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合集下载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生队在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再获佳绩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生队在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再获佳绩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生队在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再获佳绩佚名【期刊名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6)003【总页数】1页(P215)【正文语种】中文近日,教育部2019年第十三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揭晓,由我校朱弘峰、何玉安老师指导,尹志浩、夏明火组成的研究生队荣获数控数字化双胞胎-虚拟调试(筹)赛项二等奖。

在前期举行的全国初赛中,由何成、夏妍春老师指导,刘长春、吴涛组成的研究生队荣获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特等奖;由王素娟、吴小滔老师指导,王桐、文静、朱凯铭和虞佳鹏、郭佳城、蔡一丰组成的2支本科生队分获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二等奖;由胡志华老师指导,张猛、韩智敏、霍泳屹组成的本科生队获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三等奖;由朱弘峰、贾立新老师指导,葛城余、余相丞、奚鹤杰组成的本科生队获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三等奖。

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赢得了评委的认可和好评,充分体现了我校“工程导入”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良好成效。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原全国大学生控制仿真挑战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仿真学会联合主办,是在教育部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下,面向中国智能制造领域工程人才的培养与选拔,竞赛内容涉及智能制造领域中的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和智能应用等,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培养和选拔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及创新人才。

大赛以企业真实的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作为竞赛赛题,以真实的工业设备和工业环境作为赛场,以工业企业的工程标准作为考核评分指标,全面锻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系统思维。

大赛自2006年发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3届,已成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家A类竞赛。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2017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原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逻辑控制设计开发赛项决赛赛题一、被控对象描述1.对象模型电梯三维模型主要包括:电梯整体(包括轿厢、电机、限位开关,等)、各个楼层按钮(上下行呼梯按钮及指示灯,等)、电梯内部设备(轿厢开关门按钮、轿厢选层按钮及指示灯,等),等等。

电梯模型采用六部十层结构,其外形及示意图如下所示:imjlbfce十位个位图1:电梯模型外形示意图图2:七段数码管图3:电梯模型原理示意图图4:交流双速电梯拖动系统.....相连,实施自动控制。

2.设计参数3.IO变量及相对地址列表(见附录)二、任务要求及评分细则1.任务要求针对电梯控制,参赛队需完成:1)控制方案的实施及调试。

包含PLC硬件组态及控制程序实施,WINCC监控画面组态及实施,PLC与WINCC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及系统调试、投运。

2)实现电梯的自动控制,及时响应不同楼层的客户召唤请求。

包括电梯启停、平层、开关门、故障提示及上下限位保护等。

2.评分细则★说明:当自动评分成绩相同时,群控指标1-5项作为参考指标进行比较,用以确定名次的先后顺序。

这五项指标,其评价优先级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乘客平均候梯时间 > 乘客长时间候梯率 > 乘客平均乘梯时间 > 电梯运行总距离 > 系统启停总次数。

▼扣分项说明:当实现该功能时,得分为0分;当该功能未实现或实现有误时,得分为负分。

附录:电梯仿真对象IO列表PLC输入变量:PLC输出变量:。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分赛区竞赛英语翻译:2019 "Siemens Cup" China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mpetition in Anhui Province(originally called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dustrial Automation Challenge), the Third Competition Zone in Eastern China赛项组别: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共五个组别,流程行业自动化方向--本科组、流程行业自动化方向--高职组、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本科组、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高职组、信息化网络化方向--高职组。

二、竞赛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承办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一)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储常连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执行主任委员:魏先文安徽工业大学校长孙敬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副主任委员:祖明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祥君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史锋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委员:檀俊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吴一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何怡刚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高清维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刘晓东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李敬兆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江巨浪安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凌有铸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张润梅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章毛连安徽科技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张晓东皖西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院长王庆龙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子工程系系主任刘增良铜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郭焕银宿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计勇安徽新华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洪应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二)专家委员会主任:祖明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晓东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李敬兆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委员:雷经发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臧大进铜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方明星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自动化专业负责人王冠凌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主任赵卫东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刘升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副主任谢军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三)仲裁委员会主任:张贝克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副主任:刘晓东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全国组委会讨论确定)委员:北京化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西门子公司相关领导和老师(名单全国组委会讨论确定)(四)秘书处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秘书长:冷护基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院长副秘书长:聂建华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洪应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秘书:张卉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创新实践部主任李修正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办公室钱晓东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三、竞赛目的“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原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模拟的典型工业自动化系统为对象的工程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相关专业大学生高职、高专学生的一项创新性科技活动,也是教育部质量工程资助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自由探索方向初赛说明1. 此文件说明了比赛的流程、规则,强调了注意事项、具体要求。

2. 赛前抽签决定各队比赛组别与组内序号,分组进行比赛。

3. 赛项主要环节包括:原型机准备、提交参赛方案、正式比赛(比赛环节包括原型机测评、方案展示等)。

(1)原型机准备:⚫参赛队需携带产品原型机来参赛。

⚫参赛队原型机应在正式比赛前一天调试完毕,并在原型机展示室的指定摆放区域内分组依序进行摆放。

⚫调试完毕后,参赛队应在原型机明显处粘贴上产品的完整名称。

⚫参赛队原型机有使用非西门子品牌产品的,请参考《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自由探索方向赛题》的相关规定说明,必要处进行遮挡处理。

⚫参赛队如有特殊需求应在比赛前一天与工作人员沟通并完成准备工作,正式比赛期间只能进行展示,不允许再对原型机及环境进行改动。

(2)提交参赛方案在比赛报到当天,所有参赛队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提交参赛方案。

已提交的方案不能再更新、修改。

参赛方案需提交两种:a. 电子版。

a)提交1份PPT(用于方案展示环节)、1份PDF(完整的参赛方案)、产品SolidEdge模型源文件(包括各零配件par格式模型、dft图纸;装配体asm格式模型、dft图纸等)给工作人员。

文件名命名为《组号+组内序号-参赛队编号》。

拷贝至展示用计算机时,确认可以正常演示(如不能正常演示,后果自负)。

如有其它视频、三维等附加电子文档,应一并拷入分赛区准备的计算机。

在截止时间后至正式比赛前这段期间内,不能再添加新的展示内容。

b. 5份纸质版(以分赛区要求为准)。

a)封面统一命名《组号+组内序号-参赛队编号》。

(建议赴分赛区之前打印好,封面名称可手写)。

b)用于专家评审时查阅,确保每位评审专家1份。

c)纸质版方案现场提交工作人员,分组装入信封并贴封口条,信封注明:组号,然后由工作人员保管。

参赛方案的要求(包括电子版与纸质版):1)条理清晰,版面整洁。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赛题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赛题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方向赛题一、题目背景本赛项以制造业中某工厂升级改造为背景,参赛队以乙方的角色参与到升级改造过程中,完成PLM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中某些环节的任务,包括但不仅限于零件规划与验证、装配规划与验证、机器人与自动化规划、机器人编程、虚拟调试、工厂设计与优化、质量生产管理以及制造流程管理等。

该赛项目的是培养一流的熟悉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概念包括规划、开发、制造、生产以及技术支持,熟练掌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相关软件的使用并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比赛要求(一)比赛题目2019年该赛项赛题为某汽车厂轿车侧围外板总成焊接的工业机器人焊接程序离线编程与虚拟调试。

1、焊接(点焊)工艺流程其生产过程主要包含三个大的部分:(1)零件装夹;(2)焊接;(3)工件放回。

其中焊接工序为自动化作业,上下料假设为人工操作。

轿车侧围外板总成组成及名称如图1所示。

图 1 轿车侧围外板总成轿车侧围外板总成的组成:(1)H柱(2)B柱(3)门槛板(4)A柱轿车侧围外板总成上件顺序依次为:(1)(2),(3)(4)图 2 轿车侧围外板总成上件顺序比赛任务:针对轿车侧围外板总成的焊接生产流程,进行焊接工艺的设计,根据焊接工艺采用合适的工业机器人及焊枪,配合焊接工位的夹具,采用西门子Process Simulate软件实现焊点设计、布置以及焊接过程的仿真,并进行工业机器人的离线编程,对生成的机器人程序进行虚拟调试。

具体要求:(1)针对轿车侧围外板总成焊接流程,进行工艺流程设计、焊点设计和焊点布置。

(2)对上述流程采用Process Simulate 建立3D的焊接工位布局,包括机器人、焊枪、工作台、夹具、料架、周边围栏、控制设备等。

焊接流程中用到的待加工轿车侧围外板总成三维模型由大赛官方统一提供。

需要用到的机器人、操作工作台、工装夹具等需要参赛选手自行选用或设计(上述资源的三维数模需要在CAD软件中完成)。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2
“西门子杯”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10 分)
方案采用的技术难度较大, 开发周期较长, 具备一定的技 良好 术壁垒,方案整体水平较好 方案采用的技术水平一般,极易被模仿 一般 0-3 4-7
3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2019 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协作机器人方向 初赛评分细则
为了专家在对参赛队的方案进行评审时应用统一的标准,体现公平公正,制定此初赛评分表。主要在 功能性、性能/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扩展性、人因工程设计、整体技术水平等方面对参赛队 的方案进行评审,评审规则如下表所示。 评分项 方案表现 所设计的方案能够满足题目要求, 方案设计充分考虑人的 因素,以人为中心,即针对人的工作特性,来增强或者协 优秀 助人的操作,并具备很强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有良好的推 功能性 (30 分) 广价值。 所设计的方案基本满足题目要求,设计中考虑了人的因 良好 素,并有一定的实用性,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所设计的方案不能满足题目要求, 没有考虑人的因素、 以 一般 人为中心,实用性较差。 设计方案思路清晰,内容完整;分析、选型、设计及技术 路线等各方面内容合理且图纸、 文字描述详细, 具有很强 优秀 的可行性; 性能指标清晰, 技术实现正确, 验证方法严谨, 性能及可行 性 (20 分) 性能验证达标。 设计方案思路清晰,内容较为完整;方案描述较为准确, 较为详细,可行性较好;性能指标较清晰,验证方法较严 谨,能达到所列的性能要求。 设计方案思路不清晰, 内容不完整; 表达简略, 可行性差; 一般 性能指标不完备,验证方法不严谨,无法验证性能要求 方案在实现功能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了综合成本因素以及 经济性 能够带来的效率的提升,即投入产出比 (10 分) 初步考虑了硬件成本因素与效率的提升, 未对其它方面进 良好 4-7 优秀 8-10 0-5 良好 6-15 16-20 0-5 6-20 21-30 总体评价 分值范围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协作机器人方向赛题一、题目背景工业4.0浪潮席卷全球,“中国制造2025”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中国制造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例如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和升级。

其中,各类制造企业普遍开始采用机器人上岗,以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或保证员工身体健康等。

企业在如果采用传统机器人会面临各种问题,例如部署成本高,难以满足小批量、定制化、短周期等需求,或者人机协作较差,等等。

因此,新型机器人的应用需求应运而生并且火爆市场——协作型机器人。

新型协作机器人普遍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在保证整体提高企业自动化水平和作业安全的前下,以优秀的人性化、智能化来灵活地辅助人愉快工作,更好地实现企业小批量、定制化生产。

在可预见的将来,协作机器人的开发、应用必将在制造业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同时,市场也急需大批熟悉协作机器人原理、研发与应用的专业人才。

本赛项设立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协作机器人方向相关人才,提高他们在人因工程、自适应自动化、协作机器人的开发、操作、维护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比赛要求2019年竞赛主要任务是基于协作类机器人人机协作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在初赛阶段,参赛队伍需要完成方案的设计与撰写,比赛将以专家线上方案评审的方式进行。

在决赛阶段,参赛队伍根据现场公布的题目以及要求,完成具体任务。

(一)初赛要求参赛队以协作机器人的应用为背景,根据题目提供的生产背景或自行选择工业中常见的加工生产线(汽车、药品、食品、电脑、电路板、手机等等),设计一个人机协同生产、操作来加工某种产品的方案。

参赛队所提交的方案文件按照参赛队编号命名。

全国竞赛组委会选聘的专家对参赛队伍所提交方案通过在线方式进行评审,选出优秀作品进入决赛。

进入决赛队伍的数量根据全国参赛队伍数量以及作品水平来确定。

某工厂某加工站的背景如下:某工厂的产品加工站,依次有两位作业员,作业员1完成组装后将产品放置于指定区域,产品的颜色和位置都是随机的,每次来料最多是两个产品,作业员2从指定区域取产品,放入加工机器里面进行自动加工作业,每台机器每次只能加工一个产品,待加工完成后,再将产品放回流水线。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企业命题方向赛题简介一、题目背景“中国制造2025”是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

根本目标是使中国迈入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

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势在必行的。

然而目前国内制造企业在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等方面仍然面临较多困难与问题,尤其是技术研发人才短缺等。

本赛项从企业真实需求出发,由企业给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参赛者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问题解析、方案设计以及设备研发等,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培养、提高参赛者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赛项面向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子等专业背景的参赛者,以团队为单位组队参赛。

要求参赛团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开发能力,在选定的主题中,遵循工业产品研发规律,严格按照相关工业标准和流程,开发出满足企业需求、性能优异、质量可靠、功能创新的产品。

二、比赛要求(一)比赛题目本赛项竞赛题目来源于2家典型制造业企业,企业A为浙江德清久胜车业有限公司;企业B为北京中恒复印集团(其他合作企业的题目会后续在官网更新)。

每个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提出了相关题目。

参赛队伍自由选择要完成的题目。

待选题目简介如下:1、企业A的题目:(1)自行车车架研磨、抛光设备研发:企业面临的难题:目前的自行车车架的研磨、抛光是由人工进行,效率较低且质量难以保证。

具体要求:设计、研发一台可自动对毛坯车架进行表面研磨、抛光的设备,实现自动或者辅助人进行研磨、抛光的操作。

(2)整箱自动检重、记录设备研发:企业面临的难题:目前自行车产品的称重、记录由人工进行,效率较低且人工成本较高。

具体要求:设计、研发一台可自动对产品进行检重、异常报警、信息记录、打印的装置,实现整箱自动检重、记录的操作。

2、企业B的题目:自动物料输送解决方案的设计与设备研发企业面临的难题:企业物流运送量大,目前方式为人为操作叉车进行运送,存在低效,成本高,安全性差等诸多问题;同时市场上已有的自动输送设备成本较高、定位精度较低、室外伪劣环境适应性较差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企业命题方向
企业A命题1:自行车车架研磨、抛光设备研发
企业A命题2:整箱自动检重、记录设备研发
一、题目背景
企业A为浙江德清久胜车业有限公司,是国内著名的大型自行车生产企业,年产自行车200万辆,主要经营范围包括自行车、童车及相关配件的生产等。

题目来源于该企业的生产线,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需要对该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参赛队员需根据生产工艺与企业具体要求,设计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样机研发、验证。

该题目要求参赛团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开发能力,遵循实际生产设备改造、研发规律,严格按照相关工业标准和流程,设计、开发出满足企业要求的设备、产品,在此基础上鼓励在性能、效率、功能等方面的创新。

二、比赛要求
1、企业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年产200万台自行车,人工成本越来越多,希望进行自动化产线升级。

目前是600-700人实现200万台产量,他们希望能达到100-200人实现200万台的产量。

2、比赛要求
针对企业实际问题与需求,参赛队选取以下2个任务中的一个,完成比赛。

(1)自行车车架自动研磨、抛光设备研发。

目前的研磨、抛光是由人工进行,效率较低且质量难以保证(具体研磨、抛光过程参见视频:《车架研磨抛光》)。

要求设计一台可自动对毛坯车架进行表面研磨、抛光的设备,实现自动或者辅助人进行研磨、抛光的操作。

针对车架整体抛光,主要抛光面为A/B 面,抛光精度达到涂装工艺要求,抛光设备必须简易灵活,适用不同产品的规格和构造,适用材料便宜易购买。

(对毛坯车架表面的毛刺、磕碰伤、焊渣、划痕等做研磨、抛光处理)。

具体要求:
⚫该设备类似自动汽车洗车机的设备。

类似于视频中自行车车架,从头管处进入设备抛光入口,从设备出口处自动流出来,即抛光、研磨完成,可以试用于自行车多种型号。

⚫需要考虑研磨效果(钢丝毛刷刷产品的距离、力度、抛光效果(目数/粗细)需满足喷涂要求)。

⚫使用的抛光钢丝刷市场上易购得、价格低等特点。

毛刷重复使用性较好,重复研磨品质能保证。

⚫因产品结构、种类和大小较多,需综合考虑设备工作面大小尺寸,设备快速换模易实现(例:1-2分钟完成换模)。

设备设计控制PLC为集成统一控制单元,配有人机交互界面,适用于多品种、多尺寸规格,快速换线、快速调节,系统存储1000种以上尺寸、重量规格,换线时采取程序调
用获取,或者应急手工调节。

⚫需考虑环保因素,产生的废料、符合环保程序要求,达到消防安全要求。

⚫综合成本因素,可搜集市场上现有研磨、抛光设备参数,加以改善、改进,达到自行车行业研磨、抛光要求。

(2)整箱自动检重、记录设备研发。

目前自行车产品的称重、记录由人工进行,效率较低且人工成本较高。

要求设计、研发一台可自动对产品进行检重、异常报警、信息记录、打印的装置,实现整箱自动检重、记录的操作。

(具体称重、记录过程参见视频:《整箱检重、记录》)。

具体要求:
⚫参照视频中,纸箱经过自动打包机,自动流过来之后用电子秤自动衔接称重,称重精度要求差异在±10g范围内,超出后既可以蜂鸣报警提示,流水线自动停止,信号灯自动亮起。

⚫纸箱流转过来,自动称重符合纸箱毛重公差范围值,称重上限为60KG,纸箱自动流到后工序,等待人工码板入库,合格的称重信息自动传入打印系统,打印系统自动统计本次称重结果,逐项打印称重结果。

⚫打印机打印格式参照(《检重过程记录表单》),按生产流水号逐箱打印,打印格式可按照电脑格式自行调整。

⚫本设备设计控制PLC为集成统一控制单元,配有人机交互界面,适用于多品种、多尺寸规格,快速换线、快速调节,系统存储1000种以上尺寸,重量规格,换线时采取程序调用获取,或者应急手工调节。

⚫打印机规格为常规A4纸打印范围、格式,打印机硒鼓为常用知名品牌产品,成本可控,易采购和循环使用。

⚫此设备快速换模为硬性指标,换模周期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请设计人员慎重考虑此功能如何实现。

⚫需要与现有自动打包机自动连接作业。

3、考核要求:
针对上述两个题目,初赛具体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1)功能性:首先,产品所实现功能应能够满足题目的要求,实现研磨、抛光功能或自动检重、记录功能。

题目1:自动研磨、抛光机环节的自动化功能实现,既要考虑研磨效果,又要考虑设备易耗品的市场常规产品的易购性和快速换模的易实现性。

题目2:实现自动称重,自动打印功能,既要考虑称重准确性和报警功能实现,也要考虑称重结果自动打印功能实现,又要考虑快速换线的易实现性。

其次,鼓励在功能设计方面创新,使其最大程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2)性能:参赛队伍根据题目要求,需明确提出相关的性能指标,并设计完整、可信的测试体系进行验证。

如研磨、抛光的速度、质量等;检重的效率、准确性等,初赛时验证所需的工具、环境需参赛队伍自行准备,但需明确清晰地描述测试原理、方法和结论。

(3)可用性/可靠性:针对自行车厂应用的设置,参赛队伍应明确地描述在可靠性方面的考虑与设
计,并设计可靠性测试,验证其设计。

可靠性除无故障运行性能外,还包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防水、防尘、防震等。

(4)经济性:实现方案要充分考虑成本,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达到较高的投入产出比。

(5)扩展性:方案需考虑面对未来功能升级所应具备的灵活性。

(6)易用性: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产品的易用性,如可操作性、友好的人机界面、防呆设计等。

(7)整体技术水平:考查参赛队伍所设计方案、产品的整体水平,考查是否具有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和专利价值。

决赛评审:
决赛评审包括原型机测试(实物或数字化原型机等)、互动、答辩等环节,具体评分细则赛前公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