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

合集下载

环保工程师讲义之磁场等暴露的限值

环保工程师讲义之磁场等暴露的限值

三、我国关于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暴露的限值 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电磁波卫⽣标准》(GB 9175-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和《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标准》(GB 10437-89)。

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500kV超⾼压送变电⼯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

2002年颁布了《⼯业企业设计卫⽣标准》(GBZ1-2002)。

还有国家军⽤标准:《超短波辐射作业区安全限值》(GJB 1002-90)、《⽔⾯舰艇磁场对⼈体作⽤安全限值》(GJB 2779-96)等。

1、《环境电磁波卫⽣标准》(GB 9175-88) 此标准在制定时,参考了职业卫⽣标准,同时⼜扩⼤了⼈群流⾏病学调查范围,其中对青少年、⼉童进⾏了神经⾏为功能和某些临床化验指标的观察,并做了动物实验。

基于这些基础,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两级,见表5-4-7。

在标准中,规定了安全区和中间区。

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 此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与其他⼏个标准不同的是有了⽐能量吸收率SAR剂量内容,对公众照射,规定在24h以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平均SAR应⼩于0.02W/kg;对各频段导出的限值见表5-4-8。

此限值明显⽐《环境电磁波卫⽣标准》要宽。

3、《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标准》(GB 10437-89) 此标准规定的内容相对较多。

详细见标准原件。

关于作业⼈员操作位允许微波辐射的平均功率,在标准中,对转动天线的脉冲波规定了与连续波相同的标准,功率密度均为50 (8h)或400 (⽇剂量)。

⽽对固定辐射的脉冲微波辐射标准⽐上⾯的要严,功率密度为25 或200 。

标准中规定的肢体辐射时的标准、⽇剂量和平均辐射强度均⽐全⾝辐射时的宽,前者为后者的10倍。

4、《作业场所超短波辐射卫⽣标准》(GB 1043-89) 此为30~300MHz波段的标准,分为连续波和脉冲波,暴露时间分为⼆级,见表5-4-10。

国内外电磁辐射标准使用和修订介绍

国内外电磁辐射标准使用和修订介绍

国内外电磁辐射标准使用和修订介绍电磁辐射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对国内外电磁辐射标准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概括,首先阐述了基站限值和导出限值的详细含义,然后重点介绍了国际上的ICNIRP和IEEE标准,接着介绍了我国标准的使用和修行的情况。

本文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国内外电磁辐射标准使用和修订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上有关基站电磁辐射纠纷的报导越来越多,电磁辐射逐渐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

本文就国内外电磁辐射的标准进行全面的阐述。

1. 基本限值和导出限值科学实验表明,过量的电磁照射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作用,因此目前有许多国际的、国家的文件都规定了电磁暴露的人体安全限值。

虽然这些文件在具体规定上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文件都使用相同的方法:即使用基本限值和导出限值来给出电磁辐射限值。

基本限值是指判定人体对电磁场产生生理反应的基本量。

基本限值适用于身体存在场中的情形。

人体暴露的基本限值通常以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来表示。

导出限值是指可以产生与基本限值相应的电场、磁场和功率通量密度的值。

由于基本量很难测出,所以大多数文件给出了电场、磁场和功率密度的导出(参考)限值。

当暴露条件可以产生低于基本限值的SAR电流密度时,导出限值有可能被超出,换句话说,如果场强符合导出限值,那么就一定符合基本限值。

导出限值适用于身体的存在不会影响电磁场的情形。

暴露限值适用于工作人员或一般公众可到达的地点。

因此,限制进入场安全值被超出的地区,可以起到遵守限值的作用。

这里需要指出地是:在谈到基站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时,我国通常使用电磁辐射一词。

实际上,在用词上,国外一般都称为电磁暴露或者电磁照射。

如果我国也采用电磁暴露或者电磁照射用语的话,可能会减轻对大众的心理压力。

目前在有关的行标和国标的起草过程中,都逐渐使用了电磁暴露或者电磁照射的说法。

HJ-T 10.2-1996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 10.2-1996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 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Guidline on Management of Radioact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 Instruments and Methods1 电磁辐射测量仪器本导则所称电磁辐射限于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的测量按测量场所分为作业环境、特定公众暴露环境、一般公众暴露环境测量。

按测量参数分为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电磁场功率通量密度等的测量。

对于不同的测量应选用不同类型的仪器,以期获取最佳的测量结果。

测量仪器根据测量目的分为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和选频式辐射测量仪。

1.1 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1.1.1 工作原理偶极子和检波二极管组成探头这类仪器由三个正交的2~10cm长的偶极子天线,端接肖特基检波二极管、RC滤波器组成。

检波后的直流电流经高阻传输线或光缆送入数据处理和显示电路。

当D≤h时(D偶极子直径,h偶极子长度)偶极子互耦可忽略不计,由于偶极子相互正交,将不依赖场的极化方向。

探头尺寸很小,对场的扰动也小,能分辨场的细微变化。

偶极子等效电容CA、电感LA根据双锥天线理论求得:CA= (π・ε0・L)/{ln(L/a)+S/2L-1}……………………………………(1.1)LA = μ(ln -)……………………………………(1.2)式中:a --天线半径;S --偶极子截面积;L --偶极子实际长度。

由于偶极子天线阻抗呈容性,输出电压是频率的函数:V= ・………………………………(1.3)式中:ω--角频率,ω=2・π・f ,f频率;CL--天线缝隙电容和负载电容;RL--负载电阻。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6-05-10批准 1996-05-10 实施由于CA、CL基本不变,只要提高RL就可使频响大为改善,使输出电压不受场源频率影响,因此必须采用高阻传输线。

HJ-T 10.2-1996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 10.2-1996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 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Guidline on Management of Radioact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 Instruments and Methods1 电磁辐射测量仪器本导则所称电磁辐射限于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的测量按测量场所分为作业环境、特定公众暴露环境、一般公众暴露环境测量。

按测量参数分为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电磁场功率通量密度等的测量。

对于不同的测量应选用不同类型的仪器,以期获取最佳的测量结果。

测量仪器根据测量目的分为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和选频式辐射测量仪。

1.1 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1.1.1 工作原理偶极子和检波二极管组成探头这类仪器由三个正交的2~10cm长的偶极子天线,端接肖特基检波二极管、RC滤波器组成。

检波后的直流电流经高阻传输线或光缆送入数据处理和显示电路。

当D≤h时(D偶极子直径,h偶极子长度)偶极子互耦可忽略不计,由于偶极子相互正交,将不依赖场的极化方向。

探头尺寸很小,对场的扰动也小,能分辨场的细微变化。

偶极子等效电容CA、电感LA根据双锥天线理论求得:CA= (π・ε0・L)/{ln(L/a)+S/2L-1}……………………………………(1.1)LA = μ(ln -)……………………………………(1.2)式中:a --天线半径;S --偶极子截面积;L --偶极子实际长度。

由于偶极子天线阻抗呈容性,输出电压是频率的函数:V= ・………………………………(1.3)式中:ω--角频率,ω=2・π・f ,f频率;CL--天线缝隙电容和负载电容;RL--负载电阻。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6-05-10批准 1996-05-10 实施由于CA、CL基本不变,只要提高RL就可使频响大为改善,使输出电压不受场源频率影响,因此必须采用高阻传输线。

电磁辐射场强估算资料

电磁辐射场强估算资料

电磁辐射场强估算与深圳中波电台实例分析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Field Intensity Evaluation andShenzhen Medium Wave Radio Station Case Analysis钟松峰,朱泽健,李均美Zhong Song-feng, Zhu ze-jian,Li Jun-mei (深圳市无线电监测站,深圳518033)Shenzhen Radio Monitor StationShenzhen 518033,China)摘要:本文介绍了无线电电磁辐射及其对人体设备系统的影响.和我国现行的电磁辐射限值标准。

通过对电磁辐射场强估算的理论分析以及对中波电台的实际测且.来对深圳市广播电台电磁辐射悄况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电磁辐射;场强估算;中波电台:环境评价Abstract: the author of 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radio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human body equipmet system, and the China curren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imit standard. Analyze and appraise the Shenzhen medium wave radio sta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case through the theory analysis on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field intensity evaluation and theb actual measurement of the medium wave radio station.Key word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Field Intensity evaluation; Medium wave radio static;Environment evaluation.当今是信息社会时代,而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便是无线电电磁波。

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及测量

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及测量

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及测量作者:何谟讠胥来源:《中国新通信》2013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电磁辐射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电磁辐射暴露相关知识,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电磁辐射暴露安全标准现状,指出了国内军、民用电磁暴露标准及测试的不足,对改进现有标准体系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磁辐射暴露限值标准测量一、电磁辐射暴露相关概念和术语1.基本限值和导出限值科学实验表明,过量的电磁照射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作用,许多国际的、国家的文件都规定了电磁暴露的人体安全限值。

虽然这些文件在具体规定上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文件都使用了相同的方法:即用基本限值和导出限值给出电磁辐射限值。

基本限值是指判定人体对电磁场产生生理反应的基本量。

基本限值适用于身体存在场中的情形。

人体暴露的基本限值通常以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来表示。

导出限值是指可以产生与基本限值相应的电场、磁场和功率密度的值。

由于基本量很难测出,大多数文件给出了电场、磁场和功率密度的导出(参考)限值。

2.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分级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环境电磁波允许辐射强度在卫生部标准中按级分为一级和二级。

在环保局GB8702-88中和军用领域,电磁辐射暴露安全标准则分别以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作业区和生活区进行界定。

一级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要求。

二级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不允许建造居民住宅、学较、医院和疗养院,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暴露限值说明书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暴露限值说明书

ICS 13.280C 7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1288—2020移动电话电磁辐射暴露限值Limits for human exposure to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mitted by mobile phones(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2019-12-13)××××- ××- ××发布××××- ××- ××实施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缩略语 (3)5电磁辐射暴露基本限值 (3)6标识要求 (4)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GB 21288-2007《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

与GB 21288-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适用范围从靠近头部使用的移动电话扩展为工作在300GHz以内、靠近人体使用的移动电话,也适用于各类靠近人体使用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如可穿戴设备、便携式移动终端等;——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定义;——增加了发射功率密度和入射功率密度的定义;——增加了不同频率、不同身体部位适用的暴露限值;——修改了产品说明书中标示内容,并增加了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的注释。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齐殿元,武彤,赵竞。

引言工作频率在300GHz以内、靠近人体使用的移动电话,以及各类靠近人体使用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如可穿戴设备、便携式移动终端等,其电磁辐射暴露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特制定本标准。

轨道交通 有人环境中电磁发射限值与测量-最新国标

轨道交通 有人环境中电磁发射限值与测量-最新国标

轨道交通有人环境中电磁发射限值与测量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轨道交通环境中电子和电气设备在0Hz~20kHz频率范围内产生的与人体暴露相关的磁场强度的限值要求、测量方法以及测量技术。

本文件规定了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在150kHz~1GHz频率范围内射频电磁骚扰的限值要求、测量方法以及测量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轨道交通环境中电子电气设备对佩戴有源植入式医疗设备人员的磁场强度测量及限值约束,但不进行风险评估。

本文件不考虑旅客和工作人员个人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和无线通讯系统等)的发射。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365电工术语电磁兼容GB/T6113.101—2021无线电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测量设备GB/T24338.3—2018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1部分:机车车辆列车和整车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GB/T43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电磁发射electromagnetic emission从源向外发出电磁能的现象。

3.1.2工作人员workers司机、列车乘务人员以及其他在轨道交通环境中工作的人员。

3.1.3地面装置fixed installation轨道交通环境中除机车车辆外的设施。

3.1.4电力牵引系统/馈电系统electric traction system/feeding system提供电动车辆能量的轨道交通供电网。

注:该系统包括:——接触网系统;——回流系统;——无电牵引系统的运行轨道,以及与附近的电力牵引系统的运行轨的导体连接;——从接触网直接或通过变压器供电的地面装置;——发电厂和变电所中独立向接触网直接输送电能的地面装置;——开关站的地面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工频电磁场限值的有关情况汇总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无工频电磁场暴露限值的IEC标准或其他国际标准,只有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向世界各国推荐了一个电场和磁场辐射限值的导则:《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暴露(300GHz以下)导则》,其中推荐以5000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限值标准,100μT作为公众全天辐射时的磁感应强度限值标准。

目前我国所有相关的规范和技术标准中,涉及环境中工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限值的只有《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其原文是:“关于超高压送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磁场强度限值目前尚无国家标准。

为便于评价,根据我国有关单位的研究成果、送电线路设计规定和参考各国限值,推荐以4000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100μ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

待相应国家标准发布后,以其规定限值为准。

”很明显,该推荐限值就是以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导则为基础的,并且电场强度的限值更严格。

世界上其他各国或学术组织关于工频电场和磁场的限值情况见下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欧洲议会1999年7月发布了一个一般公众电磁场暴露限值的推荐标准。

这是一个供欧洲各国制定标准的框架,目前已有许多欧洲国家准备接受这一标准。

这个标准建立在ICNIRP导则基础之上,同样是以目前已经得到确认的效应作为
基准。

美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一些学术组织制定了自己的标准,许多州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场标准。

日本并没有公众工频磁场暴露限值的明确标准,1993年,日本一个政府研究机构的报告中提到,居住环境中产生的工频磁场场强比WHO和类似组织的标准中的限值要低得多,认为没有必要制定工频磁场标准。

英国NRPB(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在1993年制定了自己的电磁暴露标准。

澳大利亚,德国这两个国家分别在1989年,1996年出台了自己的电磁场暴露标准。

瑞典根据住在高压输电线附近,儿童白血病和年磁场电平影响的相关性,提出工频磁场2mG(0.2μT)作为输电线路通过居民区的导则。

瑞士规定工频磁场强度限值为1μT。

综观上述各国以及国际组织的标准,可以看出以下一些特点:
(1)电场标准目前比较一致,磁场标准差异较大。

公众工频电场暴露限值在安全系数的选取上各有不同,这里边既有技术上的因素,也和各国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差异有关,和标准出台的时间也有关系,并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

磁场标准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各国对磁场长期暴露效应的看法不同。

(2)ICNIRP导则已得到相当多国家的认可。

相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同类限值,我国的《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中推荐的限值从数值上是居中的。

在针对磁悬浮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的评价和监测中,只要正确地引用上述限值就无不妥之处。

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
二○○八年一月十八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