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计算机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总结计算机是一种能够完成各种复杂任务的智能机器,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中,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安全的总结,为大家提供一些基础知识和了解。

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1.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的主要物理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等。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数据处理任务。

内存是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硬盘则是用来永久存储数据的地方。

显示器和键盘则是计算机与用户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工具。

2.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用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的程序和数据。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类型。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驱动程序等,用于管理和控制硬件资源。

应用软件则是为了满足用户特定需求而开发的软件,例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等。

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局域网通常用于一个办公室或者一个建筑物内部,而广域网则可以连接不同地点的局域网。

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让人们可以方便地共享信息和资源。

1.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来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和FTP协议等。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用于实现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

HTTP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数据,而FTP协议则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

2.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或攻击的措施和方法。

网络安全包括对计算机网络的保护以及对网络上的数据进行保密和完整性的保护。

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数据加密等。

三、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或破坏的措施和方法。

计算机系统知识点

计算机系统知识点

《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的知识1.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自动、高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

其特点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具有逻辑判断和自动控制能力。

2. 第一台计算机:ENIAC,美国,1946 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冯·诺依曼3. 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要点是: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应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计算机中应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

4.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阶段年份物理器件软件特征应用范围第一代1946-1959 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科学计算第二代1959-1964 晶体管高级语言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第三代1964-1970 小规模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文字处理、图形处理第四代1970-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数据库网络等各个领域5. 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6.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科学计算:例如:气象预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导弹的监测数据处理:例如:高考招生中考生录取与统计工作,铁路、飞机客票的预定系统,银行系统的业务管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例如:用CAI 演示化学反应人工智能:例如:代替人类到危险的环境中去工作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例如:Internet 发emailCBE: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Based Education)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MI:计算机管理教学(Computer Managed Instruction)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T:计算机辅助翻译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7. 计算机的分类: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微机、工作站、服务器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3)、根据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类型: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与模拟计算机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基础知识100题(含答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100题(含答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100题(含答案)计算机基础知识100题(含答案)1. 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指令进行自动处理数据和执行任务的电子设备。

它由硬件(如处理器、内存和存储设备)和软件(如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组成。

2. 什么是二进制?二进制是一种计算机系统中使用的基本数据单位,由0和1组成。

计算机使用二进制表示和处理数据。

3.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的核心组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接口。

4. 什么是硬件?计算机的物理组成部分被称为硬件。

它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5. 什么是软件?软件是计算机的非物理部分,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编程代码等。

它通过控制硬件来完成各种任务。

6. 什么是CPU?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执行计算机指令并控制数据的处理过程。

7. 什么是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

它包括内存和外部存储设备,如硬盘和闪存。

8. 什么是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用于将数据和指令输入计算机的设备,如键盘、鼠标和触摸屏。

9. 什么是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显示或输出的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和扬声器。

10. 什么是网络?网络是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通信系统,使它们能够相互传输数据和共享资源。

11. 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是用于标识和寻找网络上设备的唯一数字地址。

它由四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的取值范围是0到255。

12. 什么是HTTP?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用于在Web上传输和显示网页的协议。

它是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通信的基础。

13. 什么是WWW?WWW(万维网)是一种全球分布的系统,提供用于访问和共享信息的网页和资源。

14. 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结构化数据的系统。

它使用表格来组织数据,并支持对数据的检索和操作。

15. 什么是算法?算法是一组解决问题或执行任务的步骤。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1、计算机工作原理: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 Computer)是一种能接收和储藏信息,并依照储藏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表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办理,尔后把办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储藏程序原理)(1)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储藏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2)全部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储藏在储藏器中;(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转。

2、计算机的发展:1)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从出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

见下表。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代次起止年份所用电子元器件数据办理方式运算速度应用领域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真空管)汇编语言、代码程序几千 ~几万次 / 秒国防及高科技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几万 ~几十万次 / 秒工程设计、数据办理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结构化、模块化程序几十万 ~几百万次 /工业控制、数据办理路设计,实时控制秒第四代1970~今在规模、超大规模分时、实时数据处几百万 ~上亿条指令工业、生活等各方面集成电路理,计算机网络/ 秒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上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 Intel 企业等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到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办理器( MPU)。

其发展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以下表。

微机的六个发展阶段代次起止年份典型 CPU数据位数主频第一代1971~1973Intel 4004、8008 4 位、 8 位1MHz第二代1973~1975Intel 80808 位2MHz第三代1975~1978Intel 80858 位2~5MHz第四代1978~1981Intel 808616 位>5MHz第五代1981~1993Intel 80386、 8048632 位>25MHz第六代1993~今Pentium 系列64 位60MHz~2GHz 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20 世纪 50 年代。

计算机基础知识100题含答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100题含答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100题含答案一、计算机硬件1、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什么?答案: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就像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处理各种计算和控制任务。

2、内存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内存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内存的速度比硬盘快很多,能让计算机快速访问和处理数据。

3、硬盘的主要类型有哪些?答案: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

机械硬盘通过磁盘旋转和磁头读写数据,而固态硬盘则使用闪存芯片存储数据,速度更快。

4、显卡的功能是什么?答案:负责处理图形和图像的输出。

对于游戏玩家和图形设计人员来说,好的显卡至关重要。

5、显示器的分辨率是什么意思?答案:指屏幕上像素的数量,通常表示为水平像素数×垂直像素数。

分辨率越高,图像显示越清晰。

二、计算机软件6、操作系统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操作界面。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 Windows、Mac OS 和 Linux 等。

7、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有什么区别?答案:应用软件是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安装的,如办公软件、游戏等;系统软件则是支持计算机运行的基本软件,如操作系统、驱动程序。

8、什么是办公软件?答案:用于办公场景的软件,如 Word 用于文字处理,Excel 用于电子表格,PowerPoint 用于演示文稿。

9、杀毒软件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保护计算机免受病毒、恶意软件等的攻击。

10、浏览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用于访问互联网上的网页。

三、计算机网络11、什么是 IP 地址?答案:互联网协议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就像每个家庭都有一个门牌号一样,IP 地址是网络设备的“门牌号”。

12、域名和 IP 地址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域名方便人们记忆,通过域名系统(DNS)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 IP 地址。

13、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些?答案: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

14、什么是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答案:局域网是在较小地理范围内的网络,如一个办公室或学校;广域网则覆盖较大的地理范围,如跨越城市或国家。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结构、算法等各个方面。

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点1. 主机与外部设备:主机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光驱等。

外部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2. 存储器与存储介质:存储器包括内存与硬盘,内存主要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硬盘则用于永久存储数据。

存储介质有磁盘、固态硬盘、光盘等。

3. CPU与运算: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运算操作,包括算术逻辑运算、取指令、存储与读取数据等。

4. 主板与总线: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上面连接了CPU、内存、硬盘等设备。

总线负责传输数据和指令。

5. 输入与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如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则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二、计算机软件知识点1.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基本工作环境的一部分,如操作系统、编译器、驱动程序等;应用软件是为特定应用目的而编写的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形处理软件等。

2.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OS等。

3. 编程语言与编程思想:编程语言是人与计算机沟通的工具,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Java、Python等。

编程思想则指导着程序员如何组织和解决问题,如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等。

4.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组织大量数据,提供方便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MongoDB等。

三、计算机网络知识点1. 网络拓扑与协议:网络拓扑指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形式,常见的拓扑有星型、总线型、环形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哪些

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哪些

计算机基础知识有哪些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计算机时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硬件:- 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的大脑,执行所有的计算任务。

- 内存(RAM):临时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 硬盘驱动器:永久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系统、程序和数据。

-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摄像头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信息。

-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用于从计算机输出信息。

2. 计算机软件:- 操作系统(OS):控制计算机硬件和协调程序运行的软件。

- 应用程序:用于执行特定任务的软件,如文字处理、图形设计、游戏等。

- 编程语言:用于编写软件程序的语言,如C、Java、Python 等。

- 网络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的规则和约定,如TCP/IP。

3. 数据表示和存储:- 位(bit):计算机中的最小单位,表示0或1。

- 字节(byte):8个位组成的数据单元,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

- 数字表示:计算机使用二进制表示数字,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如ASCII、Unicode等。

- 存储单位:计算机中常用的存储单位有字节(B)、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等。

4. 算法和数据结构:- 算法: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或操作。

- 数据结构: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

- 排序和搜索算法:常用的排序算法有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常用的搜索算法有线性搜索、二分搜索等。

5. 计算机网络:- 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等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

- IP地址和域名:用于唯一标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地址。

- 常用协议:如TCP、UDP、HTTP、FTP等,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数据。

- 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响应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以上是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概述,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要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和原理,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本文将从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三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物理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它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操作。

内存是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它分为主存和辅存。

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人机之间的数据交互,例如键盘、鼠标、显示器和打印机等。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给应用程序运行的环境。

操作系统可以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等。

批处理操作系统适用于处理大量相似任务,分时操作系统则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资源,实时操作系统则要求系统在有限的时间内响应事件。

操作系统还包括文件系统、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等子系统。

文件系统负责管理存储在计算机上的数据,包括文件的创建、读取和删除等操作。

进程管理控制着计算机系统中的各个进程,可以分配和回收资源,保证程序的顺利运行。

内存管理决定了程序的加载和执行,它将物理内存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使得信息能够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传输和共享。

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规模划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等。

局域网用于一个办公室或一个建筑物内部的计算机连接,城域网则跨越一个城市,广域网则可以连接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有不同的协议和技术,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HTTP、FTP等。

TCP/IP是互联网上常用的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

HTTP是使用在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协议,FTP则用于文件传输。

总结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一、单选题1.计算机(Computer)也称为电脑,就是一种依靠( )自动、高速、精确地完成各种信息存储、数据处理、数值计算、过程控制、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

A、程序B、规则C、技术D、操作答:A2.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就是英国科学家( )(Alan Mathison Turing,1912-1954)。

A冯·诺依曼B、阿兰·图灵C、爱萨克·牛顿D、帕斯卡答:B3.著名的冯·诺依曼原理的主要思想就是( )。

A、存储数据与数据控制B、存储数据与程序控制C、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D、存储程序与数据控制答:C4.国际公认的第一台计算机就是( )2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A、1945年B、1946年C、1947年D、1948年答:B5.第一代计算机主要元器件采用电子管,称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主要元器件采用晶体管,称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主要元器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则采用( )作为主要元器件。

A、大规模集成电路B、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极大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答:D6.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为: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 )、多媒体化。

A、智能化B、规模化C、自动化D、模糊化答:A7.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于1989年提出按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等综合性能来对计算机进行分类的标准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超级小型机、工作站与( )六类。

A、微型计算机B、大众计算机C、廉价计算机D、个人计算机答:D8.PC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通用性非常强,它以设计先进、功能相对较强、应用软件主富、( )等优势占领了很大的计算机市场,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

A、结构复杂B、应用单一C、价格便宜D、功能强大答:C9.通常,人们将PC机分为三类:台式机、( )、个人数字助理。

A、便携机B、微型机C、笔记本机D、立式机答:C10、( )就是客观世界的一种本质属性,它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就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

A、数据B、信息C、程序D、软件答:B11、( )就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的可以识别的物理符号,它通常作为信息的载体,用来表示信息。

A、信息B、程序C、数据D、软件答:C12.信息技术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

A、信息学技术B、控制论技术C、微电子技术D、信息基础技术答:D1 3.信息处理通常也称为( )。

它就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对信息进行采集、转换、分类、存储、计算、加工、查询、检索、统计、分析、传输与输出等操作。

A、数据处理B、信息加工C、信息应用D、数据加工答:A14.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计算机具有极高的处理速度、强大可靠的存储能力、精确主富的计算功能与( )能力。

A、加工计算B、输入输出C、逻辑判断D、存储传输答:C15.归纳起来,计算机的应用方面主要有( )、自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加工、计算机辅助工作、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等。

A、工程计算B、科学工程C、科学技术D、科学计算答:D16.分布式客户机/服务器计算(Distributed Client/Server Computing)就是在( )发展起来后出现的计算模式。

这种计算模式由于能够较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数据管理效率、节约用户投资而被广泛使用。

A、计算机服务器B、汁算机网络C、计算机主机D、计算机客户机答:B17.在信息技术领域中,数据一词所包括的内涵很广泛。

通常,数据就是指记录在( )上的可以识别的物理符号。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数据所给出的定义就是:“数据就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或者用自动化的装置进行通信、翻译转换或者进行加工处理。

”A、某种媒体B、存储媒体C、传输媒体D、表现媒体答:A18.在计算机中,各种形式的数据以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 )形式来表示。

人们以各种存储设备来存储数据;通过各种软件来管理数据;使用各种应用程序来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A、十进制编码B、二进制编码C、八进制编码D、十六进制编码答:B19.数据通常分为数值数据与非数值数据两大类。

非数值型数据就是指除了数值数据以外的其她数据,它通常包括字符数据、( )以及多媒体数据。

A、声音数据B、图像数据C、逻辑数据D、文字数据答:C20.一般来说,信息既就是对各种客观存在的事物的( )的反映,又就是各个事物之间作用与联系的表征。

人类就就是通过接受信息来认识事物的,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就是接受者原来不了解的知识。

A、变化与特征B、变化C、特征D、联系答:A2 1.在信息技术领域中,数据通常作为信息的( ),用来表示信息,所谓“数据处理”就是指将数据经过处理转换从中提取有用数据(信息)的过程,所以有时也称为“信息处理”。

A、载体B、表现C、记录D、体现答:A22.计算机的( )决定了二进制就是其数制基础。

A、工作过程B、软件组成C、硬件结构D、数理逻辑答:C23.在二进制计数制中,使用“0”与“1”两种数码,它的“基”为( ),进位规则为“逢二进一”。

A、2B、8C、10D、16答:A24.将r(F=2、8、16等)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时,所使用的方法就是按照数的( )展开。

A、基数B、数位C、数码D、位权答:D25.将十进制数转换r进制数时,首先要将此十进制数分为整数与小数两部分,( )部分连续整除r取余,直到整除所得的商为零,另一部分连续乘以r取整,直到乘后积的小数部分为零或达到所需要的精度。

A、小数+B、整数C、分数D、数答:B26.普通代数研究的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数量关系,而逻辑代数研究的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 )关系。

A、原因B、结果C、质量D、因果答:D27.逻辑与表示两个简单事件A与B构成逻辑相乘的复杂事件,并当A与B事件( )满足条件时整个复杂事件的结果才为真,否则结果就为假。

A、随机B、同时C、不同时D、偶尔答:B28.逻辑或表示两个简单事件A与B构成逻辑相加的复杂事件,并当A与B事件中( )满足条件时整个复杂事件的结果就为真,否则结果就为假。

A、有一个B、有两个C、仅一个D、没有答:A29.在计算机内部或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如果就是采用一个字节的8个二进制位同时传输的并行方式,则传输速率的计量单位为( )( bps)。

A、字节/秒B、千字节/秒C、兆字节/秒D、字位/秒答:A30.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二进制数据通常采用一个一个字位的串行传输方式,传输速率的计量单位为( )(bps),也常称为比特率、波特率。

A、字节缈B、比特/秒C、千比特/秒D、兆比特/秒答:B31.在计算机中,对于数值数据来说,我们把该数据本身称为真值,把该数据在计算机内的二进制形式称为( )。

A、代码B、原码C、补码D、机器数答:D32.机器数最简单的表示方法就是原码,原码表示的规则就是:机器数的( )表示符号,“0”表示正、“1”表示负;剩余各位为该数值绝对值的二进制表示。

A、最低位B、低位C、最高位D、高位答:C33.反码表示的规则就是:对于正数,其反码与原码相同;对于负数,其反码的符号位为1,数值位就是其绝对值二进制的各位取( )。

A、与B、或C、异D、反答:D34.求负数的补码,有一个简便的方法:符号位取1,其余各位按照其真值取反,然后在其末位加( )。

A、1B、2C、3D、4答:A35.数值数据的定点表示法规定所有数据的小数点的位置( )固定于某个位置,这样的数据被称为定点数。

通常,小数点固定在数值的最高位之前或最低位之后。

A、隐含B、默认C、显式D、随机答:A36.在浮点表示法中,数据的小数点的位置不就是固定的。

因此,小数点位置在数中必须( )给出。

A、隐含B、默认C、显式D、随机答:C37.计算机中西文信息采用的字符集以及相关的码表就是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它采用了( )位二进制的编码方式,可以表示128个西文字符。

A、七B、八C、九D、十答:A38.由于计算机中普遍采用8个二进制位为1个字节,所以计算机中ASCII码的b7位通常置为0,并称为基本ASCII码。

也可以将b7位置为1,然后另外安排128个字符(如希腊字母等),通常称为( )ASCII码。

在传输西文字符信息时,也常将b7位作为奇偶校验位。

A、补充B、特殊C、扩展D、非基本答:C39.在计算机处理汉字时,输入、处理、存储、传输、输出的各个环节的编码要求各不相同,所以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编码与( )。

A、规范B、校验C、扩充D、转换答:D40.整个GB2312-80字符集就是一个二维平面,排成一张( )的字符表。

表中的行称为区,表中的列称为位。

A、47行×47列B、47行×94列C、94行×47列D、94行×94列答:D41.由GB2312-80字符集中的字符的( )所决定的代码,被称为区位码。

区位码常用4位十进制数字符号表示,区号在前,位号在后。

A、区与位B、行与列C、区与行D、位与列答:A42.国标交换码简称为国标码,也常称为交换码。

国标码就是GB2312-80编码字符集所规定的代码,为( )个七位二进制所组成的代码。

A、一B、二C、三D、四答:B43.汉字字符的字形编码的作用就是把汉字某种编码转换为人们可以阅读的方块字形象,当计算机系统需要对汉字字符进行( )时,需要用到字形码。

也就就是说,汉字的字形编码描述了汉字的形象。

A、存储B、处理C、输出D、输入答:C44.汉字字形的描述方法有点阵法与轮廓法两种。

轮廓法将汉字的字形转化为一组直线与曲线并记录这些直线与曲线的数学描述数据,当需要输出时再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字形。

点阵法将汉字的字形离散为由( )组成的方阵,每个点用一位二进制数据描述,由此组成汉字的字形点阵(称为字模)。

A、曲线B、轮廓C、点D、直线答:C45.汉字在计算机中存储与处理的过程中都就是以( )的形式存在的,由于汉字字符的机内码、交换码、输入码以及字形码的编码方式与西文字符的编码方式不同,所以相应程序能够正确区分汉字字符与西文字符,从而作出正确的处理。

A、输入码B、字形码C、机内码D、交换码答:C46.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与计算机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就是软件的工作基础,软件使硬件的功能( )。

A、扩充B、完善C、扩充与完善D、改变答:C47.广义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规章制度、机器设备以及程序数据与文档。

A、人员B、法律C、能量D、电源答:A48.硬件系统包括( )与外部设备两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