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构造设计
DB22-T 5129-202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术语1.0.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ultra low energy residential buildings适应地区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在利用被动式建筑设计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等能源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技术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居住建筑。
1.0.2一次能源primary energy在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
1.0.3一次能源换算系数primary energy coefficient将某种能源换算成一次能源时,考虑能源在开采、运输和加工转换过程中造成能源损失的系数。
1.0.4换气次数air change rate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的更换次数,即通风量与房间容积的比值。
1.0.5性能化设计performance oriented design预以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为性能目标,利用建筑模拟工具对设计方案进行逐步优化,最终达到一定性能目标要求的设计过程。
1.0.6透光围护结构太阳得热系数(SHGC)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of clear enclosure structure在照射时间内,通过透光围护结构(如:窗户) 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透光围护结构外表面(如:窗户) 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1.0.7线传热系数linear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2当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为单位温差时,通过单位长度热桥部位的附加传热量。
1.0.8气密层air tightness layer由气密性材料和部件、抹灰层等形成的防止空气渗透的连续构造层。
1.0.9建筑总能耗综合值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在设定计算条件下,建筑每户使用面积内年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电梯和家电等的终端能耗量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发电量,利用能源换算系数,统一换算到标准煤当量后,两者的差值。
节能型基坑围护结构

节能型基坑围护结构[关键词]节能型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围护结构是一栋建筑物构成的主体,由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两部分组成。
其中,外围护结构包括了外墙、外门窗、屋面和地面四个部分,其作用是使室内受到遮护,以不受室外气候变化的影响;内围护结构包括了内墙、楼面、内门窗三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为了构建和分配室内空间,以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
外围护结构的建筑节能技术是研究的重点。
一、建筑节能与围护结构的关系建筑节能降耗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提高建筑物空调设备的效益及改进运行管理方法。
二是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增强建筑物自身隔热、防热能力,降低夏季热流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和入侵,减少建筑物得热量。
舒适性空调建筑某时刻进入空调房间的热量包括经围护结构进入房间的热量和室内设备、人体、照明产生的热量。
在炎热夏季,前一部分的热量较大,节能潜力也大,通过围护结构传热的得热量约占整个围护结构得热量的70%-80%,通过门窗缝隙渗透的约占20%-30%,实现围护结构节能,降低围护结构得热量,也就是降低建筑物耗冷量,使得为维持室内舒适性所需冷负荷降低,从而节约空调系统向每个房间提供的冷量,达到节能省电目的。
在冬、夏两季,室内与室外有很大的温差,这个温差导致能量以热的形式流入或流出居室,为了居住的舒适,采暖、空调设备消耗的能量主要用来补充这个能量损失。
在室内、外温差相同的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流出或流入室内热量的多少。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好,流出或流入室内的热量就少,采暖、空调设备消耗的能量也就少;反之,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流出或流入室内的热量就多,采暖、空调设备消耗的能量就多。
可见围护结构在建筑节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围护结构各部位的传热耗热量在不同阶段占耗热量指标是不同的,随着对建筑物节能要求的提高,围护结构各部位的耗热量分布比例变化也变大。
因此,在不同的节能目标阶段,应根据围护结构各部位的耗热量分布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标准DBJ11-602-2006

与采暖散热器配合使用的一种专用阀门,可人为设定室内温度,通过温包感 应环境温度产生自力式动作,无需外界动力即可调节流经散热器的热水流量从 而实现室温恒定,简称恒温阀或散热器恒温阀。 2.0.15 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self-operated flow control valve,
选择建筑层数、体形系数、朝向和窗墙面积比等在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 住宅建筑,以此作为基准,将建筑物耗热量控制指标分解为各项围护结构传热 系数限值,以便从总体上控制北京地区居住建筑耗热量,此建筑称为基准建筑。 2.0.3 设计建筑 Designed building
正在设计的、需要进行节能设计判定的建筑。 2.0.4 参照建筑 Reference building
2 术语、符号
2.0.1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e Outdoor mean air temperature during heating period
在采暖期起止日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室外日平均温度≤5 ℃的阶段为现行法定采暖期,北京地区为 125 天,在此期间内,室外温度的平 均值为―1.6℃。 2.0.2 基准建筑 Baseline building
参照建筑是用以确定设计建筑耗热量指标限值的虚拟建筑, 参照建筑的 形状、外形尺寸和朝向与设计建筑完全一致,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比应
5
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值。 2.0.5 建筑物体形系数S 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单位为㎡ /m3。 2.0.6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Index of heat loss of building
初步设计说明-节能

第六部分节能设计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析及其检测方法》(GB/T 7170)。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二、建筑节能设计为改善建筑物内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本设计在建筑热工和采暖空调设计上采取节能措施,将能耗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
(一)建筑信息教学楼北栋:建筑窗墙比东向:0.08, 西向:0.13, 南向:0.20, 北向:0.29 教学楼南栋:0层建筑高度14.85建筑面积地上2531.62㎡,地下0.00㎡北向角度90度综合楼部分:食堂部分:宿舍部分:精选范本,供参考!(二)建筑热工设计规定指标1、屋面传热系数(W/(m2.K))(≤0.70):教学楼(北栋):0.65(满足);教学楼(南栋):0.65(满足);综合楼:0.54(满足);食堂:0.68(满足). 2、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平均传热系数(≤1.0):教学楼(北栋):1.0(W/m2.K) (满足);教学楼(北栋):0.94(W/m2.K) (满足);综合楼:0.95 (W/m2.K) (满足);食堂:0.94(W/m2.K) (满足);3、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1.0无4、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其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设计外窗(包括透明幕墙)见下表:教学楼(北栋)教学楼(南栋)综合楼食堂部分宿舍部分5、屋顶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0.30)、遮阳系数SC(≤0.40)和面积百分比(≤0.20):无天窗6、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热阻限值(R≥1.2(m2.K)/W):无7、地面热阻限值(R≥1.2(m2.K)/W):R :0.30(不满足)8、当建筑热工设计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指标要求时,应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权衡判断,并提供有关计算资料。
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构造设计

我国单层玻璃使用率较高 ,严寒和
() 1 对指标屙『值经规范化处理后建立模糊物元矩阵五 生 。
物 元 M 1
表 1七种 防护形式的贴近度
M 2 M 3 M 4 M 5 M 6 M 7
贴近 度 0 5 0 5 0 O 3 04 0 1 0 1 0 .8 . . 8 . 1 . . 5 3 7 O 8 5 7
的;二是减少窗 的冷风渗透 ,即是将 Nhomakorabea 的气 密 性 、水 密 性 以及 隔 声 性 能 和 隔 热
市 中更兴起 了平屋面改坡屋面 的做法。 ( 2)平屋 面保温
对 于平 屋 面来 说 ,保 温 层 不 宜 选用
居住 建 筑 北 墙 应 采 用 保 温 设 计 ,降 低 其 传热 耗 热 。 设 计 采 用 纤 维 水 泥 复 合 聚 苯 板 外 墙
O 0 0 0 0 0
0 O l 1 O O
㈣咖鲫咖鲫
,
1居住建筑节能技术
11 .墙体 保 温 方 面
寒冷地 区普通采用增加窗扇层数 、使用
双层玻璃窗 、中空玻 璃等方法 ,进 一步 提高窗户的保温性能 。目前 ,许多城市 也通过使用平开 窗来提高窗的气密性。
性能达到一定 的水平 ,普遍做法有改善 框一扇密封 、选择正确 的开扇形式等 ; 三是提高 窗的保温性能 ,改善窗及玻璃
材质 性 能 ,开 发 利 用 多 层 窗 、双 玻 窗 、 粘 膜 窗 、充 填 窗 、 中 空 和 真 空 等 新 技 术 ; 泅是 对 太 阳光 辐 射 的处 理 及 太 阳能
( )求取欧几里得贴近度 。 3
r= ——一 _
o lY ( ,… ) H=_Zw l , / 2 ,
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哪些

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哪些在当今社会,能源问题日益严峻,建筑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其节能设计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
建筑节能设计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那么,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哪些呢?一、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门窗等,它们是建筑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的主要部位。
因此,优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外墙节能设计方面,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和合理的保温构造是关键。
例如,使用聚苯板、岩棉板等保温材料,并结合外墙外保温、内保温或夹心保温等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墙体的传热损失。
同时,通过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等,也能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
屋顶节能设计也不容忽视。
平屋顶可以采用倒置式屋面,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之上,既能保护防水层,又能提高保温效果。
坡屋顶则可以在屋面板下铺设保温材料,或者采用通风坡屋顶的形式,利用空气流动带走热量,降低室内温度。
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热损失较大的部位,因此门窗节能设计至关重要。
选择低传热系数的窗框材料,如断桥铝合金、塑钢等,并采用中空玻璃、LowE 玻璃等高性能玻璃,能够显著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此外,合理控制门窗的面积比例,加强门窗的气密性,也是门窗节能设计的重要措施。
二、自然采光与遮阳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开窗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将主要功能房间布置在朝向较好的方位,增加窗户的面积和高度,设置反光板、光导管等采光装置,都能够提高室内的自然采光效果。
然而,过度的阳光直射又会导致室内过热,增加空调负荷。
因此,遮阳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遮阳方式有外遮阳、内遮阳和中遮阳。
外遮阳效果最佳,如水平遮阳板、垂直遮阳板、百叶遮阳等,能够在阳光照射到窗户之前将其阻挡;内遮阳则主要起到调节室内光线和减少辐射热的作用;中遮阳则结合了外遮阳和内遮阳的优点,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遮阳系统。
乡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2023标准

乡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乡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总体要求、建筑布局与节能设计、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供暖通风系统设计、照明设计、炊事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
本文件适用于乡村新建、改件和扩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424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GB/T 7106—2019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 7637 农村家用沼气管路施工安装操作规程GB/T 17581 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GB/T 19141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B/T 26976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技术条件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GB 50495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GB 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 50824—2013 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NY/T 443 生物制气化供气系统技术条件及验收规范NY/T 1417 秸秆气化炉质量评价技术规范JGJ 26—201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55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475—2019 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 术语和定义GB/T 50824—20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总体要求乡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乡村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气候区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区分应符合GB/T 50824—2013中表3.0.1的规定,温和地区区分应符合JGJ 475—2019中3.0.1的规定。
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

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摘要】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既有居住建筑使用的能耗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中总结了适合干旱地区及严寒气候条件,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工程的实施步骤、施工流程、质量控制要点、验收等,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验收引言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且已建成使用的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活动。
近年来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主要以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为主,其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是指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如墙体、屋面、门窗、楼板和地面等)保温节能改造工程。
为了提高节能改造工程质量,保证节能效果,确保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本文根据《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 129-2012和多年工程实践经验,针对乌鲁木齐市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工程施工流程和施工质量控制、验收要点三部分进行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1乌鲁木齐既有居住建筑现状据调查,乌鲁木齐地区存在大量建于20世纪80、90年代的既有建筑(图1、图2),保温隔热性能差,其热工性能根本达不到国家最低热工性能要求。
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未采取有效隔热措施,导致建筑物能耗指标较高,冬冷夏热,居住舒适度差,屋面、外墙、门窗等防水处理较差,加之维护条件差,部分老旧小区又无物业管理,普遍存在着外墙饰面层空鼓、裂缝,清水墙粘土砖表面风化严重,卫生间渗漏导致外墙面抹灰空裂以及屋面渗漏等年久失修问题,已影响到住宅楼正常使用功能。
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在同等供热状态下,居民家中室内温度可以提高4到6摄氏度。
因此,改进建筑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节能改造的关键。
图1图22.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实施步骤、施工流程与质量控制要点2.1节能改造工程实施步骤节能改造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基本情况调查、居民工作、节能改造设计、节能改造项目费用编制、节能改造施工、工程质量验收和节能改造效果评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构造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基本概况,结合我国中南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所采用的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墙体节能和屋面节能的构造设计技术。
关键词: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构造设计
1 居住建筑节能技术
1.1 墙体保温方面
在我国,根据当地资源条件,用粉煤灰、煤矸石、浮石和陶粒等生产各种混凝土空心砌块;充分利用加气混凝土优良的保温性能的条件,广泛用于框架填充墙及低层建筑承重墙的施工;复合墙体作为能满足较高绝热要求的主流墙体,在我国己开始使用。
1.2 门窗保温方面
我国单层玻璃使用率较高,严寒和寒冷地区普通采用增加窗扇层数、使用双层玻璃窗、中空玻璃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窗户的保温性能。
目前,许多城市也通过使用平开窗来提高窗的气密性等等。
1.3 屋面节能
随着我国屋面节能技术的发展,对于平顶屋面,应用较为广泛的一般是加厚加气混凝土屋面、架空加气混凝土屋面、屋面下设保温层(充填材料一般为聚苯板、浮石砂、膨胀珍珠岩等)等做法;对于近期在国内发展较快的尖顶屋面,可利用顺坡顶铺钉玻璃棉毡或岩棉毡等绝热材料,也可在天棚上铺设。
2 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构造设计
2.1墙体保温技术
建筑物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量构成,其数值约占总耗热量的73%-77%。
在传热耗热量中,外墙约占25%左右,楼梯间隔墙的传热耗热量约占25%左右,改善墙体的传热耗热将明显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加之该地区冬季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所以对于居住建筑北墙应采用保温设计,降低其传热耗热。
设计采用纤维水泥复合聚苯板外墙外保温(WB) 体系及硅酸盐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wJ) 体系。
以上两种体系主要适用于该地区居住建筑或使用功能和居住建筑相近的其他民用建筑,其外墙的主体结构材料类型为KPI型240mm 厚粘土多孔砖墙,190mm厚混凝土空心砌墙,220mm 厚钢筋混凝土墙。
而且,建筑层数限定在6层以下(包括6层),高度在20m 以下外墙饰面材料主要为涂料。
若应用于既有建筑保温改造,需将原既有建筑饰面清除后进行施工。
纤维水泥复合聚苯板外墙外保温体系中聚苯板采用阻然型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适用于KPI型粘土多孔砖,混凝土空心砌块,钢筋混凝土墙的外保温。
粘结胶浆由专用粘节剂与425#,525#普通混凝土酸盐水泥按1:1重量比混合而成,玻纤布是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硅酸盐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体系,由保温绝热层和抗裂防护层两部分组成,仅适应于粘土空心砖外墙。
保温层材料采用预混和干拌及轻骨料分装技术,由保温胶粉料和聚苯颗粒轻骨料组成。
在
现场只需将胶粉料加水搅拌成胶浆,再掺加聚苯颗粒混合成抹灰材料即可。
将该材料抹于墙面上,干燥后可形成性能良好的保温层,然后在其上面做抗裂防护层,抗裂防护层材料由抗裂水泥砂浆复合玻纤网格布、配套硅橡胶弹性底漆、柔性耐水腻子组成,可长期有效地防止保温面层开裂。
2.2门窗节能构造设计
(1) 门的节能
该地区居住建筑的外门,包括居室户门以及建筑外门往往用单层木板或双层木板钉成。
城市居住建筑的外门一般由封闭式防盗门及木门两部分组成木门往往由实木或夹板钉成;阳台门(非封闭阳台)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透明部分,有采光作用;下部为门芯板,为不透明部分,目前多为塑钢或铝合金材质;一部分是落地玻璃阳台门。
对保温隔热及室内热环境均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加强保温,应在门芯板内做成保温夹层,内部填以轻质高效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等。
做法并不复杂,这样在冬天减少了向室外的散热量,有利于节能,而且由于冬天内表面温度较高,夏季内表面温度降低,不致使附近的人感到不适。
落地玻璃阳台门可以按外窗作节能处理。
对于村镇居住建筑,房门可设置双层门;城市居住建筑可在每一幢楼房梯间出口安装封闭的防盗门,既能起到安全防盗作用,又能起到梯间保温作用。
(2)窗的节能
建筑外窗需要有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隔声和景观等功能。
但保温隔热性相对较差的窗户就像是墙上的一个耗能洞,在冬季向外散失热量,在夏季从室外得到热量,都将降低室内的热舒适性或增加房间的能耗。
窗的节能就是在保证外窗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改进冬季保温与夏季隔热性能,达到节能目的。
对于窗的节能设计,主要从开窗面积、气密性、开扇形式、保温性、导热性、太阳辐射处理等方面进行考虑。
具体来说,应用较广泛的节能技术有:选择合适的窗墙比,它依据地区不同朝向冬、夏日照情况、季风影响、室外空气温度,室内采光设计标准及开窗面积与建筑能耗所占的比例等因素综合确定的;二是减少窗的冷风渗透,即是将窗的气密性、水密性以及隔声性能和隔热性能达到一定的水平,普遍做法有改善框一扇密封、选择正确的开扇形式等;三是提高窗的保温性能,改善窗及玻璃材质性能,开发利用多层窗、双玻窗、粘膜窗、充填窗、中空和真空等新技术;四是对太阳光辐射的处理及太阳能资源的利用。
2.3 屋面节能构造设计
屋面是住宅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具备两项功能:一防寒避雨,二尽可能提供多种用途。
该地区住宅楼多为六层或六层以上的多层或中高层住宅。
多层住宅楼的屋面面积一般占围护结构总面积的12%-15%,其传热耗热量约占总传热耗热量的10%-13%。
在中高层及高层住宅中,由于屋顶面积在总围护结构面积中比例较小,屋面耗热量在总耗热量的比例也将减少。
屋面保温作用的优劣,不仅影响到建筑节能,对顶层墙体的开裂有重要影响,如果屋顶保温效果不好,结构层会由于温差过大胀缩变化剧烈,导致墙体特别是顶层墙体的开裂。
所以,加强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不仅是建筑节能的需要,同时也是预防因温度变化出现墙体裂的重要手段。
(1)坡屋面保温
坡屋面因其外观优美,较为优越的保温性能(阁楼除外),尤其是阁楼的使用引发顶楼的促销使其近几年来在居住建筑中大有取代平屋面之势,在许多城市中更兴起了平屋面改坡屋面的做法。
(2)平屋面保温
对于平屋面来说,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其二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如选用吸水率较高的保温材料,屋面上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保温层内不易排出的水分。
屋面的保温材料根据其表观特征分:有松散材料、整浇材料和板块材料三类。
用松散材料和整浇材料作保温层时,屋面构造复杂、材料繁多、施工工艺复杂、自重大、施工速度慢、能耗大、资源浪费较为突出。
(3)屋面隔热
屋面的隔热层一般应用在平屋面构造中,隔热层、反射隔热层等多种做法,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架空隔热层。
结语
居住建筑的节能技术不是孤立的,仅是建筑节能中的一个环节,必须将建筑围护结构中的每个部件: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的节能技术都做好,才可能达到良好的建筑整体节能的效果,同时还必须从建筑规划设计、材料和设备选用、施工和管理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这样才可能取得更好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立雄,建筑节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张艳芳,住宅节能的技术措施,山西建筑,2004,30(l0)
3.付祥钊,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王众,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节能优化设计,东南大学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