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时 复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 小数除法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

7.1÷0.25=28.4
284
0.25 7.1 0 50 2 10 2 00 100 100
0
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该怎样计算?
(1)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 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 尾用0补足);
独立计算,然后一 起核对答案。
(教材P43 练习十T2)
2.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3÷0.03 ≈43.33 6.509÷0.27 ≈24.11 0.68÷0.95 ≈0.72
3.计算下面各题。
(教材P43 练习十T4)
1.08×0.8÷0.27 =0.864÷0.27 =3.2
商最大是3.24。 3.24×1.8=5.832 答:被除数最大是5.832。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 本课时的习题。
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3 小数除法
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
知识回顾
小 数 除 法
小数除法的计算 商的近似数 循环小数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解决问题
1 小数除法的计算。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5.2÷8 =3.15ຫໍສະໝຸດ 1.68÷28 =0.06
3 15
8 2 5.2 24 12 8 40 40 0
0 06 28 1.6 8
14÷1.6=8.75(根)≈8(根) 8×2=16(根) 答:这些绳子最多能做16根跳绳。
6.体育老师买了2根14米长的绳子准备为同学们做跳绳, 一根跳绳长1.6米。
(2)如果把这些跳绳每3根装一袋,至少要用多少个 袋子? 16÷3=5.333…(个)≈6(个) 答:至少要用6个袋子。
2023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第9课时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鲁科版)

少的条件。
【实验分析】 1.各步骤实验目的分析
实验步骤 步骤①:暗处理
实验目的 将叶片内原有 淀粉 运走或耗尽
步骤②:选叶遮光 步骤④:酒精脱色 步骤④:隔水加热
【秒判正误】(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 ) (2)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 (3)金鱼藻属于单细胞藻类。( × ) (4)有些生物没有叶绿体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光合细菌、蓝藻等,它们有与进行光合作用有关的 色素和酶。( √ ) (5)绿色植物不需要营养。( × )
③光照:几小时后,取下叶片,去掉黑纸片。 ④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 酒精 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
⑤清水漂洗:用清水漂洗掉叶片上的酒精和叶绿素。 ⑥碘液染色:把叶片放在培养皿中,滴加 碘液 ,检验淀粉。
⑦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记录、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 1.叶片的见光部分:绿色→黄白色→ 蓝色 。 2.叶片的遮光部分:绿色→黄白色→ 不变蓝 。
实验7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过程】 1.实验目的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实验前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 黑暗处 一昼夜。
②选叶遮光(设置对照):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移到阳光下照射。
熄灭 了
死亡 _
没有熄灭 _
结论: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 空气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五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本课时将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理解其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运算不熟练,对运算规律理解不深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分数加减法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加减法运算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分数加减法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第9课时 《平行线及其判定》复习学案

第9课时《平行线及其判定》复习学案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关系: .3、判断正误并改错:①、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不平行就相交;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线段不相交就平行;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垂直、平行.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有且只有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
简写为:5、同位角的图形特征,可用字母“”来体现;内错角的图形特征,可用字母“”来体现;同旁内角的图形特征,可用字母“”来体现;指出下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有:内错角有:同旁内角有:6、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定理(1),两直线平行;格式:(2),两直线平行;格式:(3),两直线平行;格式:(4),两直线平行;格式:(5),两直线平行;格式:解题指导第2、3题,要想到“在同一平面内”与“空间内”两种情况下直线的位置关系图形特征必须熟记,在复杂图形中时要学会分离出题中涉及到的角、直线等,从而得到最基本的简单图形格式要与公理或定理相一致。
AB C DE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7、如图,判断DE ∥AC 的条件有哪些?依据是什么?解:由 = ,可得DE ∥AC ,理由是: 由 = ,可得DE ∥AC ,理由是:由 + =1800,可得DE ∥AC , 理由是:由 + =1800,可得DE ∥AC , 理由是:8、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① ∵∠1=∠2,∴BC ∥AD ;② ∵∠2=∠3,∴AB ∥CD ;③ ∵∠BCD+∠ADC=1800,∴BC ∥AD ;④∵∠BCD+∠ADC=1800,∴A B ∥CD.9、如图,已知AC ⊥AE,BD ⊥BF, ∠1=∠2,AE 与BF 平行吗?为什么?首先分解出DE 、AC ,这是两条平行线,要判定两线平行,再分解出一条与它们相交的线,从而找出相对应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第9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

考点2
点的坐标变换[8年1考]
例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
(-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
[2023福州一中一模4分]( B )
A.(2,2)
B.(3,2)
C.(3,3)
D.(2,3)
考点1
考点2
【变式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
解:因为点A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所以-2+a+3=0,
解得a=-1,故a的值为-1.
1
2
3
(2)当点B到x轴的距离是它到y轴距离的2倍时,求点B的坐标.
解:因为点B到x轴的距离是它到y轴距离的2倍,所以|b-3|
=2|b|.当b-3=2b时,b=-3,
所以点B的坐标为(-3,-6);当b-3=-2b时,b=1,所以
2
(4)已知线段AB平行于x轴,且点A(-5,-10),B(7,y),则y
-10
=______.
2
(5)点B(2,-3)到x轴的距离为___,到y轴的距离为___;
3
5
(6)P(1,2),Q(-1,1)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线段PQ的中点
3
0,
2
坐标是_________.
(一)
(二)
(二)点的坐标变换
1.点的平移变换(如图)
(一)
(二)
2.点的对称变换(如图)
(一)
(二)
2.已知点P(-1,2).
(1)点P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
(2,0)
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
(-1,-2)
(2)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

5.把下面的表填写完整。
交通工具 速度(千米/时) 时间/时
汽车
51
15
火车
112
16
摩托车
40
8
路程/千米 765 1792 320
(教材P92 T4)
6.12箱蜜蜂一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900÷12=75(千克) 75×5=375(千克) 答: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
知识梳 理
口算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 的除法
笔算除法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商的变化规律
实践应用
1.填空。
(1)765÷28的商是( 两)位数。 (2)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0,如果除数和被除数都同时 乘5,商是( 20 );如果被除数除以4,除数不变,商 是( 5 )。 (3)计算452÷69时,应该把除数看作( 70 )试商, 商是( 一 )位数。 (4)被除数除以5,除数( 也除以5 ),商才能不变。
56
280 280
0
3 61 2 3 9
183
56
21 32 6 9 0
64
50 32 18
(教材P91 T3)
4.根据商的变化规律,直接由54÷6=9,写出下面
算式的商。
540÷60= 9
108÷6=18 108÷12= 9
5400÷600= 9
54÷2= 27 216÷24= 9
(教材P92 T6)
(教材P91 T1)
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60÷60= 6 640÷80= 8 250÷50= 5 300÷50= 6
(新插图)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001]-课件
![(新插图)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001]-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cde1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c.png)
大爷养了多少只鸭?
5
解:设养了x只鸭。
(1-
3 5
)x
=
200
2 x = 200 5
x = 500
答:张大爷养了500只鸭。
(3)张大爷养的鹅和鸭共有700只,其中鹅的数 量是鸭的 2 。鹅和鸭各有多少只?
5 解:设鸭有x只。
x + 2 x = 700 5 7 x = 700 5
x = 500
700-500=200(只)
1 7 7 98
=1 7 8 97
=1 8 9
=1 9
(教材P45 练习十T5)
3.小明和爷爷一起去操场散步。小明走一圈需要8分钟,
爷爷走一圈需要10分钟。
(1)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出发,相背而行,多少分钟
后首次相遇?
1÷( 1 + 1 )
8 10
= 1÷ 9 40
= 40(分) 9
答:40 分钟后首次相遇。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3 分数除法
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
优 翼知识回顾来自分数除法倒 数
分 数 除
解 决
法
问
的
题
计
算
知识点1:倒数 什么是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两个数 相互依存
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知识点1:倒数 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 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答:鹅有200 只,鸭有500 只。
巩巩固固运练用习
(教材P45 练习十T1)
1.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1)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 )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五)

4+6=10(节) 答:一共10节电池。
(2)如果买4板6节装的,一共是多少节电池? 6×4=24(节) 或 4×6=24(节)
答:一共是24节电池。
(教材P67 T5)
5.每只小猫钓6条鱼,4只小猫能钓多少条鱼? 6 × 4 = 24 ( 条 ) 或 4×6=24(条)
2. 6×3-8=10
5×4+30=50ຫໍສະໝຸດ (教材P67 T2)4×4+12=28
5×3+9=24 6×6+6=42
4×6-4= 20
3.一辆
(教材P67 T3)
有4个车轮,5辆这样的车有多少个车轮?
4×5=20(个) 或 5×4=20(个) 答:5辆这样的车有20个车轮。
(教材P67 T4)
4.超市里的7号电池有一板装4节的,也有一板装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4 表内乘法(一) 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
(练习十五)
知识回顾
表内乘 法(一)
乘法的初 步认识
乘法的含义 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6的乘法口诀
乘加、乘减
计算乘加、乘减 算式的运算顺序
解决问题
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 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1.下面是小英整理的一部分乘法口诀表,说一说小 英想要怎样整理,再把余下的口诀补充完整。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答:4只小猫能钓24条鱼。
想一想:7只小猫钓的鱼,比40条多还是少?
6×6+6=42(条) 42>40
答:比40条多。
补充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6×4+6= 30 2×5-8=2 5×3-10=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1题:学生自己在书上填写,再交流。
2、第2题:
(1)实物投影出示: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46接近50,还是接近40?44呢?
(2)学生自己在书上填写。
(3)集体交流。
3、第3题:数数填填
(1)出示钟面:钟面上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圈共有多少个小格?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第9课时 复习
【教学内容】复习
【教学要求】
1、复习认数方面的知识,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及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认数方面的知识,比较数的大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4、第8题:
(1)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游戏规则:我在纸上写一个两位数,请一个小朋友来猜,可以用太大了,太小了,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提示。
(2)同桌游戏。
五、全课总结(略)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文档说明
(Word文档可以删除编辑)
专注于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小学试卷教案合同协议施工组织设计、期中、期末等测试中考、高考、数学语文英语试卷、高中复习题目、本文档目的是为了节省读者的工作时间,提高读者的工作效率,读者可以放心下载文档进行编辑使用.
由于文档太多,审核有可能疏忽,如果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本店马上删除。
(2)交流数的方法,数一数,后填空。
三、复习比较数的大小
第4题学生自己填写,再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四、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第5题:他们坐哪辆汽车比较合适?
我们班有38个人去春游。
第一辆车 第二辆车 第三辆车
50座 40座 30座
2、第6题:一筐苹果有20个,猜猜一筐草莓大约有多少个?
3、第7题:爷爷的岁数比65大,比70小,你们猜猜爷爷大概是多少岁?你家有个人的年龄比爷爷小一些,会是谁?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口算
40+30 40+3 50+7 7+50
40-30 43-3 57-7 57-50
1、先进行计算,说说对于每一组的四个算式你是怎么想的?
2、选择第一组四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说说有什么异同?
横着比: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减整十数、几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