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mm×40mm水泥抗压夹具校验规范
项目试验室水泥胶砂抗压试验机操作规程

项目试验室水泥胶砂抗压试验机操作规程
1、抗压试验须用抗压夹具进行,试件受压面为
试件成型时的两个侧面,面积为40mm*40mm。
试验前应清除试件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砂粒或杂物。
试件的底面靠紧夹具定位销,断块试件应对准抗压夹具中心,并使夹具对准压力机压板中心,半截棱柱体中心与压力机压板中心差应在±0.5mm内,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为10mm。
2、压力机加荷速度应控制在2400N/s±200N/s
速率范围内,在接近破坏时更应严格掌握。
3、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尽快进行试验,
以免试件内部的温度、湿度发生显著变化。
4、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或下垫板
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
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或下垫板)中心对准。
5、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下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面均衡受压。
承压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加荷,保持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
水泥抗压夹具检定规程

水泥抗压夹具检定规程水泥抗压夹具检定规程40mm×40mm水泥抗压夹具检定规程1。
结构与类型:抗压夹具包括上、下压板、传压柱和框架,上压板带有球座,用两根吊簧吊在框架上,下压板固定在框架上。
2.要求:2。
1 上、下压板长度:40mm±0。
1mm。
2。
2 上、下压板宽度:大于40mm。
2。
3 上、下压板厚度:大于10mm。
2。
4 上压板上的球座中心应在夹具中心轴线与上压板下表面的交点上,公差为±1mm,上压板随着与试体的接触而自动找平,但在加荷过程中,上、下压板的相对位置应保持固定;借助专用试块上、下压板长度方向的两端面边应相互重合,不重合边最大偏差不超过0。
2mm。
2。
5 下压板的表面对夹具的轴线应是垂直的,并且在加荷过程中应保持垂直。
2。
6 上、下压板自由距离大于45mm。
2。
7 定位销高度不高于下压板表面5mm,间距为41-55mm。
2。
8 框架底部中心定位孔为¢8mm×8mm。
2。
9 传压柱进行导向运动时垂直滑动而不发生明显摩擦和晃动,上端中心工艺孔为¢8mm×8mm。
2。
10 球座应能自由转动,以使夹具上压板能一开始就适应试体的形状,并且在试验过程进行中仍能保持。
2。
1 1 抗压夹具不放试体时,若加压到工作位置,压力试验机不应有负荷指示。
2。
12 抗压夹具应保持清洁,不得有碰伤和划痕。
2。
13 抗压夹具应有牢固的铭牌,其内容包括: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出厂日期。
3。
试验方法3。
1 上、下压板的长度、宽度、厚度、自由距离、球座中心、定位销、框架底部中心定位孔等用分度值不低于0。
02mm的卡尺和专用试块检测。
3。
2 非负荷下在压力机上用最小度盘检测。
3。
3 其它要求用目测检查。
4。
检验规则每台夹具均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所有项目全部合格后,签发质量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每台抗压夹具都应有监制单位认可的监制标志。
随包装箱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装箱单及附件等。
校验方法 新

水泥胶砂试模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修理后的水泥胶砂试模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1.1产品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及出厂日期等。
1.2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1.3试模的侧板和端板应由硬质钢材制造,底座可用铸铁制造,组装后试模的有效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试模尺寸允许偏差表1.4试模内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平整度误差应不大于试模边长的0.05%。
1.5试模组装后,各相交面应垂直,,偏差不大于1°。
1.6试模组装应紧密,在试件成型时不出现漏浆现象。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2.1校验项目2.1.1外观。
2.1.2试模尺寸。
2.1.3试模内表面平整度。
2.1.4试模垂直度。
2.1.5试模漏浆检查。
2.2校验用器具2.2.1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2.2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0mm。
2.2.3塞尺:厚度0.2~2mm。
2.2.4万能角度尺:量程360°,分度值5’。
三、校验方法3.1按技术要求1.1和1.2条对试模的外观和资料进行检查。
3.2用游标卡尺对试模的有效尺寸进行测量。
3.3用钢直尺和塞尺对试模内表面、端板和底座进行平整度测量。
3.4用万能角度尺对组装后试模进行垂直度测量。
3.5将装满水泥胶砂的试模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在振动台上振30s,检查是否有漏浆现象。
四、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校验周期为12个月。
校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证书格式见附录1。
注:本方法摘自铁道部《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检验方法》。
雷氏夹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雷氏夹的校验。
二、技术要求1.1雷氏夹应由铜质材料制成,外表光滑,无变形。
1.2环模直径30mm,高30mm,模厚0.5mm,切口1.0 mm。
1.3指针长150mm,间距10mm,针直径2.0mm。
1.4校验时两指针针尖距离增加范围为17.5mm±2.5mm,且能恢复至原来状态。
水泥抗压夹具校验方法

水泥抗压夹具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以及修理后40× 40mm水泥抗压夹具的校验。
1.1 技术要求1.1.1 抗压夹具应保持清洁,不得有碰伤划痕;应有牢固的铭牌,内容包括: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出厂日期。
1.1.2上、下压板应为硬质钢材制成,其长度为40±0.1mm,宽度为 40mm,厚度> 10mm。
1. 1.3上、下压板与试件整个接触表面的平面公差为0.01mm。
上、下压板自由距离>45mm。
1.1.4 上压板上的球座中心应在夹具中心轴线与上压板下表面的交点上,公差为± 1mm,上压板随着试件的接触而自动找平。
1.1.5 下压板的表面对夹具的轴线应是垂直的,并且在加荷过程中应保持垂直。
1.1.6 定位销高度不高于下压板表面5mm,间距为 41~55mm。
1.2 校验项目及条件1.1. 1 检验项目1.1. 1.1 目测检查技术要求 1.1 条的内容。
1. 1. 1.2 上、下压板的长度、宽度、厚度及自由距离。
1. 1. 1.3 上、下压板的平面公差。
1. 1. 1.4 球座中心位置。
1. 1. 2 检验用器具1. 1. 1. 1 游标卡尺:量程200mm,分度值 0.02mm。
1.1. 1. 2 钢直尺:量程 500mm,分度值 1mm。
1.3 校验方法1.3.1 目测检查外观。
1.3.2 用钢直尺测量上、下压板自由距离。
1.3.3 用游标卡尺测量上、下压板的长、宽、厚及球座中心位置。
1.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1.5 校验周期、记录校验周期为一年。
校验记录见设备档案。
注:本方法摘自铁道部《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方法》。
水泥抗压夹具校验记录仪器编号:校验号:项目校验数据结1.外观是否清洁,有否碰伤、划痕是否有铭牌、内容是否完全1.上、下压板上压板长mm、宽mm 、尺寸、自由距离厚mm及球座中心位下压板长mm、宽mm 、置厚mm自由距离mm校验结论:校验员核验员校验日期年月日。
水泥抗压夹具自检校验方法

水泥抗压夹具自检校验方法自检校验方法:1.夹具外观检查:首先,仔细检查夹具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明显的变形、腐蚀或磨损等情况。
确保夹具外部没有严重的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问题。
2.夹具尺寸测量: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夹具的各个关键尺寸进行测量,包括上下压板的直径、圆柱体的高度和直径等。
与夹具的技术参数进行对比,确保夹具尺寸符合要求。
3.夹具标定负荷测量:使用合适的标准负荷,例如30KN的标准校验负荷,将其施加到夹具上,并使用合适的压力测试工具,读取夹具上标定负荷传感器的输出值。
将读取到的输出值与实际施加的负荷进行对比,计算得到夹具的测量误差。
4.夹具应变测量:在夹具的关键部位附近安装应变传感器。
使用合适的压力测试工具,施加压力到夹具上,并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读取应变传感器的输出值。
将读取到的输出值与实际施加的压力进行对比,计算得到夹具的应变测量误差。
5.夹具稳定性检查:将夹具安装到水泥抗压试验机上,并进行多次测试。
观察夹具是否具有稳定的测量性能和可靠的重复性。
如果夹具在多次测试后出现明显的测量误差或不稳定的情况,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维修或调整。
6.压力传感器线性度检查:使用不同的标定负荷,例如10%、50%和90%的最大负荷施加到夹具上,并使用合适的压力测试工具读取夹具上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值。
将读取到的输出值与施加的负荷进行对比,计算得到夹具的线性度误差。
7.标定记录和报告:对每一次自检校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并生成一份自检校验报告。
报告中应包含夹具的基本信息、校验方法、校验结果以及任何需要修正或改进的建议。
总结:水泥抗压夹具的自检校验是确保夹具测量性能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夹具的外观、尺寸、标定负荷、应变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检查和测试,可以确保夹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及时记录和报告自检校验结果,有助于及时发现夹具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
40mm×40mm水泥抗压夹具操作规程

三、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除试块碎屑,各运动部位涂上冻滑油,各光面涂上防锈油以防锈蚀。
水泥抗压夹具操作规程
仪 器
名 称
40mm×40mm水泥抗压ຫໍສະໝຸດ 具操作规程主 要用 途
水泥抗压强度检验。
性 能
指 标
1、上、下压力板长度40±0.1mm;2、夹具外形尺寸φ100×165mm;3、夹具总重约5kg。
环境
要求
环境温度:2-40℃相对湿度:≯50%
操
作
规
程
一、本夹具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压力试验机,使用时应将本夹具安放在压力试验机下压力板上由夹具底部φ8孔定位以对中心位置,然后把上、下压力板平面上擦干净,放入水泥试块,试块宽的一边紧靠定位销,调整压力试验机的上压力板与夹具的上球座的上平面接触便可以加压。
JCT 683-2005 40mm×40mm水泥抗压夹具

JC/T 683-2005 40mm×40mm水泥抗压夹具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40mm×40㎜水泥抗压夹具(以下简称抗压夹具)的结构与类型、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和包装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按GB/T l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测定水泥胶砂强度的抗压夹具及其他指定采用本标准的抗压夹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西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E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教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目麓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子本标准。
GB/T 230.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ll337 平面度误差检测GB/T l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0法)(idt IS0 679:1989)3 结构与类型抗压夹具由框架、传压柱、上下压板组成,上压扳带有球座,用两跟吊簧吊在框架上,下压板固定在框架上。
工作对传压柱、上下压板与框架处于同轴线上。
结构为双臂式,如图1所示:1——传压拄;2——铜套:3——定位销;4——吊簧:5——上压扳和球座6——定位销;7——下压扳;8——框架;图1 抗压夹具结构示意图4 技术要求4.1 上、下压板宽度:40.0㎜±0.1mm;长度:大于40mm;厚度:大于10㎜。
4.2 上、下压板的平面度为0.01 mm。
4.3 上、下压板表面租糙度不高于Ra0.1,不低于Ra0.8。
4.4 上、下压板材料应采用洛氏硬度大于58HRC的硬质钢。
传压柱材料应采用洛氏硬度大于55HRC的硬质钢。
4.5 上压板上的球座的中心应在夹其中心轴线与上压板下表面的交点上,偏差不大于1㎜。
4.6 球座应为环带接触,环带的位置大约在球座的2/3高处,宽4㎜~5㎜。
4.7 上、下压板长度方向的两端面边应相互重合,不重合最大偏差不大于0.2㎜。
探讨减少40mm×40mm水泥抗压夹具误差的方法

企业 使 用 多 年 , 工 作 面 为 4 mmx O 其 0 4 mm 的 一 个 截 面 , 这 而 个受 力 工 作 面 的形 成 .是 由上 下 压 板 和 水 泥 试 块 共 同控 制
一
品牌 的 2个 校 准 合 格 夹 具 进 行 比对 试 验 , 中一 个 作 为校 其
准 夹 具 平 时 不使 用 , 外 一 个 作 为 比对 夹 具 平 时 使 用 。具 体 另
结 果 见 表 2 。
1 夹 具 产 生 误 差 的 原 因
近 几 年 在 水 泥 生 产 企 业 进 行 化 验 室 的 仪 器 设 备 校 准 过 程 中. 发现 夹 具 对 力 值 的 影 响 还 是 比 较 大 的 , 时 同 一 试 块 有
就 已经 是 一个 不合 格 品 。选 用 一 个 尺 寸 超 标 夹 具 ( 04 4 .mmx 4 .mm) 校 准 夹 具 ( 0O 03 与 4 .mmx 0O 4 .mm) 行 了 对 比 试 验 , 进 本 次 比对 试 验采 用 同一 台匝 力 机 进 行 破 型 , 体 数 据 见 表 1 具 。
图 1 抗 压 夹 具 的屠 损 情 况 示 意 图
究 其 原 因有 二个 方 面 , 方 面 是 某 些 夹 具 生 产 企 业 为 了 一
J 厂74 2 0 水 泥 自动 压 力 试 验 机 》 定 压 力 机 示 值 C r2 — 0 5《 规
相 对 误差 控制 在 ±1 %范 围 内。 以从 表 1可 以看 出 , 下 压 板 所 上
个 方 向 。 在 一 进 一 出 的 过 程 中 , 然 导 致 试 块 与 夹 具 压 板 的 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mm×40mm水泥抗压夹具校验规范
1 目的
1.1 本方法适用于新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水泥抗压夹具的校验。
1.2 水泥抗压夹具系用于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17671-1999标准测定水泥抗压强度的专用设备。
其制造质量应符合《40mm ×40mm水泥抗压夹具》JC/T683-2005的规定。
2 技术要求
2.1 抗压夹具应有牢固的铭牌,其中内容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出厂日期等。
2.2水泥抗压夹具上压板应活动自由,在夹具内不放试块时,压力机若加压到工作位置,不应有负荷显示,其有效尺寸如表所示。
抗压夹具的有效尺寸
3 校验项目
3.1 外观。
3.2 上、下压板尺寸。
3.3 上下压板的自由距离。
4 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
4.1 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
4.2 校验用标准器具
游标卡尺:量程0~150mm,分度值0.01mm。
5 校验方法
5.1 外观:用肉眼检查夹具的上、下压板应无残损、生锈等缺陷、铭牌牢固。
5.2 用数显卡尺分别测量夹具的上、下压板长、宽,每条边各测2个点。
测量上下压板自由距离。
6 检验结果处理
6.1 夹具的上、下压板尺寸,自由距离符合技术要求,即为合格。
6.2 校验周期为12个月。
7 记录
7.1水泥抗压夹具校验记录。
水泥抗压夹具校验记录
校验编号: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