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防跳原理
断路器的防跳

正常断路器操作顺序是:储能-合闸-(储能)-分闸-合闸-储能。
,断路器处于合闸
状态时,按合闸按钮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您按合闸按钮时什么事都没发生就说明断路器具
有防跳功能。
如果断路器在合闸位置又能执行合闸动作就说明断路器没有防跳功能。
防跳的
作用就是防止断路器处在合闸位置时能执行合闸操作,防止断路器在合闸状态时出现储能-
合闸-储能-合闸-储能-合闸。
这样的跳跃。
现在标准要求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时,按合闸按钮断路器不能有任何动作。
也就是说断路
器必须带有防跳功能。
一般需要同时具有机械防跳和电气防跳需,保证手动操作和电动操作
都不会出现跳跃。
断路器的防跳是指:在按下合闸按钮的时候,合闸回路接通,开关合闸,但此时由于继电保
护动作,开关跳闸,而合闸按钮没有释放(以为继电保护时间非常短,毫秒级),会造成开
关再次合闸,继电保护再次跳闸,如此多次合分闸。
设计防跳回路后,开关合闸后,合闸回路断开,即使保护使开关跳闸,按钮不释放,断路器
也不会再合闸。
其实现在断路器上的防跳绝大部分采用电气防跳,基本原理则大同小异,都通过中间继电器自保持回路实现。
至于采用微机的还是断路器的,个人认为没有多少差别,只是两者不要同时用,否则很可能发生回路竞争,造成断路器不断分闸等现象。
断路器本体防跳回路原理

断路器本体防跳回路原理断路器是一种电力设备,用于在电路中保护其他电气设备免受过流和短路等故障的影响。
在电力系统中,断路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断路器能够正常运行,一种称为防跳回路的原理被广泛采用,以防止断路器在发生故障时意外地恢复其工作状态。
防跳回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断路器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之间添加保持电路来实现的。
当断路器处于打开状态时,保持电路会接通并吸引辅助触头,这样即使主触头在故障恢复后突然关闭,辅助触头仍然保持吸合,从而防止断路器的跳回。
在断路器主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控制电路、熔断器、分断器、触头、保持电路和弹簧机构。
这些部分协同工作,以保证断路器的正常运行。
控制电路是断路器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控制断路器的开关状态。
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或发生短路时,控制电路会接收信号并触发断路器的切断动作。
控制电路还监测断路器的状况,如过温、超载等,以避免潜在的故障。
熔断器位于断路器主体的前端,主要用于检测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
当电流超过熔断器的额定值时,熔断器内的电阻丝会瞬间熔断,切断电流的通路,从而保护其他设备免受过载电流的影响。
分断器是断路器的关键组件之一,它位于断路器的断口处。
当断路器被触发切断电路时,分断器会迅速分开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从而有效切断电流的通路。
触头是用于传输电流的金属零件,它是断路器打开和关闭的关键部分。
主触头和辅助触头通过电磁力或机械力紧密接触在一起,在断路器关闭时形成电流通路。
保持电路是为了防止断路器跳回而设计的。
当断路器被打开时,保持电路会接通,并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将辅助触头固定在位,从而阻止断路器的意外恢复。
弹簧机构是断路器的动力来源,它提供足够的力量来闭合和断开断路器。
当断路器被触发打开时,弹簧会释放能量并将触头分离,同时在断路器关闭时,弹簧会重新压缩并闭合断路器。
断路器的防跳回路原理是通过在断路器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之间添加保持电路来防止断路器在故障恢复后意外地跳回。
TBJ,TWJ,HBJ防跳原理

TBJ,TWJ,HBJ防跳原理[内容摘要]:断路器防跳回路的作用是防止接点粘连的情况下,跳、合闸命令同时施加到断路器得跳、合闸线圈上,造成断路器反复跳闸、合闸,损坏断路器。
防跳回路的设计使断路器出现跳跃时,将断路器闭锁在跳闸位置。
防跳回路分为操作箱中防跳回路和断路器中防跳回路,操作箱中的防跳回路与断路器中的防跳回路一般不能同时使用,如果同时使用,断路器中的防跳继电器可能会造成因“寄生”回路而自保持,无法返回。
通过跳、合闸回路二次接线的改动来实现操作箱中防跳回路和断路器中的防跳回路之间的选择。
关键词:防跳;跳闸位置;合闸位置;重合闸;拒动1.基本原理:1.1断路器防跳回路的作用是防止接点粘连的情况下,跳、合闸命令同时施加到断路器得跳、合闸线圈上,造成断路器反复跳闸、合闸,损坏断路器。
防跳回路的设计使断路器出现跳跃时,将断路器闭锁在跳闸位置。
图(1)图1接线为操作箱防跳回路原理图,其中TBJ是防跳继电器,当正常分、合闸时,对操作影响不大。
但一旦发生合闸于故障线路,手合继电器SHJ来不及分开或粘连,或自动装置的合闸接点ZHJ粘连时,如果没有防跳继电器时,断路器会发生反复的跳闸、合闸,短时间内多次切断故障电流,这是不允许的。
这种断路器的跳跃现象轻则对系统造成多次冲击,严重时可能使 断路器爆炸。
接入防跳继电器后,当断路器手动分闸或保护装置跳闸时,都有跳闸电流流过TBJ的电流线圈,这时合闸回路TBJ的常闭TBJ1接点分开,合闸回路不通,如果合闸信号没有复归,将通过TBJ的常开接点TBJ2使TBJ的电压线圈得电,使其自保持,直到合闸信号返回。
这样TBJ就起到防止断路器反复分、合闸的作用。
接于分闸回路的TBJ电流线圈,要求其在分闸时造成的压降要小,规程规定不能大于控制电源额定电压的5%,TBJ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则不能大于分闸电流的50%,保证TBJ在分闸过程中可靠动作。
1.2在有些断路器中已经考虑了防跳回路,它一般是由电压型继电器来完成防跳功能的。
断路器防跳回路接线原理及应用

断路器防跳回路接线【2 】道理及运用断路器是电力体系中主要的一次装备.今朝国内临盆厂家许多, 其灭弧道理.操作机构和掌握回路也是多种多样, 各有特色, 尤其是防跳回路的设计更是千差万别.若何把掌握回路和防跳回路很好地联合起来, 是工程技巧人员最关怀的问题.本文依据多年的现场经验和运用实践, 对今朝比较风行的防跳回路接线和道理赐与介绍, 并就运用中消失的问题进行商量.1防跳回路的感化a1 防止因掌握开关或主动装配的合闸接点未能实时返回(例如操作人员未松开手柄, 主动装配的合闸接点粘连) 而正好合闸在故障线路和装备上, 造成断路器持续合切现象.b1 对于电流启动.电压保持式的电气防跳回路还有一项主要功效, 就是防止因跳闸回路的断路器帮助接点调剂不当(变位过慢) , 造成破坏出口接点先断弧而销毁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微机破坏装配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而这一点却常被人们疏忽.2防跳回路的典范接线常用防跳回路有串联式防跳回路.并联式防跳回路.弹簧储能式防跳回路.跳闸线圈帮助接点式防跳回路等.国产断路器多采用串联式防跳回路断路器多采用并联式防跳回路.个中串联式防跳回路最合理, 运用也最普遍, 它除具有防跳功效外, 还具有防止破坏出口接点断弧而销毁的长处, 这也是运用微机破坏装配不可缺乏的技巧前提.其他防跳回路只具有防止断路器跳跃的功效, 跳闸线圈帮助接点式防跳回路在履行防跳功效时, 跳闸线圈长期带电有可能销毁.2.1串联式防跳回路所谓串联式防跳, 即防跳继电器TBJ 由电流启动, 该线圈串联在断路器的跳闸回路中.电压保持线圈与断路器的合闸线圈并联.当合闸到故障线路或装备上, 则继电破坏动作, 破坏出口接点TJ 闭合,此时防跳继电器TBJ 的电流线圈启动, 同时断路器跳闸, TBJ 的常闭接点断开合闸回路, 另一对常开接点接通电压线圈并保持.若此时SK (5—8) 或HJ 接点不能返回而持续发出合闸敕令, 因为合闸回路已被断开, 断路器不能合闸, 从而达到防跳目标.别的,当TBJ 启动后, 其并联于破坏出口的常开接点闭归并自保, 直到“逼迫”断路器常开帮助接点变位为止,有用地防止了破坏出口接点断弧.串联式防跳回路,如图1 所示.2.2并联式防跳回路所谓并联式防跳, 即防跳继电器KO 的电压线圈并联在断路器的合闸回路上(如图2 所示).例如一个持久的合闸敕令消失时, 合闸整流桥输出经Y3, S2, S3, S1, KO (2—1) 接通.断路器合闸后, 并联在合闸回路的帮助接点S3′闭合, 启动防跳继电器KO , KO 接点即由2—1 地位切换到4—1 地位, 断开合闸回路并保持.若此时线路或装备故障, 继电破坏动作跳闸.但因为合闸回路已靠得住断开, 从而防止了开关跳跃.2.3弹簧储能式防跳回路如图3, 当一个持久合闸敕令到来时, 合闸电流经SK 或HJ 经由过程S3, K1, K1, S2, S1, YA 1 接通开关合闸.合闸后弹簧机构开端储能, 并联在合闸回路的弹簧储能帮助开关S3 常闭点接通防跳继电器K1, K1 的常开点自保, 常闭点断开合闸回路.若此时线路或装备故障, 继电破坏动作跳闸, 因为合闸回路已靠得住断开, 有用地防止了开关跳跃.2.4跳闸线圈帮助接点式防跳回路如图4 所示, 在合闸进程中消失短路故障时, 破坏装配使断路器跳闸, 由跳闸线圈操动的常开帮助接点TQ 2 闭合, 保持跳闸线圈持续通电.跳闸线圈的常闭帮助接点TQ 1 断开, 割断合闸回路, 假如此时合闸敕令持续消失, 也不会使断路器再次合闸.合闸敕令解除后, 跳闸线圈掉电, 接线恢回复复兴来状况.3运用进程中需留意的问题a1 对于没有防跳装配的断路器应加装电气防跳回路, 串联式防跳回路机能最优, 应优先采用, 可收到一举两得的后果.b1 串联式防跳继电器的启动电流线圈应按敏锐度不小于2 选型, 且安装时应留意电流线圈与电压线圈的极性一致.c1 当破坏装配内部和开关操作机构都有电气防跳回路时, 推举采用破坏装配内部的防跳回路, 而将操作机构中的防跳回路甩掉落, 如许运用靠得住, 破坏便利.d1 对于弹簧储能式操作机构, 有人以为其储能机构本身已具有防跳功效, 似乎不必再加电器防跳回路.但储能机构并不能防止因合闸接点粘连而造成的开关跳跃, 又没有防止破坏出口接点断弧销毁的功效, 所以照样加装电气防跳回路为好.。
断路器内部防跳继电器原理

断路器内部防跳继电器原理引言:断路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路免受过载和短路等故障的电气设备。
在断路器的内部,通常配备了一种称为防跳继电器的装置,它起着监测电流和控制断路器动作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断路器内部防跳继电器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一、防跳继电器的作用防跳继电器是一种电气装置,用于监测电路中的电流,并在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触发断路器的动作。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电路过载和短路引起的故障,保护电气设备和电路的安全运行。
二、防跳继电器的原理防跳继电器的原理基于电流的磁场效应和电磁感应定律。
当电流通过继电器的线圈时,会在继电器内部产生一个磁场。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电流发生变化时,磁场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在继电器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个感应电动势会驱动继电器内部的机械结构,进而触发断路器的动作。
三、防跳继电器的工作机制防跳继电器通常由线圈、触点和机械结构组成。
当电流通过继电器的线圈时,线圈内部产生的磁场会吸引触点闭合。
闭合的触点连接着断路器的控制电路,使得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
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线圈内部的磁场强度增加,触点受到磁力的作用而打开。
一旦触点打开,断路器的控制电路中断,断路器迅速跳闸,切断电路。
四、防跳继电器的特点1. 灵敏性:防跳继电器能够快速感知电流的变化,并迅速触发断路器的动作,保护电路免受过载和短路等故障的影响。
2. 稳定性:防跳继电器经过精确的设计和调试,能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稳定可靠地工作。
3. 可调性:防跳继电器通常具有可调节的动作电流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4. 耐久性:防跳继电器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结论:断路器内部的防跳继电器是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监测电流并在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触发断路器的动作,有效地防止电路过载和短路引起的故障。
防跳继电器具有灵敏性、稳定性、可调性和耐久性等特点,能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可靠地工作。
通过深入了解防跳继电器的原理和工作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断路器的工作原理,提高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断路器的防跳装置

断路器的“防跳”装置
1、断路器的“跳跃”
当操作控制开关KK使断路器合于存在永久性故障(如检修后地线未拆除)的电路时,会产生以下的过程:SA在合闸位置→SA1-3通→断路器合闸→继电保护动作.(SA把手未松开)断路器跳闸←出口继电器KOU 接点合这就会使断路器发生多次的“跳一合”,产生“跳跃”现象。
SA1-3接点卡住或自动合闸后KC接点粘住不返回,合于故障电路都可能发生断路器的跳跃现象。
断路器的跳跃危害很大,因为断路器多次断开和接通短路电流,就可能使断路器损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同时也使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断路器应有“防跳”措施。
2、专用继电器的电气防跳
对于线路上的断路器,因跳合闸的机会多并且装有自动重合闸,对防跳的要求要高一些,一般应加装专用继电器的电气防跳装置。
专用防跳继电器KLJ有两个线圈:串接于断路器跳闸回路的电流起动线圈和并接于KMC线圈上的电压自保持线圈。
当操作SA使断路器合于永久性故障电路的时候,其防跳原理可用下面的过程来说明:
SA在合闸位置→SA1-3通→断路器合闸→继电保护动作→①,②:
①Yoff 线圈通电→断路器跳闸
②KJL(I)线圈通电→继电器KJL动作→a,b
a.KJL1通→KJL(V)线圈通电→继电器KJL自保持直至SA1-3
断开。
b.KJL2 断→切断KMC 线圈回路。
接点KJL3的作用是防止KOU接点先于QF2接点复归而烧坏,电阻R的作用是使并接的信号继电器能可靠动作。
但KJL3接点回路有可能引起跳闸线圈烧毁的事故,有关分析及采取的措施将在下面论述。
浅析断路器防跳保护原理及试验方法

浅析断路器防跳保护原理及试验方法摘要:断路器的防跳电路可防止断路器由于某种原因(即跳闸)而多次断开。
如果防跳电路不完善,可能会降低断路器的切断能力并损坏机构。
如果连接到故障点,它甚至可能导致开关爆炸并对系统造成影响,从而威胁到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断路器跳闸有两种情况。
(1)断路器连接故障点时,保护动作使其跳闸。
如果此时关闭脉冲尚未解除,断路器将再次关闭,从而导致断路器多次跳闸。
(2)断路器机构出现故障时,断路器不能正常关闭。
如果此时断路器的关闭脉冲尚未解除-此时断路器多次关闭,断路器跳闸。
关键词:浅析;断路器;防跳保护原理;试验方法引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尤为重要,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断路器故障研究可以有效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和安全供电,从而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断路器机构防跳原理某地区220 kv变电站断路器由平高开关设备有限公司制造255l型断路器,其保护装置为瑞士南方共同保证生产的psl-621 u,目前使用防爆盒,断路器本身具有机构防爆功能,前一机构的防爆继电器线圈没有两次连接根据反措施要求,操作人员将防跳断路器改为机构防跳保护,拆除原来的防跳保护回路,并将防跳继电器的第二行恢复到断路器机构盒中。
此时断路器S1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闭合顺序未返回,闭合脉冲仍存在,抗干扰继电器线圈回路定向,闭合回路中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闭合回路断开。
当断路器意外触发时,断路器处于单独的位置,辅助触点常闭触点,此时,尽管存在闭合脉冲,但防跳继电器仍保持打开,辅助触点常闭触点仍处于打开状态,因此闭合回路断开,断路器无法断开。
二、防跳保护类型断路器防跳保护主要采用2种方法实现:①加装防跳继电器。
根据防跳继电器安装位置的不同,又分为操作箱防跳和断路器本体防跳。
考虑到有可能出现就地汇控柜手合接点粘连,且就地手合回路不经操作箱继电器重动输出。
一般情况下,断路器本体操作机构和保护装置的操作箱均设有“防跳”回路,且保护装置的控制回路中设有跳、合闸线圈监视回路,如三者同时使用容易相互影响,若使用不当,则会使断路器产生不可靠动作[4]。
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动作原理及故障处理

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动作原理及故障处理发表时间:2019-01-18T10:23:40.063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5期作者:山江涛陈刚[导读] 断路器控制回路多种多样,其防跳回路基本设计思路都是断开合闸回路山江涛陈刚(国网安康供电公司陕西安康 725000)摘要:断路器控制回路多种多样,其防跳回路基本设计思路都是断开合闸回路,但其实现方式却不尽相同。
根据多年的二次回路检修经验,对目前广泛采用的防跳回路接线和原理给予介绍,并就实际应用中的故障排查进行探讨。
关键词:防跳;故障处理一、断路器防跳的概念及作用所谓的防跳,是指“防止跳跃”。
跳跃是指断路器在合闸于故障线路时,如果操作控制开关未复归或控制开关触点、自动装置触点粘连,此时继电保护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发生的多次“跳-合”现象。
断路器防跳,就是利用操动机构本身的机械闭锁或另在操作接线上采取措施,以防止这种跳跃现象的发生。
二、防跳回路的典型接线及防跳的动作原理常用的防跳回路有两种:串联式防跳回路和并联式防跳回路,比较少见还有弹簧储能式防跳回路、跳闸线圈辅助接点式防跳回路等。
以下仅就常用的两种防跳回路进行分析。
1.串联式防跳回路串联式防跳,其防跳功能的起动由串接在跳闸回路中的防跳继电器TBJ电流起动线圈实现。
TBJ是一个双线圈继电器,由串接与跳闸回路的电流启动线圈TBJ,和接于防跳回路的电压自保持线圈TBJV组成。
在跳闸过程中,当TJ闭合接通TBJ回路时,防跳回路中的TBJ2闭合,电压自保持线圈启动,TBJV2闭合,TBJV1断开。
如果在保护跳闸期间,HJ发生粘连,HJ->LP2->TBJV2->TBJV这条回路接通,TBJV电压自保持,使得TBJV1始终断开,合闸回路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这也就达到了防跳的目的:将断路器闭锁在跳闸状态。
如果跳闸完成后没有跳令存在,则在断路器完成分闸后,跳闸回路被DL常开接点断开,TBJ电流线圈失电,此时由于HJ是断开的,不能形成TBJV电压自保持,复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路器防跳原理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首先你要明白一个概念,防跳回路,实际上是防合,防止断路器合上后再跳开产生“跳跃”,因此,当故障消失,保护装置没有跳令的时候,当然允许合闸,不知道你有没有做过防跳回路的测试,它的方法就是,保持跳闸指令,合令发而合不上,这就算有效。
一、防跳回路的作用:
1、防止因控制开关或自动装置的合闸接点未能及时返回(例如操作人员未松开手柄, 自动装置的合闸接点粘连) 而正好合闸在故障线路和设备上, 造成断路器连续合切现象。
2、对于电流启动、电压保持式的电气防跳回路还有一项重要功能, 就是防止因跳闸回路的断路器辅助接点调整不当(变位过慢) , 造成保护出口接点先断弧而烧毁的现象。
二、常用防跳回路有串联式防跳回路、并联式防跳回路、弹簧储能式防跳回路、跳闸线圈辅助接点式防跳回路等。
国产断路器多采用串联式防跳回路
防跳回路的典型接线:
断路器多采用并联式防跳回路。
其中串联式防跳回路最合理, 应用也最广泛, 它除具有防跳功能外, 还具有防止保护出口接点断弧而烧毁的优点, 这也是应用微机保护装置不可缺少的技术条件。
其他防跳回路只具有防止断路器跳跃的功能, 跳闸线圈辅助接点式防跳回路在执行防跳功能时, 跳闸线圈长期带电有可能烧毁。
三、串联式防跳回路
所谓串联式防跳, 即防跳继电器TBJ 由电流启动, 该线圈串联在断路器的跳闸回路中。
电压保持线圈与断路器的合闸线圈并联。
当合闸到故障线路或设备上, 则继电保护动作, 保护出口接点TJ 闭合,此时防跳继电器TBJ 的电流线圈启动, 同时断路器跳闸, TBJ 的常闭接点断开合闸回路, 另一对常开接点接通电压线圈并保持。
若此时SK (5—8) 或HJ 接点不能返回而继续发出合闸命令, 由于
合闸回路已被断开, 断路器不能合闸, 从而达到防跳目的。
另外,当TBJ 启动后, 其并联于保护出口的常开接点闭合并自保, 直到“逼迫”断路器常开辅助接点变位为止,有效地防止了保护出口接点断弧。
串联式防跳回路,如图。
四、并联式防跳回路
所谓并联式防跳, 即防跳继电器KO 的电压线圈并联在断路器的合闸回路上(如图2 所示)。
例如一个持久的合闸命令存在时, 合闸整流桥输出经Y3, S2, S3, S1, KO (2—1) 接通。
断路器合闸后, 并联在合闸回路的辅助接点S3′闭合, 启动防跳继电器KO , KO 接点即由2—1 位置切换到4—1 位置, 断开合闸回路并保持。
若此时线路或设备故障, 继电保护动作跳闸。
但由于合闸回路已可靠断开, 从而防止了开关跳跃
现在,一般都采用串联防跳。
断路器自身带防跳回路的,应取消回路上的防跳,以免产生寄生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