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专题训练
地球的运动--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地球的运动一、单选题该图中弧OMP为晨昏线,Q、K为一段纬线且与晨昏线OMP相切于M点。
此时,在距图中M点正南约2750km的某地,观测到北极星的高度约为5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约为( )A.15°S,100°EB.15°N,80°WC.15°N,100°ED.15°S,80°W2.此时,在西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占(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三分之二D.四分之一某公司员工乘飞机从杭州(30°N)前往西亚卡塔尔首都多哈(25°N)出差一周,刚到达时就给家里的儿子发了一条微信消息报平安。
儿子早上起床后看到该消息是4点收到的。
下图为该员工登机牌部分截图(牌上时间为机场所在地使用的区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员工乘坐的飞机飞行了约( )A.4小时B.8小时C.9小时D.10小时4.根据材料推算多哈所在时区为( )A.东三区B.东一区C.西二区D.西六区5.下面是该员工到达多哈后,给儿子发的其中4条微信,不可信的是( )A.当时在萧山机场准备起飞时,看到太阳在西北方向的地平线附近B.晴朗的白天时,太阳辐射强度比杭州大C.出差期间,多哈的昼渐短夜渐长D.出差期间,多哈昼长比杭州更长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下左图为飞檐景观,下右图示意飞檐光照原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B.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C.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D.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7.某建筑设计师在浙江采用了“飞檐”的设计。
若屋顶高度不变,从排泄雨水的角度看,与北京相比,应做的调整是( )①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②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③飞檐长度不变,缩小飞檐翘起角度④飞檐翘起角度不变,加长飞檐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北京时间2023年9月23日20:00,第19届亚运会在我国杭州开幕,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全球直播。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宇宙中的地球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表为某区域的5个地理观测台站的相关数据统计。
据此完成第1~3题。
1.③台站位于⑤台站()A.南方约450千米处B.北方约450千米处C.南方约1 050千米处D.北方约1 050千米处2.5个台站比较,()A.纬度越高的台站冰盖越厚B.海拔越高的台站地壳越厚C.纬度越高的台站海拔越高D.海拔越高的台站冰盖越厚3.春分日,与①台站比较,⑤台站()A.日出较早B.日出较晚C.日落较晚D.昼长较短(2021年1月辽宁适应性测试)晓华于北京时间6月14日17时从北京出发去M地,开启16天的深度游,飞行10个小时后于当地时间6月14日22时到达,发现M地刚好日落。
据此完成第4~5题。
4.M地位于()A.加拿大B.挪威C.俄罗斯D.法国5.旅游期间,晓华发现()A.日出时间提前B.正午日影变长C.出现极昼现象D.昼长有时相同(2020山东济南高三一模)2019年2月,一组中国游客赴美国旅游。
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内,游客目睹了“火焰瀑布”奇观。
据了解,这是一个季节性瀑布,仅在冬季和早春才会出现水流。
落日的余晖映照到瀑布上,瀑布便会发出火焰一般的光芒,故称“火焰瀑布”。
但这种奇观只出现在每年2月晴天的傍晚。
下图示意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位置。
据此完成第6~7题。
6.游客观看到“火焰瀑布”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9:30B.11:30C.18:00D.0:307.“火焰瀑布”奇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有()①天气状况②日落方位③盛行风④降水量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020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在一年当中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记录太阳的位置,就能制作出“8”字形日行轨迹图。
第一张“8”字形日行轨迹图是由44张太阳曝光画面和一张房屋照片组成(如下图所示),记录的是美国新英格兰地区(45°N,70°W)上空的太阳“8”字形轨迹,房屋窗户朝向正南方。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一、单选题(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期中)太阳辐射为我们生活和生产提供能量,不同地区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
下图左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示意图,图右为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比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总体分布规律是()A.从低纬向高纬递增B.从中纬度地区向两侧递减C.从低纬向高纬递减D.从中纬度地区向两侧递增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A.紫外线B.可见光C.红外线D.X射线3.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下列因素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能转化率影响较大的是()A.地形地势B.矿产资源C.植被分布D.天气状况(2022·内蒙古·呼市二中高三阶段练习)据中国天文科普网报道:2018年,太阳活动迎来了低峰年,随着太阳黑子数目的减少,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将会减少,地球可能进入温度较低的“小冰期”。
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4.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太阳活动所发生的圈层对应正确的是()A.日珥——②层B.黑子——③层C.日冕物质抛射——②层D.耀斑——①层5.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6.(2022·内蒙古·呼市二中高三阶段练习)“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A.塔里木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7.(2020·辽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2019年1月3日8时48分,四川宜宾市珙县发生5.3级地震,宜宾地震局提前了14秒发布预警。
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考点 地球的历史(讲解版)

专题01 宇宙中的地球考点03 地球的历史读下面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地壳演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①是重要的成煤时期B.①地层中有海生藻类植物化石C.①末期恐龙灭绝D.①现代地球基本面貌形成2.①时期出现的生物有()①鱼类①恐龙①蕨类植物①哺乳动物①被子植物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1.B 2.A【解析】1.①为冥古宙,重要的成煤时期主要为古生代和中生代,A错误;①为元古宙,海生藻类繁盛,B 正确;①为古生代,恐龙灭绝主要在中生代末期,C错误;①为中生代,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在新生代,D错误。
故选B。
2.①时期为中生代,开始出现了恐龙、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因此①、①、①符合题意;鱼类出现在古生代,①不符合题意;蕨类植物出现在古生代,①不符合题意,因此A正确,排除BCD。
故选A。
北京市门头沟区灰峪村被称为“化石村”。
在一次学生科学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在村后山坡的页岩地层中采集到了轮叶化石(下图)。
专家说,轮叶是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A.雪山B.湖泊C.深海D.沙漠4.古生代晚期的地层中还可能发现()A.鸟类化石B.野生水稻C.恐龙化石D.煤炭资源【答案】3.B 4.D【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轮叶化石中的轮叶是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喜欢湿润、阴凉、温暖的生长环境。
它的生长离不开水分,耐旱性极差,多是生长在森林下层的阴暗而潮湿的环境里,耐旱品种极少。
因此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湖泊,适宜蕨类植物生长,B选项正确。
雪山、深海、沙漠不适宜蕨类植物生长,A、C、D选项错误。
故选B。
4.鸟类属于陆生的脊椎动物,主要出现在中生代,A选项错误。
野生水稻属于被子植物,出现在新生代,B选项错误。
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主要出现在中生代,C选项错误。
我国的主要成煤时期是晚古生代,因此在古生代晚期的地层中可以发现煤炭资源,D选项正确。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 (2)对地球的影响
光和热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日冕层。
(2)四大影响
电离层 极光
磁暴
实践应用
1.我国航天事业的骄傲——“天宫”空间站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开启为期5个月的在轨驻留,其间他 们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展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 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 (1)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属于哪类天体? 提示 卫星。 (2)对宇航员出舱活动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 太阳活动。
考向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下图为1964—201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 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D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4.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B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
存在。
地球原始大气并不适宜生命生存
思维拓展·再提升 地球大气对生命存在和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 ①厚厚的大气层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②大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地表昼夜温差不大。③氧气可供生物 呼吸,臭氧等可以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本课结束
图1 图2
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 ) ①土地 ②太阳辐射 ③劳动力 ④电网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卷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分层练13 太阳视运动

读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该地纬度为( C )
A.20°N
B.30°N C.40°N
2.推测该地夏至日昼长约为( C )
A.9 h
B.12 h
C.15 h
D.50°N D.17 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北京和上海都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任何一天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
(4)甲、乙两幅图片是在③城市中某住户客厅拍摄的,时间为夏至日和冬至
日正午,其在冬至日正午拍摄的是_____甲_____,该城市所在的大地形单元可
能是_____B_____。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当前城市里,不少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竟然缩小了楼间距,降低了 居室的日照标准。居民呼吁“阳光权”的新闻屡见不鲜。阅读下面市
冬至正午 太阳高度
日照间距 理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太阳辐射既影响室内外气温、住宅阴影形状,也影响室内供暖与制冷的能 源消耗。下图示意某日从日出到日落的4个时刻(见图中序号)某二层住宅 (北半球)太阳阴影形状,该地北半球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接近50°。据此 完成11~12题。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8.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B )
A.30天左右
专题02宇宙中的地球(4个知识点4个易错点3个考点)-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专题02宇宙中的地球内容概览第一部分高考考情速递第二部分思维导图第三部分知识清单(4个知识点)第四部分易错易混(4个易错点)第五部分知能拓展(3个考点)第六部分好题训练营(模拟+真题)第七部分答案解析知识点近3年高考考情地球的宇宙环境2021年湖北、2022年上海、2023年浙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022年福建、2023年广东、2022年上海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形成和演化2023年湖南、2022年北京、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
1、天体(基础)1)宇宙中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天体。
2)天体类型: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质量很大。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①人造天体:航天飞机、人造卫星、空间站、太空垃圾等。
判断依据:看是否脱离了地球的大气层。
2、天体系统(基础)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的条件),形成天体系统。
中心天体:地月系中心天体是地球,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银河系中心天体是银心。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重点)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在太阳系中的地球的质量、体积、公转和自转运动都没有特殊之处。
①八大行星的位置和划分:①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运动特征含义特殊的行星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水星公转轨道倾斜较大,但也仅有7°同向性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公转轨道形状接近圆形水星的轨道偏心率较大,但也仅有0.2056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产生了目前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
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和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分析。
地理 一轮复习 宇宙中的地球

二、太阳系
组成:由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及星际物质组成。 组成:由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及星际物质组成。 星际物质组成
八大行星顺口溜: 木土天海星。 八大行星顺口溜:水金地火水金地火
类地行星
木土 巨行星
天海 远日行星
三、地球
1、普通性:在八大行星中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其并不显眼。 、普通性:在八大行星中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其并不显眼。 大小和质量而言 同向性、共面性、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2、特殊性 、 (1)表现:地球是目前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物, 生物, )表现:地球是目前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物 特别是存在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 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 特别是存在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 ( 2 )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一、宇宙
1、天体 、
体积、 等物理和化学性质。 (1)划分依据:天体的体积、质量、温度、成分、形态等物理和化学性质。 )划分依据:天体的体积 质量、温度、成分、形态等物理和化学性质 (2)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和星际物质等 )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 (3)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 )基本天体: 2、天体系统 、
*对应训练* 对应训练*
名师伴你行
1.中国新闻网2008年8月6日报道了美国探测到火星土壤中存在某种 1.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2008年 有毒物质, 有毒物质,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比以前的 推测低。结合太阳系局部图1.1黑点表示小行星), ),回答 推测低。结合太阳系局部图1.1-2-6(黑点表示小行星),回答 ( 1 ) —( 3 ) 题 。 (1)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 A ) A.① A.① B.② B.② C.③ C.③ D.④ D.④ (2)美国探测的星球是图中的 ( B ) A.① A.① B.② B.② C.③ C.③ D.④ D.④ ( D ) (3)与地球生命形成无关的是 A.有液态水存在 A.有液态水存在 B.大气中含有氧气 B.大气中含有氧气 C.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D.磁暴现象 C.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D.磁暴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
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2019多年来时间最长、范围较大的日全食。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包含太阳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太阳系
解析:由天体系统的形成可知,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天体,八大行星等天体绕其运转的天体系统。
故太阳系是包含太阳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答案:D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日食的是()
解析:日食是地球进入月球的本影区形成的,故日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
答案:A
新京报2009年10月1日报道,国家国防科工局昨日证实,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推迟发射,原因是要结伴去火星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推迟至2019年发射。
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表,回答3~4题。
3.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
A.火星距日较远
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
C.火星大气保温作用非常弱
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
4.太阳系中地球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解析: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火星比地球距离太阳较远,所以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答案:3.A 4.D
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A.恒星轨道
B.彗星轨道
C.行星轨道
D.卫星轨道
解析:太阳电池围绕地球运行,而地球属于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的轨道是卫星轨道。
答案:D
6.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A.太阳风
B.核能
C.太阳能
D.光能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电池利用的太阳光,其开发的能源类型是太阳能。
答案:C
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
据此回答7~8题。
7.①、①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A.2 900<R<3 000
B.3 400<R<3 500
C.3 900<R<4 000
D.4 400<R<4 500
解析:由图可知两地太阳辐射总量:6 000<①<6 500,3000<②<3 500,交叉相减得出,①②两地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3500,故B选项正确。
答案:B
8.导致①、①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可知,①地位于横断山区,②地位于四川盆地,因此两地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答案:C
据美国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9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
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
据此完成9~11题。
9.太阳活动是()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
忽略
10.如果2019~2019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2019~2019年
B.2022~2023年
C.2019~2019年
D.2087~2088年
11.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①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①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①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太阳活动有规律可循,是可以预报的,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层;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辐射和带电粒子流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
答案:9.C10.A11.D
二、综合题
12.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
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
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分别
达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和-180℃;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的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
(4)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由于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平均温度约为15℃,也为液态水存在提供了条件,同时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不长,也会使温度日较差和年较差不太大,这样有利于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答案:(1)0100
(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
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
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也只能以固态或晶体形式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3)日地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
(4)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季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13.太阳是地面能量的源泉。
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引起了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
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4.2焦/厘米2•日),下图是我国与全球总辐射量对比图。
分析图和表,回答问题。
(1)在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2)北纬90°在夏至日较南纬90°在冬至日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73×4.2焦/厘米2•日,为什么?
(3)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什么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
(4)我国北纬30°东部与西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悬殊,但为什么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较西部高得多?
解析:该题侧重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1)题,读表中数据分析即可,原因主要受太阳高度影响。
第(2)题,夏至日、冬至日太阳辐射总量差异主要体现在远日点、近日点附近的日地距离及直射
点的位置(太阳高度角)的差异。
第(3)题,从气候类型的差异及气候特征上分析。
第(4)题,注意把握分析西部地区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
答案:(1)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
(2)夏至日,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热量相对较少;冬至日,太阳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
(3)我国东部南方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同纬度世界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气候,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少;我国夏季受季风气候影响,处于雨季,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大。
(4)西部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少,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大,但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所以气温较东部低,东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