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测定方法

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测定方法

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测定方法砂子的吸水率1、方法概要本方法使用于测定砂的吸水率,即测定以烘干质量为基准的饱和棉干吸水率。

2、引用标准GB/T14684—2011《建筑用砂》3、主要仪器及设备3.1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3.2饱和面干试模及质量为(340±15)g的钢制捣棒3.3干燥器,吹风机,浅盘,铝制料勺,玻璃棒,温度计等3.4烧杯————容量500mL3.5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4、试验条件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5℃,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5、试验步骤5.1试样制备饱和面干试样的制备,是将样品在潮湿的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到1000g,拌均匀好分两分,分别装入浅盘或其他适用的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20mm左右(水温控制在(25±5)℃.用玻璃棒连续搅拌5分钟,以排除气泡。

静置24小时以后.细心的倒出试样上的水,并用吸管吸余水,在将试样在盘中摊开,用手提吹风机缓缓吹入暖风,并不断翻拌试样.是砂表面的水分在个部位均匀的蒸发然后将试样松散的一次装满饱和面干试模中,捣25次(捣棒端面距试样表面不超过10mm,任其自由下落),捣完好,留下的空隙不再装满,重垂直方向徐徐提起试模.5.2 立即称取饱和面干试样500g,放入已知质量烧杯中,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到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后,称取试样于烧杯的总质量6、计算结果吸水率应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一一一吸水率(%)一一一一一一烧杯质量(g)一一一一一一烘干的试样与烧椭勺总质量(g)已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当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2%,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石子的吸水率1、方法概要本方法适用与测定碎石和卵石的吸水率,即测定以烘干质量为基准的饱和面干吸水率2、引用标准GB/T14685—2011《建筑用卵石、碎石》3、主要仪器及设备3.1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3.2电子称:称量20Kg,感量20g3.3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为5.00mm的方孔筛一只3.4容器,浅盘,金属丝刷和毛巾等4、试验条件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5℃,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5、试验步骤:5.1试验前,筛除样品中公称粒径5.00mm以下的颗粒,然后缩分到两倍于下表所规定的质量,分成两分,用金属丝刷净备用5.2、取试样一份置于盛有水的容器中,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5左右,24小时后从水中取出试样拭干,即成为饱和面干试样。

吸水率测试方法

吸水率测试方法

吸水率测试方法一、引言吸水率测试是指材料在一定时间内吸收水分的能力,是评价材料吸水性能的重要指标。

吸水率测试方法主要有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静态法测试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试验材料,如砖、石材等;准备好天平、容器、测量尺等实验仪器;在室温下保持试样恒定质量24小时以上。

2. 测试过程(1)称量试样:将试样放在天平上进行称重,记录下初始重量。

(2)浸泡试样:将试样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在室温下浸泡24小时。

(3)取出试样:将试样从容器中取出,用干净的毛巾把表面水分擦干,并立即在天平上称重,记录下湿重。

(4)计算结果:根据公式计算出吸水率:吸水率 = (湿重 - 初始重量)/ 初始重量× 100%3.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容器和测量尺寸,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试样的表面应保证干净,无任何杂质。

(3)浸泡时间应严格控制在24小时以内。

(4)测试过程中应避免试样受到外力的影响。

三、动态法测试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试验材料,如砖、石材等;准备好天平、容器、测量尺等实验仪器;在室温下保持试样恒定质量24小时以上。

2. 测试过程(1)称量试样:将试样放在天平上进行称重,记录下初始重量。

(2)浸泡试样:将试样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在室温下浸泡5分钟。

(3)取出试样:将试样从容器中取出,用干净的毛巾把表面水分擦干,并立即在天平上称重,记录下湿重。

(4)计算结果:根据公式计算出吸水率:吸水率 = (湿重 - 初始重量)/ 初始重量× 100%3.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容器和测量尺寸,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浸泡时间应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3)测试过程中应避免试样受到外力的影响。

(4)测试前应保证试样表面干净,无任何杂质。

四、总结吸水率测试是评价材料吸水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静态法和动态法是常用的测试方法。

在进行测试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容器和测量尺寸,严格控制浸泡时间,保证试样表面干净无杂质,并避免试样受到外力的影响。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目录岩石物理性质试验 (1)一、岩石天然含水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 (1)二、岩石比重(颗粒密度)试验 (3)三、岩石密度试验 (6)四、岩石耐崩解试验 (10)五、岩石膨胀试验 (12)六、岩石冻融试验 (15)岩石力学性质试验 (18)七、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18)八、岩石压缩变形试验 (20)九、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巴西法) (24)十、岩石抗剪强度试验(变角剪切) (27)十一、岩石三轴压缩及变形试验 (29)十二、岩石弱面剪切强度试验 (37)十三、点载荷指数的测定 (40)十四、岩石纵波速度测定 (42)十五、岩石力学伺服控制刚性试验 (43)十六、岩石声发射试验 (46)岩石物理性质试验一、岩石天然含水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1.1概述岩石的天然含水率是指试样在大气压力和室温条件下,天然条件下岩石自身所含有的水的质量与试样固体质量比的百分率。

岩石吸水率是试样在大气压力和室温条件下,岩石吸入水的质量与试样固体质量比的百分率。

本规程采用自由浸水方式求岩石吸水率。

岩石饱和吸水率,是试样在强制状态下,岩石的最大吸水质量与试样固体质量比的百分率。

本规程采用煮沸法或真空抽气法求岩石饱和吸水率。

1.2试样制备(1)规则试样的形态,可以用圆柱体、立方体或方柱体,根据密度试验后的其他实验要求选择。

(2)不规则试样采用边长4~6cm近似立方体的块体,凸出的边棱部分必须进行处理;试样数量,每组取3个。

1.3试样描述(1)岩石名称、颜色、结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胶结物质等特征。

(2)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其分布。

(3)试样形态及缺角,掉棱角等现象。

1.4主要仪器设备(1)钻石机、切石机、磨石机或其他制样设备。

(2)烘箱和干燥器。

(3)称量大于500g,感量为0.01g的天平。

(4)真空抽气机和煮沸设备。

1.5试验程序1.5.1岩石天然含水率试验(1)在天然状态下制备试件,清除试样上的尘土和松动颗粒,称其质量。

尼龙吸水原理及尼龙饱和吸水率测定

尼龙吸水原理及尼龙饱和吸水率测定

尼龙吸水原理及尼龙饱和吸水率测定摘要:尼龙主要成分是聚酰胺,其酰胺基-NHCO-有极性,使尼龙具有吸水和脱水双面性,没有吸水的尼龙比较脆而容易断裂,而吸了水以后其物性才会显现出来,尼龙的制成品在长期干燥,低温环境使用中会出现脱水现象就会变脆断裂,会缩短尼龙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得知尼龙模压出来后,是否经油煮,是否与环境隔绝。

脂肪族聚酰胺由于含有胺基和羰基,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因此所得到的各种材料在使用时容易吸水,产生增塑效应,导致材料体积膨胀、模量下降,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明显蠕变。

聚己内酰胺和聚己二酸己二胺(尼龙6和尼龙66)是最常用的聚酰胺材料,它们最高能从潮湿空气中吸收质量分数10%的水分,在一般湿度环境下也能吸收质量分数2%到4%的水分,导致多种力学性能的变化。

一、水分对尼龙6/66性质的影响尼龙6/66吸水之后,多种性质发生变化,而且许多性质的改变和吸水量有关系。

1、结晶度和晶体结构对尼龙6/66的晶体学研究发现,尼龙6/66都是半结晶性材料,成型后都含有晶区和非晶区。

在晶区,分子链呈平面锯齿构象,通过酰胺键在链与链之间形成氢键。

在非晶区,分子链构象呈无规状,大多数酰胺键没有相互作用形成氢键,呈“自由”状态,但不排除少数区域形成了局部的氢键。

早期的研究中,尼龙结晶度常通过密度来估算。

尼龙6/66的密度比水大,吸水后,这两种材料的密度反而上升,结晶度也上升。

经过拉伸取向的尼龙6/66材料常含有部分γ-晶。

研究发现,吸水后尼龙材料的γ-晶比例减少,而更稳定的α-晶比例增大。

2、力学性能和分子运动尼龙吸水后在力学性能上的变化很明显。

最主要是硬度、模量和拉伸强度下降、屈服点降低、冲击强度增加。

尼龙6/66的分子运动研究有核磁共振、动态力学松弛和介电损耗等方法,研究尼龙6/66材料吸水前后的转变发现,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对水分比较敏感,吸水之后,Tg大幅下降。

例如,尼龙6水含量为0.35%w/w时Tg=94℃,10.33%w/w时Tg=-6℃;干燥尼龙66Tg=78℃,当含水量为11%w/w时Tg=40℃。

纸张吸水率测试方法

纸张吸水率测试方法

纸张吸水率测试方法
答案:
纸张吸水率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手工测试和使用专门的吸水率检测仪进行测试。

手工测试方法:
基本方法:取要测试的纸板或纸箱,将表面擦拭干净。

使用吸管吸一滴水,滴落在纸板面上。

等待2分钟,检查水是否被纸板吸收。

如果水被纸板吸收,则纸板不合格;如果水未被纸板吸收,则纸板合格。

此外,还需检查纸板表面是否湿润或表层是否脱落来判断其吸水性。

使用吸水纸测试:将吸水纸覆盖在纸板上,用指甲刮纸板表面检查是否有表层脱落现象,以此来评估纸板的吸水性。

使用吸水率检测仪测试:
操作步骤:首先,转动偏心手柄使刻尺降到较低位置。

在水槽中注入适量水,通过调节支足使所有刻尺的零点接触水面。

然后,转动手柄将刻尺升到较高位置,平放试样。

在距试样一端205㎜处划一条与长度方向垂直的直线,然后将试样夹在横板上刻尺的两侧。

接下来,转动偏心手柄使刻尺降至较低位置,此时各刻尺零点刚好接触水面,而试样则深入水中5㎜。

按动秒表计时,测定出试样毛细吸液的一定高度所需时间或一定时间内试样毛细吸液的高度值。

一般采用10min±3s内的吸液高度,用s/㎜或㎜/s表示。

应用领域:使用纸张吸水率测试仪进行测试时,需要取一条垂直悬挂的试样,将其下端浸入水中。

在设定的时间后,测试仪会自动测量毛细吸液的高度。

根据吸液高度,可以判断出纸或纸板的吸水性能。

吸液时间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来选择,以更好地反映不同纸品的吸水性能。

总的来说,无论是手工测试还是使用专门的吸水率检测仪进行测试,关键在于准确测量和记录纸张的吸水性能,以便评估其质量和适用性。

3344-2012漆膜吸水率测定法

3344-2012漆膜吸水率测定法

3344-2012漆膜吸水率测定法
3344-2012漆膜吸水率测定法是一种用于测定涂料膜的吸水率的测试方法。

该测试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 准备测试涂料样品:准备一块符合要求的平整涂料试样,并将其放置在规定条件下,如温度和湿度。

2. 浸泡试样:将试样完全浸入水中,使其表面与水接触。

浸泡时间一般为24小时。

3. 取出试样:将试样从水中取出,并用纸巾或吸水纸轻轻擦拭试样表面上的水分,以去除表面吸附的水。

4. 称量试样:用天平称量试样的干重,并记录下来。

5. 烘干试样:将试样放入烘箱中,在规定的温度下烘干一段时间,通常为2小时。

6. 称量试样:将试样从烘箱中取出,使其冷却到室温后,再次称量试样的重量。

7. 计算吸水率:根据试样的干重和湿重,计算出涂料膜的吸水率。

该测试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评估涂料膜
的吸水性能,以确定其在特定条件下的适用性和性能表现。

同时,该方法还可用于比较不同涂料样品之间的吸水性能差异。

塑料吸水率测试标准

塑料吸水率测试标准

塑料吸水率测试标准塑料吸水率是指塑料材料在特定条件下吸收水分的能力,这一指标在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塑料制品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吸水率过高,会导致产品变形、老化甚至失效,因此对塑料吸水率的测试标准十分重要。

一、测试方法。

塑料吸水率的测试方法通常采用称重法和浸水法。

其中,称重法是将干燥的样品称重,然后在特定条件下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重,通过比较前后两次称重的差值计算吸水率;浸水法则是将样品完全浸入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后称重,同样通过前后两次称重的差值计算吸水率。

二、测试条件。

在进行塑料吸水率测试时,需要控制一定的测试条件,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是温度和湿度条件,一般情况下,测试温度为23℃,湿度为50%RH;其次是测试时间,根据不同的塑料材料,测试时间一般在24小时至7天不等;最后是样品的制备和处理,需要保证样品的表面光滑、无气孔和裂纹,以及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残留水分。

三、测试数据处理。

在测试完塑料吸水率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是计算吸水率的公式,吸水率(%)=(样品吸水后重量-干燥样品重量)/干燥样品重量×100%;其次是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吸水率、标准偏差等参数,以及绘制吸水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从而对塑料材料的吸水性能进行评估。

四、应用范围。

塑料吸水率测试标准适用于各类塑料材料,包括塑料片、塑料管、塑料棒等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

通过测试吸水率,可以评估塑料材料的吸水性能,为塑料制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五、结论。

塑料吸水率测试标准是评估塑料材料吸水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控制测试条件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对塑料制品的设计和材料选择进行优化,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六、建议。

为了进一步规范塑料吸水率测试,提高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建议制定统一的测试标准和方法,明确测试条件和数据处理要求,以及对测试设备和人员进行资质认证和培训,从而推动塑料吸水率测试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混凝土砖的吸水率标准

混凝土砖的吸水率标准

混凝土砖的吸水率标准一、概述混凝土砖是建筑、道路等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建筑材料,其吸水率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混凝土砖吸水率的定义、测试方法及标准、影响混凝土砖吸水率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旨在为混凝土砖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二、混凝土砖吸水率的定义混凝土砖吸水率是指混凝土砖表面吸水的速度和量,一般使用饱和干燥法测定,单位为千克/平方米·小时,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测定。

三、混凝土砖吸水率的测试方法及标准(一)测试方法1. 饱和干燥法:将混凝土砖样品放入水中浸泡至饱和状态,然后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干燥,测定干重和湿重,计算出吸水率。

2. 溶液法:在混凝土砖表面涂抹一层染色剂,测定染色剂在一定时间内在混凝土砖表面的扩散范围,计算吸水率。

3. 气相法:将混凝土砖样品放入密封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湿气,测定湿气的重量变化,计算吸水率。

(二)标准目前国内外均有多个混凝土砖吸水率的标准,如GB/T 24137-2018《混凝土砖》、ASTM C67-17《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Sampling and Testing Brick and Structural Clay Tile》等。

其中GB/T 24137-2018规定了混凝土砖吸水率的测定方法及标准要求,要求吸水率不应超过15%。

四、影响混凝土砖吸水率的因素(一)混凝土砖本身的因素1. 混凝土砖的孔隙度:孔隙度越大,吸水率越高。

2. 混凝土砖的密实度:密实度越高,吸水率越低。

3. 混凝土砖的含水率:含水率越高,吸水率越高。

(二)外界环境因素1. 温度:温度越高,混凝土砖吸水率越高。

2.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越高,混凝土砖吸水率越高。

3. 风速:风速越大,混凝土砖吸水率越高。

五、混凝土砖吸水率标准的应用混凝土砖吸水率标准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指导混凝土砖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保障混凝土砖的品质;(二)指导混凝土砖的使用和施工,确保混凝土砖的使用效果和耐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测定方法
砂子的吸水率
1、方法概要
本方法使用于测定砂的吸水率,即测定以烘干质量为基准的饱和棉干吸水率。

2、引用标准
GB/T14684—2011《建筑用砂》
3、主要仪器及设备
3.1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3.2饱和面干试模及质量为(340±15)g的钢制捣棒
3.3干燥器,吹风机,浅盘,铝制料勺,玻璃棒,温度计等
3.4烧杯————容量500mL
3.5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
4、试验条件
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5℃,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5、试验步骤
5.1试样制备
饱和面干试样的制备,是将样品在潮湿的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到1000g,拌均匀好分两分,分别装入浅盘或其他适用的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20mm左右(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