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1.信息的定义:信息——就是生物体以及具有一定功能的机器,通过感觉器官和相应的设备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

2.信息的功能:a.信息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b.信息是一切知识的来源c.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和结果d.信息是决策的依据e.信息是一切有效管理的前提f.信息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指南3.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a.知识和信息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资源和财富。

b.人类社会发展的三要素的物质、能源、信息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c.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经济的重要基础。

d.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e.信息产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4.信息检索的概念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

(1)信息存储过程,即搜集、筛选、整理、积累现有信息,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形成检索工具或系统。

(2)信息检索过程,即利用信息检索工具或系统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5.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询。

6.信息检索的意义与作用①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②是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③减少投入,减少消费,提高效率。

④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信息素质和创新能力。

⑤减少语言障碍,最大限度地获得有用信息。

⑥促进国民信息素质,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7.检索效果:是指在检索过程中满足检索者检索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的程度,理想的检索结果是无遗漏、无误差地检索出检索者所需的所有文献。

评价标准判定一个检索系统的优劣,主要从质量、费用和时间三方面来衡量。

因此,对信息检索的效果评价,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

8. 质量标准主要通过具体的指标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是衡量检索系统性能和检索效果的标准,一般包括查全率、查准率、漏检率、误检率等四项指标。

查全率和查准率是判定检索效果的主要标准,而后两者相对来说要次要些。

文献检索复习提纲(精选5篇)

文献检索复习提纲(精选5篇)

文献检索复习提纲(精选5篇)第一篇:文献检索复习提纲《文献检索》复习提纲一、文献信息概述1、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的构成要素:知识信息、负载知识信息的载体。

文献的本质属性:知识性、传递性、动态性。

2、依据文献的加工程度,文献可分为哪些类型,每种类型的含义是什么?答:根据文献的加工程度划分,文献可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是指未以公开形式出版或未经正式渠道流通的文献,如文章草稿、私人笔记等;一次文献是作者以生产或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著等;二次文献是指将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著录,并以规定的格式编制成,为便于管理和查找文献的工具,即检索工具。

如目录、题录或索引、文摘等;三次文献是指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的内容经阅读研究,浓缩提炼而编写成的文献,如专题综述、百科全书、年鉴、指南等。

(参见教材第11页)3、我国早在三四千年以前的殷商时代就有了最早的图书—甲骨文。

图书及期刊的特点:(教材第9页)。

4、图书、期刊、报纸、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的文献类别代码分别是什么?答:图书:M ;期刊:J;报纸:N;专利文献:P;标准文献:S;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科技报告:R5、结合实际谈一谈培养大学生文献信息检索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答案要点:(1)开发智力资源,推动社会发展;(2)继承前人成果,避免重复研究;(3)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创新人才;(4)节省科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要求:在论述的过程中应结合知识经济、学习型社会、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实际,表达观点应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条理清晰,自圆其说。

切忌仅答要点。

]二、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1、简述文献信息检索的原理。

答:信息检索的实质是信息用户的需求和一定的信息集合的比较和选择的过程,即匹配的过程。

包括两个过程:(1)存储过程:标引员广泛收集信息,形成检索标识,把这些标识按一定方法组织成形成各种检索系统,即信息源的形成过程。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学习要点第一章绪论信息、知识、文献及其关系文献的类型及特点第二章信息检索基础知识文献检索基本概念检索工具检索策略和方法(构造检索式)效果评价--查全率、查准率第三章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概念、类型文献的分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索书号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联机公共目录的概念、类型(具体目录的使用)第四章数据库检索数据库的概念、检索的特点我校数据库概况期刊数据库检索示例—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报纸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的检索与利用外文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第五章Internet检索工具搜索引擎概述(概念、发展、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分类)搜索引擎的检索功能搜索引擎的使用(百度、google)第六章工具书的使用工具书的概念、类型、结构各类工具书举要基本知识信息、知识、文献及其三者的关系信息检索的概念与类型等检索工具的概念、类型和作用计算机信息检索过程中的一些概念信息检索效果评价--查全率、查准率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分类法)索书号工具书检索的基本方法构造检索表达式布尔逻辑表达式截词表达式基本检索高级检索熟练使用的书目查询系统CALIS联合目录我馆书目查询系统熟练使用的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读秀学术搜索应了解的外文数据库EbrarySage检索中文发表的有关溺爱对儿童心理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1)该课题检索的文献类型应包括哪些?(2)可以利用哪些数据库进行该课题检索?(3)如何构造该课题的检索式?(1)图书、期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等(2)读秀学术搜索、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3)溺爱and(儿童or孩子)and 心理1.1 文献信息检索的重要意义信息时代到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信息量的急剧增长,使人们深陷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

如何在这无边无际的信息海洋中进行捕捞,就成为信息素养诸多要素中最具决定性的能力。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第一章网络信息概述一. 基本概念1信息狭义:信号和消息广义: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运动方式的体现,是物质的一种客观存在,它反映了物质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状态与特征。

2 知识按照表述方法可以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又称可编码的知识,是记录于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

以文字、语言、图像的形式保存下来,如专利、商标、计划、软件设计报告等等。

显性知识是可以编码和表述的,有载体的。

隐性知识又可称为不可编码的知识,是存储在人们大脑里的经历、经验、技巧、体会、感悟、智能等尚未公开的秘密知识,就是你看不见、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直接交流和表达出来的知识。

隐性知识的特点是不易被认识到、不易衡量其价值、不易被其他人所理解和掌握3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精确描述:凡是用文字、图形、代码、符号、音频、视频等方式记载在一定载体上的每一件记录,均称为“文献”。

构成文献要素有三,知识、记录与载体方式。

4情报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钱学森:“情报是激活了的知识”情报是对特定的人而言的,对需要它的人而言是情报,对不需要的人而言它只是信息与知识。

知识与信息转化为情报必须经过传递、只有将特定的知识与信息传递到特定需要的人那里,它们才能成为情报。

传递是情报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 网络信息的特性1 性质客观性寄附性传递性共享性衍生性时效性2 特点数量大来源广语种多多媒体传播快跨国界内容杂更新快三. 网络信息的资源1 知识信息网站教育和科技部门网站,如:学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政府部门等。

2 文献信息网站出版和收藏文献网站。

有数字图书馆,如:超星、书生之家等;数字平台,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

四. 网络信息的检索主要信息网站种类:政府网站(.gov)免费教育机构(.edu)科研部门(.ac)商业网站(.com)收费社会组织(.org)互联网络(.net)五.图书馆印刷型文献:图书、期刊、工具书、报纸电子型文献:随书光盘、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及其他数据库1. 按文献内容性质划分(不同加工深度)零次文献(Zeroth Litterature) 是指非正式出版或非正式渠道交流的文献,未公开于社会,只为个人或某一团体所用。

文献检索总复习材料

文献检索总复习材料

第一章科技信息检索概述1、信息就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存在和运动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和消息。

2、情报是知识或信息经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即运用一定的形式,传递给特定用户,并产生效用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具有三个要素: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3、信息与情报的关系:信息是关于一切事物(物质的、精神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映;情报是对搜集到的信息经过整序、分析与深化认识之后得出的解决特定问题的知识。

信息可以告诉我们已经或将要发生的事态,而我们及时作出反应的能力则来自于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所得到的可用于决策的情报。

4、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对客观世界物质形态和运动规律的认识。

知识是理性化、优化和系统化了的信息。

5、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在一切载体材料上的人类知识。

6、存储信息、传递信息是文献的主要功能。

知识是文献的实质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外在形式,而记录是联系知识与载体的手段。

7、科技文献:文献记录的知识内容属于科技范围。

8、文献信息:以文献形式被记录的信息。

特点:记录下的信息;受到人工符号制约;相对固化;人类的反应;自然界信息可以转换为文献信息。

9、信息、知识、文献之间的关系:事物发出信息;信息经人脑加工变为知识;知识被记录形成文献;文献经过传递、应用于理论与实践产生新的信息。

10、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信息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应;知识来源于信息,是理性化、优化、系统化的信息;情报是解决特定问题所需的特定知识与信息;文献是信息、知识、情报的载体。

11、信息检索(文献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储存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

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

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信息查询。

12、数据检索:是将观察或实验得到的数据经过筛选、分析、整理和鉴定,以一定的顺序存贮在某种载体上,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或手段从中找出符合用户所需的数据的过程。

文献检索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文献检索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献检索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医学⽂献检索复习资料第⼀章⼀、信息、知识、情报、⽂献(选择、判断改错)1、信息:是物质存在或运动⽅式与状态的表现形式或反映,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反映,它提供了客观世界事物的消息、知识,是事物的⼀种普遍属性。

2、知识:是⼈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经验的综合,是⼈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

3、情报:是指⼈们以各种⽅式传递与交流的具有⼀定⽬的与时效的信息,是⼈们为⼀定⽬的搜集的有使⽤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的重要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性。

4、⽂献:是指以⽂字、图象、公式、声频、视频、代码等⼿段记录或描述在⼀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储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的⼀切载体。

(记录有知识的⼀切载体。

)⽂献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内容上的知识或信息;揭⽰和表达知识信息的表⽰符号;记录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

信息、知识、⽂献、情报的包含关系:信息、知识、情报必须固定在⼀定的物质载体上,形成⽂献后才能进⾏传递,才能被⼈们所利⽤,⽂献是信息、知识、情报存储、传递、利⽤的重要⽅式。

信息可以成为情报;信息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情报是知识或信息经传递并起作⽤的部分。

第⼆章医学⽂献信息资源⼀、⽂献信息资源类型的划分1、按载体类型划分:(1)书写型⽂献:古代⽂献、书法作品、⼿稿、书信、原始记录等(2)印刷型⽂献:图书、期刊、会议⽂献、政府出版物、专利⽂献、技术标准、产品资料、学位论⽂、技术档案(3)缩微型⽂献:微缩胶卷、微缩胶⽚、微缩照⽚等(4)视听型⽂献:唱⽚、录⾳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电视⽚等(5)电⼦型⽂献:电⼦型⽂献按发布形式分为:①参考数据库:A.书⽬数据库:中药在线、CBM、PubMedB.⽂摘和索引数据库②全⽂数据库③事实数据库④搜索引擎/分类指南⑤⽹络学术资源学科导航⑥FTP资源⑦其他2、按出版类型划分:(1)图书:是现代出版物中最普通的⼀种类型,有封⾯、书名、作者、出版地、出版者,并装订成册。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文献检索复习要点—Jinying第一章绪论信息、知识、情报及三者关系;文献,文献按载体划分,文献按出版形式划分,文献级次(各级次的概念、代表文献及异同);ISBN和ISSN(概念、组成及检验方法)信息含义:是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千差万别的反映。

是物质存在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P3-P4)知识的概念: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概括,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和系统化了的信息,是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情报的定义:为了解决一个特定问题从一定文献资料中提取或经过传递获得的知识。

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知识性传递性针对性信息,知识,情报之间的关系从信息,知识和情报的定义可以看出,信息无处不在,信息的范围很大,信息中被人们认识的部分成为知识,而知识中被人们用来解决问题的部分成为情报,因此信息,知识和情报的关系是前者包含后者的关系。

ISBN:(P8) 概念:即国际标准书号,它是由10位数字组成,共分4段,其间用“—”相连,组成:1组号2出版社号3书序号4校验码算法:用1分别乘ISBN前12位中的奇数位,用3乘以偶数位,所得结果之和除以10可得,值的范围为0—9文献的含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包含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记录方式四个基本要素(P5)文献按载体划分:1印刷型2缩微型3视听型4电子型(P5-P6)文献按出版形式划分:1.图书2.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3.会议文献4.学位论文5.科技报告6.专利文献7.标准文献8.政府出版物9.产品样本10.技术档案(P7-P11)文献级次:人类开发、利用文献的先后顺序。

(P6-P7)1零次文献:非正式出版物或非正式渠道的最原始的文献。

如日记、手稿、个人通信、口头言论2.一次文献:依据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创作的文献。

如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3二次文献:按一定的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

如目录、索引、文摘4三次文献:围绕某个专题或出于特定目的,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进过筛选分析综合和浓缩等深度加工而形成的文献。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一章绪论1、情报:指传递着的,有特性效用的知识。

特性:知识性:指情报的本质是知识;传递性:指知识只有经过传递才能成为情报;效用性:指流动着的知识并不都是情报,只有那些能满足需要的流动的才可称之为情报。

2、文献:(1)定义:为记录一切人类知识信息的载体。

记录有信息或知识的一切载体均为文献。

(2)基本要素:①知识内容;②记录符号;③物质载体;④记录手段;例如:一张没有任何知识内容的白纸;一盒空白录音磁带不能称为文献,一副名画是文献; 3、信息资源:是可利用的信息,相对于其他非资源型信息,信息资源具有有限性、人工性、有序性、积累性4个特性。

4、信息、知识、情报、与文献的关系①包含关系:信息包含知识,知识包含情报;②转化关系: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载体;③交叉关系:情报与文献之间存在交叉关系;5、按文献的载体形式不同,可把文献信息分为手写型、印刷型、微缩型、声像型和机读型5种类型。

①手写型:指雕版印刷印刷发明之前的古代文献和今天没有正式付印的手写文稿如古代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竹木简、拓片和现在的手稿、日记、书信、账簿、公文会议记录等;②印刷型:以印刷、复印、打印等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文献;③微缩型:包括微缩胶卷、微缩平片、微缩卡片、和全息胶片等;④声像型:包括唱片、录音带、幻灯片、电影胶卷、录像带、电视片、激光唱盘。

多媒体学习工具的等;⑤机读型:包括联机型、光盘型、网络型。

6、按文献的出版形式不同,可以把文献信息资源划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特种文献(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和技术档案)等11种类型。

(1)科技图书:①主要特点: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系统完整,成熟稳定,但编辑、出版周期稍长,传递速度偏慢,所揭示的内容一般只是反映2~3年以前的研究水平。

②检索工具:超星数字图书馆、我校馆藏图书目录、北大方正数据库、书生(之家)读吧、馆藏图书馆、中数图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EI COMPENDEX 数据库检索题目题目1 检索2000以前的有关“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文献,检索要求:(1)文献类型为会议,文献处理类型为理论,语种为英文。

(2)记下检索到的数量及第一条记录的篇名、作者、刊名、年、卷、期,出版地、出版社等。

(3)并分别将该篇文章三种显示格式复制下来。

答:共检索到31931篇文章Fault-tolerant analysis of the spiral computer network topologyMitchell, Tony L. (USAF Acad, Dep of Math Sci, Colorado, Springs, CO, USA); Nilsson, Arne A. Source: Conference Record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v 1, p 363-367, 1989Fault-tolerant analysis of the spiral computer network topologyMitchell, Tony L.1; Nilsson, Arne A.1Source:Conference Record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v 1, p 363-367, 1989; ISSN:05361486; DOI:10.1109/ICC.1989.49722; Conference: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 ICC'89, June 11, 1989 - June 14, 1989; Sponsor:IEEE, Communication Soc, New York, NY, USA; IEEE, Boston Section, Boston, MA, USA; Publisher: Publ by IEEEAuthor affiliation:1 USAF Acad, Dep of Math Sci, Colorado, Springs, CO, USAAbstract:Results are presented from the analysis of a computer network topology that ha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 standard in future years. The scheme is named the spiral topology because the architecture is built around modules of four computer nodes each, connected by top and bottom spirals. The spiral topology features a simple internal self-routing algorithm that adapts quickly and automatically to failed computer nodes or links. The six most important direct consequences of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are (1) ease of expansion, (2) fast, on-the-fly self-routing, (3) extremely high tolerance to failed network nodes or links, (4) increased network security, (5) potential for the total elimination of store and forward transmissions due to routing decision delays, and (6) rendering the maximum-path-length issue moot.(4 refs)Controlled terms: - Data Transmission - Electric- Decision Delays - Self Routing Algorithm - Spiral Topology - Store and Forward TransmissionsTreatment: Theoretical (THR)Database: CompendexAccession number: 1990035210067Title: Fault-tolerant analysis of the spiral computernetwork topologyAuthors: Mitchell, Tony L.1; Nilsson, Arne A.1Author affiliation: 1USAF Acad, Dep of Math Sci, Colorado, Springs,CO, USACorresponding author: Mitchell, Tony L.Source title: Conference Record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ommunicationsAbbreviated source title: Conf Rec Int Conf CommunVolume: 1Issue date: 1989Publication year: 1989Pages: 363-367Language: EnglishISSN: 05361486CODEN: CICCDVDocument type: Conference article (CA)Conference nam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89Conference date: June 11, 1989 - June 14, 1989Conference location: Boston, MA, USAConference code: 12791Sponsor: IEEE, Communication Soc, New York, NY, USA;IEEE, Boston Section, Boston, MA, USAPublisher: Publ by IEEE, Piscataway, NJ, United StatesAbstract: Results are presented from the analysis of acomputer network topology that has the potential tobecome a standard in future years. The scheme isnamed the spiral topology because the architectureis built around modules of four computer nodeseach, connected by top and bottom spirals. Thespiral topology features a simple internal self-routingalgorithm that adapts quickly and automatically tofailed computer nodes or links. The six mostimportant direct consequences of the networkarchitecture are (1) ease of expansion, (2) fast,on-the-fly self-routing, (3) extremely high tolerance tofailed network nodes or links, (4) increased networksecurity, (5) potential for the total elimination of storeand forward transmissions due to routing decisiondelays, and (6) rendering the maximum-path-lengthissue moot.Number of references: 4Main heading:Controlled terms: - DataTransmission -Uncontrolled terms:Nodes - Decision Delays - Self RoutingAlgorithm - Spiral Topology - Store and ForwardTransmissionsTreatment: Theoretical (THR)DOI: 10.1109/ICC.1989.49722Database: CompendexCompilation and indexing terms, © 2013 Elsevier Inc.题目2 ①在EI快速检索的“题名字段”查找“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文献,记录检索总条数。

(系统默认年代)②在EI快速检索中“题名字段”查找“安全设计”方面的文献,记录检索总条数。

③将①、②两题在检索历史中进行合并检索,记录检索总条数及第一条记录的篇名。

并说明检索历史检索历史中E-mail Alert即电子邮件专题服务的功能是什么?答:①共检索到78268篇②共检索到604篇③共检索到8篇Software development for specific geometry and safe design of isotropic material multicell beams检索历史中E-mail即电子邮件专题服务的功能是:在用户设定好一个检索后,所选择的数据库在每次更新时将自动检索出用户设定好的内容,并通过电子邮件(E-mail)发送给用户。

在每次电子邮件(E-mail)专题服务中可最多发送25条记录,如果在更新中检索到超过25条记录,在电子邮件(E-mail)专题服务中将出现一个超级连接,点击它将连接到Engineering Village 2,就可查看所检索的全部新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