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地理总复习热点专题二复兴号高铁首发、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练习
2018年中考地理热点高铁建设与“复兴号动车”等模拟考题训练及答案

2018年中考地理热点高铁建设与“复兴号动车”等模拟考题训练一、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前期建设完成2018年4月21日,334人组成的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顺利抵返上海。
此次考察历时超过5个月,圆满完成了各项考察任务。
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此次考察完成了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选址奠基及前期建设任务:恩克斯堡岛新站临时建筑和临时码头的搭建,实现了发电、海水淡化、通讯等功能,并于今年2月举行了新站选址奠基仪式。
据了解,考察队由“雪龙”号船、内陆队、大洋队、航空调查队、综合队、新站建设队、阿蒙森海调查队、第33次中山站越冬队、长城站越冬队、“向阳红01”号船等组成。
此次考察历时164天,总航程3.8万余海里,考察队先后在罗斯海、中山站、普里兹湾、戴维斯海、阿蒙森海等区域开展了海陆空立体协同考察,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
围绕国际关注的海洋微塑料、人工放射性核素、重要水团与环流、海洋生态系统等问题,考察队开展了业务化调查,取得重要调查成果。
在南极半岛海域和戴维斯海首次检测出微塑料;在普里兹湾冰间湖、埃默里冰架前缘海域、罗斯海等海域,取得了大量相关调查数据。
此外,本次南极考察首次实现“雪鹰601”固定翼飞机运载大规模人员进出南极中山站。
据统计,“雪鹰601”总计执行80次起降。
其中,在科研观测方面,“雪鹰601”共完成19个架次的飞行观测,累计飞行超过 4.5万公里。
考察队还组织实施了史上最远距离(距中山站38公里)的直升机卸货作业,卸运物资和燃油453吨,运回科学样品和废弃物74吨,完成了中山站补给任务,同期全面实施了中山站夏季科考、航空调查、后勤保障工程和考察站越冬交接工作。
【考点】1.极地经纬网地图的阅读;2.极地环境的特点(科考站建立需要应对的困难);3.极地环境的保护【预测试题】目前,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的选址区域定于难言岛,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难言岛经纬度位置的判读,正确的是( )A.164°E,75°SB.164°W,75°SC.136°W,80°SD.136°E,80°S2.关于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所有的南极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B.南极科考时间多为每年的5月至10月C.南极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D.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极少,淡水资源缺乏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已经在罗斯海地区完成规划选址。
高考地理小专题——港珠澳大桥

高考地理小专题——港珠澳大桥典型例题一:(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已经全线贯通,预计将在2018年7月1日前正式通车。
大桥通车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下图为粤澳港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下表为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大湾区基本情况对比表。
nrnr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粤港澳湾区面积(万km2) 3.68 2.15 1.79 5.60人口(万人)438323407606671GDP(万亿美元) 1.80 1.400.76 1.36人均GDP(万美兀) 4.1 6.99.9 2.0第三产业占比(%)82.389.482.862.2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7664652276520机场旅客吞吐量(亿人次) 1.12 1.300.71 1.75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家)60282216(1)从自然角度,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面临的困难。
(6分)(2)与其他世界三大湾区相比,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条件。
(6分)(3)对比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世界级大湾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6分)(4)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6分)典型例题二:(14分)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总投资达720多亿元的港珠澳大桥于2010年12月15日在珠海举行开工仪式。
大桥跨越珠江口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岛隧工程全长约7440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示意图。
(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桥造价昂贵的原因。
(6分)(2)分析港珠澳大桥中部采用隧道而不采用桥梁的原因。
(4分)(3)运用城市中心地理论,简述港珠澳大桥通车对香港、珠海、澳门三城市的主要影响。
2019年广东省中考地理时事热点预测试题及答案

2019年广东省中考地理时事热点预测题及答案一、港珠澳大桥通车【热点材料】2018年10月24日上午,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港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热点背景】珠江三角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珠江两岸发展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珠江西岸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东岸,与香港交通联系不便是影响珠江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构建港珠澳交通大通道,有利于增强香港及珠江东岸地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改善珠江西岸地区的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
【模拟题型一】下图为港珠澳大桥所在区域图,读图回答一下问题。
1.图中①为____________经济特区;②为____________城市。
2. 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B.陆地全部由填海而来C.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D.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3.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受益最显著的产业是( )①建材行业②信息产业③物流业④旅游业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4. 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促进“珠三角”工业化、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二条即可)【参考答案】1. 深圳澳门2.C3.D4.①缩短港珠澳之间的交通,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②带动“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③加强内部联系,扩大交流;④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加速区域开发。
【模拟题型二】港珠澳大桥全长49.968公里,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578公里。
海中桥隧主体工程及珠海接线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整个大桥造价超过720亿元人民币。
下图为港珠澳大桥。
试分析港珠澳大桥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海域宽阔,桥梁跨度大;桥、隧结合,海底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多台风活动(气象条件复杂);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要求高。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100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2018年10月23日,全球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市举行。
左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示意图(地球运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A. 甲段B. 乙段C. 丙段D. 丁段(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A. 位于北半球,向北运动B. 位于北半球,向南运动C. 位于南半球,向北运动D. 位于南半球,向南运动【答案】(1)C(2)D【解析】【分析】(1)10月23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也就是图中的丙段,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2)10月23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也就是图1中的丙段,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还在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各地气温越来越低,白昼时间越来越短。
故答案为:(1)C;(2)D;【点评】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的转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2.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象形文字,最早发现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年”字的写法见图,其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
引申为一年的收成。
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这是因为()①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年②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期为一年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 D【解析】【分析】解: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这是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表现出了四季的变化;结合题意。
2018年初中毕业考试地理时事专题

2018年初中毕业考试地理时事专题第一篇:2018年初中毕业考试地理时事专题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考试地理时事专题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
下图为港珠澳大桥整体结构图。
读图完成1~3题。
1.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__________省珠海市的大型跨海大桥。
()A.广东省B.海南省C.台湾省D.福建省2.港珠澳大桥主桥在深水区设计的是海底隧道,这主要考虑的是()A.河水流速 B.节省投资 C.防御台风 D.河海联运3.海底隧道两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A.方便游人观景 B.方便旅客休息C.抵御地震台风 D.利于桥隧转换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大桥开通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
据此回答4—5题。
4.修建港珠澳大桥的主导因素是()A.技术 B.地形 C.政治 D.经济 5.推测港珠澳大桥合理的限速最接近()A.60km/小时B.80km/小时C.100km/小时D.120km/小时读朝鲜半岛位置示意图,回答6—8题。
6.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重要,据图示河流可判断半岛的地势特征为()。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B.由西南向东北倾斜C.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D.以AB线为界,分为山地与平原 7.朝鲜半岛形状狭长,东岸平直,西岸曲折。
下列海岸地貌选项中,与朝鲜半岛东部、西部海岸相对应的是()。
A.乙、丁B.乙、丙C.乙、甲D.戊、甲 8.关于朝鲜半岛,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势东高西低 B.属于季风气候,南部呈现明显的海洋性C.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D.南北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方面差别大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基本上形成了六大汽车产业群,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读图表回答9—11题。
传统汽车与纯电动汽车部分参数对比表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图9.从地理方位看,汽车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其分布还具有沿_______和沿_______的特点。
湖南衡阳2018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八“复兴号”发车和提速、港珠澳大桥、京新高速通车—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

线索
3
工业革命与工业化(2015.28)
1. 中国工业化进程
2. 世界工业化进程
角度设问 【角度一:原因类】 1.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1)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 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2)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 (3)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 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5)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 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6)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 政策; (7)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 文化传承没有间断。
线索 项目
2
三次科技革命(2012.27)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领先国家
主要标志
第一次工业 第三次科技 第二次工业革命 革命 革命 18世纪60年 20世纪四五 19世纪中后期 代 十年代 19世纪上半 19世纪末20世纪 正在进行 期 初 英国 美、德 美国 瓦特改良的 电子计算机 蒸汽机广泛 电力的广泛使用 的广泛使用 使用
线索
线索梳理 1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2016.29)
1. 造纸术 (1)西汉早期出现麻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 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蔡侯纸”)。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 和质量。 (3)传播:首先传入朝鲜、日本,公元8世纪传入阿 拉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最后传遍全世界。 (4)意义:有利于信息的记录、继承和传播,促进 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欧洲 文化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2018年高考地理 终极冲刺押题卷 交通

高考地理终极冲刺押题卷:交通一、选择题2012年12月28日东北网报道以桥隧结合方式修建的港珠澳大桥工程已进入攻坚阶段。
大桥贯通后,由香港开车到珠海或澳门,只需要不到20分钟。
读港珠澳大桥设计图,回答1~2题。
1.港珠澳大桥采用桥隧结合方式的原因是( )。
①减小对当地生态的破坏②当地地质基础不稳定,不利于桥梁的建设③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术难度④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会( )。
A.使珠海城区的重心向桥头方向偏移B.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联系C.削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D.给珠江航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解析第1题,采取以桥代路、以隧道代路的方式可以减少交通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选D。
第2题,珠海位于大陆,大桥贯通会促进珠海借助港澳发展经济。
选A。
答案 1.D 2.A武九客运铁路专线项目规划全长198千米,在2013年全线建成。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武九客运专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武九客运专线的修建有利于促进九江经济振兴②武九客运专线修建的最大制约因素是地形③武九客运专线可以激活全国铁路网④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高铁建设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4.在平原地区,武九客运专线多采用以桥代路的修建方式,可能的原因是( )。
A.节省建设投资B.减少占用耕地C.减少噪声扰民D.保护野生动物解析第3题,据题中信息可知,武九客运专线途经地区地形平坦,地形不是该铁路线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武九客运专线可以激活该区域铁路网。
选D。
第4题,在平地区、交通线建设中以桥代路可以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保护耕地资源。
选B。
答案 3.D 4.BB2C是英文商家对顾客)的缩写,是近年来依赖于互联网迅速崛起的新颖销售模式。
如众多年轻人购物首选的淘宝网即属此类经营模式。
读B2C交易流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5. B2C模式( )。
①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②易受自然环境影响,成本高、利润低③宜将商业网点布局在中心商务区④依赖于现代物流业不断地发展A.①④ B.②④C.①③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
2020-2021初中地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地球和地图的综合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2018年10月23日,全球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市举行。
左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示意图(地球运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A. 甲段B. 乙段C. 丙段D. 丁段(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A. 位于北半球,向北运动B. 位于北半球,向南运动C. 位于南半球,向北运动D. 位于南半球,向南运动【答案】(1)C(2)D【解析】【分析】(1)10月23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也就是图中的丙段,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2)10月23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也就是图1中的丙段,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还在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各地气温越来越低,白昼时间越来越短。
故答案为:(1)C;(2)D;【点评】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的转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2.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古代称堪舆术,将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等内容引进选择城址、构建环境的艺术之中。
四川阆中古城被称作“风水第一城”,旅游业发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阆中古城所属地形区是()A. 四川盆地B. 青藏高原C. 云贵高原D. 柴达木盆地(2)阆中古城濒临河流所属水系是()A. 长江水系B. 黄河水系C. 珠江水系D. 淮河水系(3)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古城是一个风水宝地。
据图分析,阆中古城城址选择的有利条件包括()①三面环水②北面靠山③矿产丰富④地势平缓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A(2)A(3)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阆中古城所属地形区是四川盆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专题二复兴号高铁首发、港珠澳大桥成功通车——重大
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自然、人文概况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计划于2017年底正式开通,读该桥示意图,回答1~2题。
1. 在该桥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 )
A. 台风
B. 暴雪
C. 凌汛
D. 沙尘暴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气象灾害。
港珠澳大桥濒临南海,夏秋季节多遭受台风袭击;港珠澳大桥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出现暴雪、凌汛和沙尘暴天气。
2. 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 B )
①极大缩短两岸车程
②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③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
④加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联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
修建港珠澳大桥大大缩短香港、澳门、珠海之间的通行时间;有利于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一体化;促进香港、澳门、珠海三地文化交流,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0千米,中间段是6千米长的海底隧道。
2016年6月29日,主体桥梁成功合龙,预计2017年年底建成通车。
据此读图,完成3~4题。
3. 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千米,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这里的“海”是指( D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解析】本题考查港珠澳大桥的地理位置。
港珠澳大桥跨珠江口,珠江口属于南海。
4.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有利于哪个工业基地的发展( D )
A. 辽中南
B. 京津唐
C.长江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
【解析】本题考查港珠澳大桥对我国工业区的影响。
港珠澳大桥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加强了珠江口东岸与西岸的联系,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发展,其余工业基地地理位置较远。
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
据此,回答5~7题。
5. 京沪高铁南北连接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 A )
①京津唐工业基地②沪宁杭工业基地
③辽中南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京沪铁路连接的工业基地。
京沪高速铁路的起止点城市是北京和上海,北京是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上海是沪宁杭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故京沪高铁南北连接京津唐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
6. 京沪高速铁路纵贯了我国三大直辖市、山东省、河北省、安徽省和________省。
( B )
A. 河南省
B. 江苏省
C. 江西省
D. 陕西省
【解析】本题考查京沪铁路所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京沪高速铁路纵贯了我国三大直辖市、山东省、河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
7. 京沪高速铁路途经下列哪个地形区( D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四川盆地
D. 华北平原
【解析】本题考查京沪铁路经过的地形区。
京沪高速铁路自北向南经过的地形区有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8.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我国取得如此非凡成就主要归功于大力发展了( B )
A. 机械工业
B. 高新技术产业
C. 冶金工业
D. 飞机制造工业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由题干可知,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科技含量很高,主要归功于大力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港珠澳大桥是一个全长55公里,集路、桥、岛、隧为一体的工程,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78
大型基础设施,2017年7月1日主体工程实现全线贯通。
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交通时间将由现在的水路约1小时、陆路3小时以上,缩短到20至30分钟内,首次实现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对接,将极大缩短港珠澳三地间的距离。
(1)港珠澳大桥跨越的水域①是珠江口;因其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在河口附近形成的地形区是珠江三角洲。
(2)图中②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其回归时间是1999年12月20日。
(3)图中虚线框内③表示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其由新界、九龙和香港岛组成。
(4)为了加强港澳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大陆将诸多交通线向南延伸,图中④是京九铁路;外埠船只也可以逆珠江而上。
(5)港澳与大陆内地的联系,更在于外引内联。
如图中⑤是深圳经济特区,利用地缘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