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各民系性格特点之欧阳学文创作
广东三大民系概念

【摘要】民系,是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先生创立的描述亚文化群体的概念。
人们习惯于把广东汉族居民分为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
本文对三大民系的概念逐一作出界定,并指出广府、客家、潮汕都不是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三大民系作为特定族群存在和繁衍的缘由,并不在于自然意义上的血统的纯洁性,而是植根于方言、民俗等方面的文化基础,除此之外,还从方言特征和民性特征两方面着手分别分析了三大民系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民系广府客家潮汕广东,背靠巍峨南岭,南临浩瀚南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横亘北部的南岭山地,不仅是一条自然地带分界线,也是一条文化类型分界线。
孕育、发生、成长于这条界线以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广东文化或岭南文化,经过两千余年的开发,在土著南越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博采其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之精华,经过长期的整合、融合、创新、升华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区域文化体系。
广东独特的文化体系塑造的其独特文化个性,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研究成果也不少,例如《说是说非广东人》(叶曙明、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人是天下的眼》(王国梁、团结出版社)、《其实你不懂广东人》(雷铎、广东经济出版社)等等,都从不同角度探讨广东岭南文化或广东人的民性。
不过人们所谈论或理解的“广东人”指的往往只是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府人,而且人们一般观念上的广东文化标签—粤语、粤剧、茶楼文化、年宵花市等等,其实也是意指广府文化。
熟知广东的人都知道,广东人又分为三支,在粤东还分布着与“正宗广东人”的广府人泾渭分明客家人和潮汕人。
广府、客家、潮汕就是所谓的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的民系文化是全国最具特色的民系文化。
全国八大民系,广东独占其三,分别是广府、客家和潮汕(闽南民系的分支)三大民系。
广府语言例如:客车-巴士;出租车-的士;球-波;衬衣-T 恤衫;聚会-派对;胶卷-菲林;小商店-士多;小费-贴士;票-飞等等这种现象其他方言中也有,但都远不如粤语突出。
广府与客家 一段不堪回首的恩怨情仇

广府与客家一段不堪回首的恩怨情仇同为一族,同在一省,比邻而居,但语言和习俗却差异甚大,以致彼此间颇多嫌隙,互有龃龉,说的就是广东的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
上个月在广东自驾旅行,我们的行程从客家文化始,中经潮汕文化区,至广府文化终,算是初步接触了广东的三大民系,也有了点皮毛认识。
沙湾镇,始建于宋,一座广府文化的博物馆。
从沙湾古镇看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异同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广东人≠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
广东是地理概念,而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是民系概念,广东人应该是指包括上述三大民系,加之雷州、疍家以及各少数民族在内所有广东境内的居民。
三街六市的沙湾,曾经的商贾凑集之地。
自驾行程的最后一站,我们拜访了广府文化的典型代表,位于番禺的沙湾古镇。
所谓广府,即广州府,明清的行政区域之名,其称呼一直沿用至民初,方去“府”字而改称广州。
广州府自明清设立以来,经贸繁荣、文教昌盛,不但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带,其政治经济状况,在广东全省也处于领先地位。
而沙湾古镇距广州市中心只有三十公里,荟萃了几乎所有广府文化的精髓。
沙湾的标志性建筑:何氏祖祠留耕堂。
其实,从根上说,广府人和客家人同祖同宗,都是中原移民,只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别(本篇不谈潮汕文化)。
广府人最早的根是秦朝遗民,到了唐末和宋末的社会动荡时期,中原氏族纷纷避乱南下,经江西大余,再翻越梅岭关到达南雄珠玑巷。
他们不熟悉岭南的情况,不敢贸然再南下,便在珠玑巷安顿下来并重新创业。
无论土客,均重诗书育人,。
若干年后,这些中原人逐渐适应了岭南的气候和生活习惯,又顺北江来到了珠三角,首先在这片富饶的土地扎根繁衍。
在广府文化中,就有贡生罗贵,带领珠玑巷97户33姓,伐竹木而结筏,南逃珠三角的故事。
故,广府人多称自己是来自珠玑巷,并把珠玑巷称为“七百年前桑梓地”。
留耕堂,被誉为“岭南古建筑综合艺术之宫”。
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在汉民族的集体信仰崇拜和传统的岁时年节上,并无根本的不同。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课程号]51909《地域文化(本)》2019秋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辅导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广东[课程号]51909《地域文化(本)》2019秋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辅导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b93e16dd36a32d7375813b.png)
学校:国家开放大学广东
[课程号]51909-地域文化(本)-2019秋形成性考核任务一
试卷满分:100分得分:100
1.秦代时,秦皇在岭南设置了桂林、象、南海三个郡,如今的广东大部分地区属于()。
A. 象郡
B. 桂林郡
C. 南海郡
[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
正确答案:南海郡
2.
客家文化中最富盛名的是()。
A. 围龙屋
B. 盐焗鸡
C. 娘酒
D. 酿豆腐
[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
正确答案:围龙屋
3.号称祖先曾是"中原望族”的是()。
A. 潮汕人
B. 客家人
C. 雷州人
D. 广府人
[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
正确答案:客家人
4."百越”是秦汉以后对()。
A. 现今广东、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B. 南越族的泛称
C. 中国南方所有民族的泛称
D. 现今广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解析提示:复习课本知识,并作答]
正确答案:中国南方所有民族的泛称
5.岭南地区以()为主。
岭南文化艺术:广东精神

二、广东精神的省外比较
1、精明的华东人
(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台湾、福建)
◆精明能干 ◆精诚团结 ◆生活有情趣
华东人讲穿、广东人讲吃
2、浪漫的华西人 (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 ◆忠厚朴实 ◆浪漫豪放 陕西信天游、腰鼓、新疆歌舞等等
3、豪爽的华北人 (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
人民抗英、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康梁变法、孙中山的 中华民国、三民主义:民权、民族、民生) 毛泽东赞誉的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四位著名的思想 家: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
代;(河源“苏家围”,苏东坡第11代,1382年) 4、清兵至广东,客家人被迫散居各地;康熙年间“移湖广,填四川”,
客家人入川,如朱德;(鹤山,深圳龙岗) 5、太平天国时期,粤中地区发生12年的土客械斗,政府划台山赤溪
地区安置客家人,不少客家人到海南、广西、海外谋生。 客家人的性格特征: ◆近儒重礼 注重伦理教化、崇尚读书、尊师重教 王力、叶剑英、广东几所著名高校的教师 ◆勤俭朴素 自然环境差、生活艰难(八山一水一分田)
黄等人。但一般老百姓还是不太关心民生政治。
2、自强不息的潮汕人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东起潮汕和海丰、陆丰,西南过中山市五桂山
区后(即越过珠江三角洲),散处于粤西地区,最后经雷州半岛跨海 指向海南岛。是古闽粤(东越)后裔融合于汉族的一支,讲闽南方言. ◆强烈的凝聚力——排他性 潮汕会馆 ◆冒险性 地狭人稠:南宋后移民增多,东晋时5520人,唐51674人,宋 147571人,明朝284457人,清朝218万。1991年1045.95万,是全国 人口平均密度的8倍。 海岸线长:自然灾害频繁;海禁;大批漂洋过海闯荡谋生,以强悍著 称,“海盗”、“山寇”、“会党”——陈泽泓《潮汕文化概说》。 ◆重商性和创新性 “潮州帮”、“广东的温州人”、“中国的犹太人” 注册商标5700多件,120多件名优产品在海外注册 华人首富李嘉诚、黄光裕 ◆追求精美细致: 事事精打细算;“种田如绣花”;
广东三大民系简述(民进论文)

广东三大民系简述――中国民主促进会深圳大学支部课题组(民进深大支部作者:潘喜良,李联春,丁蜀还,张岩鑫.邮编:518060)论文摘要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阵地, 广东省居民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他们为广东省的经济建设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文根据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再加上撰写者对一些历史史料和实物材料的分析,重点对广东省主要居民三大民系的历史发展和三大民系自身的民俗礼仪文化和人文精神特点作出一些探索,以求得对三大民系人民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有助于给政府部门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本文主要是一篇资料性,知识性的文章。
主要是对前人现有研究成果的搜集整理和阐述。
这篇文章有助于在全省政府部门工作的干部和广大在校学生及社会群众对广东省的居民情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从而在现实生活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产生. 为创建和实现“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健词: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客家民系;历史文化特征;民俗礼仪;民居建筑;饮食风俗;音乐戏剧;工艺美术;客家妇女;论文全文:广东省的居民主要由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人民,外加黎、苗、瑶、壮、回、满、畲、京等多个世居于广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组成。
其中三大民系的人民是广东居民的主体。
故此,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根据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再加上自己对一些历史文献和实物材料的分析,重点只对三大民系的历史发展和民系自身的文化精神特点作出一些探索,以求得更科学的,便全面的结论。
由于时间仓促,文章难免有失误,错讹之处。
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指正。
广府民系: 主要分布在广州,番禺,南海,佛山,东莞及以南以西的广大地区(包括中山,江门,珠海,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等地区)潮汕民系: 主要分布在汕头,潮州,揭阳,普宁,汕尾等地区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清远,深圳龙岗等地区。
广府人主要由中原地区自秦以来的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
其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人民的表现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的遗传,又受中原汉文化的哺育,更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因此具有多元化的层次和构成因素。
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各民系性格特点之欧阳美创编

广府人前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南海人)说:广州人太现实,什么都讲‘着数’,只有有‘着数’的事广府人才会去做。
广州人对空头理论不感兴趣,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
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世界发展。
只顾及自己所属的小圈子,只关心自己的房价和股票。
人人都为了钱忙忙碌碌,整日东奔西跑。
看重的是效益和价值,不注重形式和外表。
表现出更多的功利主义(或工具化)倾向。
“叹”这个词在人们的意识中一般有感叹、叹息之意。
而在广州,叹茶,叹花,叹粥,叹色,叹补,叹歌,叹生猛,叹温泉,叹风水,叹世界。
这里的“叹”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而“叹世界”可以说是广州人心态的一个最好的表现,反映出广州人享受生活、积极向上、务实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态度。
广州某一酒楼有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尽甘甜,拿壶酒来。
有外省人说,广州人从早到晚都在喝茶。
早上有早茶,中午有中午茶,下午有下午茶,晚上有晚茶。
确实,广州的茶楼永远都是那样一种熙熙攘攘、人声喧嚣的景象。
“广州人吃在嘴里,上海人穿在身上”不仅仅只是会吃,讲究吃,更主要的是敢吃,无论是海滩上的沙虫、水田中的禾虫、龙虱、还是缫丝后的蚕蛹、扑灯自投罗网的桂花蝉,或是害虫地老虎和竹虫,以及蛰人野蜂的幼虫等,均是广州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林语堂先生认为不仅广州人的饮食嗜好,而且其“有事业心,无忧无虑,挥霍浪费,图进取的性格都源出“在表面的中国文化之下是吃蛇的土著居民的传统,这显然是古代南方粤人血统的强烈混合物”。
广州人反映在饮食上是崇尚清淡,原汁原味;在衣着、卧室器物上则素朴从简,广州人衣着随意,自由,个性化强,重在舒适,年轻人求新奇但并不求华饰。
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木棉树高大挺拔,质朴、苍劲的枝杆上火红的大花争相怒放,花谢过后才是绿叶的勃勃新发,实用主义显露无疑。
从建筑上看,代表广府文化风格的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佛山梁园、广州陈家祠等建筑,汇集了石雕、砖雕、木雕、门画等大量的装饰艺术,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这种精细、浓艳、密实的特点反映了广府人精明、会享受的个性。
广东三大民系概念的界定与文化特征修改

论文题目广东三大民系概念的界定与文化特征学院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2008级学号 200824021127 学生姓名区航宇指导教师韩月香完成时间 2011年 6 月肇庆学院教务处制广东三大民系概念的界定与文化特征区航宇指导教师:韩月香【摘要】民系,是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先生创立的描述亚文化群体的概念。
人们习惯于把广东汉族居民分为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
本文对三大民系的概念逐一作出界定,并指出广府、客家、潮汕都不是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三大民系作为特定族群存在和繁衍的缘由,并不在于自然意义上的血统的纯洁性,而是植根于方言、民俗等方面的文化基础,除此之外,还从方言特征和民性特征两方面着手分别分析了三大民系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民系广府客家潮汕广东,背靠巍峨南岭,南临浩瀚南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横亘北部的南岭山地,不仅是一条自然地带分界线,也是一条文化类型分界线。
孕育、发生、成长于这条界线以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广东文化或岭南文化,经过两千余年的开发,在土著南越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博采其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之精华,经过长期的整合、融合、创新、升华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区域文化体系。
广东独特的文化体系塑造的其独特文化个性,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研究成果也不少,例如《说是说非广东人》(叶曙明、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人是天下的眼》(王国梁、团结出版社)、《其实你不懂广东人》(雷铎、广东经济出版社)等等,都从不同角度探讨广东岭南文化或广东人的民性。
不过人们所谈论或理解的“广东人”指的往往只是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府人,而且人们一般观念上的广东文化标签—粤语、粤剧、茶楼文化、年宵花市等等,其实也是意指广府文化。
熟知广东的人都知道,广东人又分为三支,在粤东还分布着与“正宗广东人”的广府人泾渭分明客家人和潮汕人。
广府、客家、潮汕就是所谓的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的民系文化是全国最具特色的民系文化。
全国八大民系,广东独占其三,分别是广府、客家和潮汕(闽南民系的分支)三大民系。
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是一个移民省份。
古代为瘴疠之地,而如今却是繁华之域,如果没有几千年几百年来前赴后继的外来移民、南渡衣冠,是不可能有今日的。
而移民多自北来,尤以河南,陕西,山西等中原一带为多。
几经转折,几经融合,终入粤地。
而据入粤之先后、与土著融合之程度,又形成汉之三大民系:广府、客家、潮汕(或福佬)。
三大民系各有特色,合为广东之三夺奇葩。
语言:广府说粤语(又称广州话、广东话、白话),客家说客家话(又称新民话、艾话),潮汕说潮州话。
聚居地:广府居珠三角、粤西、粤北;客家居粤东、粤东北、粤北,散居珠三角及粤西;潮汕居粤东四市。
入粤先后:广府》潮汕》客家与土著融合程度:广府》客家》潮汕人口:广府》客家潮汕广府的代表城市为广州;客家代表城市为梅州;潮汕代表城市为潮州。
客家居山,潮汕靠水,广府山水兼居。
广府人善经商,客家多从政,潮汕两者兼之。
广府人会花钱,潮汕人会赚钱,客家人会省钱。
普通话水平:客家》潮汕》广府饮食口味:广府潮汕好清淡,客家口味浓厚。
戏剧方面:广府有粤剧,潮汕为潮剧,客家为广东汉剧。
重学程度:客家》潮汕》广府重商程度:潮汕》广府》客家富裕程度:广府(珠三角)》潮汕》广府(非珠三角)》客家团结程度:潮汕》客家》广府男子身高:潮汕》客家》广府女子相貌:潮汕》客家》广府女子优秀程度:客家》潮汕》广府重男轻女程度:潮汕≈客家》广府大男子主义:客家≈潮汕》广府超生现象:潮汕》客家》广府体育:广府潮汕好篮球,客家好足球海外侨民分布:广府多在欧美,客家潮汕多在东南亚■开放务实的广府人广府文化分布于珠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是其重要聚居地。
广府人是三大民系中最先形成,也最早受到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因此最具开放性。
广府人易于接受外来事物,敢于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
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第一个工程师詹天佑、第一个飞行员冯如即为杰出代表。
广府人具有冒险、创新精神,在近代史上极具反抗性和斗争性,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府人
欧阳学文
前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南海人)说:广州人太现实,什么都讲‘着数’,只有有‘着数’的事广府人才会去做。
广州人对空头理论不感兴趣,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
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世界发展。
只顾及自己所属的小圈子,只关心自己的房价和股票。
人人都为了钱忙忙碌碌,整日东奔西跑。
看重的是效益和价值,不注重形式和外表。
表现出更多的功利主义(或工具化)倾向。
“叹”这个词在人们的意识中一般有感叹、叹息之意。
而在广州,叹茶,叹花,叹粥,叹色,叹补,叹歌,叹生猛,叹温泉,叹风水,叹世界。
这里的“叹”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而“叹世界”可以说是广州人心态的一个最好的表现,反映出广州人享受生活、积极向上、务实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态度。
广州某一酒楼有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尽甘甜,拿壶酒来。
有外省人说,广州人从早到晚都在喝茶。
早上有早茶,中午有中午茶,下午有下午茶,晚上有晚茶。
确实,
广州的茶楼永远都是那样一种熙熙攘攘、人声喧嚣的景象。
“广州人吃在嘴里,上海人穿在身上”不仅仅只是会吃,讲究吃,更主要的是敢吃,无论是海滩上的沙虫、水田中的禾虫、龙虱、还是缫丝后的蚕蛹、扑灯自投罗网的桂花蝉,或是害虫地老虎和竹虫,以及蛰人野蜂的幼虫等,均是广州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林语堂先生认为不仅广州人的饮食嗜好,而且其“有事业心,无忧无虑,挥霍浪费,图进取的性格都源出“在表面的中国文化之下是吃蛇的土著居民的传统,这显然是古代南方粤人血统的强烈混合物”。
广州人反映在饮食上是崇尚清淡,原汁原味;在衣着、卧室器物上则素朴从简,广州人衣着随意,自由,个性化强,重在舒适,年轻人求新奇但并不求华饰。
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木棉树高大挺拔,质朴、苍劲的枝杆上火红的大花争相怒放,花谢过后才是绿叶的勃勃新发,实用主义显露无疑。
从建筑上看,代表广府文化风格的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佛山梁园、广州陈家祠等建筑,汇集了石雕、砖雕、木雕、门画等大量的装饰艺术,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这种精细、浓艳、密实的特点反映了广府人精明、会享受的
个性。
客家人
客家人具有浓重的传统观念思想,崇文轻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客家人有这样一首童谣说:“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无老婆”,把发愤读书与结婚成家视为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寓于儿歌中的择业意识从小便融入客家人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之中。
如古代的斗诗民俗在客家地区较好的保留下来。
客家人更留恋华夏故土的情结。
以梅州丘姓为例,本为河南郡望族,后因避战乱而南迁,虽曾远涉福建宁化、上杭和广东梅州蕉岭,其后因人多地少,又有不少丘姓后裔再次迁徙,但他们多选择国内其它地广人稀的山区,如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地区等,甚至向北回迁至陕西等地区,故土依恋情结由此可见一斑。
客家有谚云:“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尽管原因有许多,但客家依山为居的历史已经沉积为群体的一种社区意识。
客家乡村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主要有方楼、圆楼、府第式的三堂屋和五凤楼、围龙屋等。
其特点是:祖堂在上,上下厅堂、主次分明,左右对称,规模宏大,坚固
经久,防卫性高,生土建筑,古朴稚拙,少有雕刻,雄浑天然。
围内“家累世义居”,“合门百口”,同姓视之为骨肉,透射出魏晋南北朝时中原衣冠士族大家族庄园建筑及其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的传统。
客家建筑外墙开窗少,开窗小,窗台高于人头,其独特风格是客家人经历了与土著对峙和自我封闭阶段的记录,是客家人维系家族宗法制度,增进族内团结和在异乡获得生存安全的心理需要的表现。
有学者认为,客家围龙屋前有半圆形的“龙池”,后有半圆形台丘,前者象阴,后者象阳,从外俯瞰围笼屋就如天地环抱于人的“天地浑沌如鸡子,古盘生其中”的意境,表现了丰富深邃的古老的文化哲学精神。
客家地区的村落中各姓各宗支宗祠建筑遍布,是客家人散居以后增强族亲凝聚心理的强烈反映,也是客家人门第观念,以郡望自矜,光宗耀祖心理的坦露。
客家民居门上的对联常见有:“儒士家风,振奇人品”,“河南世泽,洛水家声”之类,流露出客家人客居他乡,却念念不忘精神家园,自贵与失落感交织的复杂情感。
客家人的中原正统的传统儒家思想让客家人在历次朝代更迭地抗争最为激烈,如对蒙古、满清的合法性斗争从未停止过。
梅花是客家故都梅州市的市花,赣南、粤北边界的“梅岭”也因梅多而得名,梅花与冰雪抗争,不随波逐流,傲霜怒放,独立不羁的气质正是客家人性格的象征;“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过程正是客家人千年迁徙,万般磨难的写照。
潮汕人
潮汕人是海洋文化的族群,充满朝气与活力,头脑灵活,富于冒险性、开创性,敢于拼搏,民风剽悍,抱团排外,典型的海洋性格。
潮汕人崇商重利深入骨髓,饿死不打工的商人思维。
潮汕地区有一俗语:“平安当大赚”,本意是指若家中平安,不用破财即等于赚大钱了。
可是这一俗语也折射出潮汕人把赚钱当作衡量其它事物价值的尺子的价值观。
崇尚金钱魔力的观念较为浓厚。
潮州人是以其商人本色为外人所认知。
而惟利是图精明过头的商人,总归招人嫉妒痛恨,这也是历史上血迹斑斑的排犹运动的导火线,东南亚的“排华运动”也有相似的原因。
潮汕人崇拜强者有较高的权威主义倾向,也许韩愈治潮的历史可以对此作一个注脚。
韩愈被逐任潮州刺史仅八个月,就成为潮州人心中的神。
韩愈走后,潮州的山山水水改称为韩
江、韩山和韩木等,潮人对权威的顶礼膜拜由此可见一斑。
香港电影中那些黑帮里的“潮州怒汉”。
这种怒汉性格更多时候表现为不畏强权,敢于拼搏,另外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信条。
也就是常说的“潮州大男人”。
不过这种大男人更多时候表现为对家庭的负责以致独断而带来悲情。
潮州人有一种强烈的好战精神。
“爱拼才会赢”这首歌不是瞎唱的哦。
而且潮州人在一定程度上认可暴力。
这些也可以看作是潮州人战斗性格的副作用。
潮汕的潮瓷、木雕、潮绣等著名工艺品以细腻为共同特点,木雕以细腻的刀路著称,潮绣也以精工驰名,潮人种田一年三造,精耕细作犹如绣花,潮汕人性格承吴越人之纤细可见犹存。
这也是解放后各地争相向潮州老农学习耕作方法的缘由。
他们的这种精细也外延到其文化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