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术-完整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气管插管术》PPT课件

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4月第24卷第4期)作者:罗荣高 晋兴 等
2020/5/9
气管内插管操作 治疗组213例患者均由急 诊医护人员用喉镜经口明视下做紧急气 管内插管(即时插管)、气管插管成功 后即行人工机械通气。对照组212例患者 均等待麻醉科医生到急诊科做 气管插管(延时插管,麻醉科医 生到急诊时间一般需7-15min)
➢ 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呼吸道,保障呼吸道通畅,达到 机体氧的需求与CO2的排泄的重要措施,是现代麻醉学 与现代急救医学必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 是通气支持与呼吸治疗的关键技术,在 危重疑难患者与心肺复苏抢救及治疗中 发挥着关键作用。
➢ 因此,建立有效人工呼吸道(气管插管) 是麻醉科医师与急诊科、ICU乃至其他医 务工作者也理应学会的技术。
6.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氧 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 至原来水平。
7.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如需再次吸痰 应重新 更换吸痰管。
8. 吸痰过程中应当观察患者痰液情况、血氧 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020/5/9
经气管插管吸痰法
注意事项: 1. 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4月第24卷第4期)作者:罗荣高 晋兴 等
2020/5/9
紧急人工气道技术
1.手法开放气道:根据气道解剖知识,当患者处于 头后仰时,气道开放程度最佳,常用仰头举颏法
仰头举颏法
下颌前推法
2020/5/9
紧急人工气道技术
2.口咽和鼻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通常呈“S”
形,横截面呈管状或“工”型,可以通气。鼻咽通 气管形状类似气管导管,较短。它们是最简 单的气道辅助物,易于插入,其 作用在于限制舌后坠,维持开放 气道。它们应大小合适,位置准 确,在相应环境中使用,也可以
2020/5/9
气管内插管操作 治疗组213例患者均由急 诊医护人员用喉镜经口明视下做紧急气 管内插管(即时插管)、气管插管成功 后即行人工机械通气。对照组212例患者 均等待麻醉科医生到急诊科做 气管插管(延时插管,麻醉科医 生到急诊时间一般需7-15min)
➢ 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呼吸道,保障呼吸道通畅,达到 机体氧的需求与CO2的排泄的重要措施,是现代麻醉学 与现代急救医学必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 是通气支持与呼吸治疗的关键技术,在 危重疑难患者与心肺复苏抢救及治疗中 发挥着关键作用。
➢ 因此,建立有效人工呼吸道(气管插管) 是麻醉科医师与急诊科、ICU乃至其他医 务工作者也理应学会的技术。
6.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氧 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 至原来水平。
7.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如需再次吸痰 应重新 更换吸痰管。
8. 吸痰过程中应当观察患者痰液情况、血氧 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020/5/9
经气管插管吸痰法
注意事项: 1. 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4月第24卷第4期)作者:罗荣高 晋兴 等
2020/5/9
紧急人工气道技术
1.手法开放气道:根据气道解剖知识,当患者处于 头后仰时,气道开放程度最佳,常用仰头举颏法
仰头举颏法
下颌前推法
2020/5/9
紧急人工气道技术
2.口咽和鼻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通常呈“S”
形,横截面呈管状或“工”型,可以通气。鼻咽通 气管形状类似气管导管,较短。它们是最简 单的气道辅助物,易于插入,其 作用在于限制舌后坠,维持开放 气道。它们应大小合适,位置准 确,在相应环境中使用,也可以
(完整版)气管插管课件

单手固定面罩(CE手法)
双手固定面罩
气管插管术
• 临床麻醉气道管 理的重要手段
• 麻醉、急诊、ICU 医生必须熟练掌 握的重要技能
气管内插管的概念
气管内插管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 气管内。
气管内插管的临床应用
• 临床麻醉 •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适应证
1、保护气道 2、防止误吸 3、频繁进行气管内吸引的病人 4、实施正压通气 5、对一些不利于病人生理的手术体位 6、手术部位在头、颈部或上呼吸道难以保持
4、如用透明导管,吸气时管壁 清亮,呼气时可见明显的“白 雾”样变化
5、病人如有自主呼吸,接麻醉 机后可见呼吸囊随呼吸而张缩
6、如能监测呼气末分压 (ETCO2)更易判断ETCO2有 显示则可确认无误。
一、气管插管即时并发症
1、牙齿及口腔软组织损伤 2、高血压和心律失常 3、颅内压升高 4、气管导管误人食管 5、误吸
面罩给氧及气管插管
麻醉科 项鑫锋
自身准备
戴口罩、帽子、洗手、手套
面罩给氧
通气比插管更重要
用面罩给予病人进行纯氧通气2~3分钟,供氧 排氮,即“预充氧”。
连接面罩、球囊及氧气 打开气道,清除分泌物 面罩给氧(捏皮球)
连接面罩
抬颏推额(一般患者)
体位:仰卧位,垫薄枕或去枕 开放气道、清理呼吸道
下顎前推法(颈椎骨折)
欢迎大家来麻醉科参观、学习
谢谢!
最后用胶布固定,胶布贴于患者面部皮肤,8字 固定
判断
看——导管是否有气
体随呼吸进出; 无呼吸者用简易人工 呼吸器压入气体,观 察胸廓起伏情况;
听——听诊器听双肺呼 吸音,是否对称; 剑 突下无气过水声
气 管 插 管 术PPT课件

3.喉镜片抵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上提喉 镜,撬起会厌,显露声门。advance the
laryngoscope until the epiglottis is in view.
17
操作步骤PROCEDURAL STEPS
4.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插过声 门,进入气管。lift the laryngoscope upward
0-3月(New born - 3 months ): ID 3.0 mm 3-9月 (3-9months) : ID 3.5 mm 9-18月( 9-18 months ): ID 4.0 mms 2- 6岁(2-6years): ID= (Age/3) + 3.5 > 6岁 ( > 6 years): ID = (Age/4) + 4.5
10
插管前准备Equipment preparation
❖插 管 深 度Depth of endotracheal tube 成人Adult 男性Male = 23 cms 女性Female = 21 cms 儿童Children 经口气管插管= (Age/2) + 12 (cm) 经鼻气管插管= (Age/2) + 15 (cm)
Car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multi-system disease or injuries.
❖外科手术麻醉需要。
Control of the airway in surgical procedures requiring general anesthesia.
❖其 他 Other equipments
导丝Stylet 手套Gloves 吸痰器Suction Device 5ML注射器 syringe 固定器Endotracheal tube holder
laryngoscope until the epiglottis is in view.
17
操作步骤PROCEDURAL STEPS
4.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插过声 门,进入气管。lift the laryngoscope upward
0-3月(New born - 3 months ): ID 3.0 mm 3-9月 (3-9months) : ID 3.5 mm 9-18月( 9-18 months ): ID 4.0 mms 2- 6岁(2-6years): ID= (Age/3) + 3.5 > 6岁 ( > 6 years): ID = (Age/4) + 4.5
10
插管前准备Equipment preparation
❖插 管 深 度Depth of endotracheal tube 成人Adult 男性Male = 23 cms 女性Female = 21 cms 儿童Children 经口气管插管= (Age/2) + 12 (cm) 经鼻气管插管= (Age/2) + 15 (cm)
Car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multi-system disease or injuries.
❖外科手术麻醉需要。
Control of the airway in surgical procedures requiring general anesthesia.
❖其 他 Other equipments
导丝Stylet 手套Gloves 吸痰器Suction Device 5ML注射器 syringe 固定器Endotracheal tube holder
小儿气管插管术-PPT(共48张PPT)

开放气道的简单方法
▪ 应用头后仰-抬下颏体位
▪ 若存有颈椎外伤,应用推下颌法 ▪ 清吸鼻及口咽部:瞬间完成,彻底清吸鼻及口咽部 ▪ 应用辅助气道(如:鼻咽管或口咽管)
怀疑颈椎损伤的患儿
气囊加压给C-E手法
气囊加压给氧
小儿气管内插管
目的与适应症
▪ 建立人工呼吸
▪ 润滑剂:溶有表面麻醉药的水溶性滑胶
▪ 插管钳:用于鼻插管(14或16cm弯钳)
▪ 牙垫:用于口插管时防止咬瘪气管导管
▪ 引导管:用于鼻插管
▪ 吸引装置及简易呼吸器
气管插管法
▪ 途径:
• 经口腔插管 • 经鼻腔插管
• 经气切插管
▪ 方法:
• 明视插管法
• 盲视插管法 • 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法 • 逆性插管法
24.
经鼻明视插管法
插管深度的判断——经口插
▪ ETT深度:管径×3
▪ 新生儿:kg+6
▪ 2岁以上小儿:kg/5+12或age/2+12 ▪ 胸片显示导管末端在气管隆突上1~2cm,或第
3胸椎为宜
导管位置的判断
▪ 经鼻插管:
新生儿 10-10.5cm(鼻孔-声门 6.86cm-隆突 11.57cm)
➢ 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插 入声门2~3cm
➢ 遇阻力不可强行插入,可换 小半号的导管
步骤六:撤走喉镜
退导丝 放牙垫 退喉镜
固定导管 注套囊空气
经鼻腔插管法
▪ 优点:易固定、活动度小、对喉头刺激小, 患儿较易耐受,留置时间长
▪ 缺点: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损伤大
▪ 适应症:需长期呼吸机支持的病人
麻醉喉镜 气管导管 复苏气囊 导管管芯 牙垫
插 管用 品
▪ 应用头后仰-抬下颏体位
▪ 若存有颈椎外伤,应用推下颌法 ▪ 清吸鼻及口咽部:瞬间完成,彻底清吸鼻及口咽部 ▪ 应用辅助气道(如:鼻咽管或口咽管)
怀疑颈椎损伤的患儿
气囊加压给C-E手法
气囊加压给氧
小儿气管内插管
目的与适应症
▪ 建立人工呼吸
▪ 润滑剂:溶有表面麻醉药的水溶性滑胶
▪ 插管钳:用于鼻插管(14或16cm弯钳)
▪ 牙垫:用于口插管时防止咬瘪气管导管
▪ 引导管:用于鼻插管
▪ 吸引装置及简易呼吸器
气管插管法
▪ 途径:
• 经口腔插管 • 经鼻腔插管
• 经气切插管
▪ 方法:
• 明视插管法
• 盲视插管法 • 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法 • 逆性插管法
24.
经鼻明视插管法
插管深度的判断——经口插
▪ ETT深度:管径×3
▪ 新生儿:kg+6
▪ 2岁以上小儿:kg/5+12或age/2+12 ▪ 胸片显示导管末端在气管隆突上1~2cm,或第
3胸椎为宜
导管位置的判断
▪ 经鼻插管:
新生儿 10-10.5cm(鼻孔-声门 6.86cm-隆突 11.57cm)
➢ 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插 入声门2~3cm
➢ 遇阻力不可强行插入,可换 小半号的导管
步骤六:撤走喉镜
退导丝 放牙垫 退喉镜
固定导管 注套囊空气
经鼻腔插管法
▪ 优点:易固定、活动度小、对喉头刺激小, 患儿较易耐受,留置时间长
▪ 缺点: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损伤大
▪ 适应症:需长期呼吸机支持的病人
麻醉喉镜 气管导管 复苏气囊 导管管芯 牙垫
插 管用 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2
.
18
气管
相当于颈7~胸5椎体前面,全长约为 10~14cm,上连环状软骨、下止隆突;前壁由 16~20个气管软骨环组成,后壁为肌肉层,迷走 神经支配
气管遇刺激后易发生剧烈呛咳(尤其隆突受到 刺激),支气管痉挛或迷走心脏反射而致心搏骤 停。
2020/6/2
.
19
气管和支气管
2020/6/2
.
20
气道长度
2020/6/2
.
21
左右支气管
右支气管总长2cm,与气管构成20~25° 角,内径较粗,易误入
左支气管总长5cm,与气管构成40~50° 角,异物相对不易进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0/6/2
.
22
表1. 气管各部位的长度和内径(cm)
2020/6/2
.
23
上呼吸道三轴线
①口轴线 —— 去枕平卧,头低位 (直角)
2020/6/2
.
30
(二)摆放体位与开放气道
1、摆好体位:
病人仅需取“去枕平卧位”,简单方便, 不用采取传统的“经典式”或“修正式”体位;
而术者站立于病人的头顶部,两脚一前 一后蹲弓步,身体尽量往下沉,视线与喉轴线 平行。
2020/6/2
.
16
声门裂
(2)声门裂—— 左右声带之间的裂隙,为气 管开口的标志;借助喉镜抬起会厌后,即可在 明视下显露,声门裂暴露得越好则插管越顺利。 声门裂的前2/3由膜性真声带构成,后1/3由杓 状软骨声带突构成。
2020/6/2
.
17
环甲膜
(3)环甲膜—— 甲状软骨前下缘与环状软骨之间 的膜状韧带,结构十分薄弱。其重要解剖意义在 于,如果病人因异物卡喉或喉头水肿造成严重窒 息,来不及气管插管或无法气管插管时,可立即 实施紧急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术,马上缓解呼吸困 难,取得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
3、呼吸功能不全,需接人工呼吸机;
4、心跳呼吸停止,需高级生命支持。
(1)因严重低氧血症和(或)高CO2血症,或其他原因需要较长期机械通气,而又不考虑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 (2)不能自行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反流物和出血,随时有误吸危险者。 (3)下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4)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道食管漏等影响正常通气者。 (5)因诊断和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要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操作方便,也可以事先行 气管插管。 (6)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者。 (7)外科手术和麻醉,如需要长时间麻醉的手术、低温麻醉及控制性低血压手术,部分口腔内手术预防血性分 泌物阻塞气道、特殊手术的体位等。
.
27
五、经口明视下的插管 方法与步骤
2020/6/2
.
28
(一)插管前物品准备
1、弯型喉镜(必须随时保证亮灯) 2、气管导管(检查套囊是否完好) 3、导引钢丝(管芯距导管开口1cm) 4、10ml注射器(用于套囊充气) 5、吸引装置及吸痰管(随时可启动)
2020/6/2
.
29
物品准备
6、牙垫与胶布(用于外固定导管) 7、消毒的液体石蜡(润滑导管壁) 8、带活瓣的复苏球囊、面罩 (须连接好氧气) 9、铺两块无菌治疗巾(注意无菌观念) 10、操作人员戴帽子口罩(首先戴好) 11、插管钳和喷雾器(必要时) 12、纤支镜(必要时)
.
14
喉头
喉头位于颈4 ~ 5椎体前面,为气管的入口, 起调节和维持呼吸及胸腔内压力作用,也是发音的 主要器官;由9块软骨及其附连的韧带和9条肌肉组 成。
喉头的重要结构包括会厌、声门裂和环甲膜三 部分:
2020/6/2
.
15
会厌
(1)会厌—— 位于喉头上方的半月形软骨盖, 覆盖气管入口,平时处于半开合状态以便随 时呼吸,但正好遮挡住其下方声门裂的视线, 直视下无法窥见。吞咽时会厌盖住气管入口 防止呛水。
(二)明视或盲探插管法:
弯型喉镜
导管盲探
1.明视 直型喉镜 2.盲探 手指探触
纤支镜引导
逆行引导
2020/6/2
.
8
四、有关的解剖学知识
2020/6/2
.
9
口腔冠状面图
2020/6/2
.
10
矢状面图
2020/6/2
.
11
2020/6/2
.
12
喉头结构
2020/6/2
.
13
解剖模型图
2020/6/2
②咽轴线 —— 头部抬高(抵消) (锐角)
③喉轴线 —— 头部后仰(必须)
三轴线平行得越好,则插管越顺利。
2020/6/2
.
24
三轴线
上呼吸道三轴线 正常情况下,口 轴线、咽轴线、 喉轴线相交互成 角,为了达到暴 露声门的目的, 必须想办法使这 三条线重叠。
.
气管插管的解剖标志
门齿 舌 悬雍垂 会厌 声门 裂
(第一标志) (第二标志)
2020/6/2
.
26
表2. 成人气管插管的实用数据(mm)
管径与深度
男
女
平均
导管管径(内径) 导管管号(英制) 插管深度(距门齿)
7.5~9.5 6.5~8.0 8.0±1 32~40# 28~34# 34±4# 180~230 160~210 200±20
2020/6/2
2020/6/2
.
6
禁忌症
1、喉头水肿; 2、急性喉炎; 3、升主动脉瘤; 4、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或口腔、咽喉部易出血的肿瘤; 5、如果有鼻息肉、鼻烟部血管瘤,不宜行经鼻气管插管。
*在心肺复苏时没有绝对禁忌症。
2020/6/2
.
7
三、气管插管方法学分类
(一)经口或经鼻插管法:
经口插管方法简单快速,而经鼻的耐受性较好。
2020/6/2
.
3
气管插管的临床意义
1.全身麻醉 2.重症救治:便于吸痰和血液,预防梗阻,确保
呼吸道通畅 3.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的治疗 4.心跳呼吸骤停的高级生命支持
2020/6/2
.
4
二、适应症和禁忌症
2020/6/2
.
5
适应症
1、各种全麻手术;
2、预防和处理误吸或呼吸道梗阻,如腹内压增高、频发呕吐、颈部肿瘤、压迫气管、极度肥胖等;
气管插管术
.
内容:
一、概念和意义 二、适应症和禁忌症 三、气管插管方法学分类 四、有关的解剖学知识 五、经口明视下的插管方法与步骤 六、拔管指征及方法
.
一、概念和意义
概念:气管插管是通过口(经口气管插管)或鼻 (经鼻气管插管)经咽、喉,将特制的导管插入气 管内的技术。
作用:它是建立人工气道的可靠途径,其作用有: 1、任何体位都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防止呕吐、返流物所致误吸窒息的危险 3、便于清除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脓、血 4、便于气管内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