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视角下的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一人一策”职教精准扶贫实践与成效--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为例

黑龙江科学HEILONGJIANG SCIENCE第12卷第11期2021年6月Vol. 12Jun. 2021“一人一策"职教精准扶贫实践与成效—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为例李若军(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206)摘要: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为例,对"一人一策"职教精准扶贫实践与成效进行探讨。
要准确把握精准扶贫学生情况, 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施策。
要将精准扶贫学生安排在班长或团支书宿舍,先让其融入到宿舍和班级群体中去。
辅导员要定期与精准扶贫对象进行谈心谈话,根据情况适时调整"一人一策”方案。
要鼓励精准扶贫学生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义务家教等活动。
要定期召开精准扶贫学生工作研讨会,让班级辅导员列出"一人一策”的落实情况、方案调整情况、工作 中遇到的困难等。
要实行精准扶贫毕业生跟踪机制,重点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采用的“一人一策"精准扶贫模式较为成功,培养效果突出。
关键词:“一人一策”;职教精准扶贫;实践与成效中图分类号:G719. 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 -8646(2021 )11 -0158 -02Practice and Achievement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ofu One Person One Measure n Vocational Education------Through Taki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dong Transport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Li Ruojun(Shandong Transport Vocational College, Weifang 261206, China)Abstract : Through taki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dong Transport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practice and achievement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of u One Person OneMeasure '' vocational education ・ In accurate grasp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udents , we take measures simultaneously and accurately. It is suggested to arrange students unde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dorm of themonitor and the league branch secretary , and make them integrate into the dorm and the class ・ Instructors should have aheart-to ・heart talk with the students unde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regularly , adjust “One Person One Measurescheme ・ It is necessaiy to encourage positive participation of recreational and sports , volunteer service , social publicgood and volunteer family education activities of students unde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 hold the seminar of students unde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regularly ; make class counselors list the implement, scheme adjustment and difficult situations of “ One Person One Measure " ; implement the tracing mechanism of students under targeted povertyalleviation , and focus on the problems. “ One Person One Measure "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departmentperforms well.Key words : "One Person One Measure M ;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 Practice and efficiency1职业院校精准扶贫“一人一策”制度的内涵扶贫对象要精准,应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建立 “一人一策”制度。
新时期精准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精准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贫困人口得到了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但依然存在一部分人群生活困难,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帮助。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旨在通过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家庭摆脱困境,实现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在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需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一、精准扶贫的现状问题1. 客观困难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已经得到了帮助,但依然存在一些客观困难。
部分贫困户因为自身身体状况不佳无法参与劳动,导致致贫致困难。
一些贫困地区交通条件艰苦,导致物资运输困难,影响了扶贫的实施。
2. 扶贫资金管理问题精准扶贫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资金管理问题。
一些地方存在着虚报冒领扶贫资金的现象,导致资金的挪用浪费,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得不到实质性的帮助。
3. 扶贫政策落实问题尽管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扶贫政策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这导致了政策效果不佳,无法达到预期的扶贫效果。
4. 扶贫项目可持续性问题精准扶贫需要有长期稳定的支持和帮助,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扶贫项目存在着可持续性问题。
一些扶贫项目只是短期的帮助,一旦项目结束,贫困户便会重新陷入贫困之中。
二、精准扶贫的对策研究1. 加强精准扶贫的宣传教育为了解决客观困难问题,需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贫困地区的真实情况,增加对扶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宣传教育的力量,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精准扶贫政策,增强社会对扶贫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为了解决扶贫资金管理问题,需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
一方面可以加强相关部门的审计查账,严格把关资金的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公开透明,让社会各界都能够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得到有效的使用。
3. 加强扶贫政策的执行力度为了解决扶贫政策落实问题,需要加强对扶贫政策的执行力度。
职业教育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战略路径解析

作者: 朱玉芹[1]
作者机构: [1]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安宁650033
出版物刊名: 中国成人教育
页码: 94-96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6期
主题词: 职业教育;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战略
摘要: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利用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科教文卫事业建设等举措,从多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教育、文化取得进步,教育助力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党的十九大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此时强调利用职业教育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现基于职业教育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战略形成的背景,指出一般性的发展路径,并对路径拓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五精准”帮扶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五精准”帮扶路径探析目录一、内容综述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4)(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概述 (7)(一)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定义与分类 (8)(二)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分析 (9)(三)帮扶需求的识别与评估 (10)三、“五精准”帮扶模式的理论基础 (11)(一)精准识别 (13)(二)精准施策 (14)(三)精准帮扶 (15)(四)精准评价 (16)(五)精准管理 (17)四、“五精准”帮扶路径的具体实施 (18)(一)精准识别环节的实践探索 (19)(二)精准施策环节的实施策略 (20)(三)精准帮扶环节的操作流程 (21)(四)精准评价环节的评估指标体系 (23)(五)精准管理环节的保障措施 (24)五、“五精准”帮扶模式的成效分析 (25)(一)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提升情况 (26)(二)毕业生满意度与用人单位反馈 (27)(三)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28)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9)(一)帮扶资源不足与分配不均 (31)(二)帮扶模式创新不足 (32)(三)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欠缺 (33)(四)毕业生自身因素制约 (34)七、对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35)(一)加大帮扶资源投入与整合力度 (36)(二)创新帮扶模式与方法 (37)(三)完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体系 (38)(四)提升毕业生自身素质与能力 (40)(五)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40)一、内容综述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面临着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挑战。
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困难家庭、基础学业偏差、专业技能不够强、就业观念落后以及心理素质有待提升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群体,其就业困境尤为严重。
这不仅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也对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构成挑战。
为有效缓解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必须做到“五精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服务、精准质量监控和精准效果评估。
高职高专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存在问题和对策探讨

高职高专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存在问题和对策探讨【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高职高专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展开讨论。
在贫困生就业困境分析中,我们发现贫困生面临着就业机会不足、竞争压力大等问题。
帮扶措施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帮扶政策不够完善、帮扶资源分配不均等。
为了提高帮扶效果,我们提出应加强政策支持,制定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结论部分对现状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并建议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共同落实帮扶政策,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些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贫困生就业,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困境分析、帮扶措施、政策支持、校企合作、未来展望、共同努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高专院校成为了越来越多贫困生选择的教育途径。
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和困难。
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生缺乏一定的社会资源和人际关系,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帮扶措施普遍不足,无法有效地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贫困生个人的发展,也影响了国家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对高职高专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贫困生就业帮扶是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提升贫困生就业机会、改善其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为数众多的贫困生就业主要渠道,其承担着培养贫困生就业能力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任务。
对高职高专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开展研究,对于提升贫困生就业机会、改善贫困生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高职高专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有利于深入了解目前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分析帮扶措施不足的原因,探讨提高帮扶效果的对策,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校企合作,促进贫困生就业和社会融合。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能源基地,也是著名的农业大省。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较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黑龙江省实施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计划,帮助贫困人口提高就业技能,脱贫致富。
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针对黑龙江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教育资源不均衡。
由于黑龙江省地域辽阔,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职业教育机构和师资力量较弱,对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来说,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机会有限。
2. 就业岗位匹配不足。
目前,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培训的专业设置和培训课程并不完全符合当地的实际岗位需求,培训出来的学生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3. 师资力量不足。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人才流失,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许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更倾向于选择普通高校。
4. 资金投入不足。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职业教育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器材采购等多方面的支出,然而目前的资金投入并不足够,很难保障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需求。
二、对策建议1. 加大教育资源配置力度。
要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力度,包括扩建职业教育学校、引进优质师资、提供更多的教学设施和教材等措施,从而增加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
3. 提升师资力量。
要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大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引进和培养更多的专业师资力量,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想取得实质性的成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各界都应该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论精准扶贫视域下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精准帮扶

论精准扶贫视域下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精准帮扶精准扶贫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的工作,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有效帮助,减轻他们的负担和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高职院校逐渐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家庭、学习和社会等方面的各种原因,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仍然面临就业难、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因此,精准扶贫也需要深入到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精准帮扶。
一、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和培训为了提升贫困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培训。
针对不同专业和岗位的就业需求,开设培训班、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规划指导和就业政策解读等课程,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用的职业教育,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和创业。
二、丰富就业渠道和岗位信息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十分困难的。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和就业中介的合作,积极寻找更多的就业渠道和岗位信息,向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为他们打造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三、提供就业帮助和渠道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内建立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和帮助体系,比如就业指导咨询中心、专业学生就业社团等等。
这些帮助贫困大学生了解跟多关于就业的信息,同时也能从企业中寻找到就业的机会和有效及时的沟通。
四、优惠政策的贯彻执行贫困大学生还应该享受到各种就业相关的优惠政策,比如就业见习、实习实训等政策。
高职院校需要扎实贯彻执行这些政策,真正让贫困学生享受到惠及的制度和政策。
五、建立长期的跟踪和帮扶机制高职院校与贫困大学生的帮扶不应仅仅局限在求职和助学上,更重要的是建立长期的跟踪和帮扶机制,关注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并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提供个性化中长期职业规划和发展帮助,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就业服务。
使用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就业精准帮扶,可以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为贫困地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促进社会和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也为贫困学生和家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我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扶贫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途径。
但在扶贫工作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力求为扶贫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能力不足导致扶贫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多地方的扶贫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扶贫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扶贫资金和资源的合理分配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扶贫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成为贪污浪费的渠道。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扶贫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一套完整的扶贫实施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建立透明的扶贫资金使用和监管机制,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审核和监督,防止资金被挪用和浪费。
3.科学合理地制定扶贫方案,注重扶贫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
二、精准扶贫的地域性和个体性问题由于我国各地的经济、文化、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导致精准扶贫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个体的需求。
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统计和调查,建立准确的贫困地区数据库,为实施精准扶贫提供依据。
2.在制定精准扶贫方案时,应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个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和政策。
3.发挥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的资源和特色,为精准扶贫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三、扶贫工作中缺乏参与和沟通扶贫工作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政府的扶贫政策和资金投入,还与贫困群体的参与和沟通密切相关。
应采取以下措施:1.政府应尽可能地与贫困群体进行沟通和协商,在制定扶贫方案时考虑到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2.鼓励和支持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提高他们的参与和认知水平。
3.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引导,为贫困群体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和帮助。
四、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刀切”问题很多地区在执行扶贫政策时,存在一个“一刀切”的现象,即把所有的贫困群体都归于同一类别,采取同一扶贫方案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视角下的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扶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面对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目前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大任务。
因此,有必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研究部署教育工作,推动职业教育优先发展,探索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之策。
标签: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对策
一是各级政府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大力强化舆论宣传,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通过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改变家庭贫困状况。
三是要从思想观念上逐步扭转和消除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歧视职业教育的观点,使人们愿意接受和选择职业教育。
2.科学统筹,健全职业教育扶贫运行机制
一是通过设立职业教育扶贫统一管理机构,统筹实施职业教育扶贫的宏观管理、综合协调和统筹规划。
二是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推动作用,有规划、有规模地实施。
三是完善贫困地区政府区域内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整合机制。
四是建立教育扶贫工程实施考核机制,对工程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考核。
五是围绕区内不同地域的优势产业,积极构建与当地扶贫开发目标相适应、与主导产业发展相匹配、产教深度融合、结构规模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加大投入,完善职业教育扶贫资助体系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统筹,确保职业教育扶贫工程资金的保障力度。
二是通过建立职业教育重大项目投入机制,从而减轻学校的资金负担。
三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資助体系,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学得起技能,真正发挥职业教育的扶贫功能。
四是建立职业教育系统规范的实习实践基地。
4.建档立卡,精准分类贫困人口接受职业教育情况
主要是通过扎实细致的摸底调查工作,建立一户一档的档案资料。
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制定一户一策或一人一策的职业教育帮扶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政府帮扶政策的作用。
5.整合优化,聚集职业教育扶贫社会资源
一是政府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为职业教育扶贫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二是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简化职业教育办学的审批流程,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
三是要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在农村大力发展侧重于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
四是要盘发达地区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存量,将现有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向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开放。
五是依托国家中西部职业教育合作等项目,加强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全方位合作。
6.因材施教,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一是要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扶贫开发需求合理设置职业教育专业,更好地满
足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是鼓励职业院校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选择教师教材,同时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要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使教学和生产实习乃至就业高度融合。
四是职业教育的培训方式和手段要灵活,既要考虑教学实施程度,又要切合农民现实需求和接受能力。
7.送技术下乡,搭建农村职业教育平台
一是要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
二是要结合贫困地区的区位特征和生态环境,为农民提供农技、农资、农产品销售等配套服务。
三是建立依托信息技术的“网上职业技术学校”,以资源互通互享的方式提升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总体水平。
8.多措并举,实现职业教育精准脱贫目标
一是要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二是要狠抓就业扶持创业,加强对接受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三是建立健全贫困家庭学生就业保障机制,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
教育扶贫是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的力量源泉。
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还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扶贫实际,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进思.法治新常态下建设优质高职院校的思考[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2).
[2]左停.精准扶贫战略的多层面解读[J].国家治理,2015(36):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