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锐建筑师--马清远共44页
当代新锐建筑师设计思想及作品

• 整个土楼公社一共包括287间房间,可以容纳1200到1300人入住。
• 土楼包含一个外部环形体块和一个内部方形体块,两部分通过桥和庭 院连接在一起。环形和方形体块里都包含小的公寓单元,体块之间的 空间用于交通或社区使用所有的房屋租金较低,并且不向有车人士出 租,以增加社区的同质性,这其中有许多是农民工。这种配套齐全的 圆形和周围典型的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节 环境观念
商业展示主要是诉诸于人的视觉,听觉感受,它与人的活 动场所——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它也是构成城市人 文景观的重要方面,所以,必要充分强调其环境观念。商品 展示设计是存在于人—环境这个大系统之中的,因此,在具 有设计时必须从环境出发进行综合设计。要依据所处环境的 色彩、建筑、道路宽窄和气候季节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综合考 虑,这在店面展示、霓虹灯、招贴广告、电子显示广告设计 中尤为重要。从整个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美的要求出发,应 对其设计提出某些统一的要求和规划,经过系统地规划设计, 才能形成琳琅满目的繁荣街景。反之,则会产生杂乱无章的 感觉。心理学家认为,环境是一种包含情感的视觉形象,对 人的思维、情绪、行为等有着强烈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因此, 应充分强调商业展示设计中的环境观念,以全息的设计理念 策划和组织展示方案。(“视觉污染” )
• 主设计师希望给低收入人群做的建筑,也是一个好的建筑。
• 新土楼其实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 圆是其中的一种,还可以是方形、 1/2圆、1/4圆等。圆形实际上是万 科在第一批低收入人群居住解决方 案中推出的一个核心方案。考虑到 建筑成本、施工便捷和空间实用等 问题,万汇楼由原先设想的内椭圆 改为矩形,这样公共空间更大,户 型种类减少,更利于规模化。万汇 楼整个外层结构体,都实现了工厂 化生产,这也使得土楼成为万科推 行住宅产业化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 的节点。
中国新锐建筑师--马清远.ppt共43页文档

2019 荷兰Berlage 学院客座教授
2019年12月20日就职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建筑学
院院长
2019至今 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任期五年
个人观点与设计理念
个人观点 与设计理念
建筑在我的眼中是人处于的物质环境的一个层级 别,就是说它同你手中的任何东西,比如说勺子 ,或者说手表没有任何不同,它同你所处的现象 ,比如山川、河流也没有区别。这种理解是将建 筑放在了质与物之间的一个坐标上的一个点,而 且是一个变化的点,所以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 或领域。所以当今建筑的状态与发展趋势则于当 代社会物与质之间的运动有关,我看目前世界范 围建筑实践或讨论的空前丰富是有些“回光反照” 的意思,整个生存空间的非物质化进程很快将使 我们习惯理解的建筑“蒸发”掉。
马清运 个人简历
学术经历:
1991-1992 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研究生院景观及建筑联合(James Corner)工 Nhomakorabea作室客座指导
2019-2019 深圳大学建筑系客座教授
2019 美国费城Temple大学建筑工程系设计工作室指导教师
2019-2019 曾任不同学院的客座评委,包括哈佛GSD 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
对于如何处理和传统的关系,马清运表示: “这也是一种取舍。学术界大多数是把看 得见的东西称作传统,其实还有好多看不 见的传统,这些看不见的传统演变速度要 比看得见的传统演变速度高出很多倍,怎 么样在演变比较快的传统中,适合这种看 不见的传统的这种质量,也是取舍看得见 的传统的处境的一个出发点。”
2019-2000 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美术研究生院建筑系全职讲师,担任研究生
著名建筑师赏析—马岩松素材

项目介绍:
工程名称:Absolute Tower 建筑高度:170m
工程地点:加拿大,密西沙加市
建筑总面积:45,000㎡
建筑层数:56层
设计师:马岩松
早野洋介
党群
设计创意 •The Absolute Tower,一 个全是曲线的大厦,外界评 论作“梦露大厦”,加拿大 密西莎加市地标建筑。设计 不再屈服于现代主义的简化 原则,而是表达出一种更高 层次的复杂性,来更多元地 接近当代社会和生活的多样 化,多层模糊的需求。连续 的水平阳台环绕整栋建筑, 传统高层建筑中用来强调高 度的垂直线条被取消了,整 个建筑在不同高度进行着不 同角度的逆转,来对应不同 高度的景观文脉。设计师希 望梦露大厦可以唤醒大城市 里的人对自然的憧憬,感受 阳光和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马岩松作品——The Absolute Towers 玛丽莲梦露大厦(2009年)
担纲设计的mad负责人马岩松向记者强调 “这将是中国建筑师首次通过国际公开竞赛赢得 设计权,标志着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已经开始了 创意中国的时代。” “它将成为国际性标志建筑” 2005年底,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的密西沙加市 为计划中一栋50层高的地标性公寓楼举办创新设 计方案比赛。
马岩松所属公司MADபைடு நூலகம்务所简介:
MAD事务所是一家具有创新精神的建筑师事务所,我们关注当代的建筑、景观设 计及相关的城市、文化问题,并希望通过超前的理念为未来的城市提出独特、有 效的设计方案。MAD获得2006年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
MAD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建筑项目,其中包括正在施工中的多 伦多梦露大厦,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358米超高层——中钢国际广场,三亚凤凰 岛的整体规划设和建筑设计项目,北海滨海居住社区,以及在丹麦,香港,迪拜, 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哥斯达黎加等地的大型公共建筑和住宅项目。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筑师都在为市场的信心而忧虑,中国成了国际建筑师的 试验场,国内的重大标志性项目的设计权纷纷被国外设计师获得,甚至有的项目 在招标中竟规定,国内设计单位必须和国外设计机构组成联合体,才能参与投标。 在国内设计界理性反思并不断找回市场地位的同时,年轻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和 他的国际团队一起,开始在国际建筑舞台上崭露头角。
传统的“继承”与“颠覆”解读马清运乡土作品中的设计语言

传统的“继承”与“颠覆”----解读马清运乡土作品中的设计语言刘畅(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本篇文章对位于陕西西安蓝田的玉山石柴和井宇两个已建成项目进行解读,从关中地区建筑 传统营建风格手法角度入手,对建筑师马清运的乡土设计语言进行解析。
通过分析马清运建筑设计中的核 心概念和造型,空间,材料,色彩,陈设之间的联系,总结出他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方法,在探讨中思考大师的 设计理念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的意义和影响Q[关键词]马清运;玉山石柴;井宇;传统;创新 文章编号:2〇95 _4〇85(2〇19)03 -0037 -〇21马清运和故乡蓝田著名建筑师马清运于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中国 陕西西安蓝田玉山镇,是马达思班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成长于关中广袤土 地上的马清运虽然多年漂泊海外,却始终对家乡抱有 难以割舍的故乡情怀。
蓝田自古因“辋川别业”和“蓝田美玉”而闻名,2000年随着马清运亲自设计并 创办的玉山酒庄正式建成,马清运和玉山红酒也成为 蓝田一个鲜明的标志。
玉山酒庄作为马清运的代表作品,由三个部分构 成,分别是:玉山石柴(又名父亲的宅),酒舍,井 宇。
玉山石柴是马清运专门为一生务农的父亲所设计 的作品,它安静坐落于白鹿原、秦岭与巴河的交汇之 地,材料运用与设计风格独特,并且是一座富有温度 的建筑。
井宇是玉山酒庄的代表性建筑,打破了地域 主义和传统主义,在细节上展示着乡土设计的魅力。
2传统的继承与颠覆马清运认为,中国的症结不在于城市,而在于农 村。
他为此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农市主义 (agri- urbanism)”,即未来发展高密度农村将会是一 个新的社会趋势。
作为建筑师和红酒商人,意图用建 筑带动商业发展。
让家乡蓝田能够留住更多的人是马 清运的设计初衷,古老传统在深层次意义上意味着可 突破,可颠覆,创造传统中的非传统,这将会是一个 非常有趣的过程。
中国新锐建筑师--马清远课件

学习交流PPT
12
宁波 天一广场 学习交流PPT
13
苏州的“曲水园边园”
学习交流PPT
14
主要作品与奖项,展览
学习交流PPT
15
主要作品1
• 恒隆广场 中国上海(KPF参与设计)
• 宁波日报社总部 中国宁波
• 浙江大学宁波分校 中国宁波
• 博雅园展示厅 中国北京
• 东方汇景园 中国上海
• 天一广场(CCD) 中国宁波
•
,作为主题10"奥运村"的陈述专家,为北京申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2002 南京大学客座教授
•
2003 荷兰Berlage 学院客座教授
•
2006年12月20日就职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交(U流nPivPT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建筑学院院
5
个人观点与设计理念
学习交流PPT
6
个人观点 与设计理念
• 建筑在我的眼中是人处于的物质环境的一个层级 别,就是说它同你手中的任何东西,比如说勺子, 或者说手表没有任何不同,它同你所处的现象, 比如山川、河流也没有区别。这种理解是将建筑 放在了质与物之间的一个坐标上的一个点,而且 是一个变化的点,所以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或 领域。所以当今建筑的状态与发展趋势则于当代 社会物与质之间的运动有关,我看目前世界范围 建筑实践或讨论的空前丰富是有些“回光反照”的意 思,整个生存空间的非物质化进程很快将使我们 习惯理解的建筑“蒸发”掉。
学习交流PPT
19
作品
学习交流PPT
20
作品
学习交流PPT
21
作品
学习交流PPT
22
马清运

个人履历马清运清华大学毕业后,1989年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
在宾夕马清运法尼亚大学期间,曾获得Shenck-Woodman欧洲旅行奖。
1991年毕业时获Frank-Miles Day荣誉毕业并取得建筑硕士学位。
毕业后曾先后在费城Ballinger 及纽约KPF任设计师、高级设计师,成为这两个建筑事务所的主要设计力量。
在Ballinger期间,为该公司从服务型事务所转化为设计型事务所立下汗马功劳。
在KPF期间成为该事务所早期东南亚工程事务的开拓型成员之一。
1995年在纽约成立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该事务所作品以独创的风格和精良的设计受到建筑界的好评。
实践经验跨越多种建筑类型,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办公、居住等。
2个人成就马清运不但精于实践,并且勤于教育、研究。
从1992年开始,马清运先生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研究生院任客座教授,1997年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研究生院的全职教师,任研究生主线设计工作室(core studio)教授及毕业论文的导师。
马清运先生的学术兴趣集中于城市中的基因元素,都市与建筑的本体关系,快速建造及环境的中国性。
指导过的研究生论文中有:Archote (微肤建筑);Thin City(薄城);C.C. Tokyo(密码城市东京);Teheran: City of Antithetical Coexistence(德黑兰对立共存); Picnolapse: strategy oflie(思维空白;撒谎策略)等有争议性又极富启发性的论文专题,并多次推荐宾夕法尼亚大学优秀论文奖。
除宾夕法尼亚之外,马清运先生还多次被聘请到哈佛(Harvard)、贝尔拉格(Berlage)、康奈尔(Cornell)、潭普(Temple)、迈阿密(Miami)大学做设计评委及毕业答辩评委。
马清运,生于1965年,获得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工程学士学位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曾先后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苏黎世工学院等多所欧美顶级院校的客座教授。
中国新锐建筑师--马清远共44页文档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中国十大著名设计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Hale Waihona Puke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中国新锐建筑师--马清远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