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急救》参考PPT
合集下载
院外急救PPT课件

急危重症护理学 Emergency Nursing
1
紧急医疗救护服务系统的国际标志
伤病患检视
疗运 单送
报
位至
告
特
定
医
运送途中照顾
救护车出勤
现场处置
2
3
4
5.22 印度客机失事
5
5.23 辽宁客车车祸
6
7
第一章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定义: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
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 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研究急危重症患 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 学科。
52
急诊患者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8-72小时*
53
54
急诊科的人员编制
• 急诊医生和急诊护士应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 急诊留观室和急诊病房:
护士:病床=0.5:1 • 急诊抢救室与监护室:
护士:病床=2.5-3:1 • 急诊患者:护士=10:1
55
急诊科的设置
通讯、信息设备 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 请示报告 • 患者安全处理 • 评价与反馈
62
二、急诊护理应急预案
灾难批量伤病员的应急预案 • 急救组织体系 • 人员物资增援方案 • 检伤分流 • 急救绿色通道 • 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 • 应急预案的启动、运行、总结和反馈等
63
64
65
66
67
68
应急准备
• 人员准备---成立数个抢救小组 • 物资准备----定期检查使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 区域准备----合理划分
22
一、院前急救
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 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 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 院就医之前这一段的救护。
1
紧急医疗救护服务系统的国际标志
伤病患检视
疗运 单送
报
位至
告
特
定
医
运送途中照顾
救护车出勤
现场处置
2
3
4
5.22 印度客机失事
5
5.23 辽宁客车车祸
6
7
第一章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定义: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
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 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研究急危重症患 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 学科。
52
急诊患者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8-72小时*
53
54
急诊科的人员编制
• 急诊医生和急诊护士应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 急诊留观室和急诊病房:
护士:病床=0.5:1 • 急诊抢救室与监护室:
护士:病床=2.5-3:1 • 急诊患者:护士=10:1
55
急诊科的设置
通讯、信息设备 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 请示报告 • 患者安全处理 • 评价与反馈
62
二、急诊护理应急预案
灾难批量伤病员的应急预案 • 急救组织体系 • 人员物资增援方案 • 检伤分流 • 急救绿色通道 • 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 • 应急预案的启动、运行、总结和反馈等
63
64
65
66
67
68
应急准备
• 人员准备---成立数个抢救小组 • 物资准备----定期检查使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 区域准备----合理划分
22
一、院前急救
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 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 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 院就医之前这一段的救护。
院外急救课件

特点: 优点:快速(装有急救器材的救护车) 缺点:道路平稳性、晕车
护理要求: 对患者:体位(仰卧、半卧、脑损伤、骨折) 对转运者: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轻重缓急
(3)列车转运途中的护理
a) b)
特殊性要求:
车厢做好病情轻重明显标志 “四勤”:勤查体、勤询问、勤处理、勤巡回 全面观察,重点监护:一看二摸三听 常规:体位、导管、生活护理
腹部体征(出血、压痛、肌紧张)
骨盆体征(损伤、骨折) 四肢体征(关节活动、肢端血液循环、动脉搏动)
3.救护要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梗阻或窒息是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护士应立 即开放气道,对口、鼻腔内有分泌物、呕吐物及血凝块或 其他异物者应迅速给予清除,解除束缚,并将头偏向一侧 ,防止胃内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对舌后坠病人应侧 卧,并将舌体暂时拉出固定,并给予氧气吸入。心搏骤停 伤员做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尽快做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 通畅及充分的供氧,有利于循环复苏。
1.早期通路 2.早期CPR 3.早期除颤 4.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急救体会
医生判断伤情清楚 •体现时间就是生命 到现场 护士各项操作快准稳 急救中心 提高抢救成功率 医院 信誉度提高
240546544@
返回
三、转运途中的监护
1.不同转运工具转送特点与途中护理
(1)担架转运伤员的特点及途中护理
特点:
优点:影响小,适用面广,舒适平稳 缺点:速度慢、条件差
护理要求:
对患者要求:体位:头部在后,下肢在前 输液通畅、止血、翻身 对搬运要求:步调一致、平稳,防寒、防暑
(2)汽车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
1.急救前先作好的准备 (1)体位: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前提
护理要求: 对患者:体位(仰卧、半卧、脑损伤、骨折) 对转运者: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轻重缓急
(3)列车转运途中的护理
a) b)
特殊性要求:
车厢做好病情轻重明显标志 “四勤”:勤查体、勤询问、勤处理、勤巡回 全面观察,重点监护:一看二摸三听 常规:体位、导管、生活护理
腹部体征(出血、压痛、肌紧张)
骨盆体征(损伤、骨折) 四肢体征(关节活动、肢端血液循环、动脉搏动)
3.救护要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梗阻或窒息是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护士应立 即开放气道,对口、鼻腔内有分泌物、呕吐物及血凝块或 其他异物者应迅速给予清除,解除束缚,并将头偏向一侧 ,防止胃内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对舌后坠病人应侧 卧,并将舌体暂时拉出固定,并给予氧气吸入。心搏骤停 伤员做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尽快做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 通畅及充分的供氧,有利于循环复苏。
1.早期通路 2.早期CPR 3.早期除颤 4.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急救体会
医生判断伤情清楚 •体现时间就是生命 到现场 护士各项操作快准稳 急救中心 提高抢救成功率 医院 信誉度提高
240546544@
返回
三、转运途中的监护
1.不同转运工具转送特点与途中护理
(1)担架转运伤员的特点及途中护理
特点:
优点:影响小,适用面广,舒适平稳 缺点:速度慢、条件差
护理要求:
对患者要求:体位:头部在后,下肢在前 输液通畅、止血、翻身 对搬运要求:步调一致、平稳,防寒、防暑
(2)汽车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
1.急救前先作好的准备 (1)体位: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前提
院外急救文档资料.pptx

加重病人病情 • 做好有关医疗文件的记录
第59页/共65页
院外救护的“生存链”
2024/9/29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第60页/共65页
生 存 链
59
生存链
早期呼救 早期 CPR 早期除颤 早期 ALS
2024/9/29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60
第61页/共65页
院概
外述 急
救
及 护
院 外 急
(一)常用的转运工具
担架、救护车、卫生列车、 卫生船或快艇是我国使用较 广的运输工具,
第51页/共65页
不同转运工具转送特点与途中护理
• 担架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 • 汽车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 • 列车转运途中的护理 • 飞机转运伤员的护理 • 轮船转运伤员的护理与处置
第52页/共65页
担架转运伤员途中护理
现场时间 治疗原则 药物数量种类
短,一般不超过半小 时
对症对伤病员只限于 急救处理
少
大多超过半小时
不限于对症,使伤病员病情 得到初步稳定 较多
器械配备
只达标准
规格较高
院外急救英-美模式与法-德模式不同点比较 第21页/共65页
急救指挥系统
• 急救指挥系统科学化 • 平时任务、紧急任务
• 群众急救普及化 • 设立、训练急救员
第10页/共65页
难点
一中年男性,一个困难家庭的支柱,在陪伴残疾儿子练晨时突然倒地,现场二十余人束 手无策地看着他毫无生机的躺在地上,甚至不知如何正确的拨打急救电话… …
问题: 请问你将如何去做? 现场采取哪些救护措施?
第11页/共65页
第12页/共65页
一、院外急救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59页/共65页
院外救护的“生存链”
2024/9/29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第60页/共65页
生 存 链
59
生存链
早期呼救 早期 CPR 早期除颤 早期 ALS
2024/9/29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60
第61页/共65页
院概
外述 急
救
及 护
院 外 急
(一)常用的转运工具
担架、救护车、卫生列车、 卫生船或快艇是我国使用较 广的运输工具,
第51页/共65页
不同转运工具转送特点与途中护理
• 担架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 • 汽车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 • 列车转运途中的护理 • 飞机转运伤员的护理 • 轮船转运伤员的护理与处置
第52页/共65页
担架转运伤员途中护理
现场时间 治疗原则 药物数量种类
短,一般不超过半小 时
对症对伤病员只限于 急救处理
少
大多超过半小时
不限于对症,使伤病员病情 得到初步稳定 较多
器械配备
只达标准
规格较高
院外急救英-美模式与法-德模式不同点比较 第21页/共65页
急救指挥系统
• 急救指挥系统科学化 • 平时任务、紧急任务
• 群众急救普及化 • 设立、训练急救员
第10页/共65页
难点
一中年男性,一个困难家庭的支柱,在陪伴残疾儿子练晨时突然倒地,现场二十余人束 手无策地看着他毫无生机的躺在地上,甚至不知如何正确的拨打急救电话… …
问题: 请问你将如何去做? 现场采取哪些救护措施?
第11页/共65页
第12页/共65页
一、院外急救的概念和重要性
内科 第二章 院外急救_ppt课件

不说开始做心肺复苏。 没想到,刘晨按一下,临时搭建的雨篷就抖一
下。然而,若错过黄金时间,抢救便毫无希望。顾
不了那么多,刘晨坚持实施着心肺复苏,豆大的汗
珠不停往下淌。
院前急救的原则
20多分钟后,消防员赶到,好不容易用吊网把
昏迷者运送到看台,刘晨才有了脚踏实地施救的机
重要条件之一。
反应时间:急救中心(站)调度室接到急救电话
至急救车到达现场的所需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是
判断院前急救服务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
院前急救护理
现场评估 与呼救
转运与途 中监护
现场救护
院外急救护理 ——现场评估
快速评估原因及环境。若存在对救护者、 病人或旁观者造成伤害的危险环境,应做 恰当措施保证安全。
院外急救护理 ——现场救护之 摆体位
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者:将其置于复 苏体位即仰卧位,并置于坚硬、平坦的地方, 解开纽扣与裤带,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神志不清但有呼吸和循环者:将其置于恢 复体位,即侧卧位。 意识、呼吸与心跳存在者:根据不同情况 摆好正确体位。
生服务点。
院外急救护理 ——现场救护之 分类
中度(黄色):病情介于轻伤与重伤之
间,只要短时间内得到处理,一般不危及 生命,否则伤情很快恶化。
经对症应急处理后可分流到附近有条
件的医院。
院外急救护理 ——现场救护之 分类
重度(红色):伤病员随时有生命危险,
院外急救护理 ——现场救护之 分类
轻度(绿色)
中度(黄色) 重度(红色)
死亡(黑色)
院外急救护理 ——现场救护之 分类
轻度(绿色):伤、病情较轻,病人意
识清醒,能检查配合,反应灵敏,基本生 命体征正常,一般对症处理即可。
下。然而,若错过黄金时间,抢救便毫无希望。顾
不了那么多,刘晨坚持实施着心肺复苏,豆大的汗
珠不停往下淌。
院前急救的原则
20多分钟后,消防员赶到,好不容易用吊网把
昏迷者运送到看台,刘晨才有了脚踏实地施救的机
重要条件之一。
反应时间:急救中心(站)调度室接到急救电话
至急救车到达现场的所需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是
判断院前急救服务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
院前急救护理
现场评估 与呼救
转运与途 中监护
现场救护
院外急救护理 ——现场评估
快速评估原因及环境。若存在对救护者、 病人或旁观者造成伤害的危险环境,应做 恰当措施保证安全。
院外急救护理 ——现场救护之 摆体位
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者:将其置于复 苏体位即仰卧位,并置于坚硬、平坦的地方, 解开纽扣与裤带,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神志不清但有呼吸和循环者:将其置于恢 复体位,即侧卧位。 意识、呼吸与心跳存在者:根据不同情况 摆好正确体位。
生服务点。
院外急救护理 ——现场救护之 分类
中度(黄色):病情介于轻伤与重伤之
间,只要短时间内得到处理,一般不危及 生命,否则伤情很快恶化。
经对症应急处理后可分流到附近有条
件的医院。
院外急救护理 ——现场救护之 分类
重度(红色):伤病员随时有生命危险,
院外急救护理 ——现场救护之 分类
轻度(绿色)
中度(黄色) 重度(红色)
死亡(黑色)
院外急救护理 ——现场救护之 分类
轻度(绿色):伤、病情较轻,病人意
识清醒,能检查配合,反应灵敏,基本生 命体征正常,一般对症处理即可。
院外急救PPT

适用范围
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 道路交通中的突发事件
特点
依托专业的救援队伍,与 交通管理部门紧密联动, 提供及时、专业的急救和 交通疏导服务
水上急救
总结词
以专业救援队伍为主导,强调 水上技能的培养和应用
适用范围
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中的突 发事件
特点
依托专业的救援队伍,强调水上技 能的培养和应用,注重落水人员的 救援和紧急救治。
02
院外急救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社区急救
总结词
基层卫生力量主导,解决大部 分院外急救需求
适用范围
城市和农村社区内的突发事件、 慢性病急性发作等
特点
以基层卫生力量为主导,包括社区 医生、护士和救护车等,能够提供 及时、便捷的急救服务
农村急救
总结词
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 卫生院为支点
适用范围
农村地区的突发事件、慢性病 急性发作等
儿童心肺复苏
针对儿童患者,根据年龄和体重采取适当的复苏手法,如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等。
止血术
直接压迫止血
用手指或止血带直接压迫出血部位,以达到止血目的。
加压包扎
对于较大出血,需用纱布或止血海绵等材料进行加压包扎,以减少出血量。
包扎术
绷带包扎
用绷带围绕受伤部位进行包扎,以达到固定、止血等目的。
1)紧急性和突发性:院外急救需要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和决策,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2 )环境多样性:院外急救可能发生在家庭、社区、野外等各种环境中,要求急救人员具备广泛的适应能力;3 )资源有限性:院外急救资源通常有限,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最优化的救治。
重要性及意义
挽救生命
院外急救可以迅速、准确地判断患 者的病情,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为患者争取宝贵的生命时间;
院外急救ppt课件

第二章 院外急救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care
编辑版ppt
1
概念
指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 医之前的医疗救护。
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护人员 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 基本生命体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 行为的总称
编辑版ppt
1
概念
指有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 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
狭义
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 的医疗活动
区别:有否公众参与
编辑版ppt
1
突发事件
海啸
9.11恐怖事件 SARS事件 禽流感
矿难
火灾
车祸
地震
录象
编辑版ppt
1
编辑版ppt
1
编辑版ppt
1
概述
1 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2 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3 我国院外急救组织形式 4 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管理
危重病人病情资料储存与提供医疗咨 询
编辑版ppt
1
装备齐全和完好的运输工具
现代救护车、飞机不仅是运输工 具,还是抢救病人的“流动急诊 室”
根据救护车不同类型(普通型、 监护型、专科型、指挥型号), 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备
编辑版ppt
1
编辑版ppt
1
物资储备
编辑版ppt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 外貌
编辑版ppt
1
❖ 北京模式:
急救中心→院外 急救→急诊室 →ICU
特点:是一个“大 而全”的模式
缺点:投资大,与
其他医院协调有
一定困难
编辑版ppt
1
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 深圳模式 一个既依托各大医院,又自成体系的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care
编辑版ppt
1
概念
指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 医之前的医疗救护。
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护人员 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 基本生命体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 行为的总称
编辑版ppt
1
概念
指有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 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
狭义
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 的医疗活动
区别:有否公众参与
编辑版ppt
1
突发事件
海啸
9.11恐怖事件 SARS事件 禽流感
矿难
火灾
车祸
地震
录象
编辑版ppt
1
编辑版ppt
1
编辑版ppt
1
概述
1 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2 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3 我国院外急救组织形式 4 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管理
危重病人病情资料储存与提供医疗咨 询
编辑版ppt
1
装备齐全和完好的运输工具
现代救护车、飞机不仅是运输工 具,还是抢救病人的“流动急诊 室”
根据救护车不同类型(普通型、 监护型、专科型、指挥型号), 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备
编辑版ppt
1
编辑版ppt
1
物资储备
编辑版ppt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 外貌
编辑版ppt
1
❖ 北京模式:
急救中心→院外 急救→急诊室 →ICU
特点:是一个“大 而全”的模式
缺点:投资大,与
其他医院协调有
一定困难
编辑版ppt
1
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 深圳模式 一个既依托各大医院,又自成体系的
《院外急救》课件2

培训与学习
公众可以通过相关机构或组织接受创伤急救的培训,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总结词
创伤急救是指对各种外伤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措施,以减少患者的伤痛和并发症。
详细描述
创伤急救是针对各种外伤患者的一种紧急处理方式,主要目的是减少患者的伤痛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创伤包括刀伤、车祸伤、跌落伤等。
案例分析
某城市发生地震,当地急救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度员准确分配资源,急救人员快速到达现场,有效救治了大量伤员。
一名儿童在公园溺水,路人迅速施救,并拨打急救电话,急救人员赶到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最终成功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成功案例二
成功案例一
失败案例一
某患者突发心脏病,家属在等待急救人员过程中尝试进行心肺复苏,但操作不当导致患者肋骨骨折。应加强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特别是心肺复苏技能的培训。
抢救生命
通过紧急救治,能够缓解病患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减轻病痛
及时有效的院外急救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疾病恶化。
减少并发症
院外急救还承担着将病患安全转运到医院的责任,同时与家属和患者进行沟通,稳定情绪,提供心理支持。
转运与沟通
从古代的急救措施到现代院外急救体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进行急救操作时,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急救效果。
在急救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是至关重要的。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感到安心和信任。
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建立患者及家属对急救人员的信任,提高他们的配合度,有利于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院外急救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快速反应
生命第一
院外急救61387.ppt

院外急救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care)
学习目标:
1.掌握院前急救概念、特点、急救的原则。 2.掌握现场伤员急救的分类及标记。 3.了解我国城市院前急救模式及指挥系统。 4.掌握常用基本急救技术:通气、止血、包
扎、固定、搬运。 5.熟悉院前急救护理体检方法、护理要点。 6.熟悉不同转运工具的特点及途中护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
发展
20世纪50年代:出现最早监护病房。 60年代:急救护理技术具有抢救设备的阶段。 60年代后期:ICU建立。 70年代中期:急救事业国际化、互助、标准化。
急救车必备装备、统一呼救电话。
急危重症护理学
我国的发展
早期:危重病人在护士站、急救病房或复苏室。 70年代:成立专科或综合监护病房。 80年代:北京、上海正式成立急救中心。
一、院外急救的特点 涉及社会各界, 发生的时间、
1、社会性强、随机性大*地*:点、专科性无法预料。
接到命令后,白天出车1分钟内, 2、时间紧急**: 夜间3分钟,救护车10~15分钟内
3 、流动性大:
到达20公里内现场。
4、环境差**:
狭窄、拥挤、暗淡、险情。
5、以维持生命、对症治疗为主。 路途颠簸、抢救物品、
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研究各类急性病、 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病 人的抢救与护理的一门学科。
急危重症护理学
是近十多年来在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 跨学科的、独立的学科,其迅速发展是社 会现代化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急危重症护理学
起源
19世纪南丁格尔(F.Nightingal)年代 1854~1856年,英、俄、土耳其克里米亚交战,伤 兵死亡率>42%,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到前线救 护,死亡率下降到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中心设置原则
3.区域人口与急救车辆比例 5~10万人口配1辆急救车
15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4.随车人员比 车:医护为1:5; 车:驾驶员也是1:5。
5.急救半径与反应时间
急救半径:
是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外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城市: ≤5km;郊区、县为10~15km。
反应时间:
是急救中心高度室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所 需时间。市区要求15分钟内,条件 好的区域要在10分 钟内,郊区要求30分钟以内。(3分钟内车开出
13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三、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1.广州模式 2.重庆模式 3.上海模式 4.北京模式 5.深圳模式 6.香港模式
14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四、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
(一)院外急救服务系统的设置原则
1.院外急救中心设置原则 数量:30万人口以上的区域设一个院前急救中心。
25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担架转运伤员途中的监护
1、担架转送伤病员的特点 2、担架转送伤病员的护理要求 行进过程中,伤员头部在后,下肢在前 止血带1~2小时松解一次,每次2~3分钟 担架上用2条保险带固定伤员胸部与下肢 每隔3~4小时翻身 防雨、防暑、防寒
26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汽车转运伤员途中的监护
特殊污染加蓝色标记
23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3.现场救护要点
(1)维持呼吸功能 (2)维持循环功能 (3)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4)对症救护 (5)对疑有脊柱骨折伤员立即制动
4.分流
24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三、转运与途中监护
(一)担架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 (二)汽车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 (三)列车转运途中的护理 (四)轮船转运伤员的护理与处置 (五)飞机转运伤员的护理
1、汽车转运伤员的特点 2、汽车转运中的护理要求 合理安排车辆 对于转送途中有生命危险的伤员暂缓用
汽车长途转运 安置合适体位 严密观察伤情
27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28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29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30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列车转运途中的护理
1、对特殊或重伤员作出明显标志 2、要做到勤查体、勤询问、勤处理、勤巡回 3、全面观察、重点监护 4、注意各种倒灌,保持良好功能 5、保持伤员合理的体位,减少伤员痛苦 6、做好危重伤员的生活护理
31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轮船转运伤员的护理与处置
1、危重病人不宜船运 2、晕船者服用乘晕灵 3、呕吐者头偏向一侧 4、病情观察
32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33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飞机转运伤员的护理
1、飞机运送伤员的特点和影响
空气中氧分压低 飞机上升及下降时,气压升降变化
2、空中转运中的护理要点
4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院外急救概念
是指在医院之外的不幸中对各种危及生 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等伤病者 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 即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 这一阶段的救护。
5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6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7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第二章 院外急救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1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2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3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掌握:1、院外急救的概念及原则。 2 、院外急救护理。
熟悉:1、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 2、院外急救的特点与院外急救的任务 3、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
了解:1、院外急救的重要性 2、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10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院外急救的特点
(一)突发性 (二)紧迫性 (三)艰难性 (四)复杂性 (五)灵活性
11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二、院外急救的任务
(一)平时对呼救病人的院外急救 (二)大型灾害或战争中的院外急救 (三)特殊任务时救护值班 (四)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 (五)急救知识的普及
(一)摆好体位 (二)检伤与分类
21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1.检伤
(1)头部体征:口、鼻、眼、耳、面部、头颅 骨
(2)颈部体征 (3)脊柱体征 (4)胸部体征 (5)腹部体征 (6)骨盆体征 (7)四肢体征
22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2.分类
绿色--轻度,受伤较轻,可行走 黄色--中重,介于轻重度之间者 红色--重度,危及生命 黑色--死亡伤病员
(一)现场评估
1.快速评估原因,消除险境 2.快速评估危重病情
意识用呼唤、推动来判定 呼吸用看、听、感来判定 循环用触、看、摸、量来检查脉搏
19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二)紧急呼救
1.快速评估原因,消除险境 2.紧急呼救 早期呼救,电话“120”
20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二、现场救护
16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二)院外急救系统的管理
1.具备良好的系统通讯网 急救电话:120 2.装备齐全和完好的运输工具 3.配备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
17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第二节 院外急救护理
一、现场评估与呼救 二、现场救护 三、转运与途中监护
18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一、现场评估与呼救
有条件横置,否则头部朝向机尾 高空中温度、湿度较低,注意气管切开护理 脑脊液漏的病人要用多层无菌纱布覆盖 眼部护理
34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院外急救总的任务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 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疾苦,降低致残 率,减少病死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
12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院外急救的原则
总原则:经过院外急救能存活的伤病员应优先救治。 (一)先排险后施救 (二)先重伤后轻伤 (三)先救治后运送 (四)急救与呼救并重 (五)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 (六)紧密衔接、前后一致
第一节 概述
一、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二、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三、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四、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
8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9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一、院外急救的重要性
(一)从医疗角度看
院外急救是整个EMSS的一个子系统
(二)从社会救灾角度看
院外急救也是整个城市和地区应急防御 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3.区域人口与急救车辆比例 5~10万人口配1辆急救车
15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4.随车人员比 车:医护为1:5; 车:驾驶员也是1:5。
5.急救半径与反应时间
急救半径:
是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外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城市: ≤5km;郊区、县为10~15km。
反应时间:
是急救中心高度室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所 需时间。市区要求15分钟内,条件 好的区域要在10分 钟内,郊区要求30分钟以内。(3分钟内车开出
13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三、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1.广州模式 2.重庆模式 3.上海模式 4.北京模式 5.深圳模式 6.香港模式
14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四、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
(一)院外急救服务系统的设置原则
1.院外急救中心设置原则 数量:30万人口以上的区域设一个院前急救中心。
25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担架转运伤员途中的监护
1、担架转送伤病员的特点 2、担架转送伤病员的护理要求 行进过程中,伤员头部在后,下肢在前 止血带1~2小时松解一次,每次2~3分钟 担架上用2条保险带固定伤员胸部与下肢 每隔3~4小时翻身 防雨、防暑、防寒
26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汽车转运伤员途中的监护
特殊污染加蓝色标记
23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3.现场救护要点
(1)维持呼吸功能 (2)维持循环功能 (3)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4)对症救护 (5)对疑有脊柱骨折伤员立即制动
4.分流
24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三、转运与途中监护
(一)担架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 (二)汽车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 (三)列车转运途中的护理 (四)轮船转运伤员的护理与处置 (五)飞机转运伤员的护理
1、汽车转运伤员的特点 2、汽车转运中的护理要求 合理安排车辆 对于转送途中有生命危险的伤员暂缓用
汽车长途转运 安置合适体位 严密观察伤情
27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28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29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30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列车转运途中的护理
1、对特殊或重伤员作出明显标志 2、要做到勤查体、勤询问、勤处理、勤巡回 3、全面观察、重点监护 4、注意各种倒灌,保持良好功能 5、保持伤员合理的体位,减少伤员痛苦 6、做好危重伤员的生活护理
31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轮船转运伤员的护理与处置
1、危重病人不宜船运 2、晕船者服用乘晕灵 3、呕吐者头偏向一侧 4、病情观察
32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33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飞机转运伤员的护理
1、飞机运送伤员的特点和影响
空气中氧分压低 飞机上升及下降时,气压升降变化
2、空中转运中的护理要点
4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院外急救概念
是指在医院之外的不幸中对各种危及生 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等伤病者 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 即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 这一阶段的救护。
5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6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7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第二章 院外急救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1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2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3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掌握:1、院外急救的概念及原则。 2 、院外急救护理。
熟悉:1、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 2、院外急救的特点与院外急救的任务 3、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
了解:1、院外急救的重要性 2、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10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院外急救的特点
(一)突发性 (二)紧迫性 (三)艰难性 (四)复杂性 (五)灵活性
11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二、院外急救的任务
(一)平时对呼救病人的院外急救 (二)大型灾害或战争中的院外急救 (三)特殊任务时救护值班 (四)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 (五)急救知识的普及
(一)摆好体位 (二)检伤与分类
21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1.检伤
(1)头部体征:口、鼻、眼、耳、面部、头颅 骨
(2)颈部体征 (3)脊柱体征 (4)胸部体征 (5)腹部体征 (6)骨盆体征 (7)四肢体征
22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2.分类
绿色--轻度,受伤较轻,可行走 黄色--中重,介于轻重度之间者 红色--重度,危及生命 黑色--死亡伤病员
(一)现场评估
1.快速评估原因,消除险境 2.快速评估危重病情
意识用呼唤、推动来判定 呼吸用看、听、感来判定 循环用触、看、摸、量来检查脉搏
19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二)紧急呼救
1.快速评估原因,消除险境 2.紧急呼救 早期呼救,电话“120”
20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二、现场救护
16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二)院外急救系统的管理
1.具备良好的系统通讯网 急救电话:120 2.装备齐全和完好的运输工具 3.配备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
17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第二节 院外急救护理
一、现场评估与呼救 二、现场救护 三、转运与途中监护
18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一、现场评估与呼救
有条件横置,否则头部朝向机尾 高空中温度、湿度较低,注意气管切开护理 脑脊液漏的病人要用多层无菌纱布覆盖 眼部护理
34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院外急救总的任务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 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疾苦,降低致残 率,减少病死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
12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院外急救的原则
总原则:经过院外急救能存活的伤病员应优先救治。 (一)先排险后施救 (二)先重伤后轻伤 (三)先救治后运送 (四)急救与呼救并重 (五)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 (六)紧密衔接、前后一致
第一节 概述
一、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二、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三、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四、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
8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9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课件
一、院外急救的重要性
(一)从医疗角度看
院外急救是整个EMSS的一个子系统
(二)从社会救灾角度看
院外急救也是整个城市和地区应急防御 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