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
恒定刺激法实验报告

恒定刺激法实验周晓莉(上海体育学院10级运科心理班,上海200438)摘要差别阈限是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还可用于确定其他很多种心理值。
它对于测量那些不易随时改变强度的刺激比较方便,比如重量。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学习恒定刺激法。
关键词:重量差别阈限恒定刺激法直线内差法韦伯定律1 引言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又称阈限,包括绝对阈限(absolute threshold)和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
前者指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后者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恒定刺激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它的特点是只用少数几个(5~7个)刺激,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它是不变的。
找50%的点:一个刺激经常出现在感觉到和不感觉到的中间地带,即它能感觉到的次数仅是其全部长时次数的百分之几。
当是50%时,即阈限位置。
它具有以下优点:(1)刺激数量较少,而且不需调整刺激强度。
所以用这种方法测量不容易改变强度的刺激比较方便。
(2)刺激呈现顺序随机,被试不知道,这样就不会产生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
但是也同时存在着缺点,当用三种判断确定差别与现实不肯定间距的大小会随着被试的态度而变化,会影响最终结果。
但这可以用信号检测论克服。
用恒定刺激法侧重量差别阈限时,每次要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比较,一个是强度大小不变的标准刺激,另一个是强度按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的比较刺激。
标准刺激在每次比较时都出现,比较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与标准刺激匹配呈现,直到被试的反应发生转折。
将被试的报告分为三类反应,(1)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记为“+”;(2)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时,记为“=”;(3)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记为“-”。
差别阈限的计算:(1)在递减系列中最后一次“+”到非“+”(即“=”或“-”)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用Lu 表示;第一次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用Ll 表示。
实验三: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2012)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的差别阈限实验目的:通过对重量的判别,学习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
被试:大学生被试两人实验器材:高25mm直径50mm的圆柱体一套共7个。
其中86g,91g,96g,101g,106g,111g,116g各一个。
眼罩一个,记录纸。
实验步骤:1.以重量为101g的圆柱体为标准刺激,依随机原则排出变异刺激(包括101g的一个)呈现的顺序,然后变异刺激各与标准刺激(101g)配对,每对比较10次。
为了消除顺序误差,10次中有5次先呈现标准刺激,另5次先呈现变异刺激,共比较70次。
注意,由于仅有一个101g圆柱体,因此,当变异刺激为101g时,是让被试先后比较同一个圆柱体。
2.被试坐在实验台被试侧,主试用粉笔在测试面上放刺激物处标出位置,也应将被试前臂接触桌面的位置用粉笔标出来,以便休息后仍可回到原处。
3.实验开始后要向被试做示范动作:被试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住圆柱体慢慢上举,使它离开测试桌面约2cm,2秒后放下(这时胳膊肘不要离开桌面)。
每对中呈现两个刺激的时间间隔最好不要超过1秒,以免被试的第一个质量感消退。
当被试放下第一个重量后,主试立即换上第二个重量。
两次比较至少间隔5秒,以免各次感觉互相干扰,主试呈现刺激时,切莫让圆柱体碰被试的手。
4.按排好的顺序呈现刺激,每次被试做出轻,重或是相等的判断,要在记录表的相应位置记下“-”,“+”或“=”,每比较10次休息2分钟。
5.换一被试重复上述程序的实验。
结果:1.整理记录,将变异刺激在前标准刺激在后的判断记录中的“+”转换为“-”;“-”转换为“+”。
例如:先呈现86克后呈现101克,被试报告说重记为“+”,整理时则要转换成“-”。
2.分别统计每个变异刺激判断为轻、重和相等的次数,并列出相应的百分数,列成表格。
3.以变异刺激的重量为横坐标,以反应各变异刺激重于、轻于和等于标准刺激的次数百分数为纵坐标,把所的结果画成三条曲线。
4.用直线内插法分别根据图表求出重量差别阈限(DL)。
关于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感觉差别阈限的实验报告

关于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感觉差别阈限的实验报告黄煌(上海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上海,200438)摘要这是关于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感觉阈限的实验。
通过本实验学习研究人的重量感觉差别阈限,探究重量感觉差别阈限的个体差异,学习恒定刺激法的运用,加深对差别阈限的理解,并研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与其结果是否符合韦伯定律。
实验验证了重量感觉差别阈限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差别阈限与被试的判断风格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恒定刺激法重量鉴别重量的差别阈限心理物理学1.引言恒定刺激法(或称固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 stimmulus)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由费希纳提出的传统心理物理法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在整个实验中始终应用若干恒定的刺激,并以随机顺序反复呈现这些刺激,来测定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用该法测定差别阈限时要呈现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一边情况下经常确定一个能被感觉到的某一个刺激强度为标准刺激。
变异刺激的确定要视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所确定的反应变量指标来确定。
这里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变异刺激的选取要做预备试验,从预备实验中选取少数刺激一般5~7个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要特别注意的是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
选定的刺激最小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5%。
选定的呈现刺激的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时,一般要求在比较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后作“正”“等”或“否”的判断。
这样在总的反应系列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它们分别就是差别阈限的上限Lu和下限Ll。
上限和下限可用直线内插法求的,并进一步计算差别阈限DL。
公式:DL=(Lu-Ll)/2韦伯定律:△I/I=KI K为刺激量,△I为差别感觉阈限,I+△I表示感觉到差别所需要的刺激量。
恒定刺激法实验

置,分别填在变异刺激的相应位置。5次在前,5次在后。
刺激 变异刺激 顺序 标记
刺激 前后
1
109 100 109
2
106 106 100
3
97
100 97
4
106 100 106
…
…
……
反应
(“+”、“-”、 “=”)
5. 呈现两个刺激的时间间隔最好不要超过1s,两次比较之间的 间隔不要低于5s,每比较十次后休息2min.
恒定刺激法
实验呈现顺序与数据记录参考样式
刺激 顺序
1 2 3 4 … 70
刺激
前
后
100
109
106
100
100
97
100
106…… Nhomakorabea109100
反应 (“+”、“-”、“=”)
恒定刺激法
怎样来排刺激?
恒定刺激法
实验注意的地方
实验手(优势手)的位置要保持不变 方法是将优势手的肘头放在桌面预先画好的地方,实验时, 始终保持在该位置不动。眼睛背离主试或与主试保持90度 角。 怎样测定重量 用拇指和食指进行掂量。用拇指和食指拿住墨盒的上端, 轻轻提起,使墨盒离开桌面约0.5cm,2s后放下,紧接着 换第二个墨盒,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操作。
思考:
根据本实验的结果说明被试有没有时间误差,如有, 它是否影响了测定的结果,为什么?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有什么特点? 你的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韦伯定律?为什么? 实验中应注意什么?怎样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
具体操作
1. 将7个变异刺激(包括100g)各与标准刺激(100g)配成一对, 每对比较十次,共70次。
实验三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

实验三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刘蓓100940091引言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值或最小可觉差。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是测量感觉阈限三种方法之一。
通常由恒定不变得5~7个刺激组成,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到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的概率在5%左右。
用该法测定差别阈限要呈现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一般情况下,经常确定一个能被感觉的某一个刺激强度为标准刺激。
变异刺激的确定,要视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所确定的反应变量指标来确定。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用恒定刺激法来测定差别阈限,以更好掌握如何使用恒定刺激法。
2 实验方法被试:一名21岁女大学生试验仪器:重量鉴别器,白纸若干,眼罩一只。
实验程序:1取重量为100g 的圆柱体为标准刺激,取88g,92g,96g,100g,104g,108g 和112g 的圆柱体作为比较刺激。
用白纸制作出七张标签,分别标上1、2、3、4、5、6、7,依次代表上述重量。
让被试随机抽取350次,并保证每张签被抽取的次数均为50次。
2 将被试抽取的标签编制成顺序列表,并在之后的实验中将比较刺激按照此顺序呈现给被试,以保证刺激出现的随机性。
3 让被试坐在桌边,手心朝上,同时要求被试带上眼罩,给予被试指导语:“稍后你的手上会同时放上两个物体,请你比较两物体的重量,然后告诉我哪个更重或是二者重量相等”。
将变异刺激按照之前的顺序列表与标准刺激同时逐次放入被试左右手中,并注意平衡位置误差,例如代表88g比较刺激第一次出现时可置于被试左手,标准刺激置于右手,那么88g 第二次出现时就要置于被试右手。
4 记录被试比较结果,主试将被试报告感觉到的刺激比标准刺激重、轻、相等等情况分别记为“+”、“—”、“=”。
5 根据数据结果计算被试的重量感觉阈限。
3结果从实验数据看,无论比较刺激是重于还是轻于标准刺激,被试对比较刺激的评价结果几乎包含了所有可能结果,认为88g等于或重于100g,112g等于或轻于100g的情况也有出现,根据被试观点得出的实验数据用平均z分数法计算,统计被试“+”栏成绩,,由P-Z转换表得,刺激S/g P Z值88 8 -1.4192 26 -0.64 92g的平均Z, 0.9296 46 -0.1100 62 0.31104 72 0.58108 70 0.52 108g的平均Z ,1.81112 76 0.7192g所对应的平均Z分数为-0.72,108g所对应的Z值为0.91,则108 – 92 = 0.91 SD - ( -0.72 SD)得到SD=9.8,则MD = 92 + 0.72 * 9.8 = 99.1,由此,被试的感觉上限为99.1g.根据同样方法可得被试的感觉下限为92.7,所以(1)被试的重量感觉阈限为92.7~99.1,(2)不肯定间距=上限—下限= 99.1 – 92.7 = 6.4(3)差别阈限= 1/2不肯定间距= 3.2具体结果详见表1:表1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结果频数频率频数频率频数频率比较刺激(/g)+ + ——= =88 4 0.08 34 0.68 12 0.2492 13 0.26 26 0.52 11 0.2296 23 0.46 17 0.34 10 0.20100 31 0.62 15 0.30 4 0.08104 36 0.72 10 0.20 4 0.08108 35 0.70 11 0.22 4 0.08112 38 0.76 7 0.14 5 0.104 讨论从实验过程来看,用恒定刺激法测定被试的感觉阈限由于恒定刺激法要求的刺激数量较少,且被试事先并不会知道刺激的类型,这样就不会产生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增加了实验的准确性。
恒定刺激法实验报告

恒定刺激法测重量差别阈限的测定***摘要:本实验采用恒定刺激法,使用JGW—B实验操作台重量测量仪,选取一名大一男被试,以100克为标准刺激,以88g到112g之间间隔为四的7个重量作为比较刺激,要求被试做轻重相等的三类反应,对重量的差别阈限进行了单盲测量。
通过实验所得该被试的重量的差别感觉阈限为2.2g关键词:恒定刺激法差别阈限三类反应直线内插法时间误差1.引言:差别阈限指的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1],在操作上的定义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差。
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Weber)曾系统研究了触觉的差别阈限。
1846年他发表了关于重量差别阈限的研究,系统地阐明了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成正比,并且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强度是一个常数,常以k=△I/I这个等式来表示(其中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K为常数)。
后来费希纳(G. T. Fechner)把这个关于差别阈限的规律称之为韦伯定律。
但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1860年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的关系,由韦伯定律推导出费希纳定律P=K㏒I。
[1]恒定刺激法(The 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i)或(固定刺激法)是由费希纳(G. T. Fechner, 1860) 提出的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是测量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其他一些心理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恒定刺激法是以相同的次数呈现少数几个恒定的刺激,通过被试觉察到每个刺激的次数来确定阈限。
[2]在采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刺激和若干个比较刺激。
确定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强度范围,并在该范围内选取57 个强度的刺激,其中一个作为标准刺激(一般为中等强度的刺激),其余作为比较刺激。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2013232119 孙洁 13心理1班摘要:本实验为了通过测定重量差别阈限学习恒定刺激法,也为了探究差别阈限是否符合韦伯定律,采用了组内重复测量设计,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的差别阈限。
该实验中需要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七个变异刺激。
用随机的顺序让江苏理工学院应用心理学系的16名被试分别将每个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进行比较,一共有7组,每组比较10次,恒定刺激法可以测定重量差别阈限,通过使标准刺激在前和在后呈现的次数相等,可以使产生的顺序误差抵消。
研究结果表明该实验不能证明韦伯定律。
关键字:重量差别阈限恒定刺激直线内插法1.前言:感觉是物理刺激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感官就会引起一定的反应。
由于不同的刺激在不同的时间,作用于不同的个体都会产生不同的的感觉。
因此物理刺激这个概念是不能确切的表示个体的心理感受的。
这就需要引入阈限这个概念。
心理物理法主要用于对阈限的测量。
阈限可以分为绝对阈限和相对(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差别。
在统计学上把差别阈限定义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50%的实验次数不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最小刺激强度之差。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还可用于确定其他很多种心理值。
它对于测量那些不易随时改变强度的刺激比较方便,比如重量。
本次实验尝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的差别阈限。
运用此方法需要两类刺激,即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在本实验中这几个变异刺激为标准刺激上下各三个数据,单位间距为4克;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和标准刺激随机呈现的。
直线内插法是将刺激作为横坐标,以正确判断的百分数作为纵坐标,画出曲线,然后再从纵轴的50%处画出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一点,从这一点向横轴画垂线,垂线与横轴相交处就是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

恒定刺激法重量差别阈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恒定刺激法,探究人类对于重量差异的阈限,并分析影响重量差别阈限的因素。
二、实验方法1.实验器材和材料本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包括:恒定刺激法实验装置、重量盒、计时器、纸笔等。
2.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将实验装置放置在安静、光线适宜的环境中,并对实验装置进行校准,使其能够准确反映不同重量盒的重量。
(2)实验操作被试者被要求将手指放在实验装置的感应器上,当被试者感觉到刺激时,按下计时器并记录刺激的时间。
实验者每次随机放置两个重量盒,被试者需判断两个重量盒的重量是否相同,若不同,则需判断哪个盒子更重或更轻。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本实验共招募了50名被试者,其中男性27名,女性23名。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本实验中所测量的重量差别阈限为0.8g,即当两个重量盒的重量差异小于0.8g时,被试者无法感知到重量的差异;当重量差异大于0.8g时,被试者能够感知到重量的差异。
2. 被试者的重量差别阈限存在个体差异,其中女性的重量差别阈限略低于男性。
3. 被试者的重量差别阈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年龄在20岁以下的被试者重量差别阈限明显高于年龄在20岁以上的被试者。
4. 重量差别阈限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体重、身高、视力等。
体重较轻的被试者重量差别阈限较低,而视力较好的被试者重量差别阈限较高。
四、实验分析本实验采用恒定刺激法,即重量盒的重量在每次实验中都保持不变,被试者需要通过对不同重量盒的比较来判断它们的重量差异。
这种实验方法能够控制刺激因素,更好地研究人类对于重量差异的感知阈限。
实验结果表明,人类对于重量差异的感知阈限大约为0.8g。
这个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
同时,本实验还发现了年龄、性别、体重和视力等因素对重量差别阈限的影响。
这些结果不仅可以作为心理学和感知研究的参考,也可以为生产和贸易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1、恒定刺激法(或称固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stimmulus)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由费希纳提出的传统心理物理法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在整个实验中始终应用若干恒定的刺激,并以随机顺序反复呈现这些刺激,来测定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2、用恒定刺激法测差别阈限时,我们用了两点判断法,即要求被试做两种反应:第二个刺激比第一个刺激重还是轻。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轻为差别阈限的下限,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重为差别阈限的上限。标准刺激和下限的距离为下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和上限的距离为上差别阈限。上下差别阈限不一定相等,二者的平均值才是绝对差别阈限。为了便于比较在标准刺激不同的情况下的差别阈限,往往需要求出其相对值,即韦伯率。
图1 用直线内插法求被试一的重量差别阈限(判断次数所占百分比)
其中,-线段与50%的第一个交点坐标为(91,50%),+线段与50%的第一个交点坐标为(102,50%)。求得被试一的重量差别阈限为5.5g。
被试二:表2各砝码与100克砝码比较的结果
变异刺激 g
判断次数所占百分比
+
-
=
88
0%
100%
3、实验过程:
(1)预备实验
选定标准刺激为100克的圆柱体,然后在重88克,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112克圆柱体里选比较刺激七个,方法为:分别把重88克,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112克圆柱体与标准刺激100克的圆柱体做比较各20次,总共140次。其中,前70次均为标准刺激在前,比较刺激在后;后70次均为比较刺激在前,标准刺激在后。
GuangdongUniversityof Education
实验报告
名称: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课程名称:实验心理学
学 号:
姓 名:
年 级:
专业名称:应用心理学
姓 名
合 作 者
时 间
指导教师
成 绩
实验名称: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摘要:本实验采用恒定刺激法,使用EP512重量鉴别仪,选用三名被试,定100g为标准刺激,对重量的差别阈限进行了一些基本的测量。本实验还发现,重量的差别阈限和被试的判断风格有很大的关系。
0%
92
0%
45%
55%
96
30%1Biblioteka %55%10055%
10%
35%
104
40%
5%
55%
108
70%
5%
25%
112
90%
5%
5%
注:在本表中,凡是标准刺激在后呈现时被试的判断转换成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的判断。例如:先呈现88g,后呈现100g,被试判断为重,记为“+”,整理时则转换成88g比100g轻,记为“-”。
4、实验目的:通过测量重量的差别阈限,加深对差别阈限的理解,并学习如何使用恒定刺激法。
方法
1、被试: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本科生3名,平均年龄20岁,男生一个,女生两个,均身体健康,手部感觉正常。
2、仪器和材料:高2厘米,直径4厘米的圆柱体一套,8个。圆柱体的重量规格如下:100克2个(其中一个为标准刺激。另一个为比较刺激),88克,92克,96克,104克,108克,112克各一个。
②在每对刺激进行比较时,前70次主试先呈现标准刺激(或比较刺激),后呈现比较刺激(或标准刺激),后70次主试先呈现比较刺激,后呈现标准刺激。
③被试用单手先提举后,报告第二个重量比第一个重量轻、重还是相等,主试分别用“+”、“=”和“-”3种符号进行记录。主试呈现重量时要保持同一位置,第二个重量呈现的时间不可太迟,当被试放下第一个重量后,主试立刻换上第二个重量,间隔最好不要超过1秒,以免被试的第一感觉消退了。两次比较至少要间隔5秒,以免各次感觉之间相互干扰。每比较20次后,休息2到3分钟,并让被试将手臂离开桌面自由活动一会儿。
主观相等点(PSE)=(上限+下限)÷2
常误(CE)=主观相等点-标准刺激
3、用作曲线图求差别阈限的方法:
两条曲线:以重量为x轴,y轴有两种变量:判断比标准刺激重的次数的百分数:判断比标准刺激非轻(重和相等)的次数百分数,从y轴50%处作x轴的平行线,该线和(+)曲线交点的x坐标为上限,与【(+)+(=)】曲线交点的x坐标为下限,差别阈限=1|2(上限-下限)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需要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测定时,用随机的顺序让被试分别将每个变异刺激和标准刺激进行比较。比较的方式可以是同时呈现两个刺激同时比较:也可以是先后呈现两个刺激继时比较。此次实验我们选择了同时呈现两个刺激的方法。不过在进行同时比较时,因为两个刺激在空间的位置上的差异会出现空间误差,因此为了消除这种空间误差,我们选择将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交叉放置,即标准刺激(比较刺激)在两只手上出现的次数相等。
相对差别阈限值=绝对差别阈限|标准刺激。上下限和差别阈限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和直线内插法计算,或是通过作图法求出。
上差别阈限(DLu)=上限(Lu)-标准刺激(St)
下差别阈限(DLl)=标准刺激(St)-下限(Ll)
绝对差别阈限=(上差别阈限+下差别阈限)÷2=(上限-下限)÷2
相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标准刺激
④更换被试,按上述程序在进行新一轮实验。
结 果
被试一:表1各砝码与100克砝码比较的结果
变异刺激 g
判断次数所占百分比
+
-
=
88
5%
95%
0%
92
30%
35%
35%
96
25%
50%
25%
100
35%
50%
15%
104
60%
10%
30%
108
65%
20%
15%
112
70%
10%
20%
注:在本表中,凡是标准刺激在后呈现时被试的判断转换成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的判断。例如:先呈现88g,后呈现100g,被试判断为重,记为“+”,整理时则转换成88g比100g轻,记为“-”。
图2用直线内插法求被试一的重量差别阈限(判断次数所占百分比)
(2)随机次序
以随机的方法选定7个比较刺激的出现顺序。7个比较刺激各与标准刺激比较20次,为消除时间误差,标准刺激在前和在后呈现的次数相等,即各为70次,而随机顺序一样。
(3)开始试验
①被试坐在桌边,戴上遮眼罩,主试把标准刺激放在离桌边约20厘米处正对被试的地方。被试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住圆柱体慢慢向上举,轻轻上下掂两下,约2秒就放下。以后要求被试都按此方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