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第1单元 四则运算1、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 计算。
例如:98-46+25 6÷3×98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
例如:36+64÷4先算 ,再算 。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 。
例如:100÷(4+21)先算 ,再算 。
2、 、 、 和 统称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一个数与0相乘,得0;0除以一个 的数,得0; 0不能做除数,例如5÷0 是不存在,没有意义的。
4、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第2单元 观察物体1、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图形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2、不同物体从同一角度观察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注:从什么面观察物体就只能观察到物体的什么面(从前面看,就只能看到这个物体的前面这一个面)第3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运算定律与算式特点1、运算定律 公式 举例 算式特点加法交换律 a+b=b+a 34+89+66=34+66+89 ;26+47-6=26-6+47 1、在只有加法,减法的算式里可以交换加数或减数的位置先算加或者先算减。
2、注意减法时要将前面的“—”号一起交换。
3、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加法结合律 a+b+c=a+(b+c) ; 88+104+96=88+(104+96) ; 79+26-9=26+(79-9)4、乘法交换律 a × b=b× a 4×58×25=4×25×58(1)只有乘法。
(2)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草地上的这三根小棒能拼成三角形吗?
说出下面各数中“2”表示的意思。
20.04
5.42 32.5
0.25
0.672
在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小棒下画“
”。
你能从下面的5根小棒中任意取出三根, 摆成不同的三角形吗?
9.43 - 9.05 0 38
这些小动物共有多重?
它们三个能一起过河吗?
空间与图形
根据角的特点把下面的三角形分成三类,摆在方框内。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 锐角
有一个角是 直角
有一个角是 钝角
三 角 形
锐角三角形
直角 三角形
钝角 三角形
你能按照它们边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吗?
二、复习小数单位改写、小数的改写和求近 似数 1、复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 变化 教师:想—想,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 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练习: 12.376÷10=( )×100=( )÷1000=( ) 练习:2.37米=( )厘米 1.46米=( )毫米 5070千克=( )吨 6.5吨=( )千克 1吨25千克=( )吨 52米4厘米=( )米
3、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 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 练习:345670000千米=( )亿千米≈ ( )亿千米(保留二位小数)
(2.45)
(1.21)
一盒
和一根
,一共多少钱?
2.45 + 1.21 = 3.66(元) 2.45 + 1.21
3 66
计算时只要小数点 对齐,其他就与整 数加减法一样了。
①
②
③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3、小数的组成: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4、小数的数位、计算单位、进率:①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与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②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 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④ 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
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
5、小数的数位顺序表6、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
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7、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
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纯小数和带小数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9、测量活动(名数的改写)① 1分米=0.1米 1厘米=0.01米 1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
低级单位单名数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1第一单元、乘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4、25×4=100,25×8=200,25×16=400,125×8=1000,125×16=2000,24×5=120,11×11=121,12×12=144,13×13=169,14×14=196,15×15=225,16×16=256第二单元、升和毫升1、容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多少叫做这个容器的容量。
2、1升(L)=1000毫升(ml 、mL)3、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升。
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毫升。
(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称为棱长)4、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一瓶眼药水大约15毫升。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6、1升水重1千克,1毫升水大约20滴。
第三单元、三角形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三边关系):较短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

0.84 读作:零点八四
做一做
1.写出下面的小数.
四点零六 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九八
写作 4.06 写作 300.71 写作 0.098
2、(1)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化简 0.70 = 0.7 105.0900 = 105.09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 不变。
( 40万 )
一个数扩大100倍后,又缩小10 倍是3.86,这个数原来是( B )。
A.3.86 B.0.386 C.38.6
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 数是( C )。
A、201008 B、300.06
C、805.07 D、190.07
判断
1、近似数是5.38的三位小数不只一
个。 ( √ )
(3)0.3里面有( 300 )个千分之一。
(4)1里面有(10 )个0.1。 10里面有 (100)个0.1
(5)2.4里面有( 24 )个0.1。 35里面有 ( 350 )个0.1
(6)6个0.1是( 0.6)。 60个0.1是 ( 6.0)。 621个0.01是( 6.21)
(7)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 个 ) 位。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
在0.9、1.1、0.45和40.8这几个 小数中,一位小数有 (0.9、1.1和40.8 )。
把0.35按要求做如下变化:
(1)扩大10倍,得( 3.5 ) (2)去掉小数点得( 35 ) (3)缩小10倍得(0.035 )
(4)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
得( 0.350 )
把400000米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应写成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4改写成以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第一单元四则运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ɑ+0 =ɑ;0 + ɑ = ɑ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ɑ-0 = ɑ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ɑ-ɑ=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ɑ× 0 = 0 ;0 ×ɑ=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ɑ = 0 ;⑥0不能做除数:ɑ÷0 = (无意义)5、租船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部学习资料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部学习资料目录第一周四则运算 (1)第二周观察物体 (9)第三周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13)第四周乘法分配律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18)第五周第三单元检测评讲 (24)第六周小数意义、性质及大小比较 (26)第七周单位换算及求近似数 (32)第八周第四单元检测评讲 (37)第九周三角形的认识 (39)第十周期中检测评讲 (45)第十一周小数加减法及稍复杂的单位换算 (48)第十二周第六单元检测评讲 (55)第十三周轴对称和平移 (56)第十四周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59)第十五周鸡兔同笼问题及期末复习 (63)第一周四则运算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被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3)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4)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3)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4)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与0有关的运算“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6、四则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乘法知识点:估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1、练习:一个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2、28×79的积是()位数。
124×65的积是()位数。
【填空】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末尾没有0)1、用竖式计算17×243= 308×65= 175×24= 203×19=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末尾有0)练习:1、40×25的积末尾一共有()个0。
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是()。
【填空】2、幼儿园的王阿姨要买100个玩具模型,她带了4000元,可以买()【选择】①45元的坦克②42元的公共汽车③38元的小轿车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填空】□□×□□=1600□□×□□=2400□□□×□□=36004、下面四道算式中,与其他三道的积不相等的是()【选择】①190×70 ②19×700 ③19×7×10 ④19×7×1005、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3个0,这两个乘数的积的末尾至少也有3个0。
…………()【判断】2、两位数乘三位数,其中一个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判断】3、750×40 的末尾有两个0。
…………………………()。
【判断】4、180×40=1800×4 ………………………………()【选择】5、用竖式计算450×60= 800×90= 430×14= 30×205=【用简便方法计算】4×7×250 250×32 125×64 128×9×8 250×36 48×125第二单元升和毫升知识点:1升(L)=1000毫升(ml 、mL)练习:1、4升=()毫升 2000毫升=()升 9升=()毫升5000毫升=()升 50000毫升=()升 12升=()毫升2、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是200毫升,某一天中,共有180人参加了义务献血,献血量共有()升。
【填空】知识点:升和毫升的应用【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一瓶墨水约是60()。
一大瓶葡萄糖溶液约是500()。
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 );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 ),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 );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 ),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 ),一瓶饮料大约是400( ),一汤勺水有10( )。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4()-5()。
2、在○里填上“>”、“<”或“=”800毫升○1升 7升○7000毫升 2500毫升○3升3、一个水瓶的容量是3升,表示这个水瓶可以装3升水。
()【判断】4、把1升的水倒入容量为200毫升的纸杯中,可以倒()杯。
【选择】①1 ②5 ③2005、一名重症病患者手术时需要输血2升,340升血液可以帮助多少名重症病人手术?【应用题】6、下面容器的容量是1升,请你画图表示1/2升、1/4升。
【做图题】第三单元三角形知识点:围成三角形的条件:较短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
练习:1、三角形是由三条()围成的图形。
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选择】2、下列每组中哪三根不能拼成三角形。
()【选择】A、3cm 4cm 5 cmB、6cm 2cm 9cmC、5cm 7cm 10cm知识点:三角形的高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条高。
【填空】2、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3、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用线串成一个三角形。
剪成的三角形的边可能是(1)_____厘米、_____厘米、_____厘米。
(2)_____厘米、_____厘米、_____厘米。
(3)_____厘米、_____厘米、_____厘米【填空】4、三角形具有( ),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
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填空】知识点:三角形的分类练习:1、三角形中,最多有()锐角,最少有()锐角,最多有()个钝角。
【填空】2、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内角,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填空】3、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分为()、()和()。
【填空】4、在下面的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符合条件的图形。
分成直角三角形和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分成锐角三角形和分成两个锐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角三角形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练习: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填空】2、算出下面三角形中∠3的度数。
【填空】(1)∠1=27°∠2=53°∠3=()这是一个()三角形。
(2)∠1=70°∠2=50°∠3=()这是一个()三角形。
(3)∠1=42°∠2=48°∠3=()这是一个()三角形。
3、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
【填空】(1)∠1=35°∠2=()(2)∠1=28°∠2=()(3)∠1=47°∠2=()4、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板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如果拼成的图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那么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内角和是()°5、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判断】6、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板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判断】7、把一个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填空】知识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练习: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是()°,它有()条对称轴。
【填空】2、一根18厘米长的线,可以围成边长是()厘米的等边三角形。
【填空】( )度。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00°,它的底角是( )度。
【填空】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23厘米,腰是32厘米。
则它的周长是()厘米。
6、用一根180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是( )厘米,它的每个角是( )度。
【填空】7.一根长150厘米的铁丝,要把它做成一个底边是60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它的腰长是( )厘米。
(接头处忽略不计)【填空】8、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或是( )三角形。
【填空】9、【判断】★最大的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在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中没有锐角。
()★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60°,这个三角形是个等边三角形。
()★两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用三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5厘米和11厘米的绳子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也是锐角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是锐角。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
()★三角形中两条较短的边长度的和小于第三条边。
()★等腰三角形中上面的一个角叫做顶角。
()知识点:多边形的内角和练习:1、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度,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度,七边形内角和是()度,八边形的内角和是()度。
【填空】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知识点:运算顺序练习:1、计算(76-24)×(15+26)时,应当同时计算____法和_____法,再计算______法。
【填空】2、计算算式17×(35+48÷6)时,第一步算___法,第二步算__法,第三步算____法。
【填空】3、给算式460÷23-19×60加上括号,使它先算减法、最后算除法的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30÷15=2、20+2=22、10×22=220,列成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5、把75-60=15、2×15=30、150÷30=5,列成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6、脱式计算【要求写出过程】250+240÷8×5 840÷40+400×40 (132+68)×(97-57)840÷[210÷(720÷24)] 972÷(720-21×33) [175-(49+26)] ×237、用简便方法计算125×5×8×2 50×(2×4)×25 232+86+(68+114)8、兵兵家有3口人,居住面积是72平方米,乐乐家有5口人,居住面积是85平方米,兵兵家的人均居住面积比乐乐家大多少?9、美术组有18人,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合唱组的人数比美术组和书法组的总人数多6人,那么合唱组有多少人?10、少先队员歌草,第一组14人,平均每人割草11千克,第二组13人,平均每人割草9千克,第一组比第二组多割草多少千克?11、少先队员割草,第一组14人,共割草154千克,第二组13人,共割草117千克,第一组比第二组平均每人多割草多少千克?12、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54人参加,四年级参加的比三年级多7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四年级参加总人数的2倍,五年级有多少人参加?13、3辆卡车共运480箱苹果,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辆卡车,一共可以运多少箱?14、同学们栽树,四年级栽了32棵,六年级栽的棵树比四年级的3倍少18棵,四年级比六年级少载多少棵?15、用面积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房间,480块正好铺满,如果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16、水果店上午运进140千克苹果,下午运进的比上午的2倍还多50千克,这一天共运进苹果多少千克?17、铺路队要铺一条2030米的公路,前6天平均每天铺路180米,余下的必须在5天内完成。
余下的平均每天铺多少米?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练习:1、平行四边形对边()且()。
【填空】2、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种不同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