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

第二节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
芝加哥学派主张: (1)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是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 进步的结果,大企业的高利润率是生产效率提高的 结果,而不是资源分配无效率的结果。 (2)政府反垄断政策应以促进经济效率为目的, 反托拉斯法应该是保护竞争,而不是单纯保护竞争 者。
第二节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
(3)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是高集中寡占的,只 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管制就没有必要。
第一节 市场绩效的衡量
(三)产业技术进步程度 产业技术进步是指产业内的发明、创新和技术 转移(扩散)的过程。 1.技术进步的三个阶段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把技术进步分为三个 阶段:第一阶段:发明。
第二阶段:创新。 第三阶段:扩散。
第一节 市场绩效的衡量
2.企业规模与技术进步 不同规模的企业在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和地 位,是研究产业组织和技术进行关系的重要内容。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节 市场绩效的衡量
(三)托宾q
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1918 2002),美国经济学家,1981年诺贝尔经 济学奖获得者。托宾的贡献涵盖经济研究 的多个领域,在诸如经济学方法( econometric methods)、风险理论( risk theory)等内容迥异的方面均卓有建 树,尤其在对家庭和企业行为( household and firm behaviour)以及在 宏观经济学纯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应用分析 方面独辟蹊径。
第三节 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
三、企业创新与市场绩效
假设某产业的需求曲线为D,边际成本曲线为M C,边际利润为MR。如果该产业为完全竞争产业,则 有MR=MC=C,C即为市场价格,超额利润为0,如图83。
以资本价值。资本价值是 ,其中 是资本价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产业内部的竞争与垄断问题,探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
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完全竞争模型,到不完全竞争模型,再到现代的产业组织理论。
完全竞争模型假设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化,信息完全透明,市场进入和退出自由。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行为是价格接受者,市场绩效是最优的。
不完全竞争模型则认为,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存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不同形式。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行为是价格制定者,市场绩效可能不是最优的。
垄断竞争模型假设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卖家,产品差异化,信息不完全透明,市场进入和退出自由。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行为是价格制定者,市场绩效可能不是最优的。
现代的产业组织理论则更加注重实证研究,试图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理论假设。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创新、政府政策、消费者偏好等。
在我国,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整市场结构,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市场绩效。
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等手段,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消费者则通过选择优质产品和服务,推动市场结构的优化,提高市场绩效。
产业组织理论对于理解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产业组织理论,才能更好地制定产业政策,优化市场结构,提高市场绩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与挑战产业组织理论不仅是一种理论框架,更是指导实际经济活动的工具。
在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和消费者行为中,产业组织理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这一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产业组织理论来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例如,对于垄断行业,政府可能会采取反垄断措施,以促进市场竞争。
第四章 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苏东水)

二、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
• 著名产业组织理论学家贝恩把市场结构划为六个类型: 极高 著名产业组织理论学家贝恩把市场结构划为六个类型: 寡占型,高集中寡占型, 集中寡占型, 寡占型,高集中寡占型,中(上)集中寡占型,中 (下)集 中寡占型,低集中寡占型和原子型。 中寡占型,低集中寡占型和原子型。 • 在贝恩看来,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是非常普遍的,这在贝恩时 在贝恩看来,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是非常普遍的, 期的美国、英国产业中得到了证实, 期的美国、英国产业中得到了证实,当代产业组织也证实了 这一点, 这一点,纵观经济经过高速增长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国家的 产业发展,每个产业的发展都与一些明星企业密切相关, 产业发展,每个产业的发展都与一些明星企业密切相关,从 汽车、钢铁、石化到家电、卷烟、日化,再到服装鞋类等, 汽车、钢铁、石化到家电、卷烟、日化,再到服装鞋类等, 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领头羊, 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领头羊,这些领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30%-90%不等, %-90 从30%-90%不等,都对行业产品的价格和产量有一定的控 制力, 寡头垄断是产业经济运动的必然结果, 制力,即寡头垄断是产业经济运动的必然结果,随着科技的 进步,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 进步,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将存在于 各个产业,无论垄断的表现形式如何, 各个产业,无论垄断的表现形式如何,而且寡头垄断市场结 构还是比较稳定的。 构还是比较稳定的。
(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决定市场集中度的因素很多, 决定市场集中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 2、产品差别化; 、产品差别化; 3、进入和退出壁垒; 、进入和退出壁垒; 4、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5、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6、短期成本结构。 、短期成本结构。 技术、成本条件等等作为企业的内控因素, (技术、成本条件等等作为企业的内控因素,企 业之间难以直接获知和比较。) 业之间难以直接获知和比较。) 这里主要介绍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化。 这里主要介绍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化。
中西快餐比较

中西快餐业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比较快餐,它是一种为大众提供简便快捷服务与丰富营养的产品,是一种薄利多销的餐饮形式。
快餐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食品工业与餐饮业相结合,由传统饮食文化变革的产物。
1994年我国把快餐业发展列入国家“八五”计划。
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它在中国已经形成。
快餐业已成为中国商品市场及劳动市场上最大也是最具吸引力的利润增长点。
1996年,全国专业快餐公司只有800个左右,快餐网点40万家,快餐业年营业额约400多亿元,到1999年,全国快餐企业与经营网点达80多万家,快餐业营业额实现750亿元,2000年营业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快餐业的营业额已经占据了整个餐饮业营业额的2/5多;2004年,全国快餐连锁经营网点100多万个,年营业额可达1500亿元,分别占到餐饮业的22%和20%左右,快餐行业规模继续扩大。
网点与营业额的快速增长充分显示出海内外快餐业投入和快餐市场的不断扩大。
目前,快餐业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成为支撑餐饮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快餐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满足市场需求,服务大众生活,扩大内需,开拓服务消费市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进入21世纪,在GDP同比增长9%的背景下,中式快餐业以20%的年递增率迅猛增长;西式快餐也快速发展,平均每年都超过10%,势头曾经一度压制中式快餐。
中西快餐业虽然同时都在迅速发展,但以下几方面比较可以看出,中西快餐的经营发展是有较大区别的。
1 市场行为的比较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与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我国快餐行业目前集中度高、规模不足、进入壁垒低。
[1]我国快餐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有的采取扩张战略,有的采用产品策略,但总的来看,企业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产品差异化行为与连锁经营行为。
1.1 产品差异化行为的比较首先,从产品品种层面上看,西式快餐品种相对单调,品种开发和创新只集中于关键产品线的线长,而忽略了产品组合的宽度,肯德基拥有鸡柳堡,鸡腿堡,猪排堡等各式汉堡,但仍是汽水+薯条+汉堡+饮品的产品项目;而中式快餐品种较多且产品特色风格化,但由于品种繁多,质量口味常常参差不齐。
SCP

⑵市场行为:
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条件和其 他企业的关系基础,所采取各种决策行为。 包括定价策略,产品与广告策略,研发和挤 竞争对手的行为等。
⑶市场绩效: 指在一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 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主要有: 资源配置效率,利率水平,消费规模等等。
第四章
市场结构
第一节 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二、产品差异化
1.涵义:指由于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生产同类 涵义: 涵义 产品在质量、款式、性能、 产品在质量、款式、性能、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 所导致的产品间不完全替代的状况。 所导致的产品间不完全替代的状况。
2.产品差异化对市场结构影响
竞争型 竞争Ⅰ 竞争Ⅰ型 500≤HI<1000 500≤HI<1000 ≤HI< 竞争Ⅱ 竞争Ⅱ型 HI<500 HI<500
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P162 进入壁垒P exit) 2、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 退出壁垒(
exit) 2、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 退出壁垒(
⑴定义: 定义: 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
⑵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 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
⑵工业品产业 所谓工业品, 所谓工业品 , 就是主要以企业为销售对象的用 于生产的商品。 于生产的商品。 这类产品比较标准化和规格化,物理差异性较 这类产品比较标准化和规格化 , 而且购买者多为企业, 小 , 而且购买者多为企业 , 具备鉴别产品物理性能 的知识和测式手段,偏好不强,也不易受广告影响, 的知识和测式手段 , 偏好不强 , 也不易受广告影响 , 所以差异化程度小。 所以差异化程度小。
缺陷: 缺陷: 为了计算某个指定市场的HHI, 为了计算某个指定市场的HHI,必须收集到 HHI 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必须承认, 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必须承认, 这次工作的成本是比较高的。 这次工作的成本是比较高的。
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关系

49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关系张芹49.1概念范式的提出。
所谓SCP是Structure(市场结构)、Conduct(市场行为)和Performance(市场绩效)的缩写,它是由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以梅森和贝恩为主要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来的。
哈佛学派认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1938年,梅森和克拉克等开始对市场竞争过程的组织结构、竞争行为方式和市场竞争结构进行经验性研究。
他们认为,不完全竞争存在的事实表明,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的实行条件是不协调的,这种不协调反映了市场竞争与实现规模经济的矛盾;为了研究现实条件下缩小这种不协调的方法和手段,有必要明确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
梅森将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的论述,归纳为两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有效竞争的标准归纳为市场绩效标准。
1959年,贝恩出版了产业组织理论集大成的著作《产业组织》。
贝恩的研究方法,为个别产业的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尤其是贝恩对作为市场结构形成要因的产业集中、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规模经济性的有关研究和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分析,为丰富产业组织研究提供了大量案例。
而1970年谢勒出版的《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则进一步揭示了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弥补了贝恩《产业组织》对市场行为论述的不足,从而将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49.1.1市场结构理论所谓市场结构就是构成市场的卖者(企业)相互之间、买者相互之间以及卖者和买者集团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
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市场集中度;新企业的进入壁垒;产品的差异度;市场需求的增长率和价格弹性;短期的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的比例;规模经济;生产的多样化等等。
市场绩效

一、具体衡量指标
(一)利润率指标(收益率) 利润率衡量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资本收益 率和成本利润率等。
销售利润(税)率=利润(税)总额/产品销 售收入×100% 资本利润(税)率=利润(税)总额/自有资 本×100% 成本利润(税)率=利润(税)总额/产品销 售成本×100%;
以上所指的利润是会计利润,指标都有某些缺陷
(三)生产的相对效率的衡量 主要是从产业内的企业是否实现了规模经济性以 及已有的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来分析资源在产 业内的有效利用程度。 (1)以市场的主要供给者是否达到规模经济来反 映产业内经济规模的实现程度。 (2)通过考察产业内是否存在企业生产能力剩余 来反映产业内规模能力的利用程度。
(五) 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关系(争论) 1、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 不同规模的企业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和地位是研究产业组织和 技术进步关系的重要内容。对这个问题,不同经济学家的研 究结论不尽相同。 (1)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1979)和加尔布雷斯(J.K.Calbraith, 1980)等人认为,大企业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最大。理由是: 1)从经济实力看; 2)从承担风险角度看; 3)从规模经济角度看; 4)从创新动机看 ;
R1 + R 2 q = Q
q是指一家厂商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这家厂商资产的重置成 本的比率(tobin,1969)。是衡量市场资源配置的一个 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q为托宾指数; R1为股票的市值; R2为债券的市值;Q是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 托宾q值根据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来衡量市场绩效的高低。 显然,q值越大,企业能获得的垄断利润越大。
引起超额利润的因素一般有:
第一,有不可预期的需求和成本费用变化形成的 预料外的利润。 第二,技术开发与创新所代来的创新利润; 第三,作为风险性投资报酬的风险利润; 第四,通过控制市场获得的垄断利润。 由于前三种高额利润是短期的,不可能长期存在 ,因此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如果某一个产业 的利润率长期超过社会一般利润率水平,就应该 认为与产业的垄断因素有关
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

2.2 高铁宿命——花开又花落
• 投资收益:空座率高 • 安全问题:温州动车事故 • 腐败:刘志军落马 • 铁路工程质量? • 负债严重(负债率61%- 2.6万亿债务)
第三幕:未尽的的改革
• 根源:政府主导投资模式、国有垄断企业、非 民主决策
• 本质:政企不分、政监不分、政资不分 • 改革措施: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监分开、
网运分离、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改革、价格 管制 • 机构改革:撤销铁道部,一分为三,经营归总 公司,安全监管归铁路局,规划归交通部。
本章小结
• 市场绩效包括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静态效率主 要是社会福利最大化,动态效率主要是技术进步 推动的生产率提高。
• 市场绩效衡量指标:收益率、勒纳指数、托宾Q • 市场结构与行业收益率之间具有相关性,但是可
案例:风云变幻的中国铁路行业
• 2005-2009 ,火车票一票难求 • 2010年以后,高铁的飞跃发展
第一幕:“火车票”短缺
• 春节买火车票比高考录取还难 • 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告别了供不应求的短
缺时代,这买火车票的滋味真是让人不好 受。在疲累中,多少次心中涌出一股渴盼, 火车票什么时候能像飞机票那样好买?
1.1乡愁是一张窄窄的火车票
• 又到年关,乡愁又在远游的每一个人心中 升起。看看市区一些售票点前每日排起的 蜿蜒长龙,就知道春节就要到了。不要奇 怪,为什么每日买票的队伍这么长,即使 顶着夜晚的低温,也要在寒风中苦苦等待。 只是,回家的心情是这样的急迫,回乡的 路却是这样的艰难。
1.2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第三节 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
二、技术创新与市场绩效 (一)市场集中度与技术创新 学者们关于市场集中度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存在分 歧,即有些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但 有些却认为集中度提高不是创新活动上升的解释 变量。 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更复杂的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市场行为
一、含义与内容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充分地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 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中企业 的市场行为。
可编辑ppt
1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在现实中很少见到。
寡头垄断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 市场形态,由于市场上存在几个规模较大的相互 依存、相互竞争企业,所以每一个企业的市场行 为都会对其他企业行为产生有效的影响,研究这 种市场中企业行为就很有意义。
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卡特尔必须使整个行 业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即:
MRT=MCT
可编辑ppt
8
卡特尔的总产量决定以后,要在各成员之间进 行分配。一个理想的分配方式是:通过调整各成 员的产销量,使它们额外生产的1单位产量的边际 成本都相等且等于卡特尔的边际收益。这种分配 方式可以使卡特尔获取最大利润。
4
P
D
d
P0
•B
MC1
MC2
MRd F G
d D
MRD
0
Q0
可编辑ppt
Q
5
3.价格协调行为
个别企业单独采取的价格行为导致的价格竞争会 造成两败俱伤的实施,促使寡头企业去寻求另一种 方式,即通过企业间的协定或暗中默契来协调价格, 以达到控制市场,增大利润的目的。这种寡占市场 中企业间在价格确定和调整过程中通过相互协调而 采取的共同行动就是价格协调行为,最常见的包括 卡特尔、价格领导和有意识的平行调整。
对于不同种类的产品,企业所采取的广告策略是不 同的。研究表明,搜寻商品的广告应提供有关产品 性质的直接信息;对经验品而言,广告往往不向消 费者介绍产品本身,而是通过反复强调企业的名称 和品牌来加深消费者的印象,以提高品牌知名度。
可编辑ppt
17
广告与产品差异
广告是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差异信息的最 重要的手段,因此企业通过做广告可以让消费者 认识其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从而与竞争者的产 品区别开来。有时广告本身也可以看成是产品差 异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编辑ppt
15
关于广告行为
广告行为是企业在市场上经常采用的一种主要 的非价格竞争方式。
对于企业而言,广告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信息披 露。当然广告可以传达一些确凿的事实,也可以让 购买者形成一些模糊的认识。
广告可以分为信息性广告和劝说性广告。
可编辑ppt
16
产业组织学中,商品有“先验品”和“后验品”之 分,先验品又称“搜寻商品”;后验品又称“经验 商品”。
可编辑ppt
9
设厂商1和厂商2成本函数分别为C1(q1)和C2(q2),卡特 尔的利润等于厂商1和厂商2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即:
Π=TR(q1+q2)-C1(q1)-C2(q2) 要使卡特尔利润最大,应满足
q1
TR ' (q1
q2 ) C1' (q1)
0
q2
TR ' (q1 q2 ) C2' (q2 ) 0
平均成本的定价方法更为实用,即成本加价定价方法。
其基本定价公式:
pr
K Xs
C Xs
其中,p为价格,K为资本,Xs为标准开工率下的产量;r为 企业的投资目标利润率。
可编辑ppt
3
2.曲折需求曲线
寡占价格形成后,在生产条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时,通常 会保持一定时期内的基本稳定。该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 齐于1939年提出,用以解释价格刚性现象。
可编辑ppt
12
S2(MC2) P
MC1 P*
MR1
0
q2*
q * 可1编辑ppt
Q*
D Q
13
三、企业的产品策略
1.产品策略的内容
企业的产品策略,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开发和销售产品, 以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企业的技术开发和销售服务活动 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产品策略比价格策略更为复 杂和多样。其中,产品差别化的制定和实行是企业产品策 略的核心。
企业产品策略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个是关 于产品类型、款式、质量和性能等方面的策略;一个是有 关广告宣传和各种销售服务活动方面式、质量和性能等方面的策 略包括: ①企业加强技术开发的策略 ②企业确定产品变换程度的策略 ③企业确定产品变化频率的策略 ④企业运用专利制度的策略
TR ' (q1 q2 )(即卡特尔的边际收益 )
C1'
( q1 )(即 MR1 )
C (q '
2 可编辑ppt 2
)(即MR2
)
10
卡特尔曾经存在于许多行业,但由于各国反垄 断法的出台,把卡特尔作为一种垄断组织而加以禁 止。因此,现在的卡特尔常常是国际性的。最著名 就是OPEC,利用其在世界石油市场的较大份额, 成功的抬高了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
可编辑ppt
6
卡特尔
当厂商串通在一起,试图确定使整个行业的利润 最大化的价格和产量时,这些厂商就被总称为卡特 尔。所谓卡特尔就是一个行业的独立厂商之间通过 有关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事项达成明确的协议 而建立的垄断同盟。
可编辑ppt
7
卡特尔的价格和产量决定同完全垄断厂商的价 格和产量决定是一样的,因此,可以将卡特尔当 成一个完全垄断厂商来分析。
但是,即使不考虑法律问题,卡特尔也具有不 稳定性。
可编辑ppt
11
价格领导模型
价格领导是指在一个行业中由某一家厂商率先 制订价格,其他厂商随后以该领导者的价格为基准 决定各自的价格。
这一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领导厂商可以根据其 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准则来制订价格和产量,而其余 厂商则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一样,被动的接受 领导厂商制订的价格,并据此决定各自利润最大化 的产量。
企业的市场行为分为两大类:市场竞争行为和市 场协调行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企业的价格
策略,产品策略和排挤竞争对手的策略。
可编辑ppt
2
二、企业的价格策略
1.企业实际定价方法
理论上,企业的定价方法应遵循边际原理,按照边际成
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制定价格并决定产量,但是,实际上
由于企业所掌握的信息有限,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的利润率加
模型假设: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它寡 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 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 中的其它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 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也就是“跟跌不跟涨”。
可编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