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合集下载

生物多样性下降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影响

生物多样性下降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影响

生物多样性下降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影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就如同一个精心编织的巨大网络,每一个物种都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然而,如今我们却面临着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的严峻问题,这给人类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那么,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究竟会对我们人类造成哪些具体的影响呢?首先,生物多样性下降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粮食安全。

许多农作物的品种都依赖于野生植物的基因资源来进行改良和优化。

如果野生植物的种类减少,那么农作物的基因多样性也会随之降低,这将使得农作物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降低产量和质量。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粮食作物变得单一且脆弱,一旦遭遇某种无法抵御的病虫害,可能会引发全球性的粮食危机,饥饿将再次成为困扰人类的大问题。

其次,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还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大自然中的许多生物都具有药用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药物资源。

比如,青蒿素就是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拯救了无数疟疾患者的生命。

当生物多样性减少时,我们发现和开发新药物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

而且,生态系统的失衡可能会导致一些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增加人类感染疾病的风险。

例如,森林砍伐可能会让原本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失去栖息地,它们被迫靠近人类居住区域,从而将一些未知的病毒传播给人类。

再者,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会削弱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诸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重要服务。

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湿地可以过滤和净化水资源。

然而,当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会遭到破坏,这些服务也会大打折扣。

比如,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城市中的绿地减少会使空气质量下降,人们更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另外,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还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

旅游业往往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生物物种来吸引游客。

如果生态环境恶化,物种灭绝,许多以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将失去吸引力,旅游业的收入也会大幅减少。

生物多样性知识:生物多样性损失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预防

生物多样性知识:生物多样性损失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预防

生物多样性知识:生物多样性损失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预防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生态环境的损害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

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之一。

然而,当生物多样性遭受到损失时,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会产生长远的影响,甚至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

因此,探究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以及预防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重要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生物多样性损失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损失会对人类健康带来多重影响。

首先,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当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时,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和威胁,进而对人类健康带来众多负面影响。

比如,许多常见的药品和保健品,都是从动植物中提炼而来,它们的丧失将会给人类的医疗和保健带来巨大影响。

另外,许多昆虫、微生物和植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和生态服务提供者,而它们的丧失将会导致气候变化、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爆发,从而进一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其次,生物多样性的损失还会导致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等生产领域的危机。

现代农业和畜牧业体系已经越来越依赖于人工控制和管理,这使得它们越来越无法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

一旦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损失,农作物和食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将会急剧下降,而渔业和畜牧业的衰退将会导致人类食品链上各种环节的断裂,最终影响人类健康的获得和维持。

最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还会带来各种传染病和病原体的爆发。

疾病和病原体往往利用动物和植物生态系统中的某些物种进行传播和维持,而当它们的栖息地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很多病原体就会向人类介绍和进攻,从而导致新型传染病和疾病在人群中不断爆发。

如今,新冠疫情的爆发就是生物多样性损失和生态空间的破坏带来的直接后果。

二、预防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重要性预防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对于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流失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流失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流失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生物多样性统计数据表明,地球上大约有1500万种物种,其中仅已经发现和分类的仅占1/7左右,剩下的尚未被发现。

然而,随着近年来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人们不仅对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而且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维持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地球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生物多样性的流失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下面介绍生物多样性流失会产生的一些影响:1.生态系统的异常不平衡,导致自然灾害和居民搬迁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运作的基础,它的流失将直接导致生态系统的不平衡。

当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时,带来的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例如,一些物种因为其生存所需的环境被破坏或者他们需要的食物数量被减少,生态系统将产生链式反应,例如多雨日数、干旱和洪灾等,这些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例如大规模的流离失所和城市疏散等情况。

2.食品链中的破坏,导致人类饮食偏差生物多样性的流失会导致食品链中的破坏,这将对我们的饮食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冲击。

例如,现在农民经常使用农药杀虫剂来控制害虫,这将导致种群的减少和物种的灭绝,而补植或转种不可能太快,那么这就将会导致某些植物不足或者灭绝,对我们的食品链造成破坏的同时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3. 生物技术产业的突破受限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将直接影响到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而这恰恰正是现代工业、农业和医学的根基。

近年来,生物技术成为一种重要产业,从基础研究到产品的制造,生物科技产业所需的前提正是生物多样性。

因此,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将对这一产业的突破和进步带来黑暗。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维持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共同参与和维护。

我们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减少破坏,共同来保护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发展。

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风险与损失

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风险与损失

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风险与损失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包括动植物及微生物的多样性。

然而,由于森林砍伐、土地开垦、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生物多样性正以惊人的速度丧失。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风险与损失,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重大的威胁。

首先,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相互依存的系统,各种生物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保持了生态平衡。

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破坏这种平衡,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例如,当一种物种过度捕捞或被人类破坏性的活动威胁时,它可能变得濒临灭绝,进而打破了生物链的稳定性,影响了其他与之相互作用的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这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其次,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风险与损失。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依赖于各种植物和动物为我们提供食物、纤维、药物等资源。

随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和畜牧业品种正面临绝种的威胁。

如果这些重要的农作物和畜牧业品种消失,不仅将导致食品供应短缺,还会给农民和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许多药物和生物技术产品也是从自然界中获取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限制我们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给医药行业和生物技术行业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

另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许多草本植物和动物被用于传统医学,这些自然药物在治疗许多常见疾病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许多植物和动物物种正面临灭绝的风险,这可能导致我们失去许多宝贵的药用资源。

此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会增加传染病的风险。

一些野生动物可能成为传染病的宿主,并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破坏生物多样性可能导致疾病在人类社会中的传播扩散。

最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使得生态旅游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许多人热爱大自然,喜欢观赏各种珍稀动植物。

知识拓展: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危害

知识拓展: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危害

生物多样性锐减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生物多样性的锐减,从根本上给人类带来了很大影响:一是破坏了人类未来的食品来源;二是破坏了药物来源;三是破坏了工农业资源;四是破坏了物种的生物遗传基因;五是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六是影响生物考古及科研等。

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组成了一个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着一种生态平衡。

科学家们发现,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

因此,动植物的大量灭绝必然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火山爆发,洪水泛滥,陆地升沉,森林火灾,特大干旱等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外,人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点:1.生境片断化和丧失对大多数物种而言,最严重的威胁来自生境减少和片断化。

在中国生境的片断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境的片断化和丧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影响和破坏,如大面积森林的乱砍滥伐,围湖造田,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都会破坏和改变生物生存的生态环境,降低生态多样性。

而人类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也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境,如水库,高速公路,铁路的建造都会隔离原有整个大面积的生境,造成片断化,而造成某些生物的生殖隔离,降低遗传多样性。

2.不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利用生物资源,但不合理的利用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在中国,乱捕滥猎和乱采滥挖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例如,猕猴在50年代因过渡捕捉出口,造成种群数量剧减,迄今尚未得到恢复。

又如,我国淡水鱼资源由于不断加大捕捞强度和不控制时间,产量急剧下降的同时,种群数量也很难回升。

许多传统的中药和经济植物由于长期过量采挖和开发利用,致使种群数量急剧缩减。

也有许多物种因被认为对人造成危害而被捕杀。

经统计,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是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

生物多样性危机人类的责任

生物多样性危机人类的责任

生物多样性危机人类的责任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地球生命的基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发展,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人类有责任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首先,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网络。

一旦某种物种灭绝,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最终危及人类自身。

例如,蜜蜂是重要的传粉昆虫,对农作物的授粉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蜜蜂种群急剧减少,已经出现了“蜜蜂消失综合征”,这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其次,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许多药物、食品、纤维等都来自于自然界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导致这些资源的减少,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此外,生物多样性还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这些服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

再次,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人类自身行为的结果,人类有责任承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

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捕捞、过度砍伐等行为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为了满足短期经济利益,人类不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物栖息地,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作为地球上的主要物种,人类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

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共同的财富,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

国际社会应该加强立法和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保护濒危物种,恢复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丧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丧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丧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它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功能的基石。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会导致物种灭绝,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功能和服务,进而对人类社会造成广泛的影响。

首先,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下降。

生态系统功能包括生物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营养供应等,这些功能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基础。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这对维持大气中气体的平衡至关重要。

同时,植物还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支持其他生物的生存。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尤其是关键物种的丧失,可能导致这些生态功能的减弱,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生物多样性丧失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供给服务(如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气候调节和水质净化)、文化服务(如旅游和休闲)和支持服务(如土壤形成和养分循环)。

例如,蜜蜂和其他授粉昆虫在植物授粉和作物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这些授粉者的数量减少,可能导致植物授粉不完全,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食物供应。

类似地,湿地植物和微生物通过净化水体、减少污染物和调节水流,这些服务的丧失将影响水质和生态系统健康。

此外,生物多样性丧失还会增加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脆弱性。

生物多样性为生态系统提供了韧性,使其能够应对气候变化、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等压力。

当生物多样性下降时,生态系统可能失去调节和自我恢复的能力,从而对环境变化变得更加敏感。

例如,森林中的多样化树种可以抵御各种病害和气候变化,如果单一树种占据了主导地位,当这种树种遭受疾病或极端气候事件时,森林生态系统可能会遭受严重破坏。

物种丧失还会引发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连锁反应。

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物种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依存,一个物种的消失可能会对其捕食者、猎物和竞争者造成影响。

比如,如果某种鱼类因过度捕捞而消失,这可能导致其捕食者的食物来源减少,从而影响捕食者的生存。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危害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危害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危害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构成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

在人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也给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种灭绝
随着人类的活动范围的扩大,生态环境不断改变,许多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和变化,导致许多物种灭绝,其中包括一些重要的药用植物、食用植物和动物,这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药品、食品的获取。

二、生态平衡被打破
随着人类的活动范围的扩大,我们改变了许多生态环境,这就使得一些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例如破坏森林,导致生态系统失去了森林的覆盖,使得原本属于林下生物的物种无法幸存,从而让整个生态系统也发生了变化。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衰弱
每个生态系统都有着自己的功能,例如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减少气候变化;湿地可以吸收污染物质,减轻水土流失等等。

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生态系统的
功能也在减退,例如破坏河流的自然流程,导致江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开垦草地,导致草原腐化等等。

四、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变化,而生态平衡被打破,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的功能逐渐衰弱等现象都会引发全球气候的变化,例如全球气温升高、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等。

总之,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其减少对整个地球都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护好我们所生活的生态环境,从而减缓甚至避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带来的害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多样性丧失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摘要
众所周知,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

可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原始森林在经历了人类长期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一系列行径之后,正以惊人的速度每年递减,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严重退化。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丧失,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物种或受威物种。

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仅仅中国就占四分之一左右,可见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是十分严峻的。

本文将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组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几方面入手,使大家清楚的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从而呼吁更多的人共同加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队伍中来。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丧失、危害、防治对策
正文: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
系统的多样性。

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

【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的原因有很多,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非自然发生的。

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和资源的不充分合理利用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

1.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在这个进程中,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过度的垦荒、恳殖、超载放牧造成许多野生动物栖息地日趋萎缩,兴修水利和建闸筑坝造成湖泊、江河的隔断,鱼类洄游通道与种群交流呗隔断。

铁路公路建设使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破碎化,种群繁衍面临直接威胁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用,破坏了生物钟及其栖息环境,导致许多种类绝迹或种群数量减少。

2.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野生动植物进行过度大乃至掠夺式开发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虽然人工林或次生林面积近期大幅增加,但由于历史上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大量野生生物栖息地消失。

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现象任十分突出,导致鱼类资源急速下降和优势鱼种快速小型化。

3.种植和养殖品种单一化,随着新品种的开发和广泛使用,栽
培的作物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种,单一品种的推广面积大幅度提高,而许多拥有重要基因资源的传统品种遭到淘汰,甚至永远消失。

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不断发展,导致本地乡土树种丧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受病虫害影响也日益严重。

5.外来物种入侵,对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来讲,生物的入侵毕竟是个扰乱生态平衡的过程,因为,任何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是经过了几十亿年演化的结果,这种平衡一旦打乱,就会失去控制而造成危害。

除了这些原因,还有许多原因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包括环境污染、过度放牧与开垦、过度开发、过度捕捞、城镇的开发与建设、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等。

这些都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害】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

因此,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必然会对人类、对社会、对大自然产生极大的影响与危害。

1. 影响未来的食物来源和工农业资源。

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我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自然界。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之后,这一切都无法得到保障,必然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2. 土壤肥力以及水质遭到破坏。

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组成了一个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着一种生态平衡。

因此,生物多样性锐减必然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4. 影响药物来源。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依赖自然环境去帮助我们恢复健康。

传统医学的医生依赖植物和药草治疗疾病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在现代,人们也十分欣赏传统医学的疗效。

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必然会使许多药用植物的来源减少。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我们拿出具体的行动措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包括自然遗迹、陆地、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场所。

建立自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世界各国保护自然生态和野生动植物免于灭绝并得以繁衍的主要手段。

2.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

3.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共同的大事,最主要的是要行动,这必须所有缔约国广泛合作,积极行动,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
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

4.完善城市化建设,减轻人为压力,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自我修复和保护。

实际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境的岛屿化、碎片化,造成这样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

如果通过城市化,人主动给野生动植物留出地盘,那么,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固有的修复能力,可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

这一做法是发达国家比较成功的经验。

5.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国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除了专业人士外,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水平还是比较低,很多人对于这一概念很感陌生。

必须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生物多样性基本国情的宣传教育,中小学课本应当有有关的内容。

企业家、政府官员应当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常识,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实践中做出相应的贡献。

只有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提高了,才能动员全民力量实施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计划。

【总结】
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因此,我们要尽全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我们仅有的共同家园,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各种资源,人与自然要和谐的相处与发
展,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得到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得到有效保护,我们才能更加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国家报告
[2]《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原理的探讨》张耀辉
[3]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滕藤
[4]《山西生态环境破坏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李素清张金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