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区危化品风险分析

合集下载

化工储罐区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报告

化工储罐区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报告

化工储罐区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报告1. 背景介绍化工储罐区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储存设备,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化工储罐区事故频发,国家有关部门对化工储罐区重大危险源安全进行了大力整治。

本报告针对某化工储罐区进行安全评价,分析其危险源,评估其安全风险,为化工储罐区管理提供参考。

2. 危险源分析2.1 储存危险化学品该化工储罐区储存有各种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如氨水、硫酸、氢氟酸等。

如果这些化学品泄漏或发生火灾,将会对生产、环境、人员造成严重影响。

2.2 储输设备损坏储运设备的损坏可能会导致化学品的泄露。

在储运设备正常使用期间,设备损耗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不及时进行维修,可能会出现事故隐患。

2.3 作业人员操作不当作业人员在使用、清洗、维护等工作中,如果没有按照规定操作,容易引起事故。

例如,操作人员在操作化工储罐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防静电操作,容易引起火灾爆炸。

3. 安全评价为了对化工储罐区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我们采用了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3.1 风险评估指标•危害值:对人的伤害、环境的污染和财产的损失进行评估,用数值表示。

•风险等级:根据危害值,将储罐区的安全风险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3.2 风险评估结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该化工储罐区存在一定的危险隐患和安全风险。

具体评估结果如下:•危害值较高的危险源有三个,分别是储存危险化学品、储存设备和作业人员操作不当。

•根据危害值,将化工储罐区安全风险评估为高风险等级。

4. 安全管理建议4.1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化工储罐区管理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建立相关的文件、制度和流程。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化工储罐区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4.2 安全培训和教育对涉及化工储罐区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特别是对作业人员,要进行具体细致的安全操作教育。

4.3 安全设施建设化工储罐区管理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防火、防爆、防漏、防毒、防护等安全设施。

油品罐区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

油品罐区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

油品罐区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背景介绍油品罐区是指储存石油、石化产品的区域,通常位于炼油厂、化工厂、加油站等场所。

由于油品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险性质,加上罐区通常集中储存大量石油、石化产品,因此罐区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将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为了确保油品罐区的安全,必须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防范措施。

安全隐患分析1. 设备老化、疲劳油品罐区的设备通常需要在高压、高温、高负载等恶劣环境下运行,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零部件的老化、疲劳等问题,这将增加设备的故障率,可能导致漏油、爆炸等安全事故。

2. 周围环境安全风险油品罐区通常位于工业区、城市周边等地,周围环境存在着火灾、爆炸、地震等安全风险,这将对罐区本身安全造成影响。

例如,地震可能使罐区的地基、管道受到损坏,引发漏油甚至爆炸。

3. 安全管理不规范油品罐区的安全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应急预案等。

如果安全管理不规范,可能导致安全意识薄弱、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增加罐区安全事故的风险。

4. 现场作业不当油品罐区通常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加油等作业,如果作业不当,可能会导致火花、热源等问题,引发漏油、爆炸等安全事故。

5. 外部攻击风险油品罐区存在外部攻击的风险,例如恐怖分子、犯罪分子等可能会对罐区进行攻击,引发爆炸、放火等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针对设备老化、疲劳等问题,需要采取及时、有效地维护措施,定期检查设备状态,更换老化、疲劳的部件,减少设备故障率,保证罐区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2. 环境风险评估针对周围环境安全风险,可以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增强罐区的防震能力、调整罐区的布局等,减少环境风险对罐区安全的影响。

3. 加强安全管理对罐区的安全管理应遵循规范,制定相关的安全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罐区的安全。

4. 加强现场作业管理针对现场作业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应加强现场管理,制定详细的作业规程、安全操作程序,培训作业人员,强化安全意识,确保作业安全。

罐区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罐区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罐区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罐区作为一个重要的物流中心,在企业生产经营运营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罐区安全风险这一重要课题一直备受重视。

从总体上看,罐区安全风险主要分为物质安全风险、环境安全风险、机械安全风险以及人员安全风险等四大类,涵盖了罐区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

首先,物质安全风险是指罐区内存放的物质及其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安全风险,其中包括毒物、有毒化学品、易燃物和易爆物等危险物质的存放及处理所构成的安全风险。

此外,物质安全风险还包括由特殊设备、化学物质、危险物品等引起的火灾、爆炸、中毒等应急事件。

其次,环境安全风险是一种综合的安全风险,涵盖了空气、水、固体废物等因素,也包括了罐区内物流活动及其生产过程所排放出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

当罐区内的物质持续增长,空气、水等环境成分被过度污染时,这些安全风险也将会增加。

此外,机械安全风险是指由于机械设备(如卡车、起重机等)运行不当或维护不到位而引发的各种安全风险,比如设备故障、维护质量不合格以及维护不及时等。

最后,人员安全风险是指人员活动及物质操作过程中所构成的安全风险,例如车辆行驶超速、重物托运不当、火灾等等,这些安全风险影响着罐区的安全运行。

从上述四类罐区安全风险可以看出,要想有效管控罐区安全风险,就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多项安全管控措施,下面将分别介绍各种安全管控措施。

首先,要建立权威、科学的安全检查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落实安全技术检查的记录及其处置等流程,定期检查物质及其处理过程,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及时纠正。

其次,确保罐区内的环境安全,制定符合环保的物流业务规章制度,严格控制罐区内污染物的排放,及时更新废气、废水治理设施。

再者,要针对罐区内的机械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查,建立从设备购置、安装、使用到维护全过程的机械设备质量检查制度,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

最后,要强化人员安全培训,使员工能够熟悉罐区安全管理流程,准确掌握安全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谨慎安全地进行物流活动。

油罐区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油罐区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油罐区危险性分析与评价摘要: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20000m3储罐区主要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

采用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定量地对20000m3储罐区所储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依据危险指数的计算结果,确定危险等级,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

关键词:储罐;安全评价;对策措施1概述1997年中石化股份天津分公司烯烃部两台20000m3(40500mm×16750mm)石脑油储罐建成投用。

储罐结构形式为内浮顶。

两罐集中布置在一个防火堤内,防火堤高1.6m,两罐间距为61m。

生产中,外供石脑油主要储存在这两台罐内。

1.1工艺流程简介从厂外用汽车运来的石脑油,经石脑油卸车线输送到U—FB112A/B(容积为20000m3)内储存。

U—FB112A/B内储存的石脑油经输送泵送至U—FB101A/B/C(容积为5000m3)或U—FB102A/B/C(容积为5000m3)中,并经高速泵送至乙烯装置。

1.2罐区的主要设施2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2.1火灾、爆炸储罐切水时无人监护、储罐冒顶、阀门破裂、法兰垫片损坏、H2S对罐底的腐蚀等均会导致石脑油的泄漏,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能引起燃烧爆炸。

同时石脑油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来自炼油部的石脑油中硫化物、H2S含量较高,最高硫含量约为800~1000mL/m3。

长期储存含硫量高的石脑油,会对储罐造成腐蚀,生成FeS。

FeS如遇空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并引起易燃物燃烧。

2.2触电伤害储存区有物料输送泵,若电气设备发生事故、电气安装不规范、缺少接地或接零、接地接零损坏失效,会发生触电伤害事故。

2.3静电、雷电危险在物料输送过程中,无静电跨接接地装置或静电接地装置失效,存在静电集聚、放电引发系统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

石脑油泄漏喷出也易产生静电。

避雷设施或避雷设施接地不良,接地电阻过大,都可能遭到雷击或雷电感应放电。

危化品罐区安全管理

危化品罐区安全管理

危化品罐区安全管理1. 简介危化品罐区是生产企业、工业园区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的一种,因危险化学品极易引起事故而特别需要安全管理。

本文将从危化品罐区安全管理的意义、风险特征、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2. 危化品罐区安全管理的意义危化品罐区是企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是危险化学品存储的重要区域。

危险化学品是极具危险性的物质,其一旦泄漏或发生事故,将会造成极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危化品罐区安全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保障人身安全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或事故会对罐区内外的人员造成直接的危害,如呼吸系统、身体皮肤、眼睛等部位的受损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危化品罐区安全管理需要充分保障人身安全。

2.2 保障财产安全危险化学品泄漏或事故不仅对人员造成伤害,还会对设施、设备、机器等产生损害,从而给企业带来财产损失。

因此,危化品罐区安全管理需要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

2.3 保障环境安全危险化学品泄漏或事故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时还会对地下水、土壤污染造成影响,从而危及环境安全。

因此,危化品罐区安全管理需要保障周边环境的安全。

2.4 提高企业形象危化品罐区安全管理不仅是企业自身人员和设施设备的保障,还是展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危化品罐区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和信誉。

3. 危化品罐区的风险特征危化品罐区的安全管理需要了解其风险特征:3.1 危险性大危险化学品本身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如易燃、易爆、剧毒等,一旦发生泄漏或事故,将带来严重后果。

3.2 数量多危化品罐区贮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多,数量大,其中的某些物质如果随意进行混合,在发生事故时极易引起爆炸等严重后果。

3.3 透明性低危险化学品的化学成分和特性难以被察觉,加之事故突然发生,往往导致人员抢救不及,造成突发事故。

因此,危化品罐区的安全管理应该综合考虑危化品本身的特性以及罐区内部的安全管理措施。

4. 危化品罐区安全管理的措施针对危化品罐区的风险特征,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常用的措施包括:4.1 安全设施建设危化品罐区应该建设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防雷、防爆、消防等设施,同时要配备专业的安保人员,提高罐区的安全保障能力。

罐区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罐区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罐区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罐区是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风险非常高,一旦发生事故必然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企业应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来保障罐区的安全。

企业应制定和完善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管理罐区内各类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予以严肃处理。

其次,安装防爆设备,确保罐区内安全设备的充分运行,并定期对防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有效性。

此外,要定期对罐区内的可燃气体、火灾等风险因素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急措施。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紧急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紧急应急人员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此外,应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及时发现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火灾等安全事故。

企业应采取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来确保罐区安全,确保罐区的安全运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达到保障企业及员工的安全的目的。

化工品罐区安全管理分析

化工品罐区安全管理分析

化工品罐区安全管理分析化工品罐区是化学品生产和储存的重要环节,其安全管理一直是化工企业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从化工品罐区的特点、化工品罐区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化工品罐区安全管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化工品罐区的特点1. 大规模:化工品罐区一般都是由多个罐区组成,从几十个到几百个罐区不等,涉及多种类型的化学品。

2. 危险性:罐区内储存的化学品有些是易燃的、易爆炸的、有毒的、腐蚀性强的等危险品。

3. 复杂性:罐区内设施复杂,包括储罐、输送管道、泵、仪表等。

4. 高密度:化工品罐区空间通常较小,设施布局密集,设备与设备之间距离很小,存在相互干扰的风险。

二、化工品罐区存在的安全问题1. 罐区管道老化:罐区的输送管道经常暴露在化学物质的腐蚀和侵蚀之下,容易产生老化、裂纹等问题,增加泄漏的风险。

2. 安全防护设施缺乏:化工品罐区要求安装大量的安全防护设施,如泄漏报警装置、防火设施、自动灭火设施等,但这些设施经常因为管理不当、保养不到位、维修不及时等原因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3. 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罐区内操作人员没有得到充分的安全培训,对于化学品的性质、危险性以及操作规程等缺乏了解,增加了意外事故的风险。

4. 紧急事件应急预案不够完善:当事故发生时,罐区内应急预案不到位,缺乏科学有效的处置方案和紧急行动措施,增加事故扩大和死亡人数的风险。

1. 按规定执行国家或地方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出台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罐区内各项措施能够达到国家或地方安全标准要求。

3. 强化行业自律,加强监督检查:化工品罐区是属于高危行业,化工企业应积极加入行业协会,在行业组织的框架内加强自律和监督检查,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化工品罐区的安全运营。

4.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广泛开展应急演习,提高罐区内从业人员应急反应能力;实行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时间现场巡查制度,加强管理人员对于罐区内各个部门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发布重要安全信息。

油品罐区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

油品罐区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

油品罐区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引言油品罐区作为石油和石化企业的重要设施,其安全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油品罐区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如果不得到及时有效的防范,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分析油品罐区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油品罐区安全隐患分析1.1 罐区布局不合理在一些油品罐区中,罐体的布局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例如,罐体之间的间距过小,防火间距不符合要求,或者罐体布置过于密集,导致相互之间的溢漏可能相互影响,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1.2 缺乏有效的防火设施油品罐区作为存储大量易燃易爆物品的区域,缺乏有效的防火设施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

例如,灭火设备不足、灭火器维护不及时等,都会导致在发生火灾时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扑灭。

1.3 管线老化或漏损油品罐区的供油管线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出现老化或漏损的情况,增加了泄漏和爆炸的风险。

例如,管道腐蚀、管道连接失效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油品泄漏,增加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1.4 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油品罐区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如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高温环境等,但部分员工对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忽视安全操作规程,从而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1.5 天气因素影响天气因素也会对油品罐区的安全产生影响。

例如,雷电天气容易引发火灾,大风天气容易导致管线破裂等。

这些天气因素在油品罐区的安全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

2. 油品罐区安全防范措施2.1 合理布置罐区结构在设计和改造罐区时,应合理布置罐体的间距,遵循防火间距的要求,保证罐体布置不过密。

同时,还应根据罐区大小合理设置消防通道,便于灭火和人员疏散。

2.2 安全设施完善罐区的安全设施应做到到位和有效。

应设立消防泵房,安装火灾报警系统,设置灭火器和灭火器自动放水系统等,以应对罐区发生火灾时的紧急情况。

2.3 定期检修和维护管线对于油品罐区的供油管线,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查找并修复漏损和老化的管道。

同时,应加强对管道腐蚀和连接的监测,确保管线的安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罐区危险性分析2015年10月29日罐区危险性分析一、罐区基本情况现油库储油能力24.6万立方米,储气能力2.5万立方米,自投产起,平稳安全生产,无事故发生。

现危化品储量增加,收付、倒罐作业逐渐增多,其过程的安全控制已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对其进行危害性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

二、主要危化品理化性质1、柴油主要成份:C15-C23脂肪烃和环烷烃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凝点(℃):-50-10密度(20℃)KG/m³:790-840沸点(℃):200-365溶解性:不溶于水,与有机溶剂互溶燃烧性:易燃烧闪点(℃):≮55、≮45引燃温度(℃):350-380爆炸极限(%):1.5-6.5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明火易燃烧爆炸2、汽油主要成份: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熔点(℃):<-50 相对密度(水=1):0.7-0.79沸点(℃):40-200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烃燃烧性:极易燃烧闪点(℃):<-18引燃温度(℃):415-530爆炸极限(%):1.58-6.48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汽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3、液化气主要成份: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同时含有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合物杂质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溶解性:微溶于水蒸气密度(空气=1):2.046最大燃烧速度:0.38m/s最小点火能(MJ):0.25燃烧性:极易燃爆炸极限(V:V%):5-33自然温度(℃):405危险特性:易燃。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三、常压罐区危险分析常压罐区主要包括储罐、管道、离心泵等设备。

罐区主要危险来自储罐及管线内部的柴油、汽油等油品跑冒滴漏。

因此,最主要的危险性来自于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以及中毒窒息,还有一些其他次要危险性。

(1)火灾在日常操作供料、装卸车、倒罐作业中,均存在跑冒滴漏油危险。

管线末端导淋阀、法兰对接处为易漏点;收油储罐操作不当,导致油品冒罐;机泵密封泄漏故障,导致大量油品泄漏;如储罐在设计、制造和安装存在缺陷、运行超压、安全附件失灵及超期服役等均可能造成储罐罐体损坏。

当大量油品外漏时,遇明火或静电火花造成火灾或闪爆。

(2)中毒与窒息操作工在与油品直接接触操作过程中,长时间呼吸油气,将会引起眩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症状,严重时表现为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

(3)其他危险性1) 烫伤在对重油进行操作过程中,重油温度一般为110-140℃,管线、伴热线、阀体、机泵等均处于高温状态,如直接触碰存在高温烫伤危险。

2)H2S中毒因上游车间加工油品质量不同,中间产品油品中含有大量H2S,在进行检尺、取样、脱水、罐顶巡检过程中,容易造成H2S中毒。

3)触电伤害离心泵的运转动力由电动机提供,电动机及其电气控制装置的电源电压均为380V/220V, 接地不良或失效导致的设备、管道及其零部件外壳带电或者绝缘破坏都可引发触电伤害。

4)高空坠落由于储罐的安装高度基本上都在9m以上, 在储罐的运行巡检、储罐安全附件的维修和储罐的定期检修中, 如操作不当, 可能会发生维(检)修人员的高处坠落事故。

四、液化气罐区危险分析液化石油气球罐区主要包括球罐、管道、脱水罐、离心泵等设备。

罐区主要危险来自球罐内部的液化石油气。

因此,球罐区最主要的危险性来自于泄漏引起的火灾、容器爆炸以及中毒窒息,还有一些其他次要危险性。

(3)火灾液化石油气的爆炸速度为 2 000 ~3 000m/s,火焰温度高达 2 000℃,沸点低于- 50℃,自燃点为446~480℃。

当一有火情,即便在远方的液化石油气也会起燃,形成长距离大范围的火区,灾害异常猛烈。

液化石油气液体发热值为46.1mj/kg,由于其燃烧热值大,四周的其他可燃物也极易被引燃。

不少液化石油气火灾案例中,都有建筑物被烧塌,混凝土构件被烧熔的情况。

如此猛烈的火势,给现场扑救人员的作业和装备的使用也造成一定的困难。

(4)容器爆炸液化石油气储罐是压力容器,如储罐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存在缺陷、运行超压、安全附件失灵及超期服役等均可能造成储罐爆炸。

(5)中毒与窒息石油液化气卸装场所的允许浓度不得超过1000mg/m3,当液化石油蒸气浓度高于17 990mg/m3时,人在其中将会引起眩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症状,严重时表现为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

(4)其他危险性1) 冻结液化石油气球罐和管道多为露天设置,液化石油气的水分在冬天易结冰,造成管道和阀门堵塞, 甚至冻裂,导致物料泄漏,引发危险。

2)触电伤害压缩机和泵的运转动力由电动机提供,电动机及其电气控制装置的电源电压均为380V/220V, 接地不良或失效导致的设备、管道及其零部件外壳带电或者绝缘破坏都可引发触电伤害。

3)高空坠落由于储罐的安装高度基本上都在12m以上, 在储罐的运行巡检、储罐安全附件的维修和储罐的定期检修中, 如操作不当, 可能会发生维(检)修人员的高处坠落事故。

五、罐区安全措施1、防超压措施(1)对罐体:为了防止在夏季由于气温升高和强烈的太阳光对球罐表面曝晒导致球罐内液化石油气气化带来的压力的急剧升高,造成球罐安全阀起跳的安全事故,对罐内的液化石油气设置压力指示及报警,以便能在压力升高到一定值时采取措施(打开球罐的冷却喷淋系统),把液化石油气的压力降下来。

球罐的冷却喷淋系统已实现远程控制。

对罐体表面采取保冷结构也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2)对管道:在夏季温度较高时,为了防止液化气管道因2端阀门关死导致管内残留的液化气因太阳光的曝晒而使压力急剧升高,造成管道爆裂或阀门破坏,对液化气管道设置安全泄压阀,并把泄压的管道接入放空瓦斯管;常压管线,重油、轻油线在夏季暴晒过程中,若无有效泄压点,易造成管线超压,夏季日常操作过程中,每条管线均设置泄压点(阀门微开),确保管线无超压。

2、防泄漏措施为防止罐体发生泄漏,应定期性的对常压罐、球罐及其安全附件进行维护及检修。

其中液化石油气泵安装密封冲洗系统,以防介质泄漏。

(1)球罐注水线设置:为防止球罐及其管线上的阀门、法兰、垫片等发生泄漏时无计可施,同时也为了赢的处理事故的时间,避免产生次生灾害,在球罐的底部管线上或在液化气泵的入口管线上增设注水线。

该线平时与系统分开(用阀门和盲板隔开),当球罐或者管线上的某个位置出现泄漏时,打开注水线,并用泵把水打入罐内,用水把液化气与泄漏点隔开,然后根据泄漏部位以及现场处理情况确定是否把球罐内剩余液化气导入其他储罐,或者通过人工放空到瓦斯管线送火炬燃烧。

(2)球罐一旦发生泄漏,立即关闭该罐的进料阀,切断物料来源。

加大物料送出量或进行倒灌,尽快将该罐倒空。

若无法倒罐可利用火炬放空或采用临时放空管道。

(3)常压储罐一旦发生泄漏,立即进行倒罐操作,对罐体泄漏点进行封堵,减少泄漏量。

4、防火灾措施鉴于液化石油气易燃、易爆、易挥发的特点,任何一个泄漏点的存在都可能危及整个罐区的安全。

为了确保罐区的安全,罐区内增设可燃气体报警器。

只要罐区内有液态烃、油品泄漏,该检测仪器就能及时、准确地报警, 有利于尽早把任何火灾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

按规范要求,可燃气体报警检测装置应定位在罐区最有可能发生泄漏的位置,并置于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在罐区内不同的部位按一定的规范要求布置可燃气体报警器。

5、防液位过低过高措施(1)设置液位指示及报警器:为了确保安全生产,防止机泵抽空,设置了低液位报警器,为防止储罐内的液位超出最高储存液位,设置了高液位报警器,目的都是为了提醒操作工能在10~15min内采取措施切断储罐的进、出料。

高、低液位报警的准确率和储罐液位测量的精度相关,液位计的选型及安装位置直接影响报警的准确性。

(2)设置球罐进出口紧急切断阀:为了防止球罐液位因高液位报警失灵或其他原因导致球罐内液位超过球罐的最高允许液位,造成严重后果,设置了一套硬报警系统即高高液位报警。

在球罐的进、出口管线上设置一个紧急切断阀与高高液位报警液位开关实现联锁,一旦球罐内的液位达到硬报警高度时,能及时发生联锁动作,切断进料阀,确保储罐安全。

5、防爆措施设置球罐安全阀:为确保球罐内储存的液态烃介质在操作失控或其他原因导致球罐内介质的气相压力急剧升高时不致于发生球罐爆炸或爆裂等严重后果,在球罐顶部的气相管线上设置个并联的安全阀,并把泄压线与全厂瓦斯管网相连通,引人火炬。

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一旦有一个安全阀有故障不起跳时,还有另一个安全阀能正常工作,不致影响泄压。

同时在气相管线上设置一个手动切断阀与个安全阀并联接入瓦斯管网,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球罐上的法兰处发生泄漏而无法处理时,能及时通过人工放空到瓦斯管网送火炬燃烧,避免产生次生灾难。

6、防雷、防静电措施(1)防静电措施:由于介质在输送过程中与泵体、管内壁、罐内壁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静电积聚,当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火花放电,引发火灾,为此有必要设置管线及罐体静电接地,每组防静电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

(2)防雷击措施:为了防止大气中的雷电对罐区安全造成威胁,在罐区范围内设置了防雷设施,每个罐的防雷接地点不少于2点,接地点沿罐周长的间距不大于30m,防雷接地电阻小于10Ω,储罐的防雷接地设施可兼作防静电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