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微机基础知识
七年级上微机知识点大全

七年级上微机知识点大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基本构成
常用计算机硬件设备
第二章: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定义
常见的操作系统种类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第四章: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
文字处理软件
表格处理软件
演示软件
第五章: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和危害
计算机安全防护措施
常见的安全威胁手段和防范措施
结语
计算机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创新,因此微机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
本文从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安全五个方面进行介绍,旨在提高读者的微机知识水平,使其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资源。
微机基础知识

3
0011 ETX
DC3
#
3
C
S
c
S
4
0100 EOT
DC4
$
4
D
T
d
T
5
0101 ENG
NAK
%
5
E
U
e
U
6
0110 ACK
SYN
&
6
F
V
F
V
7
0111 BEL
ETB
'
7
G
W
g
W
8
1000
BS
CAN
(
8
H
X
h
X
9
1001 HT
EM
)
9
I
Y
i
Y
A 1010 LF
SUB
*
:
J VT
ESC
所以134.3D=10000110.01001B。
b–1=0 (权为2 –1,最高位) b–2=1 b–3=0 b–4=0 b–5=1 (权为2 –5,最低位)
第 1 章 微机基础知识
【例1-2】 将134.3D转换为十六进制数,要求误差不大于16 –2。
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
算式
余数
算式
整数
134/16=8 H0=6 (最低位) 8/16=0 H1=8 (最高位) 最低位)
第 1 章 微机基础知识
2) 减法运算
二进制数的减法规则为:0-0=0;1-0=1;1-1=0;0 -1=1,向高位有借位。向高位借1到本位的大小等于十进制数 的2。
【 例 1-10】 10101011B - 00110101B = 01110110B(0ABH - 35H=76H)。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

(2)反码表示法
数的最高位表示数的符号,数值部分对于正数 同真值,对于负数是真值各位取反,这种表示法 就叫反码表示法。
1.对于正数: 符号位用0表示,数字位同真值 2.对于负数: 符号位用1表示,数字位为真值 按位取反。
例 x=+91=+10l1011B [x]反=01011011B 例 y=-91=-1011011B [y]反=10100100B “0”的表示:[+0]反=00000000B [-0]反 =11111111B 对于8位机,反码可表示的数的范围:-127~ +127。
0⊕1=1 读作0“异或”1等于1
1⊕0=1 读作1“异或”0等于1
1⊕1=0 读作1“异或”1等于0
例:
10101111
⊕11000010
01101101
1.2.2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几个概念: 无符号数 机器数
带符号数 真值
机器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原码表示法 反码表示法 补码表示法
(1)原码表示法
将传统计算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大 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作为中央处理部件,简称为微 处理器(CPU),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再 配上存储器、接口电路等芯片构成的。
微处理器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总线接口单元 (BIU)和执行单元(EU)。 按照计算机CPU、字长和功能划分,经历了5代的演变: ➢ 第一代(1971年~1973年):4位和8位低档微处理器 ➢ 第二代(1974年~1978年):8位中高档微处理器 ➢ 第三代(1978年~1980年):16位微处理器 ➢ 第四代(1981年~1992年):32位微处理器 ➢ 第五代(1993年以后):全新高性能奔腾系列微处理
微机原理总目录

※
14.2 PC/XT硬件结构 14.3 总线技术
※
◆实验指南
※
15.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上机简介
15.2 汇编语言上机指导
※
4.4
4.5 4.6
程序的段结构
地址表达式 宏定义与宏调用
※
※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 5.1
汇编语言软件开发步骤及输入/输出问题 顺序程序设计 分支程序设计
※ 5.2
※ 5.3
※ 5.4
循环程序设计
专题应用程序设计
※ 5.5
◆8086微处理器结构
※
6.1 6.2 6.3
8086微处理器工作模式与引脚功能 系统组成 8086的总线操作与时序
※
※
※
◆ 并行接口芯片8255A
※
10.1
10.2 10.3 10.4
8255A概述
8255A的控制字 8255A的工作方式 8255A的编程
※
※
※
◆串行通信
※
11.1
11.2 11.3
串行通信概述
RS-232C串行接口标准 异步通信接口芯片8250
※
※
◆ DMA 控 制 器 8237A
※
12.1 12.2 12.3
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王丰王兴宝编著目录第一章基础知识第二章微型机算机的组成机工作原理第三章指令系统第四章masm伪指令系统第五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六章8086微处理器结构第七章半导体存储器第八章输入输出技术第九章中断第十章并行接口芯片8255a第十一章串行通信第十二章dma控制器8237a第十三章其他常用接口第十四章pc机系统结构及总线技术第十五章实验指南基础知识11数制12码制13常用数字逻辑器件微型机算机的组成机工作原理21微型机算机的组成机工作原理22pc机的编程结构指令系统
四年级微机上册教案

四年级微机上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键盘鼠标的使用等。
3. 熟悉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如CPU、内存、硬盘等。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计算机的组成结构。
三、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计算机的组成结构。
四、教学难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组成结构。
2. 演示法: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
六、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讲解计算机的组成结构。
4. 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5. 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
第二章:文字处理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
2. 学会输入、编辑、排版文字。
3. 学会保存、打开文档。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2. 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3. 文档的保存、打开。
三、教学重点: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2. 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四、教学难点:1. 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和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2. 演示法:演示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文字处理软件。
六、教学步骤:1.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2. 讲解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3. 演示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
4. 学生动手操作文字处理软件。
第三章:电子表格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
2. 学会输入、编辑、筛选数据。
3. 学会使用公式、函数计算数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2. 数据的输入、编辑、筛选。
3. 公式、函数的使用。
三、教学重点:1.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2. 数据的输入、编辑、筛选。
nCH1 基础知识(1)已读

2. 存储器M 存储器=内存+外存——存储数据和程序。 内存和CPU直接相连, 存放当前要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特点是存取速度快, 基本上可与CPU处理速度相匹配, 但价
格较贵, 能存储的信息量较小。 外存(也称辅存), 保存暂时不用但又需长期保留的程 序和数据。外存的存取速度相对较慢, 但价格较便宜, 可保 存的信息量大。
存放在外存的程序必须调入内存才能进行。
3、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 输入/输出(I/O)接口由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I/O器 件构成。 连接主机和相应的I/O设备(如: 键盘、 鼠标、显示器、 打印机等), 使得这些设备和主机之间传送的数据、信息 在形式上和速度上都能匹配。不同的I/O设备必须配置与其 相适应的I/O接口。
5
运 算 器
程 序 计 数 器
累加 器A
1 2 3
地 址 寄 存 器
外部AB
程序存 储器
据 缓 数 器
数据存 储器
内部DB 数
外部DB
寄存器区 指令 寄存 器译 码
4பைடு நூலகம்
外部CB
CPU部分
• 增加MOV A,#9分析: • 0000H 74H 09H MOV A,#9 • 0002H 78H 20H MOV R0,#20H • 0004H 26H ADD A,@R0 (1)00H->PC取指:分析74H执行取立即数 (2)01H->PC取指令(数据)执行存入A • 02H->PC取指:分析78H执行取立即数 • 03H->PC取指令(数据)执行存入R0 • 04H->PC取指:分析26H执行加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12-01)
要点:
微机基本组成
微机单片化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微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中的数和编码1.1.1计算机中的数制计算机最初是作为一种计算工具出现的,所以它最基本的功能是处理和处理对数。
数字由机器中设备的物理状态表示。
具有两种不同稳定状态和相互转换的设备可用于表示1位二进制数。
二进制数具有操作简单、物理实现方便、节省设备等优点。
因此,目前,几乎所有的二进制数都用计算机来表示。
然而,二进制数太长,无法写入,不容易阅读和记忆;此外,目前大多数微机是8位、16位或32位,是4的整数倍,4位二进制数是1位十六进制数;因此,在微型计算机中,二进制数被缩写为十六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使用16个数字,例如0~9和a~F来表示十进制数0~15。
8位二进制数由2位十六进制数表示,16位二进制数由4位十六进制数表示。
这便于书写、阅读和记忆。
然而,十进制数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
因此,我们应该熟练掌握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表1-1列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表1-1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及十六进制数对照表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0123456789101112131415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 111011110123456789abcdef为了区别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及十六进制数3种数制,可在数的右下角注明数制,或者在数的后面加一字母。
如b(binary)表示二进制数制;d(decimal)或不带字母表示十进制数制;h(hexadecimal)表示十六进制数制。
1.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根据表1-1所示的对应关系即可实现它们之间的转换。
二进制整数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方法是将二进制数从右(最低位)到左分组:每4位为一组。
如果最后一组少于4位,则在其左侧加0以形成一个4位组。
每组由一位十六进制数表示。
例如:1111111000111b→1111111000111b→0001111111000111b=1fc7h要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只需使用4位二进制数而不是1位十六进制数。
微机原理及应用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 0.6225
×
1.250 2
1 (b-1)
×
0.5 0 2
0 (b-2)
1.0
1 (b-3)
• 0.625 = 0.101B
2. 0.625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0.625 × 16 = 10.0 0.625 = 0.AH
3. 208.625 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208.625 = D0.AH
(三)二进制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运算基础 1-2 计算机发展与组成 1-3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1-1 计算机运算基础
1-1-1 数制及其转换 1-1-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法 1-1-3 计算机中数的运算方法 1-1-4 计算机中的编码系统
1-1-1 数制及其转换
数制(即计数制)是计数的规则、计数的方式。 进制(即进位计数制)是按不同的进位规则(方式) 计数的 数制。
+0 +0 +0
1
+1 +1 +1
… … ……
127 +127 +127 +127
128 - 0 - 127 -128
… … ……
254 -126 - 1 - 2
255 -127 - 0 - 1
0~255 -127 -127 -128
~+127 ~+127 ~+127
1-1-3 计算机中数的运算方法
• 24=16 ,四位二进制数对应一位十六进制数。 • 举例:
• 3AF.2H = 0011 1010 1111.0010 = 1110101111.001B 3 A F2
• 1111101.11B = 0111 1101.1100 = 7D.CH 7D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26
一、进位计数制
• 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指令和数据)都是采用二 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指令和数据) 进制数,为了书写方便,又经常采用十六进制。 进制数,为了书写方便,又经常采用十六进制。而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又广泛采用十进制。二进、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又广泛采用十进制。二进、十六 十进制都是进位计数制。 进、十进制都是进位计数制。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4
第一章 微机基础知识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5
本章主要介绍: 本章主要介绍: • 微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特点 微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 • 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和运算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6
第一节 微机的基本组成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7
一、微机的基本硬件构成
19
二、工作过程(续) 工作过程(
• 例子:计算 例子:计算Z=X+Y 在内存2000H中, ♦ X在内存 在内存 中
Y在内存 在内存2001H中, 在内存 中 Z在内存 在内存2002H中。 在内存 中
♦ ♦
程序在内存2100H中, 中 程序在内存 A为CPU内的寄存器。 内的寄存器。 为 内的寄存器 PC指向程序的首地址, PC指向程序的首地址, 指向程序的首地址 每取出一条指令, 每取出一条指令,PC 自动加1或 , ; 自动加 或2,4; 分析执行后再取下一条指令, 分析执行后再取下一条指令, 重复直至CPU暂停。 暂停。 重复直至 暂停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12
微机的基本硬件构成(续) 微机的基本硬件构成(
• 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
称为外设,其作用是进行信息形式的转换, ♠ 称为外设,其作用是进行信息形式的转换,即外界的 语言、文字、图像、 语言、文字、图像、机械动作等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 电信号表示的二进制数形式,或进行相反方向的转换。 电信号表示的二进制数形式,或进行相反方向的转换。 ♠ 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磁盘、光盘、游戏杆、扫描仪、 如:键盘、鼠标、磁盘、光盘、游戏杆、扫描仪、数码相 机、A/D转换器等 转换器等 ♠ 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绘图机、磁盘、光盘、 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绘图机、磁盘、光盘、D/A 转换器等
从内存取出指令MOV A,[2000H] ♦ 从内存取出指令 ,
♦
执行程序的过程 即CPU 不停的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不停的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20
第三节 微机的特点、应用 微机的特点、 及发展方向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21
微机特点
• 运算速度快(每秒几兆条指令到几千兆条指令或每 运算速度快( 秒几十亿次运算。 秒几十亿次运算。MIPS(106), ( ),GIPS(10 9)) ( • 处理能力强(如各种管理、计算、决策) 处理能力强(如各种管理、计算、决策) • 能连续不间断地工作(多任务、高效、高质量) 能连续不间断地工作(多任务、高效、高质量) • 能干几乎所有的工作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主讲 李房云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1
教学计划(续) 教学计划(
• 讲授章节
第一章~第八章 第一章 第八章 的绝大部分内容
• 上机实验:5次 上机实验: 次
DEBUG 与 指令练习( 2次) 指令练习( 次 编程设计( 次 编程设计(3次)
• 不讲章节
第二章的第6~8节 节 第二章的第 第五章的第5~6节 第五章的第 节 第六章的第4节部分内容 第六章的第 节部分内容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10
微机的基本硬件构成(续) 微机的基本硬件构成(
• 控制器(CTRL-Controller) 控制器( )
它是计算机的控制中心, ♠ 它是计算机的控制中心,发布与控制计算机工作的各 种命令,协调计算机内部以及主机与外设工作的各种关系。 种命令,协调计算机内部以及主机与外设工作的各种关系。 它有两个主要功能: ♠ 它有两个主要功能: 一个是控制程序的运行; 一个是控制程序的运行; 另一个是对不同的外部事件做出相应响应的能力。 另一个是对不同的外部事件做出相应响应的能力。 这些外部事件是指:复位、停机、中断请求、总线请求、 (这些外部事件是指:复位、停机、中断请求、总线请求、 总线周期延长等) 总线周期延长等) 上述ALU+CTRL+REG阵列 阵列=CPU(中央处理器) ♠ 上述 阵列 (中央处理器)
微机的基本硬件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微机的基本硬件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 • • • • • 运算器( 运算器(ALU) ) 控制器( 控制器(CTRL) ) 存储器( 存储器(MEM) )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INE) )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OUTE) ) 总线 (BUS) )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18
二、工作过程
•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一般来说可分为下述 步: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一般来说可分为下述4步 1、输入程序和数据到内存 、 2、翻译成机器码(自动或人工汇编) 、翻译成机器码(自动或人工汇编) 3、控制器控制程序运行 、 4、输出结果 、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3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教材及参考书
•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王玉良、吴晓非等编著, 王玉良、吴晓非等编著,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 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指导和习题解答 》 吴晓非等编著, 王玉良 吴晓非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指导与实验》雷丽文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指导与实验》 等编, 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2
各章授课学时安排 各章授课学时安排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总计 微计算机机基础知识 微处理器与系统结构 指令系统 汇编语言及其程序设计 内存储器及其子系统 总线技术 I/O接口与中断系统 接口与中断系统 接口技术 2 6 8 8 6 4 6 8 48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电子数值集成计算 年第一台计算机( 诞生,( 年第一台计算机 诞生,(电子数值集成计算 机),就是采用冯 诺依曼结构框架。 ),就是采用冯.诺依曼结构框架。 就是采用冯 诺依曼结构框架 • 投资 投资150万美元,占地 万美元, 平米, 万美元 占地150平米,重30吨,用了 平米 吨 用了18800个电子 个电子 耗电150KW,2KBytes内存, 5000次/s,几小时出一次 内存, 管,耗电 , 内存 次 , 故障。 故障。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13
微机的基本硬件构成(续) 微机的基本硬件构成(
• 总线(BUS) 总线( )
总线是计算机各部件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 ♠ 总线是计算机各部件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 它把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它把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分为内部总线,外部总线。 ♠ 分为内部总线,外部总线。 计算机内部的基本总线分为数据总线( ♠ 计算机内部的基本总线分为数据总线(DBUS), ),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通常又 地址总线(ABUS),控制总线(CBUS)。通常又 ),控制总线( )。 称为三总线。 称为三总线。 关于总线技术,将在第六章中专门介绍。 关于总线技术,将在第六章中专门介绍。
♣ 存储器内有两类信息: 存储器内有两类信息:
一类是命令信息(即指令),经译码并执行,放在代码区; 一类是命令信息(即指令),经译码并执行,放在代码区; ),经译码并执行 另一类是数据,放在数据区。 另一类是数据,放在数据区。 它们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它们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应注意: ♣ 应注意:内存中的代码区和数据区中的信息具有不同的 性质与功能,两个区域中的某些单元具有相同的信息, 性质与功能,两个区域中的某些单元具有相同的信息,却具 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24
第四节 计算机运算基础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25
计算机中的数和编码系统
• 计数制 一种计数的方法, 一种计数的方法,用不同的代码来表示任意数 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数( ) 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数(B) 为方便二进制数的记忆,使用十六进制数( ) 为方便二进制数的记忆,使用十六进制数(H) 为与人们良好沟通,使用十进制数( ) 为与人们良好沟通,使用十进制数(D)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22
应用
• 各行各业,无所不用 各行各业, • 科技、生产、学习、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科技、生产、学习、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23
发展方向
• 性能: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处理器字长不断增加 性能:运行速度不断提高, 摩尔定律指出, (摩尔定律指出,每18个月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就大 个月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就大 体提高一倍,而价格则大约降低一半) 体提高一倍,而价格则大约降低一半) • 功能:支持多媒体技术,并与网络技术全面结合 功能:支持多媒体技术, • 体系结构:向多处理器和网络化过渡;向以通信为 体系结构:向多处理器和网络化过渡; 中心的体系结构发展;由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向数据 中心的体系结构发展;由冯 诺依曼体系结构向数据 流结构发展 • 可用性:从面向过程的机制向面向对象的机制转变, 可用性:从面向过程的机制向面向对象的机制转变, 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 制造工艺:向超高集成度发展,制造光集成芯片、 制造工艺:向超高集成度发展,制造光集成芯片、 生物芯片,设计超导、量子、生物、 生物芯片,设计超导、量子、生物、光计算机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论教研室
16
第二节 微机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