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
周处复习资料

周处复习资料周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他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周处,以下是一份周处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周处的生平背景周处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他是鲁国贵族出身,家境富裕,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聪明才智,聪慧过人,早年就展示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军事天赋。
二、周处的政治成就1. 救济齐国:春秋时期,齐国深受鲁国侵扰,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周处率军北上,出兵救援齐国,为齐国带来了蓬勃的发展。
他以智谋和军事才能著称,成功征服了许多鲁国的敌人,为齐国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振兴鲁国:周处被任命为鲁国的大夫后,他一方面注重改革政治体制,一方面积极推动经济发展。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破除了封建的束缚,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使鲁国逐渐实现繁荣富强。
三、周处的军事才能1. 战略思维:周处是一位善于制定战略的将领。
他能够准确判断敌方的军事意图,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他总是能够在战争中保持冷静,灵活运用兵力,取得战争的胜利。
2. 作战策略:周处善于运用奇兵奇计,巧妙地利用地理环境和兵力的优势,成功地击败过许多强敌。
他善于用兵如神,精通阵法,能够为自己的部队争取更大的优势。
四、周处的治国理政思想1. 仁政:周处主张以仁政来治理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注重平衡发展,提倡和谐的社会关系,为人民谋福祉。
2. 尊重民众:周处注重民众的权益和利益,倾听民意,尊重民众的意愿,形成了一种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
3. 重视教育:周处注重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改革教育制度和推动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五、周处的影响与意义周处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无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文化上,都对中国古代甚至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政治影响:周处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为后世政治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对中国的政治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军事影响:周处的军事才能为后世的军事家树立了榜样,他善于用兵如神的手段深受后世军事家的推崇。
周处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是主要记述 东汉末年经三国至两晋时 期士人的生活和思想的一 部志人小说,对统治阶级 的情况也有所涉及。各篇 通过许多人物的遗闻轶事 和生动言谈,具体形象地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尤其是士族阶层的生活状 况、文化习尚乃至他们的 精神世界。可以说是中国 古典小说的雏形。
朗读课文,注意关键字、词
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 古:美好 成为 通耶,呢 显露 : 今:命令
1 结合注释串译课文,注意一词多义
为乡里所患 且人患志之不立 祸害 担心 害怕
蛟或浮或没 或说处杀虎斩蛟
有时
有人
义兴人谓为三 横 是 成为 终为忠臣孝子
2 判断下列句式的特点 A、周处年少时,凶强狭气,为乡里所患。
“为……所……”,被动句式 ( “被本乡的人认为是祸害。”)
B、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省略句( “具以情告”就是“以情具告”的倒置。)
C、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耶?
倒装句(“应为不立志,之:宾语 前置的标志)
熟读课文后思考:
1 在乡里人的眼里,周处是个怎样的人?
(凶强侠气,祸害,是三横之一)
chǔ 周 处 hèng 三 横 gēng 更相庆 shuì 或 说 zhāng 不 彰 jiāo 蛟 龙
cuōtuó 蹉 跎
yé 邪
二、自读课文,小组讨论,解决字、词、句意。
凶暴强悍 被动句,被……认为是……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 贬义:任性使气,这 祸害 名词 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zhān)迹虎,并皆暴犯百 是 都 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侵犯
祸害更厉害Fra bibliotek希望 有人 立即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 劝说。 有时 沉没 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 互相庆祝 都 一起 认为 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 竟然 才 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 听说
周处原文及翻译和注释

周处原文及翻译和注释周处原文及翻译和注释周处(236—297年),字子隐。
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周处原文及翻译和注释,欢迎阅读!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jiāo】,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hèng】”,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jì】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zhāng】邪【yé】?”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本文角色简介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义兴)人。
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字词解释1.凶强:凶暴强悍。
侠气:任性使气。
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2.为……所:被……认为。
3.患:认为是祸害。
后文的是担心的意思。
4.又:另外5.并:一起。
6.暴犯:侵害。
7.三横(hèng):三害。
横:祸害。
8,尤剧:更加厉害。
9 .或说(shùi):有的人劝说。
或:有的人10.冀:希望11.蛟或浮或没:或,有时。
12.始:才13.为:当作14.更:轮番。
15.改励:改过自勉。
16.蹉跎(cuō tuó):年岁已大。
关于名将周处的故事

关于名将周处的故事周处是《世说新语》中所记故事的主人公。
周处(238—299年),字子隐。
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
下面是有关于名将周处的故事,欢迎参阅。
关于名将周处的故事曾在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大人们讲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
但那时似懂非懂,颇为好奇。
据说在周处年少时,为人凶恶武断,被乡里人视为祸害。
同时,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
而三害当中周处尤其厉害,于是就有人打算用计谋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
经过劝说,周处决定上山打猛虎,下水打蛟龙。
正在大家一致认为周处与猛虎蛟龙一起死了,纷纷祝贺之际,周处却手提蛟龙的头回来了。
听到街坊邻居都在为他的死感到高兴,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就是第三大祸害。
于是就萌生了改过自新的决心,于是到吴地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经过他们的指点和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忠臣孝子。
纵观周处的一生,明显存在着善和恶两个方面,但他终于让恶受到了抑制,让善发扬光大,进而彻底改变了自己。
“浪子回头金不换”。
周处何止是“回头”,而是自新、自强,他的性格、思想、知识、精神直至整个生命,都在不断地升华之中,最终成为永载史册的古代名人,不愧为“阳羡第一人物”。
周处儿子个人资料《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周处,被后人广泛引喻为幡然醒悟的浪子回头的道德典范。
所谓“知耻者近乎勇”,“为乡里所害”的三大害人虫之一的周处一瞬间良心发现,浪子回头,改过自新,遂拜访名师,读书自省,并投身军旅,从而建功立业。
他出仕为官,因勤政清廉,刚正不阿,官声极佳。
周处的第三个儿子周札在他的家庭中,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周玘、周靖、周札。
周玘,年轻时刚强坚毅,深沉果断,有其父周处之风,虽在文学方面有所不及,但生性端谨,从不滥交朋友,深受士林敬惮,因而名重一方。
他起初不应州郡征辟,但因受刺史礼遇,方才应命,出任别驾从事,后又被举为秀才,授为议郎。
周处文言文注释翻译

周处者,义兴人也。
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好行暴,为村人所苦。
处既知此,深自咎责,乃断发裂裳,投于河流,曰:“吾尝犯犯,今欲改过自新,愿得遇明主,以展其效。
”时人闻之,皆曰:“此子必能改过自新。
”处遂入吴,从学者问法。
吴郡守顾恺之,闻其名,召见之。
恺之谓处曰:“子若能改过自新,当为天下之英豪。
”处拜谢,遂留于吴。
居数年,处学成归乡。
乡人见之,曰:“吾乡无赖子,今何如?”处曰:“吾尝行不义,今已改过自新,愿乡人见容。
”乡人初不信,后见处果改,乃相与贺之。
处既归,乃尽治乡中事,劝课农桑,教民礼义,使乡里和睦。
处又以武艺高强,自告奋勇,愿为国家效力。
时吴郡有贼,处遂率兵讨之,大破贼军,威震远近。
后汉献帝时,黄巾贼起,天下大乱。
处闻之,遂招募勇士,组成义军,讨伐黄巾。
处勇猛善战,所向披靡,为天下所重。
汉献帝封处为将军,赐予金印紫绶。
处居将军位,忠心耿耿,屡立战功。
时天下未定,处又请缨,愿往北方平定叛乱。
朝廷许之,处遂北征。
处至北方,见民不聊生,乃广施仁政,安抚百姓。
处又与诸将商议,定计平叛。
处亲率精兵,大破叛军,天下复归太平。
处归朝,献帝嘉其功,封为侯。
处辞谢曰:“臣以微薄之力,能得此封,实乃天恩。
臣愿以此功,报答陛下。
”献帝曰:“子有此志,朕甚嘉之。
”遂赐处黄金千两,绢万匹。
处既得赏,乃归乡,尽散金帛,周济贫民。
乡人感其恩,皆呼处为“周侯”。
处虽位高权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处居乡里,深得民心。
处晚年,体弱多病,遂告老还乡。
处虽年迈,仍关心国事,常上书朝廷,献策献计。
处卒,乡人痛失良将,为之立庙,以祀其魂。
【注释】1. 周处:东晋时期的名将,以勇猛善战著称。
2. 义兴:地名,今属江苏省宜兴市。
3. 凶强侠气:凶猛强悍,好斗。
4. 侠气:豪侠之气。
5. 投于河流:投河自尽。
6. 吴郡:地名,今属江苏省苏州市。
7. 顾恺之: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
8. 断发裂裳:剪断头发,撕破衣裳,表示决心改变。
周处

提示:课文结尾处,写周处同陆云的谈 话,一是为了说明周处已有悔改之意,二 是为了说明周处改过自新的重要原因是接 受了陆云的劝告,三是为了借此阐述一个 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大凡犯了错
误的人,只要能勇于认识 并改正错误,弃恶从善, 同样可以成为对国家和社 会有用的人。
提示:(1)周处在乡里为害之大甚于蛟 和虎。(2)周处杀虎斩蛟表现出无比的 勇猛。(3)当周处意识到自己为人情所 患,有自改意。(4)周处走访名士,遵 从指点,终为忠臣。
• 刘义庆(403—444),南朝 · 宋文学家。编撰有志人 小说 集《世说新语》, 志怪小说《幽明录》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的意义和用法,翻译课文。 2.学习周处知错就改的品质。
听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 chǔ ) ( hè ng ) (shuì ( jiāo ) 周 处 三 横 或 说 蛟 龙 ( gēng) (cuō) ( tuó) 更相庆 蹉 跎 (
揣摩下列句子的意思
2)在塑造周处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 (1)刻画人物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 “凶强侠气”,从正面描写周处凶猛强悍和好斗的性格, “为乡里所患”则从侧面写他对乡里的危害。把周处列 入“三横”,用山中之虎、水中之蛟侧面烘托周处暴犯 百姓之凶强。 • (2)类比写法, • 开头通过与故、虎对比,突出周处为害之大,即运用对 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中间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 结合的方法塑造其性格,即正面描写周处杀虎斩蚊,侧 面写其为害。 • (3).运用了动作描写与对话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 表现人物形象。
( (zhāng )
不 彰
yé) 邪
二、自读课文,查阅 工具书,小组讨论, 解决字、词、句意。
周处 文言文

周处文言文
摘要:
一、周处简介
1.周处时代背景
2.周处的家庭背景
二、周处的故事
1.周处年轻时的行为
2.周处改过自新
3.周处为民除害
4.周处英勇战死
三、周处的评价
1.历史上的评价
2.后人的纪念
正文:
周处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生于公元240年,逝世于297年,享年57岁。
他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
周处出自江南簪缨世家,其父周鲂是东吴鄱阳太守。
周处在年轻时常与一帮不良少年为伍,酗酒闹事,横行乡里,百姓们对他们非常痛恨。
然而,周处并不知道自己的过错,直到有一天,他听到了村里一位长者的教诲,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长者告诉他,一个人如果不能及时改正错误,将来一定会后悔。
周处深受震撼,自此立志改过自新,奋发向前。
为了弥补过去的过错,周处开始努力学习武艺,研读兵法。
他的武艺进步神速,勇猛过人,成为了东晋朝廷的一名重要将领。
在晋元帝司马睿时期,周处曾率领部队平定了氐族首领齐万年叛乱,因功被封为平西将军。
在平定齐万年叛乱的过程中,周处还为民除害。
当时,有一头凶猛的猛虎,经常在附近的村庄出没,危害百姓。
周处听说此事后,亲自率军前去捕捉,最终将猛虎斩杀,为民解除了祸患。
然而,周处的好运并没有持续太久。
公元297年,他在与氐族余孽的战斗中英勇战死,以身殉国。
消息传回朝廷,晋元帝司马睿深感痛惜,追赠周处为太尉,赐谥号为“忠武”。
周处在历史上的评价极高,被誉为“晋室砥柱”。
他的事迹成为后世的楷模,启发人们要及时悔过自新,为民除害,尽忠报国。
文言文周处的翻译

一日,周处行至长江,见一巨石,石上刻有“烈士墓”三字。
周处观之,心有所感,遂入墓中,见一老者,须眉皆白,面容慈祥。
老者见周处,微笑道:“吾乃烈士之魂,感君至此,欲问君何事?”周处答曰:“吾姓周名处,少时无赖,今来此处,欲求君子教诲。
”老者叹曰:“吾闻君子有三恶,恶饮食、恶言语、恶行为。
君能改过自新,必能成大器。
”周处拜谢,遂立志改过。
周处归乡后,先从改变饮食做起。
他不再与恶人为伍,不再行凶作恶。
一日,乡人见周处不再无赖,皆感惊讶。
有人问周处:“君何故改变?”周处答曰:“吾受烈士之魂教诲,欲改过自新,以求君子之道。
”众人闻言,皆感叹不已。
周处又从言语上改过。
他不再恶言相向,而是以礼待人。
一日,周处与乡人相遇,乡人欲辱骂周处,周处却以礼相待,使乡人羞愧而退。
众人见周处言行一致,皆感叹其变化之大。
周处最后从行为上改过。
他不再行凶作恶,而是助人为乐。
一日,乡人见一小孩落水,周处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救起小孩。
众人见周处舍己救人,无不为之感动。
周处改过自新后,名声远扬。
吴郡太守闻之,召周处入府,封其为都尉。
周处感激涕零,誓要报答君恩。
在任期间,周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百姓谋福祉,深受百姓爱戴。
周处之变,可谓惊天动地。
他由一恶少变为君子,其过程艰辛曲折,令人感慨万分。
周处之事迹,传颂千古,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周处之变,首先在于他敢于正视自己的过错。
他深知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敢于承认,并决心改正。
这种勇敢面对自己的过错的精神,令人敬佩。
其次,周处之变在于他善于学习。
他向烈士之魂学习,向乡人学习,向他人学习。
他善于汲取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在道德修养上不断进步。
再次,周处之变在于他持之以恒。
他改过自新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果。
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周处之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他告诉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在于能否正视自己的过错,勇于改过,善于学习,持之以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 处
介绍作品:
我国南北朝时宋朝的刘义庆, 写了一部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这部书记录了从汉末到东晋士大夫 阶层的遗闻轶事,反映了当时社会 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 况,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雏形。
周处是晋朝人,据《晋书· 周处传》记载, 周处在做御史中丞时,纠察弹劾官员的错误, 即使皇亲国戚也不避讳。 有人造反,朝廷派周处出战。有人知道周 处有去无还,劝他以母亲年老为由,不去出战。 周处说:“忠孝之道,安得两全?” 后 来,周处孤军深入,斩敌甚多,弦绝箭尽,临 危不退,壮烈牺牲。就是这样一个刚直不阿、 战死沙场的国家栋梁,在少年时期却曾是一个 被乡人憎恨的祸害。《周处》一文用极富传奇 色彩的笔调,记叙了一个知错改过的少年周处 形象。
周 处 读 书 台
4、怎样看待周处的“凶强侠气”? 怎样全面的评价周处?
为害乡里(略写) 善 改
周处
(少年)
寻陆改励(详写)
莫过 除害知悔(详写) 大 自 焉新
作业布置:
1、在抄写本上完成原文抄写、加点字解释和译文。 2、完成《感知 体验》上《周处》一课的相关练习。 3、预习《顶碗少年》
注意下列句子意思
1、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2、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3、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思考讨论:
1、周处家乡的老百姓把周处与
蛟、虎并称为“三害”,这说明了
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思考讨论:
2、周处杀虎击蛟三日未归,
“乡人更相庆”,这又说明什么?
思考讨论:
3、周处为什么 “寻二陆”?
一、给加点字注音
) chǔ ) ( hè ) (shuì( jiāo ) ng 周 处 三 横 或 说 蛟 龙 ( (cuō) tuó) gēng) ( 更相庆 蹉 跎 (
( 邪
二、自读课文,小组讨论, 解决字、词、句意。
注意下列词语意思
蹉跎 冀 并皆 彰 尤剧 改励 更相 令名 凶强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