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道管理

合集下载

小儿的气道管理

小儿的气道管理

小儿的气道管理
小儿的气道管理是指对婴幼儿及儿童的呼吸道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治疗,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加重。

以下是小儿气道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气道保护
1.预防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及儿童的呼吸道比成人更为脆弱,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因此,家长应该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洗手、勤通风,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及时治疗感冒等疾病。

2.避免异物进入:家长应该注意婴幼儿及儿童的周围环境,避免让他们接触到小件玩具、硬果、鱼刺等易导致窒息的物品。

3.防止窒息:婴幼儿及儿童睡觉时应该保持仰卧位,避免枕头过高,以免压迫呼吸道,导致窒息。

二、气道治疗
1.支气管扩张剂:对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以扩张呼吸道,缓解症状。

2.雾化吸入:对于婴幼儿及儿童的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以达到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

3.氧疗:对于呼吸困难的婴幼儿及儿童,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氧疗,以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缓解呼吸困难。

4.气管插管:对于呼吸道疾病严重的婴幼儿及儿童,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

以上是小儿气道管理的相关内容,家长应该注意保护好婴幼儿及儿童的呼吸道,及时治疗呼吸道疾病,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小儿麻醉 -气道管理

小儿麻醉 -气道管理


婴儿的喉头位置较高,喉头最狭窄部位是环状软骨处,该处呈圆形,气管导管通过环 状软骨后行控制呼吸或肺脏扩张时,可无明显漏气,故婴幼儿一般不需用带套囊的气管导 管。但6岁以后儿童,喉头最狭窄部位在声门,而声门并不成圆形,为防止控制呼吸或张 肺时漏气,应该用带套囊的导管。
气道
婴儿气管短,仅长4.0~4.3cm,直径小,新生儿气管直径为3.5~4.0mm(成人 10~14mm)环状软骨处的粘膜如水肿1mm,气管直径即减少50%,阻力增加16倍(呼 吸阻力与呼吸道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婴儿支气管平滑肌较儿童少,小婴儿哮喘时,用 支气管扩张药常无效。
2、胸廓
婴儿肋骨成水平位,胸壁顺应性高,而肋骨对肺的支持少,难以维持胸内负压, 因此,每次呼吸均有功能性呼吸道闭合。新生儿及婴儿肋间肌及膈肌中Ⅰ型肌纤维少, Ⅰ型肌纤维可提供重复做功的能力,当Ⅰ型肌纤维缺少时,任何因素所造成的呼吸做 功增加,均可引起呼吸肌早期疲劳。导致呼吸暂停、二氧化碳蓄积和呼吸衰竭。婴儿 胸式呼吸不发达,胸廓的扩张靠膈肌。如腹腔内容物增加可影响膈肌活动,也即影响 呼吸。
血气分析
新生儿血气分析显示有轻度呼吸性碱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血浆HCO3-低。出生 时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未闭,可出现明显的右向左分流,合并肺动脉压增高(心排血量 有20%~30%分流), PaO2较低,8~10.7kpa(60~80mmHg)。
氧耗量
新生儿代谢率高,因而其氧耗(6~9ml/kg/min)较成人高 (3ml/kg/min)。
麻醉气道
a 仰卧位
b垫肩位
气管导管选择 插管深度
3、肺
新生儿出生时支气管树虽完整,但肺泡数目少。出生后肺泡 树继续增长直至8岁, 此后肺体积的增加主要是肺泡的扩大。 新生儿肺泡面积约为成人的1/3。但代谢率 约为成人的两倍, 故新生儿呼吸储备有限。

小儿高级气道管理课件

小儿高级气道管理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常见的小儿高级气道管理技术
1 气管插管
通过插入管道(气管导管)将气道通向气管以确保通畅的呼吸。
2 面罩通气
使用面罩直接给予氧气和正压通气,适用于短期通气支持。
3 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插入一根柔软的支气管镜到气道中,以检查和处理气道问题。
小儿高级气道管理的注意事项
儿童解剖结构
了解儿童气道解剖结构的 特点,选择适当的气道管 理技术。
1
检查气道
快速检查气道通畅性并清除异物。
2
面罩通气
立即给予高浓度氧气并进行面罩通气。
3
气管插管
如果面罩通气无效,迅速进行气管插管以维持通气和氧合。
小儿高级气道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可以期待更先进的设备、更有效的药物以及更个性化的高级气道管理 方法的发展。
设备和药物
熟悉使用和操作气管插管、 面罩和支气管镜等设备和 药物。
监测和交流
密切监测患儿的氧气饱和 度、呼吸频率及病情,并 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
常见的小儿高级气道管理的并 发症
• 误插导致呼吸道损伤 • 面罩不适导致氧气不足 • 气管狭窄或支气管损伤 • 鼻咽部或口腔出血
应急情况下的小儿高级气道管理
小儿高级气道管理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了解小儿高级气道管理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常见技术, 并探讨注意事项、并发症、应急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高级气道管理的定义
高级气道管理是指通过使用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来确保小儿呼吸道通畅,以维 持正常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高级气道管理的重要性
正确的高级气道管理对于小儿的生命至关重要,可以预防并减少呼吸道阻塞和缺氧引起的并发症,提供 稳定的通气和氧合。

小儿气道管理

小儿气道管理

可能遇见问题:视频喉镜插管时视野模糊
HC视频喉镜的设计 有很好的防雾功能
通过自身照明系统快 速预热,内设高精度 的恒温控制原件,温 度精度±0.5℃,在一
般的环境温度下都可
开机即用,显示清晰
HC可视喉镜特点总结
1.根据东方人上气道结构特征设计 2.目前主流品牌中,整机分辨率最高 3.目前主流品牌中,镜片视场角最大 4.国内高端麻醉专家专利设计 5.防雾功能显著 6.型号全,小号镜片独家、安全、有效 7.镜柄长度适宜
气道的三种维持方式
——面罩、气管插管还是喉罩?
面罩
气管插管
喉罩
面罩
适合小儿的理想面罩:
• 罩住鼻梁、面颊、下颏
• 气垫密封圈 • 不同规格便于选用
• 死腔量小
• 透明便于观察 • 带有小儿喜欢的气味
面罩使用方法
• • • • 选择合适大小的面罩 避免手指在颏下三角施压 防止面罩边缘对眼睛产生压迫造成损伤 托面罩时头侧位以便保持气道通畅和分泌物外流
视频喉镜插管注意事项
常见问题: 声门暴露清晰,但气 管导管不能准确到位 解决方法: 用气管导管芯进行气 管导管塑型或用专用 导管芯
视频喉镜插管注意事项
使用新生儿和婴幼儿视频喉镜时 气管导管可以不塑型
视频喉镜插管注意事项
注意手法: 朔型后的气管导管从 患者右口角进入,并 且导管进入口腔时导 管头端一定对着患者 右侧,然后再转向患 者正前方
“For life,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xygen supply.”
对于生命ood gas analysis vi oximetry; Severinghaus JW,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Monitoring 1986;2:270-288

小儿气道管理(谭永红)

小儿气道管理(谭永红)

妇儿中心
喉罩置入
5. 按说明要求用 5ml 注射器 将 2-4ml 空气注入喉罩使 其扩张密封
6. 连 接 呼 吸机 或 呼吸囊正 压通气设备 7. 接CO2监护仪同气管导管 8. 固定同气管导管
妇儿中心
F、气管插管:解剖
妇儿中心
气管插管的解剖标志
妇儿中心
气管插管左手喉镜握持
妇儿中心
气管插管: 摆放位置
妇儿中心
F、气管插管:器械
•器械 •保持清洁 •防止污染
妇儿中心
气管导管的要求
无菌,一次性使用
管径一致(管端无缩窄)
cm标记和声带线有助于辨认导管位置
无肩
妇儿中心
气管导管选择
年龄:ID=年龄/4+4(带囊) 加0.5(不带囊) 体重:
导管内径(mm) 2.0/2.5 新生儿体重(g) <1,000 胎龄(w) <28
送入导管,直到导管 上的声带线达声门水 平。
操作时间不超过20秒
பைடு நூலகம்
妇儿中心
插管后
连接螺纹管手控呼吸进行 视、听、测、评、固。 视:观察胸廓运动、上腹有无隆起 听:听诊心率、呼吸音、胃气过水音 测:接CO2 探头 评:评估SPO2 固:固定导管
妇儿中心
气管插管:导管在气管内的位置
妇儿中心
妇儿中心
何时考虑使用喉罩气道?
可用于困难气道
1、颅面异常 (如腭裂) 2、小下颌 3、大舌 4、声门下狭窄
不足
1、不能作气道内吸引 2、不能作气管内给药途径 3、不能高压通气 4、不宜用于极低体重儿 5、不建议长时间通气
妇儿中心
喉罩置入
1. 执笔式:将气道管握在食指,边圈不充气 2. 打开患儿口腔,并引导喉罩的背部或平坦 部紧靠患儿口腔顶部(硬腭) 3. 用食指引导喉罩沿着患儿硬腭进至喉部直 到感觉有阻力 。 4. 另一手固定气道导管的位置,将口内食指 撤出。

小儿麻醉气道管理指南

小儿麻醉气道管理指南

小儿麻醉气道管理指南一、前期准备1.医护人员应熟悉相关手术类型的气道管理要求和步骤,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评估小儿的气道难度及风险,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气道管理措施。

3.准备麻醉气道设备和药品,确保其完整、清洁和正常工作。

二、气道评估1.根据小儿的年龄、体重和身体状况,评估气道的解剖结构、大小、可通气性和易堵塞程度等。

2.评估小儿是否存在气道畸形、狭窄、感染等情况,以及与麻醉相关的困难气道因素,如反射性喉痉挛、喉水肿等。

三、预防性气道管理1.对于预计气道通气困难的小儿,应选择合适的气道管理方法,如使用面罩通气或喉罩通气等。

2.在进行气道管理前,将小儿卧位调整至适合操作的位置,如头后仰位或侧卧位等。

3.保持小儿的唾液和呕吐物通畅,预防气道梗阻。

四、无创通气1.对于需要长时间麻醉或间断性通气的小儿,可以考虑无创通气,如面罩通气、喉罩通气等。

2.选择合适的面罩或喉罩尺寸,确保与小儿面部的密合度,避免漏气和气道堵塞。

3.监测小儿的呼吸频率、心率、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通气压力和支持水平。

五、有创气道管理1.对于预估气道困难的小儿,应及时建立有创气道,如经口插管、经鼻插管或经气管切开等。

2.选择合适的插管尺寸和类型,确保与小儿气道的适配性和通气效果。

3.进行气管内插管或导管固定,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误口腔插管。

六、气道并发症管理1.密切监测小儿的呼吸、循环、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气道并发症。

2.对于气道堵塞、胃胀气、误纳胃内容物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气道吸引或排空。

七、麻醉复苏期气道管理1.在麻醉复苏期,及时评估小儿的气道功能和保护能力,采取有效的气道管理措施,如拍背、口咽抽吸等。

2.确保小儿的唾液和异物排出通畅,避免气道阻塞。

3.在麻醉复苏期结束后,及时拔除插管或导管,保证小儿的自主呼吸。

总结:小儿麻醉气道管理指南是为了确保小儿麻醉过程中气道的畅通和管理,保障小儿的安全和有效手术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范。

小儿气道管理课件

小儿气道管理课件
肺泡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中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 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然后被呼出。
小儿气道疾病
1 哮喘
2 支气管炎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 常表现为气喘、咳嗽和胸闷。
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常见于小儿, 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和胸闷。
3 胸膜炎
4 肺炎
胸膜炎是指胸膜的炎症,常见症状为胸痛、咳嗽 和呼吸困难。
使用吸入器
通过吸入器将药物送入气道, 提供快速缓解。
寻求紧急医疗
如果症状严重或无法缓解,寻 求专业医疗帮助。
慢性哮喘的治疗
1
长期控制药物
如口服激素和吸入类固醇,以减少气道炎症。
2
定期随访
与医生保持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控制。
3
警惕触发因素
避免接触哮喘的触发因素,如烟雾、粉尘和花粉。
使用吸入剂的方法
3
寻求紧急救助
如果患儿情况严重或无法缓解,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肺炎是指肺组织的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 热和胸痛。
哮喘的基本认识
哮喘的定义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特 征是气道狭窄、气喘和胸闷。
哮喘的触发因素
哮喘发作常由过敏原、感染、气候 变化和运动等因素诱发。
哮喘的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喘息、咳嗽、呼吸困 难和胸闷感。
急性哮喘的治疗
舒张支气管
使用吸入的舒张剂,如沙丁胺 醇,以放松气道肌肉。
小儿气道管理课件
欢迎来到小儿气道管理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讨论小儿气道的结构、疾 病,以及哮喘的基本认识和治疗方法。
小儿气道结构
上呼吸道
包括鼻腔和咽部,是空气进入呼吸系统的入口。

危重患儿气道管理

危重患儿气道管理
危重患儿气道管 理
目录
01. 气道管理的重要性 02. 气道管理的方法 03. 气道管理的设备与技术 04. 气道管理的培训与教育
1
气道管理的重要 性
危重患儿的气道特点
气道狭窄:由于疾病或 发育异常,危重患儿的 气道可能比正常儿童更 狭窄。
01
气道黏膜损伤:危重患 儿的气道黏膜可能受到 疾病或治疗措施的影响, 导致损伤。
气道维护
01
保持气道通畅: 及时清除气道 分泌物,防止 气道阻塞
02
气道湿化:使 用湿化器保持 气道湿润,防 止气道干燥
03
气道清洁:定 期更换气管插 管,防止细菌 感染
04
气道监测:密 切观察患儿呼 吸、心率、血 氧饱和度等指 标,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3
气道管理的设备 与技术
气道管理设备
气管插管:用于建立人工气道,保
03
02
气道分泌物增多:危重 患儿的气道分泌物可能 比正常儿童更多,容易 导致气道阻塞。
04
气道痉挛:危重患儿的 气道可能更容易发生痉 挛,导致呼吸困难。
气道管理的目标
保持气道通畅, 维持适当的
防止窒息
氧合和通气
预防和治疗 气道并发症
提高患儿的舒 适度和安全感
气道管理的原则
保持气道通畅:确保患儿呼吸顺畅,避免气 道阻塞
0 6 氧症状
气道管理技术
01
气管插管:用于建立人工气 道,保证通气
03
吸痰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气道通畅
05
气管切开术:在紧急情况下建 立人工气道,保证通气
07
肺功能检查:评估肺功能, 指导治疗方案
02
呼吸机:提供机械通气,维 持呼吸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气道的管理福建省立医院NICU刘宁宁主要内容♦一、小儿气道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二、小儿气道的评估♦三、人工气道管理解剖特点♦1、头、颈:头大颈短,颈部肌肉发育不全,体位不当可阻塞呼吸道。

♦2、鼻:鼻孔较狭窄,是6个月内小儿的主要呼吸通道,且易被分泌物、粘膜水肿、血液或者不适宜的面罩所阻塞。

♦3、舌、咽:口小舌大,咽部相对狭小及垂直。

♦ 4.喉:新生儿、婴儿喉头位置较高,声门位于颈3~4平面,气管插管时可压喉头以便暴露喉部。

婴儿会厌长而硬,呈"U"型,且向前移位,挡住视线,造成声门显露困难,通常用直喉镜片将会厌挑起易暴露声门。

由于小儿喉腔狭小呈漏斗形(最狭窄的部位在环状软骨水平,即声门下区),软骨柔软,声带及粘膜柔嫩,易发生喉水肿。

当导管通过声门遇有阻力时,不能过度用力,而应改用细一号导管,以免损伤气管,导致气道狭窄。

♦5、气管:新生儿总气管长度约4~5cm,内径4~5mm,气管长度随身高增加而增长。

气管分叉位置较高,新生儿位于3~4 胸椎(成人在第5 胸椎下缘)。

♦ 3 岁以下小儿双侧主支气管与气管的成角基本相等,与成人相比,行气管内插管导管插入过深或异物进入时,进入左或右侧主支气管的几率接近。

6、肺:小儿肺组织发育尚未完善,新生儿肺泡数只相当于成人的8%,单位体重的肺泡表面积为成人的1/3,但其代谢率约为成人的两倍,因此新生儿呼吸储备有限。

肺间质发育良好,血管组织丰富,毛细血管与淋巴组织间隙较成人为宽,造成含气量少而含血多,故易于感染,炎症也易蔓延,易引起间质性炎症,肺不张及肺炎。

由于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肺膨胀不够充分,易发生肺不张和肺气肿;早产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或释放不足,可引起广泛的肺泡萎陷和肺顺应性降低。

♦7、胸廓: 小儿胸廓相对狭小呈桶状,骨及肌肉菲薄,肋间肌不发达,肋骨呈水平位,因此吸气时胸廓扩张力小,呼吸主要靠膈肌上下运动,易受腹胀等因素影响♦8、纵隔:小儿纵隔在胸腔内占据较大空间,限制了吸气时肺脏的扩张,因此呼吸储备能力较差.纵隔周围组织柔软而疏松,富于弹性,当胸腔内有大量积液,气胸和肺不张时,易引起纵隔内器官(气管,心脏及大血管)的移位。

生理特点♦1、呼吸频率和节律:年龄愈小,呼吸频率愈快,储备能力较成人差。

由于婴幼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运动调节功能较差,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间歇呼吸及呼吸暂停等,尤以新生儿明显。

♦2,呼吸功能:小儿潮气量约6~8ml/kg,年龄愈小,潮气量愈小,其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由于小儿潮气量小,死腔的轻微增加即可严重威胁小儿的气体交换。

气道器具及使用方法♦(一)面罩♦1、理想的小儿面罩应具有可罩住鼻梁,面颊,下颏的气垫密封圈,应备有不同规格供选用。

面罩的死腔量应最小透明的面罩较适合小儿应用。

为了使小儿容易接受,面罩常制成带有香味或使用时涂上香味,或经樱桃,草莓或薄荷液浸泡后使用。

♦2、使用方法:应选择合适的面罩。

♦①避免手指在颏下三角施压,引起呼吸道梗阻,颈部血管受压或颈动脉窦受刺激;♦②防止面罩边缘对眼睛产生损害;♦③托面罩时可采取头侧位便于保持气道通畅和口腔分泌物外流。

♦(二)口咽通气道♦面罩通气困难时可放入通气道。

♦小儿一侧口角至下颌角或耳垂的距离为适宜口咽通气道的长度,避免放置过深或过浅,过浅则可能将舌体推向后方阻塞气道;过深可将会厌推向声门,影响通气。

♦应避免麻醉过浅置入口咽通气道时患儿屏气,呛咳,分泌物增多,呼吸不畅,诱发咳嗽或喉痉挛,甚至缺氧,应保持气道通畅,面罩给氧,必要时辅助呼吸,加深吸入麻醉而不是减浅或停吸入麻醉,待呼吸平稳麻醉达一定深度后再置入口咽通气道。

气道器具及使用方法♦(三)鼻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由于开放鼻咽,使气流能在舌与咽后壁之间通过,因而能用于缓解气道阻塞。

♦1、鼻咽通气道:根据鼻尖至耳垂距离选用合适的鼻咽通气道,也可选用合适大小的气管导管(小于所用气管插管导管1mm)制成。

置入前涂润滑剂,置入时动作须轻柔。

♦2、适应证:♦①较口咽通气道更能耐受,用于患儿从麻醉中苏醒但有部分气道梗阻或恢复时间较长时;♦②某些气道阻塞性疾病或术后气道有梗阻可能的患儿;♦③在某些气道镜检或牙科麻醉过程中供氧和/或吸入麻醉气体;④用于牙齿松动小儿放置口咽通气道有危险时⑤也可用于有气道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儿。

♦3、禁忌证:凝血功能紊乱,颅底骨折,鼻和鼻咽有病理性改变者。

♦(四)咽喉镜♦1、直喉镜片适用于新生儿或小婴儿,直喉镜片可直达咽后部过会厌(也可不过会厌),挑起会厌显露声门。

♦2、较大儿童可选用弯喉镜片,将镜片顶端小心地推入会厌与舌根交界处,镜柄垂直抬起以显露喉头。

切不能以门齿作为支点向前翘起镜片顶端。

♦3、不同年龄小儿对应的喉镜片尺寸(表1).♦表1 喉镜片类型和尺寸♦小儿镜片类型和尺寸♦Miller(直镜片) Wis-Hippel Macintosh♦早产儿0 --♦足月婴儿0-1 --♦ 1 月-12 月1 1 -♦1-2 岁1 1.5 2♦2-6 岁2 -2♦6-12 岁2 -3♦(五)气管导管♦不同厂家制造的导管管壁厚度是不同的,所以选择时除根据导管内径选导管还应注意导管外径(OD)。

♦1、气管导管的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年龄计算(见表2),ID(带套囊导管)=年龄/4+4,ID(不带套囊导管)=年龄/4+4.5。

临床实用的测量方法:♦①气管导管外径相当于小儿小指末节关节的粗细;②气管导管外径相当于小儿外鼻孔的直径。

麻醉时应另外准备大一号及小一号的导管各一条。

♦气管插管后呼吸道死腔明显下降,而气流阻力则明显增加,并且接头与导管之间形成的内径差造成湍流更增加气流阻力,所以在尽可能不产生损伤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最大内径的气管导管。

♦气管导管♦在某些情况下,如头,颈部或胸部手术以及俯卧位手术时,或困难气道及异常气道的患儿,气管导管可能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压力而容易发生扭折或压扁,应选用经尼龙或钢丝增强的特殊导管,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异形管。

♦用于气道激光手术时,需选用经适当材料包裹或经石墨浸泡处理后的气管导管,以降低易燃性气管导管的气囊:♦2、气管导管的气囊:选择一条无阻力地通过声门和声门下区域最大的不带气囊的气管导管,在气道压达到20cmH2O 时无漏气最为理想,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这样恰到好处并不容易。

我们认为,采用高容低压气囊,并不增加术后气道并发症,术后产生喉部并发症与无气囊气管导管无明显差异小儿(除了早产儿)都可选用带套囊的气管导管。

♦带气囊导管的优点:①预防误吸;②实施低流量控制呼吸;③提供可靠的二氧化碳,通气量监测;④减轻漏气所致的环境污染和麻醉药的浪费;⑤避免为了保证良好通气而选择过粗的导管,减少术后喉部的并发症;⑥减少重复检查,降低换管几率,气囊带来的损伤可能远小于更换导管而反复插管带来的损伤。

带气囊的气管导管更适合于大手术,需人工通气和返流危险大的患儿。

但应注意:①带气囊气管导管较无气囊气管导管粗(外径约粗0.5mm);②气囊内压不要过大,尤其使用NO 时,有条件时监测气囊压力;③长时间插管者应定时放松气囊并小心充气可防止压迫而致的气管损伤。

气管导管的选择及置入深度♦年龄气管导管号码(ID) 经口经鼻♦早产儿(<1000g) 2 7cm+/-0.5cm♦早产儿(>1000g) 2.5 体重(KG)+ 6cm ♦新生儿~3 个月3.0~3.5 体重(KG)+ 6cm ♦3 个月~9 个月3.5~4.0 12~13 cm 14~15cm♦9 个月~24 个月4.0~4.5 13~14 cm 15~16cm(六)插管术♦(1)小儿的氧储备少,耐受缺氧的能力更差,故应迅速完成插管,插管时应做好抢救准备;♦(2)小儿气管插管时,操作手法应轻柔,切忌用暴力置入导管,否则极易造成气管损伤和术后喉水肿;♦(3)插管后一定要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CO2波形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4)导管固定前,应正确握持气管导管,确保导管位置没有变化;♦(5)用合适的支撑物以防气管导管扭折。

鼻插管时,注意避免导管压迫鼻翼。

♦(七)拔管术♦1、拔管前患儿须具备的条件:①麻醉药作用已基本消退,无肌松药,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麻醉下拔管者除外);②患儿已开始清醒,自主呼吸已恢复正常,已有自主的肢体活动,婴儿、新生儿应在清醒状态下拔管;③咳嗽、吞咽反射已恢复正常;④循环功能稳定,无低体温。

拔管2、操作方法:准备拔管时应先清除气管内,鼻腔,口腔及咽喉部的分泌物,在完全清醒或一定麻醉深度时进行拔管,切忌在浅麻醉易诱发喉痉挛状态下拔管。

新生儿和婴儿应在清醒下拔管。

对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宜采取深麻醉下拔管。

拔管前应充分吸氧,并做好再次插管的准备。

拔管后可给予面罩供氧,必要时需吸引口咽部的分泌物,但应避免反复吸引刺激。

拔管后置患儿于侧卧位,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发生呕吐,返流和误吸。

♦八)喉罩(LMA)♦LMA 在小儿麻醉中已渐普及,可应用于一般择期手术的气道管理,也可作♦为气管插管失败后的替代手段。

小儿LMA 大多选用1~2.5 号。

二、小儿气道评估方法初级评估-ABCDE法Airway气道(Airway)-1观察决定气道是否受堵,是否开放♦看:胸腹部运动♦听:呼吸音或气流声音♦感:鼻、嘴唇边气体运动气道(Airway) -2出现下列体征,说明存在上气道梗阻♦吸凹♦异常吸气音(鼾音,高音调哮吼)♦有吸气努力,无呼吸音(完全阻塞)♦若存在上气道梗阻,下一步就是决定采用简单方法,还是高级干预措施来开放气道及维持气道开放气道(Airway) –3开放气道的简单方法♦让小儿取自觉舒服体位,或取能更好开放气道的体位。

♦应用头后仰-抬下颏体位,若存有颈椎外伤,应用推下颌法。

♦若两种方法均无效,加用伸颈法,毕竟任何时候气道第一。

♦清吸鼻及口咽部♦FBAO手法(若小儿有反应):♦<1岁,背部拍打法及胸部冲击法♦>1岁,腹部冲击法♦应用辅助气道(如:鼻咽管或口咽管)清理呼吸道♦前述所有动作均应瞬间完成,彻底清吸鼻♦及口咽部为必要程序。

气道(Airway) –4开放气道的高级方法♦气管插管(见后)♦清除异物,直接喉镜♦CPAP♦环甲膜穿刺切开通气术清除异物-直接喉镜CPAP气囊加压给氧-面罩大小气囊加压给氧初级评估-ABCDE法Breathing呼吸(Breathing)-1♦呼吸频率♦呼吸费力♦潮气量♦气道及肺呼吸音♦脉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是婴儿呼吸窘迫的最先体征。

呼吸急促伴呼吸窘迫意即伴呼吸费力♦静态呼吸急促指无呼吸窘迫的呼吸急促♦高热♦疼痛♦轻度代酸伴脱水♦脓毒症(无肺炎)♦静态呼吸急促的代偿机制在于增加通气量,降低CO2,维持pH在正常范围。

由非肺部原因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