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正常组织耐受剂量参考

合集下载

第三课 放射治疗质控

第三课 放射治疗质控

放射治疗质控---临床部分(3DCRT和IMRT)苏州市立医院东区苏州市肿瘤诊疗中心放疗科史建平整理根据ICRU29、50、62、71、83号报告和相关循证医学以及科室运行目前存在的问题,特制定本院放射治疗质控规范(临床部分---3DCRT,IMRT),并随着设备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开展,逐步会推出临床质控、放射物理质控、放疗技术质控等新的规范,使精确放疗、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障和提高。

一:基本评价指标规范:*PTV评价指标:D近似最小剂量=D98%D95%D50%(中位剂量)D近似最大值=D2%D median*OAR和PRV的剂量体积评价1:并行器官推荐: D mean V D 需勾画整个器官2: 串行器官推荐: V max D2%科室制定相应的勾画标准3:串并不明器官推荐: D2% D mean V D*需要科研或者特殊的病例观察指标TCPNTCPEUD(等效均匀剂量)CI*各种体积的定义GTV 肿瘤区CTV 临床靶区PTV 计划靶区OAR S 危及器官PRV 计划危及器官靶区ITV 内靶区TV 治疗区RVR 其他危及体积二:靶区命名规范1:GTV应标明影像手段和放疗剂量T: 肿瘤原发灶, N 淋巴结转移灶例如:GTV-T(Clin,60GY) GTV-T(MRT-T2, 50GY)GTV-N(CT,45GY) GTV-N(PEG-PET,30GY)*鼻咽部用:GTV-NX(* , *)2:CTV和PTV应标明放疗剂量,但不需标明影像手段三:剂量医嘱的规范医生医嘱:提出PTV的D50%处方剂量和特殊的OAR(危及器官)和PRV (计划危及器官靶区)剂量约束的要求★RTOG 0615晶体的剂量限制为最高剂量≤25Gy,RTOG 0225中规定晶体的受量尽可能低,而国内情况,晶体的限量多为最高剂量≤9Gy。

★其他头颈部肿瘤的肿瘤的PRV约束条件参照鼻咽癌(2)胸、腹、盆腔等肿瘤的精确放疗靶区评价和PRV约束条件1、靶区评价:★至少95%PTV满足PTV-D50%(中位剂量或处方剂量)★靶体积内的剂量均匀度95-105%的等剂量线范围内,★PTV的剂量范围在:93-107%PTV 接受<93%的处方剂量的体积<3%PTV 接受>110%的处方剂量的体积<20%★PTV外不出现>110%的处方剂量★出现>TD5/5剂量限值需进行备案登记,由物理师、责任医师和各医疗组长共同讨论并告知决定,杜绝发生>TD50/5事件。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医师模拟题2021年(12)_真题-无答案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医师模拟题2021年(12)_真题-无答案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医师模拟题2021年(12)(总分92.XX01,考试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1. 肺癌放疗时,确能提高放疗疗效的措施有( )A. 高压氧治疗B. 快中子治疗C. 超分割放疗D. 加速超分割放疗E. 生物治疗A1/A2题型1. 发生在上颌窦哪一结构的癌总的预后较好( )A. 上结构B. 下结构C. 前结构D. 后结构E. 前结构+下结构2. 宫颈癌高剂量率后装照射,给较恰当剂量时应考虑( )A. 体外照射给予B点40~50GyB. A点总剂量(包括体外照射)70~80GyC. 体外照射若增加全盆剂量,腔内应减量D. 针对不同情况,个别对待,调整剂量E. 以上各项3. 良性脑膜瘤术后放疗前PTV应在GTV外放( )A. 0cmB. 0.5cmC. 1cmD. 1.5cmE. 2cm4. 局部晚期乳腺癌,单纯手术治疗的效果很差,五年生存率仅为( )A. 小于5%B. 10%C. 15%D. 20%E. 25%5. 射野挡铅的主要目的是( )A. 修正射线束的倾斜B. 修正身体表面的弯曲C. 修正组织不均匀性的影响D. 改善不规则射野的剂量分布E. 使射野形状和靶区形状的投影一致6. 近距离治疗是( )A. 放射治疗的主要手段B. 放射治疗的次要手段C. 外照射的重要补充手段D. 独立的根治治疗手段E. 姑息治疗手段7.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是( )A. 各期均可以腔内放射治疗为主,辅以外照射和激素治疗B. 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素等综合治疗C. 晚期患者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辅以化学治疗或激素治疗D. 各期均应以放射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治疗或激素治疗E. 癌细胞Ⅰ级以放射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治疗8. 颅骨脊索瘤好发于( )A. 筛板上区B. 蝶骨底区C. 鞍区D. 斜坡区E. 岩骨区9. 镭作为近距离治疗源( )A. 已淘汰不在使用B. 普遍应用C. 限制应用D. 贫穷地区应用E. 落后地区应用10. 中晚期下咽癌术后放射治疗第一阶段的照射野设计应考虑( )A. 病侧小野,针对原发区B. 双侧小野,针对原发区C. 病侧咽、上颈野D. 双侧咽、上颈野E. 双侧咽、上颈野+双下颈、锁骨上野11. 影响热疗疗效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A. 热疗次数B. 分次热疗间隔时间C. 肿瘤部位D. 肿瘤组织学类型E. 肿瘤大小12. 与HD相比,NHL较少侵犯( )A. 纵隔B. 韦氏环C. 消化道D. 鼻腔E. 中枢神经系统13. 因有严重合并症而给予单纯放疗的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腔内照射F点和A点的剂量比哪项较为合适( )A. 3:2B. 2:3C. 1:1D. 2:1E. 1:214. 硬腭癌骨质破坏或病变广泛者最好用( )A. 手术治疗加术后放射治疗B. 手术治疗加口腔筒治疗C. 手术治疗加化学治疗D. 化学治疗加手术治疗E. 外照射加手术治疗15. 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适应症不应是( )A. 肿瘤已有远位转移B. 溃疡型肿瘤C. 深肌层受累D. 肿瘤侵及直肠周围组织E. 盆腔有淋巴结转移16. 霍奇金病的病理类型按其发病率由高向低依次为( )A. 结节硬化型、混台细胞型、淋巴细胞为主型、淋巴细胞削减型B. 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削减型C. 淋巴细胞为主型、混合细胞型、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削减型D. 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削减型E. 混合细胞型、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型、淋巴细胞削减型17.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放射治疗,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 )A.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B. 从常规180~200cGy剂量开始,逐渐加量C. 从较大剂量300~400cGy开始,逐渐改为常规剂量D. 采用超分割放射治疗E. 一直采用低分割、大剂量放射治疗18. 早期霍奇金病根治放疗后晚期并发症主要有( )A. 第二原发肿瘤B. 放射性皮肤溃疡C. 脾机能亢进D. 糖尿病E. 类风湿性关节炎19. 分化差的腮腺癌术后照射野范围为( )A. 原肿瘤范围B. 全腮腺区范围C. 全腮腺区+手术瘢痕外2cmD. 全腮腺区+手术瘢痕外2cm+上颈淋巴引流区E. 全腮腺区+手术瘢痕外2cm+患侧全颈淋巴引流区20. 下列各型宫颈癌中,适合于组织间插直放疗的是( )A. 颈管型B. 溃疡型C. 内生型D. 外生型E. 表面型21. HD累及纵隔淋巴结且已直接侵犯邻近组织,接AnnArbor分期法应分为( )A. Ⅰ期B. Ⅱ期C. Ⅲ期D. Ⅳ期E. ⅡE期22. 纵隔生殖细胞瘤预后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 病变范围B. 年龄>35岁C. 组织学类型D. 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E. AFP升高23.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检查和诊断,不必要的是( )A.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各种体征B. B超检查C. 增强CT检查D. MRI检查E. 组织病理学检查24. 设肺癌的肿瘤致死剂量为70Gy、肺的耐受剂量TD5/5为35Gy,前后野对穿照射方案的剂量分布:靶区(肿瘤)剂量为65Gy,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平均剂量为60Gy前后野照射的治疗增益比为( )A. 1.08B. 2.0C. 0.86D. 1.86E. 0.525. 按循证医学证据分类中,一项设计好的Ⅱ期非随机对照研究为( )A. Ⅰ类证据B. Ⅱ类证据C. Ⅲ类证据D. Ⅳ类证据E. Ⅴ类证据26. 前列腺的治疗选择,下列哪一项没有参考价值( )B. 分期C. 淋巴结转移情况D. 使用放射治疗的能量E. 细胞分化程度(Gleason)27. 线性能量传递(LET)与氧增强比的关系是( )A. 无关B. 有些关系C. 有关系D. 关系不明确E. 有极重要的关系28. 巴黎剂量学系统是由哪位学者建立( )A. Patterson及ParkerB. Pierquin及DutrexC. HenriBecuerelD. RobVanderLaarseE. CurieA29. 宫颈癌放疗时靶体积的确定不考虑( )A. 肿瘤恶性程度B. 病理分类C. 年龄D. 周围组织受侵范围E. 区域淋巴结转移30. 单管腔内近距离治疗的剂量分布特点( )A. 近管壁剂量高,然后骤然下降剂量分布均匀B. 剂量分布均匀C. 剂量分布尚均匀D. 近管壁剂量高然后逐步下降E. 近管壁剂量低然后下降也不显著31. 鼻咽癌颈部除上、中、下颈深淋巴结外,还应包括( )A. 耳后淋巴结B. 锁骨上淋巴结C. 锁骨上淋巴结+颌下和颏下淋巴结D. 锁骨上淋巴结、副神经链淋巴结E. 锁骨上淋巴结、副神经链淋巴结、颌下和颏下淋巴结32. 哪一项不是早期食管癌的X表现( )A. 食管粘膜增粗B. 食管粘膜中断迂曲C. 食管充盈缺损D. 食管粘膜破坏E. 食管粘膜龛影33. 口咽癌很少发生的部位是( )A. 软腭B. 悬雍垂D. 扁桃体E. 口咽后壁34. 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不包括( )A. 淋巴结的转移和数量B. 肿瘤大小C. 病人年龄D. 手术切缘阳性或宫旁浸润E. 肿瘤组织学类型35. 姑息性术后食管癌放疗剂量为( )A. 30GyB. 40GyC. 45GyD. 50GyE. 60Gy36. 腔内放射治疗阴道癌,正确的剂量参考点是( )A. 膀胱后壁B. 直肠前壁C. 肿瘤基底部D. A点E. B点37. 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治疗医师应亲自( )A. 每周检查病人一次B. 每月检查病人一次C. 病人来找即检查D. 治疗结束时检查E. 请其它临床科室代为检查38. 当高能电子线能量增加时( )A. 皮肤剂量Ds下降,建成深度变深,电子射程增大B. 皮肤剂量Ds下降,建成深度变浅,电子射程增大C. 皮肤剂量Ds上升,建成深度变深,电子射程增大D. 皮肤剂量Ds上升,建成深度变浅,电子射程增大E. 皮肤剂量Ds上升,建成深度不变,电子射程增大39. 晶体的放射耐受量为( )A. 100cGyB. 200cGyC. 500cGyD. 800cGyE. 1000cGy40. 乳癌根治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的剂量为( )A. 40Gy/20次/4周B. 60Gy/30次,6周C. 30Gy/10次,2周D. 50Gy/25次,5周E. 70Gy/35次,7周41.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A. 不全切除术后应予术后放疗B. 完全切除术后应予术后放疗C. 术后都应行术后放疗D. 术后不必放疗E. 肿瘤超过2cm,应行术后放疗42. 浸润型膀胱癌治疗失后最常见的失败原因是( )A. 远处转移40%~85%B. 远处转移30%C. 局部复发80%D. 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各30%E. 局部复发30%~50%43. 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区照射的技术,下述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照射野上界达环状软骨水平B. 照射野下界在第一前肋骨端水平C. 外界在肩关节内侧D. 内界应充分包括锁骨头深部的淋巴结E. 锁骨上区剂量计算参考点深度为皮下5cm44. 保乳手术时,乳腺肿瘤切除术的切口选择( )A. 随意B. 上象限肿瘤弧形切口,下象限肿瘤放射状切口C. 上象限肿瘤放射状切口D. 均作横切口E. 下象限肿瘤取弧形切口45.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从内层开始习惯称为K.L.M.N.O...层,L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A. 32B. 18C. 64D. 8E. 12846. 肺癌固定源皮距(SSD=100cm)斜野定位时( )A. 源皮距为100cm后不要再升降床B. 源皮距为100cm后可再升降床C. 源皮距为100cm后不可平移床D. 不用对源皮距机架角小于正负7°时可以挡铅47. 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的早期病理改变是( )A. 血管硬化B. 急性渗出性炎症C. 纤维化D. 炎症+纤维化E. 血管硬化+肺纤维化48. 室管膜瘤间变型或不全切除术后的放疗剂量是( )A. 全脑40GyB. 全脑40Gy,局部补量10GyC. 局部40GyD. 局部40~50GyE. 局部50~6Gy49. 原发于软腭的恶性肿瘤除鳞癌外尚多见( )A. 未分化癌B. 小涎腺来源的癌C. 淋巴肉瘤D. 横纹肌肉瘤E. 黑色素瘤50. 胸部平片发现肺部5cm×6cm占位性病变伴有凹凸不平空洞,周围有炎性改变,不合理的措施是( )A. 痰涂片或培养B. 胸部CT扫描C. CT引导下穿刺活检D. 继续抗炎治疗两周后复查E. 胸部MRI51. 下列淋巴结区域中宫颈癌的常见转移部位不包括( )A. 宫颈旁B. 闭孔C. 髂内外D. 腹股沟E. 腹主动脉旁52. 与放射敏感性无关的主要因素是( )A. 肿瘤细胞的固有敏感性B. 是否乏氧细胞C. 肿瘤的转移D. 乏氧克隆细胞所占的比例E. 肿瘤放射损伤的修复53. 非霍奇金淋巴瘤放疗的根治剂量为( )A. 45-50GyB. 55-60GyC. 35-40GyD. 30-35GyE. 25-30Gy54. 男性,50岁,胸片与CT见肺尖有一直径6cm肿块,侵犯胸壁局部肋骨破坏,肺门纵隔淋巴结不大,无远处转移,一般情况好,首先考虑的治疗是( )A. 手术治疗B. 放射治疗C. 术前放射治疗+手术D. 手术+术后放射治疗E. 放射治疗+化疗55. 热疗联合放疗的生物学基础是(1.乏氧细胞对热疗敏感,2.S期细胞对热疗敏感,3.热疗抑制放射性损伤的修复,4.肿瘤周边区域对热疗敏感)( )A. 1B. 1,2C. 1,2,3D. 1,2,3,4E. 2,3,456.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者,术后照射范围应包括( )A. 乳腺+胸壁B. 乳腺+胸壁+内乳区C. 乳腺+胸壁+内乳区+同侧锁骨上区D. 乳腺+胸壁+内乳区+同侧锁骨上区+同侧腋窝E. 乳腺+胸壁+同侧锁骨上区及腋顶淋巴结57. 垂体嗜酸性细胞瘤的照射剂量的是( )A. 30GyB. 40GyC. 45~50GyD. 60GyE. 70Gy58.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肺癌的分类,最常见的四大病理类型为( )A. 鳞癌、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与大细胞未分化癌B. 鳞癌、类癌、小细胞未分化癌与大细胞未分化癌C. 鳞癌、腺癌、大细胞未分化癌与类癌D. 鳞癌、疤痕癌、大细胞未分化癌与类癌E. 鳞癌、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与类癌59. 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正常组织放射耐受量TD50/5代表( )A. 治疗5年时50%的病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剂量B. 治疗5年时小于50%的病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剂量C. 治疗5年时大于50%的病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剂量D. 最大耐受量E. 最小耐受量60. 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的脊髓野宽度应包括体中线左右线各( )A. 1cmB. 1.5cmC. 2cmD. 3cmE. 4cm61. 霍奇金病累及脾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按AnnArbor分期法应为( )A. Ⅰ期B. Ⅱe期C. Ⅲ期D. Ⅳ期E. Ⅱ期62. 膀胱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设计,哪一条不对( )A. 上界在骶髂关节中部B. 下界在闭孔下缘C. 用前后相对两野D. 用三野或四野照射E. 用旋转照射63.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根治照射剂量为( )A. 25~30GyB. 30~35GyC. 35~40GyD. 60~70GyE. 50~55Gy64. 肺癌病人出现内分泌紊乱或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多见于( )A. 小细胞肺癌B. 肺鳞癌C. 肺腺癌D. 肺类癌E. 大细胞癌65. 髓母细胞瘤低危病例,术后放疗剂量为( )A. 全中枢轴40Gy,后颅窝补量至55GyB. 全中枢轴40Gy,后颅窝补量至54~60GyC. 全中枢轴36Gy,后颅窝补量至60~65GyD. 全中枢轴36Gy,后颅窝补量至54~60GyE. 全中枢轴36Gy,后颅窝补量至65Gy以上66. Co60机的几何半影,不正确的描述是( )A. 与源大小成正比B. 与源皮距SSD成正比C. 与源限距SDD成正比D. 与源限距SDD成反比E. 与限光通至皮肤距离DSD成反比67. 全肝照射的TD5/5剂量为( )A. 4000cGyB. 3500cGyC. 2500cGyD. 2000cGyE. 1500cGy68. 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皮肤癌病理类型是( )A. 基底细胞癌B. 鳞状细胞癌C. Bowen病D. 乳腺外Paget病E. Merkel细胞癌69. 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睾丸切除术后复发率( )A. 2%~13%B. 30%C. 20%左右D. 1%E. 盆腔几乎无复发70. 一般头颈部癌术后放射治疗剂量应为( )A. 20Gy左右B. 30Gy左右C. 40GyD. 55Gy~65GyE. 80Gy左右71. 鼻咽癌常可发现的体征是( )A. 鼻咽肿物,张口困难,颅神经受损合体征B. 鼻咽肿物,鼻道堵塞,鼓膜外突C. 鼻咽肿物,口咽肿胀,颅神经受损合体D. 鼻咽肿物,颈部肿块,颅神经受损合体E. 鼻咽肿物,鼻道堵塞,颈部肿块72. 宫颈癌术前放疗适合于( )A. Ⅰa期B. ⅠB期C. Ⅱa期D. Ⅲ期E. Ⅳ期73. 术中一次大剂量照射( )A. 能杀死乏氧细胞B. 能根治肿瘤C. 是理想的治疗方法D. 使用乏氧细胞增敏剂是不合理的E. 使用乏氧细胞增敏剂是合理的74. 前列腺癌常规外照射根治性放疗剂量为( )A. 40GyB. 50GyC. 60GyD. 70GyE. 80Gy75. 早期声门区癌每日照射剂量( )A. 150cGy已足够B. 180cGyC. 180~200cGyD. 230cGyE. >230cGy76. 同一部位、同一类型的倍增时间( )A. 一样B. 基本一样C. 有差别D. 无差别E. 差别极大77. 近距离照射时,靶区内剂量变化的根本特点是( )A. 剂量变化一般不超过5%B. 靶区内剂量不可能均匀C. 选择合适的布源规则是使靶区剂量均匀的关键D. 选择合适的“优化”方式是达到靶区剂量均匀的条件E. 选择合适的剂量参考点是使靶区剂量均匀的必要条件78. 等中心给角(SAD)照射技术与固定源皮距(SSD)照射技术比较,其特点为( )A. 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小,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大B. 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小,受机架转角的影响亦较小C. 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大,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小D. 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大,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大E. SAD技术易于摆位79. 对于低位Ⅱ-Ⅲ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倾向于( )A. 术前化疗B. 术前放疗C. 术前同步放化疗D. 术后放疗E. 术后同步放化疗80. 下列组织按放射耐受剂量从低向高排列为( )A. 全肝,小肠,结肠,直肠B. 全肝,结肠,小肠,直肠C. 全肝,直肠,小肠,结肠D. 全肝,直肠,结肠,小肠E. 小肠,结肠,直肠,全肝81. 下列哪一种为后装机治疗用中子源( )A. 钴-60B. 铯-137C. 碘-125D. 铯-90E. 锎-25282. 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一般规律是( )A. 闭孔-髂内-髂外和髂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B. 宫颈旁-髂内-髂外和髂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C. 骶前-闭孔-髂内-髂外和髂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D. 宫旁-闭孔-髂内-髂外和髂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E. 宫颈旁-闭孔-髂内-髂外和髂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83. 胰头癌的照射野上界应在哪个椎体的中部胰头癌上界第11胸椎上缘或1/2椎体,下界为第2、3腰椎椎体下缘:内存包括12指肠降段(C环或肿瘤内侧缘向右放2-3cm);胰体肿瘤高于胸10,下界同前,左右2-3cm( )A. 第9胸推B. 第10胸椎C. 第11胸椎D. 第12胸椎E. 第1腰推84. 头颈部肿瘤放疗,照射区内常见的放射反应为( )A. 急性粘膜和皮肤反应B. 前阻颅神经损伤C. 后组颅神经损伤D. 放射性龋齿E. 放射性下颌骨坏死85. 以下哪一描述放射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的关系不大( )A. 放射性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无特殊B. 放射性肺炎的主要治疗是用抗生素、激素及对症处理C. 肾上腺皮质激素量要大D. X线片显示肺炎范围与放射野一致E. 未照射的部位也常见放射性肺炎改变86. 关于热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正确的是( )A. 采用微波热疗机治疗易出现脂肪硬结B. 采用微波热疗机治疗易出现皮肤烫伤C. 采用深部射频热疗机治疗易出现皮下组织坏死D. 采用深部射频热疗机治疗易出现皮肤坏死E. 白细胞降低87. 肺转移癌的放射学特点是( )A. 多发B. 结节状C. 钙化灶D. 胸膜凹陷征E. 多发结节、形态相似,与气管关系不密切88. 患者男,65岁。

常见组织、器官的物理剂量限值

常见组织、器官的物理剂量限值

Sharam MS, et al Neurosurgery 63:728–733, 2008
照射体积与治疗 剂量具有同样重 要的作用,尤其 是对于SRS/SRT 而言,脑干单次 12 Gy 即使照射 体积只有0.1 cm3 也会出现临床与 MRI的变化。
剂量--体积效应
观测终点:new symptoms with suggestive radiologic findings。 常规分次总剂量是72Gy 和90Gy 时,生物有效剂量 (BED,α/β 值=3) 分别为120Gy 和150Gy ,损伤的发生率分别是5%和10% 。 每天两次的超分次治疗使得BED在>80Gy时损伤就非常明显。对 于单次 >2.5Gy大分次治疗,发生率与程度难以预测。
在肺、纵隔淋巴结和乳房受照射的病人中,有临床症状的放射
性肺炎(symptomatic pneumonitis)发生率分别为5–50%、
5–10%和1–5%。80%的RP发生在放疗后8个月之内。
晚期毒性评介推荐用LENT-SOMA标准
新的推荐剂量-体积数据
3D-CRT治疗、常规分次、全肺、症状性肺炎
• 1. 放射治疗中正常组织/器官物 理剂量限值相关研究的介绍。
• 2. 几种重要组织、器官物理剂量 /受照射体积/损伤效应的资料 汇总。
1
(1). The WHO Handbook for Reporting Results of Cancer Treatment (1979) (2).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CTCAE) by NCI (1988) (3). Acute & Late Radiation Morbidity Scoring System by EORTC/RTOG (1983-1992) (4). LENT SOMA Scales by EORTC/RTOG (1995)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放疗治疗中,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的相关问题。

一、鼻咽癌的放疗剂量放疗剂量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的放射线剂量。

对于鼻咽癌的放疗剂量,通常采用总剂量和每次剂量两个参数来描述。

1. 总剂量:总剂量是指在整个放疗周期内给予患者的放疗总量。

鼻咽癌的总剂量一般在70-80Gy之间,根据鼻咽癌的分期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总剂量的确定既要保证肿瘤的控制,又要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2. 每次剂量:每次剂量是指每次放疗给予患者的放射线剂量。

鼻咽癌的每次剂量一般在1.8-2.2Gy之间,每周给予5次。

每次剂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肿瘤的敏感性、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正常组织的防护。

二、鼻咽癌的放疗治疗时间放疗治疗时间是指完成放疗所需的天数。

鼻咽癌的放疗治疗时间一般较长,治疗周期在6-8周左右。

放疗治疗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

较短的治疗时间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增长,但可能会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

较长的治疗时间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但容易造成肿瘤的抵抗性增加。

因此,治疗时间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分期和位置等因素。

三、放疗剂量与治疗时间的关系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在合理控制剂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长的治疗时间可能增加肿瘤的抵抗性,减少治疗效果。

因此,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对于早期鼻咽癌,适当控制总剂量,缩短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而对于晚期鼻咽癌,较高的剂量和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增加治疗效果。

总之,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特点以及正常组织的防护。

正常组织耐受量

正常组织耐受量

● 急性放射损伤:发生于治疗完成后1-2月内;(3月内)● 晚期放射损伤:发生于治疗完成后≥6-9月;(≥3月)● 中期放射损伤:发生于治疗完成后2-6月,并可持续数月,如放射性肺炎(可能自限性,也可能进展为纤维化)、L ’Hermitte ’s syndrome (自限性)一. 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 1、脊髓a 照射长度10cm ,5/5TD =45Gy ,损伤表现为梗阻、坏死。

过去认为45Gy/4.5-5周是脊髓的放射耐受量,现认为50Gy/25次/5周是安全的。

(出于安全考虑)脊髓受量不应超过40Gy ,脊髓每次受量不应超过2Gy ,(1.8-2.0Gy )。

b 照射长度5cm ,5/5TD =50Gy ,照射长度10cm ,5/5TD =50Gy ,照射长度20cm ,5/5TD =47Gy ,损伤表现为骨髓炎坏死。

c 颈段脊髓的耐受剂量是40~44Gy/20~22DAY 。

如果单次剂量增加,耐受剂量降低。

胸段脊髓的放射敏感性较低,但耐受剂量限值仍应遵循上面的要求。

The spinal cord dose was limited to 45Gy. 照射总剂量45Gy/22~25次,每次分割剂量1.8~2.04Gy 时,脊髓病变的发生率为0.2%。

当总剂量降低到40Gy 时并未降低其发生率。

但总剂量为57~61Gy 常规分割照射时可导致5年内5%的脊髓病变发生率,总剂量提高到68~73Gy 时,5年发生率提高到50%。

目前几乎还没有对脊髓的剂量超过50Gy 临床资料报道。

对儿童来说,脊髓的耐受量更低,大约为30~35Gy 。

2、脑放射性脑病分为早期急性反应、早期迟发性反应、晚期迟发性反应三个阶段:1.早期急性反应:通常发生在放疗后头几天,出现头痛、发热、嗜睡和原有的局部症状加重2.早期迟发性反应:依据脑的放射部位不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嗜睡,可伴有原有疾病病情恶化,一般能自行恢复,非致死性。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考试:2021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2)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考试:2021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2)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考试:2021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2)共403道题1、如果光速为3.0×108m/s,则频率为6.0×1014赫兹的电磁辐射波长为()。

(单选题)A. 770×10-9mB. 620×10-9mC. 590×10-9mD. 500×10-9mE. 450×10-9m试题答案:D2、关于“三精”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A. 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为技术基础B. 是指精确定位、精确扫描、精确治疗C. 是指精确定位、精确设计、精确治疗D. 使照射的高剂量适合肿瘤靶区的形状E. 最大程度地杀灭肿瘤,同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试题答案:B3、在临床放射治疗中,下面指标主要作为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的是()。

(单选题)A. TD5/5B. TD5/10C. TD50/5D. TD90/5E. 以上都不对试题答案:A4、关于姑息性放射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A. 姑息性放射治疗是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B. 姑息性放射治疗主要追求肿瘤的消退C. 姑息性放射治疗相对于根治性放射治疗照射剂量低D. 姑息性放射治疗治疗时间较短E. 姑息性放射治疗其目的主要是减轻患者症状试题答案:B5、按电磁辐射波长的关系,从小到大的排列为()。

(单选题)A.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射线、微波、无线电波B. 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C.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微波、X射线D. X射线、微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E. 无线电波、X射线、微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试题答案:B6、临床诊疗医学道德原则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A. 生命神圣与生命质量相结合原则B. 患者健康利益至上原则C. 身心统一原则D. 协同一致原则E. 经济利益化原则试题答案:E7、如果测得某能量的高能电子束PDD曲线,则电子束的模体表面平均能量是()。

放疗科考试题库及答案(六)

放疗科考试题库及答案(六)

放疗科考试题库及答案701、下列不属于食管癌垂直照射技术应用的优点的是A、摆位方便B、准确C、肺受量低D、剂量分布较均匀E、脊髓受量低正确答案:E702、食管癌等中心三野交叉照射,三野剂量比通常为A、1:2:1B、1:1:1C、1:2:2D、2 :4 :1E、1:2:3正确答案:B703、下列不是乳腺癌的靶区范围的是A、乳腺B、胸壁C、腋下淋巴结D、纵隔淋巴结E、锁骨上淋巴结正确答案:D704、乳腺癌的内乳区一般选用下列哪项射线垂直照射A、4MV X线B、6MV X线C、6MeV电子线D、4MeV电子线E、14MeV电子线正确答案:E705、乳腺癌布野方法中下列不正确的是A、胸壁可采用4~6MV X线做切线照射B、切线照射若包内乳淋巴结,内切野内缘设在健侧距体中线3cm外C、腋下剂量不够时,可单独开腋下野D、外切线定在腋中线或腋后线E、治疗时两臂贴于体侧正确答案:E乳腺癌治疗时两臂置于乳腺切线固定装置,或健侧置于体侧,另一臂置于乳腺切线固定装置。

706、乳腺癌切线照射时,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使用乳腺切线固定装置B、校正距离时,白纸板平面平行机头照射窗口平面C、核对内切野时,白纸板下缘放于外切线上D、核对外切野时,白纸板下缘放于内切线上E、核对切线野时,白纸板平面垂直机头照射窗口平面正确答案:E乳腺癌切线照射时,校正距离和核对切线野时白纸板平面都必须平行机头照射窗口平面。

707、关于楔形角描述正确的是A、它表示当射线通过楔形板后,等剂量曲线改变倾斜的角度B、定义深度取射野中心轴5cm处C、是等剂量曲线与射野中心轴之间的夹角D、与α角等同E、常用角度有30°、45°、60°和75°四种正确答案:A楔形角表示当射线通过楔形板后,等剂量曲线改变倾斜的角度,深度取射野中心轴10cm处,是等剂量曲线与射野中心轴之间的夹角的余角,常用角度有15°、30°、45°和60°四种。

临床常用放疗方案ppt医学课件

临床常用放疗方案ppt医学课件
+ ② 剂量均匀:在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剂量变化应小于 ±5%,在治疗计划设计时,同时还要求90%或以上的 剂量线包饶靶区,以避免少量的肿瘤细胞受到低剂量 照射而增加复发的概率。
+ ③ 靶区内剂量要大,同时减少照射区内正常组织的 受量。
+ ④靶区外剂量要小,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重要脏 器受量应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 (3) 共面技术:如果射野的中心轴位于同一个平面之 内,称为共面技术。对穿技术的每一个射野的射入部 位与射出部位互相重叠,使正常组织体积与靶区体积 相等
+ (4)非共面技术:治疗床旋转一定角度后再设置照射 野,它们的中心轴彼此不在同一平面之内。
非共面照射图2
+ 如果两射野在皮肤表面共线连接,由于射野边缘射线的发散而在 某一深度引起剂量重叠出现超剂量;
+ MLC的控制文件直接由TPS在射野时生成,或由计算机控制的 数字化仪接受模拟机射野定位片射野的形状,通过网络传输 至MLC的控制计算机,计算机通过传来的控制文件确定每个叶 片的位置,并驱动相应的电机来完成叶片的走位。
+ 在射野过程中,某些情况如体表轮廓的不规则或组织密度 的不均匀性都会影响靶区剂量的分布。通常在射野中插入 楔形过滤板改变线束的分布,以获得较为均匀的剂量分布。
+ 组织等效物的电子密度、物理密度以及原 子序数应近似于组织或水,而且应柔韧易 弯曲以符合皮肤表面轮廓的形状。
+ 体表轮廓的不规则、靶区深度的变化、射线的斜入射以及组织不均匀 的照射等情况,除了可以作剂量校正或者使用等效组织填充物以外, 还可以使用组织补偿器。用于补偿体表轮廓的不规则,我们称之为缺 损组织补偿器;
+ 而用于补偿密度不均匀组织引起的剂量不均匀性,称为剂量补偿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