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模拟作文:科学探索,道阻且长——观人类登月史展览有感

合集下载

嫦娥四号登月有关的奇思妙想作文

嫦娥四号登月有关的奇思妙想作文

嫦娥四号登月有关的奇思妙想作文嫦娥四号登月的奇思妙想
哎呀,提起那个神秘的嫦娥四号,我可是激动得不得了。

你知道嘛,它就像是个勇敢的探险家,从地球飞出去,直接奔向月亮,那场面,简直就像是在说:“嘿,看我怎么把你带回家!”
想象一下,那嫦娥四号像个宇航员一样,穿着白色的宇航服,戴着圆圆的头盔,稳稳地坐在火箭里,就像一只小蚂蚁一样,勇敢地冲向星空。

哇,这画面是不是有点像动画片里的超级英雄?不过,别急,这只是开始!
你知道吗,嫦娥四号的任务可不简单。

它不仅要把那些美丽的月岩和土壤带回来,还要给咱们地球上的朋友们展示一下月球的美丽。

想象一下,那些从月球带回来的石头和土壤,就像是宝贝一样,科学家们可以研究它们,了解月球的历史,甚至还能从中提取出一些稀有的元素呢!
而且啊,嫦娥四号还特别聪明。

它有一个小小的“大脑”,可以自己判断方向,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迷宫游戏一样,它能够找到返回地球的路。

你说神奇不神奇?
还有啊,嫦娥四号还有一个特别的本领,那就是它不怕冷。

你看,它在外面工作那么久,都不怕冻成冰棍儿,真是个不怕困难的好孩子!
说到嫦娥四号,我可是想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它可能会遇到一些“老朋友”——那些小行星和彗星。

这些小家伙们可能会来捣乱,让嫦娥四号的任务变得更加有趣。

想象一下,嫦娥四号和这些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场景,是不是很有趣?
总之啊,嫦娥四号就像是个勇敢的小英雄,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为咱们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为它点赞,也要好好学习,将来也成为一个像嫦娥四号一样勇敢的人!
好了,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也觉得嫦娥四号是个了不起的存在?哈哈,下次再聊哦!。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科学与探索”导写及范文(含答案)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科学与探索”导写及范文(含答案)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科学与探索” 导写及范文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美】阿姆斯特朗展望科学的未来,人类将高举科学的火炬登上宇宙的天堂。

——【美】斯蒂芬·威廉·霍金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读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

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本题要求围绕三则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作。

题目提供了三则材料:一是中国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浪漫想象;二是登月宇航员的切身感受;三是科学家征服宇宙的豪迈誓言。

三则材料以人类对外在客观世界(太空)的想象和探索为主线,在考查学生相关历史、科技、文化常识的同时,旨在引导学生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把握人类波澜壮阔的科技发展史,感受人类在探索未知世界、谋求自身发展过程中展现的伟大精神,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获得知识视野、自我认识和审美趣味的提升。

学生应该立足“科技”和“人类”两个支点,结合自身体验,说认识,讲道理,谈感悟,紧紧围绕材料情境展开写作。

范文展示科技助梦拥抱未知海运转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用飞云之楫。

因此,人类在对广大未知世界中的探索实践中,必定要借助科技的力量。

科技,能够解答好奇的追问,揭示事物的真理,从而促使人类认识世界,发现本质,拥抱未知。

圆梦蟾宫,是人们的好奇点燃对天空的向往。

早在几千年前,神话传说中关于月的叙述使有着浓厚的神秘色彩。

航天展览观后感400字作文

航天展览观后感400字作文

航天展览观后感400字作文近期,我参观了一次航天展览,感受颇为深刻。

这个展览向观众展示了人类在太空领域的探索历程,提供了很多展品和实物,营造出了一种非常震撼的氛围。

此次观展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探索未知、勇攀高峰的精神所带来的感动。

下面是我具体的观后感。

首先,这个展览涵盖了很多种不同的神奇和有趣的展品。

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展示月球表面的high-definition 大屏幕,以及各种航天器的实物模型。

这些展品让我非常深入地感受到了太空一角的壮丽景象和人类探索的困难之处。

此外,展览还介绍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以及航天器的各种应用。

这种对科技发展史的概括让我受益匪浅。

接着,展览向观众展示了人类探索太空带来的影响和优势。

展品可以让观众领略人类太空探索所带来的许多创新和前瞻思想。

而且,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中,各种机器的技术发展非常重要,比如说火箭、地球观测卫星和航天飞机等。

这些机器的吸引力很大,同时这些机器的发展,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益匪浅,包括天气预报、长途旅行等等。

最后,我想分享一些我看到展品时的感想。

对于我而言,最感人的是普者黑兹号(Apollo 13)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一张照片,那火箭美丽威严,仿佛在漫天星辰中独一无二。

同时,太空地球的图片,尤其那著名的阿波罗8号拍摄的地球之照,让我对人类的智慧和技术充满敬畏之心。

我们只有小小的氧气、水和鲜食,却可以活得如此自在和自豪。

太空中的各种寻求发现和挑战,是人类不断体验的文化和经过,让我们不断寻求和追求。

总体而言,在这次观展只有一个感受:就是要不断探索未知和坚毅行事。

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中感受到人类不断超越自身和科技发展的力量,走向更加开阔和丰富的未来。

我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不论是哪种职业背景,都能得到倍增的启示和思路。

最后,我在心中默默为那些勇士们,为那些不断探索的人们深深的鼓掌。

同时也鼓励自己,年轻有为,不忘初心,继续向前。

高考作文《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

高考作文《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

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

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上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嫦娥”系列将“玉兔”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号”飞过广袤的太空,即将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以当时中学生的身份给学校广播站写一篇广播稿。

②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全国中学生演讲,以学生代表身份写一份演讲稿。

③“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以学校团委名义给“天问一号”团队写一封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评语:孜孜探求从未停步,超越前人责任在肩现场的朋友们,电视机前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学生代表,演讲的题目是“孜孜探求从未停步,超越前人责任在肩”。

孜孜探求的精神源自于人类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在没有系统学习科学知识之前,夜晚我们仰望浩瀚的星海,可能不只一次地好奇发问,这些发光的是什么?“这是什么”来自人类本能的好奇,激励着先民走向孜孜探求之路——他们观天象,制历法,更有甚者绑上“火箭”飞向太空。

他们自似幼稚的行为,实则寄托了中华民族对宇宙浩渺的遐想,以及那已根植内心的探求精神。

中国航天精神则是对民族探求精神的发展与超越。

一代又一代的航天无人接力奋进、攻坚克难,铸造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工程的奇迹——无论是70年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还是今时今日的“嫦娥”奔月、“神舟”飞天。

我们将古人对火星“荧荧火光”的疑惑转化为“天问一号”的探索,将古人典籍中浪漫的构思转化成现实,其所铸就的精神更反哺意志,中国航天人,真正地把“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刻在了心里,我们定要将其传播发扬。

探索月球作文范文(精选11篇)

探索月球作文范文(精选11篇)

探索月球作文范文(精选11篇)探索月球作文范文(精选11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探索月球作文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探索月球作文范文篇1日月如梭,转眼间已经到了2030年,我乘着全球最先进的疾速“火龙”k60载人火箭飞到了月球。

一见到月球,我就开心地跳了起来,没想到居然跳了9米40厘米,可以说的上是一蹦三尺高。

我做起正经事,走到了一块平地上,发现了一块43亿年前的岩石,赶紧用无限放大袋装了起来,我又用超能吸土机吸了起来,“突突突”,土被吸走了许多。

突然,我发现了一些毛毛的像毛毛虫一样的虫子,又用万能传送机把虫子送到地球上。

我在月球上搭起了引力帐篷。

一觉醒来,天气酷热难耐,我赶紧点上太空服上的“制冷按钮”以免中暑。

我乘着“超快”牌雷达车,在月球两极,漂移了一阵子后,采了一些冰块回来。

最后,我拿出至尊种子,在月球上种下,又在种子上洒下放大肥料,五年后,月球上就有了成千上万棵树了,我又在月球上建好制氧器,计划就完成了。

我依依不舍地返回了地球。

地球是我们的摇篮,我们不能一直在摇篮里,我们要去未知地带——月球进发、探索吧!探索月球作文范文篇2今天,我开着“未来号”火箭,飞向宇宙,想到马上就能飞到月球上,去探索月球的奥秘,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

好快的速度呀,一转眼我已经接近了目标—月球。

抬眼望去,黑色的月海一大片一大片的,看上去只有没几座小环形山。

我绕着月球飞了一圈,看到了月球的另一面。

你看哪!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不计其数,坑坑洼洼的简直就像是一张“雀斑脸”。

我慢慢地把火箭降落在月球北面的一个平坦地区里,“轰”的一声,舱门打开了。

四周都是黑漆漆的,没有任何声音,寂静得能听到我自己的心跳声。

我心里觉得特别兴奋和激动,我先把手伸出去,然后是脚,终于,我站到月球上了。

登临月球作文范文

登临月球作文范文

登临月球——引领科学探索的新篇章人类自古以来就对太空有着无限的向往和探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逐渐对宇宙的奥秘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了解。

其中,登临月球无疑是人类航天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和重要性的一次使命。

本文将对登临月球的意义和成就进行深入探讨。

一、登临月球的历史和背景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功地进行了人类航天史上的第一次航天飞行;三年后,美国宇航员约翰·格伦成功地进行了人类航天史上的第一次有人驾驶的卫星发射。

此后,美国和苏联先后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太空竞赛,探索月球成为了双方共同的目标。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艾德琳·艾伦在“阿波罗11号”飞行器上成为第一批踏上月球表面的人。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阿波罗”探测器陆续完成了6次登月任务,成功地带回了大量的月球样品以及丰富的科学数据。

二、登临月球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航天专家研究和分析了登临月球的意义和价值,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1.推进航天科技的发展登临月球的使命,不仅促进了火箭技术、航天器技术、空间站建设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也极大推进了计算机、太空服、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为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开创太空利用的新时代登临月球是人类向太空探索进发的一次历史性飞跃,对于开展近地轨道科学研究、开拓空间资源、发展太空旅游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实践基础。

3.拓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探索月球使我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别样的“世界”,以及它的特殊性质。

我们通过探索月球了解到宇宙中有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月球是如何与地球之间发生的作用的?这些问题被慢慢解决,我们的宇宙认知也不断被拓宽。

4.促进国际科技合作登临月球实现了美国先行技术的世界领先;同时也为全球建立起了广泛而深入的国际科技合作,为发扬人类智慧、实现共同目标提供了平台。

三、登临月球的影响和启示登临月球的绝大成果已被证实对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探索月球作文(通用5篇)

探索月球作文(通用5篇)

探索月球作文(通用5篇)探索月球作文(通用5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探索月球作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探索月球作文1前不久,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了、今天我发明了一艘二十二世纪的高级飞船——月亮船。

这艘船的造型是根据月亮变成的一把小弯刀的样子而发明的。

所以命名为月亮船。

它长六十米,高十米,整艘船能接纳游客五十多名。

船身一共有三层,一层是宿舍;二层是餐厅和娱乐室;三层是驾驶室。

它的的外形更为神奇。

从远处看,小弯刀的周围闪着无数的小眼睛,使人会联想到天空中又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星座。

近处看,好似一张甜甜的小嘴在呼唤着你:快来吧!快啦吧!一层的宿舍可舒服了,蓝色的房间里放着幽美的音乐,躺在如云似的大床上,让人无比悠闲。

你只要对墙壁上的小台灯说一声你要什么东西,就会有一个机器人服务员来到你的身边,听你的指挥哪怕是为你捶捶背、揉揉肩它都会。

要上二层不用爬楼梯,而是乘坐一张薄薄的纸,因为纸上有数字按钮,只要轻轻一按,乘坐的人就会飘然而上,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纸香。

来到餐厅里,全是由电脑控制的机器人为你服务。

做菜的师傅,能从你的口令中以零点一秒的时间迅速的做出美味可口家常饭菜。

娱乐室里的房间更为神奇,它课一根据主人的不同的心情变换不同表情的墙壁。

里面的设备也很齐全:有三台网速超快的电脑、两个鬼只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一台办公桌、一把老板椅、一位专用机器人为你服务仿佛让你过着总统般的生活。

驾驶室里月亮船不必用人来控制,只要船长按一下自动行使的按钮,飞船就会以不快不慢的速度来行使。

坐在月亮船里只需要按一下身旁的三角形的按钮,水似的窗帘就会慢慢的躲开,让你看看有没有玉兔在翻跳?吴刚是否把桂花树砍到?嫦娥姐姐到底有多漂亮?可怕的黑洞为是么吸进那么多的星球?月球上真的有外星人在漫游吗?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十分钟的旅行中得到答案。

探索月球高考作文怎么写

探索月球高考作文怎么写

探索月球高考作文怎么写《探索月球:追逐未知的梦想之旅》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那高悬于夜空的明月便承载着无数的遐想与憧憬。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个脚印,探索月球的梦想从未熄灭,反而愈发炽热。

探索月球,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挑战。

月球,这颗地球的天然卫星,始终保持着神秘的面纱。

它的表面布满了陨石坑和山脉,寂静而荒凉。

然而,正是这种未知激发了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我们渴望了解月球的形成、地质结构和演化历史,试图解开宇宙诞生的谜题。

每一次对月球的探测,都是人类向未知迈出的坚定一步,是对自身智慧和勇气的考验。

探索月球,也是人类追求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

为了实现登月的梦想,科学家们不断创新和突破,推动了航天技术、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等众多领域的飞速发展。

从火箭的发射到航天器的精确着陆,从月球车的漫游到样本的采集返回,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

这种科技的进步不仅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月球,也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让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

然而,探索月球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其中充满了艰辛和挫折,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类在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每一次的挫折都让我们更加坚定前行的决心。

当我们仰望那轮明月时,心中涌起的不仅是对美丽和神秘的赞叹,更是对人类探索精神的自豪。

探索月球,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梦想之旅,它让我们超越平凡,走向伟大;让我们突破束缚,拥抱无限可能。

在未来的岁月里,相信人类将继续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让我们携手共进,向着月球,向着那无尽的星辰大海,勇敢地追逐我们的梦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模拟作文:科学探索,道阻且长
——观人类登月史展览有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人类首次
踏上月球,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

(2)1971年6月,苏联宇航员格奥尔基·多勃罗沃尔斯基、弗拉基斯拉夫·沃尔科夫和维克多·帕查耶夫完成空间站
工作后,乘飞船返回地球,在返回途中遇难。

(3)2019年1月,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
着陆,这是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4)2019年4月,以色列首个探月器“贝雷特希”在登陆
月球时,因引擎问题坠毁在月球表面。

……
2019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

其实,早在50年以前,人们
已经为登月做了很多努力。

自第一次成功登月后,人类从
未停止奋进的脚步。

回顾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感慨万千。

现在假定你参观了“人类登月的历史”主题展览,请写一
篇观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

材料列举了从1969年到2019年人类
登月50 年期间中国和世界各国登月的历史,考生必须围
绕人类探索月球和宇宙这个真实情境来审题立意、生发感想,否则即为跑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

材料第二部分提供审题立意的任务方向,“2019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50年后和50年前一样,人类依然在为登月努力,考生须假定自己参观了“人
类登月的历史”主题展览,且要明确“观后感”文体的任
务限制,抛开这个文体,则偏离题目要求。

3.价值判断的限制。

“人类登月50周年”“人类为登月付
出努力”,考生须对此进行积极的思考,对人类矢志不渝
的探月精神和艰辛的探月行动进行褒扬,对探月牺牲精神
进行肯定。

若对探月精神和行动予以否定,则不符合材料
中隐含的价值判断。

考生还须注意材料(3)中所隐含的价值观。

和材料(1)(2)(4)相比,中国登月不但是成功着陆,而且是高科
技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更重要的是,这是人类第
一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考生要认识到中国在科学探索上
的飞跃性发展,体现国家自信和国家认同。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考生可对人类矢志不渝的探月精神、不惧困难的勇敢精神等进行思考,也可对宇航员们不畏牺
牲的精神等进行思考。

考生还可在四则材料的对比中,对
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中国探月抒写感悟,认识
中国在科学探索上的飞跃性发展,体现国家自信和国家认同。

2.联想思考是开放的。

作为一篇观后感,要做到“引议联结”,考生可以对人类的探月精神和探月行动进行联想和
思考;也可以从人类的探月历史出发,联想到人类对火星
的向往,对系外星系的探索;还可以联想中国探月的历程;也可以由个别到一般,谈天文科学探索之路的曲折,以此
展现考生知识视野的开阔性。

解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题,要求写一篇观后感。

材料列举了人类第一次探月成功以及中国第一次在月球背
面软着陆的史实;也列举了1971年苏联三位宇航员从空间
站返航途中失事和以色列首个月球探测器坠毁在月球表面
的史实。

这说明无论探月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能阻止人类
探月的进程。

考生应该能从中思考到很多内容,如人类从
未停止科学探索的脚步,中国在科学探索方面的飞跃进步等,这些就是考生审题立意的切入点。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太空探索,道阻且长。

2.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探月换新颜。

3.科学探索没有坦途。

4.观人类登月史,生小小飞天梦。

……
偏题立意:
1.请还给月球一片净土。

(脱离题意,从否定探月切入)
2.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完全脱离题意,另起炉灶)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过于宽泛,没有从人类探月的事实出发)
……
科学探索,道阻且长
——观人类登月史展览有感
参观完“人类登月的历史”主题展览,我很受感动。

展览介绍了1969年美国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踏上月球第一人的历史,也介绍了2019年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史实。

当然也有人类探月失败的一些案例介绍。

无论探月的历程多么艰辛,但永远阻挡不了人类探月的决心。

人类科学探索,真是道阻且长。

三五之夜,明月朗照,月亮自古以来就容易勾起人们美好的遐想。

无论是古希腊的月亮神阿尔忒弥斯,古罗马的月亮神狄安娜,还是中国的月神嫦娥,无不表明人类对月亮的畅想。

但人类真正的探月之路却艰辛坎坷。

在近50年的探月史上,人类为实现这个执着的梦想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美国进行了56次探月试验,其中失败43次;俄罗斯也有19次失败的记录。

在探月之路上,洒满了眼泪和鲜血,探月之行道阻且长,绝不是妄言。

约翰·肯尼迪说,美国选择
月球,不是因为这简单,而是因为它困难——我们要向困
难挑战。

探月行动道阻且长,推而广之,其他科学研究何尝不是
道阻且长呢?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大道,只有不畏劳苦
沿着陡峭的山峰不停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二十二年的艰辛探索,
终于完成了心中的夙愿。

然而,这位“人民科学家”,为
了中国的天文事业燃尽了生命的火花。

单是“天眼”选址
就用了12年,在荒山野岭中跋涉而不辞辛苦。

在“天眼”
投入建设的五年中,南仁东耗尽了自己最后的心血,他用
生命的绝唱印证了科学探索道阻且长的道理。

如果科学探
索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那么,南仁东主持的“中国天眼”工程就不会历时22年才正式完工;如果科学探索的道路不
是充满着崎岖坎坷的,那么,南仁东就不会以命相搏,把
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大国重器。

科学研究道阻且长。

欧阳自远率领的中国探月工程团队
十余年的艰难探索难道不是明证吗?潘建伟中国量子通讯
研究团队的研究过程难道不是验证着这个道理吗?“路漫
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诗句正是科学探
索道阻且长的注脚!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中国的世界。

科教兴国,是祖国
强盛的宏伟蓝图。

我们年轻人,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
科学探索,舍我其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