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温州市初中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合集下载

温州初中学生科学小课题-初中综合实践

温州初中学生科学小课题-初中综合实践
潘正豹
碧莲镇中学位于永嘉县西北部,距县城42公里。碧莲镇人均 年收入4386元(2009年)。形成“效益农业”为特色,以 早香柚、畜禽养殖、稻田养鱼三大农业支柱产业,碧莲早香 柚连续5年荣获国家柚类金奖,有“中国早香柚之乡”的美誉。
一、呈现生活情景,引出话题
旅游
交通
历史
情系 家乡
文化 特产
策略:“主题扩散法”
早香柚
土特产
笋干
板栗 枇杷
最终,我们确立了“家乡‘柚’惑”为研究主题。
采摘 防虫
嫁接
早香柚
保存
修剪 摘花
选题价值是指向成果和未来的,必须在“做”中体现、“做” 后体现。一个“微小”课题是“可做”“好做”的保障。
二、专题论证话题炼出课题。
如何解决问题
香柚如何采摘的方法研究
四、聚焦关键问题,寻求对策
感知研究方法:查询资料、采访香柚大王、问 卷调查果农、实地考察……
访谈计划:
四、聚焦关键问题,寻求对策
聚焦关键问题,分析利弊,寻求解决问题 的对策。
分析传统的采摘办法的优点与不足: 1、用剪刀剪摘 2、上树剪摘 3、架梯子剪摘 4、用竹竿捅下来
五、设计分配任务,模拟演练
邵炅炅:融洽了师生关系,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内 容的开放性使我们的认识领域大大拓展,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 由课堂变为家庭、社会,老师和课堂已不再是我们学习的唯一 知识来源……
通过这次制作高处香柚采摘器的实践,认识到在我们身边处处 都存在问题,而我们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
在指导老师的启发下,我们进行创新的同时,也接受很多专业 人员如农技指导员、果农的指导和启发,十分感谢他们的谆谆 教诲!
《常见水果皮的营养成分及使用价值的研究》 《研究影响“土电话”声音传播大小的因素》

初中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林翔凯)

初中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林翔凯)
(2012.10.11—10.15)4、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补充了解食醋在生活中的其他妙用,特别是对人体方面的用处。
(2012.10.16—10.30)5、筛选获取的信息资料,整理总结,撰写小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五、参考文献或网页链接
/view/31f4b91a227916888486d734.html
/question/375462956.html
六、小课题预期效果展望
我们小组小课题研究:
1、以小论文、实验报告、照片和PPT课件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2、设计“食醋妙用”大海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食醋的妙用,让它在我
们的生活中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七、指导师的话八、学校Fra bibliotek荐意见负责人单位(盖章)
年月日
温州市初中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县(市、区)龙湾区学校温州市第二十五中学基地学校否(填“是”与“否”)
课题名称
有关“食醋在生活中的妙用”的研究
成员
姓名
性别
年级
分工
林翔凯

九年级
实验操作、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邵依琳

九年级
实验操作,设计问卷,收集资料
张洵

九年级
查询资料、摄像、问卷调查
指导师
林双玲
电话
12300642508
邮箱
Linshuangling168
@
一、小课题的研究缘起
一次周末回家,我在切水果时突然发现家里的刀生锈了,记得科学课堂中学过酸能与铁锈反应,而食醋也是一种酸,它是否能除锈呢?于是,我把刀浸泡在食醋中,过了一会,发现铁锈确实淡了许多,心中一阵欢喜,不禁又想:“食醋除去刀锈的效果不错,那在生活中还能有什么用途呢?”针对这一疑问,我们三人决定进一步地分析研究,努力去寻找食醋在生活中的多种妙用,并撰写了报告小课题论文。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项目名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瓯柑病虫害自动识别技术研究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瓯柑,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在营养价值方面,瓯柑含有多种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过氧化氢氧化酶,与扛衰老的歧化酶,以及多种人体所需的纤维素等。

在药用价值方面,瓯柑有降压、降温、耐缺氧和增加冠脉流量等有药效作用。

温州民间素有“端五瓯柑似羚羊”之说,并广泛流传瓯柑可退烧、治咽喉炎、头痛等热性疾病。

因此,瓯柑是名副其实的地方特产,也是历史名果,传承着瓯越历史文化和一代代温州人的乡情。

瓯柑产量容易受到天气、病害、虫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病虫害是制约瓯柑产量提高的关键性因素,每年大约有10%的经济损失源自于病虫害。

常见的瓯柑病害有柑橘黄龙病、柑橘溃疡病、柑橘炭疽病、柑橘疮痂病等,常见的虫害有柑橘红蜘蛛、柑橘木虱、柑橘蚜虫等。

目前瓯柑病虫害的鉴定主要通过人工肉眼检测的方法实现,主观性强,容易造成误判,并且该方法需要检测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此外,我国基层种植人员大部分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拥有瓯柑病虫害诊断和防治知识的专家极少,无法为广大农户提供及时、高效的指导。

因此,研究并设计一种准确、便捷的瓯柑病虫害诊断和防治工具(方法),协助瓯柑种植农户开展病虫害防治,是解决该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案。

近年,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尤其是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很多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与识别方法已经广泛用于现实中具体应用,如:银行ATM刷脸取钱、火车站扫人脸进站、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图像分类、车辆、行人识别等。

因此,结合农业领域的关键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相关方法,开展智能化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鉴于上述情况,本项目拟结合瓯柑病虫害特点,在深度学习框架下,改进并实现通过图像信息辨别瓯柑病虫害种类的自动识别方法,实现对瓯柑病虫害得自动、准确、快速、即时诊断。

科学小课题研究

科学小课题研究
温州市初中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 姓名 成员
上网寻找资料、准备实验材料、
如何保护菜园不被蜗牛啃食 性别 年级 分工
XXX 一、小课题的研究缘起

七年级
收集实验数据、得出所以结论。
在乡下亲戚有几块菜地,却不料遭到蜗牛的侵害,我便想该如何保护菜园。
二、课题研究内容
问题:怎么让蜗牛不接近种植好的蔬菜? 假设:如果能用一种不破坏菜园蔬菜生活又让蜗牛惧怕,不敢接近的生活中常见017.html(蜗牛为什么怕铜?) /question/381157767.html(蜗牛碰到盐会怎样?)
六、小课题预期效果展望
菜园只要放上铜,并定时更换新的铜纸,不让铜纸腐烂,防止蜗牛寻找机会趁机向菜园发
三、小课题的特色和创新
实验需要的材料简单,东西源自于生活中。
四、小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
1、上网寻找蜗牛害怕的东西:当蜗牛在铜上行走时,蜗牛的粘液遇铜会分解,分解的产物 对蜗牛是有毒的,蜗牛会被杀死。当蜗牛遇上盐会化成水,因为盐的密度大于蜗牛体内水的密 度所以根据生物知识蜗牛将脱水而死。 2、 把同一块菜地平均分为两个菜地,在第一个菜园里撒上盐,在第二个菜园里铺上铜纸, 过几天,发现一菜园的植物被蜗牛啃食掉了一点,其原因应该是因为盐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一 部分融入了泥土当中, 蜗牛可以从没有盐的泥土中爬过而接近菜园, 但是第二个菜园完好无损, 原因是因为铜纸在泥土表面不会快速腐烂,所以蜗牛没有可乘之机,就无法接近菜园。
动“进攻” 可以做到有效的防止蜗牛对菜园种植好的蔬菜的伤害。 ,
七、指导师的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初中科学教研案例(3篇)

初中科学教研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初中科学课程中也包含了大量的生态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们尝试采用项目式学习(PBL)的方式进行教学,以“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保护”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并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案例实施过程(一)项目启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生态环境破坏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生态平衡和保护问题的关注。

2. 明确目标:提出项目主题“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保护”,并明确项目目标。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如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二)项目实施1. 资料收集:各小组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资料、访谈专家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2. 实验探究:根据研究方向,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如观察植物生长、水质检测等。

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4. 成果展示:各小组制作PPT或视频,展示研究成果,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与评价。

(三)项目总结1. 反思与总结:各小组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成果分享:将项目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交流讨论。

3. 评价与反馈:教师对项目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案例效果1.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项目式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2. 探究能力提升: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

3. 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4. 环保意识增强:通过项目学习,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增强。

五、案例反思1. 项目设计: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趣味性。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范式研究林曙磊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范式研究林曙磊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范式研究林曙磊发布时间:2023-05-11T09:26:19.06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3年5期作者:林曙磊[导读] 在落实新课标背景下,科学探究素养、创新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知识灌输和教学组织架构已然无法适应当下的教学模式温州市实验中学摘要:在落实新课标背景下,科学探究素养、创新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知识灌输和教学组织架构已然无法适应当下的教学模式,微项目化学习逐渐成为初中科学教学的趋势。

本文以浙教版本科学内容为例,对于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做出探究与分析。

关键字:核心素养;微项目化;初中科学引言:科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在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观的形成。

在养成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微项目化学习是一种结合现实的课程样态[1]。

微项目化学习将书本中的知识内容和书本外的现实案例情境相互结合,进行分析和探索,着重解决于课堂中的不易理解和学习的重难点问题。

利用真实的项目情境,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使学生沉浸式融入情境,运用自身知识储备与能力解决问题,探求真理。

一、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微项目化学习是指将抽象的科学知识情境化、项目化,紧密结合核心知识点设计真实情境的微型项目。

微项目能使学习活动在充分时间内完成,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实现项目目标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项目化学习特点是时间周期短、容易评价、参与度高等,同时结合“基于项目学习”原有优势,将学科知识分散为多个小项目进行,以训练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管理主题的能力[2]。

在以培养学生初中的科学核心素养为前提下,利用微项目化学习同时要遵循四项原则[3]:1、以学生为本;2、情境的真实性;3、合作探究为主;4、可行性。

在四项原则的基础上利用情境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只在书面上系统里哦啊接知识点,同样会在现实中的情境设立中更有带入感。

温州市第四届初中学生科学小课题方案审核合格名单-修xls

温州市第四届初中学生科学小课题方案审核合格名单-修xls

永嘉县碧莲镇中学 永嘉县碧莲镇中学 永嘉县碧莲镇中学 永嘉县碧莲镇中学 永嘉县碧莲镇中学 永嘉县碧莲镇中学 永嘉县碧莲镇中学 永嘉县实验中学 永嘉县实验中学 永嘉县实验中学 永嘉县实验中学 永嘉县城西中学 永嘉县城西中学 温州翔宇中学 温州翔宇中学 温州翔宇中学 平阳县苏步青学校 平阳县实验中学 平阳县昆阳镇第二中学 平阳县苏步青学校 平阳县昆阳镇第二中学 平阳县实验中学 平阳县昆阳镇第二中学 平阳县昆阳镇第二中学 平阳县新纪元 平阳县昆阳镇第二中学 平阳县新纪元学校 平阳县实验中学 平阳县鳌江镇第四中学 平阳县昆阳镇第二中学
温州市第四届初中学生科学小课题方案审核合格名单
序号 1 3 4 5 6 7 8 10 11 13 15 16 17 18 19 20 23 24 25 26 29 32 34 35 36 37 38 39 小课题题目 探究制作可改变背景和摆放试管的演示架 让面团在更短的时间内变馒头 关于美人蕉对河道净化作用的原因及效果的调查 饮水机放出的冷水和热水中细菌数随时间变化初探 我校学生食用奶茶情况及对奶茶纸杯认识的调查与研究 导体通直流电熔断总是接正极先熔断现象研究 关于居民使用伪劣酱油的现状及危害的研究 探究葡萄酒酒精度与加入糖分的关系 探究给水果“打针”的真相 寄宿学校的口腔卫生习惯调查研究 如何减少手机屏幕和玻璃制品的刮花以及去除表面不干净物质 酸雨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让热风车旋转得更快——对风车模型的实验研究 PM2.5与学校周边地区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情况的调查 食盐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实验探究 关于衣物起球原因及防范措施的调查研究 物体落水的水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河泥荡公园植物调查与研究 对芥末、大蒜籽是否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探究 隔夜茶水的妙用 寻找去除 “城市牛皮癣”的有效方法 探究淘米水的去污解毒能力 《关于牙膏去油渍效果的研究》 《如何把你清除——探究如何处理粘性物质带来的麻烦 “高空坠物”的实验研究 关于怎样让水火箭飞得更远的研究 《几种常见食材对面包防腐影响的研究》 水:增大or减小摩擦? 学校名称 研究者姓名(排序第一位为主要负责人) 指导师 瓯海区丽岙华侨中学 张莲花、毛斌慧 王建燕 瓯海区实验中学 周臻莹、吴夏木子、洪舒恬 陈素敏 瓯海区新桥中学 叶芊芊、吴晶晶 张晓群 瓯海区仙岩第一中学 戴章利、李颖、朱丽鸥 陈国春 瓯海区瞿溪华侨中学 林铭源、刘曼克、林子涵 吴海敏 瓯海区梧田第一中学 施奕伸、郑程、管程锋 潘 欣 瓯海区新桥中学 吴婷慧、刘雄雄 张晓群 瓯海区实验中学 潘思懿、苏梦璇 陈素敏 瓯海区南白象中学 贾腓利 马佳佳 李申傲 王建程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瓯海) 黄洁如、章益甄、黄晓健 刘玲玲 瓯海区瞿溪华侨中学 贾乐涵 金道花 瓯海区梧田第一中学 郑茜茜、杨茹、金诗帆 卓振宇 瓯海区实验中学 项琳萱、毛育静、程启豪 金碧如 瓯海区梧田第二中学 徐必优、程怡、龚媛君 王仁夫 瓯海区三垟中学 徐程程 陈显飞 瓯海区新桥中学 支跃茜、杜丽丽 张晓群 瓯海区梧田第一中学 王荟、林驰涵、陈锴烨 潘 欣 龙湾区永中中学 张逸凯 郑乐鸣 龙湾区永中中学 方慧仪 王丹 娄惜艺 龙湾区永中中学 邹婕妤 娄惜艺 龙湾区实验中学 王一羽、王晨宇 何锦霞 龙湾区实验中学 陈彦翰 汪小芬 龙湾区实验中学 王奕炜、陈品成 舒青青 龙湾区实验中学 潘逸凡 陈洁芝 龙湾区实验中学 徐磊、黄斌瑞、林暄 陈洁芝 龙湾区实验中学 张东娜 季胜华 龙湾区实验中学 邹雨 季胜华 龙湾区实验中学 周千 一、邵 畅 、 丁宁 林少艳

《研究性学习课题三训练小动物建立某种条件反射》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上册

《研究性学习课题三训练小动物建立某种条件反射》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上册

《训练小动物建立某种条件反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手训练小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加深对条件反射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其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

通过此项作业,学生将能够掌握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

二、作业内容1. 实验准备学生需准备一只小动物(如小仓鼠、小白兔等),以及必要的训练器材,如食物盘、训练笼等。

同时,需准备详细的实验记录表格,用于记录训练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2. 条件反射建立学生需选定一种条件反射的建立任务,如让小动物听到特定声音后做出特定反应。

通过逐步强化和重复的过程,训练小动物在听到声音后作出预定的行为反应。

每次训练应包括记录时间、训练次数和动物反应等信息。

3.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每日观察小动物的反应变化,并详细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观察内容包括小动物的反应速度、准确度以及行为变化等。

同时,需注意记录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应对措施。

4. 总结与反思在完成一定次数的训练后,学生需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分析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反思训练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并撰写实验报告。

三、作业要求实验过程要求1. 安全性: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小动物的安全,避免过度训练或使用不恰当的训练方法导致小动物受伤或产生应激反应。

2. 记录完整性:实验记录必须详细、完整,包括每日观察的详细数据和训练过程中的所有重要信息。

3. 科学态度:学生应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客观地记录和评价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报告要求1. 报告格式:实验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包括实验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2. 内容准确: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必须准确无误,不得捏造或篡改实验结果。

3. 反思深度:在总结与反思部分,学生应深入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实验记录的完整性、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及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反思深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温州市初中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县(市、区)苍南县学校灵溪一中教育集团基地学校(填“是"与“否”)
附件1
温州市初中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县(市、区)苍南县学校灵溪一中教育集团基地学校(填“是”与“否”)
附件1
温州市初中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县(市、区)苍南县学校灵溪一中教育集团基地学校(填“是"与“否")
附件1
温州市初中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县(市、区)苍南县学校灵溪一中教育集团基地学校(填“是"与“否”)
附件1
温州市初中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县(市、区)苍南县学校灵溪一中教育集团基地学校(填“是"与“否")
附件1
温州市初中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县(市、区)苍南县学校灵溪一中教育集团基地学校(填“是”与“否”)
附件1
温州市初中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县(市、区)苍南县学校灵溪一中教育集团基地学校(填“是”与“否")
附件1
温州市初中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县(市、区)苍南县学校灵溪一中教育集团基地学校(填“是"与“否”)
附件1
温州市初中科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县(市、区)苍南县学校灵溪一中教育集团基地学校(填“是"与“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