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断指再植术中护理配合经验探讨

合集下载

浅谈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浅谈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浅谈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关键词】断指再植;护理问题;护理措施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断指再植术已成为显微外科的常见操作,崛起迅速,有了骄人的成果。

手术成功只是治疗的开始,术后不仅全身和再植的指体随时都可发生病情变化,而且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稍有疏忽即有丧失指体的危险。

因此,护理也应随着医疗的进步而不断进步,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多年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看法。

1 护理问题:异常的心理反应护理措施:①突然出现的肢体残疾,导致患者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无法面对,甚至情绪失控,有的患者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失去信心,对即将出现的种种难题无比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手术的利弊和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树立起战胜病痛的信心,如何正确面对肢体功能的缺失及以后逐渐恢复的方法。

②与患者勤沟通,勤交流,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足够被重视,增加安全感和信任感,使患者在心理上信任我们。

2 护理问题:疼痛护理措施:①及时告知患者如何面对疼痛和减轻疼痛的方法。

②疼痛发作时,护士应关怀、呵护、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痛阈。

③如果上述方法无效时,可以告知医生,根据医嘱给予医疗上的干预,同时与家属协作,用亲情的关怀,也会对减轻患者疼痛有很大帮助的。

3 护理问题:再植指体肿胀再植指体肿胀是此类手术常见的临床症状。

发生因素较多,静脉回流受阻、清创不彻底、再植断面形成血肿、感染的存在、动静脉错误吻合、离断指体缺氧、淋巴液回流受阻、断指失去神经支配等。

护理措施:①静脉回流受阻发生的肿胀,将患肢高抬,患肢应高于心脏平面10~20 cm。

②每日巡视再植指体是否受压,不能包扎的太紧,观察是否有水疱或感染的发生等。

③在神经再生前,肌肉失去支配,无法运动,从而导致回流受阻,可适当给予按摩,神经功能恢复后,肿胀自然消退。

4 护理问题:自理缺陷护理措施:①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

②备呼叫器,常用物品放在患者容易拿到的地方。

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论文

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论文

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对22例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指体血运的密切观察,成活率达96.5% 结论:做好术后断指再植病情观察与护理对断指成活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字】断指再植术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91-0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2例,年龄18-45岁,平均29岁,男14例,女8例,多指复合伤3例,单指18例,本组术后成活率96.5%。

2 术后观察与护理2.1 病室要求良好的病室环境是断指再植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室温要求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

室温过低会因寒冷刺激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危象,室温过高使皮肤腺体分泌增加,血液浓缩而影响血液循环。

局部可用60w侧照灯持续照射,照射距离一般为30-40cm,随室温的高低可调节照射距离,但距离不宜过近,否则易引起灼伤。

病室内禁止吸烟,无烟环境对显微外科手术后病人尤其重要,因烟叶中的尼古丁可引起微血管痉挛,导致再植失败。

2.2 心理护理患者对于手指离断后无论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一个很大的创伤。

病人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与再植成活率密切相关,因此应特别注意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调整与心理分析,以周到的服务、耐心的解释、轻切的安抚减轻病人的紧张,消除悲观情绪,也可介绍成功的病例,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3 患者体位要求显微外科手术后常规要求绝对卧床1-2周,一些特殊病人则要求卧床更长时间。

患肢抬高并制动,一般应放在略高于心脏的位置,以利静脉、淋巴回流。

禁止患侧卧位,以免受压影响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特别是术后3天尤为重要。

术后7-10天后,可下床活动,但不宜剧烈活动。

若是冬季,外出活动时要做好保暖防护工作。

2.4 饮食术后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糖,富含胶原、微量元素及维生素a、c的食物,如瘦肉、猪皮、蛋黄、豆制品、胡萝卜、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及机体恢复。

断指再植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断指再植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断指再植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断指再植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方法:收取本次研究断指再植术患者100例,时间为2016年4月9日至2017年11月16日,对其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

结果:100例患者中98例患者恢复良好,血运良好。

2例患者手术失败。

结论:手术配合及护理在断指再植术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成活率,值得研究。

【关键词】:断指再植;手术配合;护理体会断指再植术为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方式,主要是指将不完全或完全离断的指体重新接回原位(需在光学放大镜的直视下进行),使其血液循环得以恢复,为一项高精细手术。

而术中配合和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十分重要[1]。

本院对断指再植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2016至2017年),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院收取对象为断指再植术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4.9-2017.11.16之间,对其进行手术配合和护理措施,后分析护理效果。

断指再植术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性别: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年龄上下限值分别为40/18,平均年龄(29.65±1.33)岁。

2.方法本院100例断指再植术患者均实施手术配合和护理措施,具体内容见下:(1)术前准备:①手术人员的准备:手术外科医生2名、巡回护士、麻醉师以及洗手护士各一名,指导患者术前禁饮禁食,实施常规备皮操作。

②手术环境的准备:该手术应尽量安排在层流净化的手术室进行,使患者能够在空气净化的环境内接受手术[2]。

将手术室内温湿度调整适宜,即温度保持在22-25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50%至60%之间,避免室温所致患者发生微血管痉挛现象。

③手术器械的准备:护理人员应提前将手术室内所需器械、物品、药物等准备好,如冲洗器、氧气、呼吸机、手外科显微镜、无损伤缝线、心电监护仪、清创包等。

(2)术中配合:①体位安置:由于断指再植术手术时间较长,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十分重要。

护理论文复杂手指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护理研究

护理论文复杂手指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护理研究

题目:复杂手指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护理研究2012年04月01日复杂手指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护理研究目的探讨复杂手指离断伤患者再植术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20例严重复杂断手指离断患者进行正确的显微外科护理,术前维持有效循环、离断肢体正确保存;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血循环监测、离断肢体血运的检测、心理、疼痛及康复护理。

记录并总结相关护理数据。

结果通过系统显微外科护理,19例再植成活,1例坏死,再次行腹部皮瓣手术,保留了肢体长度。

结论通过系统的显微外科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复杂手指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关键词】显微外科护理,复杂手指离断伤,断肢再植前言复杂手指离断伤是伴有血管、神经、肌腱损伤且断端挫伤严重,同时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常见于车祸、工伤。

及时有效地救治和护理可以挽救生命、接活肢体、降低伤残程度。

断指再植是把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离断的指体,在手术显微镜下通过手术重新接回原位,恢复血液循环,使之成活并恢复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

由于手指属于末梢循环,血管细、血管壁薄,吻合困难,术后极易受各种刺激因素而致血管痉挛,因此护理难度较大,护理不当易造成手术失败,所以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断指再植成败的重要环节。

肢体离断不仅影响功能,而且由于肢体完整性的破坏,还对人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几代医学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试图将离断的手指、肢体接活使其恢复原状。

再植手术在我国开展了近50年,随着显微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目前再植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再植手术水平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措施的不断加强,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也不得提高。

本研究就断肢(指)再植的术后护理进行研究,选择较复杂的肢体离断伤进行观察,总结出复杂肢体离断伤再植术后显微护理经验,指导临床工作。

中心部分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3岁,年龄最大65岁。

致伤因素为刀切、电锯割伤、挤压、冲切、撕脱和爆炸伤等。

断指再植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

断指再植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

断指再植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摘要】目的介绍断指再植手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

方法运用回顾性方式对31例断指再植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进行经验总结。

结果护理人员能运用护理程序密切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成活率高,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断指再植手术护理配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审美观的提高,对手外形的要求也在提高,患者对手指断离后要求再植的愿望愈加强烈,由于再植需吻合血管和神经及重建骨架,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对手术室的护理配合要求更高,2007年1月-2010年10月共对31例手指外伤断离患者行急诊再植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本组病例31例,男24例,女7例,不完全断离29例,完全断离2例,不完全断离者均有肌腱、血管、神经断离挫烂、骨折,经积极救治,30例治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

2 手术过程简介2.1 重建骨架彻底清创后修整骨折端骨缘并锉平,骨电钻、克氏针作指骨骨折内固定。

2.2 吻合肌腱用4×12园针肌腱吻合线缝合肌腱。

2.3 吻合血管神经显微器械、显微镜将血管修剪整齐,肝素生理盐水溶液冲洗血管腔及创面,无损伤缝线吻合血管神经。

3 护理配合3.1术前准备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后立即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包括用物及药品、器械仪器、患者心理等准备工作。

3.1.1 用物及药品准备消毒肥皂水、大量生理盐水、双氧水、肝素钠注射液、罂粟碱、低分子右旋糖酐、凡士林纱布、气压止血带、绷带等[1]。

3.1.2 器械仪器准备清创器械、手外科器械、显微镜及器械、吻合线、电钻、克氏针、冲洗车等。

3.1.3 心理护理巡回护士与麻醉师一同到病房探视患者,做好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其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

3.2 手术配合3.2.1 巡回护士配合患者进入手术间后,迅速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路以保证补液、用药的需要,上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插留导尿管,配合麻醉师做好麻醉,上气压止血带并记录时间,压力要合适,一般300-350mmHg,配合手术医师进行患肢清创:先用消毒肥皂水、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患肢、创面,再按双氧水—生理盐水—新洁尔灭—生理盐水等顺序反复彻底冲洗创口及边缘,修剪皮肤皮缘及挫烂组织,协助参加手术人员更换手套、器械准备进行再植手术,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证输液通畅,及时供给台上用品,配制肝素生理盐水溶液(12500单位肝素钠注射液1支加入200ml生理盐水),吻合血管前半小时给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局部血液循环[2],术中做好心理护理,患者上气压止血带时常感到不适诉肢体胀麻而烦躁不配合手术,此时要耐心解释,疏导,同时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手术过程中不能随便说些刺激性语言如“烂了、活不了”等,以免影响患者情绪[3]。

断指再植护理问题与措施

断指再植护理问题与措施

断指再植护理问题与措施
断指再植手术后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术后疼痛:手术创伤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感到疼痛。

2.血液循环:术后观察再植指体的颜色、肿胀情况及毛细血管回流
情况,以判断血液循环是否正常。

3.感染:术后可能发生感染,影响再植指体的存活。

4.神经损伤:手术可能损伤神经,导致患者感到麻痹或刺痛等不适。

5.心理压力:断指再植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创伤,他们可能会感
到焦虑、恐惧等心理压力。

针对以上护理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术后疼痛:可以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2.血液循环:密切观察再植指体的颜色、肿胀情况及毛细血管回流
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感染: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如发生感
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4.神经损伤:术后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患者感到麻痹或刺痛等不适,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如有需要,可进行理疗或药物治疗。

5.心理压力:多与患者沟通、谈心,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以减轻
他们的心理压力。

总之,断指再植手术后的护理需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同时,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和焦虑,积极配合治疗。

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配合

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配合

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康复的护理配合要点。

方法:通过对我院从2014年1至2015年1月共收治8名断指再植手术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后心理护理、器材准备、生命体征观察、指导功能锻炼等方面的配合。

结论:手术后护理对再植肢体的成活及后期功能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顺利度过休克关、感染关、及各个时期心理变化,再植肢体成活,情绪稳定。

关键词:断指再植;护理配合;功能锻炼断指再植是将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肢体血管重新吻合,恢复其血循环,彻底清创和作骨、神经、肌腱及皮肤的修复手术。

断指再植病人需要精细的外科技术进行修复,手术后的康复护理对再植肢体的成活及后期功能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术后的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是再植成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院从2014年1至2015年1月共收治8名断指再植手术病人,全部再植成活,具体的康复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从2014年1至2015年1月2我院共收治6名断指再植手术病人,男4例,女2例全部为断指病人,全部离断2例,部分离断4例。

2护理2.1心理护理病人遭受外伤后入院,因是突然遭受意外,无思想准备,见到手指完全离断,鲜血,病人感到紧张、惊慌,痛苦呻吟,加上陪同的家人或同事慌乱、无序,对病情的预后不能确定,更加会产生恐惧感,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希望得到最佳的救治。

这时,护士在接待病人时应积极地参与救治,关切、安慰、照顾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及保持良好心态,对患者血运的影响和以往抢救成功病例,增加病人积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术前护理迅速评估断指的损伤程度和污染程度,评估疼痛的耐受力、受伤时间及出血情况,注意病人的面色。

测量生命体征,抬高患肢高于心脏30度,局部加压包扎,观察伤指渗血情况,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备血,离断指用无菌敷布包裹写上床号、姓名,放置在冰箱2℃~4℃冷藏保存,并完善术前准备。

2.3术后护理2.3.1病室及监护器材准备:术后护士将病室温度调整到23℃~25℃。

断肢(指)再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断肢(指)再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断肢(指)再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关键词】断肢(指)再植术护理断肢(指)再植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将断肢(指)重新接上,恢复其血液循环,使断肢(指)得到生存和恢复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虽然经手术将血液循环接通,但仍可由于肢体肿胀、血液循环受阻、血管栓塞、感染等导致失败。

术后的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是再植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探讨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的科学护理方法,现将我院20例再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7年12月对20例断肢(指)进行再植,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41岁。

完全性离断12例(其中整齐离断伤10例),不完全性离断8例。

断掌1例,断前臂1例,断指18例。

除3例出现静脉栓塞坏死外,其余均成活。

2术后观察2.1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与病人全身情况的变化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血容量不足、急性肾功能衰竭、脂肪栓塞、血浆蛋白过低、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感染以及其他脏器的损害,这些不但可以威胁再植肢(指)体的存活,亦可危机病人的生命[1]。

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局部情况,发生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2.2营造断肢(指)再植术后环境术后患者应住在隔离室,并使空气保持通畅,按时进行空气、地面、桌面等消毒,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

工作人员进入时,需穿隔离衣,换拖鞋,带口罩帽子。

2.3再植肢(指)体肿胀的观察再植术后,肢(指)体远端即开始发生进行性肿胀,至少在术后10~14天以后才逐渐消退,水肿是威胁肢(指)体存活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组中有1例患者断肢再植术后第8天患肢水肿加重,立即前臂切开引流,效果较好。

造成进行性水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再植肢(指)体肿胀的措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术后护理3.1心理护理断肢(指)虽经手术将血管接通,但仍可由肢(指)体肿胀、血循环受阻、血管栓塞而导致再植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例断指再植术中护理配合经验探讨
发表时间:2015-12-25T10:25:59.59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1期供稿作者:曾伟芬叶新兰[导读] 惠州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探讨32例患者断指再植术的术中护理配合经验。

惠州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目的:探讨32例患者断指再植术的术中护理配合经验。

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手术室在臂丛麻醉下行行断指再植术32例,充分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医护密切配合,严密观察术程进展和病情变化,保障了手术顺利完成。

结果:32例患者共47根行断指行再植术,成活42根,成活率约为89.36.3%,出院后随访2个月到18个月,平均7.42±2.74月,外形美观,功能尚可。

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保证术中医护的顺利配合换个手术的顺利进行,娴熟规范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指再植术手术;护理配合
1 临床资料
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共32例断指患者,其中男20例,女12例。

共断手指47根,缺血时间最长7小时,最短1小时,平均3.23±0.82小时。

其中拇指10例,示指11例,中指13例,环指7例,小指6例。

2 术前准备
2.1 手术间应宽敞明亮,检查照明设备是否性能良好,备手外科专用手术台,检查专用手术台是四个脚滑膜是否稳定,检查手术显微镜是否完好等。

2.2 器械物品准备:手术器械包,靶控一个清创包,一个做再植手术用专用器械包,电动骨钻一把,双极电凝一台,电动气压止血带1个,克氏钳一把,各型号血管缝合线等。

2.3 显微手术器械操作时要求稳定灵活张度适合,且器械末端抵在虎口处,增加器械的稳定性。

器械的手持柄部形状应利于手指的转动,柄部需选用圆柱形,表面应有液花,增加把持的稳定性。

弹簧式把柄的弹力应适中,弹力过大时手部肌肉需用力易造成疲倦,并且操作的精确性受影响;弹力过小则手指无法控制用力大小,组织易脱落。

开台手术器械时应无弹跳震动现象,轻微的震动在手术镜下均有很大的影响,避免镊子尖端错口现象,剪刀刀口不平,持针器的锁合齿不全均会在操作时引起震动器械要求尖端精细,咬合精确度好,且夹持组织不易脱落。

器械表面应无强烈反光,以免显微镜下操作时影响视力,所有的显微器械均应定时脱磁以免操作时吸附针,影响操作
2.4 术中材料和药物准备包括9/0、10/0 无损伤线、平头冲洗针头。

常规准备低分子右旋醣酐肝素、普鲁卡因、25%硫酸镁等。

3 手术配合
3.1 室温控制显微外科手术对手术间温湿度要求较高,室温22℃~ 25℃,湿度55%左右,防止因室温变化造成的血管痉挛,通过空调器加湿器进行调节。

3.2 断指应放在低温干燥的地方,严禁用水活力碘等任何液体浸泡。

3.3 患者取平卧位,因手术时间长,须在患者骶尾骨背部易受压部位放置软枕啫喱垫,避免因体位不适的躁动而影响手术配合,影响镜下操作。

3.4 巡回护士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加强观察输液速度,准确记录输液量,在血管吻合前 30min,开始行6%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以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栓形成和抗凝血的作用,有利于血管吻合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尿液量色质的变化,如有挤压综合征的等病情发生,积极配合处理合并症3.5 在连续臂丛麻醉下清创术,巡回护士协助医生刷洗前臂整个手及创面边缘,去除创面内的异物,再用大量的等渗盐水冲洗,用 1%活力碘消毒,铺巾在肉眼下可行皮肤肌肉肌腱和骨的清创,而血管和神经的清创需在显微镜下进行由于手指血管壁脆弱,不主张使用双氧水,以免导致血管内膜的损伤和水肿 3.6 血管吻合吻合血管前建立清晰的显微视野,巡回护士接好手术显微镜的电源通电,根据手术区的要求与台面的高低要求调节适当,调节显微镜的视野达到手术者所需要的位置,固定各旋钮,显微镜镜头套上一次性显微镜保护套,协助手术者调整显微镜,洗手护士将显微器械与普通器械按手术顺序分别放置在专用的弯盘中,避免混杂血管吻合时,洗手护士思想高度集中,100mg+0.5%普鲁卡因400ml肝素溶液不断冲洗吻合处的血管腔[1],保持血管吻合时的清晰度,防止血栓形成;如术中发生血管痉挛,用注射器吸 25%硫酸镁点滴吻合口周围;显微针持夹好无损伤带线针,随时擦净显微器械的血迹及异物,以免粘连缝线,防止将血块缝合线头组织纤维等附在缝线上,带入血管内或留在吻合处,影响手术的成功率[2]。

3.7 缝合皮肤前后,认真清点显微器械等,以免不慎将微小器械缝针遗留入伤口,给患者带来痛苦。

使用止血带以减少肢体出血,并使手术野清晰利于解刮。

在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注意止血带使用时间,断指再植使用时间 1h,放松 1 次,每次放松10min 左右,做好时间记录。

4 讨论
断指再植属于急诊手术,多数患者对急诊手术表现为没有心理准备,极为恐惧、焦虑情绪等,这些心理因素多诱发血管痉挛,护理人员应和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做好心理疏导,重视情绪抚慰和心理护理,尽量减轻患者恐惧心理[3]。

手术室内温度过低会引发血管痉挛,使吻合的血管发生栓塞,导致再植失败,温度过高,则患者不适,且断指再植手术时间长,在建立血运之前,易增加断指的组织变性坏死,特别在多指再植时,更应避免室温过高由于污染严重时间长等,易增加了手术感染机会,所以室温控制也是术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断指再植手术具有要求高难度大操作精细等特点,一般都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才能完成,护理人员术前充分准备手术所需物品,缩短时间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关键[4]。

断肢再植的成功除了关键的手术操作技术外,手术中的各项护理配合也非常重要。

对患者进行安抚和鼓励心理护理,在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与术者和麻醉医生密切配合,有条不紊地将各项工作准备好,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娴熟规范的的护理操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蒋秋霞,王倩.断指再植术中护理体会[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4):322-323.
[2] 高蕊蕊,郑慕华,张玉芳,等.断指再植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4,(1):102-104.
[3] 郭宝玲,吴红.断指再植术108例手术护理配合[J].福建医药杂志,2007,29(2):162-163.
[4] 杨爱群.断指再植显微手术的配合[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3(9):55-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