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哥本哈根VM住宅
哥本哈根大学学生公寓

项目名称:哥本哈根IT大学学生公寓(Tietgen Dormitory)建筑师:Lundgaard & Tranberg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项目地点:丹麦,哥本哈根项目面积:26,515㎡摄影:Jens M. Lindhe该项目位于丹麦Orestad北部,靠近哥本哈根大学。
该公寓采用简单的圆形形式,与周边的建筑风格形成一致,在新规划区提供了一个大胆的建筑陈述。
公寓可容纳约400名学生,它将成为国际格式的参考项目。
圆柱体量围绕内庭院完成。
上层沿周边安排,可欣赏到周围环境,同时均面向内庭院。
公共区域找到了作为戏剧性的表达,突出的形式向内指向庭院。
该住宅拥有不断变化的不同深度,给予外轮廓一种结晶特征。
每个单独的住所的唯一标识从而显露出来,与圆筒形的潜力城市纪念性中和。
上层是举办360个住宅单位沿边界和公共职能是面向庭院内。
整个宿舍的设施共同组成地面。
该公寓是在不同高度交替的节化,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身份,并通过它的形式赋予建筑外观形式。
它的特点是着重的表达圆柱形空间的形状。
形成相应的公寓群体的公共空间,它们作为显著突出建筑面对庭院中间的中心点的整个形式。
宿舍的铜合金板的门面是由玻璃隔断和滑动屏幕上橡木的补充。
该建筑的内部特征是裸露的混凝土结构和胶合板包分区。
整个宿舍都是用氧化镁复合地板和声学天花板钢板充入。
空间层次第一层次:内院提供学生交流的平台,是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
第二层次:开放式的露台提供楼层间的交流。
第三层次:外廊、公用厨房和娱乐室等提供楼层住户间的交流。
第四层次:两间卧室组合的小单元形成了宿舍内部的交流空间。
现代建筑的绿色未来丹麦哥本哈根的环保住宅

现代建筑的绿色未来丹麦哥本哈根的环保住宅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居住质量。
作为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绿色建筑在保护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丹麦哥本哈根被誉为绿色建筑的典范,该城市以其环保住宅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丹麦作为一个北欧国家,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和环境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哥本哈根以其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和策略,成为了绿色建筑的领导者之一。
一、可持续建筑设计与技术在丹麦哥本哈根的环保住宅项目中,可持续建筑设计和技术是关键。
这些项目不仅在建筑外观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应用了诸如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和地热供暖等先进技术。
1. 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丹麦哥本哈根的环保住宅项目广泛应用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被用于收集、处理和再利用雨水。
丹麦哥本哈根的绿色建筑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植被浇灌、厕所冲洗等非饮用水需求,减少对自来水资源的使用。
3. 地热供暖:地热供暖是一种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进行供暖的系统。
丹麦哥本哈根的环保住宅项目利用地热供暖技术,减少了对传统燃煤或石油等能源的需求,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二、绿色材料与资源利用在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选择环保的建筑材料和合理利用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1. 环保材料选择:丹麦哥本哈根的绿色建筑项目注重选择环保的建筑材料,如可回收的建筑钢材、再生建筑材料等。
这些材料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 节水设计:在绿色建筑项目中,丹麦哥本哈根着重考虑了节水设计。
通过优化水管布局、安装高效节水设备等方法,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
3. 能源利用:绿色建筑项目在能源利用方面也做出了努力。
学生公寓太贵,他们就把集装箱改成了海滨宿舍

学生公寓太贵,他们就把集装箱改成了海滨宿舍留学生活中最大的一笔开支要算租金了,近年来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欧洲,因为有 80% 的重点高等院校都坐落于市中心周边的黄金地带,学生公寓的价格更是令人咋舌。
根据英国慈善机构 Unipol 的调查,从 2010 年至 2013 年,学生公寓的租金涨幅高达 25%,近乎是当地平均租金涨幅(13%)的一倍。
而在丹麦,根据 Copenhagen Post Online 的报道,首都哥本哈根需要在 2020 年以前新增 45000 个新住房才能满足年轻人们的需求。
哥本哈根一家住房初创公司 Urban Rigger 的创始人 Kim Loudrup 认为,问题还不止住房压力那么简单。
进入城市各高校深造的学生们是创造知识经济的主力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社会投资对象,很难想象他们因为房价问题放弃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最终反噬的对象也将是城市本身。
Urban Rigger 看中了遍布欧洲海岸沿线的城市港口。
它们通常离市中心很近,而且由于欧洲城市的传统工业经济早已被服务业等取代,不少原本繁忙的集装箱集散区也被空置了出来,不再有大型船舶停靠。
如果能在这些港口岸边建设一些“海上学生宿舍”,并且采用模块化设计,它们不仅能抵御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也能压低成本、便于推广。
担任设计的是我们报道过多次的哥本哈根本地事务所 BIG。
它们把集装箱改造成了浮在港口岸边的 24 组学生公寓,每组公寓可以住 12 人,每人有属于自己的私人卧室、浴室和厨房,而庭院、皮艇(没错,他们可以自己开船去市中心)、屋顶露台、烤肉区等则是公用的,租金为每月 600 美元。
在室内设计上,公寓的整体风格强调简洁实用。
落地窗让住户能充分欣赏到海景,白、灰、粉绿、粉蓝的配色则让空间显得安静而活泼。
所有公寓均依靠由若干太阳能电池组成的光伏阵列发电,同时利用一套太阳能换热系统调节室内温度。
墙壁外侧涂了一层 NASA 研发的气凝胶,它被称作“终极海绵”,上面分布着大量的微孔,可以吸收水中的污染物。
哥本哈根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哥本哈根Rodovre摩天大楼
设计师Mvrdv与合作伙伴以“天空之城”为概念,共同创作了极具想象力的Rodovre摩天大楼,它将高高矗立于哥本哈根。
“天空之城”楼高116米,总建筑面积21688平方米,其中包括公寓、酒店、商场和写字楼,形成一个垂直立体的城市空间。
“天空之城”低层部分建作零售商场、餐厅和写字楼办公;楼体的中高楼层向东北方向退台设计,创造阶梯状的空中花园,凝造不同的立体空间,这部分将建作公寓;楼宇顶部将是酒店,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哥本哈根市风光。
“天空之城”设计灵活,以三个核心筒为核心,周边均为60平方米的空间,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而灵活进行重新组合。
此外“天空之城”还大力支持环保,完全按照丹麦环境标准采用最新的环保技术,如混凝土中40%再生利用等。
丹麦哥本哈根8字住宅

目口§目:Fi*m N“H扦.HaInk L埘【d 日目月n:Dennis Rasmu《en.Rune
H….Ag'Jstln Pe嘲
rmftvB Ha啉 NL∞en.Chrislian
rorres.An.鬻ite Jen*a.Caro!ieI:sch/ppe..'s.Car。lire
Vvgctlus
#ml《
……w…
丹麦哥本哈根8字住宅
Figure Eight Housing in Copenhagen,Denmark
■B『G事务所讶Bjarke
Ingels Group
8字住宅临哥本哈根运河而建在此可俯视
Kalvebod
共Ⅸ域曩设施同私人空间完美融台在这里脚踏
屋顶绿地饱览寂夜繁星.建筑的三套居住方案包
office
building
realing
a
strong inflow of
unique local
that
is pa rtly for rent housing and pa rtly residential p roperty This
communiⅡwith
Channel your Eu rOpe
a ln a
busin@sses,sp read
alongside
rchitectu re
long
the suffoundlng maiR streets court yard that houses
an
and at
the Northern 8 Hour@
coheren C house with
c
height
can
merge with
pe rsonal life,and
获奖碳中和城市设计案例

获奖碳中和城市设计案例
获奖的碳中和城市设计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1. 瑞典马尔默:Bo01住宅区
这个住宅区是瑞典马尔默市的一个获奖项目,旨在通过可持续设计和建筑实践来实现碳中和。
该住宅区采用了被动式设计、太阳能、风能等技术,并实施了垃圾分类、能源效率等可持续管理措施。
2. 丹麦哥本哈根:Nordhavn规划
这个规划项目是丹麦哥本哈根市的一个大型城市发展计划,旨在创建一个可持续、绿色、低碳的城市区域。
该规划采用了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绿色基础设施等可持续设计和技术,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3. 英国伦敦:Brent Cross Cricklewood规划
这个规划项目是英国伦敦市的一个大型城市发展计划,旨在创建一个可持续、宜居、低碳的城市区域。
该规划采用了可再生能源、绿色基础设施、智能电网等可持续设计和技术,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4. 西班牙巴塞罗那:La Vila de Gracia规划
这个规划项目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一个城市区域规划,旨在创建一个可持续、宜居、低碳的城市社区。
该规划采用了可再生能源、绿色基础设施、能源效率等可持续设计和技术,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这些案例都是通过可持续设计和建筑实践来实现碳中和的,可以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丹麦哥本哈根建筑北欧风格与现代主义的瑰丽之美

丹麦哥本哈根建筑北欧风格与现代主义的瑰丽之美丹麦哥本哈根,作为北欧地区的首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这座城市将北欧风格与现代主义相结合,展现出瑰丽之美。
本文将重点介绍哥本哈根建筑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1. 背景介绍哥本哈根位于丹麦东部,面临波罗的海。
作为丹麦的首都,这座城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哥本哈根曾是丹麦王国的中心,其建筑风格也因此受到了丹麦历史和北欧文化的影响。
2. 北欧风格建筑北欧风格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简约、实用和功能性。
哥本哈根的建筑以木质结构和斜屋顶为主要特点,这些设计使建筑物能够抵御寒冷的气候并保持温暖。
同时,北欧风格注重与自然的联系,因此哥本哈根的建筑大多融入了绿化和公共空间,为居民创造了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3. 现代主义建筑哥本哈根的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了20世纪的创新精神。
这些建筑体现了简洁、功能性和实用性的设计原则,摒弃了传统的装饰与复杂性。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建筑物包括哥本哈根歌剧院和丹麦建筑博物馆等,它们以其简约而富有表现力的设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4. 建筑与文化哥本哈根的建筑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结构,更是城市与文化之间的交融。
北欧风格建筑传承了丹麦历史和文化的精髓,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现代主义建筑则代表了当代社会对功能性和实用性的追求。
哥本哈根的建筑成为了城市的标志,反映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5. 建筑的影响哥本哈根建筑的瑰丽之美不仅在于其外观的吸引力,更在于它对城市环境和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北欧风格建筑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使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居住质量,而现代主义建筑的创新设计则为城市增添了现代气息。
结语:哥本哈根作为丹麦的首都,其建筑风格展示了北欧风格与现代主义相融合的瑰丽之美。
无论是北欧风格的木质结构和斜屋顶,还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简约设计,都体现了哥本哈根作为一个独特城市的魅力。
这些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相互交融,在为居民提供舒适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增添了城市的现代气息。
北欧现代建筑考察

公务交流单位:丹麦3XN建筑事务所
3XN理念: 建筑是创造未来的学问;这就是 为什么我们总是试图了解建筑所 处的更多情况包括:物质环境、 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等。这是 一个过程,最终目的是今后多年 生活在建筑物的人们。这种对话 经常持续到建筑完成后很久。 建筑是讲述者: 我们聆听场所给我们讲述的故事, 这些故事会融合到我们的设计概 念之中。我们调查场地、采访人 们来找到建筑所应该表达的内容。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调查、询问、 表达、绘制、建造”的过程。 建筑影响世界; 建筑影响行为。
丹麦-哥本哈根现代公共建筑、低碳住宅专题考察
文字与图片说明源于观筑世界网
北欧现代建筑考察
一:公务交流单位:丹麦3XN建筑 事务所
二:访问主题:哥本哈根现代公 共建筑、低碳建筑设计风格与技 术考察
公务交流单位:丹麦3XN建筑事务所
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新馆
建筑设计:Schmidt, Hammer & Lassen 设计完工:1995~1999 建筑面积:新建21000㎡,改造区域 7000㎡ 造价:€ 49million 楼层:地上7层、底下1层。 1999年9月落成的水岸新地标被称 为”黑钻石”(The Black Diamond)的皇家图书馆新馆,是 丹麦当代公共建筑的代表。很多人 以为北欧风格就是在外观上使用很 多自然材质、造型十分简洁富有设 计感、讲究环保等等„„不过,那 些都己经设计所营造出的“后果”。
丹麦哥本哈根horten总部
建筑设计单位: 丹麦3XN建筑事物 所 地点: 丹麦,哥本哈根 客户: Carlsberg Ejendomme 工程师: Rambøll 项目面积: 10,000 平方米 项目年代: 2009 丹麦法律机构Horten希望他们的 新总部采用当代的设计,并有古 典建筑的坚实的风格。 建筑师提出的方案是用经典的石 头材质立面去演绎现代的办公空 间。 在内部,建筑采用轻和灵活开放 的结构,鼓励内部交流和知识共 享。建筑的外观复杂而有动感。 独特的外观成为可持续建筑设计 的新标准。玻璃纤维和石灰华的 外表皮可遮阳,建筑设计可能源 节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M 住宅,哥本哈根,丹麦
VM HOUSES, COPENHAGEN, DENMARK, 2005
建筑设计:PLOT = BIG + JDS ARCHITECTS: PLOT = BIG + JDS
如果人们各不相同,那为什么所有公寓都那么相 似?
VM 住宅是形如字母“V”和“M”的两栋住宅。
这 种形状的住宅能够保证日照、隐私和视野。
将楼板向中 心对折消除了邻里间面对面的可能,确保对角的视野都 能面对广阔、开放的周围地区。
每间公寓都有朝北的两 层高空间,以及向南的宽阔视野。
“V”字形住宅的折板 逻辑被打破成几个较小的部分,形成了“M ”住宅。
在 这个项目中,勒·柯布西耶马赛公寓的形态得到了重新 阐释和改进 ;中央走廊很短,并且能从两端获得光照, 就像穿过建筑的弹道。
VM 住宅提供了超过 80 个不同的 公寓单元,活而不乱,面向当代生活的个体需求——形 成一幅不同生活方式的马赛克拼图。
□(叶扬 译)
If people are different then why are all apartments alike?
The VM Houses are two residential blocks formed as the letters V and M. The blocks are formed as such to allow for daylight, privacy and views. The vis- vis with the neighbour is eliminated by pushing the slab in its centre, ensuring diagonal views to the vast and open, surrounding fields. All apartments have a double-height space to the north and wide panoramic views to the south. The logic of the diagonal slab utilized in the V house is broken down in smaller portions for the M house. In this project, the typology of the Unite d’Habitation of Le Corbusier is reinterpreted and improved; the central corridors are short and receive light from both ends, like bullet holes penetrating the building. The VM Houses offer more than 80 different apartment types that are programmatically flexible and open to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contemporary life-a mosaic of different life forms. □
业主/Client: H¿pfner A/S, Danish Oil Company A/S 合作者 /Collaborators: JDS, H¿pfner A/S, Moe & Br¿dsgaard 规模/Size: 25 000 m2 造价/Cost: 22 M 主管合伙人/Partner-in-Charge: Bjarke Ingels 项目负责人/Project Leader: Finn N¿rkj r 项目建筑师/Project Architect: Thomas Christoffersen 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 Henrick Poulsen 项目团队/Team: Alistair Wiliams, Anna Manosa, Anne Louise Breiner, Annette Jensen, Bent Poulsen, Christian Finderup, Claus Tversted, David Zahle, Dhairya Sheel Ramesh, Dorte B¿rresen, Henning St 焍 en, Ingrid Serritslev, Jakob Christensen, Jakob Lange, Jakob M¿ller, Jakob Wodschou, J¿rn Jensen, Karsten Hammer Hansen, Mads H. Lund, Marc Jay, Maria Yedby Ljungberg, Nadja Cederberg, Nanna Gyldholm M¿ller, Narisara Ladawal, Ole Elkj r-Larsen, Ole Nannberg, Oliver Grundahl, Sandra Kn歜el, Simon Irgens-M¿ller, Sophus S¿bye, S¿ren St rmos, Xavier Pavia Pages
1 外景/Exterior view(摄影/Photo: Johan Fowelin)
1
27
2
2 图解/Diagrams 3 总平面/Site plan 4.5 剖面/Sections 6 外景/Exterior view(摄影/Photo: Jimmy Cohrssen)
28
3 4 5 世界建筑 2011/02
实用乌托邦:BIG 建筑事务所 /PRAGMATIC UTOPIA: BIG
29 6
7
7 概貌 /Overview 8 V住宅模型/V House matrix
30
8 世界建筑 2011/02
9
9 公寓类型 m1、m2 及 m3/Apartment typologies m1, m2 & m3 10 M 住宅模型 /M House matrix
10 31
11
32
世界建筑 2011/0122
11 内景/Interior view(摄影/Photo: Jimmy Cohrssen) 12 内景/Interior vie(w 摄影/Photo: Jasper Carlberg) 13 外景/Exterior view(摄影/Photo: Jimmy Cohrssen)
13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