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 6 A picnic_牛津译林版(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6 Picnic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一教学内容“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牛津小学英语2A》第六单元,第一教时(Learn to say)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二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初步认读单词:an ant,a tree

2能听懂What are those?并能根据情况用They are ….回答。

三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单词an ant ,a tree.

2能听懂What are those?并能根据情况用They are …回答。

四教学难点

1those的读音

2了解并运用英语中的复数形式。

五课前准备

1教具准备

公园的图片、水果等实物、一个篮子、一只放大镜

2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3板书准备

预先写好课题Unit 6 Picnic

六教学过程

A Warm up(约2分钟)

1师生之间用Good morning/afternoon.相互问候。

2Sing a song: 《牛津小学英语2A》Unit 5 At the market (唱歌的时候,学生可加手势和动作)

B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约18分钟)

1 T:(出示一个篮子,篮子上用布盖着)

It’s a sunny day today. Let’s have a picnic.

Ss: OK/All right.

出示公园图片

Ss:理解picnic的意思,并学说have a picnic.

教师出示课题Unit 6 Picnic

教师领读课题Picnic

学生跟读Unit 6 Picnic

2 T: There’s some fruit in the basket. What are these in the basket?

Ss: They are bananas/apples/pears/oranges.

教师通过让学生猜一猜、摸一摸、尝一尝等形式把篮子里的

苹果、香蕉、梨都展示在学生的课桌上。

S1: (桌上有水果的学生)

What are these?

S2: They’re apples/bananas/pears/oranges.

在学生的对话练习中,要注意孩子的复数单词的发音,以上几

个单词结尾的“s”都念/z/,纠正孩子的读音。

3T: (远离学生课桌上的水果,边问边用手指向水果)What are those?

Ss: (引导学生说)They’re apples/bananas/pears/oranges.

学生通过教师的位置,理解What are those?的意思。

Ss学习those

用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方法操练those.

教师出示新句型What are those?

Ss:学习What are those?

用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方法操练What are those?,并让学生

拿出手指指向远处。

C Say a rhyme (约5分钟)

(根据教师的手势用What’re these/those? They’re …来说歌谣) 1出示实物或图片,教师先来领读歌谣。

These,these,Those,those

What’re these? What’re those?

Pens,pens,Carrots,carrots

They’re pens. They’re carrots.

2学生根据教师所指的东西的远近来说歌谣。

先请学生齐说,在操练熟练后,可请孩子个别表演。

S1: These,these,Those,those

What’re these? What’re those?

Books,books Rubbers,rubbers

They’re books. They’re rubbers.

D Learn to say(约7分钟)

1 T: (在刚才的公园图片配上人物)

Who’s he?

Ss: He’s Mike/Dad.

T: Who’s she?

Ss: She’s Helen/ Mum.

在这一过程中可复习Unit 1中的对话。

T: They’re in the park. They re having a picni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