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酸奶的制作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酸奶的制作

实验报告酸奶的制作

实验报告酸奶的制作1. 引言酸奶是一种由牛奶或其他乳制品经过发酵而成的产品。

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有益的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

本实验旨在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并通过实际操作制作出优质的酸奶。

2. 实验材料- 牛奶:500ml- 酸奶菌种:适量(可购买市售的酸奶)- 温度计:1支- 忌廉炉:1台- 玻璃容器:1个- 搅拌器:1支- 清洁毛巾:若干块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 将玻璃容器和搅拌器用清洁毛巾擦干净,确保无细菌残留。

2. 将牛奶倒入玻璃容器中。

3.2 加热牛奶1. 将玻璃容器放入忌廉炉中,加热至80,并用温度计测量牛奶的温度。

2. 维持80的温度,将牛奶保持在此温度下加热15分钟,以杀灭潜在的有害菌。

3.3 冷却牛奶1. 将加热后的牛奶放置在室温下,待牛奶温度降至40左右时,进行下一步操作。

2. 使用温度计检测牛奶的温度。

3.4 加入酸奶菌种1. 取适量的酸奶菌种(可购买市售的酸奶),加入到温度降到40左右的牛奶中。

2. 使用搅拌器将酸奶菌种均匀地搅拌在牛奶中。

3.5 发酵1. 将酸奶和酸奶菌种混合后的牛奶倒回玻璃容器中。

2. 用清洁毛巾将玻璃容器包裹起来,保持温暖的环境。

3. 将包裹好的酸奶放置在室温下发酵,发酵时间大约为6-8小时,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偏好适当调整发酵时间的长短。

3.6 冷藏1. 发酵结束后,将酸奶密封冷藏至少2小时,使其变得更加浓稠。

4. 结果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制作了酸奶。

但是,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牛奶加热至80后,需要及时冷却至40左右,以避免温度过高影响酸奶菌种的发酵效果。

- 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环境温暖稳定,以促进乳酸菌的繁殖,并且使用清洁毛巾包裹玻璃容器,以防止细菌的侵入。

- 酸奶的发酵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偏好进行适当调整,较长时间的发酵会使酸奶更加酸涩,而较短时间的发酵会使酸奶味道较为清淡。

酸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乳制品,其中富含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酸奶的制备实验报告

酸奶的制备实验报告

酸奶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酸奶的制备
摘要:
酸奶是一种口感酸甜、营养丰富的乳制品,具有抑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本次实验采用乳酸菌菌剂制备酸奶,考察了不同温度和时间对酸奶发酵的影响,最终得出了最适宜的制备条件。

实验方法:
1.将1L鲜牛奶倒入不锈钢锅中,加热至80℃。

2.将加入1包乳酸菌菌剂的蒸馏水拌匀,倒入鲜牛奶中,充分搅拌均匀。

3.将锅盖盖上,保持温度在40-45℃,静置4-12小时。

4.将发酵好的酸奶倒入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实验结果:
1.温度对酸奶发酵的影响:在实验中采用了三组不同温度条件
进行制备,分别为35℃、40℃和45℃。

结果表明,在45℃条件下制备出的酸奶最为成功,口感酸度适宜,活性乳酸菌含量较高。

而在35℃条件下发酵的酸奶较为稀薄,且酸度不足,不适宜制作。

2.时间对酸奶发酵的影响:在温度固定的条件下,我们对时间
进行了多次调整。

实验结果表明,酸奶的发酵时间需保持在6-8小时,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酸奶的质量。

结论:
本实验采用乳酸菌菌剂制备酸奶,以45℃条件下发酵6-8小时
为最适宜的制备条件。

在酸奶的制作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都十分关键。

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我们对酸奶的制备方法及其
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日常生活中的酸奶制作提供了
依据和帮助。

发酵酸奶的实验报告(3篇)

发酵酸奶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酸奶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掌握酸奶发酵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提高食品发酵工艺水平,为今后的食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而成的一种乳制品。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乳液pH降低,导致酪蛋白凝固,形成凝胶状酸奶。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代谢产物还能赋予酸奶独特的风味。

三、实验材料1. 原料:纯牛奶、白糖、发酵剂(乳酸菌粉)2. 仪器:发酵瓶、温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天平、计时器、无菌操作台、无菌操作工具等四、实验步骤1. 配制发酵剂:将乳酸菌粉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加入适量白糖,用无菌水溶解,搅拌均匀。

2. 牛奶预热:将纯牛奶加热至40-45℃,保持温度恒定。

3. 添加发酵剂:将溶解好的发酵剂均匀地加入到预热后的牛奶中,充分搅拌均匀。

4. 分装:将混合好的牛奶分装到发酵瓶中,每个发酵瓶装满,封口。

5. 发酵:将发酵瓶放入恒温箱中,保持40-45℃的温度,发酵4-6小时。

6. 冷藏:将发酵好的酸奶取出,放入冰箱中冷藏24小时。

7. 品尝与鉴定:取出冷藏好的酸奶,品尝其口感、酸度、香气等,对酸奶的品质进行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效果:发酵过程中,酸奶呈现半凝固状,酸度适中,具有浓郁的乳酸菌香气。

2. 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酸奶的品质。

发酵时间过短,酸奶酸度不足,口感不佳;发酵时间过长,酸奶酸度过高,口感过酸。

3. 发酵温度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发酵温度对酸奶的品质有较大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乳酸菌死亡,发酵效果不佳;温度过低,发酵速度慢,酸奶品质不稳定。

4. 发酵剂添加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发酵剂添加量对酸奶的品质有直接影响。

添加量过少,发酵效果不佳;添加量过多,会导致酸奶酸度过高,口感过酸。

六、实验结论1. 酸奶发酵过程中,温度、发酵时间、发酵剂添加量等因素对酸奶品质有显著影响。

小学做酸奶实验报告(3篇)

小学做酸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实验器材1. 牛奶 500毫升2. 酸奶发酵剂 1包3. 热水壶 1个4. 玻璃杯 5个5. 温度计 1个6. 纱布或保鲜膜 1卷7. 筷子 1根8. 记录本 1本三、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牛奶、酸奶发酵剂、玻璃杯、温度计等实验器材准备好。

2. 加热牛奶:将牛奶倒入锅中,用热水壶加热至40-45℃,期间不断搅拌,以防止牛奶结块。

3. 检测温度:用温度计测量牛奶的温度,确保温度在40-45℃之间。

4. 加入发酵剂:将酸奶发酵剂倒入牛奶中,用筷子搅拌均匀。

5. 分装牛奶:将搅拌好的牛奶分别倒入5个玻璃杯中,每个玻璃杯倒入100毫升。

6. 密封杯子:用纱布或保鲜膜将玻璃杯口封好,确保密封性。

7. 酸奶发酵:将封好的玻璃杯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保持温度在40-45℃之间,发酵8-10小时。

8. 观察变化:每隔一段时间观察牛奶的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9. 成功制作酸奶:当牛奶发酵至呈凝固状,表面有气泡产生时,酸奶制作成功。

10. 记录实验数据: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记录在记录本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在发酵过程中,牛奶表面产生气泡,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呈凝固状。

2. 实验结果:经过8-10小时的发酵,牛奶成功变成酸奶。

3. 分析:酸奶的制作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牛奶中的乳糖,将其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凝固。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将牛奶加热至40-45℃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酸奶,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科学探究意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六、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牛奶的温度,确保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

2. 在发酵过程中,要定期观察牛奶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家里制作酸奶实验报告

家里制作酸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学习家庭自制酸奶的方法。

3. 探究不同因素对酸奶口感和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牛奶:纯牛奶或酸奶(含活性菌)500ml2. 蜂蜜或白糖:适量3. 酸奶发酵剂:1-2包(含活性菌)4. 玻璃杯:若干5. 搅拌棒:1根6. 温度计:1个7. 纱布或干净的布:1块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牛奶倒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白糖,搅拌均匀。

注意不要使用金属器具搅拌,以免影响酸奶口感。

2. 加热牛奶:将搅拌好的牛奶放入锅中,用中火加热至沸腾。

沸腾后,转小火继续煮5分钟,以杀死牛奶中的有害菌。

3. 冷却牛奶:将煮沸的牛奶倒入另一个玻璃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牛奶温度,使其降至40-45℃。

此时牛奶的温度应接近人体温度,有利于活性菌的生长。

4. 添加发酵剂:将1-2包酸奶发酵剂加入冷却后的牛奶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5. 密封发酵: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将玻璃杯密封,放入恒温箱或保温袋中,保持温度在40-45℃,发酵8-12小时。

6. 检查酸奶状态:发酵完成后,轻轻摇晃玻璃杯,观察酸奶的状态。

若酸奶已经凝固,表面有少量水分,说明酸奶已成功制作。

7. 储存酸奶:将酸奶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储存时间为3-5天。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奶口感:家庭自制酸奶口感酸甜适中,口感细腻,与市售酸奶相近。

2. 酸奶质量:通过观察酸奶的状态,发现酸奶凝固良好,表面有少量水分,说明酸奶质量较好。

3. 影响酸奶口感和质量的因素:(1)牛奶品质:选择优质的纯牛奶或酸奶(含活性菌)是制作酸奶的关键。

高品质的牛奶含有更多的营养成分,有利于酸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发酵剂:发酵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酸奶的口感和发酵速度。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酸奶发酵剂,确保其活性。

(3)温度:酸奶发酵过程中,温度是关键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酸奶的口感和质量。

保持恒温40-45℃,有利于酸奶的发酵。

酸奶的制作实验报告

酸奶的制作实验报告

酸奶的制作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酸奶的制作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材料和步骤,掌握制作酸奶的方法。

实验材料:
1. 1升牛奶
2. 适量酸奶菌种(可购买商家提供的酸奶菌种或者使用市售的优酸乳等产品作为菌种)
3. 温度计
4. 保温容器(保温瓶、保鲜盒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材料,将牛奶倒入锅中,加热至80℃左右(可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 关火,将牛奶冷却至约40-45℃(酸奶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可通过测量温度判断。

3. 将适量的酸奶菌种加入冷却后的牛奶中,均匀搅拌混合。

4. 将搅拌好的牛奶倒入保温容器中(如保温瓶、保鲜盒等),盖上盖子。

5. 把保温容器放入温暖的环境中,一般室温在20-24℃之间为宜。

保持常温发酵6-8小时(按个人口感偏好可延长或缩短发酵时间)。

6. 发酵完毕后,将酸奶放入冰箱冷藏。

实验结果:
通过以上步骤,酸奶会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发酵,并且呈现出酸奶的特有香味与口感。

注意事项:
1. 在制作酸奶时,要注意保持清洁和卫生,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2. 酸奶菌种的种类和数量会影响酸奶的味道和质地,可以根据个人口感的喜好进行调整。

3. 发酵的时间和温度也会影响酸奶的味道和质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作出了酸奶,并且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制作酸奶的关键在于添加适量的酸奶菌种,并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发酵。

酸奶不仅味道酸甜可口,而且富含乳酸菌等益生菌,具有改善肠道菌群、促进消化等益处,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品。

实验一酸奶的制作

实验一酸奶的制作

实验一酸奶的制作‎一、实验原理酸奶是牛奶‎经过发酵制‎成的,口味酸甜细‎滑,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专家称它是‎“21世纪的‎食品”,是一种“功能独特的‎营养品”,能调节机体‎内微生物的‎平衡,和新鲜牛奶‎相比,酸奶不但具‎有新鲜牛奶‎的全部招牌‎营养素,而且酸奶能‎使蛋白质结‎成细微的乳‎块,乳酸和钙结‎合生成的乳‎酸钙,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二、用料纯牛奶‎一袋,市售酸奶一‎小盒做引子‎,白糖适量三、制作方法:1.牛奶倒入杯‎中,加酸奶白糖‎充分拌匀。

2.覆保鲜膜封‎好。

夏天常温下‎12-16小时看‎凝固成豆腐‎脑状即成。

(在37-38℃下,只需要6-7小时即可‎)四、感官评定从‎外观、组织状态、风味等方面‎进行感官评‎定。

实验二火腿肠的制‎作一、实验原理火腿是世界‎肉品企业生‎产量的主要‎一类肉制品‎。

其花色品种‎多,工艺各有特‎色。

低温火腿以‎腌制肉为原‎料,经过绞肉、斩拌、充填、蒸煮等工艺‎制成的一类‎低温肉制品‎,其产品保藏‎期较短,需要在2-4℃条件下贮藏‎,销售过程温‎度一般不应‎超过10℃。

低温火腿能‎很好保持肉‎制品的鲜嫩‎度,产品得率较‎高,营养成分损‎失少等特点‎。

二、实验原料猪肉(肥瘦比1:3),食盐,味精,复合香辛料‎,白糖,大豆分离蛋‎白,马铃薯淀粉‎,料酒,复合磷酸盐‎,亚硝酸钠,异V c钠实验设备:搅碎机,肠衣,灌肠袋三、实验步骤:1、猪肉选择与‎初加工购买新鲜的‎瘦肉和肥肉‎(分开的,质量比3:1),冷藏待用。

2、绞肉取出瘦肉,切成长宽各‎约2~3cm的肉‎块或宽约1‎c m,长为4cm‎的肉条。

将切好的瘦‎肉块或条加‎入搅碎机,另加10%冰屑,搅大约10‎m in。

注:冰屑应分批‎加入,控制搅拌过‎程中肉糜的‎温度不超过‎10℃。

3、腌制向上步所得‎到的肉糜中‎加入2%的食盐、0.2%复合磷酸盐‎和0.01%亚硝酸钠(以瘦肉质量‎计),搅匀,4℃冷藏24h‎。

制作酸奶实验报告

制作酸奶实验报告

制作酸奶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掌握酸奶的制作原理,了解酸奶的营养价值,并探讨不同制作方法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实验材料:牛奶、酸奶菌种、温度计、玻璃容器、搅拌勺、保鲜膜、保温箱
实验步骤:
1. 将牛奶倒入玻璃容器中,加热至60-70摄氏度,直到牛奶表面出现微微起泡。

2. 将热牛奶搅拌均匀,待温度降至45-50摄氏度时,加入少量酸奶菌种。

3. 将混合好的牛奶和酸奶菌种倒入干净的玻璃容器中,用保鲜膜盖好。

4. 将装有牛奶和酸奶菌种的玻璃容器放入预先加热的保温箱中,在恒温条件下发酵12-24小时。

5. 待酸奶发酵完成后,取出放入冰箱冷藏,待酸奶凝固后即可食用。

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酸奶呈现出浓稠的质地,带有浓郁的乳酸味,营养丰富。

经过口感测试,酸奶口感细腻,酸甜适中,醇香可口,受到实验参与者的一致好评。

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简单的步骤成功制作出了美味的酸奶,进一步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营养价值。

在实践中掌握了合理的制作方法和发酵条件,对于自己在家制作酸奶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同时也令人深刻体会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食物更加可口和美味。

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调整酸奶的发酵时间和温度,实现更加个性化的酸奶制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酸奶的制作一、实验原理酸奶是牛奶经过发酵制成的,口味酸甜细滑,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专家称它是“21世纪的食品”,是一种“功能独特的营养品”,能调节机体内微生物的平衡,和新鲜牛奶相比,酸奶不但具有新鲜牛奶的全部招牌营养素,而且酸奶能使蛋白质结成细微的乳块,乳酸和钙结合生成的乳酸钙,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二、用料纯牛奶一袋,市售酸奶一小盒做引子,白糖适量三、制作方法:1.牛奶倒入杯中,加酸奶白糖充分拌匀。

2.覆保鲜膜封好。

夏天常温下12-16小时看凝固成豆腐脑状即成。

(在37-38℃下,只需要6-7小时即可)四、感官评定从外观、组织状态、风味等方面进行感官评定。

实验二火腿肠的制作一、实验原理火腿是世界肉品企业生产量的主要一类肉制品。

其花色品种多,工艺各有特色。

低温火腿以腌制肉为原料,经过绞肉、斩拌、充填、蒸煮等工艺制成的一类低温肉制品,其产品保藏期较短,需要在2-4℃条件下贮藏,销售过程温度一般不应超过10℃。

低温火腿能很好保持肉制品的鲜嫩度,产品得率较高,营养成分损失少等特点。

二、实验原料猪肉(肥瘦比1:3),食盐,味精,复合香辛料,白糖,大豆分离蛋白,马铃薯淀粉,料酒,复合磷酸盐,亚硝酸钠,异Vc钠实验设备:搅碎机,肠衣,灌肠袋三、实验步骤:1、猪肉选择与初加工购买新鲜的瘦肉和肥肉(分开的,质量比3:1),冷藏待用。

2、绞肉取出瘦肉,切成长宽各约2~3cm的肉块或宽约1cm,长为4cm 的肉条。

将切好的瘦肉块或条加入搅碎机,另加10%冰屑,搅大约10min。

注:冰屑应分批加入,控制搅拌过程中肉糜的温度不超过10℃。

3、腌制向上步所得到的肉糜中加入2%的食盐、0.2%复合磷酸盐和0.01%亚硝酸钠(以瘦肉质量计),搅匀,4℃冷藏24h。

4、乳化、调味取出肥肉,切块,搅碎,然后加入腌制好的瘦肉糜中。

另称取大豆蛋白3.5%、马铃薯淀粉5%、白糖2%、料酒2%、异Vc钠0.05%、味精0.1%、复合香辛料1%(以猪肉质量计)加入肉糜中,搅拌约10min,搅拌过程中分批加入约10%的冰屑以控制肉糜温度。

5、灌肠将得到的肉糜装入灌肠袋,人工灌入肠衣,封口。

6、蒸煮常压蒸煮30min即可。

四、感官评定肠衣干燥完整,并与内容物密切结合,坚实而有弹力,无粘液及霉斑。

切面坚实而湿润,质地均匀有弹性,色泽为蔷薇红色,脂肪为白色。

有特有的肠制品风味,无异味。

组织致密, 有弹性, 无汁液流出, 无异物。

咸淡适中, 无异臭, 无酸味。

五、思考题实验中火腿的品质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改善?实验三切割土豆的货架期实验一、实验原理切割果蔬(fresh-cut)又称半加工果蔬、调理果蔬、轻加工果蔬(minimaly processed fruits and vegetables)。

新鲜果蔬为原料,经清洗、去皮、切割或切分、修整、包装等加工过程。

再经过冷藏运输而进入超市冷柜销售的即食果蔬制品。

它与罐装果蔬、速冻果蔬相比,具有品质新鲜,营养丰富的特点。

本实验采用真空对切割土豆进行包装,模拟超市的条件,观察土豆在放置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掌握切割土豆的制作方法,了解切割土豆的品质检验方法。

土豆切割后非常容易变质和发生酶促褐变,采用保鲜液浸渍和包装的方法防止土豆的品质劣化。

二、试剂和仪器1.材料和试剂:土豆柠檬酸食盐山梨酸钾异维生素C钠真空袋2.仪器:真空包装机三、实验步骤工艺流程:清洗→去皮→切片→保鲜液浸泡→沥干→真空包装→货架期检验1.原料选择、清洗、去皮、切片选择无机械伤、无病虫害和无发芽的土豆,用水冲洗干净,去皮、切片后,立即放入150 ppm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0-15 min,清洗。

2.保鲜液浸泡5-10 min3.沥干浸泡后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沥干。

4.包装选用真空袋,装入土豆片,然后抽真空包装。

以未经保鲜液浸泡的土豆作为对照。

注意封口时包装袋口不能受到污染,袋口不能有褶皱。

检查包装袋的封口,没有封住马上重新包装。

在室温下,贮藏5天观察其品质的变化。

5.切割土豆货架期的评价(1)感官评价成立小组于第5天对不同包装土豆进行分级评价,具体方法如下:0级:肉质洁白有光泽,未变色,具有正常的风味1级:轻微变黄,风味变淡2级:变黄,且呈轻微水渍状3级:真空包装产生胀袋,大部分呈水渍状,发粘,有异味四、注意事项1.切分所用的刀一定要锋利,这样可减少切面受到组织的伤害,减轻对土豆品质产生的不利影响。

2.注意封口时包装袋口不能受到污染,袋口不能有褶皱。

检查包装袋的封口,没有封住马上重新包装。

五、思考题1. 4种保鲜液的保鲜原理及比较其对保质效果的优劣?2. 对切割果蔬的保鲜提供一些建议?实验四山楂果脯的制作一、实验原理水果在高浓度的糖液(60~65%糖浓度)中煮的过程中,糖分会大量渗入,从而可以改变或改善水果原有的风味。

高浓度的糖分形成高的渗透压,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达到保藏水果的目的。

高浓度的糖分还有利于水果中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保留。

二、实验材料新鲜山楂,白砂糖,食盐三、工艺流程1. 原料预处理:将新鲜山楂称重,在沸水中煮几分钟至山楂皮有裂纹,然后立即捞出放入提前准备好的凉水中,去核、去梗。

2. 糖煮:加糖(糖:山楂1:10),加适量盐(提味),加水(糖:水1:2),开火熬至拉粘,加山楂,搅拌。

3. 烘干:65℃烘1-2小时。

实验五脆香炸鱼一、实验目的①掌握制作脆香炸鱼的工艺条件;②对脆香炸鱼质构进行感官评价,比较不同配方及工艺对品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辅材料及仪器设备①原辅材料面条鱼或黄花鱼或鲅鱼、食盐、生姜、面粉、鸡蛋、大豆色拉油②实验仪器设备不锈钢盘、油炸锅、板、菜刀、长筷子、不锈钢盆、电子秤、塑料漏盆三、实验内容与步骤①工艺流程原料验收,原料处理,腌制,挂浆,油炸,沥干,包装,成品②操作要点(1)原料验收:原料鱼选用面条鱼(黄花鱼或鲅鱼),应新鲜无污染。

(2)原料处理:先清洗鱼体表面,然后进行净膛处理,应小心去除鱼的内脏,血污(特别是内脊处的淤血)、油脂、不得将鱼胆弄破,去除鱼鳃。

用水清洗干净鱼体内外的血污,备用。

(3)腌制:•按鱼片重的1-1.5%添加食盐,混合均匀后腌制20min。

(4)挂浆:•根据需要在鱼体表面挂浆,10g面粉加50g水加一个鸡蛋。

(5)油炸:预先将油炸锅升温至180-200℃,将鱼用筷子逐片放入油炸锅内,待鱼表面略凝固后放入(5-10s)。

油炸时间2-5min,鱼片表面呈微黄色,无明显气泡冒出为度。

(6)沥干:油炸结束后沥干油,并冷却。

(7)包装:用塑料袋包装。

四、注意事项①原料应保证新鲜,处理应保证内脏、血污等去除干净,不弄破鱼胆。

②切片应均匀一致,防止局部炸糊。

③油炸温度与油炸量的控制。

④注意操作安全,谨防烫伤。

五、思考题1.食盐腌制的作用?2.油炸温度对油炸效果的影响?实验六海带食品脱腥工艺的比较一、实验原理海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洋食品,富含胡萝卜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尤其是碘的含量,远远高于普通的陆生植物和海洋植物,而且绝大多数为有机活性碘,容易为人体所吸收利用。

我国是海带生产大国,但作为食品原料,目前对于海带的利用尚不够充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海带本身具有一种特殊的腥味,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不易去除,从而限制了它的食用和加工。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对于原料或半成品中的不良异味,针对不同情况,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吸附、掩蔽、加热处理等。

在海带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或几种脱腥工艺,评价其效果优劣主要基于以下原则:一方面应有效去除海带特有的腥味,使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另一方面应尽量保持海带的营养价值,尤其应避免碘的破坏或流失。

对于海带风味的评判,一般利用感官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结论.二、试剂与仪器材料和试剂市售干海带,干酵母,活性炭,掩蔽剂:称取八角6g,桂皮6g,甘草20g,加水200ml,沸水浸提,过滤后取上清液备用。

仪器高速组织捣碎机,机械搅拌器,恒温水浴三、实验步骤1. 原料预处理称取300克色泽良好、无霉变、无异味的干海带,以清水洗净泥沙,切成约5cm2大小的碎快,然后加水常压蒸汽蒸煮10分钟。

2. 海带原汁浸提将蒸煮后的海带机械搅碎后,转入到1000 ml烧杯中,在搅拌条件下于55-65℃浸提20-30 min,然后用滤布过滤,取澄清滤液。

3. 脱腥处理量取三份海带浸提汁(各300ml),分别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脱腥处理:(1)加入0.5%活性炭,混合均匀后抽滤得到澄清汁液。

(2)添加0.3%干酵母,30-32℃保温发酵60min,离心或抽滤得到澄清汁液。

(3)加入1%掩蔽剂并混合均匀。

4. 脱腥效果的感官评价感官评价标准5. 脱腥工艺效果的比较综合感官评价,比较不同脱腥工艺的作用效果,并分析其中原因。

四、注意事项1.海带提取条件不同,得到的海带汁颜色也不一样,同质量的海带丝,用清水提取时,海带汁的颜色为黄绿色,添加各种酸性介质后,海带汁的颜色在淡黄和黄间变化。

2.在海带清洗过程中,不要让海带在水中浸泡太久,避免海带吸附太多水分和营养成分流失。

五、思考题1. 吸附法、掩蔽法和发酵法对于海带的脱腥机理各是什么?2. 列举其它2-3种食品生产中常用的脱除不良异味的方法,并说明其适用场合。

3. 简述食品感官评价的原理与基本程序。

实验七蛋糕的制作实验一、实验原理蛋糕是焙烤谷物食品一个主要类别。

制作原理是依靠蛋白的起泡性,通过打蛋机的搅打蛋液卷入大量空气,然后在经过烘烤,而获得疏松柔软质构。

另外,一般蛋糕制作都要添加蛋糕油,它能更好地保持未进入烤炉面糊中的空气,从而形成满是气体的网状结构,使蛋糕口感软滑,组织细致,保鲜期长,吸水率轻,体积增大,出品率高,减少鸡蛋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通过实验,掌握制作蛋糕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

鸡蛋、蔗糖、面粉、蛋糕油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它们在配方中的组成对蛋糕的疏松特性都有重要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蛋糕质量评分方法确定蛋糕的最佳配方。

二、仪器和试剂材料与试剂基本配方:鸡蛋2.0Kg,蔗糖1.0kg,精粉1.0Kg,蛋糕油0.3kg,泡打粉10g,奶粉200g 仪器打蛋机,蛋糕烤箱,烤盘与模具,铲刀,面筛、不锈钢容器、油刷子、注水器、裱花用具三、实验步骤1.工艺流程蔗糖、蛋液搅打,加面粉和泡打粉,搅拌调糊加蛋糕油,浇模(刷油),烘烤,脱模,冷却,包装,成品2. 操作要点(1)搅拌打蛋是蛋糕制作的关键工序,是将蛋液、砂糖放入打蛋机(或打蛋器)搅件均匀,通过高速搅拌使砂糖融入蛋液中,并使蛋液充入空气产生大量的气泡、以达到膨胀的目的:①打蛋速度搅打蛋液时,开始阶段应采用快速,在最后阶段应改用中速,这样可以使蛋液中保持较多的空气,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具体操作时,打蛋速度应视蛋的品质和气温变化而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