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1元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 课题3 元素(有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知识点一元素一、元素的概念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氧元素是所有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的总称,碳元素是所有质子数为6的原子的总称。
1、正确理解元素概念元素是对原子的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原子中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不同种元素原子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同种元素的原子,它们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例题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中子数不同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B.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一类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C.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D.同一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例题3、物质NH4NO3由几种元素组成(C)A.1 B.2 C.3 D.4练习题1、A、B、C三种原子,质子数都是x个,但中子数都不相等,则A、B、C属于( A )A、同一种元素B、同一种原子C、不同种元素D、不同种原子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C)A.3 B.5 C.4 D.6二、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三、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1、元素在地壳中分布不均匀。
地壳中含量占前九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
谐音记为“养龟铝铁盖,哪家没青(菜)”或“养闺女帖盖头”;按质量计,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2、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碳、氢、氮。
3、空气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依次是氮、氧。
四、元素与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但组成物质的元素并不多,目前人类已知的只有一百余种。
例如,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硫是由硫元素组成的,稀有气体氩气是由氩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氧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的。
理解辨析1、经常说的补钙,这里的“钙”是物质还是原子?还是元素?是元素五、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及习题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梳理课题1 分子和原子1、构成物质的微粒:、、。
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气液态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如:O2、N2、CO2等。
⑵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如:Cu、C、S、He等。
⑶由离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如:MgO、HCl、Ca(OH)2等。
2、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区别: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改变课题2 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结构:原子中的相等关系:质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最多7层。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课题1 分子和原子1.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物质由元素组成。
如: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举一反三)2、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2)分子的基本性质①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3、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4)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硅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氫气。
4、分子与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①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②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原子重新组合。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①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②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有些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也可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如:衣服晾晒、花香、热胀冷缩、溶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
【课件】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1课时元素及元素符号-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元素
非金属 【液态】元素名称中有“氵”,如溴
元素
目前发现的唯一液态非金属元素
【气态】元素名称中有“气”,如氢、氖等
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名称中有“气”,如氦、氖等
(6)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
思考探究
(7)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①物质组成的描述: 当讨论物质的宏观组成时,一般用“某物质
由什么元素组成”来描述,其中只涉及种类 而没有个数的含义。
新课导入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
H2O
氢元素
氧元素
CuSO4
硫元素 氧元素
什么叫元素呢?
课堂探究
知识点1 元素
碳原子
质子数6 质子数6 质子数6
氧原子
质子数8 质子数8 质子数8
中子数6 中子数7 中子数8
碳元素
中子数8 中子数9 中子数10
氧元素
(1)【元素的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硫原子 氧原子
硫原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原子
硫元素 氧元素
硫元素 氧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元素的种类都不变,分子的种 类发生了改变。
思考 元素名称中有“钅”(汞除外),如铁、铜、银等
【固态】元素名称中有“石”,如碳、磷等
Si:硅;
K:钾; Ag:银; Hg:汞
8.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铜CU,锌ZN , 银AG ,氯cl,钙cA。 答:铜:Cu; 锌:Zn; 银:Ag; 氯:Cl; 钙:Ca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②若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 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三01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元素 第1课时元素及元素符号
Zxxk
导入新课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吸入 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水中含有氧元素;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中 也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 ,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 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 元素的知识。
练习,完成后预习下一节内容,试着做《状元成长路—创 优作业》P35“课前预习”
板书设计
课题3元素
第1课时元素及元素符号 1.元素 ⑴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⑵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钙 ⑶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⑷特点: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⑸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小结]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
(4)原子和元素的区别
[思考]元素和原子又是什么关系?
[讲解]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 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原子时只能对应微 观粒子,而用元素时只能对应宏观物质。
[总结]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 讲个数。
[回答]元素中文名称造字有规律,从它们的偏旁就 可以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元素:有“钅”字旁的 是金属元素,有“石”字旁的是固态非金属元素 ,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有“氵” 字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元素。只有汞例外,通常状 况下它是液态金属元素。
[思考]请大家结合教材资料,来分析一下元素可以 怎么分类?
在生物细胞中(包括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几种 元素的顺序为:氧、碳、氢、氮、钙。可谐音 记作“氧探亲端钙”。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课件 新人教版

一二三
一、元素
1.定义 元素是 质子数 (即 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
总称。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质子数(核电荷数) 不同。
2.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地壳里含量较多的元素,其含量从大到小的顺序 是 氧 、硅 、铝 、 铁 。
3.多种多样的物质及其组成
分子
原子 离子
一二三
关闭
碳化硼由碳元素和硼元素组成,从名称上来看,两种元素都带“石”字旁,
属于非金属元素。
关闭
A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4.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
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
13 6
C
表示核内有
6
个质子
和
7
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
131 53
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一二三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 1.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 性质 ,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 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2.原子序数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都有一个编号,数值等 于 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目 。这个编号称为原子序数。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横行, 18 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 做 一个周期 ,每一个纵行叫做 一个族 (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 一个族)。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元素的两种原子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1)根据元素和原子的关系判断氘原子和氚原子是 否属于同种元素。
(2)根据同种元素中不同原子的区别判断它们相对原子质量的异 同。
一二
3.3.1元素及元素符号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谢谢!
导入
提出问题:AD钙奶有怎样的营养功能? 补充的“钙”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元素?
一、元素的概念
提出问题:这些分子中都含有的原子是什么?
氧原子。
一、元素的概念
提出问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这些氧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均为8。
一、元素的概念
提出问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这些碳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均为6。
提出问题: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 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原子 和元素没有发生变化。
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提出问题:为什么元素不发生变化呢?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得失,但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不发生变化,因此元素不发生变化。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氧、硅、铝、铁。
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提出问题: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那么过氧化氢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提出问题:通过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能将氧气、水和过氧化氢三种 物质联系在一起呢? 过氧化氢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课堂评价
1.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2H”表示的意义是( B )
A.2个氢元素
B.2个氢原子
C.氢分子
D.氢离子
课堂评价
3.如图表示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图中 y 区域代表的元 素是( A)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物质构成的理解,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 实验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加深对原子和元素的认识。
2. 教学手段
- 多媒体设备:利用PPT、动画等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和元素周期表,增强直观性和记忆效果。
- 教学软件:运用互动教学软件,开展虚拟实验和知识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 视频资源:《化学元素周期表》纪录片,通过生动的影像,呈现了元素周期表的奥秘。
- 视频资源:《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学视频,深入讲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2. 拓展要求
-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加深对物质构成的理解。
-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以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