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三种爱情观
《月亮与六便士》的爱情观

《月亮与六便士》的爱情观最近又读了一遍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原来看到的更多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而这次,却更多感受到了毛姆对于爱情与人性的深刻解析。
书中在描写斯特罗夫夫妇与斯特里克兰的三角恋情时,对于布兰琪·斯特罗夫为何背弃对自己百依百顺温柔体贴的丈夫,而出轨了一个一无所有性格怪异的穷画家斯特里克兰的行为,有这样一段描写。
“布兰琪·斯特罗夫的行为并没有让我很困惑,因为我觉得那纯粹是生理吸引的结果。
我想她从来没爱过她的丈夫,我曾以为她爱,但那无非是女性对爱护和关怀的反应,绝大多数女人以为那就是爱。
那是一种被动的感情,对任何男人都可以产生,就好像藤蔓,依附在任何树木上都能够生长。
在世俗的人眼里,它是可取的,因为它会促使女孩嫁给想要她的男人,相信婚后能够日久生情。
那种感情的成为很复杂,包括衣食无忧带来的满足,家财殷实激发的骄傲,受人爱慕引起的逾越,以及之子于归早就的称心,只有徒慕虚荣的女人才会认为这样的感情也有高尚的价值。
面对情欲的冲击,这种感情是毫无抵御之力的。
”读罢这一段,惊叹于毛姆对于人性与情感犀利的刻画分析,更多加油内心深入的赞同。
很多人,把感动当作了爱,把被动的感情当作了不可逃避的责任,缺乏辨识爱情的能力,也缺少拒绝感动的勇气。
曾经有一位和我同龄的姑娘问我,“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你一定还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吗?我有点想妥协了,如果找不到那个喜欢的人,就找个合适的人结婚吧。
”然而,在我眼里,如果没有爱情,婚姻注定不会稳定,也不会幸福。
当你把感动当作了爱,把亲情当作了爱情,为了结婚而结婚后,当真正喜欢的人出现时,你会选择像布兰琪那样背叛,还是选择坚守呢?所以,为了不让自己遗憾,也不伤害无辜的人,选择真正爱的人岂不才是正确的做法?这个人出现的晚一点没有关系,希望你是嫁给了爱情,而他是娶到了真爱。
月亮与六便士对爱情的描述

月亮与六便士对爱情的描述1. “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呀,就像爱情里,浪漫和现实都不能少!”- 那天我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我看着天上的月亮说:“你们说爱情是不是就像这月亮和我们手里的玩具呀,月亮高高在上好浪漫,玩具就是我们的现实快乐呢。
”小伙伴们都若有所思。
2. “爱情呀,不就是要像追月亮一样执着,又要像捡六便士一样踏实嘛!”- 我问妈妈什么是爱情,妈妈笑着说:“宝贝,就像你努力学习追求梦想像追月亮,同时也要认真吃饭睡觉像捡六便士呀。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3. “哎呀,爱情不就是有时候想要月亮的美好,有时候又离不开六便士的实在嘛!”- 我和好朋友在公园里,看着湖水说:“你看,爱情就像这湖水,有月亮倒映的美丽,也有湖底泥沙的真实,哈哈。
”好朋友也笑了。
4. “爱情啊,就像月亮和六便士,互相需要呢!”- 在课堂上老师讲到梦想和现实,我举手说:“老师,那爱情是不是也这样呀,就像月亮和六便士。
”老师夸我真聪明。
5. “爱情,难道不是和月亮与六便士一样,让人又爱又纠结嘛!”- 我和哥哥吵架后说:“哼,我们俩的感情就像月亮与六便士,有时候好有时候又烦。
”哥哥听了哭笑不得。
6. “爱情呀,不就是既渴望月亮的浪漫,又得要六便士的安稳嘛!”- 我看着电视剧里的情侣,扭头对爸爸说:“爸爸,他们的爱情就是月亮和六便士都有呢。
”爸爸微笑着看着我。
7. “爱情啊,就像月亮和六便士,少了哪个都不行呀!”- 我和同学们讨论喜欢的人,我说:“爱情肯定得像月亮和六便士一样完整呀。
”大家纷纷点头。
8. “爱情,不就是在追求月亮的时候也别忘了六便士嘛!”- 我在写日记时写道:“今天看到那对老夫妻,他们的爱情一定是既有月亮的情怀又有六便士的实在。
”9. “爱情,不就是月亮和六便士的奇妙组合嘛!”- 我躺在床上想着喜欢的人,自言自语道:“他对我来说就是月亮和六便士呀。
”10. “爱情呀,肯定是要像月亮那样迷人,又像六便士那样实在的呀!”- 在海边,我对身边的朋友说:“你看这大海和天空,多像爱情呀,有月亮的梦幻,也有六便士的真实。
月亮与六便士中有哪些角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生选择

《月亮与六便士》中有哪些角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生选择?《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要角色通过他们的生活选择和行为,代表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以下是一些关键角色及其代表的人生选择:1.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代表选择:追求艺术和个人梦想。
他放弃了稳定的生活,追求绘画艺术,尽管这使他面临贫困和孤独。
人生选择:斯特里克兰德代表了那些愿意为了追求内心真正的激情和梦想,而放弃社会常规和物质舒适的人。
2. 艾米·斯特里克兰德:代表选择:维护传统家庭和社会形象。
她是一个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女性,重视家庭和社会地位。
人生选择:艾米代表了那些选择遵循社会规范,维护家庭和个人形象的人。
3. 德克·斯特洛夫:代表选择:牺牲个人幸福以帮助他人。
他是一个善良但缺乏天赋的画家,愿意为朋友和他人做出牺牲。
人生选择:斯特洛夫代表了那些选择无私地帮助他人,甚至在个人幸福和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仍坚持的人。
4. 布兰奇·斯特洛夫:代表选择:追求爱情和个人自由。
她最初与德克结婚,但后来被斯特里克兰德吸引,并与他一起生活。
人生选择:布兰奇代表了那些愿意为了爱情和个人自由,而放弃稳定生活和家庭的人。
5. 尼尔·科特斯·沃尔:代表选择:追求物质成功和社会地位。
他是一个成功的作家,重视社交和名誉。
人生选择:沃尔代表了那些选择追求物质成功和社会地位,而可能忽视个人真实感受和艺术追求的人。
6. 蒂阿雷·约翰逊:代表选择:接受现实并找到个人幸福。
她是一个土著女子,与斯特里克兰德在塔希提岛生活,接受他的生活方式。
人生选择:蒂阿雷代表了那些能够接受现实,找到个人幸福和满足的人,而不是盲目追求社会认可。
7. 叙述者:代表选择:观察和思考。
作为书中的旁观者和叙述者,他通过观察其他角色的生活,反思人生选择和价值观。
人生选择:叙述者代表了那些选择观察和思考,而不是盲目跟随他人或社会规范的人。
这些角色通过他们不同的生活选择和行为,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可能采取的不同路径和态度。
月亮与六便士的爱情哲学

月亮与六便士的爱情哲学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月亮与六便士”的爱情哲学。
这话听起来有点高深,但其实就是讲爱与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
想象一下,月亮在天上闪烁,特别美,仿佛在说:“来吧,跟我一起飞。
”而六便士,哎,就是生活中的琐碎,钱啊、工作啊,那个让人烦的事儿。
听着就有点像在抉择:你想要的是美好的理想,还是那点实际的生活呢?月亮代表了理想、梦想。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月亮”,那种遥不可及的东西。
或许是想当个艺术家,或许是希望能环游世界,或者只是想跟喜欢的人一起看星星。
你说,这多浪漫啊!可是,这些美好的理想往往被现实的六便士给压得喘不过气来。
你要吃饭啊,房租啊,生活的琐碎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心上,让人喘不过气来。
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简直就像两个过不去的叉路口。
要往左走去追梦,还是往右走去挣钱?这真是让人纠结得不得了。
再说爱情,这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
爱情本身就像那明亮的月亮,照亮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恋爱的时候,简直是甜到掉牙,恨不得每天都能腻在一起。
然而,现实可没那么简单,生活琐事、工作压力,真是把这份甜蜜给搅和得一团糟。
想想那句老话,“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总有人会在你最美好的时光里,给你浇上一盆冷水。
哎,那种感觉就像是嘴里吃着蜜糖,结果不小心咬到了一颗石子,瞬间满嘴苦涩。
爱情里的理想和现实就像那对欢喜冤家,总是互相较劲。
你可能梦想着和他/她在海边看日出,但现实是两个人都忙得连见面的时间都没有。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种感觉真是让人又心痛又无奈。
你说,能不能放下这些琐事,追求一下月亮的美好呢?可是,生活的柴米油盐又让你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就这样,理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想想其实也没什么,生活本来就不该那么严肃。
你和TA在一起,就是在一起分享快乐与烦恼。
就算再苦,也要互相搀扶,笑对人生。
爱情里的那点六便士,未必是坏事。
因为有了这些琐碎的点滴,才让生活更加真实、更加美好。
你们可以一起为生活的琐事争吵、埋怨,然后又一起哄笑、和好。
拆书-《月亮与六便士》三个女人的爱情在一个男人的梦想里凋零

《月亮与六便士》三个女人的爱情在一个男人的梦想里凋零爱情是什么?《上邪》里说爱情是:山无棱,天地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元稹说爱情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舒婷说爱情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外貌和你站在一起。
我不懂爱情,着迷虽然我也痴迷而用心地爱过和真爱着,可是我苍白的语言却无法表达出它的出以美妙,或者,还有邪恶。
所以,当我在看《月亮与六便士》的时候,一遍遍冲击着我的不仅是主人公斯特里克兰追梦的执着和狂热,还有他作为一个男人,对爱和性的阐释,以及他人生中的三个女人那赴汤蹈火般的爱和欲。
毛姆用他犀利的笔锋揭示了男女爱和欲的矛盾,引导着读者不断地去思考爱情和再婚婚姻中的爱与被爱,而这正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能力,因为它是通往美满的一个阶梯。
所以,当我写完了对斯特里基尼兰斯的梦想的解读的那篇文章《月亮与六便士》: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之后,关于科幻小说对待中的人物对待爱情,对待情欲的思考一直不是情欲停止过,这样的思考淤积在心,必须一吐为快,方能对得起自己迄今为止唯一重读了第二遍的书。
斯特里克兰在他用着使徒般的迷恋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有三个小女生从他的人生人生路过,分别是巴黎的斯特里克兰祖母,巴黎的布兰奇·斯特洛夫,塔希提岛的阿塔。
高更画作:穿着蕾丝的高更夫人斯特里克兰的斯特里女婿朴素自然,大多数时候不施粉黛。
她也许没有沉鱼落雁之貌,但她的面容也算姣好。
她钟爱结交文艺界的艺术家,特别是作家,她善解人意,很有同情心。
她是一个印度文官的弟弟,二十岁基尼的时候和斯特里克兰相遇并相爱,她和丈夫已经在经已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育有一个聪慧机敏的儿子,一个优雅漂亮的女儿。
她真爱着自己的丈夫,只是十七年的婚姻,也许早已经把这份爱慢慢转化为亲情,或者变成了习惯,习惯和他在一起,习惯了那样按部就班的生活。
可是突然有一天,斯特里威特为了追寻自己的画画思索梦想,布拉格只留下一张纸条便去了巴黎,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月亮与六便士》中畸形的婚恋观

《月亮与六便士》中畸形的婚恋观英国著名作家毛姆有着不幸的童年经历和比较特殊的婚戀生活,这给他带来了严重的情感创伤,成为他人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他把这些痛苦投影到他的作品中去,幻化成笔下形形色色而触目惊心的婚恋现象,表达了他对婚姻爱情失望、否定的灰暗态度。
标签:婚姻;爱情;世俗;创伤《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著名作家W ·S ·毛姆(1874-1965)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深刻揭示出个性、天才与现实社会的矛盾,本文将通过对小说婚姻、爱情现象的分析,归纳出小说所传达的婚恋观,以此来提醒现代人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爱情。
一、对世俗婚姻的嘲讽、颠覆《月亮与六便士》中描述的婚姻缔结往往带有世俗性,即经权衡利弊得失,而非真心相爱的婚姻。
在外人看来是非常美满的、无可挑剔的,拥有富裕的物质生活,较高的社会地位,良好的社会关系。
对于当事人来说,婚姻只是个空壳,家庭只是一种负累。
这样的婚姻没有感情基础,没有共同的人生信仰,内部矛盾重重,经不起外界的诱惑。
这样的婚姻很脆弱,没有韧性,一旦遇到大的变故,顷刻土崩瓦解。
斯特里克兰德夫人,喜欢文学、艺术,是位能干的主妇,是位贤妻良母。
斯特里克兰德是个证劵经纪人,不爱说话,对文学艺术一点也不感兴趣,是个地道的小市民。
他们还有一个16岁的儿子,14岁的女儿,过着平静富足的生活。
这是世间无数对夫妻的故事,这样的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
然优越的家庭聚会,高朋满座,谈笑风生,让我们看到了家庭生活的无聊,热闹的聚会只是寂寞空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家庭的维系在于社会道德的外在束缚和经济上的依赖。
这样的家庭生活没有精神交流,彼此却并不熟悉,婚姻生活是形式上的,而没有实质内容。
做画家是斯特里克兰德的梦想,可是他屈从了世俗的压力,选择了做证券经纪人,选择了世俗的婚姻。
当梦想再次召唤的时候,婚姻被击得粉碎。
他放弃了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放弃了世俗的一切价值评判。
从《月亮和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看毛姆的女性观

从《月亮和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看毛姆的女性观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通过《月亮和六便士》塑造了三位非常鲜明的女性形象。
本文通过对这三位女性形象的分析,总结出毛姆的女性观,即一方面对女性有些固有的偏见、排斥和厌恶,另一方面又对女性进行理想化的塑造,他渴望爱却又逃离爱,既依赖又排斥。
《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的三大代表作之一,因其擅长描写情爱曲折纠葛,他的作品深受读者欢迎。
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魔于绘画,抛弃妻子,放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以期追求个体自由的故事。
近年来,人们对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的研究逐渐增多,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毛姆的“厌女症”;毛姆的反女性倾向;毛姆的婚恋观、情爱伦理观及毛姆的人性观。
这些研究大多从毛姆对女性纯批判的角度入手,更多的研究者认为毛姆具有强烈的“厌女”情节。
笔者发现,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三位女性形象:传统型――思特里克兰德夫人阿美,情欲型――勃朗什,母爱型――爱塔。
小说前中期思特里克兰德一直处于逃离状态,试图摆脱阿美和勃朗什的情爱束缚,挣脱现实的枷锁,想觅得一方净土专心创作,直到最后遇到理想型伴侣爱塔才真正安定下来,开启创作之旅。
毛姆的女性观其实是矛盾的,他一方面竭力批判女性,另一方面又对女性进行理想化的塑造,对女性又爱又恨。
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中这三位不同女性形象的分析,浅谈毛姆的女性观。
一、逃离情爱束缚阿美是思特里克兰德的发妻。
这个与思特里克兰德有着16年婚姻的女人,在旁人眼中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她追求生活品质,把丈夫和孩子照�得事无巨细。
她的丈夫虽不善交际,但生活中也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们育有一双健康漂亮、招人喜爱的儿女。
这种安静的家庭生活似乎足以羡煞旁人。
阿美与思特里克兰德生活多年,却不知丈夫有一个绘画梦,还一度怀疑丈夫的离家出走是因为桃色新闻。
阿美作为家庭主妇,经济上依附于丈夫,丈夫放弃一切去追寻梦想,她就会失去生活来源。
好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doc

好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好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作者毛姆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沉闷的证券经纪人斯特里克兰,拥有可爱好客的妻子,面容姣好、健康的一双儿女,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感到稳定的生活状态下,在一天寄出了一封信件给相伴17年的妻子,大概内容为:房子里的一切我都安排好了,我不会在家里迎接你和孩子们了,下定决心和你分开过,此刻我人已经到了巴黎。
但没有说明详细的离开原因,妻子和家里的亲戚都在猜测,斯特里克兰到底是为什么离开在大多数人看来稳定的生活状态,只身一人跑到了巴黎,但绝大多数的猜测都是“女人”,因为爱上了一个女人跑到巴黎,抛妻弃子;而作者“我”则是受斯特里克兰夫人之托,前去巴黎看看斯特里克兰到底是什么情况,当“我”在巴黎看到斯特里克兰住在全巴黎最破旧的旅馆里,内心难以相信,而他在那里开启了自己画画的天地,在追逐画画梦想的过程中,经历了物质上的匮乏,病痛的折磨,有两段婚外情,最后死在了一个小岛上,但他的画作在他死后却让人们一掷千金,“我”由最开始的不能理解到见证一系列事件发生后由此成为整个故事的讲述者。
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是多么的格格不入,他突如其来的出走去到巴黎追逐自己的绘画梦想,这里的梦想的确不是大众传播出来的价值观中的梦想,不是蓝领白领之上的那个金领,不是猎人给麻雀设的圈套里的那点儿米粒,感觉像是和现实背道而驰,大多数本本分分过日子的人应该都无法认可克里斯特兰的这一决定,作为一个女人,如果将我放在斯克里特兰太太的角度我应该也是无法接受的!现实中大多数女子都是想拥有一个爱她的丈夫和一份稳定的生活状态,其实写到这里我的思想是很纠结的,同样身为女子,但相比较年代的不同,与时俱进下教育文化对个人心灵思想的滋养有了以下的内容。
摘录了本书第四十一章的内容和我的个人感想:当一个女人爱你的时候,直到她占有了你的灵魂才能心满意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亮与六便士》:三种爱情观
一本书为什么会叫月亮与六便士?每个人读之前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沉下心来读一读,便会找到月亮和六便士的寓意。
月亮只有那一个,六便士遍地都是,斯特里克兰德经历的三个女人的爱情就是其中之一,她们是女人,她们与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交汇又分离,代表了女人三种不同的“爱情主义”。
01.斯特里克兰德太太:爱情私利主义
她是家庭主妇,从未用自己的劳动挣过一分钱,她以拥有丈夫带来的富足舒适的生活为傲,她一生追求财富,将自己曾经因丈夫的离开,不得不抛头露面赚取家庭收入当做最羞耻的人生经历。
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进入到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的家庭,他见识了这个女人的温婉秀气,善交际,有自己的喜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将儿女养育的知书达理,还有一个在银行工作收入稳定的丈夫,起码作为一个外人,作者看到了一个完美的家庭,斯特里克兰德太太是位成功的家庭主妇。
当突然有一天斯特里克兰德离开太太,头也不回的出走到法国,身体力行的表示他放弃了那个女人时,高贵的斯特里克兰德太太终于在现实面前露出了本来面目。
明明知道丈夫离开的理由不是因为外遇,她却宁愿编造出一个狐狸精,借着受害人的身份为自己谋利,丈夫因外遇而离家出走比因为追求梦想而离开她,似乎更能让这位太太心里舒坦,她享受人们对她的同情和对斯特里克兰德的误解与谩骂。
这种女人,将爱情视为生存的依仗,换句话说,能使她生活的轻松舒适的爱情才是爱,在这种爱情里,男女是不对等的,她是爱情的享受者而不是付出者,干脆说斯特里克兰德太太眼中,爱是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的,能为她所用,给她提供生存保障的就是爱。
生活中很多女人追求的爱情与斯特里克兰德太太无异,有些人披着爱情的外衣去寻找金钱和权力,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的女人,爱的是宝马车还是开车的人?世人一目了然。
02.斯特罗伊夫太太:爱情主观主义
她曾是罗马贵族的家庭教师,被自己的学生诱奸怀孕后,以为能从此跻身贵族家庭,结果却被驱逐,走投无路准备自杀的时候遇到了斯特罗伊夫,一个爱她至深的男人,而且爱的小心翼翼。
他们结婚,在小镇幸福的生活,她矜持、平静、体贴入微的照顾丈夫,她以为这就是爱情。
真正的爱情魔鬼来临,勾出了她的本性。
斯特里克兰德的到来,把她的爱情火苗迅速点燃,她克制不住自己,因为遇见了真正的爱情,于是干脆利落的抛弃爱她的丈夫,不顾世俗与斯特里克兰德在一起,丈夫同意了,因为爱她;斯特里克兰德同意了,因为不屑。
然后在爱情魔鬼的控制下,她试图掌控她爱的那个男人,不巧,那个男人不爱她。
不爱她,这个事实是她抛弃家庭、抛弃丈夫、抛弃道德伦常换来的,哪能轻易接受,只好用死亡摆脱。
作者说,我不认为她过去心里真正有自己的丈夫,她爱她丈夫,只不过是女人对关爱和舒适作出的反应,多数女人都把这种反应当做爱情了,这种感情只是生活保障的满足,得到财产的骄傲,被人需要的快活,嫁了好人的喜悦,只是一种女人归结于精神价值的温厚的虚荣。
? 斯特里克兰德的话更为精辟,一个女人能原谅男人给她造成的伤害,但是不能原谅他为她的缘故而做出的牺牲。
这种女人的爱情是主观的,不容许爱情有任何污点,她们编织了密实的网,用来控制爱情和男人,如果这里面掺杂了污秽,她宁愿毁了这样的爱。
生活在现实世界,爱情是双向的,爱对方就要包容他的追求和信仰,放他自由,寻找两个人最合适的相处边界;爱情有时也可以慢慢培养,受世俗的制约,先婚后爱的人难道都没有把爱培养出来吗?或者生不出爱情就要撕裂家庭吗?
03.阿塔:爱情成全主义
她是唯一一个从出现到结尾都被作者用“阿塔”,而不是“某某太太”来称呼的女人,或许是因为她活出了爱情的尊严和高贵。
她是塔希提岛的土著,她在书中被寥寥几笔带过,给读者的震撼却远不止这几笔,也许是斯特里克兰德在那个终于寻找到灵魂真谛的岛上,需要那么一个女人来照顾她,来为这位画家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作素材,但这之中绝对没有爱情。
阿塔就是这个女人,她为斯特里克兰德购置画具,提供安稳的居所和稳定的食物来源,她供他绘画,接受他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只有在她那里斯特里克兰德才能随心所欲。
她爱情的方式很简单,也很难做到,因为很少有女人能为爱情放弃名利,为爱情辛苦劳作,为爱情任劳任怨。
阿塔陪伴斯特里克兰德走过了人生最后的阶段,她从来没有干涉这位画家疯狂的追求,甚至如他所愿,一把火烧毁了绝世之作,她只听从他的,也只在乎他说的每一句话,斯特里克
兰德想从女人身上得到的一切东西,阿塔都给他了。
阿塔是一个爱情牺牲者,不是牺牲在爱情里,而是有勇气为爱牺牲的女人,这就是成全。
也许她活的没有自我,但没有谁能保证在爱情面前每个人都是清醒的。
阿塔的爱,从未轻视自己,她爱那个不负责任的男人,既成全了自己又放逐了对方。
《月亮与六便士》中三个女人的爱情并不代表如今的爱情,但也反应了生活中常见的女人的三种爱情观,她们有的以为拥有财富地位就是爱情,有的以为掌控男人才是爱情,也有的认为成全双方才是爱情。
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不同,你心中的爱是什么也只有自己知道,只不过,追求爱情的同时,不要被路边的诱惑迷失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