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湖南中考语文试卷构成分析(含答案)

湖南中考语文试卷构成分析(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湖南中考语文试卷的组成部分?A. 古诗文阅读B. 现代文阅读C. 数学逻辑题D. 作文2. 湖南中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阅读通常占据多少分值?A. 20分B. 30分C. 40分D. 50分3. 以下哪种类型的文章最不可能出现在湖南中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A. 记叙文C. 说明文D. 小说4. 湖南中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部分,通常要求考生写多少字?A. 300字左右B. 500字左右C. 800字左右D. 1000字左右5. 在湖南中考语文试卷中,哪一部分最考验学生的文学素养?A. 选择题B. 填空题C. 阅读理解D. 作文二、判断题1. 湖南中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部分,通常要求考生写议论文。
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大纲精讲

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大纲精讲中考语文考试是每年初中毕业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而对于即将到来的2024年中考,有关中考语文考试的大纲也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读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帮助考生们全面了解考试内容,并提供有效的备考策略和学习方法。
一、考试内容概述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阅读理解、写作、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
每个方面的考试内容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和考点,考生们要全面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
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考试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考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或完成相应的任务。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阅读各类文章,并培养快速捕捉重点信息的能力。
2. 写作写作是考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
考试中会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包括记叙文、议论文或应用文。
在备考阶段,考生应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巧,并熟悉各类文章的写作结构和表达方式。
3.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词语积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手法等。
考生需要熟悉各类词语的词义和用法,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内容和作者,以及熟悉修辞手法的应用。
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考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主旨和意图。
4. 综合运用综合运用部分主要考察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考生需要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技巧,完成各类综合性的语言任务,如改写句子、完成对话、填写词语、选择合适的句子等。
通过这一部分的考察,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备考策略和学习方法为了更好地应对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考生们应制定有效的备考策略和学习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议供考生们参考:1. 制定备考计划:考生们可以根据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制定备考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内容。
要确保每个考试部分都能得到充分的准备,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目标中考语文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语文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以及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一)积累与运用1、字词准确认读和书写 3500 个常用汉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词语(包括成语、俗语等)。
2、语法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病句修改等。
3、修辞能识别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4、文学文化常识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如古代官职、历法、节气等。
5、古诗文默写准确默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文篇目。
(二)阅读理解1、现代文阅读(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主旨。
(2)能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3)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4)能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5)能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2、文言文阅读(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2)能正确翻译文言句子。
(3)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分析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三)写作1、写作要求(1)能根据题目要求和写作目的,确定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文体进行写作,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3)能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4)能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内容丰富、生动。
2、写作内容(1)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能针对某个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语文中考考纲

语文中考考纲考试目标一、现代文阅读能力(1)能正确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2)能够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3)能识别和运用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等4种句式;(4)能运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等11种标点符号;(5)能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读懂文章的内容;(6)能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说明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记叙文(顺叙、倒叙、插叙);(7)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义,能分析句子或段落的表达作用,能概括文章的要点或主旨;(8)能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比等7种修辞手法,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9)能辨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4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0)能分析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描写(自然、社会)的作用;(11)能依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1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根据要求作适当地拓展;能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13)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问题。
二、文言文阅读能力(1)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2)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3)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4)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7)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8)能理解和把握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三、写作能力(1)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2)能说明生活中的事物或事理;(3)能对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4)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600字左右的文章;(5)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表达通顺、连贯;(6)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2024年中考语文大纲

2024年中考语文大纲一、考试范围1.理解与鉴赏语文学习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文学情趣和审美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因此,中考语文试题从选材、命题的角度出发,既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又要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价值观、人生道理的体验与感悟。
2.知识与能力由于中考阶段是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积累的高峰阶段,因此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中考命题的重点。
这一部分包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核,如词语、修辞、句子、段落、篇章等相关知识。
同时,也包括对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核,如阅读与理解、写作表达、作文素材等相关能力。
二、考试形式中考语文试卷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
1.笔试笔试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
2.口试口试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流利、自然地用标准的普通话或方言进行口语表达,考察内容包括朗读、复述、演讲等。
三、命题要求1.命题原则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原则是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出发点,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要求试题紧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特色。
2.考试安排中考语文试题应当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试题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命题思路1.班级特色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学科思维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同时,也要考虑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特色,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
2.学生需求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要求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要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贯彻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注重学科整合、知识链接和能力培养,同时也要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湖南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湖南省初中语文毕业学业考试标准一、考试指导思想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地反映全体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业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要注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的内容应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
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以“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7-9年级)”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
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为了体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应从六个能力层级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蕴涵在其中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考查。
六个能力层级为: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完整版)初中语文考试大纲

(完整版)初中语文考试大纲初中语文考试大纲考试目标本考试的目标是评估学生对于中学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通过考试,学生应该能够展示以下技能和能力:- 理解和分析中文文本,包括诗歌、散文和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运用所学的语言和写作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表达;- 理解中文语言和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 阅读理解:学生将被提供一些中文文本,并需要回答相关问题来展示他们对于文本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2. 写作能力:学生需要展示他们的写作能力,包括语法、词汇和句子结构的正确运用,以及表达观点和思想的能力。
3. 诗歌和散文的鉴赏:学生需要鉴赏一些经典的诗歌和散文作品,并回答相关问题来展示他们对于文本内涵和作者意图的理解。
4. 文学常识: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包括著名作家和其代表作品的了解,不同文学流派和体裁的特点等。
考试形式考试将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
笔试笔试部分将占总分的80%。
学生将完成一系列的选择题、填空题和作文题等,用以考核他们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文学常识。
口试口试部分将占总分的20%。
学生将进行口头回答问题和朗读文本等活动,用以考核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作品的理解。
考试评分考试将根据学生在笔试和口试中的表现综合评分。
评分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语言的正确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创意和思维的发展。
考试准备为了顺利完成考试,学生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熟悉并掌握教材中的与考试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2. 多读经典的中文文学作品,提升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3. 多进行写作练,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4. 关注中文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增加对于文化常识的了解。
通过认真准备和努力研究,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在这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24年长沙中考考试大纲

2024年长沙中考考试大纲
2024年长沙中考考试大纲包括以下部分:
1.词汇与语法:学生需要掌握基础词汇和常见短语,并能准确运用
于句子构建及表达中。
同时,需要熟练掌握各类语法知识点,如时态、语态、虚拟语气、直接/间接引语等,并能在句子中正确运用。
此外,学生还应了解并能正确运用各类句型,如倒装句、强调句、比较级与最高级等。
2.阅读理解: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新闻、
说明文等。
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并对文章进行归纳、分析和评价。
同时,需要提高阅读速度和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和信息筛选的能力。
3.写作: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和文体,包括记叙文、议论文、
说明文等。
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构思和表达,做到文章内容丰富、语言准确、结构清晰。
同时,需要注意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能力。
4.听力:学生需要提高听力理解和信息筛选的能力。
能够听懂各种
类型的听力材料,包括对话、短文、新闻等,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5.口语:学生需要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能够进行流利的对话和
交流,包括自我介绍、话题讨论、观点表达等。
同时,需要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
总体来说,2024年长沙中考考试大纲对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查。
因此,学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语言积累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水平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湖南省初中语文毕业学业考试标准一、考试指导思想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地反映全体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业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要注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的内容应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
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以“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7-9年级)”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
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为了体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应从六个能力层级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蕴涵在其中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考查。
六个能力层级为: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欣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欣赏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灵活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包括字词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古诗文的积累以及语言的实际运用等。
1.识记 A(1)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3500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常用字以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依据)(2)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3)记忆并准确默写课文要求背诵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名篇名句(4)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文学名着的文学常识,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文化常识2.理解 B(5)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3.表达应用 D(6)正确使用词语(7)辨识、修改常见的病句(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子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9)基本语法修辞知识的运用(基本语法修辞知识见附录)(10)根据要求仿写、扩写、缩写、续写、概述信息(11)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理解对方的观点、意图,听出讨论的焦点;根据对象、场合,完整准确、文明得体、有针对性地表达、应对(12)联系生活、学习实际,综合运用语文4.探究 F(13)对生活、学习中的语文现象进行探讨(二)阅读I.现代文阅读阅读材料包括一般的科技作品、简单议论文和文学作品,以课外为主,文质兼美、难易适度,为典范的白话文。
1、理解 B(14)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15)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16)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析综合 C(17)搜集、整理文章中的有用信息(18)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19)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20)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及作用(21)把握文章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的联系3.欣赏评价 E(22)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23)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4.探究 F(24)对文章的某一方面能提出疑问或有自己的感悟和看法II.文言诗文阅读阅读材料以课内文言诗文为主,也可适当选用与课文难易相当的浅易文言诗文。
1.理解 B(25)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正确地朗读(26)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字词在句中的含义(27)正确理解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8)整体把握文言文的文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析与综合 C(29)概括文言诗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欣赏评价 E(30)初步欣赏文言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三)写作综合考查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以及体现在写作过程中的习惯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鼓励有创意地表达。
表达应用 D(31)掌握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常用应用文的写法(32)根据写作要求选材立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33)感情真实健康,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4)联想丰富,想象合理(35)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36)思路清晰,结构完整(37)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通顺、生动形象(38)标点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三、试卷结构1.客观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默写题等答案具有唯一性的题型,其权重在0.30左右。
2.主观题型:包括简答题、表述题、作文题等答案不具有唯一性的开放题型,其权重在0.70左右。
(三)试卷难度整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75左右,试卷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的比例为7∶2∶1(四)试卷阅读量试卷总文字量在6千字左右。
(五)考试覆盖面考查覆盖面要求达到本考试标准所规定考查内容的80%以上。
附录一、“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背诵篇目(7~9年级)1.孔子语录《论语》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潜 8.三峡郦道元 9.杂说(四)韩愈10.小石潭记柳宗元 11.陋室铭刘禹锡 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5.爱莲说周敦颐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27.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等;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故事:常见的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着: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三、“语文课程标准”提供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1.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2.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3.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4.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
条件复句。
5.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四、题型示例(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答题。
读史使人明(zhì),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
(培根《谈读书》)○1 读拼音,写汉字:明zhì ② 给加点字注音:逻辑.( ) ③ 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答案:①智 ②ji ③ 辩(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3500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2009郴州试题)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迁徙.(x ǐ) 迸.裂(bèng) 岿.然不动(gu ī)B .恐吓.(hè) 狡黠.(jí) 义愤填膺.(y īng )C .对峙.(zhì) 眩.目(xuàn) 茅塞.顿开(s āi )D .星宿.(xiù) 山岚.(lán) 心有余悸.(jì) 答案:D(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3500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2010娄底试题)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精至 倔强 一丝不苟 消声匿迹B .宽恕 咫尺 胸有成竹 鹤立鸡群C .狼藉 鞠躬 微不足道 妙手回春D .骄奢 澎湃 不求甚解 心旷神怡答案:A(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3500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2010株洲试题) 4.找出下图宣传语和提示牌中的错别字,并将修改后的汉字规范、美观地书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