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山西运城有一位名人
山西名人简介

山西名人简介山西位于华北地区,享有“魏晋文化之乡”的美誉。
在山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众多的名人。
这些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领域和成就,展现了山西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这些山西名人。
一、古代山西名人1.庄子庄子是春秋末期、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化名人。
他出生在晋国介休的一个农民家庭,却以自由、无为等思想成为了后来道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2.班固班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出身于山西临汾。
他所著的《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许多史学家的研究对象。
3.吕洞宾吕洞宾出生在今天的山西吕梁市,是道教著名的“八仙”之一。
据说他对于道家的修道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是民间信仰中广泛传扬的神仙之一。
二、现代山西名人1.林则徐林则徐,字季同,号风采,山西吕梁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政治家、海关总税务司司长。
他因为严禁鸦片,开展“禁烟”运动而受到嘉许。
2.茅于轼茅于轼,陕西澄城人,学者、评论家、经济学家、记者、作家。
曾在山西晋城任教,以他前卫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直言不讳的批评风格而被人叹为中国现代文坛中的重要人物。
3.白玛赤林白玛赤林,蒙古族,山西省屯留县人,著名摄影家,是国际摄影界最受欢迎的华人摄影家之一。
他的作品多次被国内外的专业期刊、画册、邮票等刊登出版,享有“塞外飞天”之誉。
4.姚明姚明是中国篮球运动员,生于上海,但由于其父亲曾在山西太原工作,因此他也与山西有着一定的联系。
他曾在2002年加盟纽约尼克斯,成为第一个在美国NBA打球的中国人。
5.贾平凹贾平凹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出生于山西运城,曾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大学。
他所著的《废都》、《平凡的世界》等作品,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广泛赞誉。
以上就是介绍的几位山西名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创新与进步,不仅展现了山西人民的精神风貌,也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他们的精神足以激励今天的每一位山西人,秉持着自信与进取的态度,为山西不断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西历史名人简介

山西历史名人简介1、后圣——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安泽县)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2、龙城飞将——卫青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3、封狼居胥——霍去病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是卫青的外甥,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在两次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又一次击退匈奴至今天的蒙古境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4、“武圣”——关羽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
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
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
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山西运城家乡的英雄作文600字初中

山西运城家乡的英雄作文600字初中Living in the hometown of Yuncheng, Shanxi, I have heard numerous tales of heroism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这里是英雄的家乡,许多勇敢无畏的传奇故事在这里流传。
From the ancient defenders who fought against invasions to the modern-day individuals who strive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our society, the spirit of heroism runs deep within the veins of this small town. 从古代与入侵者作战的抵抗者到如今努力改变社会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精神深深植根于这座小镇的血脉之中。
One such hero from my hometown is my grandfather, who sacrificed his own dreams and aspirations to provide for his family duringtimes of hardship. 我家乡的一位英雄是我的爷爷,他在艰难时期牺牲了自己的梦想和抱负来养家糊口。
His selflessness and unwavering dedication to his loved ones have left a lasting impact on me, teaching me the true meaning of sacrifice and love. 他的无私和奉献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会我牺牲和爱的真正含义。
In addition to individual heroism, my hometown is also known for its collective spirit of unity and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除了个人英雄主义之外,我的家乡还以在逆境中表现出的团结和韧性的集体精神而闻名。
运城盐湖区烈士陵园革命先烈事迹

运城盐湖区烈士陵园革命先烈事迹
运城盐湖区烈士陵园是为纪念在中国革命中为国家和人民事业献身的英雄烈士而建立的。
以下是一些运城盐湖区烈士陵园中的一些革命先烈事迹:
1.张自忠:张自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将领和抗日英雄。
他参加过抗日战争,积极投身于中共领导的抗日斗争。
1938年7月,张自忠担任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组织指挥了多次重要战斗,包括平型关大捷等。
他在平型关战斗中英勇舍生取义,成为了运城盐湖区烈士陵园中的一位革命先烈。
2.曹锟:曹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活动家和革命烈士。
他曾在
辛亥革命中担任领导职务,积极参与革命斗争,并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作出了重要贡献。
曹锟在1925年积极投入北伐战争,为推翻北洋政府和保卫革命成果做出了努力。
最终,曹锟在革命斗争中不幸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黄旭华:黄旭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优秀指挥员和革命
烈士。
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黄旭华在湘鄂西苏区时期担任红军指挥员,在革命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湘鄂西的铁脊梁”。
他在解放战争期间积极参与决战平津和解放华北等战役,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些革命先烈以其英勇无畏、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的事迹被铭记在
烈士陵园中,作为榜样和鼓舞人心的象征,将激励后来的一代继续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奋斗。
话说河东)司马迁是山西运城市河津人

话说河东)司马迁是山西运城市河津人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印的《辞海》911页“河津”辞条中明确记述:“河津,在山西省西南部。
黄河禹门口(龙门)在县境西北。
古迹有司马迁故里。
”河津古称龙门,司马迁故里在今河津市阳村乡西辛封村,现存的文献、碑志、家谱、司马迁后裔、司马迁遗物,都确凿地证明:司马迁是河津人。
一、文献证1.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明确表述:“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2007年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白话史记》(系台湾14院校60位资深专家教授合译)对司马迁这句自序的译文是:“迁生在龙门,在黄河以北,龙门山以南这块地方,过着耕种牧畜的生活。
”河即黄河,山即龙门山,河之北、河之东为阳,山之南为阳,河津正处于黄河与龙门山之阳,而韩城在河之阴。
在《史记·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一句下,唐代张守节注释:“《正义》括地志云龙门在同州韩城县北五十里……夏禹所凿者也,龙门山在夏阳县,迁即汉夏阳县人也,至唐改曰韩城县。
”这个大前提是片面的、错误的,大禹凿开的龙门在河津,龙门山在河津,不只在夏阳,所以,因“龙门山在夏阳县”由此而得出“迁即汉夏阳县人也”的论断是错误的。
2.元代监察御史王思诚(山东人)在《河津县总图记》中明确记述:“司马迁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为之建石室,立碑树垣。
太史公自叙曰:‘迁生龙门’,居于太和坊,是其坟墟所在矣。
”这说明河津在晋代就有司马迁墓和庙。
3.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1527-1602,福建人)在纪传体《藏书》卷四十“儒臣传·史学儒臣司马谈、司马迁”一节中,明确记述:“司马谈,绛州龙门人,谈为太史公,……有子曰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河津古称龙门,属绛州,而韩城属通州。
“司马迁是绛州河津人”,这是李贽的盖棺定论。
4.明朝内阁首辅朱国桢(1557-1632,浙江人)在《仿洪小品》卷六“古墓”一节中明确记述:“汉太史司马迁墓在韩城县南芝川镇,前有祠,见存。
运城名人

运城名人--傅作义:字宜生,山西荣河(今山西省万荣县)人,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
1949年1月,他响应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毅然率部起义,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
运城名人--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名将,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历代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
道教将他奉为“关圣帝君”,即人们常说的“关帝”,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
运城名人-嫘祖,一作“累祖”。
神话传说人物,传为西陵氏之女,是传说中的北方黄帝轩辕氏的元妃。
她生了玄嚣、昌意二子。
玄嚣之子蟜极,之孙为五帝之一的帝喾;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
山西运城革命先烈事迹

山西运城革命先烈事迹运城可是有着许多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呢。
就说嘉康杰吧,这人可了不起啦。
他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在运城的革命天空中闪闪发光。
嘉康杰一心就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到处去宣传革命思想,那时候的环境多恶劣呀,可他一点都不怕。
他走村串巷,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行者,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在运城的每一个角落。
他开办学校,教大家知识,也教大家要反抗压迫,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
他的努力就像一阵春风,吹醒了很多人的革命意识。
还有傅作义将军,他也是咱运城的骄傲。
傅将军打起仗来那叫一个厉害。
他带着兵在战场上那是勇往直前。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保卫家乡、保卫国家的重任。
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他冷静又果断。
他心里想的都是怎么把敌人赶出去,让老百姓能安安稳稳地生活。
他的那些士兵也都特别敬佩他,跟着他一起冲锋陷阵,毫不退缩。
运城的这些革命先烈们啊,他们就像一群勇敢的守护者。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们放弃了自己的舒适生活,去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奋斗。
他们有的可能连自己的生命都牺牲了,但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懂得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我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能在大街上自由自在地逛街,能吃着各种各样的美食,这都是那些先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可不能忘记他们的付出。
咱运城的这些英雄,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首首激昂的歌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运城人。
我们要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让这种勇敢、坚定、为了正义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在运城的土地上延续。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想这些先烈们。
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持下来,我们现在这点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的故事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运城的革命先烈们,他们的名字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中,他们的事迹应该被我们不断地传颂。
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让运城变得更加美好,这样才对得起那些曾经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而拼搏的先烈们。
山西运城名人及景点

山西运城名人及景点
山西运城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众多知名的名人和景点。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千年古刹、古城墙、古建筑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可以领略到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美食文化。
名人方面,运城出过不少有名的人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战国时期的晋国名将韩信。
他是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最具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的将领之一,曾出奇制胜,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此外,还有唐代文学家李贺、宋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辛弃疾、明代文学家吕蒙正等,都是运城文化的代表人物。
景点方面,运城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景点。
运城古城墙是中国现存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已有1200
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原第一墙”。
另外,还有五台山、嵩阳书院、
文庙、玄岳山、白马寺等诸多古迹景点,都是运城文化的象征和缩影。
在民俗文化方面,运城的市集、庙会、民俗表演等活动,都充满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
运城的土豆粉、酥油馍、油茶、桂花糕等美食也是值得品尝的特色小吃。
总之,山西运城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城市,值得广大游客前来探访。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名人
我的家乡山西运城,有一位名人,他身长九尺,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武艺精通,使青龙偃月刀犹如青龙飞舞,刀起处,首级落,—他就是三国名将关羽,又叫关云长。
刮骨疗毒的故事就因他而起,关羽与庞德激战时,手臂中了庞德放的箭,由于箭上有毒,毒已经沾到骨头上了。
华佗决定为他刮骨疗毒,他一边与马良下棋,一面将手臂伸给华佗,华佗把肉割开,用刀往发黑处来回用劲地刮,远处都能听到,军帐中人个个吓的脸色发青,唯有关羽神情自然。
一会儿,盆里的血满了。
骨头上的毒刮完了,华佗用药敷上,又用针线将切开处缝合。
关羽手臂伸展自如,一点不痛。
关羽不仅意志坚强,还是一位有情有义的人。
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于是千里走千骑,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不降曹操,他忠于刘备、张飞的情义,尽管曹操送了很多礼品,还送吕布曾经骑过的赤兔马。
他都不降,还送了许多金银珠宝,关羽谢了三拜,又走了。
曹操想把他抓回来,让关羽投自己麾下,于是让六位大将挡住他,关羽仍去过五关,先后斩了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秦琪,又与夏侯大战三十回合,才过五关,去袁绍处见刘备。
关羽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让后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