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高级教育)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对教育的启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对教育的启示
条件反射原理是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斯金纳提出的一个特定理论,它表明,给
予生物特定的刺激和回馈,可以改变其行为,斯金纳在他的心理学研究中,特别探讨了条件反射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一方面,斯金纳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条件反射训练,适当的刺激就可以改变
学生的行为,通过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技能。
举个例子,假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为一个有趣的游戏,给学生适当的红包作为奖励,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学生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参与游戏,学习数学也变得有趣有乐趣,学习效果也就显著提高了。
另一方面,斯金纳指出,行为改变要获得持久的成效,教育者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合理的训练时间,采取系统的反复训练,以期做到“让学生对刺激物有认识,对该行为有乐趣,乐意去做”。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媒体来形成连贯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唯技术主义,采用大量的重复及使用多种训练技巧,同时要控制行为,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应及时平和但有力地纠正,避免惩罚性及单一的训练形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总的来看,斯金纳的条件反射原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科学性和原理
性可以为重要的情景、回归分析等方法推动实践,从而为我们的教育提供有效的思想指南。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1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主要观点斯金纳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
其理论是基于他自己发明的“斯金纳箱”做的实验提出的。
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如果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以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
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1)强化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指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①正强化与负强化。
正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给他一个愉快刺激(实施奖励),从而增加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
负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令其摆脱厌恶刺激(撤销惩罚),从而增加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
②普雷马克原则。
在选择强化物时,可以遵循普雷马克原则,又称祖母的法则,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通俗讲就是:首先做我要你做的事情,然后才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
如学生必须写完作业才能看动画片。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①逃避条件作用。
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如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等。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共45页文档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简答题(高教心理)

1.操作性条件反射:个体在某种环境中作出某种反应,不管有没有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如果之后伴随着强化物,那么这个反应在类似环境中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
所以,在这种条件反射中,重要的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而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物)。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强化原理):他坚持了客观、科学的行为主义传统,继承了桑代克的连接说,提出了对心理学影响巨大的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基础上的学习理论,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包括动物实验、操作性行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原理)。
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正强化)和消极强化(负强化)。
积极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
2.强化原理:强化原理是斯金纳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通过对强化的控制就是控制人的行为。
强化-增强反应发生的过程与手段,起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叫强化物。
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正强化)和消极强化(负强化)积极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终止某种(讨厌的、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
实际教育中教师在强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遵循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即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强化学生去参加不喜爱的活动;2要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强化物,强化物的选用要因人而异,因年龄特征而异;3教师在进行新知识教学时,要即时强化,因为后果紧跟行为比后果延缓要有效得多,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可转为间隔强化。
最佳训练组合是:最初用连续强化,然后用定时强化,最后用变比强化。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的道德品性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环境、人和行为三者是交互作用的,人的行为是人借助于内部认知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对榜样行为进行观察学习的结果。
他们提出了三个有关道德行为获得基本概念:1抗拒诱惑(道德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理论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理论中学教育与能力知识考试中,学习理论考查得比较多,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又是学习理论的常考考点,可以单选题、辨析题和简答题的形式来考查,所以老师带着大家学习一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核心知识点,同时给大家总结相应的解题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一、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理论1.斯金纳的经典实验:迷箱实验斯金纳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动物学习实验的基础之上的。
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猫开笼取食实验,创建了“斯金纳箱”。
在斯金纳箱内装上一个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
饥饿的白鼠经过几次尝试,会不断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
这时我们可以说,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1)强化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3)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应用业余时间完成额外的数学和阅读作业。
几周后发现只做数学作业,没有完成阅读任务。
于是老师改变了规则,只让学生在业余时间阅读,其结果是,学生很快就少做数学而多看语文了。
这里,教师应用消退取消对完成数学作业的强化。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观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观是心理学中的一种学习理论。
它强调个体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建立行为模式,并通过奖惩机制来调节这些行为模式。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并且这种行为方式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变。
斯金纳认为个体的行为取决于环境中的刺激,并通过一系列的试错过程来调整行为。
个体会尝试不同的行为方式,并根据结果的奖惩来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该行为方式。
如果一些行为的结果是积极的,个体就会更有可能重复这个行为。
相反,如果一些行为的结果是消极的,个体就会尽量避免重复这个行为。
斯金纳提出了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的概念。
正向强化是指通过给予奖励来增强一些行为,而负向强化是通过消除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一些行为。
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老师可以给予表扬奖励,这是正向强化。
如果一个人比赛中取得胜利,他可能会少交罚款,这是负向强化。
斯金纳认为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
斯金纳还提出了惩罚和消除的概念。
惩罚是指通过给予不愉快的刺激来抑制一些行为,而消除则是通过消除愉快的刺激来抑制一些行为。
惩罚和消除都是用来削弱不适当的行为,并指导个体选择更合适的行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观在实际教育和训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正确使用强化和惩罚,教师和教练可以帮助学生和运动员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
同时,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观也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心理疾病的康复过程中。
通过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个体可以减少不良行为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观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批评者认为,该理论忽视了个体内心状态和动机的作用,过分强调了外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此外,斯金纳的研究更多关注动物而非人类,因此一些人质疑该理论是否适用于复杂的人类行为。
总的来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观强调了环境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通过奖惩机制来调节个体的行为模式。
该理论在教育和临床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用来解释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学习过程。
斯金纳强调,行为是一种通过与环境的接触而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说,行为是对环境刺激的响应。
这种学习过程通过对行为的奖励或惩罚来加强或抑制。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基于实验室中对动物的研究。
在实验中,动物需要通过特定的行为来获得奖励,比如食物。
当动物展示出符合要求的行为时,它们会被奖励,这增加了该行为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相反,如果行为不符合要求,动物会受到惩罚,这减少了该行为未来发生的概率。
斯金纳认为,学习是一种积累的过程,通过与环境的互动的反馈来塑造和增加或减少行为。
他将这种学习过程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因为它涉及到个体主动操作环境来获得奖励。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
第一个是“强化”,指的是增加或加强其中一种行为的结果。
例如,当一个学生表现出令人满意的行为,老师可以给予奖励,如表扬或小礼物,以增加该行为的出现频率。
第二个概念是“惩罚”,指的是减少或抑制其中一种行为的结果。
比如,当一个孩子做了不恰当的行为,父母可以施加其中一种惩罚,如责骂或罚款,以降低这种行为的概率。
斯金纳还提出了“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的概念。
连续强化是指在每次正确行为发生时给予奖励。
这种强化方式适用于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以帮助个体建立一个新的行为习惯。
而间歇强化是指不是每次正确行为都给予奖励,而是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或特定的行为频率给予奖励。
间歇强化可以增加行为的持久性,因为个体无法预知何时会得到奖励,所以会持续展示这种行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在教育、工业和临床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老师可以利用这个理论来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给予学生奖励或惩罚,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
在工业领域,这个理论可以用来培养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在临床领域,这个理论可以用来帮助患者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例如戒烟、减肥等。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ppt课件

精选编辑ppt
13
消退
• 定义:在强化过程中撤掉强化物而导致行 为的减弱以及消失的过程。
精选编辑ppt
14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教学中 的应用
精选编辑ppt
15
应用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个经典的方法: 代币法,行为契约法
精选编辑ppt
16
代币法: 用真正奖励物的暂时替代物来强化 行为的一种方式,在低年级学生的 行为塑造中效果显著。
内部动机。
精选编辑ppt
19
行为契约法:由教师和学生之间形 成的一种约定,内容包括:学生应 该做到哪些具体的行为以及做到之 后可以获得的奖励。
• 成效:让学生学会制定合理的目标,遵守
双方协定。
精选编辑ppt
20
要点:
• 教师一定要遵守约定的行为,这样才可以
作为学生改变的强化物。
• 双方公平协商契约,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
家科学奖; • 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基金会颁发的金质
奖章。
精选编辑ppt
3
经典实验
斯金纳箱由桑代克迷笼改装而来, 是斯金纳为了验证操作性条件反射而设计 的动物实验仪器。
精选编辑ppt
4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观点
一、操作性条件反射观
行为主义
应答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条件发射
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发射
精选编辑ppt
17
代币法的优点:
• 学生需要保持正确行为的持续,获得代币
的积累,并最终获得真正奖励,这能够有 效提高良好行为的出现频率。
精选编辑ppt
18
代币法的完善:
• 在制定过程中,与学生一起细化目标行为,
商量代币系统,确定交换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柏文书
15
3.强化的原理
强化(reinforcement):指能够增强反应率的后果,对强化 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惩罚(punishments ):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 刺激或事件; 正强化: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负强化: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 1947年他重返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系的终身教授,从事行
为及其控制的实验研究。 古柏文书
5
斯金纳的生平
• 斯金纳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 卓著。他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 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 射的规律。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 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 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 生物学家广泛采用。
古柏文书
3
Contents
1
生平及著作
2
经典实验
3
操作性反射原理
4
评价
古柏文书
4
一、斯金纳的生平及著作
•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 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 他1904年3月20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一个车站 小镇。斯金纳从小喜爱发明创造,富有冒险精神。
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 接受刺激。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 起非条件反应。
经典性条件作用是通过S-R的不断 的配对联结形成行为的过程。
12
操作性反射原理
• 1.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 2.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
强化物与惩罚
强化物
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 3. 强化的原理
普雷马克原理
强化的方程式
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的活动 4.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
是描述刺激与反应的函数关系,以便有效地控制 有机体的行为。
古柏文书
11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的区别
主体行为 行为之间 的关系 刺激物
主动性
关系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行为 R-S-R
经典性条件作用 应答性行为 S-R-S’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古柏文书
1
你给孩子什么强化?
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喜欢吵架。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 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 猜忌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妒嫉。 羞耻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
古柏文书
2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 宽容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忍耐。 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 分享中长大的孩子,慷慨大方。 诚信中长大的孩子,理解真理。 公正中长大的孩子,极富正义。 尊重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尊敬。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不但爱他人也爱自己。 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
• 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
• 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 献奖”荣誉证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纳去世。
古柏文书
7
斯金纳的著作
• 斯金纳一生著作很多。自1930 年以来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和12 本专著。
• 他的主要著作有:《有机体的 行为:一种实验的分析》《科
• 1922年斯金纳进入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并开始从事写 作。由于他对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深感兴趣。
• 1926年斯金纳从汉密尔顿学院毕业,转入哈佛大学心理系。
• 1930年获硕士学位,
• 1931年博士学位。
• 1937~1945年他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教心理学
• 1945~1947年任印第安那大学心理系主任。
古柏文书
14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
• 后面伴随着一个强化的刺激的反应往往会再次发生,这一 过程被叫做结果强化(contingent reinforcement),因为 获得强化物是由有机体的某些反应决定的。
• 强化刺激是指任何能够增加反应重复发生可能性的刺激。 • 因此,操作性条件作用也叫做工具性条件作用,即结果是
学与人类行为》《言语行为》
《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
《教学机器》。这些著作全面
阐述了操作行为主义理论和这 种理论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 他还用操作行为主义理论阐述
社会生活问题,出版了小说《
沃尔登第二》以及《自由与人
类的控制》《超越自由与尊严
》。这些作品曾在美国社会中
引起巨大反响和激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
古柏文书
8
古柏文书
6
斯金纳的生平
• 他在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他根据对操 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 ”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 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为表彰斯金 纳在心理科学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 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卓越科学贡献奖”, 196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级 别的科学奖励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学习的实质:学习是在操纵杠杆(S)与压杆反应(R)之间形成固定联结的过程
操作性条件作用与两个一般原则相联系: • 任何反应如果紧随强化刺激,该反应具有重复出现的趋向; • 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古柏文书
9
斯金纳箱
操作性条件反射 研究方法——斯金纳箱 箱里有个开关;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 物不明确,更强调行为的结 果对行为发生率的影响。
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 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 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非条件 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 ,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了强 化刺激。
操作性条件是通过强化范式而 形成行为的过程。
古柏文书
强调无条件刺激物,并且无条件 刺激物是非常明确的。
• 4. 程序性教学
古柏文书
13
1.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 应答性行为:由特定的(先行的、已知的)刺激所引发的 反应,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又称引发反应。经典条件 作用研究的对象,刺激即强化。
• 操作性行为:不由已知的刺激引起,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 联系(没有明确的先行刺激),有机体对环境自发做出的 随意反应,又称自发反应。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斯金纳:刺激不知道,了解其原因也不重要。
连接着箱外的记录系统,次数与 时间; 食物的释放方式由实验者决定;
还可以控制灯光、声音、电击、 温度与湿度等。
《鸽子的迷信行为》
古柏文书
10
斯金纳的实验和巴甫洛夫的实验的不同:
1.斯金纳的动物受试者不是绑在架子上,而是放在 斯金纳箱内自由活动
2.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刺激物引起的,操作行 为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