主要理论内容18.钟嵘是如何论述五言诗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19.钟嵘进行诗歌批评的方法有哪些?20.简述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

21.简述殷璠的诗歌理论。

22.简述元好问诗论的主要内容。

23.简述唐代的小说理论批评。

24.简述宋元小说理论的特点。

25.简述皎然的“诗教”观。

26.皎然的“复变”观。

27.韩愈的文论思想包含哪几方面?28.简述苏轼“有意而言”“有为而作”的文学观。

29.简述苏轼“辞达”的文学观。

30.简述苏轼的传神论。

31.简述黄庭坚对诗法的基本观点。

川农17春秋《中国古代文学史1(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川农17春秋《中国古代文学史1(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中国古代文学史1(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 《国语》. 《战国策》. 《尚书》. 《春秋》标准答案:2. 我国乐府诗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 《离骚》. 《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陌上桑》标准答案:3. 《史记》是记载历史的著作,又以. 记事为中心. 记人为中心. 记言为中心. 评论为中心标准答案:4. “楚辞”这一特定名称出现在. 战国中期. 战国后期. 西汉时期. 东汉时期标准答案:5.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此说出自. 《毛诗大序》. 《尚书?尧典》. 《吕氏春秋?古乐》. 《河图玉版》标准答案:6. 《史记》的体例是. 纪传体的通史. 编年体通史. 断代史. 国别史标准答案:7. 汉代民歌在形式上,以. 四言为主. 楚辞体为主. 五言为主. 杂言和五言为主标准答案:8. 南朝民歌的内容,绝大多数是. 表现民间疾苦. 表现男女之情. 表现军旅征战. 表现山水景物标准答案:9. 班固的《汉书》坚守. 儒家思想. 黄老思想. 杂家思想. 墨家思想标准答案:10. 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是. 阮籍和左思. 陆机和潘岳. 陆机和陆云. 左思和刘琨标准答案:11. 志怪小说起源于. 先秦时期. 两汉时期. 魏晋时期. 南北朝时期标准答案:12. 《离骚》是一首. 长篇叙事诗. 长篇抒情诗. 楚国的史诗. 叙议结合的长诗标准答案:13. 把大赋创作推向高峰的作家是. 司马相如. 枚乘. 杨雄. 东方朔标准答案:14. 两汉乐府诗歌的精华是. 贵族创作. 文人创作. 民歌. 《古诗十九首》标准答案:15. 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 原始宗教. 劳动生活. 原始歌舞. 想象或幻想标准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1(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 鲁人申培. 齐人辕固. 东汉人郑玄. 燕人韩婴. 赵人毛苌标准答案:2. 属于南朝元嘉诗歌的诗人有. 谢朓. 谢灵运. 鲍照. 颜延之. 谢惠连标准答案:3. 下列作品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有. 《东门行》. 《陌上桑》. 《赠妇诗》. 《十五从军征》. 《孔雀东南飞》标准答案:4. 下列典型的人物形象,属于《史记》中的有. 项羽. 信陵君. 蔺相如. 苏武. 李广标准答案:5. 我国远古时期的口头文学样式有. 散文. 歌谣. 甲骨卜辞. 神话传说. 鼓词标准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本科)》作业考核

[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本科)》作业考核
4.《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 A.《文选》 B.《玉台新咏》 C.《乐府诗集》 D.《乐府诗选》 答案:A
5.左思诗歌的代表作是 A.《咏史》八首 B.《悼亡诗》三首 C.《拟行路难》十八首 D.《七哀诗》三首 答案:A
6.《离骚》是一首 A.长篇叙事诗 B.长篇抒情诗 C.楚国的史诗 D.叙议结合的长诗 答案:B
2.以音乐的不同,《 D.雅 E.颂 答案:CDE
3.战国后期的“楚辞”作家有 A.贾谊 B.屈原 C.宋玉 D.唐勒 E.景差 答案:BCDE
4.汉代传授《诗经》的有 A.鲁人申培 B.齐人辕固 C.东汉人郑玄 D.燕人韩婴 E.赵人毛苌 答案:ABDE
8.下列典型的人物形象,属于《史记》中的有 A.项羽 B.信陵君 C.蔺相如 D.苏武 E.李广 答案:ABCE
9.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主要种类有 A.志怪小说 B.公案小说 C.爱情小说 D.历史小说 E.志人小说 答案:AE
10.下列神话故事属于远古神话的有 A.关于女娲造人和补天的故事 B.关于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 C.关于羿射九日为民除害的故事 D.关于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 E.关于黄帝战蚩尤的故事 答案:ACDE
7.我国散文发展的第一个兴盛时期出现在 A.殷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尧舜时期 答案:C
8.《史记》是记载历史的著作,又以 A.记事为中心 B.记人为中心 C.记言为中心 D.评论为中心 答案:B
9.北朝民歌中最出色的叙事长诗是 A.《孔雀东南飞》 B.《木兰诗》 C.《陌上桑》 D.《西洲曲》 答案:B
5.下列诗作属于北朝民歌的有 A.《敕勒歌》 B.《代出自蓟北门行》 C.《折杨柳歌辞》 D.《木兰诗》 E.《华山畿》
答案:ACD

川农《文学概论(本科)》17年6月作业考核

川农《文学概论(本科)》17年6月作业考核
B.真实写照
C.虚实相生
D.感同身受
E.寓情于景
正确答案:
4.艺术创作中变形的方法有( )
A.写实法
B.粘合法
C.漫画法
D.夸张法
E.幻事法
正确答案:
5.在叙事文学中,典型包括
A.典型人物
B.典型性格;
C.典型意境
D.典型环境;
E.典型心态
正确答案:
6.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
A.亚里士多德
A.动作
B.语言
C.形象
正确答案:
17.文学的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再现生活的真实面貌,显示客观现实的( )方面。
A.现象
B.本质
C.某些本质
正确答案:
18.文学作品的形式包括( )
A.体裁、情节、结构
B.语言、体裁、情节
C.结构、语言、体裁
正确答案:
19.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体现在()中。
A.形象
B.对象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典型化即指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摹仿”说是文艺产生的最早一种起源说,它是由康德提出再由席勤予以完善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文学概论(本科)》17年6月作业考核
四、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20分。)
1.请举例阐述文学的实践性
答:文学的实践性,就是指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
C.一个事件,一个整天,一个地点
正确答案:
14.文学的本质作用(即总体作用)是()。
A.认识作用
B.审美作用
C.教育作用
正确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38)一、单选题1、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对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的解释是(c)。

A.和而不流B.引譬连类C.感发志意D.考见得失2.最早指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d)A.陆机B.刘勰C.钟嵘D.曹丕3、"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b)关于辞赋的观点。

A、司马迁B、扬雄C、班固D、刘安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b)。

A.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B.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C.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C)。

A.司马迁的《报任安书》B.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诗》C.王充的《论衡•超奇》D.《毛诗大序》6、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文论家是(b)A.曹丕B.陆机C.刘勰D.钟嵘7、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b)。

A.《文心雕龙•体性》B.《典论・论文》C.《诗品序》D.《文赋》8、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是(b)。

A.庄子B.钟嵘C.孟子D.刘勰9、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b)A.陈子昂B.殷璠C.刘禹锡D.司空图10、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写作的方法分别是(b)A.“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B.“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C.“因事作文”和“文事相济”D.“因事生文”和“因文运事”11、李渔涉及戏曲、建筑、园林、饮食等方面的著作是(d)。

A.《十二楼》B.《风筝误》C.《比目鱼》D.《闲情偶记》12、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以及他的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a)。

A.读者之意B.作品之意C.作者之意D.古人之意13、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农《中国文学批评史(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30、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说的是( )。

A. 《文心雕龙·神思》
B. 《典论·论文》
C. 《诗品序》
D. 《文赋》
正确答案:
2. 39、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
A. 陈子昂
B. 殷璠
C. 刘禹锡
D. 司空图
正确答案:
3. 23、“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这几句论述出自于。

A. 《毛诗大序》
B. 《报任安书》
C. 《论衡·艺增》
D. 《史记·屈原列传》
正确答案:
4. 11、《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 ) 。

A. “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B. “虚静”和“物化”
C. 仁政和人性论
D. 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正确答案:
5. 1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

A.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诗》
C. 王充的《论衡?超奇》
D. 《毛诗大序》
正确答案:
6. 27、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 。

A. 《文心雕龙·体性》
B. 《典论·论文》
C. 《诗品序》
D. 《文赋》
正确答案:
7. 24、王充在《论衡·佚文》里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 。

A. “讽谏”
B. “疾虚妄”
C. “文为世用”
D. “知人论世”
正确答案:
8. 22、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判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 )。

A. “怨而怒”
B. “主文而谲谏”
C. “劝百而讽一”
D.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正确答案:
9. 19、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A. “疾虚妄”说
B. “发愤著书”说
C. “养气”说
D. “讽谏”说
正确答案:
10. 2.孔子对《韶》乐的评价是()。

A. “尽美矣,未尽善也”
B.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C. “未尽美也,亦未尽善也”
D. “尽美矣,又尽善也”
正确答案:
11. 16、“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出自()
A. 《两都赋序》
B. 《法言》
C. 《西京杂记》
D. 《文赋》
正确答案:
12. 3.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影响,主要是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中注重()。

A. 言意并重的传统
B. “意在言外”的传统
C. “神在形外”的传统
D. 形神并重的传统
正确答案:
13. 31、《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 ) 。

A. 进行艺术构思
B. 确立中心思想
C. 铸造文章语言
D. 驰骋艺术想象
正确答案:
14. 35、教材认为: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是( ) 。

A. 直寻
B. 诗赋欲丽
C. 诗缘情而绮靡
D. “滋味”说
正确答案:
15. 29、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体和十类的古代文论家分别是()。

A. 曹丕和钟嵘
B. 陆机和刘勰
C. 曹丕和陆机
D. 钟嵘和刘勰
正确答案:
16. 40、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了( ) 。

A. “兴寄”和“风骨”说
B. “美刺”、“讽谏”说
C. “为时”、“为事而作”说
D. “意境深远”说
正确答案:
17. 28、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 )。

A. 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B. 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
C. 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
D. 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势
正确答案:
18. 37、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滋味”说,而要创造出作品中深厚的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 ) 。

A. 如何运用新兴的五言诗的形式来写作
B. 如何学习并灵活运用《诗经》和《楚辞》的语言形式来写作
C. 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来写作
D. 如何吸收并运用四言诗“文约意广”的经验来写作
正确答案:
19. 26、提出“诗赋欲丽”观点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是( ) 。

A. 钟嵘《诗品》
B. 刘勰《文心雕龙》
C. 陆机《文赋》
D. 曹丕《典论·论文》
正确答案:
20. 33、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里。

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 ) 。

A. 反映社会生活
B. 反映人类的英雄气概
C. 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D. 美是根本的,朴素是首要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