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思考题--整理版
人机工程学思考题

人机工程学思考题第1章人机工程学概论1、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比较著名的实验有哪些?2、简述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
3、何为人机工程学?其任务与研究范围是什么?第2章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1、进行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哪些?2、何为均值?方差?百分位数?3、为何要进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4、简述人体测量数据的选用原则?5、开放实验:测量某一组人体尺寸(如体重、身高、上譬长等),计算其均值、方差,完成以下计算:⑴求某百分位数人体尺寸⑵求数据所属百分率第3章人体感知与运动特征1、人主要有哪几种感觉类型?各有何特点?2、何为反应时间?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哪些?3、听觉有何特征?第4章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影响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何为感觉、知觉?两者的区别是什么?3、感觉的的基本特性有哪些?4、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5、错视觉在什么情况下要利用?什么情况下要避免?6、思维有哪些基本特征?7、如何利用创造性思维?8、说明需要、动机、情感、性格与意志对人行为的影响第5章人机的信息界面设计1、数字式显示和指针式模拟显示各有什么优点?2、为什么“开窗式”仪表比较好而“垂直直线式”最差?3、用信号作为报警器应注意哪些问题?4、闪光信号的作用有哪些?5、请说出听觉传示装置的分类以及适用范围?6、音响和报警装置的设计原则是什么?7、在设计语言传示装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8、在什么情况下宜采用听觉显示?9、操纵杆的主要优点有哪些?10、设计形状编码时要注意哪几点?11、举例说明什么是“显示器与控制器的概念一致“?12、什么情况下宜选用脚动控制器?第6章工作台椅与工具设计1、工作座椅的设计要点是什么?2、根据控制台的设计原则分析一下多媒体教室控制台的设计优缺点?3、手握工具的设计原则是什么?从日常生活中的手握工具之一分析其优缺点。
第7章作业姿势与动作设计1、作业姿势与体机能的关系是什么?2、布置工作地点的原则是什么?3、作业姿势的设计要点是什么?第8章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1、作业空间包含哪三种不同的空间范围?2、在进行作业空间设计时,一般应遵守哪些基本原则?第9章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1、眩光对作业不哪此不利影响?应对其采取什么样的防护措施?2、作业场所的光照要求有哪些指标,设计时应该如何达到?3、噪声有哪些危害?4、温度环境对工作场所有哪些影响?5、如何在工作场所进行颜色调节?第10章事故分析与安全设计1、安全防护空间距离都分哪些?简述设计时的注意事项?2、简述人产生不安全动作的原因有哪些?3、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进行安全装置的设计?第11章人机系统总体设计1、人机系统总体设计原则有哪些?2、总体设计要点是什么?第12章人机工程发展新趋势1、人机工程新的发展趋势主要从哪几个方面着眼?2、緑色设计中的3R原则指的是什么?名词解释:掩蔽效应、听觉残留、明适应、视距、暗适应、有效温度、视错觉、视野、人机界面、形状编码、静态测量、动态测量、方差、标准差、抽样误差、百分位数、感觉阈限、强度效应、视角、视力、视错觉、眩光、声压、声强、响度、听觉绝对阈限、触觉阈限、本体感觉、反应时间、大小编码、位置编码、色彩编码、单作用按钮、双作用按钮、作业接触空间、作业活动空间、容膝空间、水平面作业范围、垂直面作业范围坐姿空间作业范围、全面照明、局部照明、综合照明、有效温度、人机系统、人机功能分配、作业分析、故障、环境故障、人为失误、 S—O—R行动模型、随机故障、串联配置方式、并联配置方式、控制显示比、均值、视觉疲劳、安全防护空间、人为差错、感受性、听觉的辨别阈限、安全距机器的可靠性、照明的稳定性、系统的作业结构、形象化显示。
(完整版)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1、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出发,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系统中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2、视敏度是能辨出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
3、人的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外界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
4、安全防护装置是配置在机械设备上能防止危险因素引起人身伤害,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所有装置。
二、填空题(20分)1、人机工程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体(即人的身心)与外界事物联系的交叉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人、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2、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铁锹作业实验、砌砖作业实验、肌肉疲劳试验。
3、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和眼耳平面。
4、人体尺度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包括:人体尺度应用的原则、人体尺寸的应用方法和程序、确定功能修正量和心理修正量、确定产品的功能尺寸。
5、人能够产生视觉的三要素是指:视觉对象、可见光、视觉器官。
6、人体节律周期是指:体力节律23天、情绪节律28天、智力节律33 天。
7、人体的活动范围分为三种:最有利范围、正常范围、最大范围。
8、研究人的传递函数的意义在于:把“”和“”配合,以便选择最合理的参数,传递整个“人机系统”工作效率达到最优。
9、人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指研究对象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0、人经统计分析,在人机系统失效中人为失误约占80%,人为失误是指:工作人员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导致实际要实现的功能与所要求的功能不一致,其结果可能以某种形式给生产、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的行为。
换句话说,人为失误就是工作人员在生产、工作中产生的错误或误差。
三、选择题(20分)1、(D )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美国完成的。
①美国②德国③法国④英国2、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A )%、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安全人机工程_习题集(含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
①耳朵②眼睛③嗅觉④其他感官2.为了保证安全作业,在机器设计中,应使操纵速度()人的反应速度。
①大致等于②低于③大于④远大于3.对于坐姿作业形式,固定的工作面高度是按照坐高或坐姿肘高的第()百分位数值设计的。
①5 ②50 ③95 ④154.安全人机系统主要包括人、机、()三部分。
①环境②设备③厂房④家庭5.作业环境中的照明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天然采光、人工照明、()。
①近距离采光②远距离采光③移动采光④混合照明6.人机界面主要指()。
①控制系统和运行系统②控制系统③显示系统④显示和控制系统7.正确地选择控制器的类型对于安全生产、提高工效极为重要,在其选择原则中下列()是错误的。
①快速而精确度高的操作一般采用手控或指控装置,用力的操作则采用手臂及下肢控制;②手控制器应安排在肘和肩高度以下的位置,并且易于看见;③紧急制动的控制器要尽量与其他控制器有明显区分,避免混淆;④控制器的类型及方式应尽可能适合人的操作特性,避免操作失误;8.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像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①50 ②80 ③95 ④559.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
所以,一般机器的外形常设计成()。
①三角形②正方形③竖向长方形④横向长方形10.人体与带电导体间的安全距离视电压的高低和操作条件而定,(),人体与带电体至少应保持100毫米的距离。
①在低压操作中②在高压操作中③无论在低压还是在高压操作中④无论何时11.照明的均匀性主要从()上来解决。
①空间的大小②设备的布置③光源的选择④灯具的布置12.按操纵器和显示器间的对应关系来配置。
这是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的()原则。
①功能性②准确性③关联性④优先性13.下列()不属于控制器的编码形式。
①形状编码和大小编码②位置编码和色彩编码③形状编码和位置编码④符号编码和状态编码14.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安全人机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人机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是指、、。
2.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人机工程学和人机工程学。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人机工程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本学科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
4.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
5.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之一,而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是指人的和。
6.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和。
7.人体尺寸测量时,被测者的坐姿应使左、右大腿大致,膝弯屈大致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
8.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
9.人体尺寸测量时,被测者的立姿应使两足大致呈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10. 是指被测者在确定的静止状态下,如立姿或坐姿,利用人体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
11.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
12.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13.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14.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该值称为。
15.人的知觉一般分为,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与社会知觉等。
16. 觉在人接受的信息中所占比例最大。
17.人眼所能感受到的电磁波长为毫微米,这个波长范围的光称为可见光。
18.如需要人的视线突然转动时,应要求慢一些才能引起视觉注意。
为此,应给出一定标志,如利用预先引起人的注意,以便把视线转移放慢。
或者采用结构。
19.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基础情况下的能量代谢量叫。
20.劳动强度可以理解为,作业中人在单位时间内和机体代谢能力之比。
21. 是处于变动状态,或显示停留时间很短或显示不停地连续变化。
22.指针式模拟显示的显示作用不仅是用来提供准确的定量信息,许多情况下还要表示。
第二章思考题ji

第一章思考题1,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P41. 人机工程学的学科构成2.人的特性的研究3.机的特性的研究4. 环境特性的研究5. 人-机关系的研究6.人-环境关系的研究7.机-环境关系的研究8. 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1.人机工程学的学科构成 1. 研究和实验确定工程设计所必需知道的有关人的特征和特性的具体数据。
2. 应用和工程设计宜人化的用品、工具、机器、环境、作业程序、工作任务等。
2. 人的特性的研究(1)人体尺寸及人体测量技术(2)人体的力学性能(3)人的劳动生理功能(4)劳动中人的心理过程(5)人的信息传递能力(6)人的可靠性(7)人员的选拔和培训(8)人的动作时间研究(9)人体模型3.机的特性的研究(1)信息传递技术(2)操纵控制技术(3)安全保障技术(4)动力学仿真技术(5)宜人化技术4. 环境特性的研究(1)作业空间(2)物理环境(3)化学环境(4)生物环境(5)美学环境5. 人-机关系的研究(1)人机系统功能分配(2)人机界面优化匹配(3)人机系统特性协调(4)人机系统可靠性(5)人机系统安全性6.人-环境关系的研究7. 机-环境关系的研究8. 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2,基本概念:人机系统P2机器是为人服务的,任何机器,设备器具,都需要人来操作、监控或使用,即使是高度自动化的机器,正常运行中部需要人来进行一般的操作,机器的开动、监视以及出现异常或特殊情况坏事需要人来处理。
人机界面P2“人”与“机”之间能够相互实际影响、实现相互作用的区域。
人机关系P3 机宜人使机器系统尽量满足使用者的体质、生理、心里、智力、审美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素质条件得要求。
人适机机器的结构有其自身的规律,操作环境或生活环境也会因各种因素而受到某种限制。
驾驶适宜性P12是指人具备圆满、不出错地完成驾驶工作的素质。
3,机器设计中的人体因素有哪些?P101. 人体对作业负荷的耐受性2. 人体参数3. 人体的生物力学特性4. 人的感知响应特性5. 人的适宜劳动姿势4,机动车辆设计和使用中人机工程问题包括哪些方面?P11 1. 机动车辆驾驶操纵人机界面的优化匹配 2. 机动车辆的行车安全性及车内乘员的人体保护技术3. 机动车辆乘员的乘坐舒适性4. 机动车辆的噪声控制5. 机动车辆车内小气候环境的宜人化控制6. 机动车辆驾驶员的驾驶适宜性7. 机动车辆的道路适应性8. 人-车-路系统的综合优化第二章思考题1,人体测量可分为那四类?P141. 静止形态参数的测量 2. 活动范围参数的测量3. 生理学参数的测量 4. 生物力学参数的测量表示。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附答案)分析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动过程中的人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2.人机功能分配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的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3.人机结合面人机结合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
4.人的反应时间人的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5.疲劳疲劳---就是人体发生可以概括为失去功能或打乱这样的变化,引起生理活动的变化就是发生机能变化、物质变化、自觉疲劳和效率变化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安全人机工程学主要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以人机工程学中的安全为着眼点进行研究的,其研究对象是人、机、人机结合面三个安全因素。
2.人能够产生视觉是由视觉对象、可见光、视觉器官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3.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4.颜色视觉的三种特性明度色调饱和度5.“三同时”是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6. 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的行为分为技能性、规则性、知识性三种类型。
7. 所接受的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比例最大、听觉信息次之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生理性疲劳除与劳动速度、强度和身心活动简单的因素有关外,还与(AB)工作环境因素有关。
A.劳动方式B.持续时间C.温度D.照明E.色彩2.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中,由人的失误引起的事故占有较大比例,而不注意又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据研究引起不注意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A对对象目的、任务理解 B.注意对象设计欠佳 C.注意的起伏D事先有预定目的 E.对对象有间接兴趣3.从形态和功能上可将人的机体划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和神经系统共九个子系统。
(完整版)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动过程中的人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2.人机功能分配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的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3.人机结合面人机结合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
4.人的反应时间人的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5.疲劳疲劳---就是人体发生可以概括为失去功能或打乱这样的变化,引起生理活动的变化就是发生机能变化、物质变化、自觉疲劳和效率变化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安全人机工程学主要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以人机工程学中的安全为着眼点进行研究的,其研究对象是人、机、人机结合面三个安全因素。
2.人能够产生视觉是由视觉对象、可见光、视觉器官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3.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4.颜色视觉的三种特性明度色调饱和度5.“三同时”是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6. 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的行为分为技能性、规则性、知识性三种类型。
7. 所接受的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比例最大、听觉信息次之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生理性疲劳除与劳动速度、强度和身心活动简单的因素有关外,还与(AB)工作环境因素有关。
A.劳动方式B.持续时间C.温度D.照明E.色彩2.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中,由人的失误引起的事故占有较大比例,而不注意又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据研究引起不注意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A对对象目的、任务理解 B.注意对象设计欠佳 C.注意的起伏D事先有预定目的 E.对对象有间接兴趣3.从形态和功能上可将人的机体划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和神经系统共九个子系统。
安全人机试题库及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明适应:当人从黑暗处到光亮处,有一个对光适应的过程。
暗适应: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视错觉:人观察外界物体形状和图形得的印象与实际形状和图形不一致的现象视力:能够辨出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
动视野:当头部固定不动,眼球自由转动时能看到的空间范围静视野:指当头部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正前方空间范围眩光: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方差: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均值)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人机界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可靠度: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预期的使用周期内和规定的的条件下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视觉疲劳:长时间不恰当用眼之后出现视觉模糊、干涩、流泪、眼眶酸痛的现象,甚至发展为头痛、恶心、眩晕、乏力等全身不适应的综合症。
闪光融合值:当闪光频率增大到某一值时,人眼对高于这个频率以上的闪光没有辨识能力感觉它是连续的光源作业接触空间: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必须触及的空间。
作业活动空间:人体在作业时进行其他活动时,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
色彩三要素:明度、色调、饱和度色调:不同波长所引起的不同感觉彩度:饱和度,颜色的鲜艳程度,某种颜色含该色量的饱和程度安全防护空间: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直接接触所需要的空间疲劳:当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平衡不能维持,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时叫疲劳静态测量:指被测者在确定的静止状态下,如立姿或坐姿,利用人体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
动态测量:在人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情况下,对运动着的人体进行的测量。
二、填空题1、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工效人机工程学和安全人机工程学。
2、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铁锹作业试验研究、砌砖作业试验、肌肉疲劳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人机工程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掩蔽效应: 是指人耳只对最明显的声音反应敏感,而对于不敏感的声音,反应则较不为敏感。
一个较弱的声音(被掩蔽音)的听觉感受被另一个较强的声音(掩蔽音)影响的现象称为人耳的“掩蔽效应”。
2、人机界面: 人机界面(又称用户界面或使用者界面)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
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领域都存在着人机界面。
用户和系统之间一般用面向问题的受限自然语言进行交互。
3、百分位数: 统计学术语,如果将一组数据从大到小排序,并计算相应的累计百分位,则某一百分位所对应数据的值就称为这一百分位的百分位数。
可表示为:一组n个观测值按数值大小排列如,处于p%位置的值称第p百分位数。
4、人体测量: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安全设计、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5、安全防护装置:是指配置在机械设备上能防止危险因素引起人生伤害,保障人生和设备安全的所有装置。
通常采用壳,罩,屏,门,盖,栅栏,封闭式装置等作为物体障碍,将人与危险隔离6、安全人机工程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作为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应用学科的分支,以安全为目标、以工效为条件,将与以安全为前提、以工效为目标的工效人机工程学并驾齐驱,并成为安全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7、人机功能分配:指根据人和机器各自的长处和局限性,把人机系统中任务分解,合理分配给人和机器去承担,使人与机器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匹配和协调,使系统安全、经济、高效地完成人和机器往往不能单独完成的工作任务。
8、反应时间: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它由知觉时间和动作时间两部分组成。
9、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意义。
正确使用安全色,可以使人员能够对威胁安全和健康的物体和环境作出尽快的反应;迅速发现或分辨安全标志,及时得到提醒,以防止事故、危害发生。
10、视错觉: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
即在某种特殊的情境下,会导致视觉错乱。
视错:是指观察者在客观因素干扰下或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对图形产生的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错误的感觉。
11、闪光融合值:(当刺激不是连续作用而是断续作用的时候,随着断续频率的增加,感觉到的不再是断续的刺激,而是连续的刺激。
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断续频率,叫做临界频率。
) 我们看到一系列的闪光,当每分钟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到闪光,而感到是一种固定或连续的光。
在视觉中,这种现象称为闪光融合现象。
12、人的反应时间: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1)感觉通道(2)运动器官(3)刺激性质(4)执行器官(5)刺激数目(6)颜色的配合(7)年龄(8)训练。
13、安全防护空间: 安全防护空间是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直接接触所需的安全防护空间。
二、简答思考题1、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是什么?笨重的、快速的、精细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支付大功率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恶劣的作业以及需要检测人不能识别的物理信号的作业,应分配给机器承担;而指令和程序的安排,图形的辨认或多种信息输入时,机器系统的监控、维修、设计、创造、故障处理及应付突然事件等工作,则由人承担。
或:1)人能完成并能胜过机器的工作:发觉微量的光和声,接受和组织声、光的型式,随机应变和应变程度,长时间大量储存信息并能回忆有关的情节,进行归纳推理和判断并形成概念和创造方法等。
2)目前机器能完成并胜过人的工作:对控制信号迅速作出反应,平稳而准确地产生“巨大力量,做重复的和规律性的工作,短暂地储存信息然后废除这些信息,快速运算,同一时间执行多种不同的功能。
2、简述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1)、合理进行人机功能分配,建立高效可靠的人机系统;2)、减少人的失误;3)对机械产品进行可靠性设计;4)、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5)、改善作业环境3、为何要进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1)必须考虑到实际中人的可能姿势、动态操作、着装等需要的设计裕度,所有这些设计裕度总计为功能修正量(2)为了消除人们心理上的“空间压抑感”、“高度恐惧感”和“过于接近时的窘迫感和不舒适感”等心理感受,或者是为了满足人们“求美”、“求奇”等心理需求,涉及人的产品和环境空间设计,必须再附加一项必要的心理空间尺寸,即心理修正量。
4、简述如何减轻疲劳、防止过劳。
1)提高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2)加强科学管理改进工作制度;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休息时间;4)多种休息方式;5)轮班工作制度;6)业余活动和休息的安排。
5、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哪些?1)随感觉通道不同而不同2)与运动器官有关;3)与刺激性质有关;4)随执行器官不同而不同;5)与刺激数目的关系;6)与颜色的配合有关;7)与年龄有关。
6、在作场所如何进行颜色调节。
归纳工作房间要实现环境调节应有的全部目标,对这些目标进行分析,确定最终应实现的调节目标。
根据色彩所具有的心理语义确定色调和配色,并概括语境确定调和方式。
确定在工程上施色的材料与工艺,实现环境的色彩调节。
7、分析情绪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人不可能离开情绪,人总是在一定的情绪中生活。
情绪在运输生产中可以影响工作效率。
在情绪高潮状态下,人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操作准确,效率高;反之,精神忧郁,思想迟钝,动作不准确,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8、简述人产生不安全动作的原因有哪些。
(1)生理方面的原因(2)心理方面的原因(3)人的作业姿势和动作方面的原因(4)工作环境方面的原因(5)作业能力方面的原因(6)设施和信息方面的原因。
9、简述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以及针对其所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破坏视觉的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使工作区的视觉效率降低,产生视觉不舒适感和分散注意力,造成视觉疲劳。
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分布光源;3)改变光源或工作面的位置;4)合理的照度10、显示器指针的设计原则?(1)指针式仪表的大小与观察距离是否比例适当(2)刻度盘的形状大小是否合理(3)刻度盘的刻度划分,数字和字母的形状、大小以及刻度色彩对比是否便于监控迅速(4)根据监控者所在的位置、指针仪表是否布置在最佳视区范围而正确地识读。
11、简述人体测量数据的选用原则。
(1) 最大最小准则:该准则要求根据具体设计的目的,选用最小或最大人体参数。
(2) 可调性准则(3) 平均准则(4) 使用最新人体数据准则(5) 地域性准则1) 地区因素2) 性别因素3) 年龄因素4) 民族因素(6) 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准则(7) 标准化准则(8) 姿势与身材相关联准则(9) 合理选择百分位和适合度准则12、防止误操作设计都有哪些方法。
1将按钮或许按钮设置在奥的底座中或加装防护栏杆。
2使操作手在越过此控制器时手的运动方向与该控制器的运动方向不一致。
3在控制器上加盖或加锁。
4按固定顺序操作的控制器可设计成连锁系统。
5增加操作阻力,使较小外力不起作用13、从气质学说角度论述各气质类型的人与安全生产工作的关系。
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气质学说与安全工作。
为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在劳动组织管理中,要充分考虑人的气质特征的作用。
进行安全教育时,必须注意从人的气质出发,施用不同的教育手段。
例如,强烈批评,对于多血质、粘液质人可能生效;对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人往往产生副作用,因而只能采用轻声细语商量的形式。
由此可见,四种类型的人都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不能简单评价哪个好、哪个不好。
在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中并非一定将某人划归为某类型,而主要是测定、观察每个人的气质特征,以便有针对形性地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而真正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14、简述控制器设计的一般要求。
控制器设计要适应人体运动的特征;控制器的操纵方向应与预期的功能方向和机器设备的被控制方向一致;控制器要利于辨认和记忆;尽量利用控制器的结构特点进行控制(加弹簧等)或借助操作者体位的重力(如脚踏开关)进行控制;尽量设计多功能控制器。
15、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有哪些?生理因素。
如体力、耐久力、疾病、饥渴、对环境因素承受能力的限度等。
(2) 心理因素。
因感觉灵敏度变化引起反应速度变化,因某种刺激导致心理特性波动,如情绪低落、发呆或惊慌失措等觉醒水平变化。
(3) 管理因素。
如不正确的指令,不恰当的指导,人际关系不融洽,工作岗位不称心等。
(4) 环境因素。
对新环境和作业不适应,由于温度、气压、供氧、照明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不符合要求,以及震动和噪声的影响,引起操作者生理、心理上的不舒适。
(5) 个人因素。
训练程度、经验多少、操作熟练程度、技术水平高低、责任心强弱等。
(6) 社会因素。
家庭不和,人际关系不协调等。
(7) 操作因素。
操作的连续性、操作的反复性、操作时间的长短、操作速度、频率及灵活性等。
16、如何减少人为失误?(1)使操纵者的意识水平处于良好状态;(2)建立合理可行的安全规章制度与规范,并严格执行;(3)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4)按照人的生理特点安排工作;(5)减少单调作业,克服单调作业导致人的失误。
17、简述人机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及遵循原则。
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主要包括工作(规划)设计、岗位设计、显示器设计、控制器设计、作业环境设计、安全防护装置设计等内容。
在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2)产品人性设计的原则(3)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原则18、论述在工作场所如何进行颜色调节来保障安全生产。
工作场所颜色调节:(1)工作房间配色尽可能不要色调单一,否则会加速视觉疲劳或引起单调感。
(2)工作房间配色的明度不应太高和相差悬殊,否则也会因为视觉适应性而促使视觉疲劳(3)工作房间配色的饱和度也不应太高,不然较强的刺激不仅会分散注意力,而且也容易加速视觉疲劳(4)进行色彩调节要根据工作房间的性质和有用途选择色彩(5)对工作房间的配色,除了富用代表意义外,应着重考虑对光线的反射率,以提高照明装置的效果19、设计指针式仪表应考虑的安全人机工程学问题有哪些?刻度盘的设计:刻度盘的形状;圆形和半圆形刻度盘的识读效果优于直线形刻度盘;刻度盘的大小;刻度盘的最佳直径与监视着的视角有关,实验表明,最佳视角为2.5°~5°;圆形盘的最优直径是4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