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肥胖现象的调查与研究
学生肥胖率调查报告

引言概述: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广泛存在的健康问题,而学生肥胖率的上升趋势尤为令人担忧。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学生肥胖率的现状以及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正文内容:一、学生肥胖率现状1.学生肥胖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学生肥胖率的普遍存在性3.学生肥胖率的地域和性别差异4.学生肥胖率与年龄的关系5.学生肥胖率与经济因素的相关性二、学生肥胖率的原因1.生活方式变化对学生肥胖率的影响a.饮食结构的不合理b.运动锻炼不足c.屏幕时间过长2.家庭背景对学生肥胖率的影响a.父母肥胖与遗传因素的关系b.家庭环境对饮食习惯的影响c.家庭支持对生活方式的影响3.学校环境对学生肥胖率的影响a.饮食环境与食品选择b.运动设施和活动举办情况c.学校相关政策和指导的重要性三、学生肥胖率的影响因素1.学生健康状况与肥胖的关系a.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加b.体力活动能力下降c.疾病风险的增加2.学生学业成绩与肥胖的关系a.注意力和集中力下降b.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的降低c.学生日常行为和行动力的影响3.学生社交关系与肥胖的关系a.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受损b.体育课和户外活动的社交机会减少c.对外界关注和观感的影响四、应对学生肥胖率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学生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a.饮食平衡和合理营养的教育b.运动锻炼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的指导c.心理健康的重视与解决2.制定并执行健康饮食政策a.提供健康饮食选择和禁止不健康食品b.饮食环境和食品标签的监管与改进c.学校食堂和自助餐的合理布局和管理3.加强体育课和户外活动a.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b.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和俱乐部c.加强与社区的合作,提供丰富的户外活动机会五、总结通过对学生肥胖率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学生肥胖率呈现上升趋势,并存在着地域、性别和经济等方面的差异。
学生肥胖率的增加主要由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背景和学校环境等因素引起。
学生肥胖率的增加会对学生的健康、学业成绩和社交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肥胖调查报告文档(一)2024

肥胖调查报告文档(一)引言概述:肥胖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个人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就肥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肥胖的定义、全球肥胖率的趋势、肥胖与健康问题的关系、肥胖的社会经济影响以及解决肥胖问题的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这一全球性问题提供有效的参考。
正文:一、肥胖的定义1.1 世界卫生组织对肥胖的定义1.2 BMI指数和腰围的测量1.3 分类和级别的划分二、全球肥胖率的趋势2.1 全球肥胖率的上升趋势2.2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肥胖率差异2.3 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肥胖趋势比较三、肥胖与健康问题的关系3.1 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3.2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3.3 肥胖与癌症的风险增加3.4 肥胖与精神健康问题的关联3.5 肥胖与骨骼健康的影响四、肥胖的社会经济影响4.1 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的增加4.2 生产力和劳动力的下降4.3 教育资源需求的增加4.4 社会歧视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五、解决肥胖问题的方法5.1 促进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教育5.2 加强政府的干预和监管措施5.3 增加体育锻炼和运动设施5.4 提供心理支持和倡导身体积极形象5.5 多部门合作和跨国合作解决肥胖问题总结:肥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健康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本文通过对肥胖问题的调查研究,深入剖析了肥胖的定义、全球肥胖率的趋势、肥胖与健康问题的关系、肥胖的社会经济影响以及解决肥胖问题的方法。
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和分析,能够为解决肥胖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改善个人和社会的健康状况。
关于肥胖调研报告

关于肥胖调研报告肥胖调研报告引言:肥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全球性问题,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重大疾病。
肥胖相关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肥胖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肥胖调研。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了500份问卷,覆盖了不同年龄层次和性别的人群。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状况等,以了解肥胖与个人行为的关系。
调研结果:1. 饮食习惯:调研结果显示,高热量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每天吃太多甜品和零食,而只有30%的人能均衡摄入蔬菜和水果。
此外,快餐和外卖的普及,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摄入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
2. 运动状况:调研结果显示,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每周运动时间低于标准推荐的150分钟,近50%的受访者表明自己几乎不参与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
现代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和缺乏时间等原因,使得人们变得懒散,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进行运动。
3. 生活方式:调研结果还发现,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与肥胖有关。
近80%的受访者表示很少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经常熬夜。
此外,吸烟和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对肥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讨论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肥胖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来应对肥胖问题:1. 饮食建议:推广健康膳食,提倡均衡饮食,减少高热量、高油脂、高糖分食物的摄入。
加强营养教育,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认识和理解,增加素食和蔬果的摄入。
2. 运动建议:鼓励人们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提高运动强度。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更多的运动场所和设施,增加人们接触运动的机会。
倡导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电梯等不必要的便利。
3. 生活方式建议:提倡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肥胖的危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肥胖调查研究报告

肥胖调查研究报告研究背景肥胖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肥胖与多种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密切相关,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了解肥胖的现状和原因,进行肥胖调查研究至关重要。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肥胖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相关因素以及对应的预防策略,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措施提供依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样本选择从不同地区随机抽取1000名参与者,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调查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等;2.饮食习惯:每日三餐的摄入情况,喜欢吃的食物种类以及是否有节食经历等;3.运动情况:每周的运动时间和强度等;4.心理因素:精神压力、情绪状态等;5.身体测量:身高、体重、腰围、体脂肪率等。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
采用频数分布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讨不同因素与肥胖之间的关联,找出可能的风险因素。
研究结果根据对1000名参与者的分析,得出以下结果:肥胖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调查人群中有40%的人属于肥胖人群,这一比例较高。
相关因素1.饮食习惯:饮食习惯与肥胖之间存在较强关系。
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较多的人更容易患上肥胖。
此外,节食经历的人群也较容易出现饮食失衡导致的肥胖问题。
2.运动情况: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每周运动时间少于3小时的人群的肥胖率较高。
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也与肥胖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精神压力大、情绪低落的人更容易导致过度进食从而患上肥胖。
预防策略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以下预防肥胖的策略:1.增加健康教育:加强对肥胖的健康知识宣传,帮助人们认识到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引导他们养成合理饮食习惯和均衡饮食。
2.鼓励运动:促进人们增加运动量,每周至少达到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
肥胖调查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了解我国某地区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提高人们对肥胖问题的认识,我们于2023年开展了本次肥胖调查。
本报告将总结调查结果,分析肥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我国某地区18岁以上居民,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0份。
2.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饮食习惯、运动情况、体重指数(BMI)等。
3.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肥胖现状(1)肥胖率:根据调查结果,该地区18岁以上居民肥胖率为25.6%,其中男性肥胖率为28.2%,女性肥胖率为23.0%。
(2)超重率:该地区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5.8%,其中男性超重率为38.5%,女性超重率为33.1%。
2. 影响因素分析(1)饮食习惯: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居民饮食热量摄入较高,高脂、高糖食物摄入较多。
同时,早餐、午餐、晚餐的比例不合理,晚餐热量摄入占比最高。
(2)运动情况:调查发现,该地区居民运动时间普遍较短,每周运动时间不足3小时者占调查人数的60%。
运动方式以散步、跑步为主,运动强度较低。
(3)其他因素:工作压力、生活节奏加快、遗传因素等也对肥胖产生一定影响。
3. 不同年龄段肥胖情况(1)青少年肥胖:该地区青少年肥胖率为20.5%,其中男性肥胖率为22.8%,女性肥胖率为18.2%。
青少年肥胖与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2)中年肥胖:该地区中年肥胖率为27.5%,其中男性肥胖率为30.2%,女性肥胖率为25.8%。
中年肥胖与工作压力、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有关。
(3)老年肥胖:该地区老年肥胖率为29.2%,其中男性肥胖率为32.5%,女性肥胖率为26.0%。
老年肥胖与代谢减慢、运动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四、对策与建议1. 提高居民对肥胖的认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居民对肥胖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肥胖调查报告

肥胖调查报告肥胖调查报告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肥胖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肥胖调查报告1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并缺乏运动,从而导致过度的能量摄入,肥胖病患者逐年攀升,特别是青少年肥胖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因此,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五大疾病之一,足见肥胖的危害性。
青少年肥胖比率也逐渐增高。
什么是肥胖呢?通常来说人体内储存的脂肪量超过同龄人的正常标准体重的百分之二十称为肥胖。
青少年肥胖不仅容易导致青少年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如近视就是一大问题。
因此,调查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保证青少年健康地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
研究过程和方法:(一)、研究过程:1、活动计划1、任务分工:问卷调查:全体组员查资料:全体组员总结论文:竺颖2、活动所需的条件:图书资料、计算机上网。
3、预期成果:论文、调查报告。
4、表达形式:文字、照片。
(二)、研究方法:我们课题研究小组,采用文献法收集有关资料、数据;采用谈话法和调查问卷分析法,对我县三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预防青少年肥胖的建议及措施。
经过对资料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研究结论:1、营养素过盛,导致脂肪过多,造成肥胖。
2、存在挑食的不良习惯,导致肥胖。
3、吃“营养食品"、“保健食品",形成肥胖。
4、运动时间短、运动量小,使脂肪堆积,引起肥胖。
5、肥胖基因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最终肥胖。
6、平时做作业姿势不正确,导致近视。
7、在车厢里看书,躺在床上看书引发。
8、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做作业。
9、遗传导致。
调研项目:1、营养素过剩与肥胖的关系营养素指食物中被人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有机和无机物质。
我们的身体是由约30-40%的固形成份,60-70%左右的水分所构成的。
2023年儿童肥胖问题调查报告

2023年儿童肥胖问题调查报告一、调查简介及方法在2023年,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儿童肥胖问题的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儿童肥胖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本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全国范围内的100所小学作为研究样本,共有3000名儿童参与了调查。
二、调查结果1. 儿童肥胖率根据调查数据统计,2023年儿童肥胖率为18.5%,相较于过去几年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
其中,男性儿童肥胖率为20.2%,女性儿童肥胖率为16.7%。
2. 受影响因素(1)不良饮食习惯:调查显示,高糖、高脂食品的过度消费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超过60%的调查对象饮食中含有大量甜食和垃圾食品。
(2)缺乏运动:近三分之二的儿童表示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且久坐时间较长。
缺乏足够的运动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
(3)家庭环境:父母的肥胖状况和教育背景经常会影响到儿童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统计数据显示,有肥胖父母的儿童肥胖率较高。
三、影响及建议1.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强针对儿童及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包括营养知识、合理饮食及运动方面的指导。
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努力,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2. 限制儿童高糖、高脂食品的消费政府应加强对儿童食品市场的监管,限制高糖、高脂食品的广告宣传,减少其在儿童饮食中的比例。
此外,学校餐厅和家庭也应提供更加健康的食物选择。
3. 加强儿童体育锻炼学校应保证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此外,家庭也应提供适合儿童的户外运动场所,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户外活动。
4. 家庭的重要作用父母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榜样。
家庭应营造健康的饮食环境,减少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
父母还应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运动,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
四、总结儿童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202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肥胖率依然居高不下。
应该从多个层面共同努力,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肥胖问题对他们的不良影响。
肥胖调查报告文档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
一、生活方式对肥胖的影响
1.1缺乏运动和体力活动的习惯
1.2长时间的久坐现象
1.3睡眠不足和夜间作息不规律
1.4学习和工作压力过大
1.5缺乏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式
二、饮食习惯对肥胖的影响
2.1过多的能量摄入
2.2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饮食偏好
2.3过度依赖加工食品
2.4快餐和外卖的普及
2.5缺乏膳食纤维和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
三、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影响
3.1基因对体重调节的影响
3.2遗传性肥胖疾病的存在
3.3遗传易患肥胖病的风险因子
3.4基因在脂代谢和食欲控制中的作用
3.5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四、社会因素对肥胖的影响
4.1广告和营销的影响
4.2社交圈和同伴的影响
4.3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
4.4教育水平和知识的影响
4.5社会文化和习俗的影响
五、心理因素对肥胖的影响
5.1压力和情绪的影响
5.2情绪性进食和食物滥用
5.3自我认知和体型满意度的影响
5.4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作用
5.5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总结:
肥胖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肥胖的发生和发展起着作用。
因此,在预防和控制肥胖方面,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这包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合理的饮食习惯、重视遗传因素的监测和干预、关注
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只有综合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有效地应对肥胖问题,促进人们的健康和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肥胖现象的调查与研究一、研究活动的提出及意义。
现在,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由于饮食、运动等原因造成的病态的肥胖现象。
这些不正常的肥胖现象给“胖墩”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因此,我们小组选择了这个课题。
目的是让胖墩瘦下来,使社会上胖墩人数得到控制和减少,去掉胖墩们的心病,使胖墩不再动不动就累。
让胖墩拥有更美好、无忧的生活。
较早前有一项调查发现,肥胖儿童的血管硬化情况如果严重,甚至等同60岁的老人家和吸烟10年以上的成年人,日后患上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机会比一般儿童高四倍。
肥胖对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因此,我们提出了《关于肥胖现象的调查与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
二、主题活动的具体目标。
(一)设计思路。
我们主要通过学校的教育网寻找相关胖墩的资料,找到很多有关肥胖的资料,主要分成两大类:胖墩形成原因的资料、胖墩减肥的有关知识及措施。
过分胖嘟嘟的身形还容易使他们百病缠身,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提醒“胖墩”控制食量和保持运动,使他们健康地生活!(二)活动总目标。
1、交流讨论肥胖的成因、减肥的措施。
2、通过调查、访问等途径,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对人的体重有科学的认识,体验体形正常给人带来的美感。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算一算,怎么样的才算肥胖。
1、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不少的胖墩,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方便,那么,超过什么标准才算肥胖呢?2、学生们分小组查找有关体重计算的公式,结果找到了三个公式:▲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 BMI指数大于30为肥胖,25——30过重,19——24。
9则为标准体重)▲标准体重(千克)=8+年龄(岁)×2 (适合两岁以上的儿童)▲中国人体重正常标准一般采用下列简易计算公式来评定:男子身高(厘米)- 110=标准体重(公斤);女子身高(厘米)-105 =标准体重(公斤)。
(当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时,就成了肥胖啦)3、给自己和亲人算一算是否属于肥胖的行列。
第二阶段:确定研究的主题,并分组调查。
(小课题的产生)活动时间:课外1—2周。
访问相关的人群,调查肥胖的成因,调查减肥的措施等。
(一)、采访学生胖墩:这次采访我们在校园内采访了学校各年级段中的典型胖墩共11位,重点是想了解小胖墩的日常生活,从中再次找到形成少儿肥胖的原因以及少儿胖墩的苦恼。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1、11位小胖墩基本爱吃:肉制品、油炸类食品、饮料、甜食;2、11位被调查的同学中,有8个没进行减肥活动,1个进行过运动减肥,两个进行过节食减肥。
3、11位被调查的同学中,4个双休日睡眠时间超过10个小时,一般平时八、九点睡觉,六点左右起床,平时睡10——9个小时,睡眠时间不太长。
4、11位同学参加运动的时间很少,三个同学平时基本不运动,四位同学的运动时间达到1小时(包括体育课),其他同学基本在半个小时以内。
有一部分同学甚至害怕上体育课,用各种借口推托跑步。
(二)采访学生胖墩的家长。
这次采访家长我们是想在采访胖墩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胖墩形成的原因,根据资料显示的形成小胖墩的主要原因(比如遗传、饮食、运动、发育等),向家长请教了以下问题:1、您的孩子是不是一出生就很胖?2、您的孩子有没有挑食的现象?3、您的孩子有没有贪睡的现象?4、您的孩子有没有运动的习惯?……我们得到结论:在胖墩中,一出生就很胖的不多,挑食和肥胖关系不大,不运动容易引起发胖,发育引起的肥胖可能性不是最大。
(三)采访医院的专科医生。
为了从医学的角度了解小胖墩形成的科学原因,找到控制和减少胖墩的科学方法,我们专程来到了洲泉镇中心医院采访了小儿科的一位医生。
采访医生的问题为:1、有没有到你们“小儿科”来看病的胖墩?有没有专门来看学生胖墩的?2、现在学校里的学生胖墩人数越来越多,您知道有哪几种原因形成的胖墩现象的原因呢?3、我们想为胖墩设计一套完整的适合胖墩的减肥方案,能否请您为我们提一些宝贵的建议?(1)运动:运动方式?运动的时间?什么时候运动较合适?(2)饮食:吃什么既有营养,又不会发胖?这次采访我们的收获最大,获得了以下宝贵的知识:1、平时有胖墩来看病,但看的都是感冒、发烧等少儿常见病,没有专门看少儿胖墩现象的病人。
2、形成胖墩的原因主要有5个:营养过剩;活动量少;盲目吃补品过多;吃油炸快餐;遗传因素;3、最适合减肥运动的方式有3个:多快走;打乒乓;跑步; 4、多吃有激素的东西,血管里的激素就日益增多,长大后容易得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5、在饮食方面注意粗食、细食合理搭配,要吃得清淡些,但也不能过于清淡,因为小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要少吃零食、肉、鳗鱼;6、吃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这次采访中,医生阿姨还对我们提了一些建议:以后多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活动时胆子还可以放得更大些。
(四)采访学校的体育老师。
我们采访了教我们班体育的李老师,主要问题有:1、哪些运动对减肥比较好?2、运动量的大小跟减肥有没有关系?3、一般的胖墩喜不喜欢上体育课?4、胖墩的体育考试及不及格?5、运动减肥在什么时候比较好?6、肥胖会不会影响正常运动?马老师告诉我们:跑步、跳绳、健美操对减肥比较好;运动量的大小跟减肥有关系;一般情况下,运动量大,减肥效果好;胖墩的体育成绩一般为及格。
(五)上网查找有关肥胖的原因。
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肥胖的原因,我们的出以下结论:1、遗传:父母中有一位是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为40%至50%;父母皆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机率为70%至80%。
2、饮食习惯:若家长任由孩童吃高脂及高热量食物,而且经常要他们吃光所提供的食物,甚至以奖励方式来鼓励孩子吃东西,容易令孩子变得肥胖。
3、心理不安猛加食:当儿童心理不安、紧张或受挫折时,会找来甜食、高热量食物,以不断进食来填补心理不安,养成进食过量的习惯。
4、服用药物:如抗过敏药物、性激素、类固醇、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
5、生理因素:可能源自于患者本身的新陈代谢较亢进,内分泌失调、染色体异常、大脑控制饱食饥饿中枢失控或疾病等因素。
……第三阶段:交流减肥措施与方案,在胖墩的身上进行实验。
通过第一、二阶段的活动,我们得到了很多有关肥胖的知识、资料,在此基础上设计减肥方案就比较容易了。
我们根据资料显示以及专科医生的提议设计了一套减肥方案,考虑到少年儿童正在长身体的阶段,进行食物减肥可能会影响小胖墩正常的成长发育,所以在减肥方案中,我们只对小胖墩的饮食习惯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主要制定了运动减肥的方案(详见减肥方案)。
最有创意的是我们还根据医生建议的最适合少儿胖墩减肥的运动形式自编自创的少儿减肥健美操,减肥操共分4节,分别为预备运动、跳绳运动、乒乓运动、全身运动和整理运动。
第四阶段:展示研究成果,一起分享。
第一、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系统地了解到了形成少儿胖墩的主要原因:1、膳食的不平衡:(1)不吃早餐。
因为不吃早餐,到中午时,强烈的空腹感和饥饿感使人饥不择食,狼吞虎咽,来不及细细品味,在不知不觉中吃下太多的食物。
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而又很难被释放,被分解。
不但起不到减肥效果,还使人变得更胖、更笨重。
(2)经常吃洋快餐。
快餐食物含的能量多,一份快餐中所含的能量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要的能量!虽然快餐食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但其中所含的营养素相对低,并且含有较高的盐分。
经常吃快餐的话,能量的摄入会超过身体的需要,从而引起肥胖。
2、运动量太小:(1)追求舒适的静态生活方式。
人们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少,体力活动的量越来越少。
很多同学上学、放学都有家长接送,走一点点路就叫苦连天,动不动就坐三轮车、打的。
(2)长时间看电视。
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耗费在电视机前。
在我们查阅的资料里,有一项调查发现:我国看电视增加肥胖发生的危险性一方面是由于看电视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增加了能量的摄入。
(1)小学生每日应摄取约1500卡路里单位的热量,每日三餐中,主食以米、麦为主,副食品则以瘦肉、蛋、鱼、豆类及蔬菜、水果为主。
(2)限制或减少吃零食,如糖果、巧克力、蛋糕与油炸食物等的次数;尽量少吃含脂肪过多的食物,如奶油、花生等,烹调中少用糖、猪油等。
(3)提供丰富的早餐,因早餐吃得好可止饿,有助一天食欲的控制;晚餐后活动最少,故只需提供清淡食物,以免热量、脂肪积聚。
(4)不宜在饭后吃甜食点心,最好只在假日供应甜食。
(5)为早日使胖墩减重成功,全家人可配合计划进行有益健康的饮食,使胖墩不会感到与众不同或受到排斥,而产生心理障碍。
(6)家中最好不要储存过多零食。
口渴时,应多喝白开水或新鲜果汁,少喝汽水……第二、制订了一套适合少儿减肥的比较科学的方案。
按照活动计划,我们制订了一套适合少儿减肥的比较科学的方案,还根据减肥方案自编自创了一套适合少儿减肥的健美操。
(具体见“减肥方案”)在自己组内的小胖墩同学中进行了尝试,效果较好。
我们的体验与感想。
这次科技实践活动,给了我们锻炼的广阔空间,在活动中我们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比如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与老师同学讨论合作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等等,就连打字的速度也提高了不少。
同时因为我们的指导老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所以在活动中更注重要求我们对生活素材的积累,每一次活动都要求我们写研究日记,然后选取其中最佳的一篇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展览,所以科技实践活动的其中一个非常大收获是让我们都爱上了写作!同时与老师和同学更接近了,更亲密了。
但是,这次科技活动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比如课题研究的开始阶段,开展活动不是非常规范,碰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电脑操作等,到后来渐渐熟悉了,活动、记录才正常起来。
再如因为我们操作不够规范,说明我们的动手能力还有待加强。
第三,在采访家长时,由于时间等各种原因,我们只对自己班的胖墩同学的家长进行采访,采访的数据有很大的局限性。
胖墩减肥方案目标:控制或减少胖墩的体重,控制或减少“胖墩”现象的发生,制定方案消灭“胖墩”身上的肥肉,使“胖墩”瘦下来,不再动不动就累,去掉“胖墩”们的心病,让小胖墩们更好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去。
减肥方法:1、饮食控制;2、运动减肥;具体操作方法:一、饮食控制:由于小胖墩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该加强各方面的营养,根据医生建议,所以我们不制定节食计划,而是提醒小胖墩在饮食方面注意以下几点:1、零食和甜食尽量要少吃;2、主食尽量做到粗粮和细粮搭配;3、油炸食品易发胖又没有营养,不宜多吃;4、洋快餐不宜多吃;5、肉要尽量少吃;6、要多吃鸡蛋;二、运动减肥:在运动减肥中,我们根据医生建议的有利于减肥的运动项目编了一套减肥操,在实施运动减肥时,我们把减肥操和其他运动有机结合,每天分三个时间段进行,每个时间段的运动时间均为30分钟以上,具体见下:早上:6:00——6:30运动内容:先跳绳200下,不许间断、停止,在1分钟半时间内最佳;休息2分钟后做一套减肥操;再休息2分钟后在楼道内跳楼梯5分钟;然后再跳绳20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