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物联网概述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物联网介绍PPT课件

物联网介绍PPT课件

网络通信技术
01
02
无线通信技术
物联网中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Wi-Fi、 Zigbee、LoRa等
在某些应用中,物联网也使用有线通信技 术,如以太网,确保高速、稳定的数据传 输。
03
协议与标准
物联网设备间的通信需要遵循统一的协议 和标准,如MQTT、CoAP等,确保数据的 有效传输和设备的互操作性。
发展历程
起源阶段
物联网概念起源于1999年,美国提出“物理网”概念。
探索阶段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标 志着物联网进入探索阶段。
应用拓展阶段
从2009年开始,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进入应用拓展阶段。
爆发增长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物联网进入爆发增长 阶段,应用涵盖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
物联网介绍PPT课件
汇报人:XXX
01 物 联 网 概 述 02 物 联 网 的 关 键 技 术 03 物 联 网 的 应 用 领 域 04 物 联 网 的 优 势 与 挑 战 05 物 联 网 的 未 来 发 展 06 物 联 网 的 安 全 与 隐 私 保 护
目录
01 物联网概述
定义与背景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 界的桥梁,通过网络实现物品之
间的信息交换和协同工作。
物联网的起源
物联网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 年代,随着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 术的发展,物联网逐渐得到广泛
应用。
物联网的发展背景
物联网的发展背景包括信息技术 的进步、社会对智能化和自动化
的需求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
化运行等功能。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 可实现家电设备的互联和自动化

物联网介绍PPT课件

物联网介绍PPT课件
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将开发 出更多创新的应用场景,如智能
家居、智慧城市等。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将成为重要 议题,需要加强技术和管理措施。
物联网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交通管理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减少交通拥堵。
公共安全
物联网技术可以用于公共安全领域,如监控、报警等,提 高城市安全性。
移动通信网等技术。
应用层
负责将来自网络层的信息进行处 理、分析和应用,包括数据分析、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
02
物联网的技术原理
传感器技术
01 技术原理
传感器通过转换、处理信号,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和监 控,是物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作用
传感器能够采集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数据, 为物联网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
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 开始应用于智能交通、智能物流 等领域。
成熟发展阶段
物联网技术逐渐成熟,应用领域 不断拓展,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 个方面。
物联网的组成与架构
感知层
负责采集和获取各种物品的信息, 包括传感器、RFID等技术。
网络层
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传输 到服务器或云平台,包括互联网、
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智能家居
物联网将推动智能家居的普及,实现家 庭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控制。
03 工业4.0
物联网将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推动工 业4.0的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
物联网技术将助力智慧城市的构建,提 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02 智慧城市
物联网技术将应用于交通领域,实现智 能交通管理和车辆互联互通,提高交通 效率。

《物联网》课件完整版

《物联网》课件完整版
《物联网》课件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物联网概述 • 感知层技术 • 网络层技术 • 应用层技术 • 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探讨 • 典型应用场景分析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
CHAPTER 01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定义与发展历程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 对任何物体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 理的一种网络。
包括数据泄露、篡改、 损坏以及非法访问等。
身份认证威胁
包括身份伪造、冒充和 重放等攻击手段。
加密算法和身份认证机制介绍
01
02
03
04
对称加密算法
如AES、DES等,加密和解密 使用相同的密钥。
非对称加密算法
如RSA、ECC等,加密和解密 使用不同的密钥,具有更高的
安全性。
散列算法
如SHA-256、MD5等,用于 数据完整性校验和数字签名。
典型应用案例介绍
选取几个典型的工业自动化应用案例,如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自 动化生产线等,详细介绍其应用场景、功能需求及技术实现。
关键技术与挑战
探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所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如实时 性要求、数据安全性、系统稳定性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工业自动化领域物联网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个性化定制、 柔性生产、数字化双胞胎等。
关键技术
物联网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 、大数据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物联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支撑着物联网的发 展和应用。
物联网应用领域及前景展望

物联网概述ppt课件

物联网概述ppt课件
发展历程
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1999年,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物联网逐渐从概念走向应用,成 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核心技术组成要素
01
02
03
感知层技术
包括传感器、RFID、二维 码等数据采集技术,实现 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 别。
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和保护,提高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06
物联网创新发展趋势 探讨
新型传感器件研发方向及挑战
微型化与集成化
传感器件正朝着微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以提高其便携性和适用性。
智能化与自校准
传感器件内置算法和自校准功能,实现智能化数据处理和误差修正。
高精度与高可靠性
提高传感器件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VS
特点
自组织性、动态性、可靠性、以数据为中 心等,适用于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智能 家居等领域。
云计算在物联网中角色和功能实现
角色
云计算为物联网提供海量数据存储、高效数据处理和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功能实现
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池化,提供弹性可扩展的计算、存储和网络服务,满足物联网应用需求。
大数据在物联网中价值挖掘方法
加密解密技术在保障安全中应用
数据加密
采用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等加密算 法,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
安全通道建立
通过加密技术建立安全通道,确保物 联网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信。
设备身份认证
利用加密技术实现设备间的身份认证, 防止非法设备接入网络。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策略设计
身份认证机制
设计合理的身份认证机制,确保 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物联网设

物联网简介ppt课件

物联网简介ppt课件

2. 城市环境监测:智能环境监测设备可以监测城市环境 参数,如空气质量、噪声污染等,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数 据支持。
3. 城市能源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能 源使用的监测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4. 城市交通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城市交通 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
智能交通案例
总结词:智能交通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 化和高效化,提高交通安全和交通流量。
详细描述
1. 车联网:通过物联网技术,车辆可以与道路基础设施 、其他车辆等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行动,提高交通安全和 效率。
2. 智能信号灯:智能交通信号灯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流量 和车速等因素自动调整信号灯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如英特尔、高通等,生产各种物联网芯片,是物联网最核心的硬 件供应商。
模组制造商
如华为、中兴等,生产各种物联网模组,为物联网设备提供通信功 能。
终端制造商
如小米、海尔等,生产各种物联网终端设备,如智能家居设备、智 能穿戴设备等。
网络运营商
01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等传统电信运营商,提供物联网 网络连接服务。
2. 设备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远程 控制家居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
3. 环境感知: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感知室内温湿度、空气 质量等环境参数,根据用户需求自动调节环境。
4. 安全监控:智能家居设备可以监控家庭安全状况,如 门窗是否关闭、是否有异常入侵等。
智能医疗案例
总结词:智能医疗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医疗服务的远 程化和智能化,提高医疗效率和患者体验。
感知层技术
01
02
03
传感器技术

物联网简介专业知识科普ppt课件

物联网简介专业知识科普ppt课件

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加大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突破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产业 核心竞争力。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机制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 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为物联网产业 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物联网特点
物联网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等特点,能够实 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由Kevin Ashton在1999年提出,随后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 研究。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 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病虫害预警与防治
通过图像识别等技术,及时发现并预 警病虫害情况。
医疗健康领域创新实践
远程医疗监护
智能医疗设备
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提供远程医疗咨 询与服务。
研发可穿戴医疗设备,实现健康数据实时 采集与分析。
药品追溯与监管
健康管理平台
建立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追溯系 统。
整合个人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与 指导服务。
用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设备安全
确保物联网设备不被恶意攻击 和入侵,防止设备被控制和破
坏。
网络安全
防范网络攻击和病毒传播,保 障物联网网络的稳定运行。
隐私保护
保护用户隐私信息不被泄露和 滥用,确保用户权益不受侵害

03
物联网关键设备介绍
传感器类型及工作原理
传感器类型
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 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压力传感 器、位置传感器等。

物联网介绍(PPT 26张)

物联网介绍(PPT 26张)

4. 物联网的应用
第四节 物联网的应用
4. 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 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
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
查和情报搜集等各个领域。
4. 物联网的应用
根据物联网的实质用途,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应用模式: 对象的智能标签。通过二维码,RFID等技术标识特定的对 象,用于区分对象个体,识别对象物品所包含的扩展信息。
RFID 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识别工作无 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并且可以识别高速运动 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 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 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 )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
3. 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介绍
2. 物联网结构
感知
传输
智能
全面感知
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 能够随时随地采集物体的动态 信息。
可靠传输
通过网络将感知的各种 信息进行实时传送。
智能处理
利用计算机技术,及时地对海量的 数据进行信息控制,真正达到了 人与物的沟通、物与物的沟通。
2 物联网结构
3. 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介绍
第三节 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介绍
1999年,由EPCglobal的Auto-ID中心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 报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概念。
2009年,IBM 总裁兼CEO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Smart Earth) 的新理念,其中物联网为“智慧地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奥 巴马将“智慧地球”提升到美国国家级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及应用.pptx

物联网概述及应用.pptx

物联网概述及应用.pptx幻灯片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让各种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它不仅仅是把物品连上网那么简单,而是通过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智能算法,让物品能够“感知”环境、“交流”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幻灯片 2:物联网的技术架构物联网的技术架构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就像是物联网的“感官”,由各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负责收集物品的信息。

比如温度传感器能感知环境温度,摄像头能获取图像信息。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的“神经”,负责将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到应用层。

这包括了各种通信技术,如蓝牙、WiFi、移动网络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大脑”,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提供各种具体的应用服务,比如智能家居控制、智能交通管理等。

幻灯片 3: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它能让物品具备感知能力。

RFID(射频识别)技术则用于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跟踪。

还有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用于处理海量的物联网数据。

幻灯片 4: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在智能家居领域,物联网让我们的家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

通过智能门锁,我们可以用手机远程开锁,还能知道谁在什么时候进了家门。

智能灯光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线和我们的活动自动调节亮度和颜色。

智能家电也能互联互通,比如冰箱可以自动检测食物的储存情况,提醒我们购买即将用完的食材。

空调能根据室内温度和人的活动情况自动调节温度。

幻灯片 5: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在交通领域,物联网带来了智能交通系统。

通过在道路上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路况。

智能停车系统能帮助我们快速找到空闲的停车位,减少寻找车位的时间和交通拥堵。

公交车和出租车可以通过物联网实现智能调度,提高运营效率。

自动驾驶技术也是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方向。

幻灯片 6:物联网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在医疗健康方面,物联网让医疗服务更加便捷和高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2.比尔·盖茨《未来之路》 3.EPC系统 - Electronic Product Code 4.u-Japan和u-Korea战略 5.ICT新模式—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发展报告 6.智慧地球 7.未来物联网的发展
一、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按联网设备的主导形态分为四个阶段
主机、大型机的联网,其体积庞大,运行条件苛刻, 专业人员操作且人机界面友好性差
台式机、笔记本的联网,普通人经过培训即可操作
以手机为代表的各类移动设备的互联,无需培训即 可操作,界面简单友好。
嵌入式智能物件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设备的互感 、互联、互通。
物联网(IoT)概念的提出
课程目的
n 物联网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更 好的智能服务,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让人们享受美好的生活
n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同学们对物联网 通信技术有一个较为概括的了解
学习要求:
独立完成作业 认真参与认识性实验
学习方法:
强调动手能力与开放思维
作业、考核
n独立完成作业 n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n平时40%、期末成绩60%
• “摩尔定律”与“十五年周期定律”
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计算 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这一判断像摩尔定律一样准确, 人们把它称为“十五年周期定律”。IBM希望“智慧的地球” 战略能掀起“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1965年前后的“大型机”; –1980年前后的“个人计算机”; –1995年前后的“互联网”; –2010年前后“物联网”。 • 在当下的“15年”,一场新的变革正悄然兴起,那就是“物 联网”。有人将2010年称为“物联网元年”
n 工信部总工朱宏任在中国工业经济运行 夏季报告发布会上,对物联网做了概括阐释 。
资 料 来 源 : 日 本 N o m u ra R e se a rc h In stitu te ( 野 村 综 合 研 究 所 )
一、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2020年国际物联网技术研发重点
技术 愿景
标准化
2010年之前
单个物体间互连; 低功耗、低成本
RFID安全及隐私标准; 确定无线频带; 分布式控制处理协议
2010—2015年
物与物之间连网; 无所不在的标签和传感器网络
针对特定产业的标准; 交互式协议和交互频率; 电源和容错协议
2015—2020年 半智能化; 标签、物品可执行指令
网络交互标准; 智能器件之间互连标准化
2020年之后 全智能化
ID在物流、零售、医药产业应用; 建立不同系统间交互的框架(协议和 频率)
1998年
1995年 Bill Gates 《未来之路》 物物互联
l MIT的 Kevin Ashton第一次提出:把RFID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应用 于日常物品中形成一个“物联网”
2005 年
l ITU报告:物联网是通过RFID和智能计算等技术实现全世界设 备互连的网络
2008年
l IBM提出:把传感器设备安装到各种物体中,并且普遍连接形成 网络,即“物联网”,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智慧地球”
ICT新模式
任何时间的连接
活动中 户外和户内 晚上 白天
活动中 户外 户内(远离 使 用 PC
PC ) 任何地方的连接
PC 之 间 人 与 人 之 间 ( H 2 H )( 不 用 P C )
人 与 物 之 间 ( H 2 T )( 使 用 一 般 设 备 ) 物 与 物 之 间 ( T2T)
任何事物的连接
超高速传输; 具有执行能力标签; 智能标签; 自主标签; 协同标签; 新材料
更廉价材料; 新物理效应; 可生物降解器件; 纳米功率处理组件
功耗
低功耗芯片组; 降低能源消耗; 超薄电池; 电源优化系统(能源管理)
改善能量管理; 提高电池性能; 能量捕获(储能、光伏); 印刷电池; 超低功耗芯片组
可再生能源; 多种能量来源; 能量捕获(生物、化学、电磁感 应); 恶劣环境下发电; 能量循环利用
能量捕获; 生物降解电池; 无线电力传输
背景
n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考察中科院 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后, 指示“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 叫‘感知中国’中心”。其后,在全省领导 干部学习会上,省委书记梁保华把物联网列 为全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 ,并提出“要努力突破核心技术,加快建立 产业基地”。
学习重点
物联网就是用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 (ICT)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物体互 连起来,使得物体之间能够像人与人 一样相互通信,以增强物体智能化。 本章主要讲述物联网的发展历程、物 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特点、物联网 与传感网和泛在网之间的关系、物联 网发展面临的问题等。
疑问:物联网是什么?
思考:物联网从何来?
物联网技术专业的跨学科特点
物联网专业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点, 所跨学科包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 件、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集 成电路等。
物联网技术专业的特点
物联网专业跨学科优势:所培养学生具 有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就业范围广的特点。 当然,本专业所培养人才符合国家战略发展 需求,是当前各物联网企业所急需的高科技 人才。
2009年
l 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工作组制订《物联网战略研究路 线图》,介绍传感网/RFID等前端技术和20年发展趋势
物联网形式早已存在,统一意义上的物联网概念提出是在架构在互联网发展成熟的基础上
一、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1.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 “无处不在”与“不可见” 体现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 核心是 “以人为本” 计算的重点在于提供面向用户的、统一的、自适 应的网络服务
增强互操作性; 分布式控制及分布式数据库; 特定融合网络; 恶劣环境下应用
分布式代码执行; 全球化应用; 自适应系统; 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处理
人、物、服务网络的融合; 产业整合; 异质系统间应用
器件
更小、更廉价的标签、传感器、主动 系统; 智能多波段射频天线; 高频标签; 小型化、嵌入式读取终端
提高信息容量、感知能力; 拓展标签、读取设备、高频; 传输速率; 片上集成射频; 与其他材料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