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的十大禁忌

合集下载

3新闻写作培训教程

3新闻写作培训教程

3新闻写作培训教程.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

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

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

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

的新闻写作培训教程 (2008-09-14 10:03:21)标签:杂谈/一、么是新闻,新闻的定义新闻的特性A、究竟什么是新闻,直到目前对新闻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而在世界上对新闻的定义有上百种。

美国学者约斯特1924年在《新闻原理》一书中提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

”美国学者乔治·穆托认为:“新闻是经过记者选择以后及时的事实报道。

”美国华盛顿大学新闻系主任、新闻学教授莱尔·斯奥塞特持这样的意见:“新闻是任何及时的事情、意念或意见。

它使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感到兴趣和受到影响,并为他们所了解。

”美国学者阿维因在《宣传与新闻》一书中对新闻所下的定义是:“新闻就是同读者的常态的、司空见惯的观念相差悬殊的一种事件的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编辑特诺卡特莱吉说:“新闻就是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美国记者戴纳说:“只有那些正在发生的、有人情味的、足以吸引大众、至少是相当一部分人的事实,才能构成新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提出:“新闻是关于突破事物正常轨道或出乎意料事件的情况。

”从以上所介绍的新闻定义来看,尽管说法不同,但中间有两个共同点,就是“新近”和“事实”。

陆定一1943年在《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准确的概括了这两点,直到目前,在我国,陆定一对新闻的定义仍然被多数人所接受。

B、如何衡量新闻价值的要素,也就是符合什么样特性的信息是新闻1、真实性2、时新性3、显著性4、重要性5、接近性新闻的相对性,对于一部分人是新闻,对于另一部分不一定是新闻。

比如我们高速管理这一块,一些内部的信息,对于社会上其他人不是新闻,但对于职工可能是最大的新闻。

电视新闻标题“四忌”

电视新闻标题“四忌”

电视新闻标题“四忌”作者:黄晓丽冯国军来源:《活力》2011年第05期[关键词]标题;能力;效果标题是新闻的核心,是新闻的眼睛,是作者对稿件的提炼和总结,它体现了作者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报纸新闻标题是以书面形式作用于读者的视觉,广播新闻标题是通过声波的形式作用于听众的听觉,而电视新闻标题是视听结合的一种特殊标题,它通常是以字幕伴随着图像的形式出现。

好的电视新闻标题既要符合新闻标题的一般要求,还要达到观众对电视新闻的特殊要求,因此在制作时要禁忌以下几个情况:一忌题不对文。

新闻标题的第一要求就应该准确地概括新闻内容,好的标题,可以鲜明地表现新闻的主题,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从而让人产生急欲知道内容的强烈愿望或者一眼就大致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而不好、不恰当的标题,或以偏概全,或夸大其词,或词不达意,只会误导受众。

比如《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这条标题的主语和宾语都不是特指,观众在看了这条标题后并不会清晰地知道“政府的什么部门”要对“哪些药品交易市场”进行取缔,因此它并没有起到标题最起码的提示作用。

再如“种下金种子,长出金果子”。

这条新闻讲的是某地农民改种一个西红柿新品种之后,产量比以前有所增长的事,通过对新闻的仔细了解后,就会发现作者在标题的制作上对事实有所夸大。

二忌哆唆冗长。

电视新闻标题是将字幕条贴挂在动态画面之上,字幕的背景对观众视觉会有一定干扰,而且贴挂的时间又很短,通常只有五到十秒的时间,所以如果标题太长,很难让观众看清标题的内容及含义,因此制作标题时,必须锤炼标题的文字。

压缩与概括标题中可有可无的内容,删去标题中可有可无的词和字,改变叙述方式使标题简洁,适当用简称使标题清晰。

比如《两节期间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按照组织程序一律先免职》,如此冗长的标题不但字幕很难设计,播出时也很难让观众看清,如果改成《领导过节应自律,违规收礼将免职》,则又简洁又明了。

新闻标题规范

新闻标题规范

新闻标题规范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开头,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重要元素,所以标题的规范性十分重要。

下面是关于新闻标题规范的详细说明,包括字数、语言简洁性、准确性和与文章内容的关联性等方面。

1. 字数:新闻标题的字数通常较短,一般在20字以内,最好控制在10-15个字之间。

过长的标题容易让读者产生阅读障碍,失去了标题的引导作用。

2. 语言简洁性:新闻标题要求简洁明了,简短有力,能够准确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给读者以直观的印象。

避免使用繁琐的句式和废话,突出关键信息,尽可能用简单明了的词汇表达。

3. 准确性:新闻标题要准确反映文章的核心内容,避免夸大和误导读者。

标题应该传达出新闻的真实情况,提醒读者该新闻的主要焦点,避免出现与实际报道内容不符的情况。

4. 与文章内容的关联性:新闻标题需要与文章内容紧密相连,能够准确地概括新闻事件的要点,不应该产生与文章正文有悖的情况。

读者通过标题选择阅读新闻,如果标题和文章内容不相关,会产生误导或不满的情绪。

5.避免使用不文明、不雅或侮辱性词汇:新闻标题要符合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避免使用带有攻击性或侮辱性的词汇,以免引起读者争议和不满。

6. 注重标题的吸引力:新闻标题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进一步阅读文章。

标题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双关语、问句、引用等,来增加新闻的吸引力。

7. 不宜使用太过复杂的词汇:新闻标题的目标读者是广大群众,因此标题不宜使用过于专业化或晦涩难懂的词汇。

标题应该简单明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并且能够吸引各个层次的读者。

8. 标题要避免使用废话:新闻标题应注重言简意赅,避免使用废话和空洞的词汇,要突出新闻事件的关键信息和亮点,并直接反映新闻故事的中心。

9. 注意标题的客观性:新闻标题应尽量避免主观评价和情感色彩,要遵循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客观、中立地报道新闻事件。

总之,新闻标题作为吸引读者注意力的重要元素,必须要规范准确、简洁有力,并与文章内容紧密相关。

新闻标题常见错误分析

新闻标题常见错误分析

新闻标题常见错误分析作者:大学生记者团来源:转载日期:2010-3-17 17:20:46 人气:1115 标签:新闻标题常见错误导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概括、揭示与评价,被称为新闻的“眼睛”。

标题不是简单地传递新闻信息的符号,还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媒体的立场与感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概括、揭示与评价,被称为新闻的“眼睛”。

标题不是简单地传递新闻信息的符号,还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媒体的立场与感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爆炸,现在很多人读报是读“题”。

读者在快速浏览报纸进行信息的判断、取舍时,标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

新闻对舆论的正确导向、对先进文化的传播、对民众思想道德的教化,首先表现在标题上。

从标题如何制作,可以反映出办报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强不强?责任意识、道德意识有没有?格调、品位高不高?在新闻阅评中,我们看到,湖北省内报纸都很重视新闻标题的制作,特别是都市类报纸,都把标题出新、出彩,作为提高报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应该说,报纸上的多数新闻标题概括精当,导向正确,不乏鲜明、简洁、准确、生动的佳作。

但也发现,新闻标题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有的导向不当,有的失之公正,有的虚夸不实,有的格调不高,有的人情缺失,还有的标题存在技术层面的差错。

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办报人高度重视。

一、导向有误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的生命,不能有丝毫含糊。

有的新闻稿件,内容本身并不存在问题,但编辑在制作标题时,政治意识不强,或以偏概全,选择角度不准,带来了政治差错和导向问题。

2005年4月9日某报A12版头条消息为新华社电稿,但标题制作出现政治性错误。

消息本是报道“中方对梵蒂冈给陈水扁签发签证表示强烈不满”,但该报做的标题却为《我不满陈水扁参加教皇葬礼》。

这个标题与新闻内容明显不相符,并且在涉台问题的表述上立场错误。

2005年4月12日某报头版通栏导读标题:《涨!涨!涨!通货膨胀降临中国?》,渲染炒作并不存在的“通货膨胀”问题,导向错误,不利于社会稳定。

最近新闻标题大全

最近新闻标题大全

最近新闻标题大全篇一:报纸新闻标题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原则当我们刚上一则新闻财经新闻的时候,我们新闻周刊首先关注的无疑是新闻的标题。

俗话说“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这两句话充分概括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与高度概括性。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本文将结合书本并列举相关事例来谈谈新闻标题的制作原则。

新闻标题制作一共要遵循以下三个最基本的原则:第一,贴切传神。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新闻标题应贴合新闻实际,除了联系注重与新闻实质性的内容相沟通之外,表达形式也很重要。

新闻标题既要准确,又要鲜明、生动,这样即可吸引受众,切忌华而不实。

如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引)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带来历史性大转折(主)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副)三年不断增加蓄洪能力27亿立方米,蓄水面积扩大554平方公里(《湖南日报》 2021年12月26日)主标题“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做得可谓生动形象、大气磅礴。

标题巧用“长大”这一拟人化词语,贴切传神,动感十足。

“长”字是整个开头的点睛之笔,达到了一种“一字出奇,满题生辉”的传神效果,使得受众消除对报道产生积极向上的兴趣。

众多网站新闻中,标题能否吸引人,大吃一惊是能否使网民眼睛一亮的关键,关系到新闻的电视新闻内容能否顺利传播。

那么如何做到新闻标题的贴切传神呢?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笔法使标题“贴切传神”。

运用修辞手法做标题时,一要贴题,二要有“神”。

贴题就是要与圣索弗代莱相一致;有“神”就是要出彩,通过多种修辞手法,对内容进行升华;修辞手法的一定要运用得恰如其分,否则会显得生硬,造成读者理解上的障碍,甚至形成对读者的误导。

在巧用修辞中,除了要讲究语言的选择和锤炼外,还要特别讲究在同一修辞格中求通俗、求新意,注重即兴创作、有感而发。

第二,网络标题要实际明了,突出主要新闻要素。

标题应从新闻中脱臼取髓,以使读者望题而知文意。

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本质督促新闻必须真实的反映事实的本来面貌。

新闻标题的四条基本要求

新闻标题的四条基本要求

新闻标题的四条基本要求
牛角挂书的故事流传很久,它讲述的是一个叫做曾国藩的将军,他在读书学习时为了防止睡觉而用牛角夹住书本,以便在头发上感到不适从而保持清醒。

这个故事中所体现的道理是,读书必须要有目的性和恒心,克服困难习得知识。

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需要简洁明了地传达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以下是四条基本要求:
1. 简短:新闻标题要尽量简短并突出主题,避免使用过长或复杂的语言。

2. 准确:新闻标题要准确反映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不能歪曲事实或者误导读者。

3. 吸引人:好的新闻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新闻事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关注。

4. 总结性:新闻标题应该具有总结性,概括性,可以在有限的字数里面表达出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总之,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需要简短明了地传达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并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拟写消息标题的注意事项

拟写消息标题的注意事项

标题拟写注意事项
一、消息标题拟写的注意事项
准确:标题要准确地表达新闻事实,不夸大、不歪曲、不模糊。

简洁:标题要简短明了,尽量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新闻事实。

突出:标题要突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内容,以吸引读者阅读。

生动:标题要生动有趣,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兴趣。

统一:标题要与新闻内容相统一,不能出现与新闻内容不符的情况。

规范:标题要用规范的语言表达,不使用生僻字词,不使用非标准标点符号。

美观:标题要美观大方,布局合理,字迹清晰,易于阅读。

二、消息标题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冗长拖沓:有些标题过于冗长,没有突出重点,可以适当删减不必要的文字,突出新闻主题。

模糊不清:有些标题过于含糊,没有明确表达新闻事实,可以适当增加具体细节,使标题更加明确。

缺乏吸引力:有些标题过于平淡,没有吸引力,可以适
当使用醒目的词语或修辞手法,增加标题的吸引力。

与内容不符:有些标题与新闻内容不符,可以适当修改标题,使其更加符合新闻内容。

语言不规范:有些标题使用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可以适当修改标题,使其更加规范。

布局不合理:有些标题布局不合理,可以适当调整布局,使其更加美观大方。

新闻标题十忌

新闻标题十忌

新闻标题十忌对一个报纸的新闻版编辑来说,除了稿件的选择及稿件的版面位置安排这两项基本的、首要的任务之外,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标题的制作。

如果说,稿件的选择和位置安排决定了报纸的导向,那么,标题的制作就承担了把稿件中的新闻信息准确地、简洁地传递给读者,从而使版面的正确导向得以实现的使命。

从某种意义上来观察,我们可以说,新闻标题的质量决定了整个版面的质量。

一个高质量的新闻标题,对整个版面来说,犹如“画龙点睛”;而一个错误的标题,则不啻“一锅好粥里的一粒老鼠屎”。

因此,报纸新闻版的编辑,对于新闻标题的制作,决不能掉以轻心,而必须加上十分的重视、百分的认真、千分的细致、万分的小心。

目前,我国的报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老牌报纸竞争激烈,新生报纸层出不穷。

新闻版面花样翻新,活力四射;各种标题形式多样,美不胜收。

但是,由于有些报纸的有些编辑在一些方面的准备不足,比如,政策水平的欠缺、负责精神的欠缺、语文水平的欠缺、编辑经验的欠缺,让一些有问题的新闻标题上了版面,结果使得报纸的形象受到了损害。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不知有过多少人批评,但至今仍不时有人“犯病”。

经过一年多的追踪观察,笔者收集了上海及其他地方的几份日报和晚报的一些“旧病复发”的标题,按错误类别的不同,大致整理成十个方面,引出相应的新闻标题制作之所“忌”,以供同行参考。

由于所观察的报纸种类和本文篇幅有限,更因本人学识有限,还有不少类型的问题未能一一列出,诚祈方家指教。

一忌题文不符。

所谓题文不符,即新闻标题与新闻事实不相符合,此乃标题制作中的大忌。

读者读报先看标题,如若标题不准确,就会把错误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如果读者只看标题不看文章,那么读者就完全接受了错误信息;如果读者看了标题再读文章,那么他就会心生疑惑或者反感,就会减弱他对这篇文章乃至这张报纸的认同度。

比如有这样一则标题:唐家璇应美方要求与鲍威尔通电话(引题)/中美不愉快已过去(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标题的十大禁忌
默认分类2009-12-24 15:20:23阅读1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②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处理方式是转放在副题中。

③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

④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⑤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

⑥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⑦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⑧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⑨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通俗的语汇。

⑩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

新闻标题的制作规范与技巧
一.标题应该准确的表达原文的大意(文体的基本规范);
二.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一定需要做成实题,尽量将新闻要素做进标题之中。

如无可能出现的纠纷,避免使用“一"、“某”等含混的表述;
三.标题中注意将文章中的兴奋点提炼出来,在标题中应该做到不少于一个兴奋点(重要的新闻人物、离奇的新闻时间,重大或者是新奇的事件本身等);
四.单行通栏标题的字数应该控制在9-—11个字之间。

五.标题的主谓宾结构必须完整,避免出现双谓语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情况;
六.新闻标题必须有动态词汇,主要为“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的句式结构。

消息标题中力戒“的”字结构(***的***)、“是”字结构(****是**)、“和”字结构(****和****)、“为"字结构(为****)等静态句式出现;
七.标题主要只用主动语态,慎用被动语态作为新闻标题,以使新闻事实表述地更加直接、有力;
八.对已经发生过的新闻事实,除特殊需要,无须在标题中加上时间,如“昨日”等,用现在时表述基本新闻事实,以使报纸感觉鲜活,给读者以强烈的时间感;
九.对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应该在标题中用“将"注明。

十.新闻标题中尽可能地省略标点符号。

顿号和逗号,尽量用空格来替代,以使版面透气,更加清丽.严禁使用感叹号,避免给人主观感情色彩。

尽量不使用省略号和破折号,因为省略号至少占用两个字符的空间;尽量不使用问号,在句式本身为疑问句的时候,禁用问号;除表达反语的意义外,尽量不使用引号;
十一.新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十二.新闻主体中的人如果不为常人所知,不宜出现在主题中。

如果必须出现在主题之中,则可用该人的身份替代;
十三.尽量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转放在副题中;
十四.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如“阿国发生军事政变”,不知道是阿根廷、阿富汗还是阿联酋);
十五.慎用多行主题,否则起不到标题原应承担的醒目和提示的作用;
十六.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十七.副、主结构的标题,要特别注意引题和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当副题的主语和主题的主语非同一主体的时候,尤需小心语义之间的连贯和协调,避免出现:
(副)翻墙入室盗窃国宝
(主)巡夜人智擒疯狂蠹贼
让人不明白是巡夜人,还是小偷翻墙入室、盗窃国宝;
十八、副题在补充说明主题意思的时候,避免出现主体事实的重复;
十九、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二十、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二十一、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二十二、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

如东城区推行电子政务,就不能作成《北京市推行电子政务》;
二十三、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通俗的语汇。

例如《五环采用机顶式吊梁技术建立交》。

二十四、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如《北京市年生活垃圾为5亿吨》,就可以转化为《一个北京人一天生产垃圾4。

2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