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绘画大纲
建筑装饰绘画基础——色彩

《色彩》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1、适用对象: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各类艺术设计课程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通过学习是学生掌握绘画色彩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色彩进行写实与装饰的表现,并使画面色彩统一协调、鲜亮明快,层次丰富,并注重培养色彩感知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
3、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对不同形状、题材、颜色、质地、明度的景物进行组合写生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并从中获得对色彩知识的掌握和审美。
4、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深入刻画的能力。
难点:色彩感知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的培养。
二、分章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不同形状、题材、颜色、质地、明度的景物进行组合写生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并从中获得对色彩知识的掌握和审美。
2、教学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色彩基本知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色彩的概念,如三原色、间色、复色、补色等,并将其运用到绘画当中去。
难点:掌握色彩三要素,在实际绘画中能充分利用这些原理。
一、色彩的概念色彩的形成颜色,实际上是我们所感觉到的光波,由于物体所吸收光波长短的不同,因而呈现出五颜六色不同的色彩。
我们所看到的是未被物体吸收的光波,即被反射出来的那部分光波。
色彩的概念(一)1、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颜色是原色,不能有其它颜色混合而成,是最纯的颜色。
把原色相互混合,可以调出其它种色彩。
2、间色橙色、绿色、紫色是间色。
三原色种的两种等量混合而成就是间色。
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3、补色一种原色与另外两种原色相混合而形成的间色,它们之间相互成称为补色:红色与绿色互为补色,黄色与绿色互为补色,蓝色与橙色互为补色。
4、复色两种以上的间色或补色相互混合称为复色。
(二)固有色与条件色1、固有色固有色也称概念色。
由于各种物体吸收和反射光的成份不同,使人感受到不同的色彩,这种色彩称为固有色。
我们平常所说的物体本身的颜色,就是固有色.通常情况下,固有色决定和支配着物体本身的基本色调.诸如,香蕉苹果、菠萝……在受到光源和环境色彩的影响后,仍然橙黄色,红色和绿色,也就是说基本色调在任何情况下都支配着物体的外形。
美术学校绘画教学大纲

美术学校绘画教学大纲I. 引言绘画是一门艺术形式,通过运用颜料、线条和形状等元素,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美术学校制定了一套科学且全面的绘画教学大纲。
II. 学校的使命美术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塑造他们的审美态度,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和研究不同的艺术形式。
III.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通过掌握色彩理论、颜料的混合和调和技巧,学生能够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意图。
2. 培养学生对线条和形状的侦测和表现能力。
通过学习素描、速写和几何图形的绘画技巧,学生能够准确地绘制线条和形状。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通过研究实物、风景和人物形象等,学生能够深入观察并准确表现。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通过艺术创作和形式实践,培养学生创造新的艺术作品并表达自己的审美意识。
IV. 课程设置1. 基础素描课程:学生将学习线条的绘画技法,从简单的几何形状开始,并逐渐掌握绘制复杂物体的能力。
2. 色彩理论与应用课程:学生将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搭配、色彩对比和色彩心理学等,以及掌握颜料的混合和调和技巧。
3. 静物绘画课程:学生将通过观察实物,学习将三维物体转化为二维平面的绘画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4. 风景绘画课程:学生将学习描绘不同场景的技巧,包括自然景观和都市风景等,通过创作表达他们对环境的感受和意义。
5. 人物绘画课程:学生将学习人物形象的绘画技巧,包括面部表情、身体结构和动态姿势等,培养他们对人体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6. 创意艺术实践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造力选择并开展个人创作项目,将所学的技法与表现力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V. 教学方法1. 实践导向:课程注重实践,通过大量的绘画练习和作品创作,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2. 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教师将采用集体授课方式进行绘画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在实践环节中,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装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装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72课时,第三学期进行一、课程教学目的:装饰设计课程是设计艺术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装饰设计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规律和审美情趣装饰设计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规律和审美情趣..不论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饰艺术,,还是外国装饰艺术还是外国装饰艺术,,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了解装饰设计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性装饰设计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性,,并掌握它的形式美感法则并掌握它的形式美感法则,,无疑对于我们今天的装饰画创作和继承发扬装饰艺术传统是很有必要的于我们今天的装饰画创作和继承发扬装饰艺术传统是很有必要的. .该课程的目的就是学习装饰绘画中的审美特性及其艺术形式规律,并将他们运用于自己的创作活动中并将他们运用于自己的创作活动中,,锻炼和提高专业设计能力锻炼和提高专业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本课程总学时72课时,讲授15课时,课时,实训课实训课55课时,总结课2课时。
第一章植物的黑白装饰造型植物的黑白装饰造型 15 15课时课时((含理论5课时课时) ) 1.讲授现代黑白植物装饰画的装饰规律讲授现代黑白植物装饰画的装饰规律. . 2.学习传统纹样中的植物装饰手法学习传统纹样中的植物装饰手法. . 3.写生、变形练习4.辅导学生进行黑白植物装饰画创作要点要点::在对植物的观察、写生与变形过程中在对植物的观察、写生与变形过程中,,学会整理归纳生活素材,掌握植物的装饰造型特点掌握植物的装饰造型特点. .第二章人物的黑白装饰造型训练人物的黑白装饰造型训练 15 15课时课时((含理论5课时课时) )1.讲授黑白人物装饰画的造型规律。
2.学习点、线、面的表现力和装饰性。
3.人物变形练习。
4.人物与环境的组合练习。
要点要点::学习从自然到装饰、从具象到抽象的造型手法学习从自然到装饰、从具象到抽象的造型手法..强调人物造型的平面感型的平面感,,点、线、面在构图中的组合方法和黑、白、灰的处理,及各种表现技法及各种表现技法. .第三章第三章 装饰画色彩练习装饰画色彩练习装饰画色彩练习 20 20课时课时((含理论5课时课时) )1 1.中外装饰风格介绍。
第4课 装饰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4课装饰画(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六年级学科: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 培养学生对装饰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进行装饰画的创作。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装饰画的概念和特点。
2. 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进行装饰画的创作。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装饰画的图片和讲解相关知识。
2. 绘画材料,如水彩、油画棒、彩铅等。
3. 绘画纸张,如白纸、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装饰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画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装饰画的概念和特点。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教师讲解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和步骤,如构图、勾线、上色等。
3. 教师出示装饰画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创作方法和技巧。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装饰画的创作。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装饰画的构图、勾线、上色等步骤。
3.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完成装饰画的创作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技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上一节课的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回顾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装饰画的创新方法,如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
装饰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装饰画课程名称:美术年级:六年级下册时间:2023-2024学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2. 教授学生装饰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装饰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装饰画的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3. 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和技巧4. 装饰画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装饰画的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和技巧。
2. 教学难点:装饰画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装饰画创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以及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装饰画的创作过程。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心得体会。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进行装饰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装饰画的特点和魅力。
2. 讲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讲解装饰画的定义、分类(如平面装饰画、立体装饰画等)以及装饰画的特点(如夸张、变形、装饰性等)。
3. 讲解装饰画的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讲解装饰画的构图原则、色彩搭配和表现手法,如线条、形状、质感等。
4. 教师示范:教师现场演示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和技巧,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创作过程。
5. 学生实践:让学生动手进行装饰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心得体会。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装饰画创作实践。
美术儿童课件大纲范文

美术儿童课件大纲范文1. 介绍:本课程是为儿童开设的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儿童的艺术潜能,引导他们享受绘画的乐趣。
2. 第一节课:线条的基础- 基本线条练习: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 线条的应用:用线条勾勒图形的轮廓,学习线条的表达力。
- 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3. 第二节课:色彩的运用- 基本颜色的认识:红、黄、蓝。
- 颜色的混合:学习如何通过调配颜色来创造新的色彩。
- 绘制简单的景物:运用基本颜色和色彩混合的技巧,绘制简单的风景图。
4. 第三节课:素描的技法- 基础素描练习:锻炼儿童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 光影的表现:学习如何运用明暗关系来绘制立体感。
- 绘制静物:运用素描技法,绘制具有质感的实物。
5. 第四节课:色彩与绘画- 基本绘画材料的介绍:水彩、油画、彩色铅笔等。
- 不同材料的特点:了解各种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 创作个人作品: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儿童的艺术创造能力。
6. 第五节课:立体造型- 用纸板创造立体形状:学习如何将平面图形拼接成立体形状。
- 用粘土塑造立体形象:培养儿童的空间想象力和手部操作能力。
- 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通过手工制作,让儿童亲身体验艺术的乐趣。
7. 第六节课:创意绘画- 自由创作:鼓励儿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创作主题:为儿童设置绘画主题,引导他们用艺术语言表达主题思想。
- 展示作品:组织作品展示活动,让儿童互相欣赏和交流。
通过以上课程安排,既满足了儿童对绘画技巧的学习,又注重了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儿童能够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发展自己的艺术天赋,提升综合艺术素养。
水彩教学大纲[整理]
![水彩教学大纲[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de630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a.png)
《水彩》教学大纲水彩静物一、课程简介(课程性质)《水彩》是专业基础课,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课程要求)学习色彩静物课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色彩感觉和色彩关系的把握能力,以及对各种不同物体的质感的表现能力,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本课程以绘画和装饰性色彩为主,主要涉及学科有《水彩画》,《装饰色彩》,《色彩构成》《装饰图案设计技法》等学科。
(课程学时分配)本课程共分为二部分:第一理论部分,第二实践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10学时)1. 色彩的基本概念及相相关理论知识;(4学时)2. 静物写生的特点和要求(2时)3. 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4学时)第二部分:实践部分(70学时)色彩静物写生作业:1. 单色静物写生;(8学时)2. 优秀作品临摹;(8学时)3. 简单静物组合写生;(12学时)4. 有特色、有创意、有情趣的静物组合;(10学时)5. 以表现物体质感为目的来组成静物写生;(12学时)6. 综合材料的运用;(20学时)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色彩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色彩的审美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并为专业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要求(一)知识要求:1.了解色彩的基本构成规律;2.了解色彩的变化规律;3.了解绘画的起源;4.了解中西方绘画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5.熟悉中西方绘画大师及其代表作品;6.了解水彩颜色的构成;7. 了解色粉笔,油画棒,色铅笔等其他综合材料的用法(二)能力要求:1.掌握水彩颜色的干湿变化规律;2.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3.掌握构图法则;4.掌握水彩画作画的大体步骤;5.掌握水彩画的表现技法(常规技法和特殊技法);四、教材与学习资源《色彩》新美术教育丛书,李强,魏捍红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水彩画》,陈孝荣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装饰图案设计技法创意》,庄子平编著,吉林美术出版社;《色彩构成》,王磊,卢嘉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线描教学大纲

《线描》课程教学大纲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规定学生提高审美修养,强化动手能力,熟悉传统线描技法,勤学苦练打好基础,纯熟运用线描这一技能为工艺美术设计服务,同时能运用线描这一独特的体现手法尝试创作线描装饰作品。
教学总体规定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传统线描的发展史;学习传统线描的造型规律、造型形式、造型手法;对描特点认识、理解、熟悉;深刻体悟线的独立审美价值;学习传统线描技法,掌握一定线条勾勒技巧并与构造结合;培养独立的审美观念。
同时能运用线描这一独特的体现手法尝试创作装饰作品。
教学内容
第一章线描艺术概述
1、线描艺术的发展和现状
2、线描的艺术特点
3、线描的种类
第二章传统线描艺术的体现特性及办法教学内容:
1、线描艺术的体现特性
(1)以线造型的解决原则和办法
(2)中国古代十八描
(3)西方线描和中国线描的区别
2、线描技法
(1)线条的解决办法和体现形式
(2)线描作品的体现办法和环节
第三章当代线描艺术的特性和体现教学内容:
1、线描的装饰性
2、当代线描的体现形式
第四章传统线描的临摹教学内容:
1、临摹永乐宫壁画线描范本
2、临摹敦煌石窟壁画线描范本
3、临摹中国人物画线描范本
4、临摹比亚兹莱线描装饰绘画作品
第五章线描的写生与创作教学内容:
1、花卉与动物线描写生。
2、灵活运用线造型,创作线描装饰绘画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设计专业(装饰艺术设计方向)
装饰绘画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装饰绘画课程编号:B
考核方式:考查学时/学分:64/4
教学对象:本科学生课程类别/性质:专业基础/必修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装饰画是一种高度概括、体现作者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
由于装饰画可供开拓的领域很广,因而在具体绘制方法上难有固定模式。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大胆从可视的宏观、微观形象中发掘表现的主题,并注重对技法上的掌握,使之在注重装饰物功能上的从属性、制约性中寻求法则、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明确学习装饰画的意义,了解装饰画产生、发展概况、文化渊源,了解中外装饰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及艺术风格、种类、规律和设计制作的意义,加深理解装饰艺术与时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和审美价值,培养提高学生的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使其具备较好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品味。
二、课程基本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时多使用例证、画册、范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下列要求:三、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
第一章装饰绘画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章装饰绘画构图
第一节装饰画对称式构图与均衡式构图
第二节装饰画散点式构图与中心式构图
第三节装饰画连环式构图与适形式构图
第三章装饰绘画的色彩
第一节绘画色彩
第二节装饰色彩
第四章装饰绘画形式美
第一节装饰画对比形式与对称形式美
第二节装饰画和谐形式与均衡形式美
第五章装饰绘画形式美表现手法
第一节装饰画变异表现与装饰画透叠表现
第二节装饰画近似表现与装饰画机理表现
第六章装饰绘画造型
第一节装饰画写实与变形
第三节装饰画平面化表现
第七章装饰绘画材料
第一节装饰画材料的应用
四、建议使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装饰绘画》广西美术出版社李明伟著
《现代装饰艺术》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田卫平
《装饰画基础教程》辽宁美术出版社王亚非
五、其它说明
装饰绘画是装饰艺术设计中主要的一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学科,它与雕塑、油画学、壁画、材料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并且是各个学科全面、综合的应用。
本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思想性强,与相关美术基础课及专业课联系较多, 需要吸纳各类艺术
观念、形式和手段,突破传统的模式,站在信息与科技文明的舞台上拓宽艺术创作的渠道,成就有现代综合艺术特征的装饰绘画。
六、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具体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
课时分配表
七、本教学大纲编写者及修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