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长期摄入会中毒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试验性考核方案 第二部分 模拟试卷

第二部分模拟试卷基础知识考核模拟试卷(一)基础知识考核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说明基础知识考核模拟试卷(二)基础知识考核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说明基础知识考核模拟试卷(三)基础知识考核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说明基础知识考核模拟试卷(四)基础知识考核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说明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试验性考核方案备注:1、三级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证书,四级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鉴定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专业能力考核两个部分。
成绩皆达到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可获得相关证书。
其中单项成绩不合格者可在以后举行的考核鉴定时进行补考。
2、上述理论知识考试题目包括基础知识和三级(或四级)理论知识的相关内容。
3、本册题目复习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为参考,着重营养师基础知识部分的理解和提高。
是实际的理论考试内容的一部分,形式上增加了理论叙述题目。
基础知识考核模拟试卷(一)(197)一、判断题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外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2、遵纪守法是指在法律范围内可以一定程度视人情办事。
3、公共营养师可以不必学习其他知识。
4、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具有法律约束力。
5、公共营养师的职业守则是对其品格、纪律、责任、技能的要求。
6、职业道德只是有助于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和本行业的发展。
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8、面对我国营养不良现状应该树立治疗为主的观念。
9、营养工作者应该对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人群和个体给予更多的关注。
10、道德既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又是评价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标准。
11、实验性创新是自发创新,经验性创新是自觉创新。
12、资本主义道德的鲜明特点是利己、契约与自由。
13、我国企业制度创新方式主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4、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解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医生警告5类人禁止食用维生素

医生警告5类人禁止食用维生素维生素几乎是每个家庭都会备有的养分素,可以依据自己的不怜悯况来适当食用维生素,维生素的作用及功效分别都有哪些?复合维生素是什么意思?我们日常服用的维生素c的作用是什么?生活哪些人不能吃维生素?心脏病患者:避开维生素E有讨论发觉,患有心脏病的人假如大量的补充维生素E,心脏衰竭及发病后住院危急分别会增加13%和20%。
此外,过量的补钾也会增加心悸和心律失常危急。
糖尿病患者:别补维生素B3糖尿病患者假如大剂量的补充维生素B3(每天补17毫克或以上)会导致血糖上升。
而且补充的剂量越大,造成的血糖问题就越严峻。
维生素c的作用预防癌症促进骨骼的生长患有骨质疏松症者:别补维生素A血液中磷水平假如过高,简单导致骨骼钙质流失,加重骨质疏松症危急。
专家建议每天补磷不超过250毫克,大剂量补充维生素A与骨骼矿物质密度降低亲密相关。
患胃溃疡者:别补维生素A讨论发觉,当胃溃疡患者吃治疗胃溃疡药物的同时,假如补充了维生素A,会严峻减弱后者的药效。
除维生素外,肾病和前列腺癌患者也最好不要补钙。
补品不要任凭吃,钙也不要任凭补,有讨论发觉,每天补充500-1000毫克钙的前列腺癌患者,骨骼矿物质流失更严峻。
健康的运动才是增加骨骼力度的有效方法。
维生素该如何正确使用?(一)维生素片剂选择维生素片剂时,要选择那些不只含有维生素,还含有微量元素的片剂,由于我们身体缺少很多微量元素。
服用维生素还要留意剂量问题,由于剂量对于健康人和病人有很大差别的。
因此,选择正确剂量的维生素必需要询问医生,不能任意服用。
(二)多种维生素一个健康的、不偏食的人没有必要长期服用多种维生素。
在不良的生活环境中生活的人、生理和心理负担过重的人及一些偏食的人需要用维生素类食品或药物来调整人体。
冬季,人们适当服用一些多种维生素类药物和矿物质补品是有好处的。
关于维生素E的这些常识你知道多少 (三)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是个大家族,目前被发觉的已有20多种,可以分成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每天需要的维生素摄入量

每天需要的维生素摄入量维生素摄入得越多越好吗?这种错误想法甚至会使你得病。
新的研究表明,摄入过量维生素是有害的。
下面告诉你吃多少维生素效果最好,吃多少会产生副作用。
1、维生素A每天的需求量:妇女需要0.8毫克。
即80克鳗鱼65克鸡肝,75克胡萝卜,125克皱叶甘蓝或200克金枪鱼(罐头)。
功效:增强免疫系统,帮助细胞再生,保护细胞免受能够引起多种疾病的自由基的侵害。
它能使呼吸道、口腔、胃和肠道等器官的黏膜不受损害,维生素A还可明目。
副作用:每天摄入3毫克维生素A,就有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
长期每天摄入33毫克维生素A会使食欲不振、皮肤干燥、头发脱落、骨骼和关节疼痛,甚至引起流产。
2、维生素C每天的需求量:100毫克。
即半个番石榴,75克辣椒,90克花茎甘蓝,2个猕猴桃,150克草莓,1个柚子,半个番木瓜,125克茴香,150克菜花可200毫升橙汁。
功效:维生素C能够捕获自由基,在此能预防像癌症、动脉硬化、风湿病等疾病。
此外,它还能增强免疫和,对皮肤、牙龈和神经也有好处。
副作用:迄今,维生素C被认为没有害处,因为肾脏能够把多余的维生素C排泄掉,美国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体内有大量维生素C循环不利伤口愈合。
每天摄入的维生素C超过1000毫克会导致腹泻、肾结石的不育症,甚至还会引起基因缺损。
3、维生素B6每天的需求量:妇女需要1.2毫克。
两片全麦面包加100克熏火腿和一个辣椒,120克鲑鱼片,150克鸡肝或一个鳄梨,1 00克烤火腿足矣。
功效:我们的身体需要维生素B6来制造大脑递质血清素,会带来“好情绪”的激情。
此外,它还是重要的止痛剂。
副作用:日服100毫克左右就会对大脑和神经造成伤害。
过量摄入还可能导致所谓的神经病,即一种感觉迟钝的神经性疾病。
最坏的情况是导致皮肤失去知觉。
4、维生素B6每天的需求量:妇女需要10毫克。
即70克花生,90克火鸡脯肉,90克鸡肝,100克鸡胸脯,150克猪里脊肉,220克牛里脊肉或2片全麦面包加100克腊肠和两个西红柿。
维生素D预防应用后儿童维生素D缺乏及中毒情况随访

维生素D预防应用后儿童维生素D缺乏及中毒情况随访作者:凌昱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补充维生素D后出现维生素D缺乏和中毒的情况。
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儿童保健的362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均在15d时开始补充维生素D,定期随访,并在儿童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肝功能、碱性磷酸酶、磷、钙和C反应蛋白的检查。
结果 362例儿童经过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仅2例出现佝偻病,且为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早期,经维生素D3治疗后均已治愈,随访1年,无1例出现维生素D中毒。
结论在幼儿时期补充适量维生素D可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避免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各种病症。
关键词:维生素D;儿童;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中毒维生素D具有维持人体内钙磷代谢平衡和骨骼形成的作用[1],如维生素D摄入不足则会直接影响骨骼的快速生长,导致佝偻病、骨软化病,此外,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诱发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2]。
维生素D自问世以来对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儿童佝偻病起着重大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对预防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的疾病也有明显效果。
但随着维生素D的广泛应用,维生素D中毒现象时有发生[3]。
为了更安全有效的预防性应用维生素D,减少维生素D缺乏和中毒的发生,我们特别抽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儿童保健的362例儿童进行研究,已取得满意成绩,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儿童保健的362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出生后体检均无先天性疾病等异常情况且家长均能坚持随访。
其中男童172例,女童190例,出生时体重2.4~4.3 kg,平均体重(3.4±1.3)kg。
1.2方法指导所有研究对象家长科学喂养,在幼儿半个月时开始进行维生素AD的补充,夏季每天穿短袖户外活动2 h(可暂停补充维生素D);腹泻超过3次/d且大便性质改变的儿童应暂停维生素AD的补充。
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代谢旅程是怎样的?

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代谢旅程是怎样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孩子的身高日益关注,希望孩子长得高高大大、健健康康。
人体长高与骨头的增长有很大关系,而维生素D(vitamin D)在调控体内钙磷水平和矿化骨骼上有重要作用,而且对骨外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糖代谢、免疫系统及细胞增殖和分化等发挥重要功能。
通常情况下,阳光照射充足且肝肾功能正常,人类机体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例如,暴露在阳光下10分钟,人体自身就能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3。
夏天阳光强烈,为了避免晒伤,建议早上9点至10点或者下午3点至4点晒太阳。
但是,如果长期阳光照射不足再加上长期吃素(不吃鱼、肉、鸡蛋及牛奶等),就会导致体内维生素D缺乏,影响我们的骨骼生长和健康。
为了骨骼生长发育,维生素D是不是补充得越多越好?当然不是。
由于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 不能像水溶性维生素那样快速经尿液排出,因此摄入过多会引起蓄积性中毒。
维生素D摄入过多,引发的中毒症状为厌食、体重下降、尿频、剧渴、心律不齐等,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引起高血钙和高尿钙症,导致血管钙化,对心脏、血管以及肾脏造成损伤。
所以,维生素D 适量对人体健康好。
那么,维生素D是通过怎样的代谢过程,来确保我们的骨头增长并保持健康的呢? 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是由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产生,维生素D3(胆钙化醇)则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由前体转变而成。
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是维生素D在人体旅程中的第一步产物,即一代目维生素D。
下一步,它们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结合,在肝脏中进一步代谢,就产生了二代目。
25-羟基维生素D是血液中维生素D的主要循环形式,稳定性好,被认为是评价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可靠指标,主要包括25(OH)D2和25(OH)D3,其中25(OH)D3是主要存在形式。
25(OH)D2、25(OH)D3是维生素D家庭毫无疑问的大明星。
二代目&C位担当25-羟基维生素D(骨化二醇)一代目维生素D 薛 礼 除了以下六种“兄弟姊妹”之外,最新研究表明细胞色素P450侧链裂解酶CYP11A1参与的维生素D 的替代代谢路径中,还有更多的维生素D 家族成员被发现,但这些代谢物很少被检测,而这些代谢物对疾病诊断的意义也仍然难以解释。
宝宝补维生素d

宝宝补维生素d【导读】补维生素d对于宝宝来说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而宝宝为什么要补维生素d,什么时候该如何增补维生素d,补维生素d时又有哪些注意的事项,以下为您一一揭晓。
宝宝为什么要补维生素d呢?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重要营养素,宝宝如果缺乏维生素d就会缺钙,宝宝有足够的维生素d后也可防治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症等,因此在帮宝宝补维生素d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维生素d缺乏临床表现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时,会严重影响钙代谢,早期以非特异性的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多汗、夜惊、烦躁不安等,严重时可出现骨骼改变,如出牙晚、囟门迟闭、颅缝发软、方颅、按压枕骨有“乒乓球感”、胸部出现肋骨“串珠”、肋缘外翻、“鸡胸”及脊柱侧弯、龟背等,四肢出现“手镯”、“足镯”、X型腿、O型腿等改变。
本病发病缓慢,易被忽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机体抵抗力会降低,易并发肺炎、腹泻等疾病。
维生素d主要有以下生理功能:1、提高肌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
2、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3、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过肾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4、维持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5、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损失。
维生素d的盈缺对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1、人体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佝偻病、手足抽搐和软骨病。
因此宝宝的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
症状包括骨头和关节疼痛,肌肉萎缩,失眠,紧张以及痢疾腹泻。
2、长期摄入过多的维生素d(5000IU),将引起高血钙和高尿钙。
特征为食欲减退,过度口渴,恶心,呕吐,烦躁,体弱,便泌腹泻交替出现,严重者将因肾钙化、心脏和大动脉钙化而死亡。
因此,维生素d的适量补充也是非常重要。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补维生素d补维生素d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也是补钙的关键,缺乏维生素d还会造成钙的流失。
所以一般宝宝出生后2周即可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根据我国妇幼保健系统的有关规定,补充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以1岁以内婴儿为重点,维生素d可每天服用至2岁。
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诊断标准

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诊断标准
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史:长时间或者过量摄入维生素D,如每日服用维生素D的剂量大于预防量或正
常量的几倍。
对于婴幼儿,如果每日服用4000IU以上的维生素D,持续1-3个月,就有可能出现中毒。
2.临床表现: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的病人可能会有厌食、恶心、呕吐、烦躁、尿频、
烦渴、便秘、乏力等非特异性的症状。
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心动过缓、头痛、嗜睡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及惊厥。
3.实验室检查:血清25-(OH)D的浓度是一个重要的诊断指标。
当血清25-(OH)D浓度
超过250nmol/L时,可能提示维生素D过量;当浓度超过375nmol/L时,可诊断为维生素D中毒。
同时,血钙升高,大于3mmol/L,也是维生素D中毒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他的辅助检查,如尿钙、骨骼X线、B超等,也可以提供额外的诊断信息。
以上症状、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考虑,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中毒的诊断需要谨慎,因为一些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且维生素D的需要量和中毒量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全面了解病人的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综合评估。
饮食中的维生素D与肾病的关系

饮食中的维生素D与肾病的关系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它在人体内起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然而,缺乏维生素D可能与肾病有一定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饮食中的维生素D与肾病的关系,并给出一些相应的防控建议。
一、维生素D的作用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它通过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增加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以及调节骨骼中的钙和磷的释放,维护血液中的钙磷稳态。
此外,维生素D还参与调节免疫功能、心血管健康和神经系统功能等。
二、维生素D与肾病的关系1. 维生素D缺乏与慢性肾病慢性肾脏疾病是指肾功能慢性受损导致的疾病。
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往往伴有维生素D缺乏。
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患者无法有效地将维生素D激活为活性形式,导致血液中的维生素D水平降低。
这种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骨骼疾病,如矿物质丢失性骨病和骨质疏松等。
2. 维生素D与肾透析肾透析是肾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长期进行肾透析可能导致维生素D的缺乏。
在肾透析过程中,肾脏无法正常激活维生素D,导致血液中活性维生素D的含量明显降低。
这会增加患者出现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3. 维生素D与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是指肾小球的炎症反应,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
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可能参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和进展。
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促进肾小球肾炎的发展。
三、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对于肾病患者或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补充维生素D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生素D补充方法:1. 饮食补充饮食是获得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之一。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主要包括鱼类(如鲍鱼、鳕鱼和河豚等)、蛋黄、酿魚膾和鲨鱼肝油等。
在选择饮食时,需要注意食材来源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避免摄入过多的污染物。
2. 维生素D补充剂除了通过饮食摄取,也可以通过补充剂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但是,在使用补充剂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过量摄入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中毒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D长期摄入会中毒
我们都知道维生素D对儿童骨骼生长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钙吸收,如果缺乏维生素D很有可能会造成佝偻病,但是现在很多家长都会盲目的给孩子补充,你有没有想过维生素D长期摄入会中毒呢?
维生素D的耐受量因人而异,长期大量服用或一次性大剂量即可发生中毒。
维生素D中毒主要由于在防治佝偻病时错误诊断和过量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大量服用鱼肝油、注射维生素D2及维生素D3。
正常小儿每日2-5万单位或每天每公斤体重2000单位,连用数周或数月就可以发生中毒。
维生素D中毒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大量注射维生素D,尤其是在长期口服的基础上再注射给药。
2、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有时是由于医生未告诉家长维生素D制剂的正确用法和用量,而简单地告知“常吃”或“多吃”鱼肝油所致;有时是家长误认为维生素都是营养药,吃得越多越好,而给孩子长期大量服用。
长期给予过量维生素D,会导致严重的钙代谢紊乱。
这是由于过多的维生素D促进骨质中的钙离子游离出来,使血钙增高,呈高钙血症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重者后果严重,如软组织中有迁徙性钙化,肾脏钙沉着而致肾结石,其它尚有血管、心肌、肺和皮肤的钙沉着。
另外,维生素D中毒可影响脂肪代谢,而使血浆胆固醇增高。
维生素D中毒时有哪些表现呢?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量应用维生素D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开始有厌食、疲乏、易激动、恶心、呕吐、头痛、腹绞痛;早期便秘,继之腹泻。
以后则可有严重的精神错乱和抑郁、幻视、肌肉软弱或肌肉痉挛,甚至发生强直性惊厥,类似脑膜炎或脑炎症状。
2、视力障碍:可有视物模糊、复视、偏盲,严重的患儿,眼底可有视网膜剥离、出血,偶见视神经萎缩。
3、肾脏损害:出现尿频、夜尿,尿中有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肾功能减退,轻度高血压,最后可发生肾功能衰竭。
4、心血管损害:可出现心律失常及动脉狭窄等有关症状和体征。
5、其它:有贫血、体重减轻,脱水患儿可有高血钠、低血钾以及磷、镁离子浓度的改变。
6、慢性中毒患儿可出现迟钝及轻度精神病症状。
孕妇应用维生素D过多,可使胎儿发生中毒。
维生素D中毒时的一般症状缺乏特殊性,因此轻症往往不易被注意,甚至有时因小儿有易激惹、烦躁、疲乏、睡眠不安等情况,而被认为是佝偻病的早期症状而给更多的维生素D;症状明显后又易误诊为其它疾病。
因此对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制剂的孩子应给予高度重视,如出现厌食、疲乏、易激动、恶心、呕吐、头痛、便秘、抑郁、幻视、肌肉软弱等情况时应,应考虑维生素D中毒的可能。
一旦维生素D确诊后应立即停用维生素D制剂及钙剂,避免阳光照射,给低钙饮食。
经上述处理后症状大多能消失,严重的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剂量为每天每公斤1-2毫克,一般连用2-3周停药。
因此无论到什么时候,家长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都要科学合理,避免大量长期的补充造成中毒。
如果你对宝宝补充维生素吃什么保健品等有关儿童食品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补维生素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