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传热学考研大纲——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合集下载

上海理工大学传热和传质大体原理考试大纲

上海理工大学传热和传质大体原理考试大纲

专业基础课《传热和传质大体原理》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第一部份参考书目《传热和传质大体原理》(原著第6版),弗兰克P.英克鲁佩勒(作者), 葛新石(译者), (译者),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第二部份考查要点(※为把握内容,其余为大体了解内容)※第1章导论何谓传热及如何传热物理机理和速度方程传导对流辐射与热力学的关系能量的守恒要求操纵容积的能量守恒表面的能量平稳守恒定律的应用方式要点传热问题的分析方式传热学的重要性单位和量纲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2章热传导引论传导速度方程材料的热物性热导率其他有关物性热扩散方程边界和初始条件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3章一维、稳态热传导平壁温度散布热阻复合壁接触热阻导热分析的另一种方式径向系统圆柱体球体一维导热结果汇总有内热源时的导热平壁径向系统热阻概念的应用扩展表面的传热扩展表面导热的一样分析等截面肋片肋片性能非等截面积肋片表面总效率生物热方程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4章二维稳态导热可供选择的处置方式分离变量法导热形状因子和无量纲导热速度有限差分方程节点网格导热方程的有限差分形式能量平稳法有限差分方程的求解矩阵求逆法高斯一赛德尔迭代法假设干需要注意的问题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5章瞬态导热集总热容法应用集总热容法的条件通用集总热容分析空间效应有对流条件的平壁严格解近似解总能传输附加的讨论有对流条件的径向系统严格解近似解总的能量传输半无穷大固体伴有定表面温度或定表面热流密度的物体定温边界条件定热流密度边界条件近似解周期性加热有限差分析导热方程的离散化:显式法导热方程的离散化:隐式法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6章对流导论对流边界层速度边界层热边界层浓度边界层边界层的重要意义局部和平均对流系数传热传质层流和湍流层流和湍流速度边界层层流和湍流状态下的热和组分浓度边界层边界层方程层流边界层方程边界层相似:无量纲边界层方程边界层相似参数解的函数形式无量纲参数的物理意义边界层类比传热和传质类比蒸发冷却雷诺类比对流系数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7章外部流动实验方式平行流中的平板等温平板上的层流:相似解等温平板上的湍流混合边界层状态非加热起始长度具有恒定热流密度的平板利用对流系数的限制对流计算方式横向流动中的圆柱体流动情形对流传热和传质圆球横向通过管簇的流动冲击射流流体力学及几何上的考虑对流传热和传质堆积床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8章内部流动流体力学问题流动状态平均速度充分进展区中的速度散布充分进展流动中的压力梯度和摩擦因子热的问题平均温度牛顿冷却定律充分进展的状态能量平稳概述等表面热流密度等表面温度圆管内的层流:热分析和对流关系式充分进展区人口区对流关系式:圆管内的湍流对流关系式:非圆形管和同心管套强化传热微尺度内部流动微尺度内部流动中的流动状态微尺度内部流动中的传热对流传质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9章自然对流物理的讨论操纵方程相似性讨论垂直表面上的层流自然对流湍流的阻碍实验关系式:外部自然对流流动垂直平板倾斜和水平平板水平长圆柱圆球平行平板间槽道内的自然对流垂直槽道倾斜槽道实验关系式:封锁空间矩形腔体同心圆柱同心圆球联合的自然和受迫对流对流传质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10章沸腾和凝结沸腾和凝结中的无量纲参数沸腾模式池内沸腾沸腾曲线池内沸腾的模式池内沸腾关系式核态池内沸腾核态池内沸腾的临界热流密度热流密度的极小值膜态池内沸腾参数对池内沸腾的阻碍受迫对流沸腾外部受迫对流沸腾两相流动微槽道中的两相流动凝结的物理机理垂直板上的层流膜状凝结湍流膜状凝结径向系统中的膜状凝结水平管内的膜状凝结珠状凝结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11章换热器换热器的类型总传热系数换热器分析:利用对数平均温差顺流换热器逆流换热器特殊的运行状况换热器分析:有效度-NTU法概念有效度-NTU关系式换热器设计和性能计算:利用有效度-NTU法紧凑式换热器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12章辐射:进程和性质大体概念辐射强度数学概念辐射强度及其与发射的关系有关辐照密度的概念有关有效辐射密度的概念黑体辐射普朗克分布维恩位移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带发射实际表面的发射实际表面的吸收、发射和透射吸收率反射率透过率要额外考虑的一些问题基尔霍夫定律灰表面环境辐射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13章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视角系数视角系数积分视角系数关系式腔体中不透辐射的漫射灰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一个表面上的净辐射换热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黑体辐射换热两个表面的腔体防辐射屏再辐射表面多种模式传热伴有参与介质的辐射换热容积吸收气体发射与吸收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14章扩散传质物理起因和流率方程物理起因混合物的组成斐克(Fick)扩散定律质量扩散率在非静止介质中的质量扩散绝对和扩散组分流密度柱状容器中的政法静止介质近似静止介质的组分守恒操纵容积的组分守恒质量扩散方程给定表面浓度的静止介质边界条件和交壤面上浓度的不持续性蒸发和升华气体在液体和固体中的溶解度催化表面反映伴随均质化学反映的质量扩散瞬态扩散小结参考文献习题本文档来源于布丁考研网(),全国最真实、最全面的考研真题及资料库。

上海理工大学《传热学》课件 考研复习3

上海理工大学《传热学》课件 考研复习3
圆柱 BiV= Bi/2 球 BiV= Bi/3
•平板BiV= Bi 平板
•M分别 取平板 1、圆柱 1/2 和球1/3 M 和球1/3 •其实 M= BiV /Bi 其实
θ 6. 时间常数 Θ = =e θ0
θ θ0

hA τ ρcV
=e
−τ
τc
τc =
ρ cV
hA
为时间常数
β
反映温度变化快慢的指标
1. 物理问题 常物性、 常物性、 Bi →0 、h=const. 求t=f(τ) 2. 数学模型
∂ 2t ∂t ∂ 2t ∂ 2t = a ∂x 2 + ∂y 2 + ∂z 2 ∂τ
dt d τ =
Φ& + ρc
Φ& ρ c
零维问题无边界条件可用边界的传热作为源项 来处理 Φ = −hA(t − t∞ ) = hA(t∞ − t )
h(V A) 11.63× 0.953×10−3 BiV = = = 1.07 ×10−3 p 0.05 λ 10.36
可以用集总参数法. 可以用集总参数法. 时间常数为
13110 × 138 × 0 .953 × 10 −3 τc = = = 148 s hA 11 .63
F0V aτ λ τ = = 2 (V A ) c ρ (V A )2
ρ cV
10.36 5 × 60 = × = 1.89×103 0.138×103 ×13110 0.953×10−3 2
(
)
θ = exp(− Bi Fo ) = exp(−1.07×103 ×1.89×103 ) = exp(− 2.02) = 0.133 V V θ
0
即经5min后温度计读数的过余温度的确13.3%.也就是说, 即经5min后温度计读数的过余温度的确13.3%.也就是说,在这 5min后温度计读数的过余温度的确13.3%.也就是说 段时间内温度计的读数上升了这次测量中温度跃升的86.7% 段时间内温度计的读数上升了这次测量中温度跃升的86.7%

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电动力学 第二版》,郭硕鸿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食品化学》王璋等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①《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方克立,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②《中国文化史》,冯天瑜等,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①《汉英翻译基础教程》 冯庆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②《新 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①《工程热力学》第 5 版,廉乐明、李力能、吴家正、谭羽飞 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②《工程热力学》第 1 版,刘宝兴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考试科目 代码 848 849 850
851
852 854 855 856 857
考试科目名称 数据结构及操作系统
微机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与数字媒体基础
传媒经济管理
材料科学基础 C 程序设计 化工原理 B
艺术学综合考试 化工原理 A
参考书目
①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C 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 出版社,2012 年;② 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 版),汤小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年 ①《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 等编,第三版,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②《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 周明德,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①《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李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年;②《数字媒体技术导论》,刘清堂,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16 年 ①《媒介经济与管理学导论》,(;②《媒介经济学》,赵曙光 著,清 华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9 月第 2 版;③《传媒经济学教程》, 喻国明、丁汉青、支庭荣、陈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有关专业学位教指委编制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

2023上海理工大学专业课《材料性能》参考书目和考研大纲

2023上海理工大学专业课《材料性能》参考书目和考研大纲

2023上海理工大学专业课《材料性能》参考书目和考研大纲1500字2023上海理工大学《材料性能》课程的参考书目和考研大纲如下:一、参考书目:1.《材料力学基础》(第3版)作者:张选辉,王履生该教材是本科材料力学课程的经典教材,涵盖了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应力应变关系、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内容,对于理解材料性能有很大帮助。

2.《材料科学与工程》(第9版)作者:唐文和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应用,包括材料的结构、性能、加工、应用等方面,对于理解材料性能有很大帮助。

3.《材料热力学基础》(第2版)作者:陶蔚然,柴枝勇该教材介绍了材料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平衡、相变规律以及材料热力学应用等内容,对于理解材料的热性能有很大帮助。

4.《材料表征与试验》(第3版)作者:王劼,王维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材料表征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包括材料结构表征、性能表征、材料测试方法等方面,对于深入了解材料性能有很大帮助。

5.《材料工程概论》(第5版)作者:刘林,黄振东该教材是材料工程专业的基础教材,介绍了材料工程的基本概念、材料的分类与性能、常用材料的特点和应用等内容,对于全面了解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考研大纲:《材料性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涵盖以下知识点:1.材料结构与性能1.1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 非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3 高温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4 先进材料的结构与性能2.材料力学性能2.1 弹性力学性能2.2 塑性力学性能2.3 破裂力学性能3.材料热力学性能3.1 热力学平衡与相图3.2 热处理的热力学基础3.3 非平衡相变与相变动力学4.材料电磁性能4.1 电磁材料的基本概念与分类4.2 电磁性能的测量与表征4.3 电磁应用材料的性能与设计5.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5.1 材料结构的表征与分析5.2 材料性能的测试与评价5.3 材料性能测试方法与装置6.材料性能的应用与发展6.1 材料性能的应用与评价6.2 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6.3 材料性能的研究与发展趋势以上是2023上海理工大学《材料性能》课程的参考书目和考研大纲。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大纲 802 传热学A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大纲 802 传热学A

传热学考研大纲一、参考书目:传热学A 《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二、基本要求1. 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 能够对常见的导热、对流、辐射换热及传热过程进行定量的计算,并了解其物理机理和特点,进行定性分析;3. 对典型的传热现象能进行分析,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求解;4. 能够用差分法建立导热问题的数值离散方程,并了解其计算机求解过程。

三、主要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计算公式;热阻;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第二章导热基本定律和稳态导热:温度场、温度梯度;傅里叶定律和导热系数;导热微分方程、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单层及多层平壁的导热;单层及多层圆筒壁的导热;通过肋端绝热的等截面直肋的导热;肋效率;一维变截面导热;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

第三章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集总参数法;描述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学模型(方程和定解条件);第四章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导热问题数值解法的基本思想;用差分法建立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离散方程。

第五章对流换热:对流换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基本分类、牛顿冷却公式和对流换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速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概念;横掠平板层流换热边界层的微分方程组;横掠平板层流换热边界层积分方程组;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比拟的概念;相似的概念及相似准则;管槽内强制对流换热特征及用实验关联式计算;绕流单管、管束对流换热特征及用实验关联式计算;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特征及对流换热特征及用实验关联式计算。

第六章凝结与沸腾换热:凝结与沸腾换热的基本概念;珠状凝结与膜状凝结特点;膜状凝结换热计算;影响膜状凝结的因素;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影响沸腾换热的因素。

第七章热辐射基本定律及物体的辐射特性:热辐射的基本概念;黑体、白体、透明体;辐射力与光谱辐射力;定向辐射强度;黑体辐射基本定律:普朗克定律,维恩定律,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兰贝特定律;实际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黑度;灰体、基尔霍夫定律。

资料: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传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资料: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传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课程考题库学 校系 别 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专业班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姓 名 学号一、问答题 (42分,每小题7分)1. 图1示出了常物性、有均匀内热源 、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局部边界区域的网格配置,试用热平衡法建立节点0的有限差分方程式(设∆=∆x y )。

2. 蒸气与温度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有哪两种不同的凝结形式?产生不同凝结形式的原因是什么?3. 有人说:“常温下呈红色的物体表示该物体在常温下红色光的光谱发射率较其它单色光(黄、绿、蓝等)的光谱发射率高”。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4. 一块厚度为2()δδδ-≤≤x 的大平板,与温度为f t 的流体处于热平衡。

当时间0τ>时,左侧流体温度升高并保持为恒定温度2f t 。

假定平板两侧表面传热系数相同,当0δλ=→h Bi 时,试确定达到新的稳态时平板中心及两侧表面的温度,画出相应的板内及流体侧温度分布的示意性曲线,并做简要说明。

题 号 简 答 题计 算 题总 分123456123得 分•Φx∆y∆10423∞t h ,•Φ图15. 有人说,在电子器件的多种冷却方式中,自然对流是一种最可靠(最安全)、最经济、无污染(噪音也是一种污染)的冷却方式。

试对这一说法作出评价,并说明这种冷却方式有什么不足之处?有什么方法可作一定程度的弥补? 6. 强化空气-水换热器传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请列出任意三种途径?二、计算题 (58分)1.(18分) 一块大平板,厚度5cm δ=,有内热源•Φ,平板中的一维稳态温度分布为2=+t b cx ,式中o 200C =b ,2200K/m =-c 。

假定平板的导热系数50W/(m K)λ=,试确定:(1) 平板中内热源•Φ之值;(2) 0=x 和δ=x 边界处的热流密度。

2.(15分) 有一圆柱体,如图2所示,表面1温度1550K =T ,发射率10.8ε=,表面2温度2275K =T ,发射率20.4ε=,圆柱面3为绝热表面,角系数3,10.308=X 。

传热学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传热学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工程热力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本科目的应试范围为: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工质的基本热力性质;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

二.评价目标工程热力学的考试目标在于考查考生对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求解有关热工问题的能力。

本科目考试要求考生:1. 准确掌握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基本规律;2. 掌握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的热力学分析方法,深刻了解提高能量利用经济性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3. 能熟练运用常用工质的物性公式进行热力计算。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中所包含的全部试题均为必答题。

2. 考生考试答题的时间为180分钟。

3. 构成试卷的试题大致分为两类: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约占50分),以及基本原理的应用和热力学分析能力的考核(约占100分)。

第二部分考核要点一.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包括热力系,边界,工质的概念。

热力系的分类)。

状态及平衡状态,实现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

状态参数及其特性。

系统的能量,热量和功。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表达式。

闭口系能量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开口热力系的一般表达式。

稳态稳流的能量方程。

焓。

技术功。

几种功的关系(包括体积变化功、流动功、轴功、技术功)。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包括可逆过程的热量和功的计算)。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表述(克劳修斯表述,开尔文表述等)。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包括卡诺循环、概括性卡诺循环及多热源可逆循环热效率的计算和分析)。

熵(熵参数的引入,克劳修斯不等式,熵的状态参数特性)。

熵产与孤立系熵增原理,以及它们的数学表达式。

能量的品质和可用能的概念。

火用的概念和计算,火用损失的计算。

四.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理想气体模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通用气体常数。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857 传热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857 传热学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传热学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测试学生对传热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传热问题的计算方法、重要热工参数的测量方法、强化或削弱传热的基本方法等的掌握程度、注重考查学生对于工程实际传热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填空题(8-10个,约30分)分析简答题(5-6小题,约60分)综合计算题(3-4小题,约60分)假如每题分数有变化,变化范围亦不大,难度与历年试题相当,全部均在考试大纲以内。

III 考查内容一、稳态导热温度分布基本概念;导热基本定律;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典型一维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通过肋片的导热;具有内热源的一维导热问题。

二、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集中参数法;典型一维物体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

三、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导热问题数值求解的基本思想;节点温度离散方程的建立;节点代数方程组的求解;导热问题数值计算的稳定性判据。

四、对流换热的理论基础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对流换热的分类;边界层理论;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述;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

五、对流换热的计算管道内强制对流的特点;管道内强制对流的计算;外掠物体强制对流的特点;外掠物体强制对流的计算;自然对流。

六、相变换热凝结换热的模式及特点;膜状凝结换热的简化和求解;凝结换热的影响因素;大空间沸腾曲线;汽化核心;沸腾换热的强化方法;热管工作原理及特点。

七、热辐射基本理论热辐射基本概念;黑体辐射基本定律;实际物体辐射和吸收的特点;基尔霍夫定律。

八、辐射换热的计算角系数的性质和计算;黑体辐射的计算;组成封闭空腔的灰体间的辐射换热计算;辐射换热的强化和削弱。

九、传热过程和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分析;换热器的分类方法;换热器的热计算;换热器的强化。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3分,共36分)1.采用平板导热仪测量液体的导热系数时,通常要使在上(填“热面”或者“冷面”),其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传热学考研大纲——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
学与工程学院
传热学A《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二、基本要求
1.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2.能够对常见的导热、对流、辐射换热及传热过程进行定量的计算,并了解其物理机理和特点,进行定性分析;
3.对典型的传热现象能进行分析,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求解;
4.能够用差分法建立导热问题的数值离散方程,并了解其计算机求解过程。

三、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计算公式;热阻;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第二章导热基本定律和稳态导热:温度场、温度梯度;傅里叶定律和导热系数;导热微分方程、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单层及多层平壁的导热;单层及多层圆筒壁的导热;通过肋端绝热的等截面直肋的导热;肋效率;一维变截面导热;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

第三章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集总参数法;描述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学模型(方程和定解条件);
第四章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导热问题数值解法的基本思想;用差分法建立稳态导热问题的数值离散方程。

第五章对流换热:对流换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基本分类、牛顿冷却公式和对流换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速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概念;横掠平板层流换热边界层的微分方程组;横掠平板层流换热边界
层积分方程组;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比拟的概念;相似的概念及相似
准则;管槽内强制对流换热特征及用实验关联式计算;绕流单管、管
束对流换热特征及用实验关联式计算;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特征及对流换热特征及用实验关联式计算。

第六章凝结与沸腾换热:凝结与沸腾换热的基本概念;珠状凝结与膜状凝结特点;膜状凝结换热计算;影响膜状凝结的因素;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影响沸腾换热的因素。

第七章热辐射基本定律及物体的辐射特性:热辐射的基本概念;黑体、白体、透明体;辐射力与光谱辐射力;定向辐射强度;黑体辐射基本定律:普朗克定律,维恩定律,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兰贝
特定律;实际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黑度;灰体、基尔霍夫定律。

第八章辐射换热的计算:角系数的概念、性质、计算;两固体表面组成的封闭系统的辐射换热计算;表面热阻;空间热阻;多表面系统辐射换热的网络法计算;辐射换热的强化与削弱、遮热板;辐射换热
系数和复合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气体辐射特点。

第九章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的计算;临界绝热直径;换热器型式及对数平均温差;用平均温差法进行换热
器的热计算;换热器效能ε的概念和定义;强化传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