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粘度计测量液体粘滞系数

合集下载

奥氏粘度计测量液体粘滞系数[整理版]

奥氏粘度计测量液体粘滞系数[整理版]

22110ρρηηt t x =奥氏粘度计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实验目的】掌握奥氏粘度计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奥氏粘度计、量筒、烧杯、秒表、移液管、洗耳球、温度计、甘油、水等。

【实验原理】由泊肃叶公式可知,当液体在一段水平圆形管道中作稳定流动时,t 秒内流出圆管的液体体积为t L P R V ηπ84∆= (1)式中R 为管道的的截面半径,L 为管道的长度,η为流动液体的粘滞系数,P ∆为管道两端液体的压强差。

如果先测出V 、R 、P ∆、L(2) 为了避免测量量过多而产生的误差,奥斯瓦尔德设计出一种粘度计(见图1),采用比较法进行测量。

取一种已知粘滞系数的液体和一种待测粘滞系数的液体,设它们的粘滞系数分别为0η和x η,令同体积V 的两种液体在同样条件下,由于重力的作用通过奥氏粘度计的毛细管DB ,分别测出他们所需的时间1t 和2t ,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1ρ、2ρ。

则h g VL t R ∆=11408ρπη (3) hg VL t R x ∆=2248ρπη (4)式中h ∆为粘度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它随时间连续变化,由于两种液体流过毛细管有同4)式可得:(5) 如测出等量液体流经DB 的时间1t 和2t ,根据已知数1ρ、2ρ、0η,即可求出待测液体的粘滞系数。

【实验内容与步骤】(1) 用玻璃烧杯盛清水置于桌上待用,并使其温度与室温相同,洗涤粘度计,竖直地夹在试管架上。

(2) 用移液管经粘度计粗管端注入6毫升水。

用洗耳球将水压入细管刻度C 以上,用手指压住细管口,以免液面下降。

(3) 松开手指,液面下降,当夜面下降至刻度C 时,启动秒表,在液面经过刻度D 时停止秒表,记下时间1t。

(4) 重复步骤(2)、(3)测量3次,取1t平均值。

(5) 用稀释甘油清洗粘度计两次。

(6) 取6毫升的稀释甘油作同样实验,求出时间2t的平均值。

【数据记录与处理】奥氏粘度计测稀释甘油的粘滞系数数据表室温T= ℃【注意事项】(1)使用粘度计时要小心,不要同时控住两管,以免折断。

实验五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

实验五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

43实验五 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实验目的】学习用比较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实验原理】由实际液体在均匀细管中作层流的理论,可求得在时间t 内,当管长为L 、它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 、管两端的压强差为ΔP 时,流出液体的体积V 的公式:t LPr t Q V η8Δπ4== (1) 上式中η 是液体的粘滞系数.由此公式可得液体的粘滞系数为t VLPr 8Δπ4=η (2)用上述公式虽可直接测定η ,但因所测物理量多,测量又困难,误差较大。

为此奥斯华尔德设计出奥氏粘度计,采用比较法进行测量。

本实验所用毛细管粘度计(奥氏粘度计)如图1所示。

它是一个U 形玻璃管,玻璃管的一侧有一段毛细管C ,其上为一小玻璃泡B ,在小玻璃泡B 的上下有指示痕I 1,及I 2。

实验时以一定体积的液体从大管口D 注入A 泡内,再由小管口E 将液体吸入B 泡中,使液面升高到B 泡的指示痕I 1以上。

因两边液面的高度不同,B 泡内液体将经毛细管C 流回A 泡。

当液面由指示痕I 1下降到指示痕I 2时,测得其流动时间t ,即为I 1,与I 2刻痕间液体流经毛细管所需的时间。

如果以同样体积的水和被测液体先后注入粘度计,按上述步骤测出两种液体面从I 1降至I 2所需时间分别为t 1与t 2 。

则:1418Δπt VL P r =η2428Δπt VL Pr =η两式中r ,V ,L 相同,所以112212ΔΔt P t P =ηη (3)液体是受到重力的作用而流动.由于注入粘度计的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因而在流动过程中相对应的液面高度差Δh 是相等的,因此有44121212ΔΔΔΔρρρρ==h g h g P P (4) 将(4)式代入(3)式,得到112212t t ρρηη=即112212t t ρρηη=(5)因此,从后面附表查得作为标准液体蒸馏水的η 1、ρ 1,从实验得到t 1、t 2 、ρ 2,即可求得被测液体粘滞系数η 2 。

液体粘度系数的测定

液体粘度系数的测定

液体粘度系数的测定
【实验原理】
由泊肃叶公式可知,当液体在一段水平圆形管道中作稳定流动时,t秒内流出圆管的液体体
积为式中R为管道的的截面半径,L为管道的长度, 为流动液体的粘滞系数,P 为管道两端液体的压强差。

如果先测出V、R、P 、L
各量,则可求得液体的粘滞系数为了避免测量量过多而产生的误差,奥斯瓦尔德设计出一种粘
度计(见右图),采用比较法进行测量。

取一种已知粘
滞系数的液体和一种待测粘滞系数的液体,设它们的粘
滞系数分别为0 和x ,令同体积V的两种液体在同
样条件下,由于重力的作用通过奥氏粘度计的毛细管DB,
分别测出他们所需的时间t1和t2,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
为式中h 为粘度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它随时间连续变化,由于两种液体流过毛细管有
同样的过程,所以由(3)式和(4)式可得:如测出等量液
体流经DB的时间1t和2t,根据已知数,即可求出待测液体的粘滞系数。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用玻璃烧杯盛清水置于桌上待用,并使其温度与室温相同,洗涤粘度计,竖直地夹在试管架上。

(2) 用胶头滴管和量筒经粘度计粗管端注入6毫升水。

用洗耳球将水吸入细管刻度C上。

(3) 松开洗耳球,液面下降,同时启动秒表,在液面经过刻度D时停止秒表,记下时间t
(4) 重复步骤(2)、(3)测量6次,取1t平均值。

(5) 取6毫升的酒精作同样实验,求出时间2t的平均值。

【数据记录与处理】。

奥氏粘度计粘度测量方法

奥氏粘度计粘度测量方法

奥氏粘度计粘度测量方法1.引言1.1 概述奥氏粘度计是一种常用的粘度测量仪器,用于测量液体的黏度。

粘度是指流体的内摩擦力,也可以理解为液体的黏稠程度。

粘度的测量对于很多工业和科学领域都非常重要,例如化工、石油、食品等行业。

奥氏粘度计通过测量流体在流动中阻力的大小,来确定流体的粘度。

在奥氏粘度计中,流体被置于两个旋转的圆柱壳体之间,通过测量驱动液体通过这两个圆柱之间的压力差,来计算粘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奥氏粘度计的粘度测量方法。

首先,我们将先介绍奥氏粘度计的原理和工作原理,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该仪器的作用机制。

然后,我们将详细描述奥氏粘度计的使用方法,包括仪器的操作步骤、样品的准备、测量条件的选择等。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奥氏粘度计的测量原理和操作过程,从而能够准确地使用该仪器进行粘度测量。

在接下来的结论部分,我们还将介绍奥氏粘度计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奥氏粘度计具有精确度高、测量范围广、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奥氏粘度计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还将进一步提高,其在粘度测量领域的应用前景也会更加广阔。

总之,本文将全面介绍奥氏粘度计的粘度测量方法,帮助读者了解该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展望其在工业和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介绍奥氏粘度计的粘度测量方法。

首先,将在引言部分概述奥氏粘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测量原理。

然后,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奥氏粘度计的使用方法,包括实验步骤和操作注意事项。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奥氏粘度计的优点以及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潜力。

引言部分将先对奥氏粘度计进行概述,包括其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将介绍粘度的概念,并说明为什么粘度的测量对于液体的特性研究以及工业流体控制非常重要。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奥氏粘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测量原理。

实验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

实验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

实验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一、实验介绍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

若流体各层之间作相互运动时,相邻两层间有内摩擦力存在,则将具有此性质的流体称为粘性流体。

现实中,酒精、甘油、糖浆之类的流体都是粘性流体。

而粘性液体的粘滞性在液体(例如石油)管道输送以及医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现代医学发现,许多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液粘滞系数有关,血液粘滞会使流入人体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减少、血流流速减缓,使人体处于供血和供氧不足的状态中,可能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血液粘滞系数的大小成了人体血液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粘滞系数的测定和分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常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方法有很多,如落球法、落针法、比较法等等。

本实验采用奥氏粘度计测量酒精的粘滞系数。

奥氏粘度计是利用比较法制成的,适用于测定液体的比较粘滞系数,即两种不同液体都采用此仪器测量,如果其中一种液体的粘滞系数已知,则通过就可获得另一种液体的粘滞系数。

此仪器是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常用仪器。

二、实验目的1.掌握用奥氏粘度计测定粘性流体的粘滞系数.2.了解泊肃叶公式的应用。

3.了解比较法的好处.三、实验器材奥氏粘度计、温度计、秒表、洗耳球、量筒、量杯、刻度移液管(滴定管)、蒸馏水、酒精等。

四、实验原理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

若流体各层之间作相互运动时,相邻两层间有内摩擦力存在,则将具有此性质的流体称为粘性流体。

现实中,酒精、甘油、糖浆之类的流体都是粘性流体。

粘性流体的运动状态有层流(laminar flow)、湍流(turbulent flow)。

所谓层流,即流体的分层流动状态。

当流体流动的速度超过一定数值时,流体不再保持分层流动状态,而有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即在垂直于流层的方向有分速度,因而各流体层将混淆起来,并有可能形成湍流,湍流显得杂乱而不稳定,这样的流动状态称为湍流。

对于粘性流体在流动时相邻流层之间的内摩擦力又称为粘性力。

并且根据牛顿粘滞定律,粘性力f的大小与两流层的接触面积S以及接触处流层间的速度梯度dsdx成正比,具体有如下关系式:ds f S dxη= (1) 式中,比例系数η称为流体的粘度。

粘滞系数实验报告

粘滞系数实验报告
在桌上,并使其温度与室温相同,洗涤粘度计,竖直地夹在试管架上。
(2)用量筒量取10ml水并注入粘度计粗管中。用洗耳球将水吸入细管刻度C上。
(3)松开洗耳球,液面下降,同时启动秒表,在液面经过刻度D时停止秒表,记下时间t。
、(4)重复步骤(2)、(3)测量6次,取 平均值。
为了避免测量量过多而产生的误差,奥斯瓦尔德设计出一种粘度计,采用比较法进行测量。
用一种以质量度系数的液体和一种粘滞系数待测的液体,设它们的粘滞系数分别为 和 ,令同体积的两种液体在同样条件下,由于重力的作用通过奥氏粘度计的毛细管,分别测出他们所需的时间 和 ,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 。则
(3)
(4)
ρ水=0.99802×103kg/m3ρ酒=0.78806×103kg/m3
η水=0.984×10-3pa/sη标=1.179×10-3pa/s
用公式(5)计算得出η实=1.171×10-3pa/s
相对误差E=(η实-η标)/η标×100%=0.07%
六、误差分析:
1.量取的水和酒精的体积不完全相同。
式中 为粘度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它随时间连续变化,由于两种液体流过毛细管有同
样的过程,所以由(3)式和(4)式可得:
(5)
如测出等量液体流经毛细管的时间 和 ,根据已知数 、 、 ,即可求出待测液体的粘滞系数。
三、实验仪器:1.奥氏粘度计2.铁架及试管夹3.秒表4.温度计
5.量筒6.小烧杯1个7.洗耳球
2.奥氏粘度计中可能残留少量的水。
3.奥氏粘度计不能完全垂直水平面。
4.酒精的密度与理论值有相差。
七、思考题:
1、控制变量,使压强相同。
2、控制温度相同。
3、毛细管里的水由于重力原因下滑,实验测的是水在两条刻度之间流过的时间。如果倾斜那重力会有分力产生,影响所测的结果。

粘滞系数测定误差分析

粘滞系数测定误差分析
原 因。
( 1 ) 将粘度计用夹子 K固定 , 放人 盛水的水槽中并使之竖直;
( 2 ) 用注射器或量筒将 5 m 1 的蒸馏水 自 B管注入 , 然 后用
橡皮球从 A泡开 口处 向上吸管 中的液体 ,直至 液面超过 刻痕
1 问题 的提 出
用 奥氏粘度计测量粘度是利用 已知液体 的粘度 来测量 、 求 得待测液体的粘度 , 所 以是一种 间接 比较法 。
和 可 能的 偶 然 误 差 , 提 出减 小误 差 的 方 法 。
关键词 : 粘 滞 系数 ; 奥氏粘度计 ; 误 差
中图分类号 : G 4 2 4 . 3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4 ) 1 9 — 0 0 9 5 — 0 3
间为 £ , 液体 的粘 滞系数为 。由泊肃 叶公式 : Q = c r r 4 Ap l 8 r l L, 其
中Q = V / t ,ap = p g h 。
通 过查表 得出 的已知数 , 不少教材 提供 的表格 中, 温度每相差 5  ̄ C 给一个数值 ,所 以应 用时只能取相 近温度下的数值作 为已
V / t 水 = 丌 水g h水 / 8 ’ 7 水L水
将待测液体( 酒精 )流动的数据代入上式 , 得到 :
V/ t  ̄ a = I r P p酒g h酒 / 8 田酒L酒

95—
若改为更精确的数 据 , 见表 2 — 4 。
表 2 水 的密度 ( x 1 0 3 k g / m3 )
环 障碍 的原 因 以及诊 断和 防治血液粘度 异常疾 病具有 重要意
所 以只要知道水 的粘滞 系数 、 水 和酒精 的密度 , 测 出 同体 积 的水和酒精 分别 从 m流动到 n所用 的时间 t 水 和t 酒, 就可 以 算出酒精的粘滞系数。

奥氏粘度法计算公式

奥氏粘度法计算公式

奥氏粘度法计算公式在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中,粘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它反映了液体的黏稠度和流动性。

粘度的测定对于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奥氏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粘度测定方法,通过测定液体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标准孔道的流动时间来计算其粘度。

下面我们将介绍奥氏粘度法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奥氏粘度法的计算公式为:η = K (t t0)。

其中,η为液体的粘度,单位为mPa·s;K为比例系数;t为流动液体通过标准孔道的时间,单位为s;t0为流动纯水通过同一孔道的时间,单位为s。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来演示奥氏粘度法的应用。

假设我们需要测定某种液体的粘度,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奥氏粘度计和标准孔道。

然后我们将待测液体注入奥氏粘度计的容器中,并将容器放置在恒温水浴中,使得液体的温度稳定在我们所需要的测定温度。

接下来,我们将打开孔道,让液体自由流动,同时启动计时器,记录下液体通过孔道的时间t。

接着,我们将同样的方法测定纯水通过孔道的时间t0。

最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奥氏粘度法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出待测液体的粘度了。

假设我们测得待测液体通过孔道的时间t为20s,纯水通过孔道的时间t0为15s,比例系数K为1。

那么根据奥氏粘度法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待测液体的粘度为:η = 1 (20 15) = 5 mPa·s。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奥氏粘度法的计算公式是非常简单且实用的。

通过测定液体通过孔道的时间,再利用比例系数K和纯水通过孔道的时间t0,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液体的粘度了。

除了上述的简单演示外,奥氏粘度法还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化工领域,粘度的测定对于液体的输送和混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食品工业中,粘度的测定则可以用于控制产品的质地和口感。

在医药领域,粘度的测定则可以用于控制药品的稀释和输送。

总之,奥氏粘度法的计算公式简单实用,通过测定液体通过孔道的时间,再利用比例系数K和纯水通过孔道的时间t0,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液体的粘度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氏粘度计测量液体粘
滞系数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221
10ρρηηt t x =奥氏粘度计测量液体粘滞系数
【实验目的】
掌握奥氏粘度计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
奥氏粘度计、量筒、烧杯、秒表、移液管、洗耳球、温度计、甘油、水等。

【实验原理】
由泊肃叶公式可知,当液体在一段水平圆形管道中作稳定流动时,t 秒内流出圆管的液体体积为
t L P R V ηπ84∆= (1) 式中R 为管道的的截面半径,L 为管道的长度,η为流动液体的粘
滞系数,P ∆为管道两端液体的压强差。

如果先测出V 、R 、P ∆、
L
t
VL P R 84∆=πη (2)
为了避免测量量过多而产生的误差,奥斯瓦尔德设计出一种粘
度计(见图1),采用比较法进行测量。

取一种已知粘滞系数的液
体和一种待测粘滞系数的液体,设它们的粘滞系数分别为0η和x η,令同体积V 的两种液体在同样条件下,由于重力的作用通过奥
氏粘度计的毛细管DB ,分别测出他们所需的时间1t 和2t ,两种液
体的密度分别为1ρ、2ρ。


h
g VL t R ∆=11
408ρπη (3)
h
g VL t R x ∆=22
48ρπη (4)
式中h ∆为粘度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它随时间连续变化,由于两种液体流过毛细管有同 样的过程,所以由(3)式和(4)式可得:
01122ηρρη⋅=t t x (5)
如测出等量液体流经DB 的时间1t 和2t ,根据已知数1ρ、2ρ、0η,即可求出待测液体的粘滞系数。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用玻璃烧杯盛清水置于桌上待用,并使其温度与室温相同,洗涤粘度计,竖直地夹在试管架上。

(2) 用移液管经粘度计粗管端注入6毫升水。

用洗耳球将水压入细管刻度C以上,用手指压住细管口,以免液面下降。

(3) 松开手指,液面下降,当夜面下降至刻度C时,启动秒表,在液面经过刻度D时停止秒表,记下时间1t。

(4) 重复步骤(2)、(3)测量3次,取1t平均值。

(5) 用稀释甘油清洗粘度计两次。

(6) 取6毫升的稀释甘油作同样实验,求出时间2t的平均值。

【数据记录与处理】
T
【注意事项】
(1)使用粘度计时要小心,不要同时控住两管,以免折断。

(2) 当粘度计注入水(或稀释甘油)时,不要让气泡进入管内,放置粘度计要求正、直。

(3)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用洗耳球将待测液压入细管时,防止液体被压出粘度计或被吸入洗耳球内。

【思考讨论】
用水清洗粘度计后还要用稀释甘油清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