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气管插管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气管插管》PPT课件

六、困难气道的识别与处理
4、常用困难气道插管 (1)气管导管法 (2)管芯(stylet) (3)插管探条树胶弹性
探条 (4)喉罩的应用 (5)纤维光镜引导插管 (6)逆行插管
六、困难气道的识别与处理
(7) 视频喉镜插管
第三节 支气管内插管
一、支气管内插管的意义
双腔气管导管 (double-lumen e ndotracheal tube. DLT)、单腔支气管堵 塞导管、单腔支气管导管(endobronchial tube)能将两肺分隔并能进行单肺通气。
二、适应证及优点
适应证: 1、大咯血、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或 肺大泡等; 2、支气管胸膜瘘、气管食管瘘; 3、拟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的病人;
二、适应证及优点
4、外伤性支气管断裂及气管或支气管成 形术; 5、食管肿瘤切除或食管裂孔疝修补; 6、胸主动脉瘤切除术等。 优点:可显著改善开胸条件,即开胸侧不 通气,深受胸外科医生欢迎。
一、术前检查和评估
3、头颈活动度:检查 寰枕关节及颈椎的活 动度是否直接影响头 颈前屈后伸,对插管 所需的口、咽、喉三 轴线接近重叠的操作 至关重要。
一、术前检查和评估
4、检查甲颏距离:( thyromental dista nce) 正常值在6.5cm以 上。如果此距离小 于6cm,可能发生窥 喉困难。
五、双腔导管定位方法
①给气管和支气管套 囊
充气,给予正压通气, 如果双腔管的位置正确, 则双侧呼吸音正常;夹闭 一侧导管后,同侧呼吸音 消失,对侧呼吸音正常;
五、双腔导管定位方法
胸廓的运动与呼吸音保持一致;通气侧 肺的顺应性正常;没有漏气。
②X线定位 ③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定位
第四节 拔管术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图文ppt课件

诊双肺可听到有清晰的肺泡呼吸音。 4 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白雾”样变化。 5 可见呼吸囊随呼吸而张缩。 6 如能监测呼气末分压(ETCO2)。
27
8、气管导管的深度
导管尖端在气管 的中段,距离隆 突4cm。
男性:门齿不超 过22cm
女性:21cm 儿童:双唇
12cm + (年龄 /2)
21
22
23
24
弯型镜片前端应放在舌根部与会厌之间,向上提起镜片,即可显露声门
5、导管插入气管
右手以握毛笔状持气 管导管从口腔的右侧 进入,将导管前端对 准声门后,轻旋导管 进入气管内,直至套 囊完全进入声门。
25
6、气管插管困难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引导管芯鱼钩状、 S 形,当遇到阻力时左右边 转动导管 。
15
8、Wilson 评分 (1988 年)
因
素
0分 1分 2分
体重 (kg)
< 90 90~110 > 110
头颈最大屈伸度 下颌活动度
> 90° = 90° < 90°
张口度 (cm)
≥5 <5 <5
下门齿超越上门齿前移 > 0 = 0 < 0
下颌退缩 上门齿增长
正常 中度 严重
正常 中度 严重
35
指 探 引 导 法
36
2、光索引导法
光索是前端装有灯泡、后端连接电池把柄的 导管芯 插管时在环甲膜处见清晰透光 光索前端正位于环甲膜后 推进导管可通过声门
37
颈前光斑
38
3、 喉罩引导法
先置入 3 号或 4 号喉罩 当通气罩位置正确时 经通气管置入 ID 6.0 mm 气管导管 气管导管将滑入气管 首次成功率 75% 总成功率 90%
27
8、气管导管的深度
导管尖端在气管 的中段,距离隆 突4cm。
男性:门齿不超 过22cm
女性:21cm 儿童:双唇
12cm + (年龄 /2)
21
22
23
24
弯型镜片前端应放在舌根部与会厌之间,向上提起镜片,即可显露声门
5、导管插入气管
右手以握毛笔状持气 管导管从口腔的右侧 进入,将导管前端对 准声门后,轻旋导管 进入气管内,直至套 囊完全进入声门。
25
6、气管插管困难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引导管芯鱼钩状、 S 形,当遇到阻力时左右边 转动导管 。
15
8、Wilson 评分 (1988 年)
因
素
0分 1分 2分
体重 (kg)
< 90 90~110 > 110
头颈最大屈伸度 下颌活动度
> 90° = 90° < 90°
张口度 (cm)
≥5 <5 <5
下门齿超越上门齿前移 > 0 = 0 < 0
下颌退缩 上门齿增长
正常 中度 严重
正常 中度 严重
35
指 探 引 导 法
36
2、光索引导法
光索是前端装有灯泡、后端连接电池把柄的 导管芯 插管时在环甲膜处见清晰透光 光索前端正位于环甲膜后 推进导管可通过声门
37
颈前光斑
38
3、 喉罩引导法
先置入 3 号或 4 号喉罩 当通气罩位置正确时 经通气管置入 ID 6.0 mm 气管导管 气管导管将滑入气管 首次成功率 75% 总成功率 90%
气管插管术PPT课件

• 有的病人会厌长、宽大、柔软,用喉镜片挑起时较 困难,因为会厌下垂遮盖在喉头上,在挑起时会厌 不是从镜片上滑掉,就是镜片将会厌推成折叠状, 使喉头显露不全或完全不能显露。
• 要先用镜片将下垂的会厌尖端挑起,然后将镜片提起退出稍许,使下垂的会厌被搭在喉镜片 一些,再将喉镜推入1-2cm,向上提起,整个声门即可全部显露。
• 如果显露喉头,声带因刺激和病人呼吸而处 于不断的开关状态,此时,应将导管的尖端 停止在声门口,待声带打开时立即插入。
• 导管的其余部分便很容易顺势滑入。如果导管尖端没能对准声门,插向声门的右侧或左 侧,会感到有阻力,如再用力推导管,除造成喉部创伤外,还会使插管失败,因此,插 管时切忌使用蛮力。
镜片在推进的过程中,始终要有向上垂直提起的力 量,切记不能用病人的门齿做着力点,否则会造成 门齿松动或脱落。有时镜片推进时未向上提起,或 推入太快太深,未见会厌而将整个喉头提起,使镜 片直接误入食管。
• 如果显露的部位不是暗黑颜色的气管,而 是一片红色则为食道,此时要把镜片推出 少许并提起,将会厌尖端挑起,然后再轻 轻进入,声门便能很好地显露出来。
呼 吸 道 解 剖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1.心脏停搏需要持续胸外按压。 2.病人神志尚清醒但有呼吸衰竭。 3.病人的气道保护机能丧失(如昏迷、心跳停止)。 4.其他方法不能改善昏迷病人的通气状况时。 5.全身麻醉或使用肌松剂
相对禁忌证
急性咽峡炎;气管粘膜下血肿;主动脉瘤压近或侵犯气管者;出血素质或
• 插管粗暴或在声门暴露不佳的情况下插管,不仅可损伤声带,引起发音嘶哑,如果 在此基础上再继发感染,还可形成声带小结或肉芽肿,一般于插管后5-6天开始, 症状逐渐加重。如使用较粗导管强行插入声门,不仅可以损伤该区软骨及其骨膜, 万一引起杓状软骨脱垂,会使发音声调改变。
气管插管ppt课件

• 动作轻柔,有技巧,避免副损伤。 • 插管可留置48h,一般不超过72h,必要时
可保留1W,时间过久会使声门、声带发生 压迫性坏死。 • 吸入气应加温、湿化,注意每2~4h吸痰, 每次吸痰<15s,注意口腔护理。
39
气管插管注意事项
• 由于新生儿气管狭小,组织娇嫩,淋巴组 织丰富,局部易于损伤及感染,稍有不慎 可发生插管后声门及喉头水肿,以致呼吸 困难,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应滥用。
气管插管
1
• 气管插管是麻醉科医生的基本功,是一门专 业性很强的技术。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窒息 病人的急救措施。通过插管可保持呼吸道通 畅,同时也可进行辅助呼吸。
2
气管内插管
3
急诊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 呼吸肌麻痹、颅脑外伤、颅内疾患或中毒、 溺水、电击、外伤等所致昏迷及呼吸骤停。
• 存在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 管瘘严重胸部外伤导致反常呼吸等影响正 常通气或窒息者。
松 • 插管前如患者呼吸不佳,缺氧严重或用肌松者,
可连接球囊面罩高浓度吸氧人工呼吸,待氧饱和 度稳定再行气管插管。
19
气管插管的方法
• 将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操作称为气管内插管 术。
• 借助喉镜在直视下暴露声门后,将导管经 口腔插入气管内。其中正确的暴露声门是 插管成功的关键。
20
气管插管的方法
• 将病人头后仰,双手 将下颌向前、向上托 起以使口张开,或以 右手拇指对着下齿列、 示指对着上齿列,借 旋转力量使口腔张开。
35
气管导管插入食道的迹象
• 胸廓运动不良 • 未听及呼吸音 • 听见空气入胃的声音 • 可见胃部扩张 • 管内无雾气 • Co2检测器无法显示呼出Co2 • 对气管插管反应差(紫绀、心动过缓等)
可保留1W,时间过久会使声门、声带发生 压迫性坏死。 • 吸入气应加温、湿化,注意每2~4h吸痰, 每次吸痰<15s,注意口腔护理。
39
气管插管注意事项
• 由于新生儿气管狭小,组织娇嫩,淋巴组 织丰富,局部易于损伤及感染,稍有不慎 可发生插管后声门及喉头水肿,以致呼吸 困难,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应滥用。
气管插管
1
• 气管插管是麻醉科医生的基本功,是一门专 业性很强的技术。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窒息 病人的急救措施。通过插管可保持呼吸道通 畅,同时也可进行辅助呼吸。
2
气管内插管
3
急诊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 呼吸肌麻痹、颅脑外伤、颅内疾患或中毒、 溺水、电击、外伤等所致昏迷及呼吸骤停。
• 存在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 管瘘严重胸部外伤导致反常呼吸等影响正 常通气或窒息者。
松 • 插管前如患者呼吸不佳,缺氧严重或用肌松者,
可连接球囊面罩高浓度吸氧人工呼吸,待氧饱和 度稳定再行气管插管。
19
气管插管的方法
• 将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操作称为气管内插管 术。
• 借助喉镜在直视下暴露声门后,将导管经 口腔插入气管内。其中正确的暴露声门是 插管成功的关键。
20
气管插管的方法
• 将病人头后仰,双手 将下颌向前、向上托 起以使口张开,或以 右手拇指对着下齿列、 示指对着上齿列,借 旋转力量使口腔张开。
35
气管导管插入食道的迹象
• 胸廓运动不良 • 未听及呼吸音 • 听见空气入胃的声音 • 可见胃部扩张 • 管内无雾气 • Co2检测器无法显示呼出Co2 • 对气管插管反应差(紫绀、心动过缓等)
气管插管教案PPT课件

插管操作步骤
暴露声门
将患者的头部后仰,使口腔、喉头和气管尽可能呈一直线,插管者用右手拇指推开下唇及 下齿,显露声门。
插入导管
用喉镜挑起会厌,显露声门后,左手持导管的中、上段,将其前端放于声门上方,轻柔地送 入气内,深度约20-24cm,然后将导管套囊充气,封闭气道。
确认插管成功
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胸廓起伏,检查导管是否在气管内,确认插管成功后固定导管。
选择合适的插管工具,尽量减 少插管次数和时间,插管前润
滑插管等。
呼吸道梗阻处理
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进行气管冲洗。
心跳骤停处理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使 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牙齿损伤处理
对于损坏的牙齿进行修复或拔 除,对于下颌关节脱位应及时
复位。
并发症的紧急处理流程
01
对于呼吸道损伤、梗阻、心跳骤 停等紧急情况,应立即进行相应 处理,同时呼叫医生进行协助救 治。
熟练掌握插管技巧
01
插管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插管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插管工具、
掌握正确的插管姿势和角度等。
充分准备
02
在插管前,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了解患者的病情
和身体状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插管操作。
配合默契
03
在插管过程中,操作者应与助手密切配合,协同完成插管操作,
以提高成功率。
对患者的护理与观察
实践操作指导
实践操作前准备
指导学员在实践操作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患者评估、设备 检查等。
实践操作步骤与技巧
详细讲解实践操作的具体步骤、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确保学员 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实践操作评估与反馈
对学员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改进 意见和建议,帮助学员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气管插管术》PPT课件

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4月第24卷第4期)作者:罗荣高 晋兴 等
2020/5/9
气管内插管操作 治疗组213例患者均由急 诊医护人员用喉镜经口明视下做紧急气 管内插管(即时插管)、气管插管成功 后即行人工机械通气。对照组212例患者 均等待麻醉科医生到急诊科做 气管插管(延时插管,麻醉科医 生到急诊时间一般需7-15min)
➢ 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呼吸道,保障呼吸道通畅,达到 机体氧的需求与CO2的排泄的重要措施,是现代麻醉学 与现代急救医学必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 是通气支持与呼吸治疗的关键技术,在 危重疑难患者与心肺复苏抢救及治疗中 发挥着关键作用。
➢ 因此,建立有效人工呼吸道(气管插管) 是麻醉科医师与急诊科、ICU乃至其他医 务工作者也理应学会的技术。
6.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氧 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 至原来水平。
7.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如需再次吸痰 应重新 更换吸痰管。
8. 吸痰过程中应当观察患者痰液情况、血氧 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020/5/9
经气管插管吸痰法
注意事项: 1. 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4月第24卷第4期)作者:罗荣高 晋兴 等
2020/5/9
紧急人工气道技术
1.手法开放气道:根据气道解剖知识,当患者处于 头后仰时,气道开放程度最佳,常用仰头举颏法
仰头举颏法
下颌前推法
2020/5/9
紧急人工气道技术
2.口咽和鼻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通常呈“S”
形,横截面呈管状或“工”型,可以通气。鼻咽通 气管形状类似气管导管,较短。它们是最简 单的气道辅助物,易于插入,其 作用在于限制舌后坠,维持开放 气道。它们应大小合适,位置准 确,在相应环境中使用,也可以
2020/5/9
气管内插管操作 治疗组213例患者均由急 诊医护人员用喉镜经口明视下做紧急气 管内插管(即时插管)、气管插管成功 后即行人工机械通气。对照组212例患者 均等待麻醉科医生到急诊科做 气管插管(延时插管,麻醉科医 生到急诊时间一般需7-15min)
➢ 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呼吸道,保障呼吸道通畅,达到 机体氧的需求与CO2的排泄的重要措施,是现代麻醉学 与现代急救医学必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 是通气支持与呼吸治疗的关键技术,在 危重疑难患者与心肺复苏抢救及治疗中 发挥着关键作用。
➢ 因此,建立有效人工呼吸道(气管插管) 是麻醉科医师与急诊科、ICU乃至其他医 务工作者也理应学会的技术。
6.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氧 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 至原来水平。
7.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如需再次吸痰 应重新 更换吸痰管。
8. 吸痰过程中应当观察患者痰液情况、血氧 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020/5/9
经气管插管吸痰法
注意事项: 1. 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4月第24卷第4期)作者:罗荣高 晋兴 等
2020/5/9
紧急人工气道技术
1.手法开放气道:根据气道解剖知识,当患者处于 头后仰时,气道开放程度最佳,常用仰头举颏法
仰头举颏法
下颌前推法
2020/5/9
紧急人工气道技术
2.口咽和鼻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通常呈“S”
形,横截面呈管状或“工”型,可以通气。鼻咽通 气管形状类似气管导管,较短。它们是最简 单的气道辅助物,易于插入,其 作用在于限制舌后坠,维持开放 气道。它们应大小合适,位置准 确,在相应环境中使用,也可以
小儿气管插管术PPT课件

优点:内径相对较大,减少气道阻力 作用于气道压力小,减少粘膜水肿
• 导管的标号:
▪ 导管内径(I.D)标号:每号相差0.5mm ▪ 法制f标号:F=导管外径(mm) × 3.14,每号
相差2F 两者间的换算:I.D =F / 4
各种气管插管
”
小儿气管导管粗细的选择(mm I.D)
——————————————————————
1. 新生儿 10-10.5cm(鼻孔-声门 6.86cm-隆突 11.57cm) 2. 4+1.06×足部的尺寸(mm) 3. 鼻-耳屏距离或胸骨长度+2(cm) 4. 小儿插入深度(cm)=10.5+体重(kg)/2
呼气末CO2监测仪 床旁摄片:气管隆突上1-2cm或第三胸椎
气管插管时的注意事项
注套
经鼻腔插管法
1
优点:易固定、活动度 小、对喉头刺激小,
2
患儿较易耐受,留置时 间长
○ 缺点:操作复杂、技术 要求高、损伤大
○ 适应症:需长期呼吸机 支持的病人
经鼻明视插管法
01 02
气管导管经鼻道进入喉腔(引导管)
经口腔暴露声门——过程同经口明视插管 推进导管至声门口,用血管钳将导管送入声门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杓状软骨脱位:发生率为0.6-1.37%
01 原因:1. 咽喉
部肌肉薄弱软 骨关节之间连 接牢固性差
2. 插管用力 不当或导 管过粗
02 症状:声音嘶哑,
进食呛咳,喉镜检 查可见杓状软骨移 位,活动受限,声 带不能闭合,发声 时声门有裂隙
03 处理:先以1:20万
肾上腺素喷雾,肿 胀消退后,在表面 麻醉下,用园钝的 金属棒或棉签施压 于脱位的杓状软骨, 进行复位
• 导管的标号:
▪ 导管内径(I.D)标号:每号相差0.5mm ▪ 法制f标号:F=导管外径(mm) × 3.14,每号
相差2F 两者间的换算:I.D =F / 4
各种气管插管
”
小儿气管导管粗细的选择(mm I.D)
——————————————————————
1. 新生儿 10-10.5cm(鼻孔-声门 6.86cm-隆突 11.57cm) 2. 4+1.06×足部的尺寸(mm) 3. 鼻-耳屏距离或胸骨长度+2(cm) 4. 小儿插入深度(cm)=10.5+体重(kg)/2
呼气末CO2监测仪 床旁摄片:气管隆突上1-2cm或第三胸椎
气管插管时的注意事项
注套
经鼻腔插管法
1
优点:易固定、活动度 小、对喉头刺激小,
2
患儿较易耐受,留置时 间长
○ 缺点:操作复杂、技术 要求高、损伤大
○ 适应症:需长期呼吸机 支持的病人
经鼻明视插管法
01 02
气管导管经鼻道进入喉腔(引导管)
经口腔暴露声门——过程同经口明视插管 推进导管至声门口,用血管钳将导管送入声门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杓状软骨脱位:发生率为0.6-1.37%
01 原因:1. 咽喉
部肌肉薄弱软 骨关节之间连 接牢固性差
2. 插管用力 不当或导 管过粗
02 症状:声音嘶哑,
进食呛咳,喉镜检 查可见杓状软骨移 位,活动受限,声 带不能闭合,发声 时声门有裂隙
03 处理:先以1:20万
肾上腺素喷雾,肿 胀消退后,在表面 麻醉下,用园钝的 金属棒或棉签施压 于脱位的杓状软骨, 进行复位
气管插管术[1]课件
![气管插管术[1]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d2519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7.png)
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 送入3-5cm,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 通常在21~23cm。
气管插管困难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 1) 引导管芯鱼钩状, 当遇到阻力时左右边转 动导。
( 2)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环状软骨)、 或向某一侧轻推(向下向头侧),使喉部, 以取得最佳视野。
伏,听诊双肺可听到有清晰的肺泡呼吸音 4、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白雾”样变化 5、可见呼吸囊随呼吸而张缩 6、如能监测呼气末分压(ETCO2)。
气管导管的深度
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距离隆突4cm。 男性:门齿不超过22cm; 女性:21cm。 儿童:双唇12cm + (年龄/2)。
注意事项
气管内插管术
气管内插管术 Trachea encheiresis
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到病人的 气管内。
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 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 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 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 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 快捷的手段之一。
相对禁忌证
喉水肿 急性(喉)咽峡炎 气管粘膜下血肿 主动脉瘤压近或侵犯气管者 出血素质或有出血向者
注意事项
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牙齿。 防止牙齿脱落误吸。 防止气囊滑脱。 检查导管的位置。 防止插管意外
人工气道 经口气管的使用快速而方便,在呼吸、
心跳骤停抢救时较常使用,但经口气 管插管固定困难,大多数病人意识恢 复初期,可因烦躁不安或难以耐受, 导致过早拔管撤机。对这类病人予以 适当的镇静或改变插管方式,可保证 适时撤机。
发出; 气管切开患者,应注意其导管脱落后气囊堵在伤口处
的情况发生。
切开。 10、气囊内的气体量一般为3-5ml。
气管插管困难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 1) 引导管芯鱼钩状, 当遇到阻力时左右边转 动导。
( 2)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环状软骨)、 或向某一侧轻推(向下向头侧),使喉部, 以取得最佳视野。
伏,听诊双肺可听到有清晰的肺泡呼吸音 4、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白雾”样变化 5、可见呼吸囊随呼吸而张缩 6、如能监测呼气末分压(ETCO2)。
气管导管的深度
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距离隆突4cm。 男性:门齿不超过22cm; 女性:21cm。 儿童:双唇12cm + (年龄/2)。
注意事项
气管内插管术
气管内插管术 Trachea encheiresis
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到病人的 气管内。
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 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 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 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 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 快捷的手段之一。
相对禁忌证
喉水肿 急性(喉)咽峡炎 气管粘膜下血肿 主动脉瘤压近或侵犯气管者 出血素质或有出血向者
注意事项
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牙齿。 防止牙齿脱落误吸。 防止气囊滑脱。 检查导管的位置。 防止插管意外
人工气道 经口气管的使用快速而方便,在呼吸、
心跳骤停抢救时较常使用,但经口气 管插管固定困难,大多数病人意识恢 复初期,可因烦躁不安或难以耐受, 导致过早拔管撤机。对这类病人予以 适当的镇静或改变插管方式,可保证 适时撤机。
发出; 气管切开患者,应注意其导管脱落后气囊堵在伤口处
的情况发生。
切开。 10、气囊内的气体量一般为3-5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4
2、检查甲 颈颏部距完离全:伸展。时
甲状软骨切迹至頦凸的距 离
> 6.5 cm 不会发生插管 困难
6.0~6.5 cm 插管会有困难 < 6.0 cm 不能经喉镜插
管
-
25
4、 Mallampati气道分级
Ⅰ级:可见咽峡弓、软 腭 和悬雍垂
Ⅱ级:仅见软腭和悬雍 垂
Ⅲ级:只能看到软腭 Ⅳ级:只能看到硬腭
一、喉部解剖
-
1
-
2
-
3
-
4
二、适应症
禁忌症
1、保护气道 2、防止误吸 3、频繁气管内吸引 4、实施正压通气 5、一些手术 6、面罩仍呼吸困难
1、喉水肿 2、急性喉炎 3、喉头粘膜下血肿
-
5
三、插管的方法
清醒插管、镇静插管、快诱导插管
三种常用的清醒插管技术:经鼻盲插、 经口明视插管和纤支镜插管
-
16
6、气管插管困难时, 可采取以下方法:
( 1) 引导管芯鱼钩状、 S 形,, 当遇到阻 力时左右边转动导管 。
( 2)压迫环状软骨,向下向头侧推移,使喉 部向右移动小于2cm.(如会厌卷曲、宽大 )
( 3) 改变头部位置, 三轴一线;
( 4) 长喉镜片, 尽量上提, 紧贴近会厌下方 进管, 感觉气流,
-
26
5、张口度(成人)
最大张口时上下门齿间的距离
正常 3.5~5.6 cm 平均 4.5 cm
Ⅰ度 2.5~3.0 cm Ⅱ度 1.2~2.0 cm Ⅲ度 < 1.0 cm
-
27
6、颈部后仰度
仰卧位下做最大限度仰颈 上门齿前端至枕骨粗隆连线与 身体纵轴线相交的角度
> 90° 正常
< 80° 颈部活动受限
( 5) 从左侧置入喉镜, 将舌体和舌根推向右
侧, 以左上磨牙作支点- 。
17
7、判断是否正确进入气管内
1、直视下导管进入声门,,出现呛咳。
2、压胸部时,导管口有气流
3、人工通气时,可见双侧胸廓对称起伏, 听诊双肺可听到有清晰的肺泡呼吸音
4、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白雾”样变 化
5、可见呼吸囊随呼吸而张缩
-
11
4、暴露声门:
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
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
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
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
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
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
片可在会厌和舌跟之间,挑起会厌,暴
露声门
困难气管插管首选清醒插管,操作过程中确保患者 氧合良好,无缺氧损害为首要原则。安全的处理方 式是保持患者清醒和自主呼吸.
首先应积极寻求帮助,可以选择插入LMA、ETC(联 合导管)、行经气管喷射通气(TTJV) 或建立外科气 道4 种方法。环甲膜切开是极度困难插管的最终措 施,与气管切开相比,环甲膜切开耗时少、易实施、 可靠性高、并发症少,.
时 针 旋
转管 导端 管位 ,于 使声 管门 端左 对侧 准, 声需 门顺
时 针 旋
-
22
导管管端顶住会厌 抬高枕部使颈前屈 或向上提拉喉部
根部软组织
使管端对准声门
导管管端靠后 对着食管开口
头部后仰
-
或轻压喉部 使管端对准声门
23
七、术前检查和评估
1、头颈活动度:检查寰 枕关节及颈椎的活动 度是否直接影响头颈 前屈后伸,对插管所 需的口、咽、喉三轴 线接近重叠的操作至 关重要。
体重 (kg)
< 90 90~110 > 110
头颈最大屈伸度 下颌活动度
> 90° = 90° < 90°
张口度 (cm)
≥5 <5 <5
下门齿超越上门齿前移 > 0 = 0 < 0
下颌退缩 上门齿增长
正常 中度 严重
正常 中度 严重
-
31
八、困难气道处理规则
“困难气道”包括3 方面内容:通气氧合困难、插管 困难和环甲膜切开困难。
-
12
识别喉部开口的后壁-即由杓状软骨和小角状软 骨所形成的隆起,是最重要的解剖标记。
-
13
-
14
弯型镜片前端应放在舌根部与会厌之间,向上提起镜片,即 可显露声门
-
15
5、导管插入气管
右手以握毛笔状持气管 导管从口腔的右侧进入 ,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 后,轻旋导管进入气管 内,直至套囊完全进入 声门。
-
28
7、下颌骨水平长度
从下颌角至頦凸的长度 > 9.0 cm 插管困难机率很小 < 9.0 cm 插管困难机率很高
-
29
8、Cormack 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完全暴露声门 部分暴露声门 仅见会厌顶端 无法暴露会厌 可见后联合 不见声门裂
-
30
9、Wilson 评分 (1988 年)
因
素 0分 1分 2分
快诱导插管:咪唑安定,依托咪酯.氯胺酮 主要适用于哮喘,需合用阿托品.
司可林,罗库溴胺.维库溴胺,当剂量增至 0.3~0.4 mg/ kg 时,起效时间可缩短至80 ~90 s.
-
6
四、插管前准备:
①1%地卡因喷雾表面麻醉; ②环甲膜 穿刺1% 地卡因2~ 3 m l 行气管黏膜 表面麻醉; ③静脉注射安定、杜冷丁; ④气囊面罩辅助呼吸5 m in, 血氧饱和 度达0.90; ⑤导管, 紧急情况下, 无论男 女都可选用7.5mm; ⑥检查喉镜及灯泡 亮度气囊有无漏气 。
6、如能监测呼气末分压(ETCO2)。
-
18
8、气管导管的深度
导管尖端在气管 的中段,距离隆 突4cm。
男性:门齿不超 过22cm;
女性:21cm。
儿童:双唇12cm + (年龄/2)。
-
19
气管插管: X 线确认
正确
-
不正确
20
六、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存在自主呼吸,并且上气道相对干净,尤其 牙关紧闭或未使用肌松药时,可选择经鼻盲 插.
术前检查
-
7
五、经口明视插管法
1、面罩通气
在给予麻醉药的同 时,用面罩给予病人 进行纯氧通气2~3分 钟,供氧排氮,即“ 预充氧”。
-
8
2、经口插管的头位
三轴一线
-
9
OA:口轴线 LA:喉轴线 PA:咽轴线
-
10
3、喉镜置入:显露悬雍垂。再循咽部自然
弧度慢推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即可见到会厌。
实施方法①插管前准备: 1 %丁卡因双鼻腔 喷雾,而后3 %麻黄素棉签下鼻道做“画圆 ”动作2~3 min,可环甲膜穿刺。静注咪达 唑仑。②插管操作:氟芬合剂半量,取与患 者颜面垂直方向, 轻柔,当导管达后鼻孔时 有阻力落空感,依据气流声,轻轻转动导管, 调整方向有明显气流声即到达声门。
-
21
转管 导端 管位 ,于 使声 管门 端右 对侧 准, 声需 门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