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预防接种基本知识PPT课件

23
Your company slogan
6、同时接种疫苗的原则
多种疫苗如需同时接种,原则上每次可接种2种注射疫苗 和1种口服疫苗,注射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除非有特殊规定,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 内接种 《药典》2010版 三部规定,2种减毒活疫苗不可同时接 种,应至少间隔一个月接种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2种减毒活疫苗可同时接种, 如未同时接种,至少应间隔28d 以谁为准?为安全起见,建议以《药典》规定为准
15
Your company slogan
国家免疫规划内疫苗及免疫程序
5.白破疫苗(DT)
2-8℃储存,三角肌 肌内注射,接种1 剂次,儿童6周岁 时接种。预防白喉 和破伤风。有关要 求同百白破
6.乙脑疫苗 (减毒、 灭活)
2-8℃储存,(乙脑 灭活疫苗需要接种4 剂次),乙脑减毒活 疫苗接种2剂次,儿 童8月龄和2周岁各 接种1剂次。预防乙 型脑炎。
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减毒活疫苗都可以按照免疫程序和接种方案的要求, 在任何季节开展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和应急接种 24
Your company slogan
7、目前我们常用的疫苗中
活疫苗有: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 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水痘疫苗、口 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皮下注射的疫苗有:麻疹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 流脑A群多糖疫苗、AC群流脑多糖疫苗、ACYW流脑多糖疫苗、乙 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水痘疫苗。
5353异常反应异常反应5454下列不属于预防异常接种反应下列不属于预防异常接种反应1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2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3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4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5555下列不属于预防异常接种反应下列不属于预防异常接种反应5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复发或者病情加重66因心理因素发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因心理因素发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性反应5656七几点说明七几点说明115757七几点说明七几点说明22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按照国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Your company slogan
6、同时接种疫苗的原则
多种疫苗如需同时接种,原则上每次可接种2种注射疫苗 和1种口服疫苗,注射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除非有特殊规定,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 内接种 《药典》2010版 三部规定,2种减毒活疫苗不可同时接 种,应至少间隔一个月接种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2种减毒活疫苗可同时接种, 如未同时接种,至少应间隔28d 以谁为准?为安全起见,建议以《药典》规定为准
15
Your company slogan
国家免疫规划内疫苗及免疫程序
5.白破疫苗(DT)
2-8℃储存,三角肌 肌内注射,接种1 剂次,儿童6周岁 时接种。预防白喉 和破伤风。有关要 求同百白破
6.乙脑疫苗 (减毒、 灭活)
2-8℃储存,(乙脑 灭活疫苗需要接种4 剂次),乙脑减毒活 疫苗接种2剂次,儿 童8月龄和2周岁各 接种1剂次。预防乙 型脑炎。
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减毒活疫苗都可以按照免疫程序和接种方案的要求, 在任何季节开展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和应急接种 24
Your company slogan
7、目前我们常用的疫苗中
活疫苗有: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 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水痘疫苗、口 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皮下注射的疫苗有:麻疹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 流脑A群多糖疫苗、AC群流脑多糖疫苗、ACYW流脑多糖疫苗、乙 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水痘疫苗。
5353异常反应异常反应5454下列不属于预防异常接种反应下列不属于预防异常接种反应1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2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3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4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5555下列不属于预防异常接种反应下列不属于预防异常接种反应5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复发或者病情加重66因心理因素发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因心理因素发生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性反应5656七几点说明七几点说明115757七几点说明七几点说明22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按照国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预防接种培训》课件

预防接种培训
目录
CONTENTS
• 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 疫苗种类与接种程序 •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 常见问题与解答 • 预防接种的宣传与推广
01 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预防接种的定义
预防接种是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方法。疫苗中含有经过处理的病原 体或其成分,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在将来遇到相同病原体时能 够迅速防御。
组分疫苗
DNA或RNA疫苗
由病毒的特定成分或重组蛋白制成,不含 病毒完整颗粒。如肺炎球菌疫苗、Hib疫苗 等。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成的疫苗,通过表达 特定抗原激发免疫反应。目前仍处于临床 试验阶段。
疫苗的接种程序
01
02
03
基本免疫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健康状 况,制定个性化的接种计 划,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 接种疫苗。
在接种前,家长需准备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和其他相关证件,以便医 生核对信息。
告知医生孩子健康状况
在接种前,家长应告知医生孩子的健康状况、过敏史、用药情况等信 息,以便医生判断孩子是否适合接种。
接种时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按时到达
家长应按时带孩子到达接种点 ,避免因迟到而耽误接种时间
。
配合医生指导
加强免疫
在完成基本免疫后,根据 需要加强接种某些疫苗, 以维持或增强免疫力。
应急接种
在疫情爆发或有高度暴露 风险时,对特定人群进行 紧急接种,以快速提高群 体免疫力。
疫苗的接种时间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的接种 时间进行接种,确保儿童在成 长过程中得到全面保护。
根据不同疫苗的特性,选择合 适的接种时间窗口,避免同时 接种多种疫苗导致不良反应。
目录
CONTENTS
• 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 疫苗种类与接种程序 •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 常见问题与解答 • 预防接种的宣传与推广
01 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预防接种的定义
预防接种是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方法。疫苗中含有经过处理的病原 体或其成分,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在将来遇到相同病原体时能 够迅速防御。
组分疫苗
DNA或RNA疫苗
由病毒的特定成分或重组蛋白制成,不含 病毒完整颗粒。如肺炎球菌疫苗、Hib疫苗 等。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成的疫苗,通过表达 特定抗原激发免疫反应。目前仍处于临床 试验阶段。
疫苗的接种程序
01
02
03
基本免疫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健康状 况,制定个性化的接种计 划,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 接种疫苗。
在接种前,家长需准备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和其他相关证件,以便医 生核对信息。
告知医生孩子健康状况
在接种前,家长应告知医生孩子的健康状况、过敏史、用药情况等信 息,以便医生判断孩子是否适合接种。
接种时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按时到达
家长应按时带孩子到达接种点 ,避免因迟到而耽误接种时间
。
配合医生指导
加强免疫
在完成基本免疫后,根据 需要加强接种某些疫苗, 以维持或增强免疫力。
应急接种
在疫情爆发或有高度暴露 风险时,对特定人群进行 紧急接种,以快速提高群 体免疫力。
疫苗的接种时间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的接种 时间进行接种,确保儿童在成 长过程中得到全面保护。
根据不同疫苗的特性,选择合 适的接种时间窗口,避免同时 接种多种疫苗导致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知识》课件

提供准确的数据,用于疫情防控。
错过接种如何补种
1
咨询医生
错过接种后,应尽快咨询医生,了解补种方案。
2
补种时间
根据具体情况和疫苗种类,医生会建议最佳补种时间。
3
接种记录
接种前,应确认之前接种记录,避免重复接种。
预防接种禁忌症的判断依据
既往病史
了解受种者既往疾病史,尤其是对疫苗的过敏 史和严重不良反应史。
明确规定了预防接种的法律依据,保障公 民的接种权利。
规范疫苗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确保疫苗 质量安全。
《疫苗接种管理条例》
对疫苗接种的管理、监督和执法进行了明 确规定,保障接种安全。
总结与问答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常见疫苗种类、接种计划和注意事项等。希望大家能够了解预防接种 的意义,并积极配合接种工作,为自身健康做好保障。 现在,大家可以提一些关于预防接种的问题,我们会尽力解答。
疫苗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禁忌症
接种疫苗前,需要评估个体身体 状况。对特定疾病或过敏者,可 能存在疫苗接种禁忌症。
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后,需观察身体反应, 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避 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
安全接种
选择正规的接种机构,由专业医师进行接种。认真阅读疫苗说明书,了 解相关信息。
预防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疫苗接种计划
制定计划
根据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疫苗接种计划,确保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时间安排合理。
了解安排
了解计划中每种疫苗的名称、剂次、间隔时间,以及接种地点和时间安排。
提前准备
准备好所需材料,如居民身份证、儿童预防接种证等,并提前预约,避免排队等待。
错过接种如何补种
1
咨询医生
错过接种后,应尽快咨询医生,了解补种方案。
2
补种时间
根据具体情况和疫苗种类,医生会建议最佳补种时间。
3
接种记录
接种前,应确认之前接种记录,避免重复接种。
预防接种禁忌症的判断依据
既往病史
了解受种者既往疾病史,尤其是对疫苗的过敏 史和严重不良反应史。
明确规定了预防接种的法律依据,保障公 民的接种权利。
规范疫苗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确保疫苗 质量安全。
《疫苗接种管理条例》
对疫苗接种的管理、监督和执法进行了明 确规定,保障接种安全。
总结与问答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常见疫苗种类、接种计划和注意事项等。希望大家能够了解预防接种 的意义,并积极配合接种工作,为自身健康做好保障。 现在,大家可以提一些关于预防接种的问题,我们会尽力解答。
疫苗接种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禁忌症
接种疫苗前,需要评估个体身体 状况。对特定疾病或过敏者,可 能存在疫苗接种禁忌症。
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后,需观察身体反应, 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避 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
安全接种
选择正规的接种机构,由专业医师进行接种。认真阅读疫苗说明书,了 解相关信息。
预防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疫苗接种计划
制定计划
根据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疫苗接种计划,确保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时间安排合理。
了解安排
了解计划中每种疫苗的名称、剂次、间隔时间,以及接种地点和时间安排。
提前准备
准备好所需材料,如居民身份证、儿童预防接种证等,并提前预约,避免排队等待。
预防接种常规知识培训PPT课件

优化预防接种服务
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如增加接种点、延长接种时间等,方 便公众进行接种。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接种常规知识培训
• 预防接种简介 • 疫苗种类与接种程序 • 预防接种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 预防接种的宣传与推广 • 预防接种的未来展望
01
预防接种简介
预防接种的定义
01
预防接种是通过注射或口服疫苗 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 性抗体,从而预防特定疾病的其组分制成,用于激发人体免 疫系统,使其在未来对该病原体 产生抵抗力。
医生。
接种后护理
接种后留观30分钟,避免剧烈 运动和洗澡,注意观察儿童有 无不良反应。
接种禁忌症
患有严重疾病、发热、急性或 慢性感染等情况下应暂缓接种 。
特殊情况处理
如遇过敏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 ,应立即就医并按规定上报。
03
预防接种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常见问题一:预防接种是否安全?
预防接种是安全的,疫苗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审批,并得到世 界卫生组织的认可。虽然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一些轻微不适 ,但这些反应大多是正常的免疫反应,且远远小于疾病本身 的风险。
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 、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显著降低儿 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预防接种,可以保护个体免受特 定疾病的侵害,同时也能减少疾病的 传播,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的历史与发展
预防接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 个世纪前,最早使用的是“人 痘”接种法,这种方法存在一 定的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疫 苗的研发和应用逐渐普及,使 得预防接种更加安全、有效。
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在推广儿 童免疫计划,以降低儿童常见 疾病的发病率。
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如增加接种点、延长接种时间等,方 便公众进行接种。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接种常规知识培训
• 预防接种简介 • 疫苗种类与接种程序 • 预防接种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 预防接种的宣传与推广 • 预防接种的未来展望
01
预防接种简介
预防接种的定义
01
预防接种是通过注射或口服疫苗 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 性抗体,从而预防特定疾病的其组分制成,用于激发人体免 疫系统,使其在未来对该病原体 产生抵抗力。
医生。
接种后护理
接种后留观30分钟,避免剧烈 运动和洗澡,注意观察儿童有 无不良反应。
接种禁忌症
患有严重疾病、发热、急性或 慢性感染等情况下应暂缓接种 。
特殊情况处理
如遇过敏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 ,应立即就医并按规定上报。
03
预防接种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常见问题一:预防接种是否安全?
预防接种是安全的,疫苗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审批,并得到世 界卫生组织的认可。虽然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一些轻微不适 ,但这些反应大多是正常的免疫反应,且远远小于疾病本身 的风险。
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 、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显著降低儿 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预防接种,可以保护个体免受特 定疾病的侵害,同时也能减少疾病的 传播,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的历史与发展
预防接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 个世纪前,最早使用的是“人 痘”接种法,这种方法存在一 定的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疫 苗的研发和应用逐渐普及,使 得预防接种更加安全、有效。
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在推广儿 童免疫计划,以降低儿童常见 疾病的发病率。
《预防接种知识》课件

常见副作用
包括轻微发热、注射部位疼痛、 红肿等,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严重不良反应
极为罕见,如过敏反应、神经系统 反应等,需立即就医。
应对措施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处 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出现严重 不良反应时,立即就医并报告相关 部门。
04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预防接种的一般注意事项
个体保护
预防接种不仅可以保护个体免受感染,还可以减轻感染后的症状,降低 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03
社会效益
预防接种不仅对个体有益,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它可以减少疾病对
社会的负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预防接种的历史与现状
预防接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世纪。中国、印度等国家在长期与传染病的斗争中,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
接种前注意事项 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状。
家长应了解疫苗种类、作用和接种流程。
预防接种的一般注意事项
提前准备好儿童预防接种证等相关证件。 接种时注意事项
遵守接种点规定,保持环境卫生和安静。
预防接种的一般注意事项
家长应全程陪同,关注儿童反应。 如有异常反应,及时告知医生。 接种后注意事项
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和接受度
宣传教育
加强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公众的自我 保护意识和能力。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促 进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特殊疾病
如癫痫、脑病等,需在 医生指导下评估接种风
险。
05 常见疫苗及其预防的疾病
卡介苗
卡介苗简介
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 的疫苗,通常在新生儿出 生后24小时内接种。
包括轻微发热、注射部位疼痛、 红肿等,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严重不良反应
极为罕见,如过敏反应、神经系统 反应等,需立即就医。
应对措施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处 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出现严重 不良反应时,立即就医并报告相关 部门。
04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预防接种的一般注意事项
个体保护
预防接种不仅可以保护个体免受感染,还可以减轻感染后的症状,降低 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03
社会效益
预防接种不仅对个体有益,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它可以减少疾病对
社会的负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预防接种的历史与现状
预防接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世纪。中国、印度等国家在长期与传染病的斗争中,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
接种前注意事项 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状。
家长应了解疫苗种类、作用和接种流程。
预防接种的一般注意事项
提前准备好儿童预防接种证等相关证件。 接种时注意事项
遵守接种点规定,保持环境卫生和安静。
预防接种的一般注意事项
家长应全程陪同,关注儿童反应。 如有异常反应,及时告知医生。 接种后注意事项
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和接受度
宣传教育
加强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公众的自我 保护意识和能力。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促 进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特殊疾病
如癫痫、脑病等,需在 医生指导下评估接种风
险。
05 常见疫苗及其预防的疾病
卡介苗
卡介苗简介
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 的疫苗,通常在新生儿出 生后24小时内接种。
预防接种基本知识ppt

预防接种基本知识
预防接种概述预防接种的种类和疫苗预防接种的程序和政策预防接种的益处和风险预防接种的误区和谣言
contents
目录
01
预防接种概述
指将抗原或抗体引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针对相应的传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预防接种
根据接种对象和目的,预防接种可分为儿童预防接种和成人预防接种两大类。
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包括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根据地区和年龄段不同,推荐的接种时间和剂次也不同。
常用疫苗介绍
03
04
05
03
预防接种的程序和政策
儿童预防接种程序
根据年龄和生长发育阶段,制定针对不同传染病的预防接种程序表,包括接种时间、疫苗种类、接种剂量、接种间隔等详细信息。
误区3:预防接种时间可以随意更改
预防接种是有严格的接种时间安排的,家长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接种时间进行接种,不能随意更改。
预防接种的误区
预防接种的谣言
01
02
03
04
05
06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接种的程序
成人预防接种程序
针对成年人,尤其是高危人群,制定相应的预防接种程序,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特殊人群接种
对于孕妇、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或免疫系统疾病等特殊人群,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接种建议和计划。
国家预防接种政策
01
介绍国家预防接种政策和相关法规,包括疫苗种类、免疫规划、接种经费等。
预防接种的政策
01
02
卡介苗
预防结核病,在婴儿出生后尽快接种。
乙肝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共需接种三剂次,前两剂在出生后尽快接种,第三剂在第一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
预防接种培训PPT课件

特殊情况下的接种建议
对于身体虚弱、免疫系统受损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应 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进行预防接种。
04
预防接种的宣传和教育
预防接种的宣传方式
01
02
03
04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 进行预防接种的宣传,提高公
众的认知度。
社区宣传
在社区内设置宣传栏、海报等 ,向居民普及预防接种的知识
基础免疫
儿童出生后按照免疫规划程序接 种的疫苗,包括一类疫苗和二类
疫苗。
加强免疫
在基础免疫的基础上,根据疫苗种 类和接种时间,适时进行加强接种。
补种
对于漏种或未全程接种的儿童,按 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进行补种。
预防接种的时间表
出生时
卡介苗、乙肝疫苗第一剂。
1月龄
乙肝疫苗第二剂。
2月龄
脊灰疫苗第一剂。
0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
识和意识。
02
完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
加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03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预防接种服务的监管力度,确保预防接种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新型疫苗的应用
新型疫苗将更加安全、有效,能 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 生和传播。
预防接种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接种
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预 防接种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接种效率 和安全性。
个性化接种
根据不同人群的免疫特点和健康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接种方案,提高接种 效果和安全性。
提高预防接种覆盖率的措施和建议
对于身体虚弱、免疫系统受损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应 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进行预防接种。
04
预防接种的宣传和教育
预防接种的宣传方式
01
02
03
04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 进行预防接种的宣传,提高公
众的认知度。
社区宣传
在社区内设置宣传栏、海报等 ,向居民普及预防接种的知识
基础免疫
儿童出生后按照免疫规划程序接 种的疫苗,包括一类疫苗和二类
疫苗。
加强免疫
在基础免疫的基础上,根据疫苗种 类和接种时间,适时进行加强接种。
补种
对于漏种或未全程接种的儿童,按 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进行补种。
预防接种的时间表
出生时
卡介苗、乙肝疫苗第一剂。
1月龄
乙肝疫苗第二剂。
2月龄
脊灰疫苗第一剂。
0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
识和意识。
02
完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
加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03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预防接种服务的监管力度,确保预防接种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新型疫苗的应用
新型疫苗将更加安全、有效,能 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 生和传播。
预防接种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接种
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预 防接种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接种效率 和安全性。
个性化接种
根据不同人群的免疫特点和健康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接种方案,提高接种 效果和安全性。
提高预防接种覆盖率的措施和建议
预防接种知识讲座课件

在接种疫苗后,应留观孩子30分钟,以便 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接种时注意事项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遵循医生指导 保持孩子舒适
注意观察孩子反应
在选择接种疫苗的医疗机构时,应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医疗机 构,以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接种安全。
在接种疫苗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接种 操作,不要擅自更改接种方式和剂量。
预防接种政策的完善与改进
政策调整与优化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人群, 预防接种政策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 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健康需求 。
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度
加强预防接种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 ,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执行力,确保 预防接种工作的有效开展。
提高预防接种覆盖率的方法与途径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预防接种的宣 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重
促进公共卫生发展
预防接种是公共卫生的基 础措施之一,对于保障人 类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接种的历史与发展
最早的预防接种实践
人类最早的预防接种实践可以追溯到中国明朝时期的天花预防接种。
疫苗的发明
18世纪末,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发明了牛痘疫苗,开创了现代预 防接种的先河。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公共卫 生干预措施。
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01
02
03
控制传染病传播
预防接种可以降低易感人 群的发病率,有效控制传 染病的传播,减少疾病对 社会的危害。
提高个体健康水平
通过预防接种,个体可以 获得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 疫力,从而减少患病风险 ,提高健康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接种 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 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 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6
免疫规划的概念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 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 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 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 发生和流行。 ----《条例》
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 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 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9
免疫程序的概念
免疫程序是指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预 防针对传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次序、 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规定。
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免疫起始月(年)龄、 接种剂次和剂量、剂次之间的时间间隔,以 及几种疫苗联合免疫等。 ---《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
疫苗使用因素 接种对象不当 禁忌证掌握不严 接种部位、途径不正确
个体因素 健康状况 过敏性体质 免疫功能不全
其他因素 接种时间 药物影响 其他
附加物
接种剂量和次数过多
精神因素
污染外源性因子 误用与剂型不符的疫苗或 稀释液
制造中的差错
疫苗运输或储存不当,使 用时未检查或使用中未摇 匀
不安全注射
17
AEFI的报告
预防接种基础知识
1
目录
相关法律法规 基本概念 儿童免疫规划程序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2
预防接种的法律
《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有计 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 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 防接种实行免费”。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国家对 预防性生物制品的流通实行特殊管理。”具 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间隔≥12个月
皮下注射
0.5ml
14
肌内注射
1ml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15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 相关定义
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 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 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条例》
16
AEFI发生原因
疫苗本质因素 毒株 纯度与均匀度 生产工艺
10
疫苗的种类
减毒活疫苗(卡介苗、麻疹风疹二联等) 灭活疫苗(灭活甲肝疫苗、百白破三联
等) 多糖疫苗(A群流脑疫苗等) 重组疫苗 (乙肝疫苗等)
11
活苗与灭活疫苗的区别
种类
死疫苗
活疫苗
制剂性质 灭活的病原体 毒力减弱(无毒) 的活病原体
接种次数及量 2-3次,用量大 1次,用量小
上臂外侧三角 肌下缘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 肌下缘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 肌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 肌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 肌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 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皮下注射
0.5ml
皮下注射 30ug/0.5ml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
皮下注射
100ug/0.5m l
2剂次间隔≥3年;第1剂 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
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医疗机构、接种单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及其执行职务 的人员
责任报告人应当及时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 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卫生部规定:任何医疗机构和个人不能对预 防接种异常反应作出调查诊断结论。
18
监测报告AEFI 达35种以上
稳定性 副作用
稳定,易保存
无毒力回复突 变
稳定性差,不易 保存
有毒力回复突变
12
疫苗分类
类别 第一类 第二类
适用范围
国家、省免疫规划接种 县级以上组织的应急接种
县级以上组织的群体性接 种
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
承担费 用
政府
受种者或 监护人
13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疫苗 乙肝疫苗
接种对象 接种 月(年)龄 剂次
24小时内( 7种):过敏性休克、荨麻疹、斑丘疹、喉头水肿、中毒性 休克综合征、晕厥、癔症等;
5天内(10种):如发热 (腋温≥38.6℃)、血管性水肿毒血症、败血症、 脓毒血症、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直径>2.5cm)、硬结(直径 >2.5cm)、局部脓肿、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等。
0、1、6月 龄
3
卡介苗
出生时
1
脊灰疫苗
2、3、4月
龄
4
4周岁
无细胞百白破疫 苗
3、4、5月 龄
18-24月龄
4
接种部位 上臂 三角肌
上臂三角肌中 部略下处
上臂外侧三角 肌
接种途径 肌内注射 皮内注射
口服 肌内注射
接种剂量/ 剂次
酵母菌 5ug/0.5ml
备注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 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
7
冷链的概念
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 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 冷藏设施、设备。 --------《条例》
注:冷链设备、设施包括冷藏车、疫苗运输车、 冷库、冰箱、冷藏箱、冷藏包、冰排及安置 设备的房屋等
8
疫苗的概念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 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条例》
3
预防接种的法律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年) 第二十一条 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二)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
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 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 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4
预防接种的法规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005年)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06年)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2006年)
儿童预防接种个案的基本信息未经儿童监护人同意,不得向其他 人提供。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2008年)
5
预防接种(vaccination)的概念
天
0.1ml
1粒
第1、2剂次,第2、3剂次 间隔均≥28天
0.5ml
第1、2剂次,第2、3剂次 间隔均≥28天
白破疫苗
6周岁
1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0.5ml
麻风疫苗
8月龄
1
麻腮风 疫苗
18—24月龄 1
A群流脑疫苗 6—18月龄 1
A+C群流脑疫苗
3周岁、6周 岁
2
乙脑减毒活疫
6
免疫规划的概念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 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 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 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 发生和流行。 ----《条例》
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 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 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9
免疫程序的概念
免疫程序是指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预 防针对传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次序、 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规定。
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免疫起始月(年)龄、 接种剂次和剂量、剂次之间的时间间隔,以 及几种疫苗联合免疫等。 ---《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
疫苗使用因素 接种对象不当 禁忌证掌握不严 接种部位、途径不正确
个体因素 健康状况 过敏性体质 免疫功能不全
其他因素 接种时间 药物影响 其他
附加物
接种剂量和次数过多
精神因素
污染外源性因子 误用与剂型不符的疫苗或 稀释液
制造中的差错
疫苗运输或储存不当,使 用时未检查或使用中未摇 匀
不安全注射
17
AEFI的报告
预防接种基础知识
1
目录
相关法律法规 基本概念 儿童免疫规划程序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2
预防接种的法律
《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有计 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 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 防接种实行免费”。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国家对 预防性生物制品的流通实行特殊管理。”具 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间隔≥12个月
皮下注射
0.5ml
14
肌内注射
1ml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15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 相关定义
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 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 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条例》
16
AEFI发生原因
疫苗本质因素 毒株 纯度与均匀度 生产工艺
10
疫苗的种类
减毒活疫苗(卡介苗、麻疹风疹二联等) 灭活疫苗(灭活甲肝疫苗、百白破三联
等) 多糖疫苗(A群流脑疫苗等) 重组疫苗 (乙肝疫苗等)
11
活苗与灭活疫苗的区别
种类
死疫苗
活疫苗
制剂性质 灭活的病原体 毒力减弱(无毒) 的活病原体
接种次数及量 2-3次,用量大 1次,用量小
上臂外侧三角 肌下缘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 肌下缘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 肌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 肌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 肌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 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皮下注射
0.5ml
皮下注射 30ug/0.5ml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
皮下注射
100ug/0.5m l
2剂次间隔≥3年;第1剂 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
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医疗机构、接种单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及其执行职务 的人员
责任报告人应当及时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 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卫生部规定:任何医疗机构和个人不能对预 防接种异常反应作出调查诊断结论。
18
监测报告AEFI 达35种以上
稳定性 副作用
稳定,易保存
无毒力回复突 变
稳定性差,不易 保存
有毒力回复突变
12
疫苗分类
类别 第一类 第二类
适用范围
国家、省免疫规划接种 县级以上组织的应急接种
县级以上组织的群体性接 种
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
承担费 用
政府
受种者或 监护人
13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疫苗 乙肝疫苗
接种对象 接种 月(年)龄 剂次
24小时内( 7种):过敏性休克、荨麻疹、斑丘疹、喉头水肿、中毒性 休克综合征、晕厥、癔症等;
5天内(10种):如发热 (腋温≥38.6℃)、血管性水肿毒血症、败血症、 脓毒血症、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直径>2.5cm)、硬结(直径 >2.5cm)、局部脓肿、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等。
0、1、6月 龄
3
卡介苗
出生时
1
脊灰疫苗
2、3、4月
龄
4
4周岁
无细胞百白破疫 苗
3、4、5月 龄
18-24月龄
4
接种部位 上臂 三角肌
上臂三角肌中 部略下处
上臂外侧三角 肌
接种途径 肌内注射 皮内注射
口服 肌内注射
接种剂量/ 剂次
酵母菌 5ug/0.5ml
备注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 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
7
冷链的概念
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 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 冷藏设施、设备。 --------《条例》
注:冷链设备、设施包括冷藏车、疫苗运输车、 冷库、冰箱、冷藏箱、冷藏包、冰排及安置 设备的房屋等
8
疫苗的概念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 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条例》
3
预防接种的法律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年) 第二十一条 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二)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
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 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 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4
预防接种的法规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2005年)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06年)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2006年)
儿童预防接种个案的基本信息未经儿童监护人同意,不得向其他 人提供。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2008年)
5
预防接种(vaccination)的概念
天
0.1ml
1粒
第1、2剂次,第2、3剂次 间隔均≥28天
0.5ml
第1、2剂次,第2、3剂次 间隔均≥28天
白破疫苗
6周岁
1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0.5ml
麻风疫苗
8月龄
1
麻腮风 疫苗
18—24月龄 1
A群流脑疫苗 6—18月龄 1
A+C群流脑疫苗
3周岁、6周 岁
2
乙脑减毒活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