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类选择性氧化

合集下载

化学工艺学复习资料

化学工艺学复习资料
13.工业上的 芳烃指:二甲苯和乙苯。14.乙烯氧化生产环氧乙烷工业上普遍采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产物用水吸收分离,副产物 采用热碳酸钾溶剂化学吸收法脱出。
15.烃类氧化反应采用最为普遍的氧化剂是空气、纯氧16.化学工艺即化学生产技术,指将原料物质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这种转变的全部化学的和物理的总和。
解: RC 1mol乙烯
产物
11mol乙烯
反应器分离器产物
FF MF RPKmol乙烯EO,水
设反应器中初始含有5kg乙烯,由乙烯单程转化率为25%,则可知反应掉的乙烯的量为5
5-(5-1.25-x)=1.25+x,由环氧乙烷的选择性为75%,则可设每次反应生成环氧乙烷为ykg。则:
所以环循环比应该为11.
A.①>③>②>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5.脱甲烷塔的关键组分是:A. 与 B. C. D.
6.管式炉裂解石脑油所得裂解气含 很少,脱硫大多采用:A.碱洗法B.乙醇胺溶液吸收法C.N-甲基吡咯烷酮吸收法D.先乙醇胺法后碱洗法
7.冷箱在脱甲烷塔之前为:A.前加氢B.前冷C.后冷D.后加氢8.裂解气深冷分离过程中造成-100 低温一般采用的冷凝剂是:A.丙烯B.氨C.乙烯D.乙烷
7.反应达到平衡转化率所需要的反应时间为无限长。()8.反应过程中,某反应的-△ 值越大,达到平衡的转化率就越高,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所达到的转化率要高。()
9.有机反应中,加氢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10.可逆吸热反应的温度控制,通常是在最优温度线附近。(√)11.煤的高温干馏温度一般为900 1100 。(√)
四、、判断题

烃类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与应用

烃类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与应用

烃类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与应用烃类氧化反应是生命起源、能源转化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重要反应。

其反应机理的研究和应用是化学、生物、物理、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本文就烃类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烃类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1、基础理论烃类氧化反应可分为三个步骤:链发生反应、支链反应和氧化反应。

其中,链发生反应是烃类氧化反应的关键。

它包括氢的脱除、自由基的产生、自由基的重组和自由基的转移等过程。

而支链反应是在链发生反应基础上,由分子中的自由基引发链传递反应,从而影响反应速率的过程。

氧化反应是烃类氧化反应的最终步骤,它由氧分子与形成的自由基反应而产生。

了解这些反应步骤,可以通过实验和计算方法探究烃类氧化反应的机理。

例如,实验可以使用光解激发或热解激发,并分析样品的反应产物。

而计算方法包括密度泛函理论、分子轨道方法等,这些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键合情况和反应产物等信息。

2、催化剂催化剂是烃类氧化反应中的重要角色,它们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同时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金属催化剂、酸碱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等。

这些催化剂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活性中心、吸附反应物和产物等方式来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选择需要结合反应的特点和产物的需要进行,例如,甲基苯和氧气可以通过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反应得到过氧乙酸和苯甲醛。

而丙烷可以通过ZSM-5等酸性分子筛催化剂反应得到丙烯和丙烷醛。

二、烃类氧化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1、生命起源烃类氧化反应在生命起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命中的有机化合物多数来源于自然界中的无机物,如水、氨、二氧化碳等。

但是这些物质往往不是生物所需的,因此需要通过烃类氧化反应来转化为生物所需的有机物。

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一种烃类氧化反应。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蛋白质等,从而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2、能源转化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烃类氧化反应在能源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工艺学第一章绪论1、化学工业:运用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及设备,通过各种化工单元操作,高效、节能、经济、环保和安全地将原料生产成化工产品的特定生产部门.2、化学工艺即化工生产技术,是指将各种原料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这种转变的全部化学的和物理的措施.3、化学工艺学是根据化学、物理和其他科学的成就,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原料生产化学产品的方法原理、操作条件、流程和设备,以创立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安全的化工生产工艺的学科.4、21世纪,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答:1产品结构精细化和功能化;2生产装置微型化和柔性化;3生产过程绿色化和高科技化;4市场经营国际化、信息化.5、绿色化工就是用先进的化工技术和方法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各种物质的一种技术手段.6、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指可以用来加工生产化工基本原料或产品的在自然界天然存在的资源.7、化工产品一般是指由原料经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等加工方法生产出来的新物料品.8.煤化工: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及化学品的工业.9.煤的干馏: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将煤加热,使其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和焦炉气的过程.10.一次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11.蒸馏是一种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是一种没有化学反应的传质、传热物理过程,主要设备是蒸馏塔.12.常用的二次加工方法主要有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加氢裂化和烃类热裂解四种.13.催化重整:是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加热汽油馏分石脑油,使其中的烃类分子重新排列形成新分子的工艺过程.14.催化重整的原料是石脑油,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时一般采用80~180℃馏分.15.催化加氢裂化是在催化剂及高氢压下加热重质油,使其发生一系列加氢和裂化反应,转变成航空煤油、柴油、汽油和气体等产品的加工过程. 16.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分离与精制三大步骤.17.原料的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初始原料达到反应所需要的状态和规格.18、化学反应是化工生产的核心.实现化学反应过程的设备称为反应器釜或塔.19、产品分离与精制目一是获取符合规格的产品,二是回收、利用副产物.20、组织工艺流程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答:1工艺路线技术先进,生产运行安全可靠,经济指标先进合理;2原料和能量利用充分合理;3单元操作适宜,设备选型合理;4工艺流程连续化、自动化;5安全措施得当,“三”治理有效.21、工业催化剂的性能指标是活性、选择性和寿命.22、催化剂的失活原因一般分为中毒、结焦和堵塞、烧结和热失活三大类.22、固体催化剂在使用中应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要防止已还原或已活化好的催化剂与空气接触;2原料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毒物与催化剂接触;3要严格控制催化剂使用温度,使其在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内使用,防止催化剂床层温度局部过热,以免烧坏催化剂.4要维持正常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反应物配比、流量等稳定,尽量减少波动.5开车时要保持缓慢的升温、升压速率,温度、压力的突然变化容易造成催化剂的粉粹,要尽量减少开车、停车的次数.第一章化学工艺基础1.化工原料根据物质来源可分为无机原料和有机原料两大类.2.煤化工包括煤的干馏包括炼焦和低温干馏,气化,液化和合成化学品等.3.原油:从油井中开采出来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石油叫原油,它是一种有气味的棕黑色或黄褐色粘稠液体.4.一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5.二次加工:常用的二次加工方法主要有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加氢裂化和烃类热裂解.6.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分离与精制三大步骤.7.选择性:是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用符号S表示.表达式为:转化为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的量该反应物的转化总量8.催化剂失活原因一般分为中毒,结焦和堵塞,烧结和热失活三大类.9.催化剂使用注意事项:(1)要防止已还原或已活化好的催化剂与空气接触;(2)原料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毒物与催化剂接触;(3)要严格控制操作温度,使其在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内使用,防止催化剂床层温度局部过热,以免烧坏催化剂;(4)要维持正常操作条件的稳定,尽量减少波动;(5)开车时要保持缓慢的升温,升压速率,温度,压力的突然变化容易造成催化剂的粉碎,要尽量减少开,停车的次数.第四章烃类热裂解1.烃类热裂解:是指以石油系烃类为原料,利用石油烃在高温下的不稳定、易分解的性质,在隔绝空气和高温条件下使大分子的烃类发生断链和脱氢等反应,以制取低级烯烃的过程.2.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由原料烃的热裂解和裂解产物的分离精制两部分组成.3.一般将复杂的裂解反应归纳为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4.一次反应:是指原料烃主要是烃类和环烷烃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5. 二次反应:是指一次反应的产物乙烯、丙烯等低级分子烯烃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焦或炭.6.乙烷裂解的自由基反应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反应和链终止反应3个阶段.7.各类烃热裂解的难易顺序可归纳为:异构烷烃>正构烷烃>环烷烃C 6>C 5>芳烃8.从热力学角度分析,裂解是吸热反应,理论上烃类裂解制乙烯的最适宜温度一般在750~900℃.裂解的深度取决于裂解温度和停留时间.管式炉裂解技术的反应设备是裂解炉,它既是乙烯装置的核心,又是挖掘节能潜力的关键设备.9.石油烃类裂解的操作条件宜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低烃分压,产生的裂解气要迅速离开反应区.10.烃类的热裂解过程的特点:1烃类热裂解是吸热反应;2烃类热解需在高温下进行,反应温度一般在750℃以上;3为了避免烃类热裂解过程中二次反应,反应停留时间很短,一般在~1s ; 4热裂解反应是分子数增加的反应,烃分压低有利于原料分子向反应产物分子的反应平衡方向移动;5裂解反应产物是复杂的混合物,除了裂解气和液体烃之外,尚有固体产物焦生成.11.裂解气中含有少量的H2S 、CO 2、H 2O 、C 2H 2、CO 等气体杂质.分析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由原料带入;二是裂解反应过程生成;三是裂解气处理过程引入.12.热泵:是通过做功将低温热源的热量传送给高温热源的供热系统. 2.烃类热裂解的主要目的是生产乙烯,同时可得丙烯、丁二烯以及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3.乙烯装置生产能力的大小实际反映了一个国家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4.烃类热裂解过程非常复杂,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原料复杂2反应复杂3产物复杂7.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故断键反应比脱氢反应容易发生.8.带支链烃的C-C键或C-H键的键能较直链烷烃的C-C键或C-H键的键能小,易断裂,所以,带支链的烃容易裂解或脱氢.9.带侧链的环烷烃首先经行脱烷基反应,脱烷基反应一般在长侧链的中部开始断裂,一直进行到侧链为甲基或乙基,然后再一步发生环烷烃脱氢生成芳烃的反应,环烷烃脱氢比开环生成烯烃容易.10.在较高的温度下,低分子的烷烃、烯烃有可能分解为碳和氢.11.正构烷烃在各族烃中最有利于生成乙烯、丙烯.12.异构烷烃的烯烃总收率低于同碳原子数的正构烷烃.13.烃类热裂解过程的特点:1吸热反应高温2体积增大低压3易发生二次反应14.裂解深度:指裂解反应进行的程度.15.裂解炉设计开发的根本思路是提高裂解过程的选择性和设备的生产能力.16.提高裂解过程选择性的主要途径:1提高反应温度2缩短停留时间3降低烃分压17.工业上一般采用蒸汽作为稀释剂,其优点有如下几点:1裂解反应后通过急冷即可实现稀释剂与裂解气的分离,不会增加裂解气的分离负荷和困难.2水蒸汽热容量大,使系统有较大的热惯性,当操作供热不平稳时可以起到稳定温度的作用,保护炉管防止过热.3抑制裂解原料所含硫对镍络合金炉管的腐蚀.4脱除结碳.18.裂解供热方式有直接供热和间接供热.19.急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急冷,一种是间接急冷.20.裂解气的净化与分离目的是除去裂解气中的有害杂质.21.工业生产上采用的裂解气分离方法主要有:油吸收精馏分离法、深冷分离法、吸附分离法、络合物分离法.22.工业上脱水的方法有多种,如冷冻法、吸收法、吸附法.补充:第5章芳烃转化过程石油芳烃主要来源于石脑油重整生成的油及烃裂解生成乙烯副产的裂解汽油.工业上广泛应用的芳烃转化反应主要有:C8芳烃的异构化、甲苯的歧化和C9芳烃烷基的转移、芳烃的烷基化、烷基芳烃的脱烷基化等.芳烃歧化:是指两个相同的芳烃分子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一个芳烃分子上的侧链烷基转移到另一个芳烃分子上的反应.烷基转移是指两个不同的芳烃分子之间发生烷基转移的反应.芳烃的烷基化是芳烃分子中苯环上的一个或几个氢被烷基取代生成烷基芳烃的反应.第6章催化加氢与脱氢1、催化加氢:是指有机化合物中一个或几个不饱和官能团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的加成反应.2.催化加氢反应在化学工业中一是用于合成有机产品,二是用于许多化工产品的加氢精制.3.骨架催化剂:将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和载体铝或硅制成合金,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渍合金,溶解其中的铝或硅,得到活性金属构成的骨架状物质4.加氢催化剂按其形态主要可分为金属催化剂、骨架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金属硫化物催化剂、金属络合物催化剂五大类.5.下列芳烃加氢的顺序正确的是CA C 6H 5CH 3>C 6H 6>C 6H 4CH 32>C 6H 3CH 33B C 6H 4CH 32>C 6H 6>C 6H 5CH 3>C 6H 3CH 33C C 6H 6>C 6H 5CH 3>C 6H 4CH 32>C 6H 3CH 33D C 6H 6>C 6H 5CH 3>C 6H 3CH 33 >C 6H 4CH 326炔烃、二烯烃、单烯烃、芳烃混合在一起加氢时,其反应速率顺序为DA. 二烯烃>炔烃>单烯烃>芳烃B. 炔烃>单烯烃>二烯烃>芳烃C. 二烯烃>单烯烃>芳烃>炔烃D. 炔烃>二烯烃>单烯烃>芳烃7.绝热式反应器乙苯脱氢工艺中,水蒸气和乙苯的摩尔比为AA. 14:1B. 13:1C. 12:1D. 10:18.金属催化剂:就是把活性组分如Ni 、Pd 、Pt 等金属分散于载体上,以提高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和均匀性,增强催化剂的强度和耐热性.9.目前工业生产上采用的催化剂大致可分为锌铬系和铜锌或铝系即铜基催化剂两大类.10.低压法合成甲醇工艺流程主要由造气、压缩、合成和精制四大部分组成.第7章烃类选择性氧化1.烃类选择性氧化过程的特点答:1反应放热量大;2反应不可逆;3反应过程易燃易爆;4反应途径复杂多样.2.如何提高烃类选择性氧化安全性答:1原料配比一定要控制在爆炸极限之外;2在设计氧化反应器时,除考虑设计足够的传热面积及时移走热量外,还要在氧化设备上设上加设防爆口,装上安全阀或防爆膜;3反应温度最好采用自动控制,至少要有自动报警系统.4还可以采用惰性气体的办法稀释作用物,以减少反应的激烈程度,防止发生爆炸.3.非均相催化氧化主要是指气态有机原料在固体催化剂存在下以气态氧作为氧化剂氧化为有机产品的过程.4.气固相催化氧化反应都是强放热反应,工业上常用的反应器有两种: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5.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利用气体或液体通过固体层而使固体颗粒处于悬浮运动状态,并进行气固相反应过程或液固相反应过程的反应器.6.流化床反应器从其结构来看自下而上大致分为锥形体、反应段和扩大段三部分.7.简述液相均相催化氧化技术优缺点.主要优点:(1)反应物与催化剂同相,不存在固体表面上活性中心性质及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作为活性中心的过渡金属活性高,选择性好;(2)反应条件不太苛刻,反应比较平稳,易于控制;(3)反应设备简单,容积小,生产能力高;不足之处:(1)反应温度通常不太高,因此反应热利用率较低;(2)在腐蚀性较强的体系中要采用特殊材质;(3)配位催化氧化反应体系需用贵金属盐作为催化剂,因此必须分离回收.8.工业上常用的非均相反应器有两种: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9.热点:列管式反应器轴向的温度分布主要取决于沿轴向各点的放热速率和管外载热体的除热速率,一般反应器内沿轴向温度分布都有一个最高温度.10.简述丙烯腈生产过程中加入水蒸汽的作用答:1水蒸汽可促使产物从催化剂表面解析出来,从而避免丙烯腈深度氧化;2加入水蒸气后可起到降低反应物浓度作用,从而对保证安全生产防范爆炸深度氧化;3水蒸汽的比热容较大,加入水蒸气可以带走大量的反应生成热,使反应温度易于控制;4加入水蒸气对催化剂表面的积炭有清楚作用.第8章羰基合成1.羰基化反应:在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催化剂存在下一氧化碳参与有机合成、分子中引入羰基的反应.2.甲醇低压羰基化反应主反应方程式:COOH CH CO OH CH 33→+,使用催化剂:铑—碘催化体系,反应温度:130~180℃.第9章 氯化1.氯化是指在化合物分子中引入氯原子以生产氯的衍生物的反应过程.氯化过程的主要产物是氯代烃,氯代烃的主要应用领域有两个:一是作溶剂,二是用作合成大量有机产品及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和聚合物的单体.2、取代氯化、加成氯化和氧氯化是氯代烃的主要生产方法.3.目前, 与其他方法相比,原料来源广且价格较低,生产工艺合理,生产成本较低,产量约占吕乙烯总产量的90%以上.A.平衡氧氯化法 B.乙炔法 C.乙烯法 D.烯炔法。

《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初步整理

《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初步整理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初步整理1 绪论1.掌握以下概念化学工业: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制造业。

化学工艺学:即化工生产技术,系指将原料物质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这种转变的全部化学的和物理的措施.化学工程学:化学工程学主要研究:化学工业和其它过程工业生产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共同规律,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有关工程因素对过程和装置的效应,特别是放大中的效应。

2.现代化学工业特点。

1.原料、生产方法和产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2.向大型化、综合化发展,精细化率也在不断提高;3.是多学科合作、生产技术密集型的生产部门;4.重视能量合理利用,以及采用节能工艺和方法;5.资金密集,投资回收速度快,利润高;6。

化工生产中易燃、易爆、有毒仍然是现代化工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3.化学工业发展方向。

1。

面向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积极开发高新技术,缩短新技术、新工艺工业化的周期,加快产品更新和升级的速度;2。

最充分、最彻底地利用原料;3.大力发展绿色化工;4.化工过程要高效、节能和智能化;5.实施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工程。

4.化学工业的原料资源自然资源:矿物、生物、空气和水。

矿物资源:金属矿、非金属矿、化石燃料矿生物资源:农、林、牧、副、鱼的植物体和动物体另外:再生资源(废物利用)化学工业主要产品无机化工产品:酸、碱、盐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合成气等。

高分子化工产品: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橡胶制品、涂料和胶粘剂等.精细化工产品:涂料、表面活性剂、粘合剂、催化剂、食品添加剂等.生物化工产品:甘油、柠檬酸、乳酸、葡萄糖酸、各种氧基酸、酶制剂、核酸、生物农药、饲料蛋白抗生素、维生素、甾体激素、疫苗等。

2 化学工艺的共性知识1.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答:⑴基本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及氮肥工业等产品大约有90℅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有机化工产品的上游原料之一:三烯主要由石油制取;⑵天然气的热值高、污染少、是一种清洁能源,同时又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资源;⑶从煤中可以得到多种芳香族化合物,是精细有机合成的主要原料,煤的综合利用可为能源化工和冶金提供有价值的原料.他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⑴石油:①一次加工:常压蒸馏、减压蒸馏②二次加工: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加氢裂化、烃类热裂解、烷基化、异构化、焦化等。

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和氧化试剂

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和氧化试剂

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和氧化试剂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转化过程的学科。

其中,有机合成是实现有机物的合成重要手段之一。

在有机合成中,还原和氧化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主要探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和氧化试剂。

一、重要的还原试剂1. 氢气(H2)氢气是最常用的还原试剂之一。

在有机化学中,氢气常与催化剂如铂(Pt)、铑(Rh)或钯(Pd)等一起使用,形成还原剂。

这种体系常被称为氢气-催化剂。

氢气-催化剂能够将许多有机官能团还原为较低的氧化态,如醛酮可以被还原为醇等。

氢气-催化剂还原反应的副产物为水,因此具有环保优势。

2. 锂铝烷(LiAlH4)锂铝烷是一种常用的强还原剂,可将大多数酮和醛还原为相应的醇。

锂铝烷还可以还原羧酸酯、酰氯等。

需要注意的是,锂铝烷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

3. 氢化钠(NaH)氢化钠是一种常用的还原试剂,能够将酸性氢离子去除,生成对应的负离子。

这种试剂常用于萃取和溶媒选择性去除酸性氢离子。

此外,氢化钠还可以在格氏试验中帮助生成炔烃。

二、重要的氧化试剂1. 碳酸(POCl3)碳酸是一种常用的氧化试剂,具有选择性氧化的特点。

碳酸可以将烃类氧化为相应的酮,醛或羧酸。

此外,碳酸还可以将醇氧化为相应的醛和酮。

2. 高锰酸钾(KMnO4)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锰酸钾可以将不饱和醇氧化为相应的酮,醛和羧酸。

此外,高锰酸钾还可以将芳香化合物氧化为相应的羧酸。

3. 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氧化试剂,可以用于氧化醇、亚胺和醛等。

过氧化氢还可以将苄胺氧化为相应的硝基化合物。

以上只是介绍了有机合成中一些重要的还原和氧化试剂,当然还有其他许多重要试剂,我们只是简要罗列了一些常见的。

有机合成中的还原和氧化反应是高选择性和高效率的合成方法,能够合成复杂和多功能化合物。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反应需要选择合适的还原和氧化试剂,发展经济高效的有机合成方法。

第五章-氧化反应

第五章-氧化反应
第五章 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使底物增加氧或失去氢的反应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八点 三十六分。
第一节 烃类的氧化反应
苄位、烯丙位及羰基 α-活性位重要,有实际意义,其他 位置则无实际意义,因氧化产物复杂。
一、 苄位烃基的氧化
形成醛 形成酮 形成酸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八点 三十六分。
(一) 形成醛
(2) 高锰酸钾为氧化剂
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它在酸、碱以及中性溶液均
能起到氧化作用。在酸性介质中氧化能力最强。
如:髓袢利尿药阿佐塞米中间体的合成。产率90%
C H 3 N O 2
C l 1)K M nO 4,N aO HH O O C
2)H C l
N O 2
C l
高锰酸钾特点:不管多长侧链均被氧化成-COOH
CH3 CrO3-吡 啶/CH2Cl2
CH3
(68% ) O
(三) 有机过氧酸作为氧化剂:在烯丙位上引入酰氧基,经水解 得到烯丙醇类。
O
O C 6H 5COOC (C H 3)3
OCC 6H 5
水 解
O H
△CuBr
(77% )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八点 三十六分。
注:脂肪族烯烃氧化时,发生异构化作用
(100% ) CH 3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八点 三十六分。
(4)影响因素 ①反应温度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八点 三十六分。
②电子效应的影响
苯环上有-NO2、-X吸电子基时,收率降低。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八点 三十六分。
(二) 形成羧酸或酮
(1) 铬酸为氧化剂 芳环侧链易被氧化成羧酸,当芳环上侧链多于两个
O

化工工艺学题

化工工艺学题

化工工艺学练习题选择题1. 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相配合,可以解决化工过程开发、装置设计、(A )、操作原理及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解决化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也需要这两门学科的理论指导。

A. 流程组织B. 物料平衡C. 能量平衡D. 工艺计算2. 化工生产过程中由原料到化学产品的转化要通过以下哪一项来实现(B)A.分离方法B.化学工艺C.新技术D.新工艺3. 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BCDE )A. 积极开发高新技术,缩短新技术工业化的周期B. 最充分、最彻底地利用原料C. 大力发展绿色化工D. 化工过程要高效、节能和智能化E. 实施废物再生利用工程4. 从目标出发,寻找实现此目标的前提,将具有不同功能单元进行逻辑组合,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系统,这种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设计方法称为( C )A. 形态分析法B. 功能分析法C. 推论分析法D. 演绎分析法5. 催化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哪几部分(ABC )A. 催化剂参与反应,但反应终了时,催化剂本身未发生化学变化和数量的变化B. 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平衡C. 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D. 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活性E. 催化剂具有一定的耐毒性6. 工业催化剂的使用性能指标包括以下哪几项(ABCDE )A. 选择性B. 活性C. 热稳定性D. 化学稳定性E. 耐毒性7. 在裂解气中氢气未分离出来之前,利用裂解气中的氢对炔烃进行选择性加氢,以脱除其中炔烃,这个工艺过程称为( B )A. 前脱氢过程B. 前加氢过程C. 后脱氢过程D. 后加氢过程8. 一般裂解气干燥脱水采用的吸附剂包括(B )A.活性氧化铝B.3A 分子筛C.变色硅胶D.活性炭9. 裂解气分离出C2馏分和C3馏分后,再分别对C2和C3馏分进行催化加氢,以脱除乙炔、甲基乙炔和丙二烯的工艺过程称为(B)A.前加氢过程B.后加氢过程C.前脱氢过程D.后脱氢过程10. 在烃类热裂解过程中采用水蒸气作为稀释剂的原因包括以下哪几部分(ABDE )A. 不会增加裂解气的分离负荷B. 抑制裂解原料所含硫对镍铬合金炉管的腐蚀C. 水蒸气热容量小D. 脱除积碳E. 降低烃分压11. 下列可用来评价裂解原料性质的指标有(CE )A.选择性B.裂解炉出口温度C.原料氢含量D.原料转化率E.原料族组成12. .下列哪一种烃类是首选的烃类热裂解的原料(A)A.烷烃B.环烷烃C. 芳烃D.烯烃13. 裂解气预分馏过程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哪几部分(ACDE )A. 降低裂解气温度B. 分离出裂解气中的炔烃C. 将裂解气中的稀释蒸气以冷凝水的形式回收D. 回收低温位能量E. 分离出裂解气中的重组分,减少进入压缩分离系统的负荷14. 各种来源的C8 芳烃指的是(C )A.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B. 邻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C.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D.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异丙苯15. 芳烃的脱烷基化方法包括(ABCE )A. 烷基芳烃的催化脱烷基B. 烷基芳烃的催化氧化脱烷基C. 烷基芳烃的加氢脱烷基D. 烷基芳烃的直接氧化脱烷基E. 烷基苯的水蒸气脱烷基16. 芳烃分子中苯环上的一个或几个氢被烷基所取代而生成烷基芳烃的反应称为( C )A.芳烃歧化B.烷基转移C.芳烃烷基化D.C8 芳烃异构化17. C8 芳烃异构化采用的催化剂包括(AC)A. 无定型SiO2-Al2O3B.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 负载型铂催化剂D. 金属硫化物催化剂E. 金属配位催化剂18. 芳烃主要来自以下哪几部分(ABE )A. 煤焦油分馏B. 石脑油重整生成油C. 催化裂化汽油馏分D. 加氢裂化汽油馏分E. 烃裂解生产乙烯副产的裂解汽油19. 在芳烃烷基化过程中,工业上常采用的烷基化剂有(D )A.烷烃和环烷烃B.烷烃和芳烃C.烯烃和芳烃D.烯烃和卤代烷烃20. 当烯烃、炔烃、二烯烃和芳烃在同一催化剂上单独加氢时,其加氢反应速率快慢大致为(ABE )。

催化氧化(烃类选择性氧化)

催化氧化(烃类选择性氧化)

R +.H2O.
2R.OOH
.ROO + RO +H2O
RO.O . R'O + R'CHO (或酮)
.
R'O(或RO) + RH
R'OH(或ROH) + R
(5) E=167kJ/mol (6) (7)
(8) (9) (10)
分支反应生成不同碳原子数的醇和醛,进一步氧化为酮和酸,反应产物复杂。
2、催化剂体系 催化剂:Co、Mn 等过渡金属离子的醋酸盐和环烷酸盐;助催化剂
H3C
CH3
HOOC
COOH 反应产物为稳定的有机物,不易进一步氧化
CH3CHO
CH3COOH 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
而对于目的产物为中间产物的,由于中间产物较原料更易氧化,故应控制单程转化率,
通过循环操作实现高转化率。
OH
O
COOH
COOH 10%
O
C40
C-C-C-C
HAC 12%
反应产物分布与反应器物料返混程度相关
溴化物: NaBr, NH4Br,C2H2Br4,CBr4 3、反应影响因素
◇杂质:
以自由基为载链体的自氧化反应速度取决于链的传递速度,稳态时自由基的产生速度与
消失速度平衡,若体系中自由基浓度降低则反应速度急剧降低。自由基的再化合、自由基的
歧化、自由基与容器壁碰撞和反应体系中存在夺取自由基的杂质(阻化作用)
◇反应温度和氧分压 供氧能力大,反应由动力学控制
T 提高,k 增大,但不宜太高,否则 Q 吸〈Q 放,导致温度偏高,选择性降低,k 急
剧加速导致飞温。 T 降低,k 减小,Q 吸>Q 放,T 进一步降低,反应停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烃类选择性氧化
7.6芳烃氧化制邻苯二甲酸酐
7.6.1 邻苯二甲酸酐的性质、用途及工艺概况
1.邻苯二甲酸酐的性质和用途.
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酐,沸点284.5℃,凝固点(干燥空气中)131.11℃,有刺激性。

苯酐主要用来生产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其他酯类,还可用于制造不饱和聚酯树脂和染料、医药、农药等。

7·6·2 邻二甲苯和萘制苯酐反应机理
7.6.2.1邻二甲苯氧化反应
邻二甲苯气相催化氧化制苯酐,反应历程复杂,包括一系列平行和串联反应,反应均为不可逆放热过程。

主反应:
3
+ ╱> O + 3H2O
-CH3-CO
副反应:
1 CH-CO
3
+ O2‖> O + 4CO2 + 4H2O
-CH3 2 CH-CO
-CH3
+ O2+ 3H2O
-CH3-CH3
邻甲基苯甲醛
-CH
3
+ 2O2> O + 2H2O
-CH3-CO
邻甲基苯甲酸
-CH3 1 CH3-C -CO
+ O2‖> O + 3CO2 + 3H2O -CH3 2 CH-CO
甲基丁烯二酸酐
-CH3
2 + O2-COOH + 3H2O
-CH3
苯甲酸
:
-CH3 1
+ O28CO2 + 5H2O
-CH3 2
7.6.2.2萘氧化反应
主反应:
1 + 2CO
2 + 2H2O ∣‖∣+ O2╱
╲╱╲╱ 2 -CO
副反应:
O

╱╲╱╲ 1 ╱╲╱╲+ H2O
∣‖∣+1 O2∣‖
╲╱╲╱ 2 ╲╱╲╱

O
萘醌
╱╲╱╲ 1 CHCO + H2O
∣‖∣+ O2‖>O
╲╱╲╱ 2 CHCO
完全氧化反应
╱╲╱╲
∣‖∣+ 12 O210CO2 + 4 H2O
╲╱╲╱
萘氧化反应历程
OH O
∣萘酚(中间产物) ‖
╱╲╱╲╱╲╱╲
∣‖∣∣‖∣
╲╱╲╱╲╱╲╱
∣‖
OH O
╱╲╱╲
∣‖∣>O CO, CO2 ,H2O ╲╱╲╱-CO
CHCO
‖>O
CHCO
反应过程中,生成1,4-萘醌的速率很小,实际主要反应为萘氧化为苯酐和二氧化碳,副产顺酐.
7.6.3邻苯二甲酸酐生产采用的催化剂
1..催化剂
比较典型的有BASF’公司V—Ti—O系表面涂层催化剂。

它是以滑石球块为载体,采用喷涂法制备的高负荷环型催化剂,活性组分含V2O51%~15%,Ti0285%~99%,添加少量的P、Sb、Rb、Mo、Al、zr的氧化物为促进剂,苯酐收率达109%(以质量计)。

催化剂设计寿命4年。

Rhone Poulenc公司使用熔融
氧化铝球为载体的V –Ti-O催化剂。

日本触媒化学公司开发的V-Ti-Sn –Zr-O系催化剂,载体为SiC:。

苯酐质量收率可达114%~116%。

7.6.4 邻苯二甲酸酐生产工艺流程
苯酐生产发展至今,工业发达国家的许多化工公司均开发了各具特色的苯酐生产工艺,其核心是氧化反应器的型式,此外尚有催化剂和工艺流程方面的改进。

BASF公司以邻二甲苯为原料生产苯酐工艺流程见图7—11。

冷油尾气
热油 5
2
低沸物
水7
图7-7 BASF公司以邻二甲苯为原料生产苯酐工艺流程
1.压缩机;
2.反应器;
3.转换冷凝器;
4.水洗塔;
5.烟囱;
6.粗苯酐储槽;
7.预分解器; 8.第一精馏塔; 9. 第二精馏塔
空气经过净化、压缩和预热后与气化的邻二甲苯混合进入固定床列管式反应器2,邻二甲苯氧化为苯酐。

催化床层分两段装填活性不同的催化剂,以便有效控制床层热点温度,提高选择性。

反应为放热反应,床层热点温度470℃,反应管外以熔盐循环移出反应热,熔盐温度370℃左右,反应热用于副产蒸汽。

从反应器出来的气体进入带翅片管的转换冷凝器3,苯酐在翅片管上凝华成结晶,分离效率与气体中苯酐含量、冷凝器结构和排气温度有关。

转换冷凝器为装有翅片管和气体分布板的箱式结构,冷凝时管内通人50~60℃的冷油.可使管外气体中的苯酐99.5%被冷凝在翅片管上。

热熔时管内通人190℃的热油,使冷凝在翅片管壁上的苯酐熔融成液体。

转换冷凝器的台数和传热面积随生产能力而定,一般可选3台,两台用于冷凝,一台用于热熔,切换周期4~5h。

转换冷凝器出来的尾气送往两段高效洗涤塔洗涤后排人大气,循环的部分洗涤液送往顺酐回收装置回收顺酐。

尾气中含有苯酐、顺酐、醛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采用催化焚烧技术进行处理。

热熔后的粗苯酐需精制处理,精制分为预分解处理和精馏两部分。

邻二甲苯氧化制得的粗苯酐中含有邻甲苯甲醛、苯甲酸、苯酞等杂质,它们影响苯酐的色度、酸度、热稳定性、凝固点等,必须予以除去。

由于有些杂质的沸点与苯酐相差不大,很难用精馏方法分离,工业上常采用加热或加添加剂的办法,使粗苯酐中的邻苯二甲酸脱水成酐,醛类缩合,苯酞氧化成苯酐和水。

加热处理是将粗苯酐在250℃左右真空条件下加热10~24h。

加入添加剂处理一般在280~285℃、真空条件下处理8~12h,常用的添加剂有KOH、Na()H、Nazc0。

等。

图7—11中预分解器7采用加热处理粗苯酐。

一般苯酐装置可串联设1~3级预分解器。

加热处理后送至双塔连续减压精馏系统,第一个塔在180~225℃、10.7~13.3klPa下操作,塔顶馏出物为顺酐、水和苯甲酸等,塔釜物料送往第二个塔减压精馏,塔顶得纯度99.3%以上的精苯酐,塔底残液送往薄膜蒸发器进一步分离回收苯酐,残渣送焚烧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