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支出分析比较

合集下载

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一、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理论分析对于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不同的学者给予了不同的解释,形成了不同的理论。

国外与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相关的理论主要表现在: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论、皮考克和威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尼斯卡南和塔洛克等人的公共选择论、政府失败理论。

1.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论。

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论也称为瓦格纳法则,它认为: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着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支出必定比产出以更快的比率增长;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根据他的分析,随着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的范围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诸如银行、交通、文化、卫生与福利等项目如果交由私人部门经营就很容易因私人垄断或供给不足引发社会不稳定。

把越来越多的公共物品的提供纳入政府的职能范围,就导致政府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

这同样可以用来分析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原因。

2.皮考克和威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论。

这一理论认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只有当社会经历“激变”如战争、衰退、危机等情况时,公共支出才会大幅上升,而当社会趋于平稳后,支出水平将会下降,但一般不会再回到原来的水平。

皮考克和威斯曼将导致公共支出渐进增长的因素归为两类:一是内在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在不改变整个社会平均税率的前提下,税收水平会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自动增加,而且由于具有累进性的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中所占比重较大,使得税收的增长水平往往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水平,并且在正常年份,由于没有任何激变因素,这个状况会一直维持。

在税收收入不断增长的刺激下,追求政治权力最大化的政府总是喜欢多支出的,因此公共支出呈现出一种渐进的增长趋势。

二是外在因素,在激变时期,纳税人有可能接受更重的税收负担,私人的税收容忍水平将会提高,政府支出也就可能较大地增加,从而整个公共支出在渐进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个上升的台阶。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分析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分析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分析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分析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

摘要:本文在对改革开放30年来行政管理支出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过大的两个方面原因,并借鉴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从预算约束机制,完善国政府采购制度和健全绩效评估制度三个方面提出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控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管理;财政支出;预算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概念及范围(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概念。

行政管理支出是政府为行使其最基本的职能所必须花费的一项支出,即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范围的界定与调整供给国家行政管理费,乃是公共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能,任何生产方式、任何经济运行模式下,都不会改变,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

但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却有其特殊性。

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是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混在一起实施的,政府为管理好占国民经济主体地位的规模庞大的国有经济,就必须设立诸多的、按行业或按产品分工的经济主管部门。

这样,财政也就不能不把实现所有者管理职能的费用,也纳入行政管理费供给范围之内。

进入经济改革时期后,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一方面,适应旧体制运转需要的旧机构,一时还不能大幅度缩减;另一方面,为适应新体制运转需要,又不得不增加一些新职能机构,这样,就带来了行政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前所未有的膨胀。

这种状况不仅是我国建国以来绝无仅有,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二、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分析在此主要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年相关数据来对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进行简要分析。

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有两个指标: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

前者可直接通过行政管理支出的货币金额反映,可通过表1第二列数据进行直观性地考察。

我国行政管理费用情况分析

我国行政管理费用情况分析

四、控制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途径
(三)、加强监督,控制公用经费 )、加强监督, 加强监督 政府行为只有在受到监督、约束的条件下, 政府行为只有在受到监督、约束的条件下,才有可 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否则便会产生腐败。 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否则便会产生腐败。正如早期 政治学家所言,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产生腐败, 政治学家所言,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产生腐败,无限的 权力将产生无限的腐败。因此, 权力将产生无限的腐败。因此,当前国家必须制定一项 公费使用法律,使各监督部门的监督行为有法可依, 公费使用法律,使各监督部门的监督行为有法可依,控 制公用经费被大肆挥霍的腐败现象。 制公用经费被大肆挥霍的腐败现象。各级人大要建立 预算委员会,把有关预算的审议、监督等较为具体、 预算委员会,把有关预算的审议、监督等较为具体、业 务性较强的职责从目前的人大财经委员会中剥离出来, 务性较强的职责从目前的人大财经委员会中剥离出来, 转交给人大预算委员会;监察、 转交给人大预算委员会;监察、审计部门应由目前隶属 同级政府转变为隶属人大并受其领导,以避免干扰。 同级政府转变为隶属人大并受其领导,以避免干扰。
一、我国行政管理费用支出规模现状 我国行政管理费用支出规模现状
一、我国行政管理费用支出规模现状 我国行政管理费用支出规模现状
行政管理支出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行政管理支出
19 78
19 85
19 91
19 93
19 95
19 97
19 99
20 01
20 03
行政管理支出占GDP的比重% 3 2.5 2 1.5 1 0.5 0
20 01 19 97 19 99 19 78 19 85 19 91 19 93 19 95 20 03 20 05

剖析制度方面分析行政支出问题

剖析制度方面分析行政支出问题

剖析制度方面分析行政支出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支出都在逐渐上升,其中行政支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这个背景下,剖析制度方面分析行政支出问题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从制度层面出发,深入分析当前我国行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

行政支出问题的现状支出规模增长过快自2008年以来,我国行政支出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为238.6万亿元和212万亿元,其中行政支出达到了23.8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45.8%。

但同时也存在支出与收入之间的缺口,部分地区更是存在严重的财政赤字问题。

行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在当前行政支出结构中,公务车辆使用费、公务员津贴、出国公务费用、公务接待费用等高额开支占据了很大比重。

而社会保障、文化教育、民生福利等收益于民的支出占比相对较低。

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需要有关部门进行调整。

监管机制不完善我国行政支出监管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支出活动的经费来源难以明确,支出方式不透明,监管机制不够严格等问题经常发生。

这一状况不仅容易引起市场不公平,并且产生经费的浪费行为,导致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不良形象。

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加强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管理是打造有效的行政支出管理制度的基本条件。

应当采取科学的预算制度,包括预算编制、调整、执行、监督等方面进行重视,并在预算编制方面加强透明度。

调整行政支出结构改变行政支出结构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当适度减少高额开支,增加社会保障等支出,让支出更加倾向于民生福利。

政府还应当加强文化、教育、科技领域等的投资,增加优先放置资金的可持续性和可回报性。

完善监管机制完善监管机制是改善行政支出的关键步骤。

应当改进行政支出的监督与审核制度,加强行政支出信息的公示透明度。

同时,加强行政部门之间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公众监督的力度,确保行政支出活动在完善和规范监管下顺利实施。

结论行政支出是政府维持社会运行所必须的资源投入,但过度开支也会对财政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形成财政风险。

行政管理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

586446
1929519 1466931 1112894 1058309 2563287
各 地 区 行 政 管 理 支 出
广 西
海 重 四 贵 云 南 庆 川 州 南
208266
58951 115213 312984 171781 305799
230207
60295 119506 381519 184341 320730
中央
地方
461.07 464.26 421.79 400.63
2894.74 2419.23 1995.21 1657.73
基于2003年到2006年地方与中央行政管理支出的数据, 可以看出地方的行政支出远大于中央。在中国特色财政 分权的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自由裁量权扩 大时,总体效应是加大了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 。
3. 75 6. 69 4. 91 5. 39 4. 16 6. 86 7. 26 6. 42 4. 85 5. 63 3. 96 4. 72
日本06
法国07 意大利07 澳大利亚07 新加坡05 平均
3. 86
3. 85 3. 50 3. 60 3. 25 4. 60
1835969
9910 14900 3729 369 -
259773
743144 582800 446871 414152 1203021
359542
1123337 831015 570864 591494 1754697
416770
1312928 974344 699005 709298 1931009
509527
1629489 1209591 947952 872580 2225707
(以上资料来源: 人均GDP 一栏摘自中国统 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9》,财政支出和行 政支出均来自IMF 在线数据库,比例数由上 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宇立计算 得出。)

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浅析

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浅析

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浅析简介行政管理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行政管理的开支,包括政府采购、劳务用工、机构运行和维护、资产管理等方面的费用。

这些费用对于政府机构的运行和管理至关重要,也对公众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进行浅析。

行政管理支出的构成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采购商品、工程和服务的活动。

政府采购费用包括采购价、国有资产评估费用、交通运输、保险、验收费用等。

劳务用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需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人员来执行各种工作任务,这些职工的薪酬是政府的支出之一。

机构运行和维护费用政府机构在日常运行中需支付的费用有很多,包括租金、水电费、办公耗材、通讯费等。

资产管理政府机关需要管理一定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

这些资产需要进行维护、保养和更新,涉及到各种费用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从各省份的财政预算中可以得知,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一直居高不下。

以2018年广东省政府预算为例,行政管理支出占到了财政预算的29.2%,其中政府采购金额达到了460亿元,人力资源费用达到了398亿元,机构保障费用达到了209亿元。

可见,行政管理支出对财政预算的影响十分巨大。

此外,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也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

例如,在疫情期间,政府采购物资的支出大幅增加,人工成本也可能增加,以保障疫情防控的需要。

而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时期,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可能会增加,用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公共服务。

需要指出的是,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不应当过高,否则会对公共财政体系造成压力,从而影响其他公共服务的投入。

因此,政府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运作,确保行政管理支出的合理性和适度性。

行政管理支出合理性的评估行政管理支出的合理性不仅需要从资金规模、费用构成等角度进行评估,还需要考虑支出的效果和质量。

针对这一点,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行政管理支出与政策目标的契合程度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需要与政策制定的目标和要求高度契合,否则支出的效果可能不明显,甚至偏离政策目标,影响公共利益。

行政管理费用的国际比较分析

行政管理费用的国际比较分析

四、结论及建议
行政管理费用其实就是政府的行政活动对经济资源的消耗。行政费用的比重在不断地增加,势必会挤占财政在其他领域的支出,从而会影响财政职能的发挥。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一是树立“节约型” 政府的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行政管理成本是衡量行政部门工作效率、质量的重要标准,自觉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成本理念。二是完善行政支出监督机制,政府财政透明化。在我国要尽快的完善公共预算监督制度,从而按照法律程序批准的公共预算计划执行监督。 三是精简机关人员,控制行政人员和经费的膨胀。在我国要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合理设置政府机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等问题,从而降低行政管理费用。
表3 世界各国行政管理费占GDP的比重
国家 年份 比重(%)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1997年国际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2.我国历年行政管理费用占GDP的比重
表4数据表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呈稳步上升的态势,在国内生产总值从1996年的71176.6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10871.0亿元的同时,行政管理费用也从1996年的1185.2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571.05亿元。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行政管理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行政支出也会逐渐的增加,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其中,行政管理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最低的年份是1996年,为1.67%,比重最高的年份是2006年,为3.59%,从2001-2006年,这一比重始终保持在3.4%的水平。这说明这一时期的行政管理费用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保持同步。但是从1996年以来这一比重的逐年增长。这反映我国的政府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存在着行政层级过多、机构设置不合理和人员臃肿的问题,导致了政府负担的成本在不断地增加。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趋势分析及总结报告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趋势分析及总结报告

分析总结
3.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措施 3.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措施 (二)规划行政支出 行政支出主要包括:立法机构支出、 行政支出主要包括:立法机构支出、政府行政 支出、公共安全支出和国家安全支出、 支出、公共安全支出和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 查支出、外交支出。于是合理规划至关重要, 查支出、外交支出。于是合理规划至关重要, 如何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如何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具体措施如下: 、建立完整的预算体系,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完整的预算体系,给政府部 门一个限定的范围; 、 门一个限定的范围;2、根据预算给政府机构拨 规定只需少于预算,不许多余预算, 款,规定只需少于预算,不许多余预算,且期 终余额归还财政; 、建立监管机制, 终余额归还财政;3、建立监管机制,不定期对 政府机构的支出进行核查
分析总结
3.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措施 3.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措施 (五)杜绝铺张浪费 某城市48家政府机构 家政府机构2004年人均耗能量、用水 年人均耗能量、 某城市 家政府机构 年人均耗能量 量和用电量分别是当地市民的4倍 倍和7倍 量和用电量分别是当地市民的 倍、3倍和 倍。 倍和 据专家估计, 据专家估计,中国政府机关单位建筑面积的能 耗是美国1999年平均水平的 年平均水平的133%。中国公务员 耗是美国 年平均水平的 。 人均纸张耗费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是部 的速度递增, 人均纸张耗费量每年以 的速度递增 分发达国家的10倍 分发达国家的 倍。可见政府机构人员的浪费 现象极为严重。 现象极为严重。 具体措施如下:个人认为铺张浪费行为的杜绝, 具体措施如下:个人认为铺张浪费行为的杜绝,要 以提升国民素质为前提。 以提升国民素质为前提。我们能做的只有对政 府机构人员定期进行教育宣传, 府机构人员定期进行教育宣传,奖励在节约工 作成本上表现突出的人员。 作成本上表现突出的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管理支出的国际比较分析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1101班梁博 2011314020103
一、引言
行政管理费用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国家的各级权力机关、司法检察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锁需的经费开支,它是维持国家政权存在、保证各级国家管理机构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费用。

行政管理费用的安排是否合理,是社会资源是否得到有效配置的重要表现。

但是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政府的职能、任务和经济发展需要各不相同,因而不同国家的政府行政管理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比较各国的行政管理费用,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大大高于各国,巨大的行政管理费影响了财政支出发挥的职能,阻碍了财政在公共建设方面的步伐。

我国膨胀的行政管理成本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对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瘦身”,是我国政府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各国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对我国行政管理成本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及建议。

二、行政管理费用的国际比较分析
1.行政支出增长率
从1980年开始,世界各国的行政支出费用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根据表1的数据,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行政支出费用的平均增长率大都维持在10%以上的水平,其中印度在17.46%、中国在18.69%,可见发展中国家的行政管理费用增长的速率比发达国家要快些,发达国家行政支出增长相对来说比较平缓。

2.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从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来看,根据表2的数据,除了我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在10%以下,但是我国2000年就在25.7%。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我国的财政收入3.9万亿,占GDP的19.5%,虽
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来看,根据表4的数据,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呈现一种趋势,五大支出的费用都在逐年的递增,行政管理费用占总支出的比重逐渐上升。

1996年财政支出7937.55亿元,2006年升至40422.73亿元,1996-2006年10年间增长了5倍,这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我国的经济在持续地发展,政府的积极投入大量的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等,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在不懈的努力。

但是1996年行政管理费用1185.28亿元,2006年升至7571.05亿元,1996-2006年10年间增长了6倍,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96年的14.93% 升至2005年的
19.19%,2006年有小幅度的回落到18.73%。

目前世界各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15.6%,高收入国家为9.5%,中上等收入国家为12.3%,中下等收入国家为14.9%,低收入国家为18.1%,我国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然而2005年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9.19%,2006年为18.73%。

而且近年来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增长还在大幅度上升,平均每年增长23%。

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增长之快,行政成本之高,已经达到了世界少有的程度。

2.我国历年行政管理费用占GDP的比重
表4数据表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呈稳步上升的态势,在国内生产总值从1966年的71176.6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10871.0亿元的同时,行政管理费用也从1996年的1185.2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571.05亿元。

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行政管理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行政支出也会逐渐的增加,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

其中,行政管理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最低的年份是1996年为1.67%,比重最高的年份是2006年,为
3.59 % ,从2001-2006年,这一比重始终保持在3.4%的水平。

这说明这一时期的行政管理费用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保持同步。

但是从1996年以来这一比重的逐年增长。

这反映我国的政府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存在着行政层级过多、机构设置不合理和人员臃肿的问题,导致了政府负担的成本在不断地增加。

四、结论及建议
行政管理费用其实就是政府的行政活动对经济资源的消耗。

行政费用的比重在不断地增加,势必会挤占财政在其他领域的支出,从而会影响财政职能的发挥。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是树立“节约型”政府的意识。

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行政管理成本是衡量行政部门工作效率、质量的重要标准,自觉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成
本理念。

二是完善行政支出监督机制,政府财政透明化。

在我国要尽快的完善公共预算监督制度,从而按照法律程序批准的公共预算计划执行监督。

三是精简机关人员,控制行政人员和经费的膨胀。

在我国要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合理设置政府机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等问题,从而降低行政管理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