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兴衰

合集下载

(部编)《东汉的兴衰》ppt完美课件

(部编)《东汉的兴衰》ppt完美课件
启 示 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 会出现了盛世局面
光武中兴
隐患: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妥协,原先的社会问题并 未根本解决。
历史信息?
城堡庭院深邃
楼台重叠错落
陶制设施紧密结合
观察下表,概括东汉中期以后 学习与 出现什么现象 ?会导致什么结果? 探究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反腐倡廉、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 会稳定、重视文化教育......
猜猜“我”是谁?
国家初建,百废待兴,假如你是光武帝,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统治?
汉汉汉景文高帝帝祖 经 比 我 励 我 教 我和 训过 较 农 和 在景,汉安桑我政帝减高定,的治一轻祖,提后、直农、百倡继经坚民文姓节者济持负帝富俭汉、汉担和裕,文军高,我起重帝事祖注的来视、和休 重共 , “ 汉 思养 发同 出 以 景 想生 展努 现 德 帝 上息 农力 了 化 等 实的 业, “ 民 吸 现政 生汉 文 ” 取 了策 产朝 景 。 秦 大, 。社 之 亡 一奖会 治 的 统” , 阅这皇刘经注算年统东吏我公有梁隐观不中隐刘冲这皇阅 公注年中皇阅东东《 皇—他—读是太秀过意一幼治汉不和元一冀患察料患秀、样帝读元意幼帝读汉汉后太一兴兴课 当 后 登 整 整 算 的 者 中 必 景 2次 居 : 下 郅 : 登 质 下 的 课9整 的 驾 课 安 和 汉后 家《5年文时不上顿顿:汉吸期可帝,然对表恽对上帝去车文 顿汉崩文帝帝书 不人年后,,的便皇,吏这质取以畏一汉令贵,说贵皇在,驾, 吏质,,至以·便全,汉刑王结一亲帝官治些帝前后,直光人族概:族帝位国到结 治帝年结灵下亲部刘书法莽合首理宝场,东不朝,小坚武在官括官宝总家了合 ,不幼合帝各理当秀·“志桓篡夜下民政座风躬汉满灭皇民持帝面僚东僚座共大上下 躬满皇下统帝政官称》冯权里图谣务后气行的梁亡帝从汉带食和汉和后不事东图 行梁帝图治即务封帝载列,看,,,,为节皇冀的年来高了中地中地,足怎门, 节冀即,时位,侯,,传建不讲这于面之俭帝专教幼不祖一下方期方面么,讲俭专位讲期年于,2是在》立年清述首是临一,即权训,可休批毒豪以豪临办城述 ,权,述,龄是横汉光新,楚黄民由的变奖位,由轻养人,强后强的?门黄 奖,外黄有及由行光武朝却,巾谣太是。励时说太。生,毒妥出妥是早巾 励说戚巾史寿太霸”武和汉(发不起反后一廉的他后息到死协现协一已起 廉他宦起可命后道帝明光生9能义映家副洁年是掌的洛质,什,副关义 洁是官义据家,,—帝武了随2的了的残,龄跋权政阳帝原么原残了的 ,跋專的的的把定时帝54便年故民男破选平扈。策郊。先现先破。故 选扈权故农男数都次期看开)事间子到拔均将,外的象的到事 拔将的事民子千洛,,了门,。什辅极贤是军奖去社社极。 贤军事。起辅平阳桓?人奏。后么政点能多。励打会会点能。件义政民,帝会民章开样。的以少农了问问的以重多。当史统导免,始的烂为?桑一题题烂为演达做称治致去就一情摊地他,天并并摊地。是4东2什了赏11系绪子方们提猎未未子方自汉次年么“给兵列?。官的倡,根根。官己,,,结出郅革的吏平节回本本吏的其发果现恽之政;均俭城解解;奴中生?了一祸治寿,的决决婢安了“百”光、命重时。。,帝1,匹4武经是视候各统次而布中济多,地“治,有,以兴、少已上的而“还德乐”社?经朝1灵。把化生9会是廷年帝那民之变晚贡中统个”念。革上品,治管”。,。先一时东但要共,中失送发1门6败到生8的到。他了官1家48员次0后年降农才,了民敢发职起献生。义给了。皇农帝民。起义4次。 汉武帝 汉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而不正直的奸人,阿世盗名,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追忆历史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追忆历史
B
中考真题
3.以下选项哪一个评价与刘秀相关( ) A、以德化民、文景之治 B、柔术治国、光武中兴 C、建立汉朝、休养生息 D、汉武盛世、国大一统
实行宽厚仁义的治国政策
B
中考真题
4. (2020·山东省)毛泽东在《后汉书·光武帝记》批注中称东汉光武帝 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该皇帝曾诏令说 :“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ān) 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
一、东汉之兴—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
王莽篡汉
西汉后期,政治腐败,赋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
,社会矛盾尖锐。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
亡。
指皇帝的母族和妻族
一、东汉之兴—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2.新朝灭亡
王莽称帝后,实行改制。王莽的施政不仅没有 缓和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社会动荡,终于激 起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赤眉绿 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中考真题
1. (2020·山东)“(公元 25 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 所杀。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 并定都于此。”后世称“光武”所建的 政权为( )
A.西汉
B.东汉Βιβλιοθήκη C.蜀汉D.后汉B
中考真题
2.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 ) A.下令释放奴婢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惩处贪官污吏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民族 关系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东汉彩陶 击鼓说唱俑
根据材料,说说光武帝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
材料一: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 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 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兴衰


公元25年,南阳豪族 刘秀登上帝位,重建汉 朝,史称光武帝。定都 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 东,史称“东汉”。
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的形成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性勤 于稼穑,而兄伯升(縯)好侠养士,常 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 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 大义。 (建武十七年)幸章陵。……时宗室诸 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 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 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 柔道行之。” ——《后汉书· 光武帝纪》 汉武帝为什么以“柔道”治理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莽钱范
中国历代币制的失败,多有别的原因,而不是制度本身的 缺点。只有王莽的宝货制的失败,完全是制度的失败。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为什么当代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 历史》中评价王莽:“他尽信中国古典, 真的以为金字塔可以倒砌。”?
这些倒行逆施的复古改制行为,在现实社 会中完全行不通,必然走向失败。不合时宜的 改革激化了矛盾,在绿林军和赤眉军的打击下, 新朝政府迅速覆灭。Leabharlann 三原因东汉的衰败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不断膨胀,形成地方割据 势力。

• 小皇帝政局下,外戚、宦官和士大夫势力的 相互倾轧争斗。 • 黄巾起义严重削弱了东汉政权,各地豪强展 开军阀大混战,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樊氏庄园)治田殖至 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 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 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 驽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 为无穷之功,巧不可言,富拟封君。 ——司马彪《续汉书》
豪强地主大庄园的粮仓 豪强地主大庄园的粮仓
东汉豪强地主的特点?
① 政治上: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成为 官宦世家。 ② 经济上:建立自给自足的大庄园,驱 使大量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 ③ 军事上:拥有“家兵”、“部曲”之 类的私人武装。 ④ 文化上:具有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 把持地方舆论。

七年级历史东汉的兴衰知识点笔记

七年级历史东汉的兴衰知识点笔记

七年级历史东汉的兴衰知识点笔记东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历时近200年,从公元2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20年。

在这个时期内,有着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道德家等人物,以及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七年级历史东汉的兴衰知识点笔记。

一、东汉的建立和政治稳定东汉是在汉朝末期建立的,由于西汉的内忧外患和王莽的篡位,使得汉朝的统治出现了诸多问题。

在此背景下,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东汉就此建立。

东汉政治稳定的时间大约持续了80年左右,其中的几位皇帝像是明治、章帝等有着不同的贡献。

东汉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是将都城从西安移至洛阳。

二、东汉的疆域和经济发展东汉的疆域较西汉有所扩张,除了原有的国土外,还进驻了一些新的领土,比如说东南沿海地区等。

东汉时期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经济升级,如加重农民税收,推行度田制度,使土地的经营更加有效率,提高了人民的生产能力。

三、三国分裂和东汉的灭亡东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期,相较于前朝,东汉政权的财政、军事等各方面的问题,渐渐地愈加严重。

由于政治经济的紊乱和文学伦理的阐扬等原因,在220年,魏、蜀、吴三大政权愈来愈卖力地去掉东汉政权,最后东汉灭亡,中国也步入了三国时期。

四、东汉文学艺术东汉时期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有士人之风,加强了文官、武将、思想家、艺术家等的文化艺术水平,使得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表现丰富多彩,代表作为《红楼梦》、《青瓷》、《严子陵与矫虎皮》等风靡一时的文学作品。

五、东汉思想和文化东汉时期不仅是政治和经济挣扎的时期,也是思想文化时期。

在此时期,有着不少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如王充、班固、郭象等,他们是东汉政治、经济和社会意识增长、科学技术上发展的代表人物。

六、总结东汉政权虽然短暂,但却在中国历史上印刻了重要的一笔。

经过老百姓的辛苦和骄矜,东汉的政治、文化、经济伦理和社会现象都得到了重要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人文故事、文艺创作和思想理论在今天的人文、文学、哲学、史实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一、光武中兴
1、新朝建立:公元9年,外戚(皇帝的母族、妻族)王莽篡政,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后被农民起义推翻。

2、东汉建立: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3、光武中兴
(1)措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合并郡县,裁剪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严惩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3)影响: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4、“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和“光武中兴”出现的共同原因:
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顺应民心;统治者勤于政事,善用人才。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东汉中后期政治表现: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轮流把持朝政
(2)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影响: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三、黄巾起义
1、原因: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广大人民难以忍受,反抗情绪蔓延。

2、过程:
(1)时间184年(甲子年)
(2)领导者:张角
(3)创立组织:太平道
(4)结果:失败
3、影响
黄巾起义主力虽然失败,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4、“黄巾起义”与“大泽乡起义”的异同点:
不同点:黄巾起义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而大泽乡起义有一定突发性。

相同点:两场起义都是为了推翻残暴统治;两场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33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件(33张PPT)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一、光武中兴
2、东汉的建立
时间: 公元25年 都城: 洛阳
建立者:刘秀 (汉光武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前6— 57),汉景帝后裔。新 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 王莽,昆阳之战,光武 力挽狂澜,战胜王寻等 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 解。统一天下,定都洛 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 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 三十三年,谥号光武, 庙号世祖。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 即位年 卒年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少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废帝
19岁 10岁 满月 13岁
幼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33岁 27岁 2岁 32岁 8月卒 30岁 3岁 9岁 36岁 34岁 6月废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 负担,减轻刑罚;
缓解劳动力缺失 恢复发展经济
(2)合并郡县,裁减官 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
(3)允许北方少 数民族内迁,缓和 民族矛盾。
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一、光武中兴
4、光武中兴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 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的兴衰得到哪些历史经验或 者启示?
1、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顺 应民心,注重民生。 2、体恤民情,善于调整政策,让 人民安居乐业
东 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东 汉
汉 的 建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
刑罚;(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①合并郡县 ②废除土地私有制 ③轻徭薄赋 ④减轻刑罚
A. 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C 5. 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6. 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 “东汉大约 有80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
但是, 东汉王朝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从此元气大伤。
课后活动
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
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 肆意收刮, 天灾人祸 不断, 人民被逼向死亡的边缘。
合作探究
比较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和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
不同点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
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
时间
公元前209年
公元184年
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根据史籍 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要反映
C 了东汉( )
A. 国家税源枯竭 B. 政府无力从事农村救济事业 C. 农民的赤贫化程度加深 D. 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
7. 黄巾农民大起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战争。它虽然最 终失败了, 但却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黄巾起义的根本
皇帝年幼即位, 寿命很短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请大家来排序吧~
5
2
3
4
1
6
相关史事
跋扈将军 梁冀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3个皇 帝, 独揽朝政20多年。他 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 各 地上贡朝廷的物品要先送 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 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 权, 说他是“跋扈将军”。 梁冀居然令人下毒, 毒死 了汉质帝。

13东汉的兴衰

13东汉的兴衰

皇帝驾崩,年幼皇帝即位,外 戚宦官专权的事件重演。
母后临朝
君权旁落
皇帝早逝
幼年即位
外戚专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实质是豪强地主与皇权的 斗争。
“跋扈将军”梁冀(?-159年):
东汉后期外戚出身的权臣。有一妹是汉 顺帝的皇后。141年梁冀成为大将军,顺帝 死后,立2岁的冲帝即位(后不久去世)。 梁冀又立8岁的质帝。因质帝当面称梁冀为 “跋扈将军”,次年即被他毒杀,再立十 五岁的桓帝。此后他更加专擅朝政,结党 营私,且大封梁氏一门为侯为官。159年, 梁皇太后逝世,早对梁冀专权乱政不满的 桓帝,借宦官之力杀死梁冀,其全族都一 并被杀。 梁冀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庆父、赵 高、梁冀、董卓、来俊臣、李林甫、秦桧、 严嵩、魏忠贤、和珅)之一。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西汉后期政局——西汉灭亡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 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 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王莽 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王莽是汉元帝的皇 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 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公元 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 “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王莽 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3、光武中兴 目的: 巩固统治,稳定社会局面。 措施: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 以 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柔 术 治 天 下
深得民心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 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 污吏;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缓和民族矛盾。
简政安民
以民为贵
而重新兴盛,史 称“中兴”。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西 汉 世 系 表
高祖12 高祖
惠帝7 惠帝
后8
文帝23 文帝 景帝16 景帝 武帝54 武帝 武帝54 武帝 昭帝13 昭帝13 宣帝25 宣帝 元帝16 元帝 成帝26 成帝
哀帝6 哀帝 平帝5 平帝 孺子嬰3 孺子嬰

(
) 汉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光武中兴
什 么 共 同 的 特 点 ? 会 造 成 什 么
东 汉 中 期 以 后 , 继 位 的 皇 帝 有
果 ?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导致东汉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外戚、宦官和士大夫相互倾轧。 外戚、宦官和士大夫相互倾轧。 原有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原有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豪强地主势力 不断膨胀。 不断膨胀。 黄巾起义和军阀割据。 黄巾起义和军阀割据。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 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 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 晚而改过, 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晚而改过, 晚而改过 顾托得人, 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乎!”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 政治: 裁抑相权,设内、外朝。 裁抑相权,设内、外朝。 设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监督。 设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监督。 颁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权力。 颁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权力。 思想: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 对匈奴战争。 对匈奴战争。 加强对西域、边境控制。 加强对西域、边境控制。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练习与测评
比较“文景之治” 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归纳两汉盛 光武中兴” 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共同原因: 共同原因: 共同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吸取前朝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吸取前朝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可从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注重文治,善于用人纳谏; 可从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注重文治,善于用人纳谏;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政策的有效性、持续性、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政策的有效性、持续性、 稳定性等方面回答,具体举例说明。 稳定性等方面回答,具体举例说明。 历史作用: 历史作用: 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统一,推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统一,推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延续 王朝的统治和强盛,出现“武帝强盛” 光武中兴” 王朝的统治和强盛,出现“武帝强盛”和“光武中兴”的 局面。 局面。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东 汉 帝 系
公元25年 至 公元220年
光武33 明帝18 章帝13 和帝17
殤帝1

东汉

东汉衰 东汉衰
安帝19 順帝19
沖帝1 質帝1
桓帝21 靈帝22
少帝1
衰 的
獻帝31
பைடு நூலகம்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即位年龄 10岁 岁 1岁 岁 13岁 岁 11岁 岁 2岁 岁 8岁 岁 15岁 岁 12岁 岁 17岁 岁 9岁 岁
25年 南阳豪族刘秀登上皇位,重建东汉, 25年,南阳豪族刘秀登上皇位,重建东汉, 史称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史称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施政思想: 施政思想:以“柔道”治天下。 柔道”治天下。 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 1.简政以安民 简政以安民 释放奴婢, 释放奴婢,减轻田租 2. 重视人才和文化教育 扩大中央官学——“太学”的规模 扩大中央官学 “太学” 设立地方官学——“郡国学” 设立地方官学 “郡国学” 效果: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 效果: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全国 呈现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 呈现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王莽新朝( 25年 一、王莽新朝(9—25年) 东汉(25—220年 二、东汉(25—220年)
建立:公元25 25年 都洛阳, 1、建立:公元25年,刘秀 都洛阳,史称东汉 2、光武中兴 施政思想:以柔道治天下, ①施政思想:以柔道治天下,简政安民 废除苛法,释放奴婢, 废除苛法,释放奴婢, 整顿吏治, 整顿吏治,减轻田租 ②具体措施 重视人才和文化教育 与官僚和豪强妥协 皇权日趋衰落 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3、东汉衰败 外戚、 外戚、宦官与士大夫相互倾轧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军阀割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